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100AUTO TIME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朱余盛 邓荣宴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广西崇左市 532200摘 要: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课程教学当中,要充分应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让学生充分掌握技术为目的,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大量的实践教学。
本文分析了《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学必备的条件,最后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实践教学 汽车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一门涉及实践操作比较多的课程,课程当中涉及的许多汽车电器设备构造、设备运行原理、电气设备电路图、设备故障维修等理论与技术仅仅靠课堂上的讲解难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并且离开实际操作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和抽象,也会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影响教学的实效性。
[1]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教师们在职业教育的过程当中摸索实践出来的理论结合实际的新型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为载体,开展由教师主导,为学生创立实际操作教学情境,通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伴随教师的引导与讲解,讲课本知识落实到实践当中的教学过程,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非常符合现阶段职业教育。
1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课程教学缺乏目的性:《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汽车电气设备构造及其运行原理,了解到汽车日常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会发生哪些故障、发生故障的原理是什么,应该如何处理。
但现阶段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让他们以掌握知识为目的,而不是将让学生掌握技术操作作为课程教学的目的,没有紧跟市场,导致学生在毕业以后眼高手低,无法迅速适应岗位工作。
(2)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在传统的《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当中,授课一般是老师在教室内给学生讲述汽车电气设备相关构造原理、设备出现故障后的维修方法,然后在学校的实训教室进行小部分的实操技能训练。
浅谈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教学体会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中的重要部件,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正常运行和驾驶安全。
学习和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和维修技能对于汽车维修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汽车电气设备教学的重要性,并总结出了一些教学体会,下面我将就这些体会进行浅谈。
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学生在学习汽车电气设备时,首先需要了解汽车电路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原理、电动机原理、发电机和启动机的原理等。
只有深入理解了电路的构造原理,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工作。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实物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学中需要注重实践操作。
汽车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还需要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
可以通过安装模拟故障的汽车电气设备,让学生进行故障诊断和修理,以此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维修技能。
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汽车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维修技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拆装实验、维修演练等活动,让学生不断练习和提高动手能力,从而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汽车电气设备的教学还需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汽车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需要学生具备综合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注重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团队作业、实践项目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我们还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汽车电气设备的教学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行业动态和趋势。
论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摘要:对汽车专业的同学来讲其重要的专业课之一便是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进入新世纪后,汽车机电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地增加,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社会对汽车人才的需求。
怎样更好的对汽车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建设特色的汽车专业,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培养,是每一个从事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学的老师应该深入思考的。
笔者认为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实践教学;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在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改革,教育市场开放程度在不断加深,这些给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要想进一步发展,实用性环节必须要加强,让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这才能体现职业教育推崇的实用性、实践性,从而有效的提高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
汽车维修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是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这是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之一,作为一门对技能要求比较强的科目,该课程更应该对实操课程进行改革,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的提高。
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实验设备实践教学适合以班级为整体进行演示性教学。
这需要老师对相关原理进行正确的讲解,还需要对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加以重视。
如实缺乏实验设备,学生操作的机会会更少,甚至没有,无法进行实际的操作,老师就不能掌握学生操作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性的讲解也就无从谈起。
2、没有凸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在进行实操课的时候,老师设计的故障一般是以生产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然后和同学一起分析、诊断和纠正,而不是让同学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去思考,这对学生独立判断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而这是汽车维修人员所必须的能力。
3、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实践指导老师队伍的教学质量、经验、学历、技术水平等高低不等,来自于企业的老师有更富的实操经验,但是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欠缺;有的老师虽然学历高,但是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
浅谈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教学体会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电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控制汽车各个系统的运行。
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电气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文将从教学体会的角度对这门课程进行浅谈。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的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涉及到电气元器件的种类、原理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还应该注重实践操作。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电气设备,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电气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的教学需要注重实例分析。
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非常复杂,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一下子掌握所有的知识点。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可以通过具体的故障案例分析,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逐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的教学需要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汽车电气设备的维修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和方法。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实际的维修案例,引导学生模拟维修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汽车检修,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汽车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与维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等。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教学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例分析,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教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浅谈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教学体会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教学重要性,并且总结出了一些教学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交流。
我认为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教学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汽车电气设备的原理和构造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强调了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
我会组织学生观察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分析其工作原理,并通过拆解和组装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与维修过程。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知识和技能。
我认为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教学需要注重案例分析与问题求解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工作中,汽车电气设备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因此学生需要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汽车电气设备故障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
我会引导学生对汽车电路进行分析,找出故障点,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故障排除。
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求解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的实际工作。
我还认为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教学需要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
汽车电气设备具有高压电流和高功率的特点,如果操作不当则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强调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的安全操作规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我会反复强调维修操作时需要断开电池负极,避免发生意外触电。
通过安全意识的培养,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我认为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教学需要注重与企业合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习或者参观企业的方式,了解汽车电气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并且学习到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技巧。
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维修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浅谈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教学体会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与维修技术的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会通过教材的讲授和实例分析,向学生介绍汽车电气设备的一般构造和工作原理。
对于汽车电气系统的各个部件和主要元件的功能和组成进行详细的讲解,以便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
汽车的电瓶、发电机、电动机、点火系统、充电系统等都是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维修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教学实验和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自参与汽车电气设备的维修过程,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技术。
