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80.50 KB
- 文档页数:4
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命题人: 审核人:一、认真选一选(本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计算:(-1)+2的结果是( )A .-1B .1C .-3D .32.下列各对数中是互为倒数的是( )A .1和-1B .21和-2C .21和2D .1-和-1 3. 给出四个数,0,2,21-,0.3其中最小的是( )A .0 B. 2 C.21- D.0.3 4.16的算术平方根是( )A.4B.16C.2D.4±5.给出四个数,-1,0,0.5, 7,其中为无理数的是( )A .-1B .0C .0.5 D.76.()20121-=( )A.1B.-1C.-2012D.2012 7.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000,正确的是( ) A. B. C. D.8. 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3.5的整数有( )个.A .7B .6C .5D .49.小明编制了一个计算程序.当输入任何一个有理数a 时,显示屏的显示结果等于.则当输入时,显示的结果是( )A.-1B.0C.1D.210. 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原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 ,则点A 表示的数是( )A.1 B .-1 C .D.2二、仔细填一填(本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 -2012的相反数是 .12. 如果收入1000元记作+1000元,那么支出 500元记作 元.13. 我市今年1月份某一天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2℃,那么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1614. 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距离等于2的点表示的数为 .15. 计算3125= .16. 面积为2的正方形边长为是 .17.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结果为24,请写出一个算式. .18. 用代数式表示: 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3.则它的周长为 .19. 一串图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 第6个图形中有 个小正方形.20. 若21a b +=,则422a b ++= .三、耐心解一解(本题有5小题,共40分)21.请将下列实数与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连起来,并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用“<”连接.(本题6分)0.6·, 6- , 2- , 25, 0.22. 计算:(每小题3分,共15分)(1))1(34-+- (2)⎪⎭⎫ ⎝⎛-⨯÷-45872.4(3)⎪⎭⎫ ⎝⎛--⨯21314112 (3)⎪⎭⎫ ⎝⎛-÷-⨯-3824232(3)520-(结果精确到0.01)23. (本题6分)当a=3,b=-32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 2ab. (2) 222b ab a ++24. (本题6分)一只小虫从某点O 出发在一条直线上爬行。
2014-2015学年安徽省淮南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各数:、、0.101001…(中间0依次递增)、﹣π、是无理数的有()解:无理数有2.(3分)(2001•北京)已知:如图AB∥CD,CE平分∠ACD,∠A=110°,则∠ECD等于()ECD=∠4.(3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B.解:7.(3分)如图,AB∥CD,∠A=125°,∠C=145°,则∠E的度数是()8.(3分)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解:将方程组得:∴是方程9.(3分)下列各式不一定成立的是()B.10.(3分)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三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3分)(2009•恩施州)9的算术平方根是3.12.(3分)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写出“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3.(3分)将方程2x+y=25写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则y=25﹣2x.14.(3分)不等式x+4>0的最小整数解是﹣3.15.(3分)某校在“数学小论文”评比活动中,共征集到论文60篇,并对其进行了评比、整理,分成组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从左到右5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7:6:3,那么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论文有(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27篇.第一个方格的篇数是:第二个方格的篇数是:第三个方格的篇数是:第四个方格的篇数是:第五个方格的篇数是:16.(3分)我市A、B两煤矿去年计划产煤600万吨,结果A煤矿完成去年计划的115%,B煤矿完成去年计划的120%,两煤矿共产煤710万吨,求去年A、B两煤矿原计划分别产煤多少万吨?设A、B两煤矿原计划分别产煤x万吨,y万吨;请列出方程组.,:17.(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x轴,端点A的坐标是(﹣1,4)且AB=4,则端点B的坐标是(﹣5,4)或(3,4).18.(3分)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xy,则称点P为“和谐点”,如:和谐点(2,2)满足2+2=2×2.请另写出一个“和谐点”的坐标(3,).,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19.(6分)解方程组.解:故此方程组的解为.20.(6分)解不等式:,并判断是否为此不等式的解.∵>∴是不等式的解.21.(6分)学着说点理,填空:如图,AD⊥BC于D,EG⊥BC于G,∠E=∠1,可得AD平分∠BAC.理由如下:∵AD⊥BC于D,EG⊥BC于G,(已知)∴∠ADC=∠EGC=90°,(垂直定义)∴AD∥E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E=∠1(已知)∴∠2=∠3(等量代换)∴AD平分∠BAC(角平分线定义)22.(8分)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把△ABC先向右移动5个单位,再向下移动3个单位得到△A′B′C′,在图中画出△A′B′C′;(3)求△ABC的面积.﹣×﹣23.(10分)我市中考体育测试中,1分钟跳绳为自选项目.某中学九年级共有若干名女同学选考1分钟跳绳,根据测试评分标准,将她们的成绩进行统计后分为A、B、C、D四等,并绘制成下面的频数分布表(注:.的值是14,的值是30;(2)C等级人数的百分比是10%;(3)在抽取的这个样本中,请说明哪个分数段的学生最多?(4)请你帮助老师计算这次1分钟跳绳测试的及格率(10分以上含10分为及格).等级所占的百分比为:×及格率为:×24.(10分)(2012•益阳)为响应市政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号召,某小区计划购进A、B两种树苗共17棵,已知A种树苗每棵80元,B种树苗每棵60元.(1)若购进A、B两种树苗刚好用去1220元,问购进A、B两种树苗各多少棵?(2)若购买B种树苗的数量少于A种树苗的数量,请你给出一种费用最省的方案,并求出该方案所需费用.,。
