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要素识别和评价表
- 格式:xls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3
诚信管理体系纠正预防措施程序(GBT29467-2012/QBT4111-2010)1.0目的通过对显著性的或潜在性的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实现不断的质量改进,使类似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防止已经发生的不合格再次发生和潜在的不合格的发生。
2.0范围适用于公司对诚信管理显著不合格的纠正措施及对潜在不合格的预防措施的控制管理。
3.0引用文件GBT 29467-2012 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实施规范QB/T4111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诚信因素识别和评价表》《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管理评价控制程序》4.0术语和定义纠正措施:为消除现有不合格或其它不希望情况产生的原因以防止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包括:纠正、原因分析、措施和举一反三。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不希望的原因以防止其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防错:使用过程或设计特征来防止制造不合格产品。
5.0职责诚信小组对本程序的正确执行负管理职责。
各相关单位对正确执行纠正与预防措施负直接责任。
6.0工作流程和内容6.1通则6.1.1 内部诚信审核不符合事项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由内部诚信管理小组和相关责任部门按《诚信管理体系审核管理程序》执行。
6.1.2 若进货产品质量异常或原材料、外购/外协件采购后交付未能100%按时交货时,属供应商造成的,则由采购部开具“纠正/预防措施报告”通知供应商,要求供应商对不合格项目/内容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采购部于供应商下次进厂交货时对其进行效果验证和确认。
6.1.3顾客抱怨/投诉的产品质量异常、交付异常或服务异常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由品控部和相关责任部门按诚信管理体系诚信因素失信的控制措施要求执行;6.1.3.1顾客退货产品经品控部组织相关单位重新检验后如仍合格或不合格的原因不属公司责任,则由质量部将重新检验的数据和结果以“产品质量回复单”的形式回复顾客,并由顾客确认。
德信诚培训网采购部诚信因素识别评价表序号过程名称因素类别诚信因素分析失信表现失信结果控制措施失信风险评价分析是否重大可能性严重性1 供应商选择与评定人员结构诚信意识负责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的员工诚信意识不强,工作责任心不足影响选择与评定供应商过程的公正性,导致选择的供应商不合格,公司原辅料的质量和供应得不到保证。
1.负责评价的员工上岗前进行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其认真负责完成选择评价工作;2.严格执行公司的“忠、公、能、勤”用人要求,确保员工具备相应道德素质和工作责任心。
不可能严重否岗位技能1.负责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的员工不符合岗位任职要求。
2.负责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的员工工作效率低,执行力和分析力差,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影响选择与评定供应商过程合理性和准确性,导致选择的供应商不合格,公司原辅料的质量和供应得不到保证。
1.办公室加强人员招聘管理2.上岗后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力度,按照“忠、公、能、勤”的用人要求规范训员工行为,让其掌握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的技能不可能严重否人员配备人员配备不足或者不合理(如缺少品管、生产人员的参与)影响选择与评定供应商过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导致选择的供应商不合格,公司原辅料的质量和供应得不到保证。
严格按照《采购控制程序》供方评定中有关人员配备的要求进行人员配备。
不可能严重否环境设施社会诚信环境社会的诚信大环境不良,存在人情关系网,存在暗箱操作等不良社会氛围。
进行供应商选择和评价时讲人情影响选择与评定供应商过程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导致选择的供应商不合格,公司原辅料的质量和供应得不到保证。
1.负责评价的员工上岗前进行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其不受这些不良社会氛围的影响。
2.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培养诚信文化,抵御不诚信行为。
极少严重是不讲原则制度履行《采购控制程序》的供方评定1.《采购控制程序》的供方评定内容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2.未按《采购控制程序》的供方评定的规定要求执行选择供应商的不理想、不合格,导致公司原辅料的质量和供应得不到保证。
诚信手册、程序文件、6个制度
1各部门诚信因素识别评价表,包括管理层
2各部门重要诚信因素清单,包括管理层
3各部门诚信目标指标方案
4各部门法律法规清单(含与部门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行为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
5公司纳税证明、缴纳社会保险证明、员工劳动合同、工资表、环境方面的投入、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投入、产品检验报告、近几年公司捐款捐物、救济困难员工、帮助社会困难人员情况
6对公司文化进行梳理,让员工了解公司相关文化,公司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记录。
7岗位职责、任职条件、
8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含诚信方面的培训)、培训记录、培训效果评价,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诚信档案(如入职承诺、保密协议、背景调查)。
9公司对外部的承诺书(如质量承诺、服务承诺等)
10诚信体系文件管理的文件发放记录
11记录清单(法律法规清单、诚信因素清单、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入职承诺、保密协议)
12 ISO9001\22000\14000\18000\HACCP方面的记录,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的记录。
贵公司如已取得以上证书复印件即可;没有取得证书请提供过程证据(包括准备完成情况,原辅材料检验、过程检验、产品检验、体系运行业绩等)。
13.财务审计报告或财务报表。
14针对识别的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或事故的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15不符合项报告及随后采取措施的记录,不合格品处置及随后采取措施的记录,不诚信行为处理及随后信用修复的记录。
16内部资料及签到表等
17各部门合规性评价记录,合规性报告。
18管理评审
19征信报告。
20承诺书
21设备清单、计量检测设备清单及校准证书、运行记录等。
质量诚信因素识别和评价表
信息沟通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
宣传,与相关方的交流
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制度,相关法律法
规、制度在员工中的
宣传不到位,与相关
方缺乏交流
影响公司工作效率,出现违
规事件,造成公司经济损
失,影响公司信用度
及时获取相关法律法规,认
真学习、贯彻,加强在员工
中的宣传,加强与相关方的
沟通交流
极少严重否
注:此表为企业各部门进行诚信因素识别的思路用表,各部门应根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进行细化,找出各部门自身容易失信的因素,并加以控制。
