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试卷分析.doc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五数据处理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经历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的过程;会读懂经过数据分组整理后的统计图表所蕴含的信息,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3.综合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在第一学段,主要引导学生经历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但没有学习正式的统计图表或统计量。
在第二学段,学生主要学习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常见的统计图,并且能用它们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以及学习了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
本册教科书主要学习扇形统计图,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借助数据分组,初步体会数据的分布,进一步提高学生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围绕扇形统计图、统计图的选择、身高的情况、身高的变化四个活动展开学习。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关键应基于他们亲身经历的经验。
也就是说,让学生完整地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学会提出用数据表达的问题。
通过收集、组织、展示数据以及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方法分析数据,进而回答问题、作出判断、进行预测,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基本途径。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统计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科书力求通过选择现实情境中的数据,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实际意义。
例如,借助笑笑家一天的各类食物摄入量,学习扇形统计图;利用第24届奥运会至第30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有关数据,绘制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统计图,分别表示金牌获得情况、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奖牌分布情况,引导学生在读图、分析、讨论中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
六年级(1)班第五单元测试卷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应考人数:26人
实考人数:26人
总分:2207
平均分:84.88
100分:9人
90~99分:7人
80~89分:2人
70~79分以上:6人
60~69分以上:没有
60分以下:2人
二、试卷内容分析:
本次试卷主要包括填空(24分)、判断题(10分)、选择题(10分)、计算(16分)和解决问题(40分)五个方面的内容,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检测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存在问题:
1、审题不慎。
如选择题第4小题:把25克盐溶化在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A、20℅B、25℅C、100℅D、125℅学生误以为是盐占水的百分之几,从而误以为选B。
2、概念模糊。
如判断题第1小题:分数的意义与百分数的意义相同。
学生对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模糊,从而误以为是正确的。
3、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薄弱。
如解决问题第7题:
①两根铁丝,第一根长120米,比第二根长20℅,第二根长多少米?②两根铁丝,第一根长120米,第二根比第一根短20℅,第二根长多少米?
两次比较的标准不同,单位“1”不同,学生对于这类“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不会分析,从而错误率很高。
四、补救措施:
1、加强审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与能力。
2、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注重加强基本题型的分析,解答能力的培养,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分析:这张试卷的题型丰富,囊括了本单元的所有内容:1、圆的意义;2、圆的周长;3、圆的面积;4、周长与面积的运用。
这份试卷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要知识的考查保证较高的比例.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六种题型(填空、判断、选择、操作、图形计算、解决问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概念掌握、计算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1。
分数情况2。
学生答题情况:1、填空题,10小题25个空。
错题主要集中在第5、6、7、8题。
第5题学生没能掌握面积比是半径比的平方倍,错误较多。
第6题也有不少人错,对于在正方形里画一最大的圆,没分清边长就是直径.第7题,学生对于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关系,写法不够标准。
第8题,学生没有搞清圆的周长就是正方形的周长,再求边长就可,大部分把直径当成边长,和正方形里画圆知识混淆了。
2、判断题,共5题。
学生答题情况较好,正确率较高.错误集中在第4小题,学生对于半径决定面积大小,书上讲过,理解,但半径也决定周长大小,没讲过,就认为错误了。
3、选择题,共5题。
学生答题情况较好,但第三小题错误不少,学生没注意圆的面积计算,除了用半径来求,通过直径和周长也可以求出。
4、操作题,画圆和周长计算,较为简单,基本都做对了.5、图形计算,共2题三个图形.面积计算中,不少同学半圆当作整圆来算,还有少数学生直径和半径没有分清,少数同学计算也出现了错误。
6、解决问题,共5题.题目本身并不难,但学生错误还是很多.第1题,部分学生把射程当作直径来求面积,错误不少.第二小题,外圆直径的求法,很多学生算错了,在内圆直径直接加上路宽当成外圆直径,少加了一个路宽。
第3题,周长计算错误较多,很多学生把半圆移动后,周长当作长方形周长来求了,错误理解了周长计算。
第4、5两题较简单,错误较少。
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六年级数学第五、六单元试卷分析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是第五、六单元“百分数和统计”,总分是100分第一大题填空:孩子们完成的差较,个别孩子粗心失分。
其中第3小题、第4小题和第7小题失分较多。
第3题有106人失分,失分原因基础知识掌握太差、没有掌握找对单位“1”的量。
