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体会Java多线程编程精要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9
java多线程编程实验总结与体会[Java多线程编程实验总结与体会]本次实验锻炼了我的Java多线程编程能力,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多线程编程的实现原理和技巧,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在多线程环境下需要考虑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下面我将结合具体实验内容,分享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
1. 实验环境搭建在进行本次实验之前,我首先进行了实验环境的搭建。
我选择了Java SE Development Kit 8和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同时也安装了JDK8的API 文档作为参考资料。
在搭建环境的过程中,我认识到Java的生态系统非常强大,附带的工具和资源也非常充足,这为我们开发和调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2. 多线程原理在研究多线程编程之前,我们需要对Java语言中的线程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线程是指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是执行线程代码的路径。
在Java中,线程是一种轻量级的进程,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线程。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线程之间可以共享全局变量。
Java的多线程编程是通过Thread类和Runnable接口来实现的。
在实践中,我发现多线程编程最基本的原理是线程的并发执行。
多个线程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的代码,提高CPU利用率,加快程序运行速度。
但是,在多线程并发执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线程之间的同步问题,避免出现数据竞争和并发安全等问题。
3. 多线程的实现在Java中,我们可以通过继承Thread类或者实现Runnable接口来创建线程。
对于简单的线程,我们可以采用继承Thread类的方式来实现。
例如,在实验一中,我们在Main线程内创建了两个子线程,分别用来执行奇数和偶数的累加操作。
我们可以分别定义两个类OddThread和EvenThread继承Thread类,分别实现run()方法,用来执行具体的奇数和偶数累加操作。
然后在Main线程内创建OddThread和EvenThread 对象,并调用start()方法来启动两个线程,并等待两个线程完成操作。
java课程设计编写心得体会java课程设计编写心得体会通用5篇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不如坐下来慢慢写写总结吧。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java课程设计编写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java课程设计编写心得体会篇1终于搞定了这份实训报告,受益匪浅啊!一开始想做计算器那个课题,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感觉那个课题很简单,在百度里一搜就搜到了一模一样的源程序。
只是感觉没什么意思,那个界面也不是很好看,又不好玩。
所以就做了现在这个猜数游戏。
一直想编个游戏程序,于是就到网上去搜代码,一下子就搜到了,而且代码很少,简单易懂。
程序是弄好了,那么简短的程序写起报告就犯难了!不得不把程序再添加些模块,充实充实。
这也让我感觉实训远比想像的难度大,不是网上随便搜一下就可以交差的!不仅需要自己看懂代码,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模块,充实代码。
从网上搜的代码都是字符界面的,老师说既然字符界面的没挑战性,那就做图形界面的好了。
做图形界面就有点犯难了,首先没有什么程序可以参照了,必须自己充分理解字符界面的源代码,然后逐步修改完善。
我依据课本上的GUI章节设计了此次的java简单程序,基本实现了课题的要求,还添加了图片以增加视觉效果,以及确定按钮方便用户确定输入数字。
通过这次实训我的体会归纳为以下4点:1、态度第一。
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以为什么东西上网搜搜就可以了,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
只有自己付出过,当程序运行成功时的那种喜悦才会令自己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
态度决定一切!2、兴趣是关键。
我的学习完全是兴趣导向的,所以压力并不大。
因为有兴趣,所以我会很想充分理解一切细节。
又因为理解,所以许多原本片片断断的知识都可以渐渐互相融会贯通,累积技术能量,理论和实务之间的藩篱被打破了,学习效率倍增。
学习并快乐着!3、敢于挑战。
不安于现成的程序,要敢于用多种方法实现一个目的。
java实训总结及心得(7篇)我们在学校机房进行了为期三周的JAVA实训。
现在即将结束了,回首本学期的java学习,重点还是在学习概念等一些常识性的东西,Application应用程序和Applet小程序,它的开发工具,数据类型,变量,接口,输入输出流,学会分析异常,抛出异常,后期主要是小程序运用,Gui界面设计和事件。
我觉得这两种程序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体系结构还是运行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我主要偏向于小程序的学习,呵呵,因为感觉它用处比较大,可以做出好多好多好玩的游戏,运用程序等,且它灵活。
