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初中留守儿童创新活动
- 格式:doc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2
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教育公平------甘肃天水麦积区伯阳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创新案例一、关爱服务产生的背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闲置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部分农村党员、农民外出务工,学校也随之出现了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一些学生由爷爷、奶奶照管,一些学生寄宿在亲戚家中。
这些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条件很差,生活上缺少父母的关心,思想上缺少道德的约束,心灵上缺少亲人的抚慰,学习上缺少有效的辅导,严重影响了这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完备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服务网络体系,让更多的人来关心、爱护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在全社会树立“以人为本”、“儿童优先”的新风尚,给留守儿童创建一个温暖的“家”,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心里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学习缺乏帮助、生活缺乏关心、行为缺乏管教等现实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解决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献一份爱。
自2008年开始,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同享蓝天,共建和谐”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
我校在区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和区妇联、关工委、教育局及镇党委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在甘肃移动公司援建下,伯阳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于2008年9月成立,并举行了由市关工委李世荣主任、市妇联何道华主席参加的隆重的揭牌仪式。
二、活动宗旨通过开展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弥补其感情缺失,提高其道德素养,呼吁全社会关注、关爱留守儿童,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和帮助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三、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惠民实事工程”,不断探索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模式,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
区教育局、区县委、区妇联、区关工委等有关单位专门成立“同享蓝天,共建和谐”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领导小组,镇政府、中心学校也都分别成立相应组织,加强对活动的指导。
半塔中学留守儿童活动记录活动记录:半塔中学留守儿童活动日期:2024年10月20日地点:半塔中学活动室参与人员:留守儿童、志愿者、班主任活动目的:1.提供留守儿童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2.增进留守儿童之间的友谊,促进团结合作意识;3.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活动内容:1.体育活动:安排了足球、篮球和羽毛球活动,由志愿者和留守儿童一起参与。
活动中,志愿者帮助留守儿童学习基本技巧,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
2.手工制作:为了培养留守儿童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准备了手工制作活动。
通过教授留守儿童制作花环和串珠等手工艺品,让他们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3.阅读活动:鼓励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多读书,我们组织了阅读活动。
志愿者给每个留守儿童推荐了一本适合他们年龄的图书,并邀请他们进行读后感的分享。
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让留守儿童能够增进对书籍的了解和兴趣。
4.美术活动:留守儿童对于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为他们准备了绘画活动。
志愿者向他们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并提供了油画颜料和画板。
留守儿童们都非常投入,用自己的画笔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5.语言学习:为了帮助留守儿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我们组织了英语角活动。
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一起进行英语口语练习,教授他们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型和常用词汇。
通过这个活动,留守儿童们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活动效果:1.通过体育活动,留守儿童们改善了体能,增加了朋友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他们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2.手工制作活动培养了留守儿童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他们学会了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出美丽的手工艺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3.阅读活动提升了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读书,他们增加了对世界的认识,并且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4.美术活动培养了留守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艺术技巧,创作了一幅幅富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方案(必备18篇)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目标要求1、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健康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增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质、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政教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为提高留守儿童综合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三、具体安排1、倡导全校师生,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
开学典礼上,为贫困留守儿童搞一次募捐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2、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
3、实行代理家长制,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
各教师代理两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定期与学生交谈,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给学生以家庭般的温暖,从而使其安心学习。
4、各班组织本班“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让学生把学习、生活中的乐趣和困难告知父母,能与父母更好地沟通。
(学校免费提供信封)学校在五月份将开展一次“给远方父母一封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5、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每月上一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政教处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在教学楼下设立悄悄话信箱,每周五开信箱,阅后并给与回复。
