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成立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筹建红色文化研究会工作汇报材料筹建红色文化研究会工作汇报材料一、背景介绍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红色文化对于传承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筹建红色文化研究会,旨在开展深入系统的红色文化研究,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工作进展1. 筹备阶段:经过前期调研和多方考察,确定了筹建红色文化研究会的意义和定位,并制定了详细的筹备计划。
明确了研究会的组织架构,确定了会员资格和入会程序。
2. 资源整合:通过多方洽谈和资源整合,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确保研究会在运作过程中有足够的资源保障。
3. 人才培养:重点培训并引进一批专业人才,建设学术团队,为红色文化研究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4. 学术研究:已经开始了对红色文化相关主题的学术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召开学术研讨会、出版学术论文等形式,进行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5. 社会影响:在社会上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文化宣传推广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1. 继续加强研究力量,拓展研究领域,提升学术水平。
2. 主动挖掘红色文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拓宽研究会影响力,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宣传推广活动,提高社会认知度。
4. 加强成员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5. 积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确保研究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红色文化研究会的建立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它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一种深切纪念,更是对革命历史的一次深度挖掘。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传承。
我对筹建红色文化研究会工作的深刻理解是,这不仅是一项学术研究,更是一次精神追求和价值坚守。
五、结语筹建红色文化研究会工作的进行,对于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会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结构,为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革命老区农村学校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开题报告黄洋将军希望学校课题组旺苍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是红军时期川陕革命根据地后期首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等曾在这里战斗生活了整整两年。
红四方面军在这里召开了重要的木门军事会议,组建了红军妇女独立师、水兵连、少共国际先锋师。
红四方面军兵器修造厂、子弹厂、制药厂、造币厂、被服厂、红四方面军的医院、团校和红三十一军政治部都曾进驻黄洋。
黄洋有大批儿女参加了红军,许许多多黄洋人流血流汗甚至牺牲生命支持革命。
“中国红军城”由此而来。
“黄洋将军希望学校”位于红军城东9公里,始建于20世纪初,已百年风华。
2008年汶川大地震,校舍损毁严重,学校无法正常上课。
值此困难时期,曾就读于我校的黄洋籍将军赵金光组织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235位将军题词赠画,由紫气中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紫良先生捐资援建了学校。
为铭记将军们的恩情,中共旺苍县委、旺苍县人民政府建造将军亭一座,成都军区政委刘书田上将题写“将军亭”牌匾,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亲笔题写“黄洋将军希望学校”校名,使我校成为全国第六所、四川省第一所将军希望学校。
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将军们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立志报国,勤学向上的情操,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特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1、校园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缩影,其本质是育人校园文化是彰显学校个性和办学特色最鲜明的名片,是学校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学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构成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展示学生才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适应了学生精神需要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
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
钟祥历史文化概述一、钟祥简介钟祥市,隶属于湖北省,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下游,版土面积4488平方公里,人口105万人,现辖17个(乡镇)街办、3个国营农牧场、2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钟祥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全国科技、教育、文化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是全国特色产业集群品牌50强基地之一,是江汉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文化总结钟祥,这颗镶嵌在江汉平原上的明珠,有着广袤肥沃的土地和优越的地理区位。
历代先民的创造,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产生和传承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普查表明,钟祥市境内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近千处,馆藏文物万余件。
在这些遗存中,其一脉相承的悠久历史、丰富的楚文化内涵、浓郁的明代文化色彩和绚丽多姿的文物景观,尤为世人所瞩目,钟祥由此被誉为“大地博物馆”。
一九九四年,钟祥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1源远流长,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依稀可见距今5000多年前钟祥先民艰难创物的辛劳身影。