呵呵,当然学知识可不能凭自己的爱好和一时兴趣,要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扎实掌握课本实例和内容之后,有一定的扩展阅读和课外学习,充分全面的了解JAVA的应用和扩展运用。
这次实训,我们更多学到的是不懂就问和自己应该尽自己的全力去尝试,哪怕失败,只要自己尽自己的全力,和身边同学一起探讨而不是抄袭,团结合作,发挥团队意识,最后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运行成功,这种成就感美不可言,心情愉悦至极。
java实训总结及心得篇2 五个月在刚来的时候,觉得过得好慢,可转眼到了毕业又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时间恐怕才是最会捉弄人的。
java培训结束即将走入工作岗位,我想先讲一个故事来切入正题。
有两拨人进行篮球比赛,可是一拨人有四个人,而另一拨只有3个,人数不均,显然人数居多的占优势。
比赛是不公平的,比赛快要停止的时候,拥有四人的队伍突然要求三人的队伍稍等5分钟。
正在三人队疑惑的时候,震惊的一幕开始了,另外四人走到篮板前,轮流开始投篮,每人十次,投的最少的被淘汰了,余下的三人回到比赛。
比赛的结果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原来的三人组无论胜败,在他们取得成功的路上绝对比预期要困难的多。
与中国的仁义之道相比,物竞天择恐怕是社会乃至世界的本职,从细微处看不到的东西,我们就从宏观角度出发,又会发现什么呢中国五千年历史可以发现有用的东西,实在很少,原因是它是一个反对竞争的。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多线程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多线程的创建、同步和通信方法。
3. 熟悉Java中多线程的实现方式。
4. 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开发工具:IntelliJ IDEA3. 编程语言:Java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完成以下任务:1. 创建多线程程序,实现两个线程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
2. 使用同步方法实现线程间的同步。
3. 使用线程通信机制实现线程间的协作。
四、实验步骤1. 创建两个线程类,分别为Thread1和Thread2。
```javapublic class Thread1 extends Thread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 执行Thread1的任务for (int i = 0; i < 10; i++) {System.out.println("Thread1: " + i);}}}public class Thread2 extends Thread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 执行Thread2的任务for (int i = 0; i < 10; i++) {System.out.println("Thread2: " + i);}}}```2. 创建一个主类,在主类中创建两个线程对象,并启动它们。
```java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1();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2();thread1.start();thread2.start();}```3. 使用同步方法实现线程间的同步。
```java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0;@Overridepublic void run() {for (int i = 0; i < 10; i++) {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Thread.class) {count++;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count);}}}}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hread1 = new SynchronizedThread();Thread thread2 = new SynchronizedThread();thread1.start();thread2.start();}```4. 使用线程通信机制实现线程间的协作。
java多线程程序设计实验总结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编写Java多线程程序,掌握多线程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技能,理解多线程程序的运行原理,提高对Java语言的熟练度。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分为三个部分:创建线程、线程同步和死锁。
2.1 创建线程创建线程有两种方式: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继承Thread类需要重写run方法,在run方法中编写线程执行的代码;实现Runnable接口需要实现run方法,并将其作为参数传入Thread类的构造函数中。
在创建多个线程时,可以使用同一个Runnable对象或者不同的Runnable对象。
2.2 线程同步当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时,可能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使用同步机制来保证各个线程之间的协调运行。
常见的同步机制包括synchronized关键字和Lock接口。
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用来修饰方法或代码块,在执行该方法或代码块时,其他所有试图访问该方法或代码块的线程都必须等待当前执行完成后才能继续执行。
Lock接口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级的锁机制,可以支持更多种类型的锁,如读写锁、可重入锁等。
