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2精品PPT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20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课本目录如下:
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乘除法的关系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制定乡村旅游计划
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经历乘法运算律的探索发现过程,理解运算律,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具体情境中,探求乘法运算中的简单规律。
4、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
课时安排:19课时
机动课时:2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探索规律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综合应用节约一滴水。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1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及简便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3.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
2.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演示法:通过具体例子演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简单的乘法题目,让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通过具体例子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培养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布置一些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题: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演示,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运算。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方法”中的“演示法”和“练习法”。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关键。
对于“演示法”,教师应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来演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律,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乘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2. 简便运算:利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律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难点:分配律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乘法运算律。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法运算律。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如乘数、被乘数、积等。
(2)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提出问题:如何进行简便计算?2. 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2 ×3 = 3 × 24 ×5 = 5 × 4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教师总结: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即 a × b = b × a。
(2)乘法结合律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2 ×(3 × 4)=(2 × 3)× 45 ×(2 × 4)=(5 × 2)× 4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教师总结: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即 a ×(b × c)=(a × b)× c。
(3)乘法分配律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3 4)× 2 = 3 × 2 4 × 2(5 6)× 3 = 5 × 3 6 × 3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二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简便运算西师大版我今天要教的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简便运算。
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包括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以及如何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运算。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让学生想象两个人交换位置后,他们手中的物品数量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引出乘法交换律的概念。
然后,我会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比如计算(2×3)×4和2×(3×4)的结果是相同的。
接着,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他们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会设计一些教具和学具,比如卡片和计算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加深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公式写下来,并标注出它们的应用方法。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的内容。
比如,计算(4×5)×6和4×(5×6)的结果,以及找出其他的简便运算方法。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部分,我会思考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他们在运用时是否灵活。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案,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我的教学,真正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够在实际运算中灵活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理解是学生掌握的关键。
我会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例题讲解是帮助学生掌握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的重要环节。
我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运算规律,让他们明白如何在实际运算中运用这两个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5 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西师大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掌握乘法运算律1.2 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1.3.1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1.3.2 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和科学的态度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乘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2.2 教学难点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教学内容3.1 学习乘法与除法的关系通过图形与实物的形式让学生感知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引出乘法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
3.2 讲解乘法运算律引导学生按照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律的运用方法。
3.3 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法运算律的能力。
4. 教学过程4.1 自主学习5分钟在课前自主学习乘法和除法的相关知识,打好基础,提高上课的效率。
4.2 学习乘法和除法的联系1.通过图形和实物来感知乘法和除法的关系2.讲解乘法和除法的联系4.3 学习乘法运算律1.引导学生按照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尽可能使用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记忆。
2.通过实际例子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律的运用方法。
4.4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乘法运算律1.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法运算律的场景和方法。
2.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并提高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乘法运算律的能力。
4.5 总结和感悟通过课堂总结和讨论,让学生得出结论并领悟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及乘法运算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5.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以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课堂上,采用课堂讲解、模拟演练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