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0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2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知识点总结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它是地球生命的宝贵遗产,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首先,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系着自然界的平衡。
不同的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生态网络,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持地球生态平衡、维持气候稳定、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生物多样性还有潜在的经济价值,许多重要的经济资源都来自于生物多样性,如药物、食物、纤维等。
最后,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满足了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第二部分: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原因目前,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导致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栖息地破坏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类活动的扩张、城市化进程以及过度开发等,导致了许多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使许多物种失去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其次,过度捕捞和滥猎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许多重要的经济鱼类和野生动物因为过度捕捞和滥猎而面临濒危甚至灭绝的境地。
此外,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等也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危机。
第三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一系列措施非常必要。
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些保护区可以提供安全的栖息地和繁殖地给野生生物,有效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其次,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打击力度。
同时,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原因及保护对策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的效果.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的方法.1.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
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
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
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
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
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
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 自然原因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
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
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
第二章中国生物多样性及其受威胁的原因一、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概念的提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由美国野生生物学家雷蒙德1968年在其通俗读物《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是Biology 和Diversity 的组合,即Biological diversity。
此后的十多年,这个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的缩写形式由罗森(W.G.Rosen)在1985年第一次使用,并于1986年第一次出现在公开出版物上,由此“生物多样性”在科学和环境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
我国广泛采用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物种、种内遗传变异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地球上现存的各种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
其它定义:1992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包括物种内、物种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怎么产生的?其根本原因是生物界的遗传变异和重组。
所以《公约》定义强调了变异性。
二、生物多样性的组成和内在联系:组成:生物多样性在分子水平上、个体水平上和群落水平上可划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内部联系: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物质基础;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表现形式。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
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景观。
每一个层次都具有丰富的变化,即都存在着多样性。
但在理论与实践上重要且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直接价值。
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存在价值和美学价值);第二:间接价值。
谈我国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作为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基础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当今上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粮食能源五大危机,这些危机的出现与解决都与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与发展,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
很多物种未被定名即已灭绝,大量的基因丧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一次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它包括数百万种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它内涵丰富层次很多,主要有四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1 遗传多样性地球上有数百万种生物,它们在形态、生理、生活方式上千差万别,即使在同一物种内的不同个体,由于生活条件不同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反映了遗传多样性,或称基因多样性。
基因是遗传密码,所有遗传多样性都发生在分子水平上,都与核酸的理化性质有关。
新出现的变异是突变的结果,这些突变经过自然选择和通过随机过程整合到基因组中,从而形成了遗传的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有两个含义,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同一物种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多种家养动物及其地方品种,不同地区野生动物的种群之间都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所谓物种是指一类遗传特征十分相似,能够交配繁殖并具有繁育后代能力的一个有机体。
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数量非常丰富,由于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和编目工作十分艰巨,至今我们还不能将地球上的生物物种估计到一个确定的数量级,其变化幅度为500万3000万种(Wilson等,1988),也有人认为是200万一亿种(世界资源研究所,1992)。
生物多样性情况汇报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体系的多元性,包括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它是地球生命维持和演化的基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全球生物多样性情况而言,当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全球物种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数据,全球目前有超过100,000个物种正面临灭绝的风险。
其中,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损失和破坏是主要原因之一。
森林砍伐、湿地填海、城市扩张等行为直接导致许多物种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其次,全球遗传多样性正在减少。
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很多地区的生态系统正在快速改变,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和其他物种的迁移和适应能力下降。
这种巨大的生态压力不仅影响了单个物种的生存,也直接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再次,全球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受到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它能够支持各种生态过程和提供生态服务。
繁多的物种能够提供多样性的资源和生物控制,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然而,随着物种灭绝和生境破坏的加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例如土壤质量下降、水源匮乏等问题的出现。
最后,最值得关注的是人类社会也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之一。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生物多样性直接维持着农作物的病虫害防制和传粉等生态过程,为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此外,许多文化和社会活动也依赖于物种多样性。
然而,随着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这些生态和文化服务正受到威胁,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总之,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这包括建立保护区、加强物种保护、推动可持续利用资源、减少碳排放等措施。
同时,也需要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核心和保障。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和风险。
人类活动已经导致了全球许多物种的灭绝,也改变了很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首先,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非常危险。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数据显示,全球共有约100万个物种已经濒临灭绝,这个数字高于任何其他时代,这使他们面临一种重大的危险威胁。
而且,全球范围内生态系统的退化加剧,包括草原、森林、水域和海洋生态系统。