12abc七年级数学期中抽测试卷(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题纸的表格中.) 1.32x x ⋅计算结果是 A 、 5x B 、 6x C 、 8xD 、 9x2. 画△ABC 的边AB 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3.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是 A.)3(3+--x x )( B.)2)(2(b a b a -+ C.)1)(1(---a a D.2)3(-x 4. 如右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若a ∥b ,∠1=135°,则∠2等于 A .30° B .45°C .60°D .75°5.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 、x x x x x 6)3)(3(692+-+=+-B 、()()103252-+=-+x x x xC 、()224168-=+-x x x D 、623ab a b =⋅6.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这个多边形的 A .内角和增加360B .外角和增加3600C .对角线增加一条D .内角和增加18007.有a 、b 、c 、d 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5、6、9,从中任意选取三根首尾顺次连接围成不同的三角形,则可以围成的三角形共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8.通过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可表示一些代数恒等式,右图可表示的代数恒等式是A 、()2222——b ab a b a +=B 、()2222b ab a b a ++=+C 、()ab a b a a 2222+=+D 、()()22——b a b a b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9.计算:324(2)ab c -= .10.实验表明,人体内某种细胞的形状可近似地看作球,它的直径约为0.00000156m ,则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_ __ m .1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第三边为奇数,那么第三边长是 _. 12.已知△ABC 中,∠A∶∠B∶∠C=1∶2∶3,则△ABC 的最大内角为 度. 13.写出一个解是⎩⎨⎧==35y x 的二元一次方程是 .14.若2ma =,3na =,则2m na+的值为 .15.若224x m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为.16.已知6=+y x ,4=xy ,则22xy y x +的值为 .17.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得出的结果为2005°,小芳立即判断他的结果是错误的,小明仔细地复算了一遍,果然发现自己把一个角的度数输入了两遍.你认为正确的内角和应该是 度.18.已知:,=+,,15441544833833322322222⨯⨯=+⨯=+··· , 若ba b a ⨯=21010+(b a 、为正整数),则 =+b a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题满分8分)计算:①()()2321155336-⎛⎫⎛⎫-++-÷- ⎪ ⎪⎝⎭⎝⎭② )2)(2()(42a b b a b a +-+-- 20.(本题满分8分)解方程组: 524235x y x y -=⎧⎨-=-⎩21.(本题满分8分)因式分解:(1) 2732-a (2) 231212m n mn n -+22.(本题满分8分)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 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 平移,使点A 变换为点A′,点B ′、C ′分别是B 、C 的对应点.请画出平移后的△A ′B ′C ′.并求△A ′B ′C ′的面积.23.(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1)AB ∥CD ;(2)AD ∥BC ; (3)∠A=∠C 中,请你选取其中的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 为结论,你能说明它的正确性吗?我选取的条件是 ,结论是 . 我的理由是:24.(本题满分10分)某工人原计划在限定的时间内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小时加工10个零件,就可以超额完成3个;如果每小时加工11个零件,就可以提前1小时完成。
D BECA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请把每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表格中,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 .2cm 、2cm 、4cm B .8cm 、6cm 、3cm C .2cm 、6cm 、3cmD .11cm 、4cm 、6cm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 2²a 3=a 6B .y 3÷y 3=yC .3m+3n=6mnD .(x 3) 2=x 6 3.下列各多项式中,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 ( ▲ )A .a 2-b 2 +2abB .a 2+b 2 +abC .4a 2+12a +9D .25n 2+15n+9 4.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 的条件是( ▲ ) A .∠B +∠BCD =180° B .∠1=∠2 C .∠3=∠4 D .∠B =∠55.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 A .)3)(3(b a b a +--- B .))(3(b a b a -+ C .)3)(3(b a b a --+ D .)3)(3(b a b a -+-6.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44°,这个多边形是( ▲ )A .八边形B .十四边形C .十边形D .十二边形7.从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去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如图,然后将剩余部分剪开拼成一个矩形,上述操作所能验证的等式是 ( ▲ ) A .a 2-b 2=(a+b)(a -b) B .(a -b) 2=a 2-2ab+b 2 C .(a+b) 2=a 2+2ab+b 2 D . a 2+ab=a(a+b)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A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都是线段 B .任意凸多边的外角和都是360°C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9.如图,若∠DBC =∠D ,BD 平分∠ABC ,∠ABC =50°,则∠BCD 的大小为( ▲ )A .100°B .130°C .50°D .150°10.在下列条件中①∠A +∠B =∠C ②∠A :∠B :∠C =1:2:3③∠A =21∠B =13∠C ④∠A =∠B =2∠C ⑤∠A =∠B =12∠C中能确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第4题图第9题图第7题图二、填空(请把每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横线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11.若0.0000502=5.02³10n ,则n =___▲__. 12.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6,则其周长为__▲__. 13.如果x 2+mx -n =(x+3)(x -2),则m +n 的值为__▲____. 14.若a +b =5,ab =6,则a 2+b 2=____▲___.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和是1260°,那么这个 多边形的边数n =___▲___.16.若4x 2+mx +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数m 的值是___▲___. 17.如图,则∠A+∠B+∠C+∠D+∠E=___▲_____°.18.计算:1011004)25.0(⨯-=____▲_____.比较大小:333__▲___224. 19.分解因式:=--62x x ▲ .已知a m =2,a n =3,则a m +2n =__▲___. 20.已知13)(2=+b a ,1=ab ,则=-33b a _____▲_____.三、解答题(请写出必要的演算或推理过程, 请把每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 的位置上,8题共60分.) 21.计算:(共15分)(1) 0131(2009)()(2)2--++-; (2) a 3²a 3+(-3a 3)2+a 7÷a(3)⎪⎭⎫⎝⎛+-⋅22212b a b a ; (4) 2)1()1)(1(---+a a a ;(5)()()3232a b a b +--+ ;22.