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的5种基本关系
- 格式:pptx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38
《项目管理基础工具:五图二表》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五图一表概述 (2)三、第一图 (4)(一)背景介绍 (4)(二)主要内容及解读 (5)(三)实际应用场景分析 (7)四、第二图 (9)(一)背景介绍及重要性 (10)(二)进度计划图的绘制方法 (11)(三)如何优化进度计划图 (12)五、第三图 (13)(一)成本预算的基本概念 (14)(二)成本预算图的构建方法 (16)(三)成本控制策略与措施探讨 (17)六、第四图 (18)(一)风险识别与评估概述 (20)(二)风险分布图的绘制步骤及方法介绍 (21)(三)风险管理策略与应对措施探讨 (22)七、第五图 (23)(一)资源分配的重要性及原则介绍 (24)(二)资源分配图的绘制方法和流程解析分享,心得体会和成果收获思考建议26一、内容概述《项目管理基础工具:五图二表》是一本为项目管理从业者量身打造的基础工具书。
本书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五大核心图表与两大辅助表格。
这些图表和表格不仅是项目管理者日常工作的得力助手,更是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资源合理分配、风险有效控制的关键。
五大核心图表分别为:项目结构图、任务分工表、工作分解结构(WBS)表、进度计划网络图和风险概率分布图。
这些图表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现了项目的组织结构、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工作内容的细化以及项目进度的动态把控,帮助项目管理者全面把握项目的整体情况。
两大辅助表格则为:项目预算表和项目风险评估表。
项目预算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基准,有助于项目经理进行有效的成本估算和控制;而项目风险评估表则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的重要依据。
二、五图一表概述甘特图是一种时间轴图表,用于表示项目的任务、活动和里程碑及其持续时间。
它以水平条形图的形式展示任务之间的关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任务名称。
甘特图有助于项目团队直观地了解项目的整体进度,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用图表来表现数据、传递信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如何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合适、有效的图表类型。
如果图表类型不合适,图表再漂亮也是无效的。
本章将介绍数据统计图表的基本类型和选用原则,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图表类型选择误区。
5.1 一份图表的产生过程很多人经常问:“看看我这个数据怎么作图好看?”我们说这个说法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有问题的。
因为不是仅有数据就可以决定图表选择,图表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好看。
平时我们做一个图表,由于熟练和习惯的原因,可能很快就完成了,并不会有太多的思考。
但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从数据到图表的过程应该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我们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明确需要表达的信息和主题。
然后根据这个信息的数据关系,决定选择何种图表类型,以及要对图表作何种特别处理。
最后才是动手制作图表,并对图表进行美化、检查,直至确认完成。
由此可见,决定使用何种图表类型的,并不仅仅是你的数据本身,更重要的是你所要表达的主题和观点。
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的一份数据,因为不同的立场和价值判断,不同的人所发现的信息、得出的观点很可能不一样,那么所选用的图表类型也可能不一样。
即使选用的图表类型一样,也可能因为要强调的地方不一样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这取决于几个因素:你从数据中分析提炼出的信息;这种信息所属的数据关系种类;你想通过图表表达的观点;你想要强调的重点。
当然,数据本身对图表选择也会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比如当数据存在差异悬殊、重叠覆盖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原本合适的图表类型变得凌乱、不易阅读等问题,这时可以考虑替代的图表类型或处理方式。
5.2 图表的基本类型及其选择(1)Excel 2003 中提供了11 类共73 种图表类型,Excel 2007、Excel 2010 完全继承这些图表类型,未做任何增减。
在我看来这里面至少75%以上都属于无效垃圾图表,不适宜在商务场合使用。
图表的基本概念(1)图表类型Excel 提供了很多图表的类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图表类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图表类型及其应用。
① 柱形图:用于显示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变化或显示各项之间的比较情况。
柱形图把每个数据点显示为一个垂直柱体,每个柱体的高度对应于数值。
值的刻度显示在垂直坐标轴上,通常位于图表的左边。
② 折线图:可以显示随时间变化的一组连续数据的变化情况,尤其适用于显示在相等时间间隔下的数据趋势。
在折线图中,类别数据沿水平轴均匀分布,所有值数据沿垂直轴均匀分布。
如果分类标签是文本并且代表均匀分布的数值(如月、季度或财政年度),则应该使用折线图。
③ 饼图:最适合反映单个数据在所有数据构成的总和中所占比例。
饼图只能使用一个数据系列,数据点显示为整个饼图的百分比。
通常,饼图中使用的值全为正数。
④ 条形图:实际上是顺时针旋转了90度的柱形图,用于显示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变化或显示各项之间的比较情况。
利用工作表中列或行中的数据可以绘制条形图。
通常类别数据显示在纵轴上,而数值显示于横轴上。
⑤ 面积图:用于强调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的程度,也可用于引起人们对总值趋势的注意。
面积图还可以通过显示所绘制的值的总和显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⑥ 散点图:也叫XY 图,用于显示若干数据系列中各数值之间的关系,或者将两组数据绘制为xy 坐标的一个系列。
散点图有两个数值轴,沿水平轴(x 轴)方向显示一组数值数据,沿垂直轴(y 轴)方向显示另一组数值数据。
散点图将这些数值合并到单一数据点并以不均匀间隔或簇显示它们。
通常用于显示和比较各数值之间的关系,例如科学数据、统计数据和工程数据。
