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27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综合实践课的定义、特点和意义;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综合实践课的概念和特点;2.实践任务的组织和分工;3.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4.实践成果的展示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综合实践课的话题,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课的定义和意义。
2. 理论讲解(30分钟)a. 综合实践课的概念和特点综合实践课是指以学科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
综合实践课突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强调跨学科的综合性。
它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思维。
b. 实践任务的组织和分工在综合实践课中,实践任务的组织和分工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安排不同的实践任务,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分工协作完成任务。
同时,也要注意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
c. 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
可以通过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区实践等方式来进行。
在设计实践活动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d. 实践成果的展示和评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产生一定的实践成果,可以通过展示和评价的方式进行。
可以举办实践成果展览、实践成果汇报会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进行互评和自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学习动力。
3. 实践活动(40分钟)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兴趣爱好,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可以选择一项手工制作、实地考察、科学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实践成果展示(20分钟)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后,可以进行实践成果的展示。
可以利用PPT、海报等形式展示实践成果,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通过讨论的方式,对本节课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主题:植物的生长2.教学重点: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3.教学难点:如何观察植物生长,如何进行科学探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3.交流分享:每组学生将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掌握植物生长的过程。
5.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6.总结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记录: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了解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掌握程度。
3.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
4.交流分享:评价学生在交流分享环节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在实践操作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3.在教学评价环节,要注重评价学生的过程性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实践操作一、明确实践操作的目标在进行实践操作之前,教师需要明确实践操作的目标,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以及如何去做。
2024年小学综合实践《有趣的纸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有趣的纸艺》。
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纸艺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学习简单纸艺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纸艺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掌握简单纸艺的制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纸艺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纸艺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创新设计自己的纸艺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剪刀、胶水、彩纸、卡纸等。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卡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纸艺作品,引发学生兴趣。
(2)讨论: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2. 自主探究(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纸艺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制作简单纸艺作品。
(2)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动手制作纸艺作品。
4. 创新设计(1)学生发挥想象,设计自己的纸艺作品。
(2)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2)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1. 纸艺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2. 简单纸艺的制作方法3. 创新设计自己的纸艺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制作一个纸艺作品。
2. 答案:学生可根据所学知识和个人喜好,设计并制作纸艺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2.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等,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说明;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实践操作环节的指导;5. 创新设计部分的引导;6. 作业设计的要求;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沈阳版综合实践五下主题一《巧用说明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巧用说明书》是沈阳版综合实践五下主题一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说明书的编写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运用说明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说明书的定义、作用、结构和编写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说明书的重要性,熟练运用说明书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
