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22.47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特点

——参加2019年春季部编教材网络培训学习心得

通过对部编语文教材的培训学习,我对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有以下理解。

一、小学语文课本的讲读篇目总数减少,增加了“识字加油站”和“快乐读书吧”等新栏目,重视字的书写和认知,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虽然讲读课篇目减少了,但识字量一点也没有喊少,反而从难度和识字量上有所增加,例如同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人教版我会写的字要求6个,部编版要求9个,人教版会认的字要求有8个,部编版教材则要求认识15个字。可见识字量的要求是大大增加了,再加上每单元的识字加油站有十到二十字不等,更是大大增加了孩子的识字量。无形当中,增加了学习难度。同时我会写的字强调了书写的笔顺和书写的规范化,也说明部编教材更加重视基础。

“快乐读书吧”板块和“和大人一起读”板块,补充了大量的阅读材料,之所以没有变为讲读课,是强调学生朗读、诵读的能力。而且只所以定为“和大人一起读”,体现了亲子共读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家长和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同时在阅读中增加识字量,拓展视野,也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二、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篇目的内容,体现了弘扬传统文化,吸引中国文化精华的精神。

虽然语文讲读课总数有所减少,但却大大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特别是中国古诗文名篇,体现中国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整个小学6年12册课文中共选入古诗文类文章132篇,占课文总数的30%,而初中三年6册的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所占比重更大,高达一半以上,可见,部编语文教材紧扣语文教学改革,更注重对中国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

三、从课后练习题的设置来看,部编教材更加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和对文章主旨内容及传承精神的理解,而不再像以前一样一味的要求创新和拓展。

例如变原来的“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为“复述课文”,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以联想和拓展以及“理解词语并造句”等环节,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了学习和运用紧密相关联。由此可见,课文的讲读更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有助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炼字造句的能力,这是非常符合学生语言学习和运用规律的,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总之,部编教材和旧教材相比,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目的变化都是很大的,同时也释放了语文改革和考试的方向,起码在重基础,重运用,重阅读,重文章理解,以及重古诗文经典精华的积累和写作逐级训练上要较旧教材,要好得多,同时抓考试方向也更准,因此部编教材在教与学上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通过培训学习我弄明白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过去的教学都是学生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等,很传统,也很有趣。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留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一个下马威,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对刚上学的孩子而言,汉语拼音学习比较难,教学有

何建议?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增加额外的负担。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老是混淆,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老劲了,效果还不好。如果认识到汉语拼音就是一个认字的“拐杖”,普通话正音无非是为了沟通,那老师的压力会小一点,辐射到学生那里负担也会轻一点,效果不见得就差。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降低了难度,有些学校可能不注意。说到普通话的学习,也要实事求是,方言区的学生会用普通话沟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说得多么标准、漂亮。如果方言区的老师能结合所在地区学习普通话的发音难点,来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那就更好了。总之,学拼音就是帮助认字,不能代替认字。拼音对学普通话有正音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办法。另外,“部编本”语文的拼音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将拼音教学与认字

教学结合起来,学拼音结合认字,彼此融通。

第三、《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要列入教学计划吗?《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大人指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与亲友。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所以让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多,到了小学就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包括书本了,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个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以前的教材没有这个栏目,大家不知道如何处理。我建议你们把这个栏目纳入教学计划,但不要处理成一般课堂上的课,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等于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可以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现在许多家长没有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习惯,我们可以先在教室里面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读,然后,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形式,示范怎么实施一起读。一起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讲读,或者是对话式阅读,形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读书,是书面语言的阅读。一起读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也不必布置作业,附加的任务多了,压力大了,兴趣就少了。应当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的阅读。教师如果觉得教材中的一起读课文比较浅,也可以换,另外找一些作品来读。《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目标,就是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