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常规性病虫害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树木在生长中常见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方法树木是大自然中的绿色宝藏,给我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
然而,在树木生长的过程中,它们也常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本文将探讨树木在生长中常见的病虫害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病虫害的原因1. 环境问题树木的生长环境对其健康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树木所处的环境缺乏阳光、湿度过大或过小、土壤质量差等因素,就容易导致树木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例如,树木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引发真菌病,而土壤缺乏养分则容易导致树木的生长迟缓。
2. 树木缺水水是树木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树木长期面临缺水状态,则容易导致树木枯萎和受虫害侵害。
树木处于缺水状态时,抵抗力会减弱,从而容易受到病原菌和害虫的侵害。
3. 病虫害传播病原菌和害虫不仅可以通过自然传播,还可以通过人为传播。
例如,一些病虫害可以通过风、水、动物等媒介传播,而人为活动也可能将病原菌和害虫带入树木的生长环境中,从而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二、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 真菌病真菌病是树木病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常见的真菌病有白粉病、褐根病等。
预防和控制真菌病的方法包括:保持合理的树冠通风、减少树冠湿度以降低真菌滋生的条件;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并剪除感染了真菌的树枝或树叶;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等。
2. 蛀虫蛀虫主要侵害树木的干部,导致树干腐烂、树皮剥落等。
常见的蛀虫有蚜虫、象牙蠹等。
预防和控制蛀虫主要通过以下措施:及时修剪病虫害受损的树枝、去除感染了蛀虫的树木;保持树皮的完整性,以减少蛀虫入侵的机会;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等。
3. 病原菌感染病原菌感染会导致树木的疾病发生,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叶斑病等。
预防和控制病原菌感染的方法包括:保持树木的环境清洁卫生,减少病原菌滋生的环境;及时修剪感染了病原菌的病枝、病叶等;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等。
总结起来,预防和控制树木的病虫害需要从树木所处的环境、树木的养护和管理等方面入手。
植树节的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植树节是我国的重要节日之一,为了加强对树木的保护,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树木的存活率和生长状况,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树木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一、树木常见病害1. 灰霉病:主要发生在果树上,病害为淡灰色霉状物质,破损处有病斑。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合理施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可喷洒杀菌剂。
2. 苹果树黑星病:病害为黑色小斑点,严重时危及果实。
防治方法:及时修剪枝条,保持枝叶通风透光,喷施杀菌剂。
3. 松树松毛虫:松树上产卵的毛虫,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定期喷洒松毒杀虫剂,剔除寄主。
二、病虫害防治技术1. 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病原菌等天然敌害,控制害虫、病菌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 文化防治:通过改善植物生长环境,优化管理措施,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3.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对病虫害进行控制,例如采用高温灭菌、冷冻除虫等方法。
4. 化学防治:采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但要注意使用剂量,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三、技术指导1. 对病情及时做出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定期巡查树木,及时发现问题。
3. 使用防治药剂时,要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施用。
4. 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提高防治效果。
通过以上技术指导和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植树节中树木的病虫害,保护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希望广大爱绿植者能够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共同保护环境,共享绿色生活。
愿我们的植树节更加美好!。
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与应对策略树木病虫害是指树木遭受病害和害虫侵害导致生长受限、枯萎甚至死亡的现象。
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的加剧,树木病虫害的发生频率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保护和维护城市中的树木资源,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和应对策略。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措施和策略。