因式分解:(共12分)(1)x xy x 2422+-; (2)3244y y y -+-; (3)1822-x ; (4)(x +3y)2-9(x -y)2;23.(4分)如图,已知△ABC(1)画出△ABC 的中线AD ;(2)在图中分别画出△ABD 的高BE ,△ACD 的高CF ; (3)图中BE ,CF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24.(4分)先化简,再求值:))(3(2))(()2(2b a b a b a b a b a ----++-,其中21=a ,b =-3. 25、(8分)(1)如图,∠1=∠B,∠A=35°,求∠2的度数.第17题图E F21DC B AED CBAC图1A OD B321EC图2A GOD B(2)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BC,交AB 于点E ,∠A=45°,∠BDC=60°. 求∠ABD 、∠C 、∠BED 的度数.26.(本题5分)如图,已知∠1=∠2,∠B =∠D .AD 与BC 平行吗?为什么?27.(本题6分)阅读下列材料:“a 2≥0”这个结论在数学中非常有用,有时我们需要将代数式配成完全平方式.例如:x 2+4x +5=x 2+4x +4+1=(x +2)2+1,∵(x +2)2≥0,∴(x +2)2+1≥1,∴x 2+4x +5≥1.试利用“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填空:x 2-4x +5=(x )2+ ;(2)已知x 2-4x +y 2+2y +5=0,求x +y 的值; (3)比较代数式:x 2-1与2x -3的大小. 28.(本题6分)(1)如图1,试证明∠A+∠D=∠C+∠B ; 用第一题的结论解决直接下列问题:(2)如图2,CG 为∠ACB 的平分线,GD 为∠ADB 的平分线,AC 、BD 交于点O . ①若∠1=20°,∠2=26°,∠COD=100°则3∠= ,∠G= ; ②试说明∠A+∠B=2∠G .初一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把每题的答案填在下表中,每题2分,共20分)题号1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DCBACADB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5 12. 15 13. 7 14. 1315. 7 16. ±12 17. 180° 18. 4﹥ 19.(x -3)(x+2) 18 20. ±36 三、解答题:(共06分)21.(每小题3分,共15分)计算:(分步给分)(1) -5 (2)611a (3)3232b a b a +- (4)2a -2 (5)44922-+-b b a 2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每题3分,共12分)(分步给分)(1))12(2+-y x x (2)2)2(--y y (3)2(x +3)(x -3) (4))3(8x y x - 23.(4分)(1)画图 1分 (2)画图 2分 (3)平行 1分 24.(4分)原式=234b ab -……3分(分步给分) =-33 … 1分25.(4分) ∵∠1=∠B ∴DC ∥BA 2分 ∠2=145° 2分(4分) ∠ABD=15°1分、∠C=105°2分、∠BED =150° 1分 26.(5分) DC ∥B A 1分 证明略 4分(分步给分)27.(6分)(1)-2 1分 1 1分 (2)1 2分 (分步给分)(3)12-x ﹥2x-3 2分(分步给分)28.(6分)⑴证明略 2分 ⑵∠3=74°1分 ∠G=86°⑶证明略 2分。
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中国园林网4月22日消息: 为建设生态滨海,2013年天津滨海新区将完成城市绿化面积共8 210 000m 2.将821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 )482110⨯ (B )582.110⨯ (C )68.2110⨯ (D )70.82110⨯ 2.下列各组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 ,2cm ,3cm B.1cm ,1cm ,2cm C.1cm ,2cm ,2cm ; D.1cm ,3cm ,5cm ; 3.下列乘法中,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的是( )A 、(x+a)(x-a)B 、(b+m)(m-b)C 、(-x-b)(x-b)D 、(a+b)(-a-b) 4. 如图,已知AE=CF ,∠AFD=∠CEB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 ≌△CBE 的是( )A .∠A=∠C B .AD=CB C .BE=DF D .AD ∥BC5、在△ABC 中,∠ABC 与∠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O ,则∠BOC 一定( )A、大于90° B、等于90° C、小于90° D、小于或等于90° 6、将正方形图1作如下操作:第1次:分别连接各边中点如图2,得到5个正方形;第2次: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3,得到9个正方形…,以此类推,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2013个正方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 )A . 502B . 503C . 504D . 5057、下面是一名学生所做的4道练习题:①(-3)0=1;②a 3+a 3=a 6;③44144m m -=; ④(xy 2) 3=x 3y 6,他做对的个数是( )A .0B .1C . 2D .3AO8、如图,在△ABC 中,∠C=90°,∠B=30°,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D 是∠BAC 的平分线;②∠ADC=60°;③点D 在AB 的中垂线上;A . 1B . 2C . 3D . 49、如图,下图是汽车行驶速度(千米/时) 和时间(分)的关系图,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1)汽车行驶时间为40分钟;(2)AB 表示汽车匀速行驶;(3)第40分钟时,汽车停下来了(4)在第30分钟时,汽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如图,一只蚂蚁以均匀的速度沿台阶12345A A A A A →→→→爬行,那么蚂蚁爬行的高度..h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大致是(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 12、将 “定理”的英文单词theorem 中的7个字母分别写在7张相同的卡片上,字面朝下随意放在桌子上,任取一张,那么取到字母e 的概率为___________.13、计算: -22+20-|-3|×(-3)-1 =;14、 =⨯-200220035)2.0( 。
玉田县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3.4 14.答案不唯一,如:∠B =∠EAD ,AD ∥CB 等; 15.>16.9 17.±6 18.1000 19.22.5 20.21三、解答题21.答案不唯一,只给出一种情况作参考,其它情况参照评分.解:我选择21x 2+4x +1,21x 2﹣2x . (21x 2+4x +1)+(21x 2﹣2x ) =x 2+2x +1…………………………………………………………………………3分 =(x +1)2 ………………………………………………………………………6分22.(1)证明:∵CF 平分∠DCE ,∴∠1=∠2=∠DCE ,…………………………………………………1分∵∠DCE =90°,∴∠1=45°,………………………………………………………………3分∵∠3=45°,∴∠1=∠3,………………………………………………………………4分∴AB ∥CF ;………………………………………………………………5分(2)解:∵∠D =30°,∠1=45°,∴∠DFC =180°﹣30°﹣45°=105°.……………………………………7分23.解:(1)A =(x +2)2+(1-x )( 2+x )-3=x 2+4x +4+2+x -2x -x 2-3 …………………………………………2分 =3x +3 …………………………………………………………………3分(2)不等式21-x >x 的解集为x <-1, …………………………………………5分 所以不等式21-x >x 的最大整数解为-2. …………………………………6分 所以A =3x +3=-3 ………………………………………………………7分24.理由:如图2,∵HF ∥AC ,∴∠1=∠C , ……………………2分∵GF ∥AB ,∴∠B=∠3, …………………4分图2∵HF ∥AC ,∴∠2+∠AGF=180°,…………5分∵GF ∥AH ,∴∠A+∠AGF=180°,…………6分∴∠2=∠A ,………………………………………………………7分∴∠A+∠B+∠C=∠1+∠2+∠3=180°(等量代换). ……………8分25.解:设高级教师招聘x 人,则中级教师招聘(40)x -人……………………………1分依题意得:22002000(40)83000x x +-≤,……………………………………3分 解此不等式得:15x ≤ ……………………………………………………………4分 又13x ∵≥,1315x ∴≤≤ …………………………………………………………………5分 x ∵是正整数,131415x =∴,, ……………………………………………………………………6分 ∴学校对高级教师,中级教师有三种招聘方案::13,27:14,26:15,25⎧⎪⎨⎪⎩方案一高级教师人中级教师人方案二高级教师人中级教师人方案三高级教师人中级教师人 ………………………………………………9分 26.解:(1)运用了C ,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2分(2)不彻底…………………………………………………………………………3分 最后结果是(x -2)4;…………………………………………………………5分(3)设x 2-2x =y …………………………………………………………………6分 则(x 2-2x )(x 2-2x +2)+1=y (y +2)+1 …………………………………………………… 7分 =y 2+2y +1=(y +1)2 ………………………………………………………………………8分=(x 2-2x +1)2=(x -1)4 …………………………………………………………………9分。
