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
- 格式:ppt
- 大小:9.66 MB
- 文档页数:75
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汇总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将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墙面等分散的地点,将发电功率以分布式方式接入电网,实现电能的自用、余电上网和售电。
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策支持和规定。
接下来,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进行汇总介绍。
1.国家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来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
其中,《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2024—2024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4年,全国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不低于60GW。
此外,国家电网公司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十三五”规划、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电网管理办法等。
2.地方政策支持:不同地区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支持程度也有所不同。
例如,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4年,山东省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要达到30GW。
此外,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
3.补贴政策:为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在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主要包括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两个层面。
国家补贴主要是通过国家电网公司进行,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条件给予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定的补贴。
地方补贴主要由各地方政府负责,根据当地的电价和市场情况进行相应的补贴。
4.电价政策: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电价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国家电网公司会公布相应的电价政策,根据不同的时段和区域,制定不同的上网电价和售电电价。
此外,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电价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惠政策。
5.并网政策:分布式光伏发电需要接入电力系统进行并网,因此并网政策是一个关键的政策环节。
国家电网公司会制定相应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管理办法,规定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接入条件、技术要求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地方电网公司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并网政策和管理办法。
分布式光伏发电研究报告分布式光伏发电研究报告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光伏发电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方式,其具有的高效、环保、经济等优势,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
本文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研究做出分析和探讨。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概念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城市或者农村地区,以家庭或者企业为单位,通过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将发电产生的电能反馈到电网中,满足自用和余电上网,并且根据发电量和消耗量的差额,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与电力公司的结算。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势1. 环保低碳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发电方式,污染极低,不会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等。
同时,光伏发电产生的能源也是与化石燃料不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
2. 高效经济分布式光伏发电建成后,可以自给自足,大大降低用电成本。
而且它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低,且不必与电网建设费用、输电损失、电像或电压调动费等附加费用,可以大量节省能源供应成本。
3. 优化能源市场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消纳过程中,不仅节省了电力购买成本,同时也有助于优化电力市场。
因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满足自发自用,更好地利用了能源,减少了浪费。
在停电、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分布式光伏发电也能维持正常的用电量。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技术难点1. 逆变器技术逆变器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部分,它能够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
在逆变器技术方面,需要解决技术能力、效率、稳定性和通讯等方面的难点。
同时,还需要应对电网需求的变化,提高逆变器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2. 网络安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有众多的通信和控制,需要可靠的网络安全措施,以确保系统稳定性和数据安全。
当前,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普遍存在网络安全管理不够严格,数据泄露以及恶意攻击的情况。
3. 政策法规在政策法规方面,分布式光伏发电尚未被完全纳入我国的能源政策中。
尤其是在电价和电网接入问题上存在一些难题,不能很好地与现有的能源政策相匹配。
分布式光伏发电原理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分布式光伏系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在分布式光伏系统中,光伏组件被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或者陆地上,而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
这种分布式的布局有助于减少输电损耗,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原理主要包括光伏效应、光伏组件、逆变器、电网连接等多个方面。
接下来将逐一介绍这些原理。
