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成本核算与控制3
- 格式:pptx
- 大小:982.17 KB
- 文档页数:5
餐饮业成本核算方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餐饮业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亦或是各类娱乐和商务活动,餐饮业都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然而,对于餐饮业来说,如何掌握成本,保持盈利,成为了业内从业人员一直面临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餐饮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其应用。
一、餐饮业成本的定义与产生餐饮与其它服务性行业不同的是,它是一个同时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
餐饮业的成本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成本:餐饮业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食品、调料、燃气、水电等,这些都是制作菜品必需的,并且价格会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而变动。
2.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是餐饮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厨师、服务员、收银员、保洁员等岗位的工资、保险以及福利等。
3.设备折旧费用:餐饮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如炉灶、烤箱、抽油烟机、冷藏柜等,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有限,需要按照规定进行折旧核算。
4.房租和物业费用:餐饮店的位置也是影响成本的一个因素,位置好的店铺租金自然会高一些,物业费用也会有所增加。
5.宣传费用:为了增加知名度,餐饮店需要进行宣传,这也会增加成本。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成本累加起来,就是餐饮业的总成本。
二、餐饮业成本核算方法餐饮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多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核算方法。
1.定额法定额法是指按照一定的比例来核算成本,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过程简单的餐饮业。
做法是根据商品配方和用量,算出每份菜品的成本,并计算在销售价格中。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经营复杂多样、成本结构复杂的餐饮店来说并不合适。
2.计算平均成本法计算平均成本法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按照具体原则统计所有产生的费用,除以实际销售的菜品份数,计算平均成本,从而确定每道菜品的成本,这种方法适合于生产规模较大、生产过程复杂的餐饮业。
3.修正标准成本法修正标准成本法是指有制定标准成本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标准成本进行修正。
家庭小区餐饮成本核算制度一、成本核算方法1.食材成本核算:对于食材的购买成本,应明确记录,进行统计。
在采购食材时,应注意价格的竞争性,选择优质、价格合理的食材,并将购买价格作为成本的一部分加以核算。
2.人工成本核算:家庭小区餐饮服务需要人员进行运营管理,因此,人工成本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计算人工成本时,应考虑到人员的工资、加班费、奖金等各种因素,并将其列为成本的一部分。
3.设备折旧核算:餐饮服务离不开各种设备的支持,设备的折旧也是成本的一个方面。
设备折旧可以根据设备的寿命周期进行计算,将折旧费用平摊到每一份餐饮菜品上,再进行核算。
4.水电费用核算:家庭小区餐饮服务需要使用水电设施,因此,水电费用也应列入成本的一部分。
在计算水电费用时,应根据实际用电量以及用水量进行核算。
1.建立标准成本:根据市场需求和餐饮服务的特点,制定一定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可以根据菜品的种类、食材价格以及相关成本进行明确,确定出每一份菜品的成本。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可以根据标准成本核算实际成本。
2.成本核算记录:建立一个成本核算的记录表格,将各项成本进行分类,明确记录,并定期进行总结和分析。
通过记录和分析可以掌握各项成本的变化情况,了解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3.成本核算分析:通过成本核算记录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成本分析,找出成本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例如,可以通过优化食材采购渠道、提高经营效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4.成本控制预测:根据之前的成本核算数据和成本分析结果,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成本情况。
通过成本控制预测,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三、成本监控与管理1.定期成本审查:定期对成本核算记录进行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和处理。
特别是对于成本高或者成本超出预期范围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分析和整改。