新人教版2014-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启用前*绝密新人教版2014-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日期:2015.5.3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9的算术平方根是A。
±3 B。
±9 C。
3 D。
-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5)所在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或垂直 B。
相交或垂直 C。
平行或相交 D。
不能确定4.如图所示,四幅汽车标志设计中,能通过平移得到的是奥迪。
本田。
大众。
铃木5.如图,梯子的各条横档互相平行,若∠1=80,则∠2的度数是BD)3A。
80 B。
100 C。
120 D。
1506.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能判断AB∥CD的是A。
∠3=∠4 B。
∠1=∠2 C。
∠D=∠DCED D。
∠D+∠ACD=180°7.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P到y轴的距离为5,且点P到x 轴的距离为3,则这样的点P的个数是A。
1 B。
2 C。
3 D。
48.在实数-2,0.7,34,π,16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
1 B。
2 C。
3 D。
49.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如果∠1=27°,那么∠2的度数为A。
53° B。
55° C。
57° D。
60°10.如图,直线l1 ∥ l2,∠A=125°,∠B=85°,则∠1+∠2=A。
30° B。
35° C。
36° D。
40°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在直角坐标系中,写出一个在纵轴的负半轴上点的坐标。
12.若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_______。
2014-2015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每题2分,满分12分)1.下列各数中:0、﹣、、、π、0.3737737773…(它的位数无限且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依次加1个),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A.=±9 B.﹣=6 C.(+)2=5 D.16=43.如图,要使AD∥BC,那么可以选择下列条件中的()A.∠1=∠4 B.∠2=∠3 C.∠1+∠B=180°D.∠B=∠D4.点P为互相垂直的直线a、b外一点,过点P分别画直线c、d,使c∥a、d⊥a,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c∥b B.c∥d C.b⊥c D.b⊥d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B.联结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6.如图,在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A.﹣2 B.2﹣C.﹣1 D.1﹣二、填空题(共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7.16的平方根是.8.如果a4=81,那么a=.9.比较大小:﹣2﹣3(填“<”或“=”或“>”)10.计算:8=.11.计算:(+2)2013•(﹣2)2013=.12.根据浦东新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浦东新区常住人口为5 044 430人,数字5 044 430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保留3个有效数字).13.在数轴上,如果点A、点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2,那么A、B两点的距离AB=.14.写出图中∠B的一个同位角.15.如图,直线c与a、b都相交,a∥b,如果∠2=110°,那么∠1=.16.如图,若∠BOC=44°,BO⊥DE,垂足为O,则∠AOD=度.17.如图,△ABC中,CD⊥AC,CE⊥AB,垂足分别是C、E,那么点C到线段AB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18.如图,直线a∥b,点A、B位于直线a上,点C、D位于直线b上,且AB:CD=2:3,如果△ABC 的面积为6,那么△BCD的面积为.19.如图,将两个大小一致的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拼成一个大正方形ABCD,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则大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厘米.20.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为40°,则另一角为.三、计算题(共5题,21、22每题5分,23、24、25每题6分,满分28分)21.计算:﹣++.22.计算:×()﹣1÷.23.计算:×(﹣)2×÷.24.计算:3﹣27+()﹣2﹣(+2)0.25.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计算:2×÷.四、解答题(共4题,26、27、28每题6分,29题8分,满分26分)2)在图中画出表示点P到直线a距离的线段PM;(2)过点P画出直线b的平行线c,与直线a交于点N;(3)如果直线a与b的夹角为40°,那么∠MPN=°.27.如图,已知AB∥CD,∠1=(4x﹣25)°,∠2=(85﹣x)°,求∠1的度数.28.已知:如图,∠A=∠D,∠B=∠C,那么∠1与∠2互补吗?为什么?2)如图(a),如果∠B+∠E+∠D=360°,那么AB、CD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解:过点E作EF∥AB,如图(b),则∠ABE+∠BEF=180°()因为∠ABD+∠BED+∠EDC=360°(已知)所以∠FED+∠EDC=°()所以()所以AB∥CD时,∠1,∠2,∠3,∠4满足.五、综合题(满分6分)30.皓皓同学在学习了“平方根”这节课后知道了“负数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她对这句话产生了兴趣,她想知道负数在其他范围内是否有平方根,所以她上网查找了以下一些资料.数的概念是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学习了实数以后,像x2=﹣1这样的方程还是没有实数解的,因为没有一个实数的平方等于﹣1,即负数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所以为了了解形如x2=﹣1这类方程的解,就要引入一个新的数i.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记为i2=﹣1,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在这种情况下,i可以与实数b相乘再同实数a相加从而得到形如“a+bi”(a、b为实数)的数,人们把这种数叫作复数,a叫这个复数的实部,b叫做这个复数的虚部.它的加、减、乘法运算与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类似.比如:(1)(2+i)+(4﹣3i)=6﹣2i(2)(i)2=﹣3(3)(5+i)(5﹣i)=52﹣i2=25﹣(﹣1)=26这样数的范围就由实数扩充到了复数,在这种规定下,负数在复数范围内就有平方根.