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汇总表
- 格式:doc
- 大小:154.00 KB
- 文档页数:6
论文独创性的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南政法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于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政法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所送交的论文,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论文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向有关部门和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复印件和电子版本。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硕士学位论文抗震救灾中NGO组织间合作研究——以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为例Research of Cooperation Between NGOs in Earthquake Relief ——an example of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Ya'an earthquake作者姓名:赵硕指导教师:邹东升西南政法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内容摘要我国是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的发生对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同时也考验着我们应对灾害的能力。
政府作为保障灾民权利的第一义务人,应当承担责任,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投入到抗震救灾当中,抢救生命、保护财产、恢复秩序、重造公共空间。
政府的最大优势即拥有建立在公共权力基础上的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与社会组织能力。
然而,以行政指令为核心的政府救灾也有难以避免的弱点,如行动迟缓、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等。
NGO参与救灾,由于行动迅速、社会参与广泛、专业化等优势,恰恰可以弥补政府的不足,与政府形成功能互补。
法学教育30年祭:硕士论文——知道的、经历的与听说的邱兴隆山人初到厦大,受命主持了5篇硕士论文答辩。
未想到竟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由此想起了一些有关硕士与硕士论文的新旧逸事,谨记于此,以醒后人:一、硕士论文与我的师兄师姐山人于1983年本科毕业后考取西政研究生。
在我等之前,西政曾招收过四届研究生。
就年龄与学识而论,其中有的应受我尊称为前辈,但本着“辈分决定论”,他们都应该是我的师兄、师姐。
因该4届累计也就30来人,故对其记忆深刻,对其硕士论文及其答辩情况,也自然不难回忆。
1、第一届:第一位硕士论文答辩者失败者与校长之间的等号西南政法大学(学院)于1979年招收首届研究生,入校人数为9人。
其硕士论文成稿后,在图书馆开专柜展览,所受到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今天的学界巨子夏勇、贺卫方、梁治平等人是否曾在此柜前驻足,山人不得而知,但山人曾捧着饭碗、掂着脚跟在拥挤的人群中向这9篇硕士论文行过注目礼,是记忆尤新的)其中,有2人未于当年获得硕士学位。
恰好分为两种情形:一人未获导师推荐,另一人答辩未获通过——5名答辩委员中,2人反对,2人赞成,1人弃权。
未获导师推荐者,乃我刑法专业的大师姐,尽管今天早已成为某著名院校的经济法教授,但始终未能戴上硕士帽,原因在于其一去如黄鹤——终身未再申请答辩。
也许她的选择是对的:告别刑法学的夕阳,沐浴经济法学的朝阳。
未获硕士学位通过者,为民事诉讼法学泰斗王老先生锡山教授的开门弟子,毕业后留校从事行政工作,第二年更换了导师,重新申请答辩后获得通过,自此仕途顺畅,官运亨通,历任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处长、校党委副书记、书记与校长,退休后继续担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山人虽有与该君长期相处的经历,且几为至交,但始终未敢问及,当年硕士论文未获通过是否是他终身的痛。
然多次看到,在王老先生90高龄之后,身为校长的他携同为教授的夫人在傍晚前往先生家拜望——显然,他未敢忘记这位当年反对其硕士论文通过但除他之外还培养了顾培东、张卫平(现清华大学知名教授,系王老先生一所带3位弟子中惟一未在答辩时遭遇来自导师的反对票者)等杰出法学人才的导师。
西南政法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集资诈骗罪研究导师:马家福副教授*****中国·重庆二○○七年九月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与完善,国内金融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在金融领域中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多,其中,集资诈骗罪成为近年来涉及面越来越广、社会危害性越来越严重的高频犯罪之一,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集资诈骗罪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文从犯罪构成、立法完善等问题着手,对集资诈骗罪进行理论探讨,力求为打击集资诈骗犯罪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全文约2.9万字,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集资诈骗罪概述。
该部分对集资诈骗罪的立法沿革进行了简单介绍,列举了目前刑法学界对集资诈骗罪概念的几种表述方式,提出表述集资诈骗罪的概念只需直接引用现行刑法所表述的罪状即可,即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第二部分:集资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该部分探讨了集资诈骗罪的犯罪构成,阐明集资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具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集资诈骗罪的主观要件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且只能是直接故意;集资诈骗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其中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是主要客体,公私财产所有权是次要客体,且集资诈骗罪的犯罪对象应为不特定范围的自然人和单位的货币资金;集资诈骗罪的客观要件包括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达到“数额较大”。
第三部分:集资诈骗罪的界定。
