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共44页
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来传情达意的?
意象: 寒蝉、长亭、骤雨、 都门、兰舟、 烟波、 暮霭、柳杨岸、 晓风、残月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
烘托人物悲苦的离愁之情。
第11页/共44页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 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 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 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第34页/共44页
词中描写的景物
意象
上 实 寒蝉、长亭、骤雨 片 写 烟波、暮霭、楚天
虚
意境
情虚
凄切悲 凉 实
苍茫落寞
相 生
写
下 杨柳、晓风、残月 片
借 凄清孤寂 景
抒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第35页/共44页
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心中千言万语要和 对方说,却激动地 哽咽,什么都说不 出来了。动作神态 的细节刻画是情感 的集中表现 ,真挚 动人
第17页/共44页
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景——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词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 作分析。
――用了“虚景实写”的艺术 手法。这两句是词人的内心独 白。“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 想像的景物,是虚写。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 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 动人的别离情景。
第6页/共44页
雨 柳霖 永铃
第7页/共44页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 /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