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距钟祥市区十公里的九里乡边畈村发现了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边畈遗址。
经北京大学考古学实验室测定,边畈遗址一期的碳十四年代距今5900年,为此考古学家撰文指出:“边畈文化的发现,不仅揭开了钟祥乃至整个江汉平原北部6000年前的历史,而且预示着该地区还有更为久远的历史文化渊源”。
尧舜时期,钟祥已有石城墉基——天成石壁;春秋战国时期,城池开始营造,为楚别邑;西汉时置郢县,东汉时设竟陵郡,依山垒石筑成方城,名曰石城;三国时吴于此置牙门戍;西晋时羊祜于此置石城戍;刘宋时置苌寿县。
此后直到明朝的1300余年中,钟祥或为郡、县,或为州、府,从末间断,其沿革传承,自明朝嘉靖十年(1513)称钟祥至今已480多年。
多年的文物考古调查表明,钟祥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现已发现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近千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6处。
来钟祥必玩的十大景点钟祥是湖北省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汉江中游,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钟祥境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这里为大家介绍钟祥必玩的十大景点。
一、红旗渠红旗渠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
红旗渠的建设历时六年,是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一个缩影。
红旗渠的建设者们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钟祥市博物馆钟祥市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览、研究、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馆藏丰富,展品涵盖了钟祥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是了解钟祥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三、钟祥市文化广场钟祥市文化广场是钟祥市的中心广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广场上有钟祥市人民英雄纪念碑、钟祥市人民英雄纪念馆等重要景点,是了解钟祥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四、钟祥市人民英雄纪念碑钟祥市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钟祥市人民英雄杨根思、杨佳胜、杨振武、杨振宁等人而建立的。
纪念碑高20米,底座直径10米,碑身由花岗岩制成,碑文为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
五、钟祥市人民英雄纪念馆钟祥市人民英雄纪念馆是为纪念钟祥市人民英雄杨根思、杨佳胜、杨振武、杨振宁等人而建立的。
纪念馆展示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了解钟祥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六、钟祥市革命烈士陵园钟祥市革命烈士陵园是为纪念在革命战争中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烈士而建立的。
陵园内有烈士墓、纪念碑、纪念馆等重要景点,是了解钟祥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七、钟祥市古城墙钟祥市古城墙是钟祥历史文化的重要遗迹之一,始建于明朝,历经多次修缮,现存城墙长约2.5公里,高约10米,是钟祥市的重要历史文化景点。
八、钟祥市古建筑群钟祥市古建筑群是钟祥历史文化的重要遗迹之一,包括钟祥古城墙、钟祥古街、钟祥古桥等多个古建筑,是了解钟祥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九、钟祥市汉江风光带钟祥市汉江风光带是钟祥市的重要自然景观,汉江两岸风景秀丽,沿江而建的公园、广场、步道等设施完备,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关于皖西红色文化调研报告皖西是我国具有独特历史文化特色的地区之一,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是皖西重要的标志之一。
通过对皖西红色文化进行调研,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变迁、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进一步推动对皖西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皖西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皖西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和红色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皖西地区涌现出了众多革命先烈以及红色文化代表人物。
这些英雄人物和事迹成为了皖西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皖西红色文化的重要代表1. 程开甲: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活动家之一,参与了许多重要的革命斗争。
程开甲纪念馆的建立,为后人了解他的事迹以及红色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刘少奇: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之一,出生于皖西地区的苏家屯。
刘少奇的事迹和思想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红军长征:皖西地区也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经过地之一,红军长征的壮丽事迹让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三、皖西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1. 纪念馆的建设:通过建立和改良红色文化纪念馆,让更多的人了解皖西地区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
2. 红色教育:在学校和社会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使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
3.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加强对皖西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鼓励人们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和思想。
四、皖西红色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皖西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那段历史,更是为了把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融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中。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皖西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