该部分通过分析集资诈骗罪与合法集资行为、集资借贷纠纷之间的界限,对集资诈骗罪的罪与非罪进行了界定;通过分析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招摇撞骗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以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相近罪名的界限,对集资诈骗罪的此罪与彼罪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集资诈骗罪各种犯罪形态中的未遂形态、罪数形态和共同犯罪形态,指出集资诈骗罪不存在未遂形态,提出了集资诈骗罪中的连续犯、牵连犯、想象竞合、法条竞合的处断原则,并认为集资诈骗的共同犯罪数额依据犯罪总额说加以确定为宜。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提示一、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类型分为:基础性理论研究、应用性专题、案例分析、调研报告。
二、论文的正文篇幅要求为:基础性理论研究论文不低于2万字,属于应用性专题,案例分析与调研报告的学位论文,不低于1.5万字。
三、应用性专题、案例分析、调研报告型的硕士学位论文必须要有案例材料作为支撑,案例材料计算在正文篇幅的字数内。
注(其余要求见网页):西南政法大学网站->研究生部网页->法律硕士->培养要求->关于规范法律硕士学位论文的通知提示:《破产重整中破产管理人的权利义务》是基础性理论研究论文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法律硕士理论性研究论文评阅参考标准法律硕士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应用性专题研究论文评阅参考标准一、论文的选题意义一、论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与司法实践价值二、对文献资料掌握的程度二、所选案例及调研数据是否紧扣论题三、论文所反映出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水平三、论述及论证方法是否反映了对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四、论文的创造性四、是否针对特定的问题做出了独立思考,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五、写作的规范性和逻辑性等方面五、不拘泥于理论性研究论文格式,具有与论文类型相适应的写作规范与逻辑六、论文的不足六、论文的不足论文所反映出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水平优()良()中()差()论文所反映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良()中()差()论文写作水平优()良()中()差()论文写作水平优()良()中()差()该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该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是否同意该硕士生参加论文答辩是否同意该硕士生参加论文答辩在职攻读法律硕士学位论文破产重整中破产管理人的权利义务导师:曹兴权教授作者:张晟杰中国·重庆二○○八年九月内容摘要破产管理人的权利与义务,应当是整个破产管理人制度的核心内容。
在破产重整阶段,破产管理人的作用更为特殊,其有关权利义务也尤为复杂。
法学硕⼠毕业论⽂范⽂3篇硕⼠学位论⽂毕业论⽂资源开发利⽤探析【内容提要】⽂章探讨了开发利⽤硕⼠研究⽣学位论⽂资源的有关问题,分析了学位论⽂的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的前景和可能,并提出初步的思考与设想。
《中华⼈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12⽇中华⼈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审议通过以来,我国的学位和研究⽣教育⼯作不断在改⾰中发展、完善,取得了世⼈瞩⽬的成就,对促进教育、科技、经济、⽂化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
到2000年6⽉⽌,全国有权授予硕⼠学位的单位共655个,硕⼠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共8361个,学位点专业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学、历史学、理学、⼯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等12个学科门类。
截⾄1999年我国共培养硕⼟486558⼈。
另外全国还有388个单位开展了授于同等学⼒在职⼈员硕⼠学位⼯作,通过这条途径已有25599⼈获得硕⼠学位,特别是近两年来,研究⽣的招⽣⼈数更是连续以30%年增长率递增,使我国的研究⽣教育进⼊了⼀个⾼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研究⽣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必将为我国的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批专业⼈才,⽽合格⼈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之⼀就是学位论⽂的⽔平。
1现状分析学位论⽂是⼀种特殊的⽂献类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是伴随着⾼等教育学位制的出现⽽产⽣、发展,经过导师的指导、论⽂答辩和学位委员会的评审等步骤,是研究⽣获得学位的主要依据,有较⾼的学术价值,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信息源;⼆是这种⽂献经过打印,数量有限,⼀般限于内部交流,属⾮卖品不易获得,由于极其分散,不利于科学信息的交流。
硕⼠研究⽣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所作的学位论⽂,不同于本科毕业⽣作的毕业论⽂,学位论⽂有专业研究⽅向,并有专业导师的指导,具有⼀定的理论⽔平。
也不同于博⼠研究⽣所作的学位论⽂,博⼠论⽂⼤多数已通过各种渠道转化为社会可利⽤的资源。
⽽硕⼠研究⽣毕业以后,有相当⼀部分就业与原学习的⽅向不⼀致,或攻读博⼠改变了研究⽅向,所以使该部分研究成果在完成学位答辩之后成为只⽣产⽽很少传播的知识信息,使资源封闭甚⾄遗弃并造成极⼤的浪费。
自己的宪法诉讼制度,进入司法化应用轨道是具有可行性的,也是有必要的。
在第四部分,为了使我国的宪法司法化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在有针对性的结合我国现行宪法实践经验后,对宪法在宏观上的司法化改革提出相关的建议。
在第五部分,通过结合之前的四个部分的论述,最后尝试着对我国宪法司法化应用的具体构建提出大胆的设计和猜想,构建宪法诉讼制度,规范违宪审查,为宪法可在在我国实现司法化应用提供有力的论证。
在第六部分,呼吁宪法司法化应用能在我国实现。