一、提高树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1.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在栽培新树木时,选择那些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能够降低树木遭受病虫害的几率。
2.合理施肥养护:正确施肥,供给树木所需的养分,使其保持健康状态,提高其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
3.适当修剪树木:树木修剪可以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康复,排除潜在的病虫害源,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二、建立病虫害监测与防控体系1.定期巡查树木状态: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对树木进行观察,及时发现树木可能存在的病虫害问题,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2.建立病虫害数据库:建立病虫害数据库,记录树木病虫害的信息,对树木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预警。
3.采取预防性喷洒治疗:定期进行预防性喷洒治疗,使用环境友好的农药或生物农药,提前预防树木病虫害的发生。
三、加强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1.利用益虫控制害虫:引入有益的天敌昆虫,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对树木上的害虫进行控制,实现生物平衡。
2.增加树木的生态多样性:增加树木的品种多样性和数量,增加树冠层的多样性,形成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改善树木生长环境1.保持适宜的水分供应:树木需要适量的水分来维持生长,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树木抵御病虫害的侵害。
2.改良土壤质量:保证树木生长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树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
3.控制周围环境:注意控制树木周围的环境干扰,如避免邻近的建筑工程对树木根系造成破坏,避免污染源对树木造成伤害。
五、加强宣传教育与维护管理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树木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培养公众保护树木资源的责任感。
林木的疾病与害虫防治林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资源之一,但也经常会受到各种疾病和害虫的侵袭。
这些病虫害给森林生态系统和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林木的健康和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疾病与害虫防治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疾病防治1.疾病概述疾病是指由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和病毒引起的林木组织的病害。
常见的林木疾病有白粉病、赤霉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林木生长受限、叶片凋落等不良后果。
2.疾病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通过选育抗病性强的品种来降低疾病危害。
(2)合理耕作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减少疾病的发生。
(3)化学防治:使用有效的农药喷洒灭菌。
二、害虫防治1.害虫概述害虫是指对林木生长和发育有害的动物,如松毛虫、树皮甲等。
它们会吞食叶片、破坏幼树嫩梢,严重时引发森林的退化。
2.害虫防治方法(1)生物控制:引入捕食害虫的天敌,如释放捕食性昆虫来控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2)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定期喷洒杀虫剂。
(3)建立防治体系:制定害虫防治计划和措施,及时进行监测和防治。
三、综合防治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林木,综合防治策略也是必要的。
1.综合防治概述综合防治是指针对林木的病虫害,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的方法。
包括生物控制、化学控制、物理控制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2.综合防治策略(1)疾病与害虫监测:通过建立监测体系,及时了解病虫害种群的发生情况,为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2)综合防治措施:根据病虫害类型和程度,结合生物控制、化学防治等手段,制定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
(3)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对森林从业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能力。
总结:林木的疾病与害虫防治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如疾病抗性品种选择、合理耕作管理、生物控制和化学控制等,可以有效地减轻病虫害给林木带来的损害。
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林木资源,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常见林木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常见的林木病虫害有很多种,下面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 树木菌核病:主要由真菌引起,会造成树干和根部出现菌核,导致树木死亡。
预防方法包括定期修剪树木,保持枝叶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害树木,避免传播。
2. 松毛虫: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毛虫类害虫,会大量进食松树的叶子,严重时会导致树木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或者利用松毛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3. 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潮湿环境下发生。