总之,皖西红色文化是该地区的重要特色之一,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的调研,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同时也为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将红色文化与地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可以进一步推动皖西地区的发展,同时也使该地区的红色文化更加生动和有活力。
阳春三月,2021年神农架林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53名学员正在七里坪镇观音阁村开展“三同”教学(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观音阁村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村庄秀丽、乡风文明,走出了一位开国少将——秦光远。
1931年,观音阁村56名血气方刚的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参加红军,到新中国成立时,55名烈士为国捐躯,仅有秦光远一人幸存。
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红安是革命的圣地,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和中心,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二十五军的重建地,红二十八军的改编地;诞生了293位共和国高级将领,为新中国的成立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仅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达22552人,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
红安是大别山地区乃至全国红色资源最丰富、最集中、最具特色、最有教育意义的地方之一。
湖北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湖北红安干部学院大别山分院)自2015年筹建以来,先后与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党政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所)合作举办各类主题培训班800余期,培训学员7万余人,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特色培训方式,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展示大别山党的历史和革命斗争史,使学员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大别山精神,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大别山革命传统薪火相传,大别山历史昭示未来。
教育基地以宣扬大别山革命斗争时期的光辉历史为主线,大力弘扬红安精神,把红安打造成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永久向往的红色圣地、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革命纪念地+乡村振兴”近年来,湖北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选择观音阁村作为红色教育示范点建设,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实行共建帮扶,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实践,该村的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乡风文明资源得到充分挖掘。
2020年以来,观音阁村成立村民合作社,接待培训学员湖北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深耕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红色体验,感受革命战争岁月学员正在七里坪镇观音阁村开展“三同”教学,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学员开展红色体验课程学员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接受红色教育2020年湖北省医院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和游客,户均增收4000多元。
---------------------------------------------------------------最新资料推荐------------------------------------------------------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方案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方案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钟祥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弘扬传统经典、创建特色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学生中开展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办学理念的需要。
将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把教唱、学唱红色经典歌曲列入学校革命传统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课程内容,使党的优良传统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怀通过歌声代代相传;通过唱红歌活动,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和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学唱、传唱红色经典歌曲,形成学校有活动、班班有歌声、人人唱经典的良好氛围;通过唱红歌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共同创建一个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共同打造一个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
二、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三、活动意义 1、在学生中开展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是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发扬优良革命传统、加强党史知识学习的需要。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程中,伴随着红色经典歌曲的大量涌现和广泛传播,一首首红色经典歌曲见证和记录了中国共产党1/ 6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顽强拼搏的辉煌诗篇。