关键字:法治,违宪审查,宪法诉讼,民事诉讼制度,司法化应用The main execution way of law is lawsuit in court, through which the codes are practiced in real society. So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proceeding is the life of law. As a result, jurisprudents believe that rights must come with relief, or they are not real rights. If law with complete codes has not been used in practical proceeding, it will be useless. In a nation’s legal system, the Constitution is often the fundamental law and has the highest force adeffect in the whole legal system, China is no exception. However, it cannot be excluded from the legal system or the practice for its fundamentality. Also it cannot only ask from people without obliging them. Around the world, nations advanced in ruling by laws have established their own constitutional lawsuit system, in which the Constitution has been concluded in judicatory execution. But in the long-term legal construction, although China has established relatively complete legal system, only the Constitution has no relative lawsuit system as its execution guarantee. Now China is in the important period that the society, economy and culture develops rapidly and the socialism legal society is under construction, the present operation way of the Constitution cannot meet the need of ruling by laws. So it is necessary to appea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wsuit system and the judicatory application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The judicatory applic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can not only fully guarantee the execution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s of citizens and the nation, but also regulate the legal structure of China and improve the consciousness of democracy.This has been proved for many times in judicatory practice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refore, combing our own situ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we can learn from these nations which have realized the judicatory application of their Constitutions, try to carry out judicatory reform and construct the judicatory application which is fit for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But we should notice tha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so we should take the national situation and historical factors of China into consideration while constructing the judicatory application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This paper contains six parts.In the first part, the author elabor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points out its status and disadvantages as well as the reason that the judicatory applic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has not been realized. Then the author finds out the certain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is the judicatory application of it.In the second part, by 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the sour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major lawsuit modes of Constitutions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author provides inspirations and experience for the judicatory application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In the third part, combing with Chinese situation and experience, the author concretely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to construct its own constitutional lawsuit system and its judicatory application.In the forth part, in order to build sound environment for the judicatory application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combing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the autho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judicatory reform of the present Chinese Constitution.In the fifth part,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in the first four parts, the author tries to put forward design and suppose on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the judicatory application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construct the constitutional lawsuit system, regulate the unconstitutional examination and provide convincing argumentations for the judicatory application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In the last part, the author