(2)图表的构成一个图表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图1所示):图1 图表的构成 ① 图表标题:描述图表的名称,默认在图表的顶端,也可去掉。
② 坐标轴标题:坐标轴标题是X 轴与Y 轴的名称。
图表区背景墙和基底 图表标题 绘图区 网格线图例 数据标志③图例:包含图表中相应的数据系列的名称和数据系列在图中的颜色。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图表分析引言在物理学中,路程、时间和速度是三个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描述物体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图表分析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之间的数学关联以及实际运动中的应用。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定义•路程:物体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所经过的长度,通常用长度单位来表示,如米(m)或千米(km)。
•时间:物体完成某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通常用时间单位来表示,如秒(s)或小时(h)。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通常用速度单位来表示,如米每秒(m/s)或千米每小时(km/h)。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数学关系根据物理学的定义,速度可以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表示,即 \[ v = \frac{s}{t} \] 其中,\(v\)为速度,\(s\)为路程,\(t\)为时间。
距离-时间图表分析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绘制距离-时间图表来进行分析。
下面是一个示例距离-时间图表:时间(小时)路程(千米)0 01 1002 2003 3004 4005 500从上表可以看出,当时间增加时,路程也随之增加。
而速度则可以通过相邻两个时间点的路程差值除以时间差值来计算,如在时间为1小时到2小时之间,速度可以计算为 \[ v = \frac{200 - 100}{2 - 1} = 100 \] 表明此时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
速度-时间图表分析除了距离-时间图表外,我们还可以绘制速度-时间图表进行分析。
速度-时间图表可以更清晰地展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以下是一个示例速度-时间图表:时间(小时)速度(千米每小时)0 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从上表可以看出,速度保持不变,即匀速运动,这在速度-时间图表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线。
这也符合速度的定义,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若速度保持不变,则路程随时间成线性增长。
结论通过距离-时间图表和速度-时间图表的分析,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了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图表的设计与使用原则图表在信息传递和表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趋势和关系,使复杂的信息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然而,为了实现图表的有效传达,设计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
本文将探讨图表设计与使用的六个原则,分别是一致性、简洁性、可读性、可视化准确性、合适性和可交互性。
一致性一致性是图表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设计图表时,我们应该遵循相同的颜色、字体和样式规范,以确保整体视觉效果的统一。
通过保持一致性,观众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比较不同的图表。
此外,一致的图表设计还可以提高品牌形象的识别度。
二简洁性简洁性是图表设计的关键原则之一。
在图表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图形和文字,以免使信息过于拥挤和混乱。
相反,我们应该选择最简洁和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所需的信息。
简洁的图表不仅更容易读取,还能够传达出更清晰和有力的信息。
三可读性图表的可读性是确保信息传达的重要因素之一。
设计师应该选择易于阅读的字体和合适的字号,以确保观众能够清楚地看到图表中的数据和标签。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间距、使用粗体和使用对比度较高的颜色来提高图表的可读性。
四可视化准确性可视化准确性是图表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设计图表时,我们应该确保所用的图形和符号与数据的实际含义相一致。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正确的量化和标注,以确保观众能够准确地理解图表所传达的信息。
可视化准确性的关键在于实时更新和验证数据,以确保它们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五合适性图表的合适性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合适的图表类型。
不同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不同的图表来进行表达和比较。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折线图来展示趋势和变化,使用柱状图来进行比较,使用饼图来表示百分比等。
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可以更有效地传达所需的信息。
六可交互性可交互性是现代图表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
通过添加交互功能,观众可以与图表进行互动,探索感兴趣的数据和变化。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鼠标悬停来显示详细的数据,通过滚动或缩放来更详细地查看图表。
图表模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1. 引言图表模型是一种用来可视化数据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本文将介绍图表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应用场景。
2. 图表模型的基本原理图表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图表来表示数据的关系和趋势。
通过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含义,并从中发现规律和趋势。
