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医药浴的四点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中药浴泡洗注意事项中药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有益于调整身体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等作用。
但在进行中药浴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材料:中药浴需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中药材,不同的草药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选择适合自己的药材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2、清洗皮肤:进行中药浴前,一定要先清洗皮肤,以去除身体表面的污垢和汗液等物质。
3、控制水温:中药浴时水温不宜过热,以免烫伤皮肤。
一般来说,水温控制在37-42度之间为宜。
二、中药浴的注意事项1、时间不宜过长:中药浴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为宜,否则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2、不宜在饭后进行:中药浴时,身体会消耗一定的能量,不宜在饭后进行,以免影响消化。
3、避免进食过多的食物:进行中药浴前,不宜进食过多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和吸收。
4、不宜在生理期和怀孕期进行:女性在生理期和怀孕期不宜进行中药浴,因为草药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5、避免与药物冲突:进行中药浴前,需要了解自己是否有药物过敏或敏感等情况,以免与药物冲突。
6、避免过度疲劳:进行中药浴前,需要注意自己是否过度疲劳,以免身体无法承受中药浴带来的副作用。
三、中药浴后的注意事项1、及时饮水:中药浴后,身体会消耗一定的水分,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免出现脱水等情况。
2、适当休息:中药浴后,需要适当休息,以恢复身体的活力和能量,避免过度消耗。
3、不宜马上洗澡:中药浴后,不宜马上洗澡,以免草药成分残留在身体表面,影响药效。
4、避免进食过多的食物:中药浴后,不宜进食过多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和吸收。
总之,中药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但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在进行中药浴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草药材料,注意水温、时间等方面的控制,以免对身体带来伤害。
除此之外,在中药浴后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中医草药浴疗法排出体内湿气舒缓疲劳中医草药浴疗法是传统中医药中的一种重要疗法,通过使用草药来调理身体,排除体内湿气,舒缓疲劳。
这种疗法在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工作和生活节奏所带来的压力和疲劳,成为一种有效的保健方式。
1. 中医理论与湿气中医理论认为,湿是一种致病因素,可引起人体气血运行不畅、身体功能失调等问题。
湿气蕴结在体内可导致身体不适、疲劳、痰湿等症状。
因此,排除体内湿气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 中草药浴疗法的原理中草药浴疗法通过热水煮草药,使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水中,加之热水的作用,使草药成分能够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发挥药效。
中草药浴疗法可通过热力、湿热、气味等多种方式作用于人体,起到舒筋活络、开窍散瘀、排湿解毒等作用。
3. 典型的中医草药浴疗法(1)草药浴典型的中医草药浴疗法使用草药制剂,如艾叶、桑叶、菊花、苍术、石楠叶等。
在温水中加入适量的草药制剂,再浸泡一段时间,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水渗透进入皮肤,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2)足浴足浴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草药浴疗法,通过泡脚可以促进全身气血流通,排除体内湿气。
可以选择适当的草药,如川芎、红花、当归等,配合加热的水煮沸,再放入草药进行泡脚浸泡。
(3)全身浸泡全身草药浸泡是一种比较彻底的中医草药浴疗法。
选择一些具有排湿功效的草药,如薏苡仁、茯苓、莲子心等,加水煮沸后,放入草药进行全身浸泡。
全身浸泡草药浴可促进全身经络畅通,排出体内湿气,舒缓疲劳。
4. 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草药浴疗法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自身体质和需要选择草药,并按照比例进行煮沸。
(2)水温要适中,过热或过冷都不利于草药的渗透和发挥作用。
(3)浸泡时间要适中,一般为15-30分钟,不宜过长时间。
(4)在草药的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总之,中医草药浴疗法是一种传统疗法,通过热水和草药的作用,排除体内湿气,舒缓疲劳。