2.成本控制措施:根据成本核算和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例如优化采购渠道、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等,以达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餐饮业成本费用控制方法餐饮业成本费用控制的6种方法1、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按照成本与产品的形成关系划分,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
直接成本是指在餐饮产品生产中直接耗用,不需分摊即可加入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成本,它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耗费三个部分;间接成本是指需要通过分摊才能加入到产品成本中去的各种耗费,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维修费用消耗等。
部分成本核算可以直接成本为主,如主料、配料和调料成本等。
间接成本因其不易直接分摊到各个产成品去,可以全店核算为主,形成流通费用,再分摊到各有关部门中去。
这就为餐饮产品的成本核算提供了方便条件,有利于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2、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按照成本的性质划分,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产品量发生变动时并不随之增减和变动的成本,即当产品销售量有较大变化时,成本开支的绝对额一般相对稳定。
广义成本中的固定员工的工资、设施设备折旧费、房租、还本付息费用等,均属于固定成本。
这些成本相对稳定,即使在没有销售额的情况下也会照样发生。
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产品销售量的变动而相应变动的成本,即当产品销售量增加时,其绝对额同方向成比例地增大;反之,随着销售量的减少,成本发生额便会做同方向成比例低减少。
在餐饮成本构成中,食品原材料成本、饮料成本、洗涤费用、燃料消耗等,均属于变动成本。
半变动成本是随着产品销售量的变动而部分相应变动的成本,它与销售量不是成比例发生变动。
它是由固定的和变动的两部分组成,如人工总成本、水电费等。
以人工总成本为例,餐饮部员工可分为两类:固定员工和临时员工。
临时员工人数不确定,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第一类员工工资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而第二类员工的工资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因此,人工总成本是半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可以引导餐饮部门经营者将成本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变动成本管理上,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其成本消费,而对固定成本则相对给予较少重视。
酒店餐饮财务核算管理制度一、总则二、餐饮收入核算管理1.收入公示酒店餐饮部门应当每日公示餐饮收入,明确列示各项餐饮收入如餐费、酒水费、包间费等。
2.资金流管理酒店餐饮部门应当建立收入、支出、结算的资金流管理制度,确保资金流动的安全、规范和及时性。
3.收入核算三、餐饮成本核算管理1.原材料采购管理酒店餐饮部门应当建立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程序和责任人,并及时记录采购品种、数量、金额和供应商等信息。
2.成本核算酒店餐饮部门应当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设备设施折旧等,并与实际情况对比,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
3.成本控制酒店餐饮部门应当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合理控制原材料消耗、劳动力利用率和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等成本,确保餐饮成本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四、费用核算管理1.费用预算酒店餐饮部门应当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定合理的费用预算,并按照预算执行,及时调整预算和费用支出计划。
2.费用审批酒店餐饮部门应当建立费用审批制度,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审批和记录,并保留相关审批文件和凭证。
3.费用控制酒店餐饮部门应当通过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流程和规范操作来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并及时发现和纠正费用偏差。
五、财务信息披露酒店餐饮部门应当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定期向相关方披露财务信息,包括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负债等情况,并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及时。
以上就是酒店餐饮财务核算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对酒店餐饮财务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酒店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不断完善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同时,酒店管理团队应当加强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为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餐饮店如何管理成本 10大方法助你增利餐饮业作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管理成本是每家餐饮店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帮助餐饮店提高盈利能力,增强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10种有效的方法,帮助餐饮店管理成本,提升利润。