2.3 死锁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线程在互相等待对方释放资源的情况下,都无法继续执行的现象。
死锁的发生通常由于程序设计不当或者资源分配不合理所导致。
为避免死锁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避免嵌套锁、按照固定顺序获取锁、避免长时间占用资源等。
三、实验过程本次实验我编写了多个Java多线程程序,包括创建线程、线程同步和死锁。
其中,创建线程部分我使用了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 接口两种方式来创建线程,并测试了多个线程之间的并行执行情况;在线程同步部分,我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和Lock接口来保证共享资源的访问安全,并测试了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时是否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在死锁部分,我编写了一个简单的死锁程序,并通过调整程序代码来避免死锁的发生。
【关键字】实验java多线程实验报告篇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java多线程实验报告实验7 多线程1.实验目的(1) 掌握Java多线程的概念和实现方法(2) 掌握Java多线程的同步问题2.实验内容任务一:火车售票假设有火车票1000张,创建10个线程模拟10个售票点,每个售票点100毫秒买一张票。
打印出售票过程,注意使用synchronized确保同一张票只能卖出一次。
程序运行结果见左图。
打开EclipseTickets.javapublic class Ticket extends Thread {int ticket =1000; String name =""; public void run(){ while(true){synchronized(name){ if(ticket"第"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售票点卖出了第" + ticket-- + "张票");}} }}} try{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sleep(100);Test.java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icket t = new Ticket(); new Thread(t,"1").start(); new Thread(t,"2").start(); new Thread(t,"3").start(); new Thread(t,"4").start(); new Thread(t,"5").start(); new Thread(t,"6").start(); new Thread(t,"7").start(); new Thread(t,"8").start(); new Thread(t,"9").start(); new Thread(t,"10").start();任务二:银行存款假设某家银行,它可接受顾客的汇款,每做一次汇款,便可计算出汇款的总额。
java实训个人总结8篇篇1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实训了4个月了。
在这4个月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Java的知识,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现在,我对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进行一下总结,以便更好地反思和提高。
一、Java基础学习在实训初期,我主要学习了Java的基础知识,包括Java的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等。
通过不断练习和巩固,我逐渐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项目实践在掌握了Java基础之后,我开始了项目实践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我参与了一个小型项目的开发,主要负责后端接口的设计和实现。
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Java在实际应用中的强大之处,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项目实践中,我遇到了很多挑战。
例如,在实现某个功能时,我最初的设计方案并不完美,导致后续的修改和调整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但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摸索,我逐渐找到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完成了任务。
这个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工作。
三、团队协作在实训期间,我还锻炼了团队协作的能力。
我们经常需要一起开会讨论、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如何分工协作、如何处理团队冲突等。
这些能力对于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有用。
四、自我提升除了学习和项目实践之外,我还注重自我提升。
我不断阅读相关的技术文档和书籍、观看视频和参加线上线下的技术交流活动等。
这些经历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Java技术栈的各个方面,还让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业界大咖。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学习,我受益匪浅。