2.1 数据分类图表模型可以用于表示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可以量化和比较的数据,例如销售额、用户数量等;定性数据是描述性的数据,例如产品名称、用户评价等。
2.2 图表类型图表模型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图、散点图等。
不同的图表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分析目的。
2.3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图表模型的核心概念之一。
通过使用图表来可视化数据,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图表模型可以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简单的图表,使数据更易于理解和传达。
2.4 数据分析图表模型还可以用于数据分析。
通过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据的含义,并从中发现规律和趋势。
通过分析图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和建议,为决策提供支持。
3. 图表模型的应用3.1 业务报告图表模型广泛应用于各种业务报告中。
通过使用图表来表示业务的各种指标,例如销售额、利润、市场份额等,可以使报告更直观和易读。
3.2 市场营销图表模型可以用于市场营销活动的分析和规划。
通过将市场数据可视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3.3 数据科学图表模型在数据科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的分布和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更准确的预测和模型。
3.4 教育和培训图表模型在教育和培训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将教育和培训的数据可视化,例如学生成绩、学习进度等,可以帮助教师和培训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培训。
3.5 社交媒体分析图表模型也可以用于社交媒体分析和舆情监测。
5种基本作图方法的原理5种基本作图方法的原理概括如下:
一、直角坐标图
1. 建立直角坐标系,X Y轴代表变量。
2. 根据数据在坐标平面标出点的位置。
3. 连接点可得到曲线图形。
4. 显示变量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
5. 直观显示曲线变化趋势和模式。
二、极坐标图
1. 极坐标以极轴和角度表示平面上的点。
2. 适合表示角度分布规律的数据。
3. 通过极角和半径长度描绘图形。
4. 常用于表示周期性和对称分布模式。
三、柱形图
1. 使用矩形柱表示分类数据的大小。
2. 柱的高度表示数量或类别的大小。
3. 便于直观比较不同类别的数量差异。
4. 可以绘制简单或分组组合柱形图。
四、饼图
1. 将数据用扇形切片表示,圆心角大小对应数量。
2. 饼图周长表示总量,弧长表示类别比例。
3. 直观展示部分与整体的占比情况。
4. 常用于结构比、成分分析等数据。
五、流程图
1. 以框图和箭头表示事件或工作的流程。
2. 顺序或分支关系一目了然。
3. 直观描述复杂流程的步骤或结构。
4. 用于操作流程、组织结构、逻辑关系表达。
这5种都是基础而重要的作图方法,原理简单直观,应用广泛,掌握后可以绘制出清晰有效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呈现。
组合应用也可以实现更丰富的作图展示效果。
图表和图形的解读从数据中发现规律数据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图表和图形则是将数据可视化、直观化的方法。
通过解读图表和图形,我们可以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解读图表和图形,以及如何从中发现规律。
一、图表解读方法1. 选择合适的图表形式在解读图表之前,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形式。
常见的图表类型有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线图适用于展示趋势和变化,柱状图适用于比较数据,饼图适用于显示各部分占比。
根据数据的性质和需要传达的信息,选择最合适的图表形式。
2. 分析图表的基本元素在解读图表之前,我们需要分析图表的基本元素,包括标题、坐标轴、单位等。
标题告诉我们图表的主题,坐标轴显示了数据的变化情况,单位则告诉我们数据的度量方式。
对这些基本元素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图表的含义。
3. 观察数据的趋势和变化在解读图表时,我们需要观察数据的趋势和变化。
线图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数据的趋势,柱状图可以展示数据的变化情况。
通过观察数据的趋势和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4. 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图表也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
柱状图和饼图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和占比。
通过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和关联。
二、图形解读方法1. 理解图形的构成要素图形是由各种点、线、面构成的,而这些构成要素有其特定的含义。
例如,点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据,线可以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面可以表示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
理解图形的构成要素是解读图形的基础。
2. 观察图形的形状和分布图形的形状和分布可以传达一些重要的信息。
例如,圆形可能表示平均值,直线可能表示稳定的趋势,曲线可能表示不稳定的趋势。
观察图形的形状和分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3. 分析图形的相对位置和大小关系图形的相对位置和大小关系也是解读图形的重要依据。
相对位置可以表示数据之间的关联,而大小关系则可以表示各个数据之间的比较。
图示理论的基本概念有哪些图示理论是一种描述图示或图表结构和组织的理论框架。
它主要用于研究和解释图示的设计原则、信息传递效果以及读者对图示的理解和解释。
图示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图示:图示是使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等可视元素来表示和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
它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图表,如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
图示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更直观地呈现数据和信息。