当今的青少年学生,生长在新的时代,在他们中间传唱红色经典歌曲,唤起他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回忆,激励他们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树立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发奋学习。
2、在学生中开展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是建设先进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净化学生心灵的需要。
充分利用红色经典歌曲传唱这一平台,大力建设先进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旋律。
钟祥有什么旅游景点
钟祥是湖北省的一个县级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景点。
以下是钟祥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
1. 毛泽东故居:位于钟祥市城区南郊兴国寺村,是毛泽东主席的出生地和成长的地方。
故居以三进大院和毛泽东纪念馆为主体,展示了毛泽东的生平和革命历程。
2.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钟祥市城区太平红军大道附近,是为纪念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斗而建的纪念馆,展示了长征精神和中国革命历史。
3. 毛泽东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位于钟祥市长征出发地市中区,是为纪念红军长征出发而建的纪念园,展示了长征历史和红军的英勇精神。
4. 钟祥市博物馆:位于钟祥市城区地背山,是一座以钟祥革命史和文物展览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了钟祥的历史和文化。
5. 十八神山:位于钟祥市北部,是钟祥市的一座名山,山势险峻,景色秀丽,是登山和观光的好去处。
6. 四溪湖风景区:位于钟祥市南部的四溪湖,风景优美,湖水清澈,是游泳、垂钓和野餐的好地方。
7. 红星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钟祥市东部,是一个以红星山自然风光和森林资源为主题的国家森林公园,有丰富的植被和野
生动物。
这些都是钟祥市比较知名的旅游景点,各自具有独特的特色和魅力,适合游客进行观光和旅游。
湖北钟祥市梁庄王墓发掘记湖北钟祥历史简介钟祥市距离武汉市200余公里,位于湖北省中部,地处长江与其最大支流汉江之间的江汉平原。
版土面积4488平方公里,居湖北省第三位,人口103万人。
钟祥行政归属荆州市管理,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遗产地,1994年钟祥市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钟祥在战国时称为郊郢,是楚国的陪都,享有“天下粮仓”的美誉。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楚文化,造就了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一批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杜牧、韩愈、李商隐、皮日休、欧阳修、王安石、郑板桥等历代名人,赴郢中游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和珍贵的书画墨宝,并由此发生而形成的人文景观,极大地丰富了钟祥历史文化的内涵。
(钟祥市地图)到了明朝,因明武宗朱厚照暴崩无嗣,慈寿皇太后和大学士杨廷和等拥立在封地于钟祥的兴献王(明宪宗朱见深次子)年仅14岁的次子朱厚熜继位,即明世宗嘉靖皇帝。
自嘉靖十年(1513年)御赐县名为“锺祥”,取“祥瑞钟聚”之意,至今已490多年。
在明朝嘉靖年间,御置“承天府”,钟祥成为当时与北京顺天府、南京应天府齐名的全国三大直属藩府。
嘉靖帝还为其父母构筑了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显陵和气势恢宏的明代建筑群,明显陵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钟祥历史上曾先后六次被列为“封王”之属地,光是明代自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至嘉靖四年(1525年),在不到140年的时间里,就先后有郢靖王、兴献王、梁庄王、岳怀王等四位亲王,以及新宁郡主、宁远郡主、常宁长公主、善化长公主以及多位王妃被册封(或死后追封)并埋葬在这里,故有“帝王之乡”的美称。
钟祥市郊的明显陵——明世宗嘉靖皇帝追封他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佑沅、母亲章圣皇太后蒋氏的合葬墓,在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区单位,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钟祥二日游旅游攻略第一天早上早上,乘坐早班车从目的地出发前往钟祥。
钟祥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上午抵达钟祥后,先前往荆门市钟祥市区的钟祥红色旅游展览馆。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钟祥的红色革命历史,感受钟祥作为革命老区的重要意义。
展览馆内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钟祥的历史。
中午中午时分,可以前往钟祥市区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钟祥的美食以湖北菜为主,口味独特,鲜香可口。
推荐品尝的菜品有腊肉炒莴笋、黄焖鸡等。
在市区附近的小饭馆里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钟祥美食。
下午午餐后,继续游览钟祥市区的景点。
其中,必不可少的是钟祥市的红旗渠景区。
红旗渠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红军修建的一条水利工程,以其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在红旗渠景区,游客可以欣赏到红军修渠的遗址和红军的英勇事迹。
傍晚傍晚时分,可以前往钟祥市区的钟祥人民广场散步。
这里是钟祥的中心广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广场上绿树成荫,有花坛和喷泉,还有一条漂亮的人工小河。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钟祥市民的生活节奏和热情好客。
晚上晚餐时间,可以在钟祥市区的餐馆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钟祥的夜市也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地方,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和小吃。
此外,钟祥夜市的特色表演和游乐设施也是让人留连忘返的。
第二天早上第二天早上,可以前往钟祥市郊外的九华山。
九华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灵秀的佛教文化而闻名。
在这里,游客可以登山、观赏风景、感受宗教氛围。
九华山还有一些古庙和寺庙,如九华山寺、曼殊院等,游客可以参观。
上午上午时分,可以继续游览九华山的景点。
推荐的景点有天柱峰、县石坊、南华峰等。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山水之美和自然景观的壮丽。
中午中午时分,可以在九华山的山下小镇品尝特色美食。
这里有很多小吃摊和餐馆,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小吃,如九华山豆腐脑、烧饼等。