比如:±i就是﹣1的平方根.根据上面的材料解答以下问题:(1)计算:①(2+i)﹣(3﹣2i)=②i3=③(3+i)2=(2)在负数范围内﹣9的平方根是(3)在复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4﹣4=.2014-2015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每题2分,满分12分)1.下列各数中:0、﹣、、、π、0.3737737773…(它的位数无限且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依次加1个),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无理数.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无理数有:﹣,π,0.3737737773…(它的位数无限且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依次加1个),共3个.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2.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A.=±9 B.﹣=6 C.(+)2=5 D.16=4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数指数幂.分析:A、表示81的算术平方根;B、先算﹣6的平方,然后再求的值;C、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D、=.解答:解:A、,故A错误;B、﹣==﹣6,故B错误;C、=2+2+3=5+2,故C错误;D、==4,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掌握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和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要使AD∥BC,那么可以选择下列条件中的()A.∠1=∠4 B.∠2=∠3 C.∠1+∠B=180°D.∠B=∠D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做出选择.解答:解:A、欲证AD∥BC,那可以选择: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1和∠4是内错角,且∠1=∠4,∵要使AD∥BC,那么可以选择∠1=∠4.故本选项正确;B、∵∠2=∠3,可以证明AB∥CD,而不能证明AD∥BC,故本选项错误;C、∵∠1和∠B不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错误;D、∵∠B和∠D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所以不能证明AB∥CD;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4.点P为互相垂直的直线a、b外一点,过点P分别画直线c、d,使c∥a、d⊥a,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c∥b B.c∥d C.b⊥c D.b⊥d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垂线.分析: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后即可得到正确结论.解答:解:根据题意作出如下图形:根据图形知:b⊥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及垂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作出图形,也可以一步步的推导.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B.联结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分别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垂直的判定分析得出即可.解答:解:A、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错误;B、联结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错误;C、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错误;D、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6.如图,在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A.﹣2 B.2﹣C.﹣1 D.1﹣考点:实数与数轴.分析:首先根据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点B可以求出线段AB的长度,然后根据点B和点C关于点A对称,求出AC的长度,最后可以计算出点C的坐标.解答:解:∵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点B,∴AB=﹣1,∵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点C,∴CA=AB,∴点C的坐标为:1﹣(﹣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实数与数轴,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就让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知道两点间的距离,求较小的数,就用较大的数减去两点间的距离.二、填空题(共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7.16的平方根是±4.考点: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8.如果a4=81,那么a=3或﹣3.考点:有理数的乘方.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开方运算计算即可.解答:解:∵a4=81,∴(a2)2=81,∴a2=9,∴a=3或﹣3.故答案为:3或﹣3.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的逆运算,解题时注意不用漏解.9.比较大小:﹣2>﹣3(填“<”或“=”或“>”)考点:实数大小比较.分析:根据负数比较大小的法则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2|=2≈2.828<|﹣3|=3,所以:﹣2>﹣3,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大小比较,熟知负数比较大小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计算:8=.考点:分数指数幂.分析:首先把8化成23,然后根据幂的乘方的计算方法,求出算式8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8=(23)==.故答案为:.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指数幂问题,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8化成23.(2)此题还考查了幂的乘方,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a m)n=a mn(m,n是正整数).11.计算:(+2)2013•(﹣2)2013=﹣1.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首先逆用积的乘方公式将原式变形为[()()]2013,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出()(\sqrt{3}.﹣2)的值,最后再计算乘方即可解答:解:原式=[()()]2013=(﹣1)2013=﹣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计算,逆用积的乘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2.根据浦东新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浦东新区常住人口为5 044 430人,数字5 044 430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5.04×106(保留3个有效数字).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分析:较大的数保留有效数字需要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用科学记数法保留有效数字,要在标准形式a×10n中a的部分保留,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数起,需要保留几位就数几位,然后根据四舍五入的原理进行取舍.