1.光伏效应光伏效应是光伏发电的基础原理。
当光照射到光伏材料表面时,光子激发了材料中的电子,使其从价带跃迁到导带。
这种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导致了电子和空穴的分离,从而在材料中产生了电场。
当将两端连接一个外部电路时,这个电场将导致电子在电路中流动,从而产生电能。
这就是光伏效应的基本原理。
2.光伏组件光伏组件是将多块光伏电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发电单元。
光伏电池通常由硅、镓、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其结构包括PN结和金属化层。
当光照射到光伏组件表面时,光伏电池产生电压,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组成光伏组件,以提高电压和电流的输出。
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性能对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3.逆变器逆变器是光伏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适应电网的需求。
逆变器通常采用晶闸管、硅控整流等器件,通过PWM或者MPPT等技术控制,将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
逆变器的性能和稳定性对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4.电网连接分布式光伏系统是将光伏系统直接连接到电网中,通过逆变器将光伏组件的电能输出到电网中,供给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电能。
在电网连接时,需要考虑到光伏系统的稳定性、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保护措施等因素。
此外,与电网的连接方式和技术也对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除以上原理外,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选址、布局、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也是影响系统发电效率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分布式光伏发电介绍汇总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将光伏发电设备分散安装在建筑物、工厂、居民区等各类电力使用场所,通过就近发电、就近消耗、就近接入电网的方式,实现电力的自给自足和微网供电,并将多余的电力并网销售的一种发电模式。
相比于传统的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灵活部署、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优势,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主要特点是:独立性、近距离用电、多能互补和高效益。
首先,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由于分布在多个地点,每个系统可以独立运行,不会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发电。
其次,光伏发电系统就近供电,将电力直接送给建筑物或居民区,减少了输电线路的损耗和线损。
再次,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与其他能源系统相互补充,比如与风电、生物质能等结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实际收益较高,因为其可以根据用电需求来进行规模化投资,同时多余的电力还可以并网卖给电网运营商,获取发电补贴。
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光伏电池是发电的核心组件。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装置。
光伏电池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无噪音、无污染等特点。
根据发电系统的规模和用途不同,光伏电池的类型也有所不同,包括单晶硅、多晶硅和薄膜太阳能电池。
此外,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逆变器、电池储能系统和电网互联等组成部分。
逆变器用于将光伏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以满足家庭、企业等用电需求。
电池储能系统则可以将多余的电力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也可以在晚上或阴天供电。
电网互联是将分布式光伏电站与电网连接起来,实现电力交换和售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其次,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避免电力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和损耗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再次,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和维护相对简单,可以减少对传统电网的压力,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什么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有哪些优点?光伏知识19问答什么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区别于传统的集中式发电(火力发电等),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供同等规模系统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或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光伏发电有哪些优点?经济节能:一般自发自用,多余电力可通过国家电网卖给供电公司,不足时由电网供电,从此节约电费还能拿补贴;隔热降温:在夏天可以隔热降温3-6度,冬天可以减少热传递;绿色环保: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噪音,也不会存在光污染,不存在辐射,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零污染的静态发电;美观个性:将建筑学或美学及光伏技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整个屋面看起来美观大气,科技感强,并且提升了房产本身的价值。
屋顶不朝南的话,是不是就不能装光伏发电系统了?是可以安装的,但是发电量稍微少一点,根据屋顶的方向发电量是有分化的。
朝南的话是100%,朝东西的话可能在70-95%之间,朝北的话是50-70%之间。
需要每天自己动手吗?完全不需要,因为系统监控都是全自动的,它会自己启动自己关闭,无需手动去控制。
我卖电的收益以及补贴怎么才能拿到?并网前,供电局需要您提供银行卡号,以便地方供电局月结/每三月结一次;并网时会与供电公司签订购电协议;并网后,供电局会主动与您结算。
光照强度就是我的光伏系统发电量吗?光照强度不等于当地的光伏系统发电量。
其差别在于,光伏系统的发电量是在当地光照强度的基础上,乘以一个效率系数(performance ratio),得出当地使用光伏系统实际发电量,这个效率系统一般在80%以下,接近80%的系统是比较优秀的系统。
在德国,最好的系统可能达到82%的系统效率。
下雨天或者阴天的话对发电量有影响吗?会有影响。
发电量会减少,因为光照时间减少,光照强度也相对减弱。
但是我们测算的年平均发电量(比如1100度/千瓦/年)是能够达到的。
分布式光伏发电简介一、分布式光伏发电概念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
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二、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
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三、分布式光伏发电特点1.输出功率相对较小,具有间歇性。