6、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每位教师需帮扶两位留守儿童,做到随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帮扶教师必须按照“三知、三多、三沟通”的家长职责和“三个二”的具体要求,主动履行家长义务,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多参加学校学生集体活动、多到其家中走访“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托管人、老师联系沟通“三个二”即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两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父母、任课教师、托管人联系两次;每两月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两次8、学期末,每位教师结合自己帮扶学生的情况,写一篇经验总结上交政教处备档。
双河初级中学留守儿童“亲情连线”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普遍关注。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做到对留守孩子在心理上积极正确引导、在学习上营造良好氛围,在生活上尽力排忧解难,心理上积极正确指导,帮助孩子在课余时间与家长进行情感交流,把关爱落到实处,促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成长。
二、目标任务(一)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与外出务工的父母团聚的平台,使留守儿童在家也能见到外出打工的父母,在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搭起了一座亲情彩虹桥,有效地改善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孩子们不但可以缓解对父母的思念,培养亲情,还能够在沟通中了解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二)通过活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采用每周固定开放电话或视频聊天的办法,通过长期服务,努力实现留守儿童“心理有依赖、学习有进步、成长有关注、生命有阳光”。
三、活动对象七、八年级留守儿童四、活动内容和方式1.调查摸底。
由各班班主任摸清楚全校的留守儿童、学生和家长,填写登记表。
2.对象安排。
通过宣传让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亲情连线”,根据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的意愿,进行预约登记。
并根据预约情况,通知留守儿童家庭通话时间,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五、活动要求(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提高认识,认真发动,精心组织,并制定专人负责,制定计划,明确要求,迅速落实。
(二)加强宣传,取得实效。
要大力宣传,使每一位留守儿童都了解并参与“亲情连线”活动,务必使活动取得实效。
(三)各司其职,合力推进。
推进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需要各级上管部门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共同为促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出谋划策,办实事,努力营造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留守儿童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本计划书旨在介绍一个针对留守儿童的创新创业项目,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留守儿童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留守儿童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篇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造成了大量留守儿童。
这些儿童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缺乏关爱和教育资源,面临着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的诸多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留守儿童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改善生活条件。
项目介绍本项目旨在通过创新创业的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社交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提高生活品质。
我们将建立一个留守儿童创新创业中心,提供以下服务:1. 职业技能培训: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提供实用的职业技能培训,如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2. 心理健康教育: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因长期与父母分离而带来的心理问题。
3. 社交技能培训: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交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项目实施1. 建立留守儿童创新创业中心:选址、装修、设备采购等。
2. 招聘专业人才:招聘职业技能培训师、心理健康教育师、社交技能培训师等专业人才。
3. 招募留守儿童:通过与当地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合作,招募留守儿童参与项目。
4. 开展培训活动: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社交技能培训等活动。
5. 跟踪评估:对留守儿童的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
项目预算1. 建立留守儿童创新创业中心:50 万元。
2. 招聘专业人才:20 万元。
3. 招募留守儿童:10 万元。
4. 开展培训活动:30 万元。
5. 跟踪评估:10 万元。
总计:120 万元。
结语本项目旨在为留守儿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社交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改善生活条件。
留守儿童帮扶活动方案留守儿童帮扶活动方案1一、活动背景:本次爱心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旨在关爱留守儿童,关心青少年成长,创建和谐社区,为建设稳定、健康的社会贡献力量。
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作为社会快速发展导致的结果,社会各界理应采取各项措施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他们大都从小离开父母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很多孩子性格孤僻,不善于交流,还有的孩子家庭及其贫困,更有的孩子由于缺少关爱而性格叛逆冲动,爱打架滋事。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于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更要肩负一种责任,我们希望广大社会爱心人士以及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号召大家都来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这些有着独特成长过程和成长环境的人能在我们的关怀下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二、活动目的本次爱心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旨在关爱留守儿童,关心青少年成长,创建和谐社区,为建设稳定、健康的社会贡献力量。
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作为社会快速发展导致的结果,社会各界理应采取各项措施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他们大都从小离开父母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很多孩子性格孤僻,不善于交流,还有的孩子家庭及其贫困,更有的孩子由于缺少关爱而性格叛逆冲动,爱打架滋事。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于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更要肩负一种责任,我们希望广大社会爱心人士以及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号召大家都来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这些有着独特成长过程和成长环境的人能在我们的关怀下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三、活动内容根据掌握的志愿者及“留守儿童”的情况,采取爱心支教、心灵访谈、素质拓展、与家长沟通等长期服务的方式,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志愿服务活动。