解答:解:数据5 044 430用科学记数法(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表示为:5.04×106,故答案为:5.04×106.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13.在数轴上,如果点A、点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2,那么A、B两点的距离AB=3.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实数的运算.分析:求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数轴上表示两个点所对应的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即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即可.解答:解:∵点A、点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2,∴A、B两点的距离AB=2﹣(﹣),=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能根据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方法,列出式子是本题的关键.14.写出图中∠B的一个同位角∠ECD或∠ACD.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进行分析可得答案.解答:解:∠B的同位角是∠ECD,∠ACD,故答案为:∠ECD或∠AC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线八角,关键是掌握同位角的边构成“F“形.15.如图,直线c与a、b都相交,a∥b,如果∠2=110°,那么∠1=7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的度数,再由补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2=110°,∴∠3=∠2=110°,∴∠1=1820°﹣∠3=180°﹣110°=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6.如图,若∠BOC=44°,BO⊥DE,垂足为O,则∠AOD=46度.考点:垂线.分析:本题需先根据已知条件和所给的图形,列出所要求的式子,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BOC=44°,BO⊥DE,∴∠AOD=180°﹣44°﹣90°=46°.故答案为:4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在解题时要根据已知有条件,再结合图形列出式子是本题的关键.17.如图,△ABC中,CD⊥AC,CE⊥AB,垂足分别是C、E,那么点C到线段AB的距离是线段CE的长度.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找出点C到AB的垂线段即可.解答:解:如图,∵CE⊥AB,垂足是E,∴点C到线段AB的距离是线段CE的长度.故答案为:CE.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18.如图,直线a∥b,点A、B位于直线a上,点C、D位于直线b上,且AB:CD=2:3,如果△ABC 的面积为6,那么△BCD的面积为9.考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分析:根据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知△BCD和△ABC的面积比等于CD:AB,从而进行计算.解答:解:∵a∥b,∴△BCD的面积:△ABC的面积=CD:AB=3:2,∴△BCD的面积=6×=9.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间的距离以及三角形的面积比的一种方法,即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的底的比.19.如图,将两个大小一致的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拼成一个大正方形ABCD,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则大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厘米.考点:正方形的性质.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易得大正方形的面积,求得大正方形面积的算术平方根即为所求的边长.解答:解:∵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厘米,故答案为.点评:考查有关正方形的计算;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20.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为40°,则另一角为40°或14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可得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又由其中一个角为40°,则可求得另一角的度数.解答:解:∵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一个角为40°,∴另一角为:40°或140°.故答案为:40°或14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若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三、计算题(共5题,21、22每题5分,23、24、25每题6分,满分28分)21.计算:﹣++.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直接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原式=(﹣++)=(4﹣1)=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熟知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计算:×()﹣1÷.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先算负指数幂,再从左向右的顺序运算即可.解答:解:×()﹣1÷=×÷,=3÷,=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的法则.23.计算:×(﹣)2×÷.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先开方及乘方,再从左向右运算即可.解答:解:×(﹣)2×÷=(﹣1)×3×÷,=(9﹣3),=9﹣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的法则.24.计算:3﹣27+()﹣2﹣(+2)0.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析:利用分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法则结合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求解即可.解答:解:3﹣27+()﹣2﹣(+2)0=﹣3+3﹣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分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法则.25.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计算:2×÷.考点:分数指数幂.分析:首先分别求出2、、的值各是多少,然后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方法,求出算式2×÷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2×÷=2×=23=8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指数幂问题,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2的值是多少.(2)此题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四、解答题(共4题,26、27、28每题6分,29题8分,满分26分)2)在图中画出表示点P到直线a距离的线段PM;(2)过点P画出直线b的平行线c,与直线a交于点N;(3)如果直线a与b的夹角为40°,那么∠MPN=50°.