appeal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judicatory application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Key words: rule by law; unconstitutional examination; civil lawsuit system; judicatory application目录一、我国宪法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的地位..................................... (二)我国宪法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宪法应实现司法化应用..................................... (四)我国宪法未实现司法化应用的原因............................... (五)宪法司法化应用是我国宪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国外宪法司法化.................................................. (一)普通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的起源及特点........................... (二)宪法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的起源及特点........................... (三)宪法委员会型宪法诉讼模式的起源及特点......................... (四)启示与借鉴...................................................三、我国宪法司法化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宪法司法化应用在我国具有可行性............................... (二)宪法的司法化应用可以树立我国宪法最高权威..................... (三)宪法的司法化应用可以有效的保障人权........................... (四)宪法的司法化应用可以加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 (五)宪法的司法化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政治腐败................. (六)宪法司法化应用是我国宪法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四、我国宪法应寻求转变.............................................. (一)我国宪法应从纲领性占主导转变为操作性占主导................... (一)我国宪法应适当加入裁决性规范................................. (一)我国宪法应实现监督主体的多样化...............................五、我国宪法司法化应用的构建........................................ (一)建立我国宪法诉讼制度并确立其法律地位......................... (二)明确人民法院是违宪审查机构................................... (三)构思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原则...................................(四)确立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审级和管辖............................. (五)明确宪法诉讼的当事人......................................... (六)规范我国宪法司法化应用的违宪审查制度.........................六、结语............................................................参考文献.......................................................致谢...........................................................一、我国宪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的地位所谓的法律体系多是指:在一个国家里由现行的所有国内法律规范构成不同法律部门所形成的一个完整协调的整体。
2006 年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1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张娜女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哲学及其逻辑起点新探林瑞英2 10611 重庆大学龚锐男020205 产业经济学在险价值(VaR)方法在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度量中的应用陈仲常3 10611 重庆大学吕芳女030101 法学理论乡村社会与国家法——新时期我国乡村社会法治进程解读张正德4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邓巍女030101 法学理论德沃金的整体性法律阐释理论李常青5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易健雄男030105 民商法学“物权—债权”二元结构之反思张玉敏6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王桂荣女030106 刑法学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研究何泽宏7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康黎男030106 诉讼法学沈家本的刑事诉讼法学思想研究孙长永8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陈治男030107 经济法学公司控制权市场及其法律制度研究卢代富9 10635 西南大学何李来男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的理论模式与实践策略研究李森10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吴从容女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课堂交往的现状与变革张希希11 10635 西南大学李富洪男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不同知觉信息在幼儿归纳推理中的相对作用李红12 10635 西南大学李冰封男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由“红”到“黑”:对闻一多诗歌意象的一种阐释吕进13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王放女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彼岸的景观周晓风14 10650 四川外语学院张婷女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经典文学的多维对话——从《离骚》重读的新倾向谈“经典重读” 蓝仁哲15 10650 四川外语学院张志江男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消极积极词汇的心理组织和表征——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实证研究肖肃16 