五、总结与展望总的来说,这次Java实训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掌握了Java的基础知识,还锻炼了项目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加以改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篇2一、实训背景与目标本次Java实训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深化理论知识,提高编程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java多线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Java多线程编程的原理和技巧,以及如何应用多线程编写高效、稳定、可靠的多线程应用程序。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环境为:硬件:Intel Core i5 2.5 GHz处理器,8GB内存,256GB SSD硬盘软件:Windows 10操作系统,JDK 1.8开发工具三、实验步骤1. 编写并运行多线程程序2. 对程序进行分析、调试和优化3. 测试程序的效率和稳定性4. 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5. 撰写实验报告四、实验过程1. 编写并运行多线程程序本次实验编写的多线程程序是一个简单的计时器,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在控制台上输出1-100的数字,并在输出每一个数字之前暂停一段时间,以模拟实际应用中的处理等待。
具体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int delay;private int count;public MyThread(int delay, int count) {this.delay = delay;this.count = count;}@Overridepublic void run() {for (int i = 1; i <= count; i++) {try {Thread.sleep(delay);}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System.out.println(i);}}}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Thread thread1 = new MyThread(100, 100); MyThread thread2 = new MyThread(50, 100); thread1.start();thread2.start();}}2. 对程序进行分析、调试和优化在程序分析、调试和优化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和解决方法:问题1:程序多次运行时,会出现线程执行顺序不同的情况;解决方法:使用Thread.sleep和yield方法来控制线程执行顺序。
实战Java高并发编程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高并发架构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Java 编程领域,面对海量的并发连接和并发访问,如何设计高效的并发编程系统,是每个Java开发人员必备的技能。
Java语言作为一种面向对象、跨平台的高级编程语言,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可应用于Windows、Linux等多个操作系统及多种嵌入式设备。
同时Java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开发资源,这使得Java在高并发编程领域具有优势。
Java 提供的一些基础的并发编程工具及框架,如 synchronized、volatile、ConcurrentHashMap、ThreadPoolExecutor、Future 等,常被用于在Java平台上开发高并发应用。
除此之外,开发人员还可以利用第三方开源框架,如Netty、Redis 等进行高效的并发编程。
在实战Java高并发编程中,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着重关注:1. 多线程编程Java的多线程编程是Java高并发编程的核心之一,它可以通过Thread类、Runnable接口、Callable接口等来实现。
在多线程编程中,需要注意线程安全问题,如何解决共享资源的并发引用问题。
2. 线程池线程池的作用就是为了重复使用已创建的线程,减少线程创建和销毁的开销,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Java中提供了Executor接口和ThreadPoolExecutor类来实现线程池。
3. 锁锁机制是Java并发编程中的一种解决并发问题的手段。
Java中的锁可以分为悲观锁和乐观锁。
悲观锁是通过在访问前对所关心的数据加锁,从而保证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访问。
而乐观锁则是在数据变动后再进行更新操作,采用CAS(Compare And Swap)算法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4. 并发容器Java提供了一些并发容器,如ConcurrentHashMap、ConcurrentSkipListMap、ConcurrentLinkedQueue等,用于处理并发访问问题。
JAVA开发中的多线程编程技术Java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以及各种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编程语言,其对于处理多线程并发的问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Java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多线程并发处理的情况,比如高并发的Web服务、大数据处理、图像处理等等。
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Java多线程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讲解Java开发中的多线程编程技术。
