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五出口价格核算
- 格式:pptx
- 大小:893.78 KB
- 文档页数:40
一、报价数量计算1. 根据产品的体积、包装单位、销售单位、规格描述来计算报价数量。
例如,20英尺集装箱的有效容积为25立方米,40英尺集装箱的有效容积为55立方米。
2. 建议按照集装箱可容纳的最大包装数量来计算报价数量,以节省海运费。
3. 已知内陆运费为每立方米100元,报检费120元,报关费150元,核销费100元,公司综合业务费3000元,DHL费100元。
4. 计算内陆运费:内陆运费 = 内陆运费单价× 出口货物的总体积。
5. 计算报检费:报检费 = 报检费单价× 报检数量。
6. 计算报关费:报关费 = 报关费单价× 报关数量。
7. 计算核销费:核销费 = 核销费单价× 核销数量。
8. 计算公司综合业务费:公司综合业务费 = 固定费用。
9. 计算DHL费:DHL费 = DHL费单价× DHL数量。
二、采购成本核算1. 通过邮件和供应商联络,询问采购价格,用以成本核算。
2. 成本核算公式:采购成本 = 采购数量× 采购单价。
三、出口退税收入核算1. 查询产品的“海关编码”,可知道增值税率和出口退税率。
2. 退税收入 = 采购成本× (1 + 增值税率) × 出口退税率。
四、国内费用核算1. 国内费用包括:内陆运费、报检费、报关费、核销费、公司综合业务费、快递费。
2. 国内费用总和 = 内陆运费 + 报检费 + 报关费 + 核销费 + 公司综合业务费 + 快递费。
五、出口价格计算1. 出口价格 = 成本 + 国内费用 + 海运费 + 保险费 + 其他费用。
2.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出口价格,以满足市场需求。
六、签订合同1. 正确、熟练地施用价格专门用语和结算方式签订内外购销合同。
2. 在结汇方面掌握基本流程。
3. 在模拟环境下掌握进出口流程,各种进出口单证的缮制与操作。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完成出口价格核算和报价,确保在国际贸易中取得合理的利润。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掌握出口报价核算的方法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模拟出口报价核算的过程,使学员了解出口报价的构成、核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出口报价概述- 出口报价的定义及作用- 出口报价的构成要素:成本、费用、利润2. 出口报价核算流程- 采购成本核算:包括生产成本、加工成本、采购成本等- 国内费用核算:包括内陆运费、报检费、报关费、核销费、公司综合业务费等- 国外费用核算:包括出口运费、出口保险费、佣金等- 利润核算:确定合理的利润率,计算预期利润3. 出口报价核算实例- 模拟某商品出口报价核算,包括成本核算、费用核算、利润核算等- 分析出口报价的影响因素,如汇率、运输方式、保险费等4. 实训操作- 利用国际贸易软件进行出口报价核算- 撰写出口报价核算报告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出口报价核算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出口报价的构成和核算方法2. 模拟操作- 根据实训指导书,模拟出口报价核算过程,包括采购成本核算、国内费用核算、国外费用核算和利润核算3. 撰写报告- 根据实训操作结果,撰写出口报价核算报告,分析出口报价的影响因素四、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学员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出口报价核算的基本方法- 学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出口报价进行核算,为企业的出口业务提供数据支持2.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学员通过模拟操作,熟悉了国际贸易软件的使用,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在实训过程中,学员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出口报价核算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五、实训总结本次出口报价核算实训,使学员对出口报价核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几点体会:1. 出口报价核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在进行出口报价核算时,要充分考虑成本、费用、利润等因素,确保报价的合理性和竞争力2. 熟练掌握国际贸易软件的使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国际贸易软件具有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特点,学员要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提高工作效率3. 加强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 在实训过程中,学员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总之,本次出口报价核算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学员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出口报价核算一、报价依据出口商品对外报价需根据出口成本、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结合企业的经营意图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价格。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千变万化,但通常受商品所固有的价值的影响,所以出口企业的成本,即出口成本就成为报价的基础。
(一)出口成本构成企业的出口成本包括两部分,即商品本身的成本和商品装运出口前的费用,即国内总费用。