10650 四川外语学院易兰女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推理—调谐模式――关联理论对文学文本的解释力赵彦春17 10611 重庆大学张峰辉女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双语语义加工过程中的跨语言竞争: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李红18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彭晓女050403 美术学FLASH:网络催生的新视觉形式王小箭19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葛玥女050404 设计艺术学现代视觉传播中的图像艺术语言罗力20 10635 西南大学安燕女050406 电影学再叙述:抗战地形图一隅――大后方电影及其景观转换虞吉21 10635 西南大学陈一蓉女060107 中国近代史清代官吏惩戒制度研究许增泓22 10611 重庆大学马捷女070104 应用数学广义逆基于空间映射性质上的新的构造及其在线性模型中的应用杨虎23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赵克全男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不变凸性及在最优化理论中的应用杨新民24 10635 西南大学唐点平男070302 分析化学乙型肝炎及白喉类毒素电位型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袁若25 10635 西南大学周滔070502 人文地理学中国城镇土地市场的博弈解析-市场失序的诱因与规制杨庆嫒26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唐发辉女071002 动物学重庆地区鲫鱼共栖生车轮虫研究赵元莙27 90031 第三军医大学夏建霞女071006 神经生物学Oxexin-A 兴奋大鼠皮层神经元的细胞机制胡志安28 90031 第三军医大学张艺男071009 细胞生物学毛囊隆突区细胞生物学性质及β -catenin 在毛囊生长分化中作用的初步研究杨恬29 10611 重庆大学李百华男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基于CCD 的汽车发动机曲轴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王时龙30 10611 重庆大学詹迅男080204 车辆工程轻度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建模与仿真秦大同31 10611 重庆大学艾红霞女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磁流变阀及具有阻尼特性的磁流变液压执行器的研究王代华3210611 重庆大学陈功明男080502 材料学Si、Al、K 掺杂钼丝强化机理研究高家诚33 10611 重庆大学吴立鸿男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镁合金在轮毂上应用的材料替代研究龙思远34 10611 重庆大学万黎明男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高温高压湿空气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刘朝35 10611 重庆大学刘柏私男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谢开贵36 10611 重庆大学岳晋女080902 电路与系统移动通信中自适应阵列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冯文江37 10611 重庆大学张德洲男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多载波CDMA 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杨士中38 90010 重庆通信学院张宣扬男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超宽带网络中的动态中心选举和随机接入技术研究葛利嘉39 10617 重庆邮电大学万仁福男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移动通信增值服务认证和支付研究李方伟40 10617 重庆邮电大学肖娟女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衰落信道下LDPC 码的设计和优化分析王琳41 10611 重庆大学周庆男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基于通信模型的图像水印算法鲁棒性研究廖晓峰42 10617 重庆邮电大学尹德升男08120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基于粗造集理论的决策树预修剪学习算法研究王国胤43 10611 重庆大学徐国庆男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乐音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杨丹44 10611 重庆大学陈海珠女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空间查询优化研究郭平45 10617 重庆邮电大学黄海男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知识约简算法研究王国胤46 10611 重庆大学高冬冬男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梓潼大庙建筑群研究张兴国47 10611 重庆大学周萱女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促进交往的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初探魏宏杨48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吴四飞男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泥石流运动过程的能量聚涨、突变与衰减动力学研究陈洪凯49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徐绩青男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波浪对斜坡作用的研究杨斌50 10611 重庆大学湛敏女081704 应用化学三峡库区典型流域富营养化污染与水华暴发的化学机制研究刘信安51 90025 后勤工程学院钱海兵男082003 油气储运工程油料半地下储罐油气爆炸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杜扬52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覃国周男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传动轴动平衡虚拟测试系统研究丁良旭53 10635 西南大学钟斌082801 农业机械化工程天然气现场智能旋进式旋涡流量计的设计研究何培祥54 10611 重庆大学曹琳女083002 环境工程曝气生物滤池中的短程硝化过程及短程硝化反硝化动力学研究张代钧55 90025 后勤工程学院赵素丽女083002 环境工程珊瑚岛礁地下淡水透镜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周从直56 10611 重庆大学朱蠡庆男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应力加载装置的研制与紫锥菊原生质体分离初探王伯初57 