学生可以通过检测电路的连通性,分析电路的故障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维修。
在教学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课堂上,我会设计一些模拟实验,让学生操作汽车电气设备,熟悉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我也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际的汽车电气设备的维修过程中,通过实践掌握更加专业和实用的维修技术。
我还会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性的综合实训,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汽车电气设备维修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车间实训课程中,安排学生参与电路结构的设计、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工作,让学生在实战中提高自己的技能。
浅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作者:文/ 朱玲玲来源:《时代汽车》 2020年第18期朱玲玲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省烟台市 265500摘要: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技能类院校汽车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干内容之一,切实关系着该专业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及其对于技能类知识的实际应用状况。
因此,相关教育单位适时对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寻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认识该门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深刻理解吸收其中知识内涵。
关键词: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实践教学深入分析Analysis 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Automobile Electrical Equipment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CourseZhu LinglingAbstract:Automobile electrical equipment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courses are one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automobile major of techn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is real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learning situ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students and the actual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technical knowledge. Therefore, relevant education units should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on electrical equipment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courses in a timely manner,and explore a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teaching method, so that students can deeply understand and absorb the content of the knowledge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urse.Key words:automotive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maintenance, practical teaching, in-depth analysis1 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行各业的整体实力增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随之提高,这是汽车使用普及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浅谈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教学体会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关键课程之一。
学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汽车电气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感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学有着独特的教学体会,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学的一些体会。
我发现学生学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时存在着比较大的难度。
汽车电气系统构造复杂,涉及到电气原理、电路图、传感器、执行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困惑和压力。
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我也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我发现学生在学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后,对汽车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通过系统学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学生对汽车电气系统构造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能。
在实际的故障维修实践中,学生能够根据故障现象和故障代码迅速定位故障位置,并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成功解决了不少汽车电气系统的故障。
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后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也验证了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认为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学还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气系统构造和工作原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我们教师应及时了解和学习最新的汽车电气技术知识,更新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前沿性。
我们还应积极引进和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多媒体课件、虚拟仿真实验等,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维修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关键课程之一。
浅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分析【论文关键词】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
【论文摘要】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随着汽车机电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推行实践教学成为该课程关键。
如何培养优秀人才,促进汽车专业特色建设,培养学生实战能力,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
教师要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从事汽车修理行业,特别是现代汽车修理的必备知识。
其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特性、使用、维修、故障检测判断与排除等内容,需要电工学、电子学、物理及电工学等知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设备不足。
实践教学主要方式为以班级为整体的演示性教学。
演示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正确讲解,更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实验室设备台套数不足,学生很难有操作机会,不能实际操作,教师也不能预计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无法进行针对性讲解,完全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主导地位不突出。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根据生产实际设置故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诊断和排除,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教学脱节。
实践指导队伍有理论课和实践课。
理论课教师不注重实践训练,实践课老师不注重理论学习,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重复教学但是效果不佳。
教学队伍的“断层”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汽车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反馈信息无法测评。
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理论知识,并能独立操作,都无法进行测评。
学生的反馈信息无法传达到教师那里,造成单向教学,教学效果势必受影响。
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的教学方向
设计教学模块,明确目标。
鉴于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汽修、售后或相关部门,该专业学生首先必须掌握构造原理特性等基础知识;其次必须具有独立的故障判断、排除等修理技能。
此外,还应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型号、性能特点以及相关设备使用等技能。
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将教学工作分为如下几个模块:第一模块:种类型号模块。
该模块主要就汽车电气的种类、型号、型号特性等进行分析讲授。
第二模块:原理特性模块。
该模块为基础模块,通过原理和特性掌握,为下一步学习
故障判断和排除打下基础。
第三模块:构造、拆装、检修模块。
第三模块和第二模块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便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
第四模块:识图、接线、故障判断和排除模块。
该模块是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汽修专业必备的专业技能。
第五模块:仪器设备使用模块。
该模块要求学生认识使用仪器设备,学会用才能会修。
以上模块的划分,是为了使教学知识点更为集中,方便教学工作开展和学生学习。
一体化教学。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为主线,辅助教学设备为载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视觉、听觉和行动为一体,听课、提问、实践操作相贯通,全方位教学。
一体化教学的出发点,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培养,不仅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更要注意各个模块的相互渗透,以能力为主线,全方位实施。
严格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实习,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场所等教学资源,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注重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实行一体化教学,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合理设计教学模块,教学模块是一体化教学的依据,教学模块的设计,但一定要考虑本专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在遵循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注意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浅到深,从基础到专业,避免“断层”;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不能过分注重理论学习,更不能盲目增加实践学习时间,造成理论和实践比例失当,可以将理论学习放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满堂灌”,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三、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实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即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现场教学、技能训练、模拟故障三者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开展。
通过现场教学进行实践,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行“协作学习”的组织模式。
协作教学的组织模式是基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自身的特点而定。
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包括蓄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认知、充电系统和故障诊断、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判断和排除等,都有大量实践环节,加上教学设备、实践导师缺乏和学生自身兴趣等原因,引入“协作学习”模式很有必要。
协作学习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精神为宗旨,根据学生成绩、技能水平和学生兴趣,随机分成不同档次,组成协作小组。
协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促进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作业。
实行“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
传统考核模式侧重于理论(理论成绩70%,实践成绩20%,平时成绩10%),忽视实践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总体上升。
“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就是给予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
对等的地位,提高实践所占比重,促使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同时增加实践成绩的比重,也避免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滥竽充数、相互抄袭的现象,保证了考核的真实性。
结语: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本身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避免脱节。
本文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体化教学,三位一体和协作学习等模式。
笔者希望以上模式能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汽修行业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崇毅.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郭斌峰.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新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0,22.
[3]李敏.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信息,2009,9.
[4]王朋.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产学研荟萃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