但是,对于个体差异较大的人群,应根据自身体质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草药和方法进行浸泡,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药浴的注意事项范文
药浴是一种应用中草药等药材进行泡浴以达到保健养生的方法,具有
温补、祛湿、理气、活血、养颜等功效。
在进行药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
个方面。
其次,药材的准备和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使用鲜药材,应注意
药材的鲜度和清洁度,最好选择来自正规渠道的优质鲜药材。
如果使用干
燥药材,应确保药材的质量和保存状态,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药材。
药
材在使用前最好经过清洗、浸泡和煮炖等处理,以提高药效和安全性。
另外,药浴的时间和温度也需要注意。
药浴的时间一般不宜过长,一
般为20-30分钟为宜。
过长的时间容易使人疲倦,而且过长时间也可能导
致体内营养和水分丢失过多。
药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适宜的水温,一般为37-42摄氏度。
水温过高容易引起皮肤灼伤,过低则无法起到良好的药效。
在药浴过程中,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也需注意。
不同体质的人选药
材和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体虚气短的人宜选择滋补的药材,如黄精、人参等;体质火旺的人可选择清热解毒的药材,如金银花、菊花等。
同时,药浴时也需注意自己的感觉和身体反应,如出现疲倦、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药浴。
此外,药浴后的保养也是重要的。
药浴后可能会出现皮肤湿疹、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应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摩擦和刺激。
同时,药
浴后也应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以促进药材的吸收和身体的恢复。
养生药浴注意事项药浴是可以用于美容保健的,药洗浴是浴水对局部的刺激作用和药力作用。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养生药浴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用!养生药浴注意事项(1)浴液加水后,温度要适中,不能过热,以免烫伤。
(2)沐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吹风,洗浴完毕马上拭干皮肤。
冬秋之季,尤注意浴处宜暖而避风。
《老老恒言》谓:'浴后当风,腠理开,风易感,感而即发,仅在皮毛则为寒热,积久入里患甚大,故风来宜避,浴后尤宜避。
(3)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休浴。
空腹洗浴,容易发生低血糖,而虚脱昏倒。
饭后饱腹沐浴,全身体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胃肠等内脏血液都会被动员而分散到身体表层,胃肠道的血量供应减少,同时会降低胃酸分泌,并使消化器官功能减低,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4)高热大汗、高血压病、主动脉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等患者不宜使用。
(5)对于年老和心、肺、脑等病患者,不宜单独洗浴,应有家属助浴,洗浴的时间不宜过长。
局部洗浴1.头面浴主要是将中药浴液倒入清洁消毒的脸盆中,待浴液温度适宜,进行沐发、洗头、洗面。
该浴法在面部皮肤美容及护发美发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对头面部疾病也有治疗作用。
其注意事项为:沐发洗面时要注意避风受寒,同时也注意防止浴后受风,对于面部急性炎症性渗出明显的皮肤病应该慎用。
2.目浴是将煎剂滤清后淋洗患眼,洗眼时,可用消毒纱布或棉球渍水,不断淋洗眼部;亦可用消毒眼杯盛药液半杯,先俯首,使眼杯与眼窝缘紧紧靠贴,然后仰首,并频频瞬目,进行眼浴,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
临床往往多是先熏后洗,这种方法除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达到疏通经络,退红消肿,收泪止痒等效果外,尚有由于药液的温热作用,使眼部气血流畅。
该法使用时要注意药液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洗剂必须过滤,以免药渣进入眼内,同时,一切器皿、纱布、棉球及手指必须消毒,尤其是黑暗有陷翳者,用洗法时更须慎重;眼部有新鲜出血或患有恶疮者,忌用本法。
端午节泡药水澡注意什么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节点,习俗丰富多彩。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有很多特殊的习俗,其中之一就是泡药水澡。
泡药水澡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相传可以保护身体健康、驱邪祛病。
在泡药水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首先,选择合适的药材非常重要。
泡药水澡是以中药材料为主要成分,通过熏蒸浸泡人体来起到保健、祛病的作用。
在选择药材时,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药材。
