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湖》幼儿园教学案例06
- 格式:docx
- 大小:11.32 KB
- 文档页数:1
幼儿园艺术表演《天鹅湖》教案幼儿园艺术表演《天鹅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与欣赏古典芭蕾舞艺术。
2. 学习《天鹅湖》歌剧中的基本剧情、人物形象、音乐特点与舞蹈特色。
3. 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舞蹈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典芭蕾舞欣赏与介绍。
2. 《天鹅湖》剧情、人物形象、音乐特点与舞蹈特色介绍。
3. 基本动作和形象语言的训练和指导。
4. 组合舞蹈教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对古典芭蕾艺术进行介绍和欣赏,加深幼儿对舞蹈的理解和感受。
2. 学习《天鹅湖》歌剧中的剧情,人物形象、音乐特点和舞蹈特色,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舞蹈。
3. 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灵活性和形象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赏《天鹅湖》的视频,让学生听、看、感受、模仿和表演。
2. 组合舞蹈的教学,让幼儿在动作和形象语言中体验和表现舞蹈。
五、教学准备1.《天鹅湖》的视频资料。
2. 舞蹈教学场地和装备。
3. 班级音乐器材和音乐资料。
六、教学过程设计1. 集体观看《天鹅湖》的视频剧情并了解基本情节和角色形象。
2. 对幼儿园儿童进行舞蹈基本动作的训练和指导,例如扑克脸、奔跑、跳跃、旋转等。
3. 掌握基本形象语言,例如手指拉长、脖子拉长、背部伸出、翅膀般的手臂等。
4. 引导幼儿模仿《天鹅湖》中的人物形象,例如白天鹅、黑天鹅、王子等。
5. 通过创意活动和教育游戏训练和提高幼儿的身体灵敏性和形象表达能力。
6. 按照《天鹅湖》中的音乐和舞蹈特点,设计组合舞蹈,让幼儿学习和展示舞蹈表现能力。
七、教学评估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观察学生在舞蹈训练中的表现,以评估学生的技能水平。
2. 观察幼儿在同伴间的协作和互动,以评估幼儿的合作和沟通技巧。
3. 观察幼儿的回答问题和表演行为,以评估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展示表现能力。
八、教学参考资料1.《天鹅湖》的视频资料。
2. 古典芭蕾艺术规范与教育指南。
3. 幼儿舞蹈教程参考书目。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天鹅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童话音乐之旅》,详细内容为《天鹅湖》选段。
通过对该曲目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倾听并感受《天鹅湖》的音乐风格,了解其故事背景。
2. 学会哼唱《天鹅湖》选段,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曲目中的情感。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曲目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哼唱。
教学重点:《天鹅湖》的故事背景、音乐风格及动作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天鹅玩具、故事卡片。
2. 学具:音乐课本、彩色笔、动作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天鹅湖》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聆听:播放《天鹅湖》选段,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音乐的风格和情感。
3. 歌曲学习:教师钢琴伴奏,带领幼儿学唱《天鹅湖》选段,注意指导节奏和音准。
4. 动作学习:根据曲目中的情感,创编简单的动作,让幼儿用动作表现出天鹅的形象。
5.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动作练习,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动作组合。
6. 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动作展示,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天鹅湖》2. 图画:天鹅、城堡等与故事相关的图案3. 歌词:选段的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天鹅湖》的故事,并哼唱选段。
2. 答案:根据课堂学习,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邀请家长参加音乐活动,共同欣赏《天鹅湖》。
(2)组织幼儿参观芭蕾舞表演,加深对音乐剧的认识。
(3)开展以《天鹅湖》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曲目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哼唱。
2. 教学过程中的动作学习与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讲述与哼唱实践。
幼儿园舞蹈教案《天鹅湖》教案名称:幼儿园舞蹈教案—《天鹅湖》教学目标:1.了解《天鹅湖》的故事情节及音乐节奏2.能够模仿天鹅的动作3.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和形体美感教学重点:1. 教学天鹅的动作及舞蹈2. 教学音乐的节奏及配合舞蹈的律动感教学难点:1. 教学幼儿协调性及形体美感的培养2. 教学幼儿如何感受音乐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视频和图片,让孩子们了解《天鹅湖》的故事情节,增强学习兴趣,激发情感体验。
2.基础动作教学:(1) 头部动作:右转、左转、上仰、下俯。
(2) 手臂动作:伸直双臂、上平举双臂、下平托双臂。
(3) 转身动作:向左转身、向右转身。
3.舞蹈教学:(1) 臂式演示:以手臂造型为核心,通过手臂的变化来表现不同情感。
(2) 独立练习:让孩子们自由地练习手臂动作,培养流畅的动作和感受音乐的能力。
(3) 组合练习:将孩子们分成小组,组合展示手臂动作的不同变化,培养孩子们的艺术表现力。
