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最新行政管理学(00277) 行政环境
- 格式:docx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00277 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产生 于 19 世纪末 20 世 方式,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指 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 对象明方向。
⑵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纪初。
威尔逊在 1887 年发表的《行政 质,进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水研究》一文,威尔逊因此成为行政管 平。
⑶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学的创始人。
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雷格斯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的基 本内容 。
产生于 20 世纪 30-60 年代,雷格斯的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 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时也有助于提 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认为,当今各国第三节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法 :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 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
社会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农业社会、与意义 第二章行政环境 第一节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 第二节经济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 响 第三节政治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 响 第四节文化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 响 第三章行政权力 第一节行政权力的产生及其来源 第二节行政权力的特性及其价值取向 第三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 的关系 第四章行政职能 第一节行政职能的特点及其意义 第二节行政职能的发展 第三节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 第五章行政管理机构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的特性与作用 第二节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及其 类型 第三节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 第四节行政管理机构改革 第六章行政管理事务 第一节行政管理事务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 第三节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 第七章行政管理行为 第一节行政管理行为的含义与基本类 型 第二节行政组织行为 第三节行政领导行为 第四节行政沟通行为比较方法。
→行政管理的三个特点 :⑴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⑵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 和政府内部事务。
⑶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 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要点第二章行政环境(行政管理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第一节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一、行政环境的概念、内涵、基本属性1、行政环境的概念:所谓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
2、行政环境的内涵:(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
(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
(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
(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
3、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构成因素之间相关、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是综合的);(3)层次性(行政环境系统本身有层级、不同环境因素对行政系统影响程度有差异);(4)动态性。
二、行政环境的类型1、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划分)(1)自然行政环境:指对行政系统的存在和运行有影响的各种自然因素的集合或统称。
(2)人造行政环境(社会环境):在人类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且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和运行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
(最为重要,包括人类自觉行动的产物,如制度、宗教文化活动;人类活动的副产物甚至是非理性行动的结果,如污染、战争、文化遗产等。
可细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三个小类别。
)2、宏观、中观、微观行政环境(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为标准划分)(1)宏观行政环境:能够对行政系统策略层次的存在与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政环境因素的集合。
(宏观行政环境对特定行政系统产生根本性影响:1.空间的全域性和时间的战略、长远性;2.全局性和全面性;3,导向性和决定性。
)(2)中观行政环境:这一概念具有极强的相对性。
(3)微观行政环境:涉及的空间和时间范围较狭小、短暂,一般在行政行为主体感官范围内,其影响更为直接、实在。
第二章行政环境1.[识记]环境的涵义是什么?所谓环境,是针对特定系统而言的,也就是处于特定系统的边界之外,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种种物质条件和情势因素的统称。
2.[领会]简述组织的系统与边界的关系?所谓“边界”是系统、环境这两个基本概念得以产生的理论前提。
美国著名的管理系统理论学者卡斯特与罗森茨韦克认为,边界的作用在于说明组织的特性及了解组织与外在环境间关系;而且,边界的有无渗透性是判别封闭与开放组织理论的重要标志,若边界是刚性、不可渗透的,则该纽织或者系统是一个孤立的、自我封闭的系统,与外在环境无任何关系;反之,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不过,无论如何,我们对环境一词应该做如下界定,即环境就是指处于特定系统边界之外的一切因素的集合。
3.[领会]行政环境的含义是什么?所谓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
具体地说,我们要想较为全面地理解行政环境这一基本概念,就必须掌握以下几方面内涵:(1)行攻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4.[识记]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有哪些?[200804多选]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有:(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3)层次性(4)动态性5.[识记]行政环境的类型有哪些?行政环境的类型有:(1)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2)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3)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6.[领会]简述自然行政环境的内容与特点?(1)自然行政环境的涵义是:自然行政环境是指对行政系统的存在与运行起影响作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集合或统称。
(2)自然行政环境的内容有:天气、地质结构、原始森林等环境因素的形成都是自然界运行的表现与结果(3)自然行政环境的特点是:一般来说也不依赖人类而存在与发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重难点资料课程代码:00277第一章概述1.行政管理的特点包括哪些?答:(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2.行政管理的含义: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3.【记忆】简述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是什么?答:一、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理论——实践”(基本形式)的研究路线。