商品本身的成本,即生产成本、加工成本和采购成本三种类型。
生产成本:制造商生产某一产品所需的投入。
加工成本:加工商对成品或半成品进行加工所需的成本。
采购成本:贸易商向供应商采购的价格,亦称进货成本。
•o国内总费用包括:国内运输费:出口货物在装运前所发生的境内运输费,通常有卡车运输费、内河运输费、路桥费、过境费及装卸费。
o包装费:包装费用通常包括在采购成本之中,但如果客户对货物的包装有特殊的要求,由此产生的费用就要作为包装费另加。
o仓储费:需要提前采购或另外存仓的货物往往会发生仓储费用。
o认证费:出口商办理出口许可、配额、产地证明其他证明所支付的费用。
o港区港杂费:出口货物在装运前在港区码头所需支付的各种费用。
o商检费:出口商品检验机构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或出口商的请求对货物进行检验所发生的费用。
o捐税:国家对出口商品征收、代收或退还的有关税费,通常有出口关税、增值税等。
o贷款利息:出口商由向国内供应商购进货物至从国外买方收到货款期间由于资金的占用而造成的利息损失,也包括出口商给予买方延期付款的利息损失。
o业务费用:出口商在经营中发生的有关费用,如:通讯费、交通费、交际费、广告费等等,又称为经营管理费。
银行费用:出口商委托银行向国外客户收取货款、进行资信调查等所支出的费用。
(二)出口盈亏核算换汇成本的核算。
换汇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换回一单位外汇所需的人民币成本。
换言之,即用多少元人民币的“出口成本”可换回单位外币的“净收入外汇”。
其计算公式为:出口换汇成本=出口商品总成本(人民币)÷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外币)其中,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出口商品购进价(含增值税)+定额费用••出口退税收入•出口外汇净收入为FOB净收入(扣除佣金、运、保费等劳务费用后的外汇净收入)。
出口报价的价格计算与还价核算1. 引言出口报价是指一家企业向国外客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在进行出口贸易时,价格计算和还价核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出口报价的价格计算和还价核算的一般原则、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2. 价格计算在进行出口报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来确定最终的价格。
2.1 成本计算成本是决定出口报价的基础,企业需要对生产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税费等方面的费用。
2.2 市场需求考虑目标市场的需求情况,包括竞争对手的报价水平、市场的潜力和需求量等。
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可以灵活调整报价。
2.3 汇率及支付方式考虑到汇率的波动和汇款的方式,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汇率和支付方式。
不同的支付方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费用,影响最终的价格。
3. 还价核算在接收到客户的还价要求后,企业需要进行还价核算,以确定是否接受客户的还价请求。
3.1 判断条件评估客户的还价要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条件:•企业的成本情况:与成本计算相比较,判断客户的还价是否低于成本线;•市场竞争状况:考虑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报价相比较,以确定还价的合理性;•客户的影响力:如果客户在市场上的地位较高,考虑到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可以适当接受还价请求。
3.2 还价策略根据判断的结果,企业可以制定不同的还价策略:•接受还价请求:如果客户的还价要求在合理范围内,且符合企业的利益,可以适当接受客户的还价请求,以维护客户关系和市场份额。
•拒绝还价请求:如果客户的还价要求过低,低于企业的成本线或市场合理范围,企业可以拒绝还价请求,以保护自身的利益。
4. 注意事项4.1 法律法规在进行出口报价时,企业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国际贸易法规、关税和税收政策等。
确保出口报价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2 文化差异在进行出口报价和还价核算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对价格谈判的态度和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应对。
任务五出口价格核算1. 引言出口业务是国际贸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出口商来说,合理核算出口价格对于保持竞争力和提高利润至关重要。
出口价格核算旨在确定出口产品的真实成本,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适的售价,以确保出口商的收益最大化。
本文将介绍出口价格核算的目的、方法和实际操作流程。
2. 出口价格核算的目的出口价格核算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出口产品的成本,并制定合适的售价,以满足以下要求:•确保出口商能够覆盖生产、运输、营销等各个环节的成本,保证盈利能力;•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避免价格过高导致产品无法出口,或价格过低导致利润亏损;•确保报价合理和可靠,以建立信誉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3. 出口价格核算的方法确定出口产品的成本是出口价格核算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用的出口价格核算方法包括:3.1 成本加成法成本加成法是根据产品的直接成本和企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间接成本,加上期望的利润率来确定产品售价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产品的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2.确定企业的间接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3.根据期望的利润率确定利润额;4.将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利润额相加,得到产品的售价。