例如,如果你想要祛湿除痹,可以选用熟地、巴戟天等药材;如果你想要舒筋活络,可以选用红花、桑叶等药材。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特殊体质的人,如孕妇、高血压患者等应避免泡药水澡,因为中药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泡药水澡的水温要适宜。
泡药水澡的水温一般要在37左右,这个温度对人体来说比较舒适。
水温过高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容易引起过敏;水温过低,则无法达到理疗的效果。
因此,在泡药水澡之前,我们需要使用温度计测试水温,确保水温适宜。
第三,时间控制要得当。
泡药水澡的时间一般为20到30分钟。
如果时间过短,药效无法充分渗透到皮肤,起不到理疗的作用;如果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皮肤过敏或烫伤。
此外,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在泡药水澡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这时应该立即停止泡澡,保护好自己。
第四,保持室内通风。
泡药水澡会释放出一些药材的气味,长时间吸入这些气味会对呼吸系统产生一定的刺激。
因此,我们需要确保泡药水澡的室内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空气新鲜。
可以在泡药水澡的同时打开窗户或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空气质量。
第五,注意个人卫生。
在泡药水澡之前,我们需要洗净身体,确保身体干净。
这样可以避免药效受到肌肤残留物的影响,也可以减少因泡澡引起的细菌感染。
此外,为了防止药材残留在身体上,泡药水澡后应该及时用清水冲洗身体,保持身体的清洁度。
最后,饮食要适度。
在泡药水澡的过程中,身体会通过皮肤吸收药效,所以饮食要适度,不要过饱或过饿。
中药药浴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引言中医药浴是一种重要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将中药煮沸后加入浴缸中,让患者全身浸泡其中,以达到舒筋活络、祛湿驱寒、促进血液循环等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药药浴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操作方法准备材料•中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合的中药材,常见的有花椒、当归、川芎、艾叶等。
•温水:准备足够的温水,水温一般控制在40℃-45℃之间,以个人感受为准。
•浴缸:选择适合自己的浴缸,大小宽敞,边缘安全,能够容纳足够的水量。
•毛巾或浴巾:用于擦拭身体。
操作步骤1.先将足够的中药加入适量水中,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慢煎15-20分钟。
2.在中药慢煎的过程中,可以先准备好浴缸,往浴缸中注入足够的温水。
3.将煎好的药水过滤掉渣,将药水倒入浴缸中,并充分搅拌均匀。
4.检查水温是否适宜,水温过高可能会烫伤皮肤,水温过低可能不会产生良好效果,调整至适宜温度。
5.脱下衣物,进入浴缸中,全身浸泡,可以用手轻轻搓捏身体,以促进血液循环。
6.在浴缸中浸泡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根据个人需求和感受适当调整。
7.浸泡结束后,用毛巾或浴巾擦干身体,保持温暖。
注意事项1.禁忌人群:孕妇、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皮肤有创伤或炎症的人群不宜进行药浴,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2.水温控制: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应注意调整水温至适合自己的舒适温度。
3.用药量:中药药浴的用药量应根据个人情况来确定,用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疗效。
4.风湿气候:湿气较重的天气,人体容易出现湿气,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祛湿化气的中药材。
5.饮食调理:中药药浴后,身体可能会透出一些药性,建议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水果、蔬菜等清淡食物来调理身体。
6.个人卫生:在进行中药药浴前,应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汗渍、油垢等污物影响疗效。
结论中药药浴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通过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合理使用中药材,并注意相应的注意事项,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泡药浴的注意事项和禁忌泡药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但是,泡药浴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禁忌,以下就详细介绍一下。
一、选择合适的药材泡药浴时要选择合适的药材,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功效。
如果没有专业医师指导,最好选择一些常见而安全的中草药,如枸杞子、菊花、玫瑰花等。
同时,在购买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二、掌握正确的泡药浴方法1. 清洗干净:在泡药前要先清洗干净身体,以免污染水质。
2. 控制水温:在泡药时应该控制好水温,避免过热或过凉。
一般来说,水温应该在37℃左右。