2. 可视元素:可视元素是构成图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线条等。
不同的可视元素可以通过组合和变化来表达不同的含义和信息。
3. 结构:结构是图示中可视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
图示的结构可以影响读者对信息的感知和理解。
各种图示结构有线性结构、层次结构、网络结构等,每种结构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优劣势。
4. 配色:配色是图示中使用的颜色的选择和组合方式。
合适的配色方案可以增强图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使信息更易于被读者接受和理解。
5. 布局:布局是指图示中可视元素的空间位置和排列方式。
合理的布局可以使信息的关系更清晰,并帮助读者更容易获得整体的信息。
6. 层次:层次是指在图示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层次关系。
通过合理的层次安排,可以使读者更容易辨别出重要的元素和信息。
7. 交互:交互是指读者与图示之间的互动操作。
交互可以使读者参与到图示的探索和解释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图示中的信息。
图示理论的研究也涉及到读者对图示的认知和解释过程。
读者的认知和解释受到自身知识、经验和语言等因素的影响。
图示理论的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理解读者的认知特点和信息需求,提高图示的设计和使用效果。
总结起来,图示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图示、可视元素、结构、配色、布局、层次和交互等方面。
这些概念对于设计和解释图示时的各个环节都有指导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图示。
信息图形知识点总结信息图形是一种用图形和图像来传递信息的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和理解复杂的数据和信息。
信息图形有各种类型,包括统计图表、地图、流程图、组织结构图等,每种类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用途。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信息图形来展示和传达各种信息,因此对信息图形的基本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信息图形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讨论。
信息图形的基本类型信息图形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统计图表、地图、流程图、组织结构图等。
每种类型的信息图形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特点,下面将对每种类型进行简要介绍。
1.统计图表统计图表是一种用来展示数据和统计信息的图形,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等。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和趋势,从而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 柱状图:柱状图是一种用长方形柱子表示数据大小的图表,通常用来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大小和趋势。
- 折线图:折线图是一种用线段连接各数据点来描述数据变化趋势的图表,通常用来展示数据的变化和趋势。
- 饼图:饼图是一种以圆形区域的大小来表示数据在整体中的比例关系的图表,通常用来展示不同类别之间的比例关系。
- 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以点的位置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通常用来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分布情况。
2.地图地图是一种用来展示地理信息和空间位置关系的图形,包括世界地图、国家地图、城市地图等。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地理分析和规划。
- 世界地图:世界地图是一种用来展示世界各国和地区位置关系的图形,通常用来展示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
- 国家地图:国家地图是一种用来展示国家内部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的图形,通常用来展示国家内部的行政区划和地理特征。
- 城市地图:城市地图是一种用来展示城市内部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的图形,通常用来展示城市内部的道路网络、建筑物和其他地理特征。
商务数据分析5种识图的基本方法我们在数据分析时需要对一些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图表展示,什么样的数据分析方法需要用哪种图进行展示,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主题和内容,如何用数据说话,是数据分析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一般根据数据间的关系来选择相应的图表。
大部分数据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五种:成分、排序、时间序列、相关和多重数据比较。
1.成分关系图表选择成分关系指整体与一部分之间的关系,表示成分之间关系的数据比较常见。
一般用饼图来表示,也可以用柱形图、条形图等图标来表示。
eg,表示每个人的每种商品销量占此人总商品销售量的比例,如果我们用饼图来做,就需要做5张饼图,而且也不便于图与图之间的对比分析,用堆积柱形图来做。
既简单明了,又省时省力。
2.排序关系图表选择数据间的排序关系是根据需要对数据大小进行比较,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制成相应的图表。
排序图表可用于不同项目、类别间的数据比较。
排序关系图表也是一种常用的图表,如柱形图、条形图、气泡图等可以用来表示排序关系。
3.时间序列关系图表选择时间序列表示某时间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展的走势或趋势。
在数据分析中对数据进行一般会用到时间序列分析法,此时可以用图表来加以说明,一般表示时间序列的图表是折线图,有时也可以用柱形图来表示。
eg,用折线图来表示某商品的销售额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4.相关关系图表选择相关关系表示一类数据随着另一类数据有规律的变化情况。
用以表示相关关系的图表有柱形图、对称条形图、散点图和气泡图,在数据分析中队数据进行预测一般会用到回归分析法,这是一种典型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用散点图来表示其相关关系。
5.多重数据比较关系图表选择当所要比较的数据类型多于两个时,用我们常见的柱形图等表示泰国发杂,此时我们可以用雷达图来表示。
雷达图是我们进行财务分析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