1. 优化菜单设计菜单是餐饮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成本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精心设计菜单,可以避免浪费,提高食材利用率。
首先,合理筛选供应商,选择优质的食材,以确保菜品质量。
其次,在菜品选择上,注重选用常用原料,避免使用过多的特殊食材,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此外,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菜单调整,充分利用时令食材,以降低成本。
2. 精打细算用工人力成本是餐饮店的一项重要开支,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避免人员过剩造成资源浪费。
通过优化员工排班,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降低非必要的加班费用。
切忌过度依赖雇佣的临时工,尽可能提高员工的稳定性,减少培训成本,增强员工的工作效率。
3. 控制库存和采购合理控制库存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首先,进行库存管理,做好进货计划和进货量控制,避免造成库存积压和食材浪费。
其次,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
适时调整采购策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把握食材价格波动,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4. 引入科技手段餐饮业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开支。
例如,在点餐和结账环节使用电子菜单和移动支付系统,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人员需要。
另外,可以使用餐饮管理软件进行后台数据分析和营销策略制定,帮助餐厅优化经营,并降低管理成本。
5. 精细化成本核算餐饮店需要进行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和控制,以便及时发现成本异常和浪费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通过精确记账和实时监控,可以帮助餐饮店准确定位成本问题,并及时制定解决方案。
6. 节约能源资源餐饮店在经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如水、电、燃气等。
餐饮企业内部管理人工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能力培养】1、人工成本的界定人工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餐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的总和。
狭义的人工成本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补贴、各项社会保险、福利费、员工教育费、劳动保护费、工作餐费、制服费、员工住房费和其他人工成本费等。
广义人工成本认为企业招聘、解聘于昂的费用,以及为员工举办的各种培训、职业教育等。
2、人工成本的内容(1)工资总额指各餐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或实物形式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员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2)社会保险指国家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职工支付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3)福利费指企业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4)员工培训费指餐饮企业为员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5)劳动保护费指餐饮企业购买员工实际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6)员工住房费指餐饮企业为改善员工居住条件而支付的费用(7)其他人工成本费用3、人工成本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1)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居住生活水平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给予员工的报酬也就越高,人工成本就高。
2)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3)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内部影响因素1)食品原材料加工烹制工作量2)菜点品种数量3)厨房、餐厅的布局4)机械化程度5)服务形式6)菜点的销售量7)培训4、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5、人工成本控制的内容任务二人工成本控制的方法1、人工成本的控制方法(1)科学制定劳动定额劳动定额是指餐饮企业员工在一定营业时间内应提供的服务或生产制作的餐饮产品数量。
(2)配置适量的员工(3)合理排班。