3. 泡浴时间:泡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15-30分钟之间。
过长会使身体出现不适,并且对身体没有好处。
4. 按摩穴位:在泡浴时可以按摩一些穴位来增加效果。
但是,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要过度用力。
三、注意个人卫生在泡药浴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
首先,要选择干净的浴缸、水桶等容器;其次,在泡药前要清洗干净身体,并且不要和他人共用浴盆或水桶。
四、禁忌1. 月经期:在月经期间不宜泡药浴,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2. 饱食后:饱食后不宜立即泡药浴,容易引起胃肠道问题。
3.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由于泡药浴会增加心脏负担,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来说是禁忌的。
4. 皮肤破损:如果身体上有皮肤破损或感染的部位,则不适合进行泡药浴。
5. 孕妇和婴幼儿:孕妇和婴幼儿因为身体较为敏感,在进行泡药浴时需要特别小心,并且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综上所述,泡药浴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在进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和禁忌。
只有正确掌握泡药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顽癣灵中药药浴使用方法:一次取两袋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再煮20分钟,过滤取汁加入有温水的浴盆或者浴缸中,以水覆盖全身浸浴。
注意事项如下:首先要注意饭后不宜马上洗澡,过度疲劳和饥饿时不宜洗澡,身体虚弱时不宜洗澡,有高血压、心脏病时洗澡应谨慎。
(1)注意水温和环境温度要适宜:水温太高(40度以上)会刺激皮损,以致产生不利影响;水温过低(34度以下)则不能较好地软化鳞屑和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不利于皮损的消退。
一般水温应以患者稍感温热为宜,大约在35-39度之间。
也可以根据皮损的类型不同来选择水温,如寻常型进展期以及红皮病型,脓疱型、渗出型皮损,水温应低一些,而对静止期皮损,特别是明显肥厚的斑块型皮损,水温则可高一些。
此外,洗澡时还应注意改善环境温度,以防受凉感冒而造成银屑病加重。
(2)注意洗澡的次数和每次洗澡持续的时间: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正常人每周洗澡一至二次即可。
而银屑病患者如有条件宜每天洗些药浴或矿泉浴更好。
根据临床经验,如果患者坚持每日20-30分钟的洗浴,和同样使用药物治疗而不洗澡的患者相比,通常能明显缩短治愈的时间。
(3)冼澡的方式应以浸浴为宜。
并且不可过度搔抓皮损,亦不可使用浴巾等用力搓擦。
经验证明,凡是因为过度搔抓或搓擦等使皮损遭受刺激者,往往会影响皮损的消退。
正常皮肤使用的沐浴产品对皮损部位的皮肤有一定激性,使用的沐浴露最好是无刺激性的,如强生的婴儿沐浴露。
(4)特殊情况下的洗澡:泛发性脓疱型、红皮病型以及渗出银屑病患者洗澡时,除水温不宜太高,以免刺激皮损。
对于老年体弱及伴有心脏病、高血压者,洗澡时除水温不宜太高外,还应采取坐式淋浴比较安全,洗浴时应有人在旁守护或帮助洗浴。
(5)在药浴过程如有不适感请停止使用。
颈椎病贴 。
中药泡浴注意事项中药泡浴,那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妙法。
就像给身体来一场温柔的洗礼,让每一个毛孔都能享受到中药的恩泽。
不过呢,这中药泡浴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得小心谨慎着来,不然就像乱弹琴,弹不出美妙的曲子啦。
泡浴之前,得先把中药准备好。
这就跟做菜似的,食材得新鲜、干净。
中药要是有杂质或者发霉了,那可不行。
你想想,要是吃的菜都是烂的,那这顿饭能香吗?泡浴用的中药也一样,要确保它的质量。
而且啊,每种中药都有自己的特性,就像人有不同的性格。
有些药可能比较温和,有些可能就比较猛。
所以呢,你得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药。
要是身体比较虚,就别选那些太猛的药,不然身体可受不了,就像小马拉大车,肯定累得慌。
再说说这水温吧。
水温可不能随便定。
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
水温太高了,就像把自己扔到开水锅里煮一样,皮肤肯定受不了,说不定还会烫伤呢。
水温太低了,那就跟洗冷水澡似的,不但起不到泡浴的效果,还可能让自己着凉。
那什么样的水温合适呢?大概在38℃ - 42℃之间就比较好。
这个温度啊,就像春天里的微风,暖暖的,刚刚好。
你可以先用手或者胳膊肘试试水温,觉得不烫也不凉,那就差不多了。
泡浴的时间也很有讲究。
不能泡得太短,也不能太长。
要是泡得太短,就像蜻蜓点水,中药的功效还没发挥出来呢,多可惜啊。
可是泡得太长也不行,身体会吃不消的。
就像你跑步,跑太久了就没力气了。
一般来说,泡个20 - 30分钟就挺合适的。
不过呢,这也得看个人的身体状况。
如果泡浴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了,那可别硬撑着,赶紧出来。
在泡浴的时候啊,还得注意通风。
要是在一个封闭的小空间里,又热又闷,那感觉就像在蒸笼里一样,多难受啊。
而且空气不流通的话,对身体也不好。
就像人需要呼吸新鲜空气一样,在泡浴的时候也得让空气能进得来出得去。
泡浴完了之后呢,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就像吃完饭要擦嘴一样,泡浴后也要做好护理。
要把身体擦干,特别是那些褶皱的地方,像胳膊肘啊,膝盖后面啊,要是不干的话,就容易滋生细菌。