病害会在树木的叶子、枝干和果实上形成白色的粉状物。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加强树木的管理,保持树木的通风透光。
4. 松枯萎病:松枯萎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松树上发生,会导致树木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松树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害并进行除去,加强树木的抗病能力。
5. 杨树炭疽病:杨树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杨树的枝干和叶子出现黑色溃烂斑点。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修剪感染病害部位,清除病害树木,适时进行喷洒杀菌剂。
防治林木病虫害的方法包括加强树木的管理,保持通风透光,及时发现病虫害并进行除去,定期喷洒合适的药剂和杀虫剂,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等。
生物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论常见林木病虫害及防治方法9篇第1篇示例:林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众多的经济效益,还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林木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疾病和害虫的侵袭,给林木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了保护林木的健康,我们有必要了解常见的林木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常见的林木病害1.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侵袭引起的危害,病变初期表现为松树枯黄干枯,最终导致松树死亡。
主要传播途径为松褐天牛。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移除感染树木、采用化学防治等。
2. 松树大斑病松树大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病变主要表现为松树树皮出现大面积的疮痂,影响松树的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清理病斑树皮、合理施肥等。
3. 松材虱松材虱是一种长有吸头的刺吸虫,在松木上寄生并吸食汁液,导致松木叶片变黄、生长受限、死亡等现象。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剪除被害枝叶、喷洒农药等。
松毛虫是松树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幼虫主要以松树叶片为食,严重危害松木的生长。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手工捕捉松毛虫、喷洒杀虫剂等。
2. 松褐天牛三、防治方法在发现林木病虫害时,及时移除病虫源是最为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
将感染严重的树木及时清理,可以减少病虫的传播,防止疾病的扩散。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保护林木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林木的抗病虫能力,提高林木的养分吸收,减少病虫的危害。
3. 喷洒农药在病虫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但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和浓度,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设置天敌设置天敌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通过引入天敌控制害虫的数量,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
这种方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常见的林木病虫害的种类繁多,而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合适的防治方法是保护林木健康的关键。
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时发现林木病虫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林木的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大树病虫害消杀方案及措施一、定期巡查定期对大树进行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迹象,如发现病虫害,应详细记录病虫害的类型、症状、程度等,为后续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二、清理环境清理大树周围的环境,包括清除落叶、杂草等,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对病虫害的残体要及时销毁,防止病原菌的扩散。
三、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有助于提高大树的抗病能力。
施肥时,应选择有机肥料,如腐熟的有机肥或生物肥料,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
同时,应注意施肥的时间和量,避免过度施肥导致树木病害加重。
四、科学浇水科学浇水有助于维持大树的正常生长和防止病原菌的滋生。
浇水时,应控制浇水量和频率,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病害的发生。
同时,在干旱季节要及时补充水分,以保持大树的正常生长。
五、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是一种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可以使用适当的药剂进行防治,如杀虫剂、杀菌剂等。
但是,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浓度,避免对大树造成伤害。