餐饮业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案第1章餐饮业成本控制概述 (5)1.1 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5)1.2 餐饮成本分类与构成 (5)1.3 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5)第2章食材成本控制 (5)2.1 食材采购管理 (5)2.2 食材库存管理 (5)2.3 食材消耗与浪费控制 (5)2.4 食材成本核算与分析 (5)第3章人工成本控制 (5)3.1 人工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 (5)3.2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 (5)3.3 员工培训与绩效管理 (5)3.4 人工成本优化策略 (5)第4章能源成本控制 (5)4.1 能源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 (5)4.2 节能措施与设备选型 (5)4.3 能源消耗监测与数据分析 (5)4.4 能源成本降低策略 (5)第5章物料成本控制 (5)5.1 物料采购管理 (5)5.2 物料库存管理 (6)5.3 物料消耗与浪费控制 (6)5.4 物料成本核算与分析 (6)第6章营销成本控制 (6)6.1 营销策略与成本预算 (6)6.2 营销活动策划与实施 (6)6.3 营销效果评估与优化 (6)6.4 营销成本控制策略 (6)第7章设备成本控制 (6)7.1 设备投资决策 (6)7.2 设备维护与保养 (6)7.3 设备更新与改造 (6)7.4 设备成本核算与分析 (6)第8章管理成本控制 (6)8.1 管理成本构成与分类 (6)8.2 管理流程优化 (6)8.3 管理人员培训与激励 (6)8.4 管理成本降低策略 (6)第9章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6)9.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6)9.3 食品安全与质量监测 (6)9.4 食品安全与质量改进 (6)第10章信息化管理 (6)10.1 信息化管理系统选型 (6)10.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6)10.3 供应链信息化管理 (6)10.4 顾客关系管理 (6)第11章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 (6)11.1 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7)11.2 成本控制指标设定 (7)11.3 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 (7)11.4 成本控制与绩效改进 (7)第12章餐饮业成本控制案例分析 (7)12.1 成功案例解析 (7)12.2 失败案例反思 (7)12.3 成本控制经验总结 (7)12.4 餐饮业未来成本控制趋势探讨 (7)第1章餐饮业成本控制概述 (7)1.1 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7)1.2 餐饮成本分类与构成 (7)1.3 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8)第2章食材成本控制 (8)2.1 食材采购管理 (8)2.1.1 采购计划的制定 (8)2.1.2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8)2.1.3 价格谈判与合同管理 (8)2.1.4 采购执行与监控 (8)2.2 食材库存管理 (8)2.2.1 库存分类与定位 (9)2.2.2 库存盘点 (9)2.2.3 库存预警机制 (9)2.2.4 优化库存结构 (9)2.3 食材消耗与浪费控制 (9)2.3.1 标准化食材使用 (9)2.3.2 提高食材利用率 (9)2.3.3 剩余食材处理 (9)2.3.4 员工培训与激励 (9)2.4 食材成本核算与分析 (9)2.4.1 食材成本核算 (9)2.4.2 食材成本分析 (10)2.4.3 预算与实际对比 (10)2.4.4 成本控制策略 (10)第3章人工成本控制 (10)3.2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 (10)3.3 员工培训与绩效管理 (10)3.4 人工成本优化策略 (11)第4章能源成本控制 (11)4.1 能源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 (11)4.2 节能措施与设备选型 (11)4.3 能源消耗监测与数据分析 (12)4.4 能源成本降低策略 (12)第5章物料成本控制 (12)5.1 物料采购管理 (12)5.1.1 采购计划的制定 (12)5.1.2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12)5.1.3 采购价格谈判与合同管理 (12)5.1.4 采购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 (13)5.2 物料库存管理 (13)5.2.1 库存计划的制定 (13)5.2.2 库存控制策略 (13)5.2.3 库存盘点与调整 (13)5.3 物料消耗与浪费控制 (13)5.3.1 物料消耗定额制定 (13)5.3.2 浪费分析与改进 (13)5.3.3 废旧物料回收与利用 (13)5.4 物料成本核算与分析 (14)5.4.1 物料成本核算 (14)5.4.2 成本分析 (14)5.4.3 成本改进措施 (14)第6章营销成本控制 (14)6.1 营销策略与成本预算 (14)6.1.1 营销策略的制定 (14)6.1.2 成本预算的编制 (14)6.2 营销活动策划与实施 (15)6.2.1 营销活动策划 (15)6.2.2 营销活动实施 (15)6.3 营销效果评估与优化 (15)6.3.1 营销效果评估 (15)6.3.2 营销策略优化 (15)6.4 营销成本控制策略 (16)第7章设备成本控制 (16)7.1 设备投资决策 (16)7.1.1 设备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6)7.1.2 设备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16)7.1.3 设备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16)7.2 设备维护与保养 (16)7.2.2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6)7.2.3 设备故障分析与预防措施 (16)7.3 设备更新与改造 (16)7.3.1 结合企业实际需求,确定设备更新与改造项目 (16)7.3.2 充分考虑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可靠性 (16)7.3.3 设备更新与改造的实施及效果评估 (17)7.4 设备成本核算与分析 (17)7.4.1 设备成本的构成及分类 (17)7.4.2 设备成本核算方法 (17)7.4.3 设备成本分析及控制措施 (17)第8章管理成本控制 (17)8.1 管理成本构成与分类 (17)8.2 管理流程优化 (17)8.3 管理人员培训与激励 (18)8.4 管理成本降低策略 (18)第9章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18)9.