城市扩张、工业和农业产生的废物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是整个生态系统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许多方法已经采取,但它们并不足以解决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保护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应该被视为一项过去式的任务,而应该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工作。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全国许多国家都已经采取了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保护规定、控制掠夺性捕猎,以及开展生态修复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问题,但是仍然需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监督和执行。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往往导致资源匮乏和贫穷的增加; 而且,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健康、食品和环境等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成为全球共同的责任。
政府、企业、学术界、NGO等都应该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
政策、环保、公益组织等应该制定一系列的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加强对野生生物的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国际关系,以保护和改善全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在结尾,我们需要认识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和挑战,我们都应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 动物多种疾病蔓延
B. 地球气温逐年升高
C.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答案:
解:A、动物多种疾病蔓延,进而加剧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但是不是主要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B、地球气温逐年升高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
C、自然条件的恶化,如火山爆发、地震发生等自然灾害等尽管对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但不是使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D、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会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会使生物的栖息地丧失.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67%的物种遭受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的威胁,所以栖息地的丧失是主要的.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格式~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格式~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格式: 1前言○2调查时间与地点○3调查目的○4调查方法○5实践过程○6数据分析(可有可无)○7讨论与总结○8备注:图片○第二篇: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形的形成: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物种和物种之间、物种和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原因1:人口迅猛增加-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口的数量就在增长。
在生产力落后的时候,人口的数量受到自然因素如旱灾、虫灾、火灾、水灾、地震等的控制;另外,人类自身制造的灾难如战争、贫困也使得人口数量得以控制.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数量与寿命都提高了北方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 1987年已沙漠化土地20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土地13万平方公里-目前有5900万亩农田和7400万亩草场受到沙漠化威胁。
草原退缩面积13亿亩, 每年以2000万亩增加。
每年使用农药防治面积23亿亩次,劣质化肥污染农田2500万亩。
原因2: 生境的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偏离自然状态,生境破碎,生物失去家园-与自然系统相比,一般地,退化的生态系统种类组成变化、群落或系统结构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降低,土壤和微环境恶化,生物间相互关系改变-Daily(1995)对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人类活动进行了排序: 过度开发(含直接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占35%,毁林占30%,农业活动占28%,过度收获薪材占6%,生物工业占1%。
其中前三项人类活动占93%,而这些破坏最直观的结果是造成了物种生境的破碎化,栖息地环境的岛屿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程度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或过程受干扰的程度,例如人类对植物获取资源过程的干扰(如过度灌溉影响植物的水分循环,超量施肥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要比对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直接干扰(如砍伐或猎取)产生的负效应要大-一般地,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尚未完全破坏前排除干扰,生态系统的退化会停止并开始恢复(例如少量砍伐后森林的恢复),生物多样性可能会增加;但在生态系统的功能过程被破坏后排除干扰,生态系统的退化很难停止,而且有可能会加剧(例如火烧山地后的林地恢复)。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哪些威胁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就如同一个绚丽多彩的大舞台,每一种生物都是舞台上独特的演员。
然而,如今这个舞台正面临着诸多威胁,让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变得愈发艰难。
首先,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森林被砍伐,草原被开垦,湿地被填埋。
这些原本是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今却变得支离破碎甚至消失无踪。
比如热带雨林,它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却在人类的滥砍滥伐下不断缩减。
许多珍稀的物种失去了栖息之所,它们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其次,非法的捕猎和采集也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一些人为了获取高额的经济利益,不惜冒着违法的风险,对珍稀野生动物进行大肆捕杀。
比如大象,因其珍贵的象牙而成为偷猎者的目标;还有穿山甲,由于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而被大量非法捕捉。
这种非法的捕猎行为不仅导致了相关物种数量的锐减,还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再者,环境污染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大“杀手”。
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农业中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置等,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污染物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影响了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例如,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会导致鱼类和水生植物的死亡;大气中的污染物会损害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气候变化同样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峻挑战。
全球气温的升高、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都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
一些物种可能因为无法适应新的气候条件而灭绝,而另一些物种的分布范围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引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例如,冰川融化导致北极熊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海平面上升可能淹没一些沿海的生物栖息地。
外来物种的入侵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外来物种被引入一个新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天敌的制约,它们可能会迅速繁殖和扩散,挤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和资源。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危害是什么?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类丰富和独特程度的总和。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诸多危害。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当生物多样性减少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基石,各种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从而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而当某一物种数量减少或消失时,生态系统将失去这一物种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导致生态影响层层递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
二、生态平衡被破坏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使得生态系统存在一种平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物种之间的数量和分布是相对平衡的。
而当生物多样性减少时,这种平衡状态将被打破,使得某些物种数量大幅增加,而另一些物种数量大幅减少,导致生态系统趋于不平衡。
例如,水生生物被大量捕捞、森林遭受大规模采伐等,将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被完全打破。
三、威胁人类食品安全生物多样性减少还会对人类的食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大多数人类食品来自于自然界种植和饲养的生物,这些养殖、种植和采摘过程均依赖于自然环境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
而当生物多样性减少时,这些生态系统服务受到威胁,影响人类食品的生产和供应。
例如,许多昆虫对农作物的受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这些昆虫数量减少时,无法为人类提供足够的食品,进而威胁人类的生计。
四、有害物质加剧当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时,人类会使用更多的农药、化肥等来保护农作物和禽畜,从而造成有害物质的大量排放。
这些有害物质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如疾病和过敏等。
五、自然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意味着自然资源的减少。
自然资源的匮乏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繁荣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生态系统服务如农业、林业、水资源和旅游业等,都依赖于自然环境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
当生态系统遭到损坏和破坏时,这些生态系统服务将遭受威胁,导致自然资源的减少,影响人类的经济繁荣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