下午午餐后,可以前往九华山景区的其他景点,如龙泉寺和悬空寺等。
龙泉寺是九华山最著名的寺庙之一,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寺院之一。
我爱钟祥作文800字我爱钟祥钟祥,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是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也是我爱的家乡。
钟祥位于湖北省的东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被誉为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钟祥以乌龙茶而闻名,各种各样的茶叶香气扑鼻,让人陶醉。
钟祥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有湖泊、森林和山川,自然风光独具特色。
著名的景点有黄鹤楼、朱德故居和红军广场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黄鹤楼是钟祥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文化名城。
站在黄鹤楼上,可以俯瞰整个钟祥市区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钟祥的人民也是最令我自豪的地方。
他们勤劳、热情、友善。
每天早上,钟祥的大街小巷里都能看到市民晨练的身影,这是钟祥人民健康生活的象征。
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乐于助人,互相帮助和支持。
无论是新邻居还是路过的陌生人,只要有需要,钟祥人总是会伸出援助之手。
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让我深感钟祥人民的爱心和温暖。
钟祥的文化底蕴也是我深深喜欢的。
这里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和农民丰收节等。
在节日里,钟祥人民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贺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舞狮和舞龙。
这些舞蹈形式独特,寓意着祥瑞和吉祥。
钟祥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如木雕、剪纸和刺绣等,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钟祥的文化内涵,也向世界展示了这个古老而富有活力的城市。
我爱钟祥,因为这里是我心灵的栖息地。
无论我走到哪里,钟祥永远是我的牵绊和依靠。
钟祥的风景、钟祥的人民、钟祥的文化,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一生不会忘记的记忆。
我愿意为钟祥努力奋斗,为钟祥的荣光加油!我不会忘记钟祥给予我的养育之恩,我会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乡的培养和期望。
钟祥,是我永远的家,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
我深深地爱着钟祥,钟祥也会永远怀念我这个爱它的孩子。
106J IAN SHE YAN JIU规划设计平原丘陵地区村庄风貌规划 管控研究Ping yuan qiu ling di qu cun zhuang feng mao gui hua guan kong yan jiu 范田天 毛珍婧 黄婷婷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强化乡村规划引领。
把加强规划管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实现规划管理全覆盖。
强调要通盘考虑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要注重保持乡土风貌。
平原丘陵地区由于地形地貌的丰富多变,地域差异带来多样化的村庄风貌。
因此,对于村庄风貌的管控不能采取“一刀切”粗放的管控方式,需要根据地形地貌以及村庄环境所衍生出的生态及人文特色来制定风貌管控要求。
本文通过对平原丘陵地区村庄风貌的特色研究,同时结合钟祥市村庄风貌管控引导实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貌管控引导方法,以期为平原丘陵地区的村庄风貌管控引导提供参考。
一、平原丘陵地区村庄风貌要素识别平原丘陵地区由于地形丰富多变,地域差异带来多样化的村庄风貌。
通过对村庄风貌的要素识别,能有效定位村庄的风貌管控重点。
以平原丘陵型城市钟祥市为例。
钟祥市沿汉江两侧为平原、东西部多山脉;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从北向南逐渐倾斜。
五分丘陵,三分平原,二分山地,平均海拔45米(郢中),最高海拔1065米,最低海拔32米。
地形平原型村庄占比35%,丘陵型村庄占比35%,山地形村庄占比16%。
对钟祥市现状村庄的风貌要素进行梳理,发现除了由丰富的地形地貌所产生的自然要素外,还有地域特色的人文要素。
其中自然要素主要包含丘陵平原地形地貌特征、森林景观、水体景观等;人文要素主要包含文物古迹、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
二、钟祥市村庄风貌分类体系根据钟祥市的村庄风貌要素分析,可以将钟祥市村庄风貌分为人文要素主导型以及自然要素主导型。
并根据人文和自然风貌要素的特色显著或一般,将村庄风貌分为四大类,即人文风貌显著、人文风貌一般、自然风貌显著和自然风貌一般,再根据具体的主导风貌要素将村庄风貌分为8个小类,以建立钟祥市村庄风貌特色体系,并提出引导策略。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是一个致力于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国红色文化的学术组织。
它由一群热爱中国红色文化的学者、研究人员和爱国志士于XX年成立,其宗旨是挖掘和发扬中国革命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背景是为了回顾和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弘扬中国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红色家族的典范事迹,红色战士的英勇奋斗,红色文化的艺术造诣以及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等。
研究会的成员通过深入调研和广泛阅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的活动主要包括学术论坛、研讨会、创作比赛、主题展览和纪念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研究会努力激发和弘扬中国红色文化的力量,唤醒人们对共产党的关注和热爱,加强对历史的认知和对未来的信心。
同时,研究会还积极与其他相关学术机构和社会团体合作,加强学术研究和成果的传播,推动中国红色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
他们在红色文化研究领域开拓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观点和理论。
同时,研究会还组织出版了一批重要的学术著作和研究成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做出了重
要贡献。