10635 西南大学何桥男090201 果树学莲雾(Syzgium samarangense)ISSR 分子标记及其LFY 同源基因DNA 片段的克隆梁国鲁58 10635 西南大学张俊香女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中国虎天牛族区系分析与系统发育研究陈力59 10635 西南大学李娟女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家蚕胰凝蛋白酶抑制剂的多态性研究及其基因克隆夏庆友60 10635 西南大学缪驰远09070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WEPP 模型在紫色土地区的应用及与USLE 的对比研究何丙辉61 90031 第三军医大学邹丽云女100102 免疫学血清学蛋白质技术筛选和鉴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及其疾病关系的初步研究吴玉章62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毛小琴女100103 病原生物学重组VacA 卵黄抗体的制备和体外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研究杨致邦63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葛倩女100201 内科学脂联素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邓华聪64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李荣女100202 儿科学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肌兰尼碱受体变化及药物干预的研究易岂建65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张群霞女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超声微泡介导基因治疗下肢血管闭塞的实验研究王志刚66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王频佳女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荧光定量PCR 检测弓形虫基因方法的建立张德纯67 90031 第三军医大学江海红男100210 外科学(泌尿)逼尿肌不稳定中Ryanodine 受体通道与自发兴奋收缩关系的实验研究宋波68 90031 第三军医大学徐竞男100210 外科学(野战外)钙失敏在大鼠失血性休克低反应性中的作用及其调控分子刘良明69 90031 第三军医大学谢启超男100214 肿瘤学INK4a/ARF 基因共转染对肺腺癌A549 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胡义德70 10611 重庆大学郭莉霞女100701 药物化学胂酸基乙酸对在体肿瘤的抑制及体外促分化作用王远亮71 90010 重庆通信学院武萌女110503 军事通信学窄带图像传输技术在机动作战指挥中的应用研究胡中豫72 10611 重庆大学刘长未女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运作机制研究易树平73 90025 后勤工程学院郑翠娟女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虚拟物流组织风险管理研究王丰74 10611 重庆大学李忆男120202 企业管理基于网络效应理论的移动通信消费行为研究廖成林75 10611 重庆大学陈良美男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建筑新技术评价模式及指标体系设计研究张仕廉76 10635 西南大学官永彬男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的收入效应研究段豫川77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王宏男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三峡库区初中学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刘达伟2007年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名单序号单位名称作者姓名授予学位日期二级学科名称论文题目导师姓名1 重庆大学宋坤2005. 12 金融学基于多重形谱的高频股价时间序列的波动研究周孝华2 重庆大学潘强2006. 06 金融学基于建设时间的企业投资期权博弈均衡分析曹国华3 重庆大学石磊2006. 06 产业经济学我国政策性银行区县项目信贷风险控制研究徐小钦4 重庆大学丁从明2006. 06 产业经济学金融深化、资本深化与地方财政分权陈仲常 5 重庆大学胡海容2005. 12 民商法学连带债务研究宋宗宇 6 重庆大学落云柯2006. 6 体育教育训练学男子二级掷铁饼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的统计学分析胡红7 重庆大学缪道蓉2006. 6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探索词频和语言水平对公式化语言在二语心理词汇中表征的影响李红8 重庆大学陶楠2006. 06 新闻学试论美国律法体系对美国视听工业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苟世祥9 重庆大学王承启2006. 06 工程力学复杂体型建筑风荷载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李正良10 重庆大学张志弘2005. 12 机械设计及理论摩托车总体设计的动态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何玉林11 重庆大学张志飞2005. 12 车辆工程摩托车振动舒适性研究徐中明12 重庆大学闫许2006. 6 光学工程基于MEMS 光栅平动式光调制器结构参数分析与实验黄尚廉13 重庆大学游雪峰2006. 6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分布式检测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文玉梅14 重庆大学李锐2006. 06 材料学二氧化铀锌块低温烧结机理研究高家诚15 重庆大学陈燕2006. 06 热能工程强迫对流换热的火用传递研究吴双应16 重庆大学陈攀2006.06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基于无线分组的输电线路绝缘子泄露电流在线检测系统研究孙才新17 重庆大学谢颜斌2006. 06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用复小波变换抑制局部放电信号中白噪声的研究唐炬18 重庆大学张敏2006. 06 信号与信息处理医用电子鼻原型的构建和传感器研究田逢春19 重庆大学李阳2006. 12 计算机系统设计脉冲控制理论在混沌系统中的应用廖海峰20 重庆大学黄际洲2006. 1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聊天机器人知识库自动抽取算法的研究与实现杨丹21 重庆大学耿洋帆2006. 06 建筑学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研究陈仲林22 重庆大学刘英婴2006. 06 建筑学用反应时间研究道路照明光源的相对光效魏宏杨23 重庆大学聂诗东2006. 06 结构工程重庆江北机场铸钢节点可靠性分析与响应面法实现戴国欣24 重庆大学湛敏2005. 06 应用化学三峡库区典型流域富营养化污染与水华暴发的化学机制研究刘信安25 重庆大学黄金国2006. 