同时,在使用药剂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六、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可以引入寄生蜂等天敌来控制某些害虫的数量。
但是,在使用生物防治方法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以避免引入新的生态问题。
七、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灯光诱杀某些具有趋光性的害虫;也可以通过人工捕捉或机械清理的方式清除病虫害的残体等。
但是,在使用物理防治方法时要注意安全问题和使用效率的问题。
八、加强管理加强管理有助于提高大树的抗病能力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修剪、除草、施肥等措施来改善大树的生长环境和提高其抗病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等措施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树木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一、引言随着城市的建设和绿化事业的发展,树木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树木也常常受到各类病虫害的侵扰,给城市绿化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树木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1.遴选健康树种选择抗病虫害的树种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一环。
在树木设置阶段,应充分考虑树种的抗病虫害能力,选择健康且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
2.树木合理培养树木的合理培养能提高其免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包括适当修剪、合理施肥、定期检查等措施。
修剪可以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增强阳光照射,降低病虫害的滋生率;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树木的抵抗能力;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或微生物制剂等自然界的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培育蜻蜓、黄蜂等天敌,利用它们食用病虫害;引种寄生虫控制害虫数量等。
4.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采用物理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利用黄板、粘虫球等黏附性材料捕捉害虫;设置树皮保护层以防止害虫蛀食。
5.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是较为常用的防治方式。
但为了减少化学药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6.综合管理综合管理是指将以上各种防治措施有机结合,并在实际管理中灵活运用。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问题,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提高防治效果。
三、实施案例分析以某城市公园为例,该公园遭受树木病虫害的困扰,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通过重新选择抗病虫害树种,提高了整个公园树木群体的免疫能力。
其次,对树木进行定期修剪和施肥,加强了树木的抵抗能力。
同时,引入了一些有益生物如寄生虫,以控制害虫数量。
此外,结合黄板和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公园病虫害问题的有效控制。
四、总结树木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城市绿化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防治树木病虫害的有效措施树木病虫害是指影响树木健康生长的一系列疾病和虫害,给树木生长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保护树木的健康,防治树木病虫害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理树木病虫害。
一、改善生态环境1.保持良好的土壤质量: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加强土壤肥力的改善。
保持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减少因土壤质量差引起的树木病虫害。
2.合理浇水: 根据不同树木的需水量,进行科学合理浇水,避免过度浇水或缺水。
过度浇水容易导致树木根部湿润,引发病虫害滋生。
3.植物多样性: 种植多样化的植物可以吸引更多的天敌,形成天敌与害虫之间的天敌害虫平衡,减少害虫数量。
二、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1.定期巡视: 定期巡视树木,观察树木的枝叶、干燥情况,发现病虫害征兆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安装监测设备: 在树木周围设置病虫害监测设备,如黄板、诱虫灯等,及时监测和捕捉害虫,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生物防治1.引进天敌: 针对具体病虫害,引进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例如引入可以捕食病虫害的寄蝇等昆虫。
2.利用有益微生物: 可以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来防治树木病虫害,如使用益生菌来促进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的吸收。
四、化学防治1.选择合适的农药: 根据具体的树木病虫害,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保证防治效果,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2.合理使用农药: 控制农药的使用量,不滥用农药,避免产生农药残留和对树木健康的伤害。
五、修剪及清除病残枝1.及时清除病残枝: 发现树木上有病死的或被害虫感染的枝条,及时将其剪掉并清除,以免病虫害扩散。
2.定期修剪树冠:每年定期修剪树木的树冠,保持枝干通风和日照,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六、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能力。