1.了解Java线程模型Java语言具有完善的线程模型,并提供了Thread类以及Runnable接口,方便程序员进行多线程编程。
在进行Java多线程编程的过程中,必须先理解Java的线程模型,包括线程的创建、使用、同步、互斥、线程间通信等。
同时,也要掌握Java虚拟机的内存结构以及线程调度器的工作原理,这些对多线程编程至关重要。
2.使用synchronized实现线程同步在多线程编程中,需要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操作,如多个线程同时对同一共享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会造成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这时需要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进行同步。
通过对象锁的机制,保证每个时间段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访问同一个对象的同步代码块。
当线程进入一个对象的同步块时,将获得该对象的锁,只有等线程退出同步块或发生异常时才会释放锁,其他线程才能进入同步块。
通过synchronized关键字的同步机制能控制线程的读写顺序,使多个线程协同工作,防止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3.使用volatile变量实现线程间通信在多线程编程中,需要进行线程间的通信。
在Java语言中,volatile变量可以用来实现线程间的通信。
当一个变量被声明为volatile变量后,所有线程对这个变量的读写操作都会直接在内存中进行,而不会使用线程的缓存中间值。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缓存的不一致,并保证在不同线程中读写的顺序是一致的,从而实现了线程之间的通信。
4.掌握并发包中的工具类Java并发包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工具类,方便程序员在多线程编程中使用。
在Java程序中使用多线程要比在 C 或C++中容易得多,这是因为Java编程语言提供了语言级的支持。
本文通过简单的编程示例来说明 Java 程序中的多线程是多么直观。
读完本文以后,用户应该能够编写简单的多线程程序。
为什么会排队等待?下面的这个简单的 Java 程序完成四项不相关的任务。
这样的程序有单个控制线程,控制在这四个任务之间线性地移动。
此外,因为所需的资源 ? 打印机、磁盘、数据库和显示屏 -- 由于硬件和软件的限制都有内在的潜伏时间,所以每项任务都包含明显的等待时间。
因此,程序在访问数据库之前必须等待打印机完成打印文件的任务,等等。
如果您正在等待程序的完成,则这是对计算资源和您的时间的一种拙劣使用。
改进此程序的一种方法是使它成为多线程的。
四项不相关的任务class myclass {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rint_a_file();manipulate_another_file();access_database();draw_picture_on_screen();}}在本例中,每项任务在开始之前必须等待前一项任务完成,即使所涉及的任务毫不相关也是这样。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多线程模型。
我们在处理某些任务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配偶和父母完成别的任务。
例如,我在写信的同时可能打发我的儿子去邮局买邮票。
用软件术语来说,这称为多个控制(或执行)线程。
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获得多个控制线程:多个进程在大多数操作系统中都可以创建多个进程。
当一个程序启动时,它可以为即将开始的每项任务创建一个进程,并允许它们同时运行。
当一个程序因等待网络访问或用户输入而被阻塞时,另一个程序还可以运行,这样就增加了资源利用率。
但是,按照这种方式创建每个进程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设置一个进程要占用相当一部分处理器时间和内存资源。
而且,大多数操作系统不允许进程访问其他进程的内存空间。
因此,进程间的通信很不方便,并且也不会将它自己提供给容易的编程模型。
线程线程也称为轻型进程 (LWP)。
因为线程只能在单个进程的作用域内活动,所以创建线程比创建进程要廉价得多。
这样,因为线程允许协作和数据交换,并且在计算资源方面非常廉价,所以线程比进程更可取。
线程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因此不是所有的机器都提供线程。
Java 编程语言,作为相当新的一种语言,已将线程支持与语言本身合为一体,这样就对线程提供了强健的支持。
使用 Java 编程语言实现线程Java编程语言使多线程如此简单有效,以致于某些程序员说它实际上是自然的。
尽管在 Java 中使用线程比在其他语言中要容易得多,仍然有一些概念需要掌握。
要记住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是 main() 函数也是一个线程,并可用来做有用的工作。
程序员只有在需要多个线程时才需要创建新的线程。
Thread 类Thread 类是一个具体的类,即不是抽象类,该类封装了线程的行为。
要创建一个线程,程序员必须创建一个从 Thread 类导出的新类。
程序员必须覆盖Thread 的 run() 函数来完成有用的工作。
用户并不直接调用此函数;而是必须调用 Thread 的 start() 函数,该函数再调用 run()。
下面的代码说明了它的用法:创建两个新线程import java.util.*;class TimePrinter extends Thread {int pauseTime;String name;public TimePrinter(int x, String n) {pauseTime = x;name = n;}public void run() {while(true) {try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newDate(System.currentTimeMillis()));Thread.sleep(pauseTime);} catch(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imePrinter tp1 = new TimePrinter(1000, "Fast Guy");tp1.start();TimePrinter tp2 = new TimePrinter(3000, "Slow Guy");tp2.start();}}在本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简单的程序,它按两个不同的时间间隔(1 秒和 3 秒)在屏幕上显示当前时间。