06 地质工程昱领关古城墙下浅埋偏压双拱隧道施工力学研究刘新荣26 重庆大学李振亮2006. 06 环境工程二沉池一维通量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张代钧27 重庆大学刘洪英2006. 06 药物化学基于SSCD 的药物胃肠道定点吸收特性初步研究郑小林28 重庆大学罗来龙2006.06 药物化学单抗药物洗脱性血管内支架制备及其初步检测王贵学29 重庆大学蒋雪梅2006. 06 药物化学药物疏水性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评价方法研究夏之宁30 西南大学吴垠2006. 6 政治经济学包含制度银子的财政风险分析框架:模型与实证分析祝志勇31 西南大学薛巧巧2006. 6 课程与教学论学生参与课程决策的中外比较研究张诗亚32 西南大学孔令帅2006. 6 比较教育学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徐辉33 西南大学吴灵丹2006. 6 应用心理学时距估计在距离知觉中的作用孙泓进34 西南大学程心2006. 6 英语语言文学从野性到神性-劳伦斯作品中潘神形象的演变刘立辉35 西南大学赵德聪2006. 6 美术学李际科花鸟画研究李白玲36 西南大学袁冬梅2006. 6 专门史宋代江南地区流行病研究张文37 西南大学何立官2006. 6 基础数学最高阶元素个数对有限群的可解性陈贵云38 西南大学吴加贵2006. 6 光学半导体激光器混沌特性以及混沌同步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夏光琼39 西南大学卓颖2006. 6 分析化学基于纳米金/硫堇/Nafion 自组装的新型电流型酶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袁若40 西南大学柏冰2006. 6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于结核分枝杆菌异柠檬酸裂合酶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胡昌华41 西南大学夏苑2006. 6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基于ET-LOTOS 的嵌入软构件组装研究张为群42 西南大学张成2006. 6 环境工程紫色土土/气界面汞交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王定勇43 西南大学朱玉昌2006. 6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橙汁抗氧化活性成分及总抗氧化能力的研究焦必宁44 西南大学宋珍霞2006. 6 土壤学重庆市植烟区土壤硼素营养及施硼效应研究高明45 西南大学豆威2006. 6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嗜卷书虱谷胱甘肽S-转移酶生化毒理学特性研究及其cDNA 克隆初探王进军46 西南大学王子龙2006. 6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家蚕性别决定相关基因Bmrbp1 的克隆及原核表达夏庆友47 西南大学易高峰2006. 6 教育经济与管理重庆市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品德发展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以奉节县农村初中为个案易连云48 西南政法大学张光军2006. 7.1 刑法学环境刑法学李永升49 西南政法大学郑重2006. 7. 1 民商法学论民间文学艺术的版权保护张耕50 西南政法大学王兰2006. 7. 1 民商法学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赵万一51 西南政法大学张丽芬2006. 7. 1 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拟制自认之研究田平安52 西南政法大学康黎2006. 7. 1 诉讼法学沈家本的刑事诉讼法学思想研究孙长永53 西南政法大学朱颖2006. 7. 1 法学理论德沃金的“正确答案” 理论李常青54 西南政法大学李剑2006. 7. 1 法律史论彝族民间的法律人——“德古” 陈金全55 西南政法大学陈娟娟2006. 7. 1 国际法学WTO 框架下劳工标准问题研究张晓君56 西南政法大学卢国聪2006. 7. 1 经济法学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法律问题研究盛学军57 重庆医科大学赵运胜2006. 7. 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苛求芽孢杆菌尿酸酶的表征、应用与其基因克隆廖飞58 重庆医科大学毛华伟2006. 7. 5 儿科学人偏肺病毒分离、融合蛋白表达及主要蛋白的免疫信息学分析赵晓东59 重庆医科大学赵立波2006. 7. 5 神经病学重庆地区动物与人BDV 感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谢鹏60 重庆医科大学杨春江2006. 7. 5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载紫杉醇脂质微泡的制备及定位控释实验研究王志刚61 重庆医科大学彭娟2006. 7. 5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DWI、1 H-MRS 对脑炎、脑梗死和脑低级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罗天友62 重庆医科大学叶炼2006. 7. 5 临床检验诊断学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中游离和结合型胆汁酸的方法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丁敏63 重庆医科大学吴小红2006. 7. 5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医院员工生活质量现状及对策研究冯泽永64 第三军医大学李健06. 06. 30 动物学实验用小型猪与人细胞色素P450 酶活性的比较研究魏泓65 第三军医大学胡波06. 06. 30 生理学豚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在追踪性眨眼条件反射巩固过程中放电活动研究隋建峰66 第三军医大学梁亚杰06. 06. 30 神经生物学补体C3 基因敲除对MPTP 致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病理发生的影响及低剂量γ 射线照射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苏炳银67 第三军医大学陈陵06. 06. 30 内科学(消化系病)hTERT 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效应研究杨仕明68 第三军医大学辛海明06. 06. 30 临床检验诊断学癌基因iASPP 小RNA 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染白血病细胞株后干扰功能的实验研究刘泽军69 第三军医大学石云06. 06.30 临床检验诊断学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 亚单位Th 表位鉴定及表位疫苗的设计与免疫原性研究邹全明70 第三军医大学孙勇06. 06. 30 外科学(烧伤) 人肠三叶因子在大肠杆菌和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其在受损胃肠粘膜屏障重建中的作用彭曦71 后勤工程学院敖漉20060620 环境工程电液压脉冲降解装置与TNT 废水降解影响因素研究周从直72 后勤工程学院宋雅坤20060620 岩土工程三维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及沉埋桩机理模型试验研究郑颖人73 后勤工程学院卓明20060620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基于软测量技术的污水处理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冯裕钊74 重庆交通大学杨转运2006. 