3.2 市场定价法市场定价法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确定产品售价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研究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了解产品的市场价值;2.分析产品的差异化特点,确定产品的售价弹性;3.评估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自己的定价策略;4.决定产品的售价,并进行市场测试和调整。
3.3 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以边际成本作为基础来确定产品售价的方法。
边际成本指的是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即每售出一件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具体步骤如下:1.计算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包括原材料、直接劳动、间接劳动等;2.考虑到差异化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期望的利润率;3.将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与期望的利润率相加,得到产品的售价。
4. 出口价格核算的实际操作流程出口价格核算涉及多个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课程学时/学期/学分:72/2/4一、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商贸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外贸基础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开拓国外客户的方法、熟悉价格构成、与客户联系及磋商合同条款、订立合同及履行合同。
同时能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外贸函电》《外贸单证》《报关实务》打下业务基础。
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应达到以下目标。
1. 知识目标(1)了解外贸业务员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了解进出口业务的工作流程和发展趋势。
(3)掌握贸易术语的含义、买卖双方的基本义务和风险划分。
(4)了解并掌握订立品名、品质、数量、包装条款应注意的事项。
(5)了解运输、运输保险的基本知识并掌握提单的应用。
(6)理解各种支付方式的含义,业务流程,并理解各种支付方式的风险和风险防范措施。
(7)了解有关商检、索赔、不可抗力、仲裁的基本概念。
(8)了解磋商的过程和履约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1)能利用网络平台开拓国外客户。
(2)能根据不同的贸易术语核算价格并灵活报价。
(3)能根据具体的业务制定包装条款并计算毛重,体积。
(4)能根据商品的具体情况正确确定货柜类型和数量,熟练计算运费及保险金额,保险费。
(5)能根据具体业务进行成本核算及盈亏核算。
(6)能结合业务的自身特点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一种支付方式或优化组合支付方式。
(7)能根据磋商的结果订立一份正式的合同或确认书。
3. 素质目标(1)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2)具有遵纪守法的意识。
(3)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
(4)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创新精神。
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以外贸业务员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切入点,从合作企业获取真实的业务资源,从教学角度出发,重新设计仿真出口业务项目,以磋商和履行合同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
出口价格核算出口价格核算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确定产品的价格,以及计算和考虑不同因素对出口价格的影响。
准确的出口价格核算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出口策略,提高利润水平,并确保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进行出口价格核算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成本、设备和设施的折旧费用等。
只有确定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才能进一步计算出产品的制造成本,从而确定出口价格的基础。
其次,出口价格核算还需要考虑到税费和其他费用。
这包括出口关税、进口国的关税和税率、运输费用、保险费用、检验检疫等费用。
这些费用都会对出口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应在价格核算中进行充分考虑。
除了上述费用以外,还需要考虑到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价格、货币汇率等。