但对于说明书的编写方法和技巧,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说明书的编写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说明书的定义、作用、结构和编写方法,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说明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说明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说明书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说明书的定义、作用、结构和编写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说明书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说明书的使用和编写。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说明书的编写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教案、PPT、案例材料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物说明书,如手机、电视等,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书的作用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向学生讲解说明书的定义、作用、结构和编写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说明书的编写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具体的说明书编写任务。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时教学内容为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其能够完成简单的手工活动。
3. 情感目标:通过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动手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难点:学生在无明确指导下的自主操作。
四、教学过程与活动设计
第一阶段:准备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动手活动,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阶段:活动一“DIY书签”
1. 师生互动:讲解制作书签的材料和步骤,展示示例。
2. 学生操作:按步骤制作属于自己的独特书签。
3. 师生互动:学生展示书签,讨论心得体会。
第三阶段:活动二“纸花制作”
1. 师生互动:讲解制作纸花的材料和方法,展示示例。
2. 学生操作:通过折叠、剪裁纸张制作纸花。
3. 师生互动:学生展示作品,讨论制作过程中的经验。
第四阶段:总结提升
1. 师生互动:讨论本次活动的收获与体会。
2. 师生互动:总结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五、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动手操作,完成一些小创意。
2024-2025学年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范例为确保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得以充分的休息与充实,我校特设计并安排了一系列的实践作业,旨在促进他们的动手、动脑等综合实践技能。
以下为具体安排,敬请家长们在家中予以指导和监督。
一、“书香浸润童年”阅读实践活动通过阅读,滋养心灵,丰富人生。
我们期望书籍成为学生终身的伙伴,让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他们在阅读中领悟人生,学会思考,快乐成长。
各班级将进行中华经典古诗词背诵和“大阅读”活动。
★活动提示:1. 一至六年级学生每日早晨大声朗读经典,可选择《与黎明共舞》等读本,同时涉及《弟子规》、《论语》、《声律启蒙》等,诵读情况需以表格形式记录,作为评选诵读达人的依据。
2. 所有学生每日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____年级学生主要阅读绘本、童话等,每____天完成一幅“诗配画”或“故事配画”;____年级学生以整本书阅读为主,每人阅读3-5本书。
____天完成一份读书笔记。
二、“快乐新年,温馨感恩”快乐体验活动1. 学习节日文化,参与民俗活动,深入理解春节、元宵节的内涵,展示学习成果和感悟。
★活动提示:____年级学生制作“新春贺卡”或写新春寄语,培养对家庭和亲人的关爱;____年级学生创作“节日小报”,展示所学的节日知识。
2. 开展“我是父母的小帮手”活动,通过参与家庭事务,体验父母的辛劳,培养孝顺和自理能力。
3. 实施“温馨感恩,播撒阳光”活动,每位学生需完成“四个一”活动,向长辈、父母、师长和邻居表达感恩和祝福。
★活动提示:学生需记录参与活动的感受,低年级可由家长协助,中高年级可写体验日记并附活动照片。
三、“评价提升自我,记录见证成长”评价展示活动1. 《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将记录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反思并提出建议。
2. 完善《追梦路上》个人成长档案,创新设计,全面记录成长过程。
开学第一周,学校将评选优秀成长档案并颁发证书。
四、活动具体要求:新学期开始后,各班级进行初步评选,推荐优秀作品。
2023年小学综合实践说课稿2023年小学综合实践说课稿1一、课题设计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的普及,小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专家呼吁要保护学生的视力。
因为眼睛,被人喻为“心灵的窗户”。
它是五官之首,是人的重要器官,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均至关重要。
设计本节综合实践的开题课,能调动学生想要探究的浓烈兴趣,并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探究,怎么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搜集问题、整理问题、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爱上综合实践课,更深入地了解近视,从而更好的预防近视的发生。
二、活动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提炼课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将研究问题进行比较、归类和提升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远离近视。
4、通过独立和小组合作,学生能自主发现问题并展开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实践与创新能力。
三、评价设计1、我首先采用的是游戏激趣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感受到近视的危害,然后透过文字对近视的解读引起学生的共鸣,由此来确立本节课的活动主题,最后引导学生给主题起名字,共同提炼出本节综合实践课的课题。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汇报、交流,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归纳整理、总结提升的能力。
四、活动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出课题1、游戏导入课题2、感受身边的“近视眼”3、出示文字资料,确立主课题【设计思路:创设情境,从游戏入手,让学生亲身体会近视的滋味;伙伴们的照片,让学生感受近视越来越多的闯进了我们的生活;文字资料的出现,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近视的危害。
整体环节的设计能调动学生想要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课题的成立埋下伏笔。
】二、畅所欲言、提出问题1、抽几名学生交流,指导提问的方法2、小组合作,选出想要了解的问题【设计思路: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对后面问题的分类也节省了时间。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案一、活动背景与意义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它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因此,本指导案旨在探索有效的指导方法,促进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发挥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3. 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三、活动内容1. 科学实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学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 艺术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书法等艺术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力。