二、具体方法:1.规范方法。
主要注重事物的共性即规律性的研究。
着眼于建立行政管理学的学术规范,即一般理论和基本原则,并认为这些理论和原则可以对行政现象进行解释并对行政管理实践起指导作用。
2.经验方法(实证方法)。
即行为主义方法,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只注重对事实的描述,而回避事实背后的规律,即只注重对“是什么”的研究,而不关心“为什么”。
3.案例方法。
是现代管理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
注重个别事例的特殊性研究。
有助于通过个案了解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实际运作程序和运作方式,掌握行政管理的方法和艺术。
4.比较方法。
通过对同一个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现象(横向比较或共时性比较)、同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进行比较(纵向比较或历时性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共同规律)和不同点。
4.【记忆】简述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答:(1)行政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行政环境(3)行政权力(4)行政职能(5)行政管理机构(6)行政管理事务(7)行政管理行为(8)行政管理过程(9)行政管理方法(10)行政管理规范(11)行政绩效评估(12)行政发展5.【记忆】为什么说西方行政管理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答:(1)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2)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从政治实践中他离的结果;同时,行政管理学的迅速崛起,也是由于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要6.简述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答:(1)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行政管理学》总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1。
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是:行政管理.(单选)2。
西方学术传统对“行政”的解释。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著《政治学》一书中,把当时城邦的职能划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种职能。
·洛克在《政府论》中,首次将政府(国家)权力分为:①立法权、②行政权、③外交权。
(多选)·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或称“分权制衡”原则的是:孟德斯鸠。
(单选)·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指的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单选)·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古德诺主张研究行政学的起点是:行政与政治分的分离。
(单选)3. 简述行政管理的特点。
(简答)(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行性活动·一种管理活动是不是行政管理,首先应看其:管理主体。
(单选)4。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
(单选)5。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①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②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
(多选)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
·最早使用“行政学”一词是:史坦因。
(单选)·“行政学”一词,最早是徳国学者史坦因提出来的,当时主要是指:行政法学。
(单选)·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单选)·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威尔逊.《行政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单选)怀特:第一次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行政管理学理论的大学教科书《行政学导学》,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大部分。
2。
简述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简答)(1)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
第二章最新行政管理学(00277)行政环境第二章行政环境1.行政环境的内涵是什么?答:(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
(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
(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
(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
2.【记忆】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200804多选、201604单选、201704单选、201904多选】:(1)复杂性: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的集合。
(2)相关性与综合性:美国生物学家康孟勒指出:“生态学的头一条定律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相互关联”(3)层次性:行政环境不同因素在整个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对行政系统作用的程度、规模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或者说存在着层次性。
(4)动态性:行政环境的构成、影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呈现出动态性的特性。
3.【记忆】简述行政环境的类型?简述行政环境常见的类型【201804简答题】答:1、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可划分: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社会环境)。
了解:人造环境或者说社会环境是与行政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类别。
2、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行政环境可划分: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
了解:美国著名社会学者帕森斯认为,一个社会组织可以被看成是由策略、管理与操作等三个层次的子系统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
宏观环境:指能够对行政系统策略层次的存在与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政环境因素的集合。
3、以行政区划或者说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行政环境可划分: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201704多选】4.简述自然行政环境的内容与特点?答:(1)自然行政环境的涵义:自然行政环境是指对行政系统的存在与运行起影响作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集合或统称。
(2)自然行政环境的内容:天气、地质结构、原始森林等环境因素的形成都是自然界运行的表现与结果。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行政环境1.识记环境的含义环境确实是指牌特定系统边界之外的一切因素的集合。
2.组织的系统与边界的关系所谓“边界”是系统、环境这两个差不多概念得以产生的理论前提,边界的作用在于说明组织的特性及了角组织与外在环境间的关系。
3.行政环境的含义所谓行政环境确实是牌特定行政系统边界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
4.行政环境的差不多属性(1)复杂性。
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行政系统产生直截了当或间接阻碍的各种因素的集合,这使得行政环境的构成成分极其复杂。
(2)相关性与综合性。
一方面,构成行政环境的各种因素之间都具有程度不同的相关性;别一方面,与相关性有关的一个行政环境我是其阻碍的综合性。
(3)层次性。
行政环境不同因素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或者说存在着层次性。
(4)动态性。
行政环境的构成、阻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现出动态性的特性。