在出口价格核算中,应该考虑到产品在不同市场的需求情况和竞争对手的价格水平,以及货币汇率的波动情况,从而制定出合适的出口价格策略。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进口产品的要求和标准不同,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检测和认证,这也会产生额外的费用。
因此,在出口价格核算时,应该考虑到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将相应的费用纳入到价格中。
最后,在出口价格核算中,企业还应该考虑到自身的利润目标。
即使产品的制造成本、税费和其他费用都已经计算在内,但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利润目标确定最终的出口价格。
这包括考虑到企业的市场份额、品牌形象、品质和售后服务等因素,从而制定一个能够保证企业利润的合理出口价格。
综上所述,出口价格核算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复杂过程,它涉及到生产成本、税费和其他费用、市场因素、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自身的利润目标等。
准确的出口价格核算有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实现盈利,并提高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出口价格核算是国际贸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准确确定出口价格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训5 接受与出口签约操作【任务1】接受时核算预期出口利润率。
(1)核算出口成本出口成本=采购成本-出口退税额=采购成本-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46.33-46.33÷(1+13%)×13%=41元/件(2)核算出口费用国内运费=1800÷20000=0.09元/千克垫款利息=采购成本×贷款年利率×垫款月数÷12=46.33×30%×4.35%×1.5÷12+46.33×70%×4.35%×1÷12=0.194元/千克其他国内费用=46.33×1%=0.463元/千克国内费用=国内运费+垫款利息+其他国内费用=0.09+0.194 +0.463=0.747元/千克国外运费=800×6.70÷20000=0.268美元/千克国外保费=7.00×6.70×110%×5‰=0.258元/千克出口费用= 0.747+0.268+0.258=1.273元/千克(3)核算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出口利润÷采购成本=(出口报价-出口成本-出口费用)÷采购成本=(7.00×6.70-41-1.273)÷46.33=9.99%(4)核算换汇成本换汇成本=国内出口总成本(人民币)÷FOB价格(外币)=(41+0.747)÷(7.00-800÷20000-7.00×110%×5‰)=6.03元/美元即接受国外客户7.00美元/件的报价后,能实现9.99 %的出口成本利润率,换汇成本为6.03元/美元。
【任务2】签订出口合同。
如何核算出口报价出口报价是指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为出口产品制定的价格。
核算出口报价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等因素。
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步骤,用于核算出口报价。
1.确定产品成本:首先需要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生产设备、运输等费用。
这些成本需要准确地加以计算,以确保企业在出口过程中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
2.考虑汇率波动:出口报价需要考虑到汇率波动的风险。
如果本国货币贬值,企业可以降低出口报价以吸引更多的外国买家;如果本国货币升值,企业可能需要提高出口报价以保持利润。
因此,在核算出口报价时,需要考虑到汇率的波动情况。
3.研究市场需求:在核算出口报价时,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详细的研究。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消费习惯、竞争对手的报价等情况,以确定适当的出口报价。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可能需要调整报价以争取更多的订单。
4.确定利润率:企业核算出口报价时需要确定合理的利润率。
利润率应该能够覆盖企业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市场推广费用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报价等因素。
确定合理的利润率可以确保企业的盈利能力。
5.考虑贸易条款:在核算出口报价时,需要考虑到贸易条款对价格的影响。
不同的贸易条款(如FOB、CIF等)会对运输费用、保险费用等产生影响,从而对最终的出口报价产生影响。
因此,在核算出口报价时,需要考虑到贸易条款的具体情况。
6.考虑关税和税收:出口报价需要考虑到关税和税收等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进口商品可能会有不同的关税和税收规定,这些规定会影响最终的出口报价。
因此,在核算出口报价时,需要考虑到关税和税收的具体情况。
7.进行市场测试:在确定最终的出口报价之前,可以进行市场测试,以获得更准确的市场反馈。
可以选择与一些潜在的买家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于产品和报价的反应。
通过市场测试,可以进一步优化出口报价,并制定最终的出口报价。
总结起来,核算出口报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到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汇率波动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