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派志愿者上门家访,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做好跟“留守儿童”家长们的沟通工作,以便志愿服务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
1、阳光支教利用双休日时间,每周组织志愿者前往周边的留守儿童家中,进行一次从多方面给予“留守儿童”的教育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进行适当的心里问卷调查(每个月一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辅导和疏通,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寿县枸杞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情况介绍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2010年度,寿县枸杞小学校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工作汇报如下。
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1、留守学生量大面广。
我校由2个村组构成,全体在校学生有704人,其中留守学生305人,占学生总人数的43.32%。
其中有女生143名,男生162名。
2、留守学生监护状况不容乐观。
留守学生中大多数是隔代监护或单亲监护。
其中240人由祖辈监护。
3、留守学生对父母的期盼强烈。
大多数的留守学生非常想念在外工作的父母,希望父母在家陪伴自己,或至少要有一人在家。
二、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1、由于监管不到位,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
2、由于缺乏父慈母爱和祖辈溺爱的影响,大多数行为习惯不良。
3、由于过分依赖学校教育的影响,部分产生道德缺失。
三、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情况:2010年度我校在中心校的指导、协调下,积极上报、争取到“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项目,成立了“枸杞小学留守儿童之家”。
由于我校房屋比较紧张,未能把“五室”配备齐全。
但我校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配备了电脑、亲情电话、桌椅板凳;毛巾、脸盆等洗漱用品;小药箱;图书300册以上,报刊20种;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跳绳、象棋、拔河绳等,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心理咨询老师4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
四、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运行情况: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成立了由校长戴延勇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大队辅导员杜万远老师负责留守儿童的日常管理工作。
并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
2、开展“留守儿童”普查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系列活动方案2023最新“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系列活动方案(精选篇1)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
在平安、健康、品德、学业、生活以及心理素养方面进行帮扶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上疏导,学业上辅导,言行上引导,生活上关怀,树立留守同学自强独立精神,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为留受儿童营造健康、公正、和谐的成长环境。
为此特制定以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为爱导航,让心回家”,携手关注留守儿童。
二、组织领导组长:宋开文副组长:柳宗林成员:三、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解决我校农村留守儿童实际询问题,为我校留守儿童供应爱的关怀,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别群体,针对“留守儿童”在确定程度上关怀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困难和情感、心理询问题,让他们得以欢快健康地生活和成长。
四、活动内容1、进行一次升旗仪式。
进行一次关于“关爱留守同学”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号召全校师生都来关怀他们,关注他们的成长。
2、开展一次“关爱留守同学”的主题班会活动。
各班真正行动起来,关怀关怀四周的留守同学,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和。
3、开展一次座谈会。
以班级或班级为单位,召开一次留守同学座谈会,了解他们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心情、交友、躯体等方面的状况,沟通感情,培育同学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4、写一封亲情书信。
指导留守同学给远方的父母写一封亲情书信,询问候父母近期的工作、生活状况,同时汇报自个儿的学习、生活方面的状况,培育同学的表达力气,又对同学进行感恩教育。
5、给“留守同学”家长打一个电话。
各班主任及联系人给帮扶对象的家长打一个电话,要求他们跟小孩多联系,尽可能鼓舞小孩坚韧些,尽可能回家看看小孩,同时找他谈心,了解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有哪些困难,思想上有哪些压力。
6、建立留守同学每人一张档案卡。
学校为每个“留守同学”建立一份档案卡,详细列出同学及家长的差不多状况,寄养监护人状况,班主任对该生在学习、思想、心理、品德等方面的反馈、联系记录等。
枸杞初中关爱留守儿童包保责任追究及考核制度根据《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皖教基[2 010]6号),经研究决定,特建立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包保责任追究及考核制度。
一、行政人员包保分组安排
授课教师
包保组学校领导班主任
代理家长
汪传辉张登辉宫青青九(1)班
汪传辉丁涛尹伟伟九(2)班
汪传辉钱建龙王德玉九(3)班
朱国宇杨永张楠萍八(1)班
朱国宇邓超陈婧八(2)班
朱国宇孙允理沈媛媛八(3)班
刘同国李旭梁伟倩七(1)班
刘同国范波戴道军七(2)班
刘同国张辉陈辉七(3)班
二、包保内容
1、留守儿童家长培训
2、留守儿童家访
3、留守儿童寄宿制管理
4、留守儿童假日活动
三、责任追究及检查、考核制度
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是2010年教育系统六项民生工程之一,区教育局及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
因此,我校结合实际,对留守儿童工作责任各单位制订责任追究制度和考核制度:
1、各包保责任人必须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所负责的
工作。
谁的责任谁承担,采取首问责任制。
2、包保组长负责对成员进行考核,确定等次,计入绩效工资
的“工作实绩”中。
3、包保落实成员的工作业绩,由包保组长会同成员共同考核,
分等级记入“工作实绩”。
4、班主任的留守儿童工作业绩,由包保组所有成员共同考核,
确定等次,记入班主任“工作实绩”中。
5、考核等级为优、良、一般、差,分别计5分、4分、3分、
0分。
按分值核算绩效工资。
枸杞初级中学关爱
留
守
儿
童
包保责任追究及考核制度。
枸杞初中留守儿童创新活动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
为此,枸杞初中团委组织七八年级部分留守儿童于九月21日下午到枸杞敬老院举行一次主题为“关爱老人,中秋送温暖”的献爱心活动。
同学们用平时节省的零用钱为老人们买来了月饼、苹果、水蜜桃、清热解暑
饮料、滋补身体的营养麦片等慰问品,赠送给五保老人。
大家走进五保老人的房
间为老人们整理内务,打扫卫生,清洗衣物;并与老人们促膝谈心,了解老人们
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
对他们的浓浓关爱。
卫生,得到老人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