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18)9.1.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18)9.1.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18)9.2 质量控制措施与实施 (19)9.2.1 质量控制措施 (19)9.2.2 质量控制实施 (19)9.3 食品安全与质量监测 (19)9.3.1 监测内容 (20)9.3.2 监测方法 (20)9.4 食品安全与质量改进 (20)9.4.1 改进措施 (20)9.4.2 改进过程 (20)第10章信息化管理 (20)10.1 信息化管理系统选型 (20)10.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21)10.3 供应链信息化管理 (21)10.4 顾客关系管理 (22)第11章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 (22)11.1 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22)11.1.1 确立绩效考核目标 (22)11.1.2 设计绩效考核流程 (22)11.1.3 选择合适的绩效考核方法 (23)11.2 成本控制指标设定 (23)11.2.1 成本控制的目标 (23)11.2.2 成本控制指标设定 (23)11.3 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 (23)11.3.1 激励制度设计 (23)11.4 成本控制与绩效改进 (24)11.4.1 成本控制与绩效改进的关系 (24)11.4.2 成本控制与绩效改进的实施 (24)第12章餐饮业成本控制案例分析 (24)12.1 成功案例解析 (24)12.2 失败案例反思 (24)12.3 成本控制经验总结 (25)12.4 餐饮业未来成本控制趋势探讨 (25)第1章餐饮业成本控制概述1.1 成本控制的重要性1.2 餐饮成本分类与构成1.3 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第2章食材成本控制2.1 食材采购管理2.2 食材库存管理2.3 食材消耗与浪费控制2.4 食材成本核算与分析第3章人工成本控制3.1 人工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3.2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3.3 员工培训与绩效管理3.4 人工成本优化策略第4章能源成本控制4.1 能源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4.2 节能措施与设备选型4.3 能源消耗监测与数据分析4.4 能源成本降低策略第5章物料成本控制5.1 物料采购管理5.2 物料库存管理5.3 物料消耗与浪费控制5.4 物料成本核算与分析第6章营销成本控制6.1 营销策略与成本预算6.2 营销活动策划与实施6.3 营销效果评估与优化6.4 营销成本控制策略第7章设备成本控制7.1 设备投资决策7.2 设备维护与保养7.3 设备更新与改造7.4 设备成本核算与分析第8章管理成本控制8.1 管理成本构成与分类8.2 管理流程优化8.3 管理人员培训与激励8.4 管理成本降低策略第9章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9.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9.2 质量控制措施与实施9.3 食品安全与质量监测9.4 食品安全与质量改进第10章信息化管理10.1 信息化管理系统选型10.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10.3 供应链信息化管理10.4 顾客关系管理第11章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11.1 绩效考核体系构建11.2 成本控制指标设定11.3 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11.4 成本控制与绩效改进第12章餐饮业成本控制案例分析12.1 成功案例解析12.2 失败案例反思12.3 成本控制经验总结12.4 餐饮业未来成本控制趋势探讨第1章餐饮业成本控制概述1.1 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成本控制成为了餐饮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节。
餐饮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一、直接成本核算直接成本是指能够直接追溯到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食材、调味料、饮料等。
对于直接成本的核算,通常采用以下步骤:1、采购记录建立详细的采购记录,包括采购日期、供应商、采购数量、单价等信息。
这有助于准确计算采购成本,并与供应商进行核对。
2、库存管理设置合理的库存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库存盘点。
通过盘点,可以确定库存的实际数量,并计算出库存的成本价值。
3、领料核算在厨房或制作部门,对每次领料进行记录,明确所领用的食材和调料的种类和数量。
这样可以将直接材料成本准确地分配到各个菜品或服务项目中。
4、成本计算根据采购成本、库存变动和领料情况,计算出每个菜品或服务所消耗的直接材料成本。
例如,一道菜使用了 500 克牛肉,每千克牛肉采购价为 80 元,那么这道菜的牛肉成本就是 40 元。
二、间接成本核算间接成本是不能直接追溯到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房租、水电费、员工工资、设备折旧等。
对于间接成本的核算,需要采用合理的分配方法。
1、按销售额分配将间接成本按照各菜品或服务的销售额比例进行分配。
例如,房租每月为 10000 元,某菜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 20%,则该菜品应承担的房租成本为 2000 元。
2、按人工工时分配如果间接成本与人工工时相关,可以根据各菜品或服务所耗费的人工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比如,员工工资总额为 20000 元,某菜品制作所需人工工时占总工时的 15%,则该菜品应分配的工资成本为 3000 元。
