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机场轨道交通示范线线路方案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25.08 KB
- 文档页数:3
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研究——以昆明市轨道交通为例摘要:随着地铁在城市空间中作用更加凸显,以及人们出行方式的转变,轨道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成为规划设计阶段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论文从轨道交通规划入手,以昆明市轨道交通为例探讨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的关系,总结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之间存在的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提出对应的策略。
推动轨道交通规划的有序开展和各项计划的落实,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效的不断提升,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引言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通常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手段,通过对城市背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网络的整体形态。
结合城市重要客流集散点,锚固重要站点;根据客流预测数据,研判客流走廊,形成线路走向。
轨道能促进城市生活、商务、商业、娱乐设施向站点集聚,反之成熟的商业中心、商业空间又为地铁车站吸引了更多的乘客流量,两者相互依赖,协同发展,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轨道交通以其独特运营方式和大运量、准时、安全、高效等诸多优势,使其建设无可厚非地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
昆明从2005年开始就着手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前期研究工作,希望用轨道交通方式解决日益加重的城市交通问题,截止2022年底,昆明轨道交通已开通运用线路共6条,包括1、2、3、4、5、6号线,线路总长165.85千米车站103座(其中换乘站10座),日均客流量50.9万人次,轨道交通在昆明市民的日常出行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角色。
本论文从轨道交通规划入手,以昆明市轨道交通为例探讨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的关系,总结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之间存在的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提出对应的策略。
推动轨道交通规划的有序开展和各项计划的落实,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效的不断提升,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参考。
1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关注,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昆明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规划研究摘要:随着昆明轨道交通线路的不断建设及投入运营,势必对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管理模式及规划方案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实施,并将对今后的运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借鉴国内外轨道交通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昆明市初期、近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本文对昆明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管理模式及规划设置方案进行了比选及研究分析。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管理模式规划111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概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概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概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概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简称&控制中心)是对轨道交通全线所有运行列车、车站、线路进行总的监控、协调、指挥、调度和管理的中心,主要为满足运营的各种功能要求而设置。
目前,国内外对运营控制中心的管理模式及设置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及研究,各线网较发达的城市,也随着开通线路的增多、客流的增大等原因,进行调整。
但总体来说主要分为分散式(线路式)、集中式和区域集中式三种类型。
2222昆明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研究背景昆明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研究背景昆明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研究背景昆明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研究背景《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9年)》已获国家批复。
到2019年,昆明市将形成6条线组成的放射式线网,总长度187.6公里。
线网中主城骨干线3条,辅助填充线2条,机场线1条,形成“三主三辅”的线路格局,核心区内线网密度达到1.22km/km2,中心区内线网密度达到0.67km/km2,全线网共设置换乘站14座。
另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昆明市规划远景轨道交通线网由14条线路组成,总长约561.8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372.2公里、线网密度0.56公里/平方公里。