2.组织培训班和讲座,向花木种植者、园林工作者等人群传授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及技巧。
快速掌握树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树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生态组成部分,它们在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美化景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树木也会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对其健康和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树木,必须快速掌握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树木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蚜虫防治措施蚜虫是树木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会吸食树木的汁液,导致树叶变黄、枯萎甚至死亡。
蚜虫的防治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瓢虫、食蚜虻等,作为天然的控制手段,帮助减少蚜虫数量。
2. 化学防治: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可有效控制蚜虫的繁殖和扩散。
3. 清洁措施:定期清理树冠下的落叶和垃圾,减少虫源的滋生。
二、白粉虱防治措施白粉虱是常见的叶面害虫,它们会附着在树木叶面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出现白粉状物质,影响光合作用。
以下是一些白粉虱的防治方法:1. 亲和诱杀剂:使用亲和诱杀剂如无水酒精加水,喷洒在患病叶片上,吸引白粉虱并降低其数量。
2.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或捕食性昆虫,如寄生蜂等,对白粉虱进行控制。
3. 杀虫剂喷洒:选用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喷洒,可迅速消灭白粉虱。
三、树木病毒防治措施树木病毒会引起树叶、树皮、果实等部位出现变色、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产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树木病毒防治方法:1. 病害防控:树木病毒的防治重点在于预防,选择健康的苗木,加强管理措施,避免病毒的传播。
2. 采用病毒耐性品种:通过培育具有抗病毒能力的新品种或接种病毒耐性砧木,降低病毒的感染率。
3. 农药喷洒:使用合适的病毒防治药剂,对受病毒感染的树木进行喷洒,控制病毒的传播。
四、树木真菌病防治措施树木真菌病是常见的树木病害,包括树木霉病、树木褐腐病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树木真菌病防治方法:1. 剪除病枝病叶:及时剪除受真菌感染的病枝病叶,减少病菌的繁殖。
2. 硫磺剂喷洒:利用硫磺剂进行喷洒,能够有效抑制真菌繁殖和扩散。
树木常规性病虫害防治
绿化树种主要是生理气候病变和病虫害浸染病害。
一、生理性气候病变的种类
1. 根腐病主要是危害根部,病状为根皮层变褐色后腐烂,上部变黄,叶片下垂呈倒挂状等病状,其对策是发病前或发病后初用“松尔”、“托布津”、“多菌灵”、“巩矾”、“地菌净”、“敌克松”“根动力”等药物对根系病例土壤传播的病害每7天喷施药物1~2次。
2.炭疽病,危害叶片,会使叶片出现病斑并呈圆形状,红褐色边缘有中央白色,叶面掉反有斑点,对策是初用化学控制叶面喷施消毒剂等系列药品及喷水降温,然后在施用“多菌灵”、“根动力”等广普性药物,常用浓度为800~1200倍药液,也可根据实际操作。
“英纳”每星期喷施1~3次。
3. 枯枝病,危害枝干,会使枝干干枯萎缩并出现近圆形黑点、霉点等症状。
4. 褐斑病、黑斑病、叶斑病等病种,主要是危害叶面,使叶面呈灰褐色、白色斑点等症状,病健状态不分明。
5. 干热风、日灼,主要是危害树体、枝条、叶面使其呈白褐色垂吊,有明显的叶反吊挂和火烧等症状。
对于这类病应及时防治,不然树木会死亡。
二、常规性虫害病
1. 常规性虫害病主要是由“天牛”、“木虱”、“蚜虫”、“红蜘蛛”、“潜叶蛾”、“金壳虫”、介壳虫等害虫造成的。
这些害虫一般在每年4月15日前后大地复苏的时候,开始产卵,其数量的增多会危害到植物。
还有危害灌根的草地螟是最为严重的,对策是一般采用“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杀死毕”等药物将其杀灭。
2. 栽植后的苗木在高温多湿的季节发生的根腐病主要是由“蚯蚓”、“地老虎”、“蛴螬”等害虫造成的虫害病。
对与此类虫害病,重点是以防治为主。
在高温季节,喷灌水如果掌握不好,加上病菌繁殖自由会导致根系发病,所以应采取在病区喷药和树体环状灌药处理。
剪掉病区枝条1/3并修枝短截,然后每7天喷施2次药物或灌根1次,药物一般用“甲胺硫磷”、“速扑杀”,药物浓度为800~1000倍药液喷施效果更好
三、喷施方法及时间
1. 高温期间,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植物生长习性,应及时确定喷药时间,特别在4月下旬~5月上旬,更要抓住植物生长特点,及时喷施。
正确及时有效的灌根喷施有利于提早预防病害侵入。
2. 防病时应注意天气变化,在适合造作的情况下进行,从而做到“有病必治、无病预防、病区重治、抓住时机”的防治工作。
3. 在东升庙地区,病害的主要防治期在每年5月10日~7月,这是第一阶段防治期,从8月10日~10月5日为第二阶段防治期(第二阶段防治期主要是病虫害及地下病虫害防治期)。
第一阶段防治期为90天~95天,主要是预防返青、生理气候性变化,防治“蚜虫”、“红蜘蛛”、“卷叶蛾”、“粉蚧壳虫”、“蜡虫”、“节丁虫”、“尺娥”等害虫。
第二阶段防治期,从秋天开始60天~65天,主要是从根、茎、枝、干方面防治虫害病害的防治期。
这个阶段着力准备防寒、防风的机械作业和人工作业,作业时要注意不要损坏树体、压碰植物茎、皮、枝,以免发生日灼性、真菌原体浸染及地下虫害。
4. 在用化学药物防控时应根据危害面积和单列数量,对症合理均匀喷施灌根药物(要求标准计量)第一次均匀少许,按照药物说明逐步加量防治,达到预期效果。
5. 喷施灌水在时间上应避开高温大风天气基本按照以下作业时间操作:
(1)4 月 10 日 ~ 8 月 10 日用药时早上6:0~09:30
下午5:30~8:00 6:30~8:30 (2)8月20日~10月15 日用药时上午8:30~9:30 7:30~10:30 8:30~10:30
下午4:30~6:30 5:00~7:00 以上应根据现场气候安排,也可适当调整
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有限公司 2009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