传统的集中式电站动辄几十万千瓦,甚至几百万千瓦,规模化的应用提高了其经济性。
光伏发电的模块化设计,决定了其规模可大可小,可根据场地的要求调整光伏系统的容量。
一般而言,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容量在数千千瓦以内。
与集中式电站不同,光伏电站的大小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对其经济性的影响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会比大型的低。
2.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
但是,需要重视分布式光伏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利用清洁能源的时候,考虑民众对城市环境美感的关切。
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地的用电紧张状况。
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白天出力最高,正好在这个时段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最大。
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仅约100瓦,再加上适合安装光伏组件的建筑屋顶面积的限制,因此分布式光伏发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问题。
四、适合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场所工业领域厂房:特别是在用电量比较大、网购电费比较贵的工厂,通常厂房屋顶面积很大,屋顶开阔平整,适合安装光伏阵列并且由于用电负荷较大,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可以做以就地消纳,抵消一部分网购电量,从而节省用户的电费。
商业建筑:与工业园区的作用效果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商业建筑多为水泥屋顶,更有利与安装光伏阵列,但是往往对建筑美观性有要求,按照商厦、写字楼、酒店、会议中心、度假村等服务业的特点,用户负荷特性一般表现为白天较高,夜间较低,能够较好的匹配光伏发电特性。
分布式光伏发电方案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能源资源的枯竭,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热门话题。
在这其中,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推崇的新型能源发展模式。
分布式光伏发电方案是一种将光伏发电系统分散部署于不同的建筑、场地或区域,并将电能直接供应给附近用电负荷的发电方式。
本文将介绍分布式光伏发电方案的概念、优势以及实施步骤。
一、概念和原理1.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定义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将多个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在建筑物、场地或区域内,通过逆变器将直流光伏电流转换为交流电能,直接供应给用电负荷,不经过电网传输。
2. 基本原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电池板、逆变器、电网并网控制器和配套设备组成。
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直流电能,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电网并网控制器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实现电能的供给与调度。
二、优势1. 环保节能分布式光伏发电方案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源头,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无污染,能够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
2. 经济效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的用电负荷进行灵活部署,可以降低电网输电损耗和投资成本,减少电费开支。
同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还可以通过政府的补贴政策获得额外的经济利益。
3. 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部署,降低了对电网的依赖,因此在电网故障或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供应。
三、实施步骤1. 选址和设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建筑物、场地或区域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承载体,并进行系统设计和布局规划。
2. 设备采购和安装根据设计方案采购光伏电池板、逆变器、电网并网控制器以及配套设备,并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3. 并网连接和调试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进行系统调试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4. 运营和维护定期进行系统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分布式光伏发电原理及意义1、什么是光伏发电?什么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辐射直接转变成电能的发电方式,光伏发电是当今太阳能发电的主流,所以,现在人们常说的太阳能发电就是光伏发电。
光伏分布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然而分布式发电对如何最大化太阳能发电量、如何保证电网安全也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一过程光伏逆变器的功能性和稳定性也显得异常关键。
分布式发电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分布式发电并网方式可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也可“统购统销”(全额出售给电网)。
2、您知道光伏发电的历史起源吗?1839年,19岁的法国贝克勒尔做物理实验时,发现在导电液中的两种金属电极用光照射时电流会加强,从而发现了“光生伏打效应”。
1930年,郞格首次提出用“光伏效应”制造太阳能电池,使太阳能变成电能。
1932年奥杜博特和斯托拉制成第一块“硫化镉”太阳能电池。
1941年奥杜在硅上发现光伏效应。
1954年5月美国贝尔实验室恰宾、富勒和皮尔松开发出效率为6%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电池,同年威克首次发现了砷化镍有光伏效应,并在玻璃上沉积硫化镍薄膜,制成了太阳能电池,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由此诞生并发展起来。
2014年初我省金寨县为落实省委政府精准扶贫新要求,实施产业扶贫“到村、到户、到人、到产业”,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光伏发电扶贫项目。
3、光伏电池是怎么发电的?光伏电池是一种具有光、电转换特性的半导体器件,它直接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直流电,是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单元,光伏电池特有的电特性是借助于在晶体硅中掺入某些元素(例如磷或硼等),从而在材料的分子电荷里造成永久的不平衡,形成具有特殊电性能的半导体材料,在阳光照射下具有特殊电性能的半导体内可以产生自由电荷,这些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并积累,从而在其两端闭合时便产生电能,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