3. 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境整治、义务劳动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体育运动活动:开展各类体育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的体质素养,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参观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等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实施步骤1. 活动策划:制定每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方面的安排。
2. 活动准备:准备与活动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材料和器材,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活动实施:按计划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指导他们的学习和操作,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4. 活动总结:对每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反馈给学生,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5. 活动展示: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收获,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五、活动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活动成果,给予积极肯定和建设性意见,便于学生改进和提升。
14.口香糖的危害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
知道口香糖的危害,能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等了解人们对口香糖处理情况。
2.查找各种口香糖危害的图片和资料,通过调查采访进行探究。
3.了解口香糖的危害,知道如何处理口香糖的残渣,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口香糖的危害。
教学难点:残渣处理。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吃口香糖吗?口香糖又叫泡泡糖,即可吃又可玩,可是你们知道口香糖的危害吗?二.活动探究1你认为口香糖会有什么危害?2.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根据汇报板书:污染环境损害牙齿,影响健康发育。
3.指名读46页的新闻链接。
4.小结:没想到一块小小的口香糖会有这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以后吃口香糖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5.生讨论汇报。
6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口香糖危害较严重的地方,拍成照片制成图片集,7.口香糖的残渣对环境的危害这么大,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8.小小发明创造口香糖做成记忆靠垫,看了上面的资料,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吗?三.小结:同学们,美好的生活环境需要我们保护,让我们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做一个环保的小卫士。
板书:口香糖的危害1污染环境2损害牙齿3影响健康发育教学后记15.汽车与社会进步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
了解中国汽车,世界汽车的发展历史,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观察,统计了解汽车的种类,通过收集,汇报,交流资料,了解汽车发展史。
3.了解汽车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
教学重点:汽车的发展历史。
教学难点:汽车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一.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汽车越来越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那么,你了解汽车吗?汽车都有哪些种类?汽车与社会的进步有什么关系?同学们肯定很感兴趣,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探讨吧!二.活动探究1.汽车的发展史生汇报收集的资料(1)世界第一辆汽车的诞生(2)中国第一辆汽车的诞生(3)世界汽车的发展阶段(4)中国汽车的发展阶段2.汽车的种类(1)学生汇报课前统计的过往车辆的总数和种类。
()路段5分钟内通行汽车的统计车辆类型轿车客车货车特殊用处的车(2)查一查,做一做汽车的标志图案是汽车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甚至可以为汽车带来尊贵和荣耀,即使是最简单的长标,它的背后往往也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归纳整理调查结果,完成49页调查表(3)交流窗说一说车标怎样记更容易?三.小结: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汽车的发展史,一定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将来我们同学对汽车的繁荣作出贡献。
15.汽车与社会进步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
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2.通过图片了解交通安全标志及含义,通过交流了解交通事故的灾难性后国。
3.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的意识。
教学重点:交通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交通安全标志的意义。
一.导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但是环境污染,能源浪费,交通安全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这节课我们研究汽车与安全。
三.活动探究1.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可真多,但是交通事故也不少,同学们说一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案例吧。
交通事故给社会带来的危害给家人带来的痛苦。
2.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很多痛苦是不该发生的,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1)车速过快,(2)酒后驾车3.看来,交通安全问题可不能大意,关于交通安全问题,国家还出台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那里面的标志和标线,我们常见却不一定了解它们的含义,现在我们了解一下。
4。
关于交通规则,还有很多,大家能列举一些吗?5比一比关于交通规则的儿歌,老师已经交给我们很多,大家比比看,谁回忆的最多?四.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许多交通安全知识,这是我们安全出行必须的,到马路上看一看,还有哪些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板书:汽车与社会进步事故原因:酒驾,车速快。
16.小学生的休闲生活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使孩子懂得有目的,有秩序地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体验课余生活的快乐。
2通过讨论,交流,调查懂得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3.体验课余生活的快乐,能合理安排休闲生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应该怎样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难点:有意的休闲生活对成长有处。