预计2020年,昆明市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现量比例为61%,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比例为30%。
昆明都市区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中心城区普线网+都市快线网”构成,共14条线路,线网总长度达到561.8km。
中心城区——共9条线构成,线网总长296.7公里。
⏹1号线主城-呈贡骨干线——联结主城与呈贡新区,支持和促进呈贡发展;⏹2号线主城南北主轴线——解决主城南北向客运主流向出行需求;⏹3号线主城东西主轴线——解决主城东西向客运主流向出行需求;⏹4号线产业型轴线(呈贡新区二线)——串联昆明主要的产生基地(高新、CBD、经开、呈贡);⏹5号线旅游型轴线——串联串联昆明若干旅游精品区(世博园、旧城区、滇池渡假区);⏹6号线机场专线——连接主城和航空港的机场轨道专线;⏹7号线主城西南部片区的加密线;⏹8号线服务主城东部片区南北向交通出行,带动巫家坝副中心发展;⏹9号线串联城市东部环滇新区:晋宁、呈贡,经开区,空港区,且直接连接昆明南站和新机场;都市区——服务“一主四辅”大都市区,线网总长298km。
⏹安宁-嵩明快线服务安宁-主城-空港-嵩明方向的快速出行,且穿越主城。
⏹晋城快线服务主城-呈贡新城-晋城-昆阳方向的快速出行,既起到外围组团和中心城之间的快速联系,又能够在主城和呈贡新城之间形成一条快速通道。
⏹预留线宜良快线:服务宜良-呈贡方向的快速出行,线路末端在昆明南站与1号线支线、4号线、环湖线形成换乘;富民快线:服务富民-主城方向的快速出行,线路末端与4号线、7号线形成换乘;嵩明预留线:应对远景嵩明用地和人口规模的不确定性,增加一条快线预留,服务嵩明-主城方向的快速出行,在昆明主城与2号线末端站、8号线形成换乘。
海口支线预留线:考虑海口方向与主城之间的出行联系在时间和量级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安宁-嵩明快线上预留一条海口支线。
昆明机场轨道交通示范线(6号线)工程机场中心站行李系统改造总体实施方案发布时间:2021-05-28T11:51:08.90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2期作者:汪雅莲[导读] 6号线基于新型综合交通和空铁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汪雅莲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云南省 650200摘要:6号线基于新型综合交通和空铁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着力解决主城区—空港的无缝衔接。
为配合民航实施高效集疏运体系,建设以枢纽机场为核心,多种交通方式汇集的“零换乘”、“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提供城市值机服务。
由于城市值机的采用,对已运营的机场行李系统有一定调整,因此本文对其改造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城市值机;行李系统改造;1 6号线工程概况昆明机场轨道交通示范线(6号线)(以下简称“6号线”)全线含塘子巷站、岔街站、东郊路站、菊华站、东部汽车站、大板桥站、机场前站、机场中心站共8站7区间,线路全长约25.605km,平均站间距为3.550km。
本线速度目标值100km/h,B型车6辆编组(部分5+1),坐席横排2+1布置,DC750V三轨受电,首通段于设车辆段一处(含临时控制中心)、主变电所一座。
2 工程背景6号线基于新型综合交通和空铁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着力解决主城区—空港的无缝衔接,主要服务进出机场的航空旅客,同时兼顾空港经济区和市中心新CBD区位的商务客流。
为配合民航实施高效集疏运体系,建设以枢纽机场为核心,多种交通方式汇集的“零换乘”、“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提供城市值机服务符合民航发展规划的目标和需求。
由于城市值机的采用,对已运营的机场行李系统有一定调整,由于行李系统的调整势必带来一定土建工程的拆改。
3 工程实施方案出行旅客经由主城区城市值机大厅办理值机后,行李通过地铁线路运输,最终抵达长水国际机场。
行李路由在地铁站台层、机场航站楼进行相关配套设备通道改造,实现与长水国际机场行李、安检等系统的连通。
昆明地铁线网衔接机场 T2航站楼综合方案研究摘要:轨道交通与机场航站楼合建在国内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然而轨道交通与机场合建后,还需预留近期多条地铁线衔接的综合建设方案实例鲜有。
本文依托昆明地铁线网衔接机场T2航站楼综合方案的实例,主要针对该工程长水枢纽站总体布局方案、车站建设方案、配线方案的深入研究,得出如下重要结论:交通中心换乘方式水平布局采用“输送量大优先换乘”原则,地铁布置在距离航站楼较近的位置;交通中心换乘方式垂直布局基于“下重上轻”原则,由下至上依次为高铁、地铁和路侧交通系统;长水枢纽站综合考虑付费区、换乘距离、站台宽度等因素进行布设,站厅层考虑设置换乘中央连廊,可分别通往高铁及T2航站楼方向。
关键词:轨道交通;换乘衔接;综合方案;配线设计中图分类号:引言为满足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近、远期吞吐量需求,拟在现航站区以北建设75万m2的T2航站楼及10万m2 S2卫星厅;配套建设综合交通中心、停车楼、捷运系统等交通设施,以及货运、机务维修、公务机、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公用配套设施等[1-2]。
根据《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相关内容,明确拟建T2航站楼将衔接昆明轨道交通6号线、9号线和嵩明线,建成后的长水枢纽站将形成三线共站的综合交通体系。
其中6号线三期将结合机场建设同步实施,并充分考虑预留后期地铁9号线和嵩明线接入T2航站楼的条件。
因此,昆明地铁线网与机场T2航站楼衔接综合方案研究是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方案的重难点。
1 工程概况1.1 整体建设规划概况昆明市线网规划修编(2008~2020)中远景线网由14条线路组成放射普线网+穿越快线的线网形态。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层次中,由3条骨干线、2条辅助线、1条专线、及3条填充线组成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市域轨道交通由2条穿越型快线及3条预留线组都市快线网。
衔接长水综合交通枢纽的6号线、9号线和嵩明线在线网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昆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中衔接长水综合交通枢纽的三条轨道交通线为6号线、9号线和嵩明线。
昆明地铁运营方案第一章绪论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昆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昆明市政府决定建设昆明地铁系统。
二、项目目标1. 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 提供快速、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方式。