(4) 整体舞蹈:通过组合不同的手臂动作及舞蹈动作,完成一整段简单优美的《天鹅湖》舞蹈。
4.结束环节:通过反思教学内容,回顾教学过程及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自我评价2. 教师评价3. 班级评价4. 家长评价教学资源:1. 《天鹅湖》音乐视频2. 《天鹅湖》图片3. 舞蹈教学视频教学时间:五个课时总结:本教学方案旨在通过学习《天鹅湖》舞蹈,培养幼儿的形体美感和音乐感,提高艺术表现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及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通过这些学习和训练,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基本舞蹈技能,让艺术之花在美好的生命里迸发!。
幼儿园艺术公开课《天鹅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天鹅湖》的故事情节和音乐。
2. 感受音乐和舞蹈的魅力,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文化意识。
3. 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天鹅湖》选段
2. 素描练习
3. DIY天鹅湖魔法杖
三、教学准备
1. 视频《天鹅湖》选段
2. 魔法杖材料(竹棒、纸等)
3. 素描纸和铅笔
四、教学过程
1. 开场:介绍《天鹅湖》的故事背景和音乐特点。
2. 观看视频:《天鹅湖》选段,让孩子们直观感受音乐和舞蹈的魅力。
3. 素描练习: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将《天鹅湖》中的角色或场景描绘下来,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和表达能力。
4. DIY天鹅湖魔法杖:让孩子们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自己的魔法杖,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分享与交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6. 结束语:总结课程内容,鼓励孩子们继续探索和学习,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教案,实际的教学过程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调整。
天鹅湖教案天鹅湖教案「篇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情节表现天鹅的各种动态,运用遮挡、叠印等方法现丰富的画面。
2、尝试给作品配匕合适的底色。
3、继续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使用材料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1、课件:天鹅湖图片,两只天鹅的`小图片。
2、水粉笔,水粉颜料,作业纸,调色盘,抹布,桌布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天鹅湖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和交流。
(1)教师:这是什么地力?这里有什么?这些人鹅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2)教师:夕阳下,这些天鹅又是什么样子的?颜色有什么变化?2、与幼儿一起交流、讨论创作方法。
(l)教师:天鹅湖中有许多天鹅,我们怎么把它们表现出来?(2)教师出示小图,演示两只天鹅的重叠方法,帮助幼儿理解上下、左右、多少。
教师:这两只天鹅重叠在一起露处了哪些部分?挡住了哪些部分?(3)师幼共同讨论画面背景的创作方法。
①教师:湖里还会有什么?(小鱼、水草)②教师:湖水是什么颜色的?怎样表现湖水才能突出水面上的天鹅?(色彩区别)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什么方法添画湖水?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重点:各种姿态的天鹅。
(2)难点:湖水与天鹅颜色的搭配。
要点提示:1)天鹅的造型比较简单,只要抓住天鹅长长的脖子这一特征即可。
2)教师需要利用小图片帮助幼儿学习画面的构图,理解天鹅之间的遮挡关系。
3)在为天鹅涂色的时候,要打破幼儿对天鹅固有色彩的印象,用拟人化的语言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多种色彩表现美丽的天鹅。
4、展示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你画的天鹅在干什么?活动建议:☆日常活动:继续引导幼儿欣赏粉印版画作品,讨论画面构图的方法。
☆区角活动:①科学区:观察天鹅的外形特征。
②美术区:用油泥塑造各种动态的天鹅。
天鹅湖教案「篇二」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各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文的理解、朗读教学中抓住中心词,由中心词引出每段内容,并结合内容进行想象拓展,使学生获得美感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幼儿园舞蹈《天鹅湖》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舞蹈《天鹅湖》中的基本动作和姿势;2.了解舞蹈的节奏和节拍,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培养幼儿园学生的舞蹈素养和艺术修养,发扬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舞蹈《天鹅湖》中的基本动作和姿势;2.音乐的鉴赏和配合;3.团队合作和协调。
三、教学过程1.热身:五彩斑斓本部分旨在加强幼儿体能,呼吸,使身体得到充分的调节和放松。
2.技巧练习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技巧的练习,主要是单独练习动作和合久神。
3.合久神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合久神的协调,需要大家更多的合作和协调。
4.音乐加强训练本部分的重点是加强对音乐的鉴赏和配合,加强大家的音乐语言能力,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音乐。