第4小题和第7小题有103人失分,失分原因是对比的知识掌握太差了。
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审题能力的培养。
第二大题选择:这道题有部分孩子完成较好,可以看出平时教学中对于易错内容讲解到位,孩子们掌握较好,但也有多数学生做题粗心没弄清题意。
特别是第2、3、5小题,错的较多,学生对分数及百分数的意义混淆了,分数不仅表示具体数量还表示比的关系,百分数只表示比的关系。
第三大题判断:这道题中第2小题失分较多。
这题错误的原因是孩子们没把“π”值记清。
第6小题错的较多,这类题目是百分率的问题(出勤率,合格率,成活率等等),学生对此类问题把握不好,还需要多练习。
第四大题填表:这道题学生做得较好。
主要是对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的把握。
第五大题计算:本年级的孩子们计算能力较差,大部分孩子在计算题中都有失分。
有的孩子失分高达7、8分左右。
计算中有抄错数字的,有粗心算错的,有不能判断哪些题目可以有简便算法的。
能判断出简算的题,不能正确使用运算定律,特别是分配率的逆用,还有不按要求做题而失分的。
补救措施:1、注重每日五题的练习,要求学生做题的质量。
2、要求对孩子每天的《口算》练习提高要求。
3、对于典型的题目要多讲多练;特别是简便运算,使学生熟练掌握。
通过每天的强化练习使学生的计算得到提高。
第六大题列式计算:这题学生完成的不好,有105人失分。
第1小题失分的原因是求“一个数”和求“这个数的50%”弄混淆。
第3小题失分的原因是对前面所学的倒数有所遗忘了。
第七大题解方程:第2小题失分较多,学生对于被减数和减数都带×的题有些发懵,平时还要多练习。
第八大题解决问题:整体上完成的不好。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3B. 4C. 5D. 62. 下列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圆形3.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2B. 17C. 20D. 214. 下列哪个图形是梯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梯形5. 下列哪个数是立方数?A. 8B. 9C. 10D. 11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2的倍数都是偶数。
()2. 所有的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3. 两个质数相乘得到的一定是合数。
()4. 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5. 任何数的三次方都是立方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6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且______。
3. 质数中,最小的质数是____,最大的两位数质数是____。
4. 梯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______计算。
5. 立方数中,最小的立方数是____,最大的两位数立方数是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出5个偶数。
2. 请简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 请简述质数的定义。
4. 请简述梯形的面积公式。
5. 请列举出5个立方数。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10个苹果,他要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 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个数是什么数?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5. 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求这个正方体的边长。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一下,为什么2的倍数都是偶数?2. 请分析一下,为什么两个质数相乘得到的一定是合数?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直尺和圆规画出一个正方形。
六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单元《圆》测试(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面图案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 B. C. D.2.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条对称轴。
A. 一B. 两C. 无数D. 四3.下图的周长是()A. (π+1)dB. πd+dC. dD. πd4.将半径分别为2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半圆如图那样放置,则阴影部分的周长是()A. 18.7厘米B. 19厘米C. 10厘米D. 19.7厘米5.如图,正方形的周长是16分米,则这个圆的面积是()A. 50.24平方分米B. 12.56平方分米C. 25.12平方分米D. 803.84平方分米6.如图所示圆环的面积是()cm2.(计算时π取3.14)A. 3.14B. 28.26C. 113.04D. 263.76 7.从直径4分米的圆形钢板上挖去一个直径2分米的圆,求剩余部分的面积.下面列式正确的是()A. (4÷2)2π﹣22πB. [(4÷2)2﹣(2÷2)2]πC. (42÷22)πD. [(4÷2)2+(2÷2)2]π8.两个圆的周长不相等,是因为它们的()。
A. 圆心位置不同B. 半径不相等C. 圆周率不相等9.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都相等,则面积最大的是()。
A. 长方形B. 正方形C. 圆D. 无法比较10.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中,()的面积最大。
A. 长方形B. 正方形C. 圆11.修一个如图的羊圈,需要()米栅栏。
A. 25.12B. 12.56C. 20.56D. 50.24 12.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他们的面积比较()A. 圆的面积大B. 正方形的面积大C. 一样大二、填空题13.一个半圆的周长是25.7 cm,这个半圆的面积是________cm2.14.如图,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则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半径是3cm的圆,下列关于这个圆的数据正确的是()A. 直径9cmB. 周长18.84cmC. 周长9.42cmD. 面积113.04cm22.下面图()中的阴影部分可能是圆心角为100°的扇形.A. B. C.D.3.观察如图,随着圆的个数增多,阴影的面积()A. 没有改变B. 可能不变C. 越变越大D. 越变越小4.一个圆的半径由4厘米增加到9厘米,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A. 25πB. 16πC. 65πD. 169π5.如图,沿半圆形草坪外围铺一条4m宽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正确的列式是()A. 3.14×42÷2B. 3.14×202÷2C. 3.14×(202﹣42)÷2D. 3.14×242÷2﹣3.14×202÷2 6.一个圆的周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倍.A. 3B. 6C. 97.在圆内剪去一个圆心角为45的扇形,余下部分的面积是剪去部分面积的()倍.A. 9 B. 8 C. 78.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A. 2倍B. 4倍C. 12D. 14 9.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都相等,则面积最大的是()。