3、按面积分配对于房租、水电费等与场地面积相关的成本,可以按照各菜品或服务所占用的场地面积比例进行分配。
三、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预先制定标准成本,然后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1、制定标准成本根据历史数据、经验和市场行情,为每个菜品或服务制定标准的材料用量、价格和人工工时等。
2、差异分析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计算出材料成本差异、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等。
餐饮成本核算方法餐饮成本核算方法你好!根据你的要求,我将为你撰写一篇关于餐饮成本核算方法的文章。
本文将深入探讨餐饮业中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旨在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这一主题。
一、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成本核算在餐饮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准确地计算和控制成本可以帮助餐饮企业实现良好的盈利和运营效益。
成本核算还能为企业提供数据支持,帮助经营者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和管理决策。
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于餐饮业来说尤为关键。
二、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1. 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一种直接记录和计算餐饮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的方法。
该方法要求将所有的成本项目进行细致的记录和分析,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等。
通过对实际成本的监控和分析,企业可以精确地了解每一道菜品的成本,帮助他们制定定价策略和优化菜单结构。
然而,实际成本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在操作上也相对繁琐,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2.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通过设定标准成本来计算和评估实际成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标准与实际进行比较,帮助企业了解哪些成本是偏高或偏低的,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标准成本是通过对历史数据和行业平均数据的分析来设定的,可以作为餐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目标成本。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企业可以及时调整和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经营效益。
3. 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一种以产品边际成本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产生的额外成本。
通过计算产品的边际成本,企业可以判断产品的盈亏情况,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活的定价策略。
边际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哪些产品应该保持或增加供应,以及哪些产品应该减少或淘汰。
这种方法对于餐饮业来说特别适用,因为餐饮企业通常会有不同的菜品组合和销售策略。
三、我的观点和理解在餐饮业中,成本核算是确保企业盈利的关键一环。
通过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成本状况,优化经营策略,并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三、餐饮产品成本和费用结构1.餐饮原料标准成本在餐饮业中,通常需要确定每份菜品的标准成本,每份饮料的标准成本。
以此来进行成本控制。
在确定这两种成本时,都要考虑到食品的加工切配折损率和烧煮切割折损率及饮料配制时的流失量等。
另外,在原料进价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标准成本。
由于餐饮原料成本是变动成本,与销售量的大小成比例地变化,故这部分成本控制使用标准成本率来计算更加科学。
常用的标准成本率有每份菜的标准成本率和食品、饮料的综合标准成本率。
目前,餐饮业的食品成本率一般为30%~50%,个别4e1k因经营的项目不同会有所差异。
标准成本总额是用于与实际成本额作比较进行成本控制的有用数据,它是将实际销售额乘以标准成本率而得。
2.标准直接人工费用确定标准人工费的基础是规定标准的劳动定额和标准的职工配备数。
标准直接人工费的计算是将直接人工时数乘以每小时人工费用而得。
直接人工费用不仅包括工资,而且还包括各项福利费用,如住房补贴、伙食补贴,带工资休假费用、交通补贴、工作餐和工作服等。
人工费用一般占营业收入的7%~8%以上,一些高档餐饮企业甚至会达到营业收入的16%,整个营业费用的49%。
例8-1 已知餐饮部职工标准配备数为100人,月工作日22.5天,日工作1Oh,工作效率为90%。
职工每月工资21850元,福利及其他费用7633元.工作餐4247元,工作服费用5600元,计算标准直接人工费用。
解(1)平均每人每月工作时数22.5天/月×1oh/>天.人×90%=202.5h/户1·人。
(2)每月总工时数202.5h/月·人X 100人:20250h/月.(3)直接人工费21850元+7633元+4247元+5600元:39330元。
(4)每人工时标准费用39330元/月÷20250h/,eJ:1.94元,h。
3.其他营业费用(1)店面租金租金与目标营业额的比率最高以12%为限,即租金乘以10倍,若金额超出目标营业额很多,就表示房租成本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