中药泡澡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药洗浴美容由来已久,中药浴可以润肤美容、消湿祛热,还可以让人浑身清爽,解除疲劳,据资料显示,西施保持身材的方法是沐浴。
她将猪苓香、威录仙、茅霍香、香草、干荷叶、麻黄各两斤。
甘草、一白茫各半斤,研碎后取3-5两装入袋中,同前面的药品一起煎水,在无风的地方每日洗一次,几个月以后,肌肤就会变得芳香润泽,而且全身窈窕。
(1)用药水浴时,应针对病情选用药物,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药物应避免使用。
(2)药浴时,应先测试水温,过冷、过热均不适宜。
(3)儿童、老人和病情较重的患者,药浴时,要有人护理,避免受伤或意外。
(4)有急性传染病、妊娠或妇女月经期不应进行药浴。
(5)浴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沐浴的时间不应过长,尤其
时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者,以免缺氧昏倒,发生意外。
(6)饭前不宜进行药浴,以防低血糖休克;刚进食后,也不要立即进行药浴,一般应在一小时后进行,以免热水扩张周围肢体血管,使胃肠道血液量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7)沐浴之前,不应进行大活动量的运动或功能锻炼,尤其老年患者更应注意,避免活动过后沐浴时突发心脑血管意外。
(8)沐浴时,对患病关节的洗浴时间应稍长一些,多用热水浸泡,浴巾热敷。
(9)浴后,应立即用温清水冲洗干净,用干毛巾擦干,穿好衣服,以防感冒。
药浴如今越来越流行,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
选配适当的中草药,利用煮沸中药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或药物煎汤取液进行全身或局部洗浴以防治疾病。
药浴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也有洗、沐、浴、浸、渍、浇等法。
需遵循处方
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
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液亦可),加适量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盆内,待温度适宜即可洗浴。
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
局部疗效更明显
药浴包括全身药浴和局部药浴。
全身沐浴是借浴水的温热之力及药物功效,使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起到发汗退热,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等作用。
局部洗浴是借助热力和药物的综合作用,直透局部皮肤腠理,而发挥清热解毒,消肿除湿,祛风杀虫,止痒,活血行气,软化角质,祛腐生肌等功效。
药浴包括头面浴、目浴、手足浴、坐浴等形式。
其利用药物透过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的吸收,进入经脉血络,输布全身而发挥其药理效应。
也可对病灶局部发挥治疗和保健作用。
局部疗效更为明显。
简单药浴在家洗
常用的简单有效药浴有以下几种,可在家自行操作。
风油精浴:在浴水中加入十几滴风油精,会浑身凉爽,防生痱子;十滴水浴:将十滴水3~5支加入浴水,洗浴后,双目清明,体表凉爽舒适。
尤其适用于小儿初生痱子;仁丹浴:成人在水中加入一包仁丹,小儿加半包,搅拌后使其溶解,浴后神志舒畅,有助消暑祛热提神;翠衣浴:取翠衣(西瓜皮)若干,去皮后捣汁,涂抹身上5~6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或直接用瓜皮搓擦十来分钟,再用水冲净。
此法不仅可防痱子,常洗还可使皮肤细嫩;菊花浴:取菊花适量,煎汁去渣,加入浴水中,洗泡20分钟左右,再用水冲净。
此浴有解暑、明目、清火、醒脑之功,最宜脑力劳动者洗浴;香醋浴:在浴水中加入少许醋,浴后浑身舒适,且头发柔软光泽,易梳理。
器具、时间有讲究
全身浸浴用具要求清洁无油腻,内表面光滑无尖、刺、大小合适,质地以木质者最佳,其次为陶、搪瓷等。
局部浸浴用具最好用铜质器具,可先煎药,再洗浴,十分方便。
铝质次之,最好不用铁质器具,也可先用砂锅、陶器煎煮成浴液,倒入搪瓷、木盆中使用。
连续应用浴液时,应使用有盖的容器。
用前和用后一定要清洗干净。
同时,也要注意,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全身药浴。
饭前肠胃空虚,洗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
饭后立即药浴会造成胃肠或内脏血液减少,血液趋向体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
呕吐。
全身药浴后应慢慢从浴盆中起身,以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眩晕、摔跤。
洗浴时间不可太长,以半小时为宜。
临睡前不宜行全身热水药浴,以免兴奋,影响睡眠。
药浴时,室温不应低于20℃,局部药浴时,应注意全身保暖。
外用的药浴药液不可内服。
可重复使用,用时加温,一剂药可使用数次,冬季一剂药可使用5~7日,夏季可用2~3日。
中医全说网温馨提示:应注意几类人不宜用药浴。
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低下者,热水药浴会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重心血管负担;另如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重症高血压患者等。
但可行局部药浴,治疗范围小,对全身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