A. 长方形B. 正方形C. 圆D. 无法比较10.一个蒙古包所占地面的周长是31.4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平方米。
A. 10平方米B. 314平方米C. 78.5平方米11.半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A. π倍B. π倍C. (π+1)倍12.两个圆的周长之比是2:5,则它的面积之比是()。
A. 2:5B. 5:2C. 4:25D. 25:4二、填空题13.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4米,周长是________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14.下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9cm2,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_cm,面积是________cm2。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数的认识》考试试卷分析六年级第######单元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数的认识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生活练习紧密,试卷难易适中。
本次考试,我班应考59人,实考59人。
满分3人,等级A32人,等级B9人,等级C7人,不及格7人,从考试结果来看,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强,解题,分析思路清晰,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计算准确率较高。
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一对数认识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
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
一、试题整体情况:本次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抓住了数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圆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圆的问题。
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1、数的名称,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只有个别同学出错,原因是对数的分数单位的表达方式几个几掌握的不扎实不。
个别同学还是粗心,例如,数字看错,张冠李戴。
2、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选择题最后一题,考察半圆的周长问题,如何快速求圆与圆之间比的问题掌握的不太好,主要原因是对这几个量没有正确理解及认识。
第10小题学生审题不认真导致错误。
3、选择题,对于半圆的周长理解不透。
4、判断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2小题,对于对称轴没有认真领悟。
对于动手操作问题,画出图形的对称轴,没用虚线及漏画。
第二部分是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包括自行车前进距离、花坛小路和牛栏面积问题。
计算过程中出错严重。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数的认识》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第######单元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数的认识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生活练习紧密,试卷难易适中。
本次考试,我班应考59人,实考59人。
满分3人,等级A32人,等级B9人,等级C7人,不及格7人,从考试结果来看,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强,解题,分析思路清晰,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计算准确率较高。
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一对数认识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
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抓住了数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圆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圆的问题。
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
1、数的名称,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只有个别同学出错,原因是对数的分数单位的表达方式几个几掌握的不扎实不。
个别同学还是粗心,例如,数字看错,张冠李戴。
2、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选择题最后一题,考察半圆的周长问题,如何快速求圆与圆之间比的问题掌握的不太好,主要原因是对这几个量没有正确理解及认识。
第10小题学生审题不认真导致错误。
3、选择题,对于半圆的周长理解不透。
4、判断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2小题,对于对称轴没有认真领悟。
对于动手操作问题,画出图形的对称轴,没用虚线及漏画。
第二部分是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包括自行车前进距离、花坛小路和牛栏面积问题。
计算过程中出错严重。
这种题型平时练习较多,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个别同学没能对问题进行充分分析领悟,马虎出错,老师对个别学生辅导不够。
三、改进措施:
从失败中找教训,在教训中求发展,综观我们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我
以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在教学时要多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结果,这样也就可以避免考前没提醒学生也不容易忘记。
2、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
注重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常举行计算等单项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逐步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