5. 2 5 结构工程超浅层曲线顶管施工控制技术龚尚龙75 重庆交通大学周海龙2006. 5. 2 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单肢钢管混凝土拱桥考虑初始应力的承载力分析研究周水兴76 重庆交通大学徐进2006. 5. 2 5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制动及操纵稳定性的虚拟试验仿真邵毅明77 重庆邮电大学李维科2006. 6 通信与信息系统圆曲线密码体制及其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李方伟78 重庆邮电大学王建2006. 6 信号与信息处理TD-SCDMA 与PHS 系统干扰保护的研究和仿真李方伟79 重庆邮电大学刘勇2006. 6 计算机应用技术Vague 集与Fuzzy 集的关系研究王国胤80 重庆邮电大学袁哲2006. 6 计算机应用技术基于运动信息的视频分类和检索吴渝81 重庆邮电大学白洁2006. 6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入侵的异常检测算法研究吴渝82 重庆师范大学李为祎2006. 6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19 世纪前中西游历小说的文体流变邓阿宁83 重庆师范大学李军2006. 6 英语语言文学从话语分析看教师权力吴念84 重庆师范大学邹艳2006. 6 系统科学粗糙集在不完备信息系统知识获取中的应用研究董景荣85 四川美术学院杜曦云2006. 7. 1 美术学消费主义文化与中国当代艺术王敏86 四川美术学院阳代娟2006. 7. 1 设计艺术学后现代语境中设计的人际化倾向余强87 四川外语学院黄薇薇2007. 6. 3 0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柏拉图诗学思想在中国近50 年的接受研究章辉88 四川外语学院罗迪江2007. 6. 3 英语语言文学论语言使用的初始模因李建平0 89 四川外语学院郭国玺2007. 6. 3 0 英语语言文学“翻译” 策略与“翻译” 作品的接受——伪译《卡尔·威特的教育》之个案研究祝朝伟90 重庆通信学院粘永健2006. 6 信号与信息处理基于三维小波变换的视频与图像研究吴乐华91 重庆通信学院王晓利2006. 6 通信与信息系统基于3G-HF 的短波无线接入网设计及关键模块实现胡中豫。
论不法原因给付的返还规则论不法原因给付的返还规则论不法原因给付的返还规则内容摘要内内内容容容摘摘摘要要要不法原因给付是一个日久弥新的论题, 其返还规则的确定, 既涉及到私法自治与公法强制的关系,又牵涉到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平衡。
虽然该制度由来已久,但是在世界各国民事立法、司法及理论研究中却从未对不法原因给付的返还规则形成统一的意见。
本文以不法原因给付的返还规则为研究对象 , 试图通过比较法分析、历史分析、文本分析、逻辑归纳等方法 , 全面系统的探讨该问题 , 为我国的立法提供参考性建议。
除引言外,正文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不法原因给付返还规则的比较法分析。
英美法系和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对不法原因给付以不能请求返还为原则, 而在社会主义国家, 一般都有国家没收的规定。
本文认为 , 对社会主义法系国家而言 , 收归国有的方式, 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利益的至高无上和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的绝对权威, 另一方面又成功的化解了传统大陆法系中不予返还原则所导致的矛盾,所以在立法作出没收的规定,可谓何乐而不为。
第二部分是对我国立法的探讨。
本文认为 : 第一、目前只有《民法通则》 58条的第一款第 5 项 , 及《合同法》 52 条的第 4 项、第 5 项仍具价值。
第二、可撤销法律行为与无效法律行为应分别规定。
第三、返还规则应当区分不法的原因、状态等因素, 而不应作一体性的规定。
第四、我国现行法中的没收实际上是返还国家的意思 , “追缴”与“返还”具有同质性,司法界与学术界存在着对立法的误读。
第五、在仅一方有过错时 , 应采用何种返还规则, 现行法没有规定, 实际上存在着立法的漏洞。
第三部分是对传统不法原因给付制度的探讨和借鉴。
首先, 我国应参考主观原因理论, 确立什么样的“远因”会导致法律行为无效, 从而系统化我国的无效法律行为制度。
其次, 支持不得请求返还原则的各个学说, 都没有妥善的解决个案正义问题, 而是意在说服我们把个体正义的牺牲作为制度成本来接受。
法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规范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并对本学科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表明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科知识,具有承担专门法律实践工作或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二、学位论文的形式、内容与篇幅(一)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是研究论文;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可以是研究论文、案例研究或调研报告。
(二)论文的写作一般应完成以下各方面的工作:1.对论文主题有完整、充分的掌握,问题意识明确,基本概念界定清晰。
2.综合运用理论、专业知识、技术手段和文献资料对论题予以扩展性研究,有逻辑地展示思考、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3.合理利用已有的观点或见解,提出独立的认识和观点。
4.案例研究应提炼出专业上的问题,结合学理和实践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论有助于解决该案例本身并对解决类似案件提供有益帮助。
5.调研报告以解决法治实践中的问题为重点,调研方向设计合理可行,数据资料充分可靠,综合运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分析过程清晰,有明确的调研结论。
研究文档齐全。
6.硕士论文结构一般以3-5个层次为宜,各部分之间应当保持紧密的逻辑关系和合理的篇幅比例。
(三)论文写作应有较充分的时间保证,硕士论文连续投入写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
(四)学术型硕士论文的正文篇幅不少于3万字,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正文篇幅不少于2万字。
三、具体格式规范硕士学位论文模版从学校研究生学院网站下载。
与学校模版规定不一致,按本规范执行。
(一)封面学术型硕士论文封面栏中,一级学科为法学,二级学科名称填各具体专业(如: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
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封面栏中,专业学位领域填法律硕士(非法学或法学)。
(二)摘要中文摘要:为论文主要学术观点的摘编和系统化阐述。
主要观点之间用具有逻辑性的语言连接,避免写成写作思路或篇章结构概述。
语言力求精炼、准确,突出论文的创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