3. 促进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
4. 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第二章基础设施建设一、地铁线路规划1. 通过市区主要道路、商业中心、机场、火车站等重要地点,连接城市各个主要区域。
2. 优化地铁线路布局,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二、车站建设与设计1. 选址:根据周边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等因素,合理选取车站建设地点。
2. 车站设计:采用简洁、便捷、美观的设计风格,保证通行流畅和旅客舒适度。
3. 设施配置:在车站内设置票务设施、候车亭、信息查询设备、自动售票机、自动售货机等,满足旅客各类需求。
三、车辆采购与维护1. 车辆选型:选购符合昆明地铁特点的列车,考虑乘客容量、动力系统、节能环保等因素。
2. 车辆数量:根据运营线路长度、客流量和运营频率等因素,合理确定车辆数量。
3. 车辆维护:建立完善的车辆维修保养机制,确保车辆运行安全和良好的使用寿命。
四、信号与通信系统1. 采用先进的信号与通信系统,确保地铁行车安全和运营效率。
2. 建立紧急通信机制,保障旅客的安全与便利。
第三章运营管理与服务一、票务与收费1. 设立统一的票务系统,采用电子支付方式,提供一卡通刷卡功能,方便、快捷。
2. 根据不同的交通需求,制定合理的票价体系,提供优惠政策。
二、列车运营与维护1. 列车运营:根据客流量和时刻表,合理安排列车运行频率,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2. 列车维护:建立专业的维修队伍,定期对列车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和正常。
三、乘客服务1. 乘客信息咨询:在各个车站设置旅客咨询台和信息查询设备,提供实时信息。
2. 无障碍服务:为身体残疾人士提供无障碍设施和服务,保证其乘车便利性。
昆明南去机场方案1. 背景介绍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作为云南省唯一的国际机场,每天有大量的旅客从昆明南区前往机场出行。
因此,为了方便南区居民快速、便捷地前往机场,制定一套合理的出行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2. 方案一:地铁方案2.1 起点:昆明南站昆明南站作为昆明南区的铁路交通枢纽,是很好的出发点。
从昆明南站乘坐地铁3号线南延段,沿着南窑路一路向北,直接到达机场。
2.2 具体路线:•乘坐地铁3号线南延段从昆明南站出发•在禄融街站下车,步行约500米到达东风广场•在东风广场乘坐地铁6号线至机场2.3 优势•交通换乘方便,减少了转车次数•节约了时间和精力•地铁票价相对低廉2.4 缺点•昆明南站地铁3号线南延段没有直达机场的线路,需要换乘•一旦地铁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行程3. 方案二:公交方案3.1 起点:昆明南区公交站昆明南区的公交站点众多,为方便起见,以南亚风情园为起点,出行方案如下。
3.2 具体路线:•从南亚风情园乘坐146路公交车至禄融街站•在禄融街站换乘机场专线公交车直接到达机场3.3 优势•公交线路覆盖广泛,出行方便•公交票价相对低廉•出行途中可以欣赏昆明的风景3.4 缺点•公交车会受到交通拥堵的影响,可能会延误行程•公交车站点较多,需要及时查阅线路信息4. 方案三:打车/网约车方案4.1 起点:南区任意位置如果需要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方式,可以选择打车或网约车。
4.2 具体路线:•根据导航软件指示,选择最佳路线前往机场4.3 优势•出行方便,无需等待公交或换乘地铁•行程不受公共交通运行时间限制•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不同级别的车型4.4 缺点•打车/网约车费用相对较高•出行途中可能会遇到交通拥堵5. 总结根据个人需求和情况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前往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地铁和公交方案适合预算有限且时间相对充裕的旅客,而打车/网约车方案则更适合追求舒适和便捷的旅客。
昆明机场轨道交通示范线城市值机方案研究裴利华【摘要】结合国内外机场城市值机的概念,以昆明机场轨道交通示范线为例,研究具备城市值机功能的塘子巷站的配线方案、城市值机大厅方案以及与周边环境衔接意义.考虑到城市值机和车站功能、客流吸引、行车组织、施工难度等因素,采用站后折返方案.城市值机大厅考虑客流吸引及商业开发价值等因素推荐地下一层为商业开发,地下二层为值机区域,地下三层为设备区的方案.城市值机方案将实现多方式联运,提升商业价值等功能.%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early check-in widely adopted at foreign airports, and with reference to Kunming airport line, the study is focused on the station sidings of Tangzixiang station, the urban check-in hall and the connection with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view of such factors as urban check-in, station function, passenger attraction, train 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double reentrant line is proposed as the stop line before the station. The consideration of passenger attraction,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factors suggests that the ground floor is used as the commercial region, the second ground floor as the check-in area and the third ground floor as the equipment area. The urban check-in scheme will facilitate multi-mode transport and enhance commercial value of other functions.【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7(061)003【总页数】6页(P70-74,81)【关键词】轨道交通;机场示范线;车站配线;城市值机;环境衔接【作者】裴利华【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9.5兼顾到安全、机场面积和环保等限制因素,城市机场一般距离市中心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