一.我们的童年,人生起航,在这里,放飞绚丽的梦想,在这里追寻儿时的纯真,然而,现在的小学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紧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享受休闲生活带来的快乐?二.活动探究1.讨论:生活内容包括很多,除了衣食住行以及学习外,休闲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你最喜欢哪些休闲生活的方式呢?2.交流;既然同学们对休闲生活这样感兴趣,还是深入研究一下吧,也许会有更多的发现,你想怎么研究呢?3.休闲生活那里去?你最喜欢那种休闲生活的方式和场所?说说理由4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场所进行休闲生活?曾带给你怎样难忘的经力。
5经过调查研究,你对休闲场所有怎样的看法?还有哪些建议?三.小结: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充实自己的休闲生活对我们的成长究竟有哪些好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板书:小学生的休闲生活郊外野炊,沙滩嬉戏。
书店看书,林间荡床。
16小学生的休闲生活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使孩子懂得有目的,有秩序地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2.通过讨论。
交流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3.知道一些不适当的课余生活的害处。
体会课余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不当的课余生活的害处,体会课余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痴迷于电脑游戏的危害。
一.导入:孩子的休闲生活集中表现为三大问题,首先表现在学生休闲生活计划的盲目无序上,其次表现在学生双休日生活的消极单调上。
二.活动探究1.经过调查研究,你对休闲场所有怎样的看法?还有哪些建议?2.活动延伸(1)痴迷于电脑游戏(2)陶醉于动画片中(3)MP3不离耳(4)漫无目的在街上随便溜达(5)中午过后还赖在床上不起你认为上面的生活方式有何不妥之处?3.你对上述那种情景体会最深?说说你的切身体会三.小结:距统计,有58%的学生双休日根本无计划,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希望我们同学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实践活动,体验到课余生活的快乐。
比如:可以参加这些活动。
沙滩游玩打球划船游园等等。
板书:小学生的休闲生活痴迷电脑游戏,陶醉于动画片MP3不离耳,懒床上,闲逛。
17.尊重科学面对地震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2通过交流,汇报,收集的知识了解地震预警现像。
3知道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时间。
教学重点:了解地震预警现象教学难点:同上一导入: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哪些曾经发生在居民区,尤其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给人民和社会造成了具大的灾难。
二.活动探究1.讨论:地震来了怎么办?当面临一次大地震时,人们往往来不及躲,面对地震灾害,你有准备吗?2.了解地震预警现象,地震要发生时会有那些现象呢?马不安地震云青蛙出动有地光地坑地震预警现象的存在给我们人类避震留有了一定的时间,是人们在地震时能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有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地震时又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法就有生存的希望。
学生汇报收集的地震预警现象。
四.小结专家们认为,大多数地震是有感或轻度破坏地震,所以地震时一定要镇静,并且就地躲避。
板书:尊重科学面对地震预警现象预警时间避震空间17.尊重科学面对地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2通过交流,汇报,收集的知识了解地震预警现像。
3知道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时间。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场所的逃生知识教学难点:同上一.导入地震使不少人心里上蒙上一成恐惧地震的阴影,甚至谈地震色变也使人们沉思,怎样才能更有校的减轻地震灾害,为人类自己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二.活动探究1.居家如何做好防震,如果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做好防震呢?2.查找资料,列举在校如何避震3.怎么避震4.5怎样预防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遇到火灾时燃气泄漏时6如果被压怎么办三.小结:关于地震的知识还有很多,如果我们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板书:尊重科学面对地震1居家2在校3户外18.多彩的建筑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明确建筑的范围2通过辩论明确建筑的范围,通过观察社区建筑体会多样性。
3.明确观察建筑的范围,体会建筑多样性,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兴趣。
教学重点:明确建筑的范围教学难点:同上一.导言:当我们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可以看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当我们以城市到农村,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建筑的差异是明显的,再走出国门,建筑的风格就截然不同了。
由此看来,建筑真的是丰富丰富多彩呀。
二.活动探究:1.讨论建筑(建筑是人们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
(1)建筑的范围有多大,具体研究A.桥是否是建筑B.防空洞是否是建筑C.纪念塔是否是建筑D.造船台是否是建筑(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2.给我们居住的房子画个像,要求不仅画房子,还要画周边环境,用简易的文字说明,你对居住的房子的态度,是否喜欢等。
3.观察社区内的各种建筑,写出这些建筑的名称。
三.小结:观察社区内的各种建筑后,我们体会到建筑真的是丰富而多彩的呀,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调查现代建筑的特色。
板书:多彩的建筑桥防空洞纪念塔造船台18.多彩的建筑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明确建筑的范围,及特色。
2通过辩论明确建筑的范围,通过观察社区建筑体会多样性。
3.明确观察建筑的范围,体会建筑多样性,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兴趣。
有创意地制作一个建筑模型。
教学重点:现代建筑特色教学难点:制作一个未来建筑模型。
一.导言:出示图片,埃及金字塔,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问:同学们知道这些是那个国家的建筑吗?二.活动探究1.学生汇报收集的关于上面图片的资料。
(1)埃及金字塔(2)人民英雄纪念碑2.查找资料,调查现代建筑的特色。
窗:门:建筑材料:造型:4.制作一个未来的建筑模型。
制作要求:(1)先设计图稿(2)用纸板制作(3)工具:胶水,剪刀,订书器(4)记录制作程序三.小结:这节课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一些世界名著的建筑,并且制作了一个未来的建筑模型,很有创意。
板书:形式自由造型简洁现代建筑:注重功能形式合理19.科学与迷信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知道用自己的智慧分析封建迷信,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
2通过分析,交流讨论等方式了解科学与迷信。
3用以学到的知识分析封建迷信的事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教学重点:分析封建迷信的案例从中悟出道理。
教学难点: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
一.导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和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一项项科学发明的出现,使人类从蛮荒走向了文明。
二.活动探究:1.说一说天狗吃月亮的原因2.(1)用科学的方法说一说天狗吃月亮的原因(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