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14
骨科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配合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上肢包、电钻、进口钢丝钳、敷料包、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
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阑尾针、刀口敷贴
二、麻醉方法:
局部浸润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或者全身麻醉最
三、手术体位:
仰卧位,患侧肩下垫软枕,略抬高,双上肢固定于身体两侧,双下肢用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四、手术配合:
1.手术视野常规消毒铺巾。
2.显露锁骨: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剥离锁骨骨膜,(若需要行钢丝张力带固定则需要显露肩锁关节)
3.复位并固定
(1)克氏针固定:复位钳对合骨折两端并复位,持骨器固定,骨膜玻璃器保护锁骨下组织,选择直径、长度合适的克氏针用电钻进行固定,大钢丝剪剪断克氏针尾端。
(2)钢板螺钉内固定:同法固定锁骨,将骨折线对齐,选择合适的钢板、钻头、带钻套钻孔,测量钻孔深度,攻丝,植入螺钉,同法植入其他螺钉
4.缝合切口:生理盐水冲洗,逐层缝合切口,放置橡皮引流条,服帖包扎
五、注意事项:
1、熟练掌握电钻的拆装,提前安装备用
2、做好体位摆放,充分暴漏手术视野。
骨科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配合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下肢包、电钻、克氏针、钢丝或聚髌器、冰盐水、温盐水、敷料、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无菌手套、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PDS线、缝合针、敷贴、引流管、引流袋、弹力绷带
3.仪器准备:气压止血带
二、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
三、手术体位:仰卧位
四、手术配合:
1.首先在患肢大腿上1/3处置气压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
2.作髌骨内侧正中纵行切口,暴露骨折部位,用两把巾钳提起骨折块,根据骨折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缝合方式:(1)纵行缝合固定法:适用于横断骨折,骨折线在中或者中下1/3,骨折块完整,在髌骨内外援各1cm处,骨折断面
前后缘中点平行钻孔2个,选择粗细合适的钢丝穿过两空,用钢丝钳拧紧固定,也可在骨折复位后用聚髌器固定
(2)周边缝合固定法:适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或横断骨折伴一块粉碎,另一块有移位且整复后关节面尚光滑完整。
用PDS线或者10×28圆针,7号线荷包式缝合髌骨边缘
(3)张力带“8”字固定法: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或横断骨折伴一块粉碎,另一块复位效果不佳,先荷包式缝合髌骨边缘,在距离髌骨内外缘各1cm经髌骨纵行穿过两根克氏针,钢丝“8”字缠绕克氏针内固定
3.冲洗切口,缝合髌骨两旁撕裂的腱膜与关节囊,用10×28圆针7号线缝合肌肉和筋膜,用10×28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用10×28角针1号线缝合皮肤,弹力绷带包扎
五、注意事项:
1.注意气压止血带的使用时间
2.手术医师取下的粉碎性骨块要保管好
3.使用聚髌器固定时,要备好冰盐水、热盐水。
骨科手术中器械护士怎样配合相较于其他科室的手术,骨科手术有着难度大、较复杂的特征,其中骨科手术的治疗质量与效果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技艺,护士的密切配合也是保障最终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在具体的手术治疗中会将护士细化为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前者在手术治疗中直接参与,而后者则是在手术治疗中与器械护士、手术医师以及麻醉师积极配合,用以保障最终的治疗有效性。
在手术治疗中注重护士的工作责任和内容明确划分,能够保障手术中的各项治疗行为都能够严格依据规范进行,这也是对手术室护士的基本要求。
下面我们就一起聊聊骨科手术中器械护士怎样配合?1骨科手术有哪些特点?骨科手术在临床治疗中有着显著的地位,在近些年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骨科手术治疗形式多样,并且治疗效果显著。
骨科是手术治疗中最为常见的科室,结合临床治疗可发现其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征,并且在治疗中涉及切开、止血、结扎、缝合等基本操作,同时还有着发展迅速的特征,并且在手术治疗中会涉及复杂的内固定器械,再加上受到手术位置和性质的影响,在手术中还呈现出局部解剖以及入路复杂等特征。
2骨科手术的分类和治疗原则你知道吗?2.1手术分类从临床角度分析可发现,在具体的手术治疗中会将其细化为人工关节置换、脊柱外科、创伤骨科、手外科、关节镜检等。
2.2治疗原则骨科手术治疗的原则主要是围绕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进行。