填表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公司诚信管理体系建设为保持公司诚信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诚信方针和目标,任命乐晓歌同志为公司诚信负责人,授权:1.全权代表公司建立、实施和推进诚信管理体系的运行;2.负责资源调配,确保诚信管理系统所需程序的建立实施。
3.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诚信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包括业绩和改进需求,并取得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在体系评价中提供诚信管理体系运行报告,组织内部审核;4.协调处理与诚信管理系统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包括与诚信体系建设有关的宣传、诚信标识的使用、体系改进的通报、社区沟通、社会征信、公益活动策划与沟通;5.处理协调内部诚信事务,批准内部核查计划;同时任命诚信管理小组成员兼内审员,由诚信负责人担任小组组长,具体见07诚信小组成员及职责。
兹任命质量部为公司诚信管理体系实施部门,具体负责公司内部诚信管理体系的策划、建立、实施的具体工作,联系诚信管理体系评价事宜;推进各部门诚信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诚信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厂长生产部财务部行政部人事部工程部质量部生产维修现场品控化验锅炉制冷机修污水处理生产计划仓库采购水处理诚信小组项目部诚信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注:▲归口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诚信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1范围1.1目的本公司依据QB/T 4111-2010《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这一标准并结合本公司实际,建立并实施诚信管理体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政策、诚信管理体系标准和相关的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章程和制度等的要求。
通过诚信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提高公司诚信意识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公司经济运行效率;有利于公司行为符合法规要求,避免违法责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公司文化的文明传承。
1.2 适用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公司建立及实施诚信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灭菌乳、乳饮料的生产、贮存和服务的全过程及相关活动能够根据法律法规、政策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诚信因素信息,制定和实施诚信方针与承诺目标,建立及实施并保持诚信管理体系。
最新版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诚信因素识别、评价、控制和更新程序1. 目的识别、评价本公司能够控制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诚信因素,确定重要诚信因素,并及时更新这方面信息,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的诚信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 职责3.1 .诚信负责人负责重要诚信因素的批准。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诚信因素及其影响的识别和初步评价。
3.3 .诚信管理部门组织诚信影响的评价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编制重要诚信因素清单,负责根据确定的重要诚信因素制订管理方案,负责重要诚信因素的更新。
4. 工作程序4.1 .4.2. 诚信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a.公司诚信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诚信评价时;b.以公司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年底前,在设定目标指标前进行;c.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开发或修改活动、产品、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情况下。
4.3 .初次进行诚信因素识别和评价前,诚信因素识别和调查人员应参加诚信管理体系小组组织的诚信因素调查和评价培训,掌握诚信因素识别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4. 诚信因素识别4.4.1 诚信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生产经营、产品供应、广告宣传、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和销售服务等活动中涉及的诚信因素包括:——质量安全控制;——交付时间;——售后服务;——仓储、物流管理;——其它b)与新项目有关的诚信因素包括:——新产品预期用途;——技术改造;——其它c)影响诚信的其他因素4.4.2. 主要以过程方法来控制各部门以本部门职责的工作过程活动为主线:生产车间以工艺流程为主线的过程活动来进行诚信因素分析。
在识别诚信因素和诚信影响时应考虑以下方面:a)人员结构:包括能力要求、健康状况、对本岗位工作的胜任程度等;b)制度履行:指制度制订是否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对制度执行情况是否合适;c)环境设施:应包括工作环境,诚信环境、设施要求是指设施和设备;d)信息沟通:内部沟通、外部沟通、上下沟通。
重要风险要素辨识、评价表概述:重要风险要素辨识、评价表(以下简称“评价表”)旨在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估与其业务活动相关的重要风险要素。
通过填写评价表,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评价表内容:评价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业务活动描述:描述组织的核心业务活动,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式、相关流程和操作。
2. 可能出现的风险要素:列举与组织业务活动相关的可能出现的重要风险要素,例如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
3. 风险的潜在影响:对每个风险要素进行评估,包括其潜在的经济、法律、声誉等方面的影响。
4. 监控与控制措施:列出组织已有的或计划中的监控与控制措施,来管理和应对各个风险要素。
使用方法:以下是使用评价表的一些建议:1. 将评价表作为一种工具:评价表不仅仅是一个文档,而是作为一个有力的工具来帮助组织管理风险。
通过填写评价表,组织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2. 定期更新评价表:组织的业务活动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评价表也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新。
定期审视和更新评价表,确保其中的风险要素与实际情况相符。
3. 多维度评估:在评估风险要素的潜在影响时,可以从多个维度考虑,如经济、法律、声誉等方面的影响。
这有助于组织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估风险。
4. 寻求专业建议:对于特定的风险要素,组织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指导。
他们能够提供可行的监控与控制措施,从而帮助组织降低风险。
总结:评价表是一个有助于组织识别和评估重要风险要素的工具。
通过填写评价表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组织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应对与其业务活动相关的风险。
以上是对重要风险要素辨识、评价表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