5.行政环境的类型一.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能够划分为两各差不多类型:自然行政环境和人造行政环境。
自然行政环境是指对行政系统的存在与运行起阻碍作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集合或统称。
人造行政环境是指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形成与进展起来,且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与运行产生阻碍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可分为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三个较小的类别。
依照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阻碍层次,能够把行政环境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种类型。
所谓宏观行政环境,确实是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局性存在与运行产生全然性阻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
所谓中观确实是能够对特定行政系统的各种局域性构成成分、行政系统的治理层次产生阻碍的因素的集合。
微观确实是特定组织内部作为个体的工作人员在具体行政治理活动中必定要与之接触的各种物理、生理与心理因素的总和,要紧是对特定行政行为或行政人员个体发生作用。
以行政区划可将行政环境因素分为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牌一个国家的主权管辖范畴之外,能够直截了当或间接地对该车行政系统产生阻碍的环境因素构成了该国行政系统的国际环境;而牌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畴之内的全部行政环境因素则属于该国的国内行政环境范畴,也确实是通常所说的“国情”。
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一节行政环境概述一行政系统的界限(一)定义:行政系统的界限是指把行政系统从外部环境中分离出来,又把两者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之即相互区别,有彼此联系的中介环节(二)功能:1 抵抗外界环境干扰,保持行政系统的独立性2 过滤外部环境的投入与行政系统的产出,来维持行政系统的生存与运转二行政环境(一)定义:行政环境是指围绕行政管理主体,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因素的总和。
(二)影响行政系统运行的因素:1 行政系统之外的环境:即行政系统界限之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因素或条件的总和。
2 行政系统内部环境:即行政系统界限之内的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条件的总称。
(三)分类:1自然环境:指行政系统界限外所包括的未经人工制作存在的各种自然存在事务。
2 社会环境:(1)定义:指行政系统界限外直接影响行政系统活动,并决定其兴衰存亡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2)内容:一是对一切行政组织均发生影响的一般社会环境二是对某种组织有直接影响的特定社会环境三是行政组织外的团体社会环境三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的辩证关系【就整体而言,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存在的发展不可缺失的条件,行政系统在一定行政环境的影响下存在和发展,与行政环境发生一定联系。
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构成二者之间基本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以行政环境为主体,表现为行政环境制约行政系统,起到促进和阻碍作用;若以行政系统为主体,则表现为,行政系统对行政环境的改造,以保持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四行政环境制约行政系统的表现(一)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二)行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行政系统的内容而活发展方向(三)行政环境影响行政体制和机制的建设(四)行政环境影响行政的过程五行政系统对行政环境改造的表现(一)行政系统在适应行政环境的同时,又会积极的利用和改造行政环境,行政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全部价值在于,他在适应行政环境的基础上,积极的促进其所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在于他对行政环境能动的改造。
行政管理学00277大纲第一章行政管理概述1.1 行政管理的定义行政管理是指国家和其他组织运行中,以管理人员为主体,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和协调组织内外部事务的过程。
1.2 行政管理的特点行政管理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行政管理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活动,侧重于组织和调动人力资源达成组织目标;其次,行政管理具有法定性,依据法律法规进行操作;最后,行政管理是面向公众的,其目标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第二章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2.1 行政管理的公正原则行政管理应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保证公民的权益,避免利益偏袒和不公。
2.2 行政管理的法治原则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程序和限制,保障公众利益。
2.3 行政管理的效率原则行政管理应追求高效率,通过合理的组织和资源配置,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2.4 行政管理的服务原则行政管理应以公民为中心,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满足公众需求。
第三章行政管理的基本功能3.1 行政管理的计划与决策功能行政管理通过制定计划和决策,明确行政目标和行动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3.2 行政管理的组织与协调功能行政管理通过组织和协调人力和资源,确保工作顺利进行,达成预定目标。
3.3 行政管理的监督与控制功能行政管理通过监督和控制行政行为,避免违法行为,保证行政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四章行政管理的实践应用4.1 行政管理在政府机构中的应用行政管理在政府机构中扮演重要角色,负责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管。
4.2 行政管理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行政管理在企事业单位中起到组织、调度和资源配置的作用,确保良好运营。
4.3 行政管理在社会组织中的应用行政管理在社会组织中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管作用,促进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
通过对行政管理学00277大纲的学习,可以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功能,并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实践中,推动组织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行政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深入研究与实践将带来巨大的价值。
第二章行政环境1.行政环境的内涵是什么?答:(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
(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
(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
(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
2.【记忆】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200804多选、201604单选、201704单选、201904多选】:(1)复杂性: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的集合。
(2)相关性与综合性:美国生物学家康孟勒指出:“生态学的头一条定律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相互关联”(3)层次性:行政环境不同因素在整个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对行政系统作用的程度、规模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或者说存在着层次性。
(4)动态性:行政环境的构成、影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呈现出动态性的特性。
3.【记忆】简述行政环境的类型?简述行政环境常见的类型【201804简答题】答:1、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可划分: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社会环境)。