总之,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组织,它致力于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国红色文化,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信在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红色文化将继续发扬光大,为我们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荆门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命名第三批荆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通知正文:----------------------------------------------------------------------------------------------------------------------------------------------------关于命名第三批荆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荆门高新区,大柴湖开发区,市政府各部门: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有关精神,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我市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培育民族精神、弘扬爱国情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经组织申报、考察、评审、公示,市人民政府决定命名沙洋县五七干校旧址等25个单位为第三批荆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和使用,深入挖掘思想内涵,充分展示其承载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不断拓宽宣传教育覆盖面,努力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阵地,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为荆门全面建设湖北区域性增长极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附件:第三批荆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荆门市人民政府2018年10月30日附件第三批荆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共25个)沙洋县(3个):五七干校旧址、沙洋油菜博物馆、蔡庙烈士陵园钟祥市(5个):大洪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大洪山赵泉河革命历史纪念馆、九里乡烈士陵园、长滩镇英烈园,中共江汉区党委、江汉军区军政干部大会旧址京山市(5个):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豫鄂边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旧址、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旧址、张文秋故居、京山市烈士公园东宝区(4个):红九师政治部旧址、东宝区栗溪镇廖学道墓、陆夫子祠、张自忠纪念馆荆门高新区·掇刀区(2个):陈士榘将军故居、邓家泰青少年教育促进会屈家岭管理区(2个):陶艺展示基地、湖北省金色农谷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漳河新区(3个):漳河展览馆、爱飞客文化展示中心、爱飞客极客公园其他单位(1个):荆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结束——。
纪念毛主席诞辰124周年暨钟祥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成立
纪念毛主席诞辰124周年暨钟祥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于2017年12月23日上午在世界长寿之乡、世界文化遗产地——钟祥市莫愁村举行。
庆祝大会由钟祥广播电视台知名节目主持人肖杨主持。
莅临本次活动的嘉宾有:钟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秘书龚银娥,钟祥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主任李强翔,钟祥市党史办副主任钱林,钟祥党史专家朱学忠、魏洪斌,钟祥市老年书画协会会长徐永学,钟祥市收蔵家协会副会长刘富国,钟祥市集邮协会名誉会长龚承喜等同志。
在热烈的掌声中,钟祥市民政局民管办主任李强翔同志宣布钟祥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成立的批复文件。
市文联秘书长龚银娥同志宣读钟祥市文联关于钟祥市红色
文化研究会的组织任命文件,名誉会长蔡章田、陶文美,会长罗凌云,副会长廖传瑜、张保庭、邹小帆、陈光明、夏心忠、魏林、贺元香、沈芳友、郑伟、李明华、张清柏,秘书长殷皓,副秘书长安政才、王先华。
钟祥市北山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钟祥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罗凌云发表就职演说:“钟祥有2700多年的建城历史,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宋玉、莫愁女的故事,流传千年。
有近100年的红色历史,曾经是贺龙、李先念、陶铸等老一辈无产
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红色乡镇达7个,形成冷水北山和长滩九里南山两大板块,我市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这是革命前辈给我们钟祥人民留下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研究会将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探索,广泛传播老一辈革命家“坚定信念、执着奉献,勇于变革、善于创新,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精神。
我们一定要把红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保护起来,传承下去。
钟祥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蔡章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今天我们用实际行动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成立钟祥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旨在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经典、弘扬红色精神、打造红色引擎、讲好红色故事、继承光荣传统,组织社会力量参与钟祥红色文化资源的抢救、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红色理论研究、红色基地创建和红色历史挖掘。
充分开发与利用我市红色资源,提升展示钟祥的红色文化,推进革命传统教育,高杨理想风帆,进军伟大时代,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大家还观看了以《十送红军》《红星照我去战斗》《微山湖+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映山红》《我是一个兵》《红太阳颂》《家在心里》《峡江情歌》《最美的歌唱给妈妈》《洪水浪打浪、珊瑚颂,绣红旗》《北京的金山上》《洗衣舞》等红色经典为主题的文艺表演,长寿老人张铭素弹奏的《东方红》更是唤起了大家红色记忆,赢得了广大参会者阵阵掌声。
会议期间,钟祥市红色文化研究还开展了红色主题邮票、书法绘画、红色收藏品展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