5.整合部分本部分是将前面学的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从舞蹈和音乐的表演和配合等方面进行综合演练。
四、教学方法1. 小组配合:采用互助小组对舞蹈进行对线式练习,使孩子们能够更快速进入角色,加快舞蹈熟悉度;2. 观察点述:着重点分析舞蹈训练中容易出现的动作难点和技巧练习难点,从而进行及时纠正;3. 音乐鉴赏训练:在舞蹈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们更多地探究音乐语言的鉴赏力,让幼儿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音乐。
五、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的实现度:通过这一集体和大组织的训练和展示,本次活动达到了上述目标;2.教学模式:该模式有效地降低了跨年龄段的学习差异,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和接纳,同时也让本来枯燥、单调的学习变得活泼而有趣;3.适应性调整:由于该活动的性质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所以需要特别情况下进行适应性调整,比如特别注意时间管理,调整学生参与课程的时间,提供场地调整等。
幼儿园欣赏《天鹅湖》教案教案幼儿园欣赏《天鹅湖》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天鹅湖》2.能够理解故事情节3.学习并演唱其中著名曲目4.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二、教学内容1.《天鹅湖》的故事情节2.《天鹅湖》中的著名曲目:《天鹅之舞》3.音乐欣赏三、教学过程1.《天鹅湖》的故事情节1.1 教师介绍今天老师要讲一个故事,它的名字叫做《天鹅湖》。
1.2 故事叙述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王子庆生时赠予他一个弓和箭。
邀请着自己的朋友和他的场地,王子很快地就出去狩猎,当他到达森林边缘时,他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穿着白色的礼服,王子立即爱上了她。
但是,这个女子实际上是一个被恶魔拉斯特尔赶走了的天鹅,她和她的朋友们每天晚上都可以变成人类,并在湖边跳舞,但她每晚都必须返回湖中,否则就会被恶魔发现。
王子和她相爱了,但他很快就被恶魔说服了,而且他相信了一个邪恶的计划,王子和女子的故事悲惨地结束了。
1.3 总结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我们不应该相信邪恶的计划和谎言,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着善良和友爱之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生活在美好的世界里。
2.《天鹅湖》中的著名曲目:《天鹅之舞》2.1 教师介绍今天老师要讲的曲目,大家应该都听过,这首曲目就是《天鹅之舞》。
2.2 曲目欣赏及讲解播放音乐:《天鹅之舞》在欣赏完这强大的民乐后,老师对孩子们说:“这首曲目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畅销,不仅因为旋律优美,而且因为它和一个知名的芭蕾舞《天鹅湖》有关。
”2.3 欣赏过后孩子们学习《天鹅之舞》的曲式,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唱出美妙的旋律。
3.音乐欣赏3.1 教师介绍在这个故事中,音乐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策略、角色和场景的变化。
我们现在将一起欣赏这段音乐。
3.2 音乐欣赏及讲解播放音乐:《天鹅湖》中著名的乐曲这段音乐是《天鹅湖》中的著名乐曲,可以为我们的情感和感受打开一扇门。
从和谐的旋律和流畅的音乐中感受到爱与坚定,能够激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幼儿园优雅之旅:欣赏《天鹅湖》教案近年来,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普及和重视,幼儿园中的音乐舞蹈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
《天鹅湖》作为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剧,不仅具有浓厚的艺术底蕴,更蕴含了宝贵的教育意义。
本文将以幼儿园优雅之旅为主题,以欣赏《天鹅湖》教案为线索,深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艺术教育。
通过对《天鹅湖》教案的全面评估,带领读者深入理解和欣赏芭蕾舞剧,同时探讨艺术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天鹅湖》教案:饱含艺术魅力的启蒙教育1.1 以《天鹅湖》为主题的艺术教育活动《天鹅湖》作为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剧,以其精美的舞美和动人的音乐,吸引了全世界观众的目光。
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以《天鹅湖》为主题的教案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欣赏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
1.2 教案设计的灵活性和启发性《天鹅湖》教案的设计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启发性,既能引导幼儿欣赏和理解舞剧的情节,也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引导他们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天鹅湖》的情感和体验。
1.3 课堂实施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在实施《天鹅湖》教案的课堂活动中,要注重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游戏、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尽情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幼儿园艺术教育:启发性的教学模式2.1 以艺术为媒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艺术教育,幼儿可以在欣赏和体验中,培养审美情感,激发创造力,促进感知觉发展,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2.2 引导幼儿在实践中感知美好艺术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幼儿在实践中感知美好。