如:(1)手法复位: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2)牵引复位:该方式是维持复位的一种方式。
(3)切开复位: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会根据骨折类型以及适应症进行针对性治疗。
(4)固定:一般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有内固定和外固定,并且取得的效果显著。
(5)功能锻炼:这一环节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在早期阶段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能够促使患者的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现象的产生,并且还能够维持肌肉的力量,避免产生关节僵硬现象,另外还能够促进骨折现象快速愈合。
3骨科手术中常见的手术器械你知道有哪些吗?3.1骨锤该器械主要是协助骨凿截骨及物体的植入或者取出。
骨科内固定物取出术配合流程一、术前准备。
咱们先说病人这边,得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呀。
毕竟要做手术了,肯定会有点小紧张的。
要和病人好好聊聊天,像朋友一样告诉他们这个手术呢,就是把之前放在骨头里固定的东西取出来,这是个比较常规的手术啦。
就像把不小心掉进小盒子里的小物件取出来一样,虽然有点小复杂,但医生们可都是很厉害的哦。
然后呢,要告诉病人术前要禁食禁水一段时间,可不能偷偷吃东西或者喝水哟,不然手术的时候可能会出问题的呢。
再说说医生和护士这边,医生得把手术要用的各种工具都准备好。
那些小钳子、小螺丝刀之类的(当然是医疗专用的很精致的那种啦),就像厨师准备好做菜的厨具一样。
护士呢,要确保手术台干干净净的,各种手术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
而且要把病人的病历资料啥的都仔细核对一遍又一遍,可不能出错呀,这就像我们出门要仔细检查钥匙有没有带一样重要。
二、术中配合。
手术开始的时候,护士要紧紧跟医生配合好。
医生说要啥工具,护士就得像闪电侠一样迅速把工具递到医生手里。
比如说医生要一个小镊子,护士可不能递成别的东西啦。
而且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护士之间还得有点小默契呢。
就像跳舞的两个人,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要干啥。
对于病人呢,虽然打了麻药,但是咱们也得时刻关注着。
就像守护一个小宝贝一样,看看病人的生命体征是不是稳定的。
要是有啥小变化,就像心跳快了一点或者血压有点波动,那可得赶紧处理。
这时候医生和护士就像超级英雄一样,迅速做出反应,让病人安安稳稳地度过手术。
三、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了,这可还没完全大功告成呢。
病人被推出来的时候,咱们得轻轻的,就像对待一个易碎的小瓷器。
要把病人安置在一个舒服的地方休息。
这时候要密切观察病人的伤口情况,有没有渗血呀,有没有肿起来呀。
如果有一点点小异常,就像发现小宝贝脸上有个小脏东西一样,得赶紧处理。
然后呢,要告诉病人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
比如说不能乱动伤口,要按照医生说的时间来换药。
这就像给病人一个小任务清单一样,要一项一项地好好完成。
骨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恩施州中心医院手术室龙娟第一节概述严格的无菌技术对每个手术患者都非常重要,而对骨科手术患者则更为突出。
因为骨组织的血液供应较肌肉和其他组织差,其抗感染的能力比软组织弱。
一、手术体位巡回护士在手术前应该根据手术的部位来安放病人的体位,每次安放体位时,既要重视患者的安全、舒适,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不使神经及生殖器受压,又要便于术者的手术操作。
1、仰卧位四肢手术。
肩关节、髋关节手术须在其后方垫一小沙袋,以便更好地显露手术野。
2、侧卧位适合颈椎、胸椎、半骨盆切除手术。
3、俯卧位适合脊椎、腘窝、跟腱等手术。
4、牵引床体位适用于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粗隆下骨折及股骨干骨折等手术。
二、骨科一般手术器械三、常用固定器材:钢丝、螺钉、钢板、髓内针、石膏等。
四、骨填充物:同种异体骨及人造骨。
五、人工关节与同种异体关节六、严格无菌要求止血带的应用在施行四只手术时,应用多功能电动气囊止血带机,可最大限度止住创面出血,达到止血、暴露手术野的目的,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或避免输血。
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1、部位:上肢在上臂的上1/3处,避免在上肢的1/2处。
因为上臂中段桡神经处于肱骨桡神经沟内,易受压,所以应回避此处。
下肢止血带应上在大腿的上1/3处。
2、成人与儿童的规格,上肢与下肢的规格之分,使用时选择合适的止血带。
3、止血带扎在肢体上才能充气,否则会爆裂。
4、充气压力,上肢不超过350mmHg,下肢不超过500mmHg,放气时应缓慢,放气过快,可导致血压下降。
因此,巡回护士要做到两点:(1)缓慢放气同时,眼睛关注患者血压;(2)放气的同时,调快患者的输液速度,并告知麻醉医生。
5、时间限制:50岁以下的患者,上肢不超过1小时,下肢不超过1.5小时。
第二次应用时限应该比第一次要短。
松止血带时,用纱布压紧伤口,必要时抬高肢体60度,10~15分钟后再驱血,充气。
6、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漏气,应立即更换。
7、止血带应定期检查,保证其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