这是通过创建两个新线程来完成的,包括main() 共三个线程。
但是,因为有时要作为线程运行的类可能已经是某个类层次的一部分,所以就不能再按这种机制创建线程。
虽然在同一个类中可以实现任意数量的接口,但 Java 编程语言只允许一个类有一个父类。
同时,某些程序员避免从 Thread 类导出,因为它强加了类层次。
对于这种情况,就要 runnable 接口。
Runnable 接口此接口只有一个函数,run(),此函数必须由实现了此接口的类实现。
但是,就运行这个类而论,其语义与前一个示例稍有不同。
我们可以用 runnable 接口改写前一个示例。
(不同的部分用黑体表示。
)创建两个新线程而不强加类层次import java.util.*;class TimePrinter implements Runnable {int pauseTime;String name;public TimePrinter(int x, String n) {pauseTime = x;name = n;}public void run() {while(true) {try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newDate(System.currentTimeMillis()));Thread.sleep(pauseTime);} catch(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1 = new Thread(new TimePrinter(1000, "Fast Guy"));t1.start();Thread t2 = new Thread(new TimePrinter(3000, "Slow Guy"));t2.start();}}请注意,当使用 runnable 接口时,您不能直接创建所需类的对象并运行它;必须从 Thread 类的一个实例内部运行它。
许多程序员更喜欢 runnable 接口,因为从 Thread 类继承会强加类层次。
synchronized 关键字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示例都只是以非常简单的方式来利用线程。
只有最小的数据流,而且不会出现两个线程访问同一个对象的情况。
但是,在大多数有用的程序中,线程之间通常有信息流。
试考虑一个金融应用程序,它有一个Account 对象,如下例中所示:一个银行中的多项活动public class Account {String holderName;float amount;public Account(String name, float amt) {holderName = name;amount = amt;}public void deposit(float amt) {amount += amt;}public void withdraw(float amt) {amount -= amt;}public float checkBalance() {return amount;}}在此代码样例中潜伏着一个错误。
如果此类用于单线程应用程序,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是,在多线程应用程序的情况中,不同的线程就有可能同时访问同一个 Account 对象,比如说一个联合帐户的所有者在不同的 ATM 上同时进行访问。
在这种情况下,存入和支出就可能以这样的方式发生:一个事务被另一个事务覆盖。
这种情况将是灾难性的。
但是,Java 编程语言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机制来防止发生这种覆盖。
每个对象在运行时都有一个关联的锁。
这个锁可通过为方法添加关键字 synchronized 来获得。
这样,修订过的 Account 对象(如下所示)将不会遭受像数据损坏这样的错误:对一个银行中的多项活动进行同步处理public class Account {String holderName;float amount;public Account(String name, float amt) {holderName = name;amount = amt;}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deposit(float amt) {amount += amt;}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withdraw(float amt) {amount -= amt;}public float checkBalance() {return amount;}}deposit() 和 withdraw() 函数都需要这个锁来进行操作,所以当一个函数运行时,另一个函数就被阻塞。
请注意, checkBalance() 未作更改,它严格是一个读函数。
因为 checkBalance() 未作同步处理,所以任何其他方法都不会阻塞它,它也不会阻塞任何其他方法,不管那些方法是否进行了同步处理。
Java 编程语言中的高级多线程支持线程组线程是被个别创建的,但可以将它们归类到线程组中,以便于调试和监视。
只能在创建线程的同时将它与一个线程组相关联。
在使用大量线程的程序中,使用线程组组织线程可能很有帮助。
可以将它们看作是计算机上的目录和文件结构。
线程间发信当线程在继续执行前需要等待一个条件时,仅有 synchronized 关键字是不够的。
虽然 synchronized 关键字阻止并发更新一个对象,但它没有实现线程间发信。
Object 类为此提供了三个函数:wait()、notify() 和 notifyAll()。
以全球气候预测程序为例。
这些程序通过将地球分为许多单元,在每个循环中,每个单元的计算都是隔离进行的,直到这些值趋于稳定,然后相邻单元之间就会交换一些数据。
所以,从本质上讲,在每个循环中各个线程都必须等待所有线程完成各自的任务以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