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分析:(1)以点P为圆心,以大于点P到a的距离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与直线a相交于两点,再分别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它们之间距离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一点,过这一点与点P 作直线,与a相交于点M,PM就是所要求作的垂线段;(2)以点P为顶点,画一条直线为一边,作∠P等于这条直线与直线b所成的夹角,则∠P的另一边所在的直线就是所要求作的直线c;(3)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MNP=∠4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出∠MPN的度数.解答:解:(1)如图1所示,PM就是所要求作的点P到直线a距离的垂线段;(2)如图2所示,直线c就是所要求作的直线b的平行线;(3)如图3,∵直线a与b的夹角为40°,∴∠PNM=40°,∴∠MPN=90°﹣40°=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是小综合题,难度不大,只要细心便不难求解27.如图,已知AB∥CD,∠1=(4x﹣25)°,∠2=(85﹣x)°,求∠1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3的度数,再根据∠1=∠3可知∠1+∠2=180°,把,∠1=(4x﹣25)°,∠2=(85﹣x)°代入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CD,∴∠2+∠3=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3(对顶角相等)∴∠1+∠2=180°,即(4x﹣25)+(85﹣x)=180,解得x=40.∴∠1=4x﹣25°=13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8.已知:如图,∠A=∠D,∠B=∠C,那么∠1与∠2互补吗?为什么?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首先根据内错角相等得两条直线平行,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内错角相等,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得∠AFC=∠D,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两条直线平行,从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明结论.解答:解:∠1与∠2互补.理由如下:∵∠C=∠B,∴AB∥DC,∴∠A=∠AFC,∵∠A=∠D,∴∠AFC=∠D;∴AF∥ED,∴∠1+∠2=180°.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注意综合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2)如图(a),如果∠B+∠E+∠D=360°,那么AB、CD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解:过点E作EF∥AB,如图(b),则∠ABE+∠BE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因为∠ABD+∠BED+∠EDC=360°(已知)所以∠FED+∠EDC=180°(等式的性质)所以EF∥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AB∥CD时,∠1,∠2,∠3,∠4满足∠1+∠3=∠2+∠4.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过点E作EF∥AB,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BE+∠BEF=180°,∠ABD+∠BED+∠EDC=360°可得出∠FED+∠EDC=180°,故可得出FE∥CD,由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E作EF∥AB,如图(b),则∠ABE+∠BE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因为∠ABD+∠BED+∠EDC=360°(已知),所以∠FED+∠EDC=180°(等式的性质),所以EF∥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AB∥CD时,∠1,∠2,∠3,∠4满足∠1+∠3=∠2+∠4.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80,等式的性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3=∠2+∠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五、综合题(满分6分)30.皓皓同学在学习了“平方根”这节课后知道了“负数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她对这句话产生了兴趣,她想知道负数在其他范围内是否有平方根,所以她上网查找了以下一些资料.数的概念是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学习了实数以后,像x2=﹣1这样的方程还是没有实数解的,因为没有一个实数的平方等于﹣1,即负数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所以为了了解形如x2=﹣1这类方程的解,就要引入一个新的数i.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记为i2=﹣1,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在这种情况下,i可以与实数b相乘再同实数a相加从而得到形如“a+bi”(a、b为实数)的数,人们把这种数叫作复数,a叫这个复数的实部,b叫做这个复数的虚部.它的加、减、乘法运算与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类似.比如:(1)(2+i)+(4﹣3i)=6﹣2i(2)(i)2=﹣3(3)(5+i)(5﹣i)=52﹣i2=25﹣(﹣1)=26这样数的范围就由实数扩充到了复数,在这种规定下,负数在复数范围内就有平方根.比如:±i就是﹣1的平方根.根据上面的材料解答以下问题:(1)计算:①(2+i)﹣(3﹣2i)=﹣1+3i②i3=﹣i③(3+i)2=8+6i(2)在负数范围内﹣9的平方根是±3i(3)在复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4﹣4=(x+)(x﹣)(x+i)(x﹣i).考点:实数的运算;因式分解的应用.专题:阅读型.分析:(1)①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计算即可;②根据积的乘方进行运算,③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计算;(2)根据平方根的概念计算;(3)根据因式分解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①(2+i)﹣(3﹣2i)=2+i﹣3+2i=﹣1+3i,②i3=i2•i=﹣i,③(3+i)2=9+6i+i2=8+6i;(2)±=±3i;(3)x4﹣4=(x2+2)(x2﹣2)=(x+i)(x﹣i)(x﹣)(x+).故答案为:(1)①﹣1+3i②﹣i③8+6i;(2)±3i;(3)(x+i)(x﹣i)(x﹣)(x+).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和因式分解的应用,理解新定义、正确运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四川省仁寿联谊学校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分 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有下列各数22,—(43-),3)6(-, -8- ,5)2(--,—(-7) ,24-,+6,-4,-π,23-,这几个数中,负数( )个. A .3. B.4 C.5 。
D.62、钓鱼岛历来的中国的固有土地,2012年10月,日本政府非法所为“国有化”的购岛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