在欣赏《天鹅湖》教案中,幼儿可以通过观看演出、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3 以启发性的教学模式塑造终身学习者艺术教育应当以启发性的教学模式塑造终身学习者。
通过启发性的教育方式,幼儿可以在欣赏《天鹅湖》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培养独立思考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幼儿园情景剧《天鹅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鹅湖》情节,并能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会表演幼儿园版的《天鹅湖》情景剧。
3.培养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以幼儿园版的《天鹅湖》为主题,讲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2.指导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表演技巧和合作能力。
3.制定排练计划,组织孩子们进行集体排练。
4.进行幼儿园版《天鹅湖》情景剧的演出。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介绍《天鹅湖》的故事情节,向孩子们展示与剧情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角色介绍教师向孩子们介绍剧中的主要角色,如安妮、魔法师、王子等,并讲解他们的性格、动作和情感。
3.分组分配角色教师组织孩子们分组,指定每个小组的角色,并帮助他们理解角色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4.表演技巧练习教师指导孩子们学习表演技巧,如舞蹈动作、表情、声音等,并进行趣味练习,如“大声说出你的名字”、“模仿鸭子叫声”等,以提高孩子们的表演能力。
5.集体排练教师制定排练计划,组织孩子们进行集体排练,检查他们的表演质量,并做好现场指导和调整。
6.演出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演出,为他们提供现场协助,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教学评价教师对孩子们的表演进行评价,主要从角色扮演、表演技巧、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估,肯定孩子们的努力和成就,鼓励他们继续发扬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反思该教案通过故事情节介绍、角色分配、技巧练习、集体排练和演出五个环节进行,重点培养了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发现和解决孩子们在表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他们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体验。
幼儿园舞蹈教育教案《天鹅湖》一、教学主题:幼儿园舞蹈教育教案《天鹅湖》二、教学目标:1.了解并熟悉天鹅湖的故事情节;2.感受舞蹈音乐所传递的情感;3.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及调整姿势;4.培养幼儿的音乐舞蹈欣赏能力;5.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舞蹈内容:天鹅湖是著名的叙事芭蕾舞剧,由作曲家彼得柴科夫斯基和编剧伊凡.蒂尔冯等共同完成。
在编舞家马里乌斯.彼得.格列辛的执导下,叙述了公主奥德丽被魔法师罗斯塔男爵变成天鹅公主,只有真爱才能拯救她的故事。
2.教学方法:(1)情节介绍:通过幻灯片、图片展示等方式呈现天鹅湖的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情节,引发情感共鸣。
(2)音乐欣赏:播放天鹅湖主题曲,让幼儿感受舞蹈音乐所传递的情感,能够理解舞蹈动作内容。
(3)舞蹈动作示范: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带领幼儿跟随节奏进行基础舞蹈动作练习,并通过调整姿势等方式提高动作质量。
(4)合作游戏:教师设计天鹅形态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四、教学步骤:1.引入活动(10分钟)制作一张“天鹅湖剧照”,让幼儿们一起欣赏天鹅湖中的剧照,了解天鹅湖的故事情节,显出极为崇高、大气的美感。
2.基本动作的明确(30分钟)通过教师的示范动作,引导幼儿体验琴键的声音和运动的灵活性,学习基本舞蹈的动作和协调性,同时关注动作的正确性和优美性,创造出更多的和谐变化的形式。
3.舞蹈动作练习(30分钟)老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基础舞蹈动作练习,逐步提高幼儿的舞蹈动作质量和优美度,同时点燃幼儿的热情和积极性。
4.调整姿势(20分钟)针对幼儿身体上的问题进行调整,例如头部姿势、背部姿势等,提高幼儿舞蹈的整体协调性和优美度。
5.合作游戏(20分钟)对幼儿们分组,号召他们以天鹅的形式完成游戏所需的动作,如万鹅齐飞和群起飞舞等,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
五、活动总结(10分钟):教师回顾舞蹈课程内容,概括幼儿在课程中的得与失,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动多跳,快乐成长。
奥尔夫:《天鹅湖》
活动目标:感受名曲的优美,并听音乐和老师愉快地游戏。
活动准备:CD、纱巾、天鹅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你们见过美丽的天鹅吗?出示天鹅图片,讨论其外形特征,学学天鹅的样子。
二、听音乐,展开想象
1.安静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舒缓节奏。
(师生想象讨论天鹅游泳或飞翔的动作)
2.再次听音乐,幼儿跟着老师自由学做天鹅飞翔、梳理羽毛、游泳等动作。
三、游戏活动
1.听音乐,把纱巾当做翅膀,模仿天鹅的各种姿态,尽情的舞蹈。
2.边听音乐边舞蹈,并和老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