中国民众自主抵制日货导致日本政直接经济损失达3.45亿元,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345×109B 、3.45×108C 、3.45×109D 、345×10103、下列各题中,错误的是( )A. x 的5倍与y 的和的一半,用代数式表示为25yx + B.代数式5(x+y)的意义是5与(x+y)的积 C .代数式.,22的平方和的意义是y x y x + D.比x 的2倍多3的数,用代数式表示为2x+34、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如图则a 、-a 、b 、-b 大小关系是( )A .-b >a >-a >bB .a >-a >b >-bC .b >a >-b >-aD .-b <a <-a <b5.、下列说法:①如果两个数的积为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②如果两个数和为0,则至少有一个数为0;③绝对值是本身的有理数只有1;④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0,1。
⑤零有相反数。
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6、如果2a +与(b -1)2互为相反数, 那么代数式2011()a b +的值是()A 、1B 、-1C 、±1D 、20087、在数轴上与点-2的距离为4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A 、-6 B 、2 C 、±3 D 、-6或28、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135元,其中一个盈利25%,另一个亏本25%,在这次买卖中,a O b这家商店( )A 、不赔不赚B 、赚了9元C 、赚了18元D 、赔了18元9、若|a|=+a ,则a 是 ( )A 、非正数B 、正数C 、负数D 、非负数10、a 是二位数,b 是三位数,如果把a 置于b 的左边,那么所成的三位数可表示为( ) A 、1000a +10b B 、1000a +b C 、ab D 、1000ab11.六个好朋友见面互相握手致意,每两个人握一次手,握手的次数一共是( ) A .20 B .30 C .15 D .3612.把棱长为的正方体摆成如图所示的形状,从上向下数,第一层1个,到第二层有3个,……按这种规律摆放,到第五层的正方体个数是( )A .10B .12C .15D .2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6|= ,a 的相反数是 ,-3的倒数是14、比较大小:-32 (-3)2,-33 (-3)3,- -15、某学校8年级共有18个班,每班均有X 个男同学,Y 个女同学,则该校8年级学生共有 人 任写一个比-1大的负数为 。
54D3E21C BA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卷)七年级 数 学A 卷B 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A 卷(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A 、点到直线上一点的连线B 、点到直线的垂线C 、点到直线的垂线段D 、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2009)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方程组⎩⎨⎧x +y =3,x -y =-1的解是( ).A.⎩⎨⎧x =1,y =2B.⎩⎨⎧x =1,y =-2C.⎩⎨⎧x =2,y =1D .⎩⎨⎧x =0,y =-14、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 )(1) x+2y=3, (2) 2x=5y, (3) 2x+1=0, (4) x2+2y=1, (5) xy-2=0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B 、C 、D 、6、方程5x+y=1的解有( )A 、2个B 、1个C 、6个D 、无数多个7.如右图,下列不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 ) A.︒=∠+∠180BCD B B.21∠=∠ C.43∠=∠; D. 5∠=∠B .8、如图,直线a ∥b ,直线c 是截线,如果∠1=50°,那么∠2等于( )A .50°B 150°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x+3y=0 y=2 xy=2 y=1x 2-1=0 x+y=3 x+y=2 y+z=821C. 130° D .140°9、下列各组数中,是二元一次方程4=-y x 的解的是( )A.⎩⎨⎧==;1,1y xB.⎩⎨⎧==;2,2y xC.⎩⎨⎧-==;1,3y xD.⎩⎨⎧-=-=.1,1y x10、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A ) (B) (C) (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11、点P(-5,0)在 上.(填“x 轴”或“y 轴”). 12、若直线a ⊥b ,a ∥c ,则c b 。
七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
B 到A
C 的垂线段是线段AB
B .点
C 到AB 的垂线段是线段AC
C .线段A
D 是点D 到AB 的垂线段
D .线段BD 是点B 到AD 的垂线段
2.如图所示,∠BAC 和∠ACD 是( )
A .同位角
B .同旁内角
C .内错角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3.如图,有以下四个条件:①∠B+∠BCD=180°,②∠1=∠2,③∠3=∠4,④
∠B=∠5,其中能判定AB ∥CD 的条件的个数有( ).
A .1
B .2
C .3
D .4
4.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
画图原理是( )
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5.a 、b 、c 是平面上任意三条直线,交点可以有( )
A .1个或2个或3个
B .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
C .1个或2个
D .都不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线段平行
B .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
C .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平行
D .同一平面没有公共点的两条射线平行
7.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 )。
A .120°
B .125°
C .130°
D .140°
8.如图,AE 平分∠BAC ,CE 平分∠ACD ,且AB ∥CD ,则∠AEC 等于( )
A .60°
B .80°
C .100°
D .90°
9.如图,将△ABC 沿BC 方向平移2cm 得到△DEF ,若△ABC 的周长为16cm ,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
A 、16cm
B 、18cm
C 、20cm
D 、22cm
10
m +n 的值是( )
A .-1
B .0
C .1
D .2
110.005403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0.735
B .0.0735
C .0.00735
D .0.000735
12.若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 ,则和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 )
A .a +1
B .a 2+1
C 1
D 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如图所示,矩形ABCD 沿EF 折叠,若∠DEF =72°,则∠AEG 的度数为________.
14m ,n 是两个连续整数,则mn=________.
15.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 和点B 之间表示整数的点有________个.
16a ,则a=________.
17= .
18.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m +1和m -4,则这个正数是________.
19.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
20________.
三、计算题
21.(6分)求X 的值:42912
=-)(X
22.(6
23.(8
24.(8若,求3x+6y的立方根.
25.(本题满分10分) 如图,在△ABC中,点E、G分别在BC、AC上,CD⊥AB,EF⊥AB,垂足分别为D、F.已知∠1+∠2=180°,∠3=105°,求∠ACB的度数.请将求∠ACB度数.
26. (本题满分10分) 如图,已知12∠+∠=180°,3=B ∠∠,试说明AED ACB ∠=∠.
27.(本题满分12分)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过点C 作CF 平分∠DCE 交DE 于点F .
(1)求证:CF//AB
(2)求∠DFC 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