了解:人造环境或者说社会环境是与行政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类别。
2、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行政环境可划分: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
了解:美国著名社会学者帕森斯认为,一个社会组织可以被看成是由策略、管理与操作等三个层次的子系统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
宏观环境:指能够对行政系统策略层次的存在与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政环境因素的集合。
3、以行政区划或者说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行政环境可划分: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201704多选】4.简述自然行政环境的内容与特点?答:(1)自然行政环境的涵义:自然行政环境是指对行政系统的存在与运行起影响作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集合或统称。
(2)自然行政环境的内容:天气、地质结构、原始森林等环境因素的形成都是自然界运行的表现与结果。
(3)自然行政环境的特点:一般来说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与发展。
5.人造行政环境=社会环境,是指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且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与运行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
【201910单选】6.行政生态模式:(1)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并使其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弗里德.雷格斯,在《行政生态学》中通过系统地利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环境因素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行政生态学理论体系。
(2)他的理论认为:当今各国社会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一个“中间的”或可称之为“过渡型”的社会形态。
(3)雷格斯提出一套较为系统的行政理论模型,也就是著名的“融合-棱柱-衍射的行政模型”。
(4)最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是美国学者高斯【201904单选】(5)雷格斯认为,过渡型社会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形式主义特性、异质性、重叠性。
7.简述雷格斯“融合-棱柱-衍射模型理论的内容?【201610单选】答:一、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
这种模式下的行政效率极为低下。
二、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
其行政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体系。
三、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称为棱柱型行政模式。
其呈现出由融合型向衍射型模式过渡的趋势。
8.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最基本的社会活动。
是能够对特定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经济力量、活动、行为方式以及制度规定的系统,是特定行政系统所处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力量与经济活动方式的总和。
9.【重点】简述经济环境四要素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201904简答题】答:一、经济力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经济力量因素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结构因素。
二、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社会经济结构还包括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这一重要社会经济结构性因素。
这一因素对不同行政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三、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
其核心就是所谓的社会资源调配制度。
经济体制直接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职能范围、运行方式及手段。
四、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
“教育立国”与“科技立国”10.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1)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2)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受限市场模式(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记忆】简述我国现行经济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答:(1)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受限市场模式(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2.政治-社会环境是指处于行政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行政系统的产生、存在、运行与发展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政治和社会因素的集合。
【201904单选】13.政治-社会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一)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影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指国家权力在政府横向各部门及纵向各层级间具体化分方式、互相关系及其制度体现。
国家权力组织形式包括:(1)横向配置形式;立法、司法、与行政等权力机构(2)纵向配置形式:国家权力在不同层级之间的配置关系及其制度体现。
当今各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主要分成两大类型,即在纵向上分为联邦制(美国)和单一制(法国);横向上实行分权制衡体制的国家(大多数西方国家)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体制(中国)【201904单选】(三)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及其对行政管理影响社会团体是两个以上的社会成员基于自愿,为实现某种共同利益要求而结成的一种社会组织。
雷格斯认为:社会组织分为血缘关系和利益关系社会流通性指:社会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可能性及其程度。
流通的可能性指社会上有无参政的渠道、渠道的多寡以及渠道的畅通与否。
参政渠道越多,流通性越好,则民众参政的可能性或社会流通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14.简述政治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00604多选、200704多选】答:(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5.我国现行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答: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我国国家权力机关)③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如:球迷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16.【记忆】简述我国现行政治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01004单选】答:(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7.文化是指人们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一种认知模式,是人们的社会心理活动的总和。
美国学者阿尔蒙德提出“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指:在特定社会里,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行政系统的成因、结构、运行方式,及其与公民间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等心理活动的总和,是公共行政系统及其运行方式在社会成员心理上的稳定反映与沉淀。
18.行政价值文化或关于行政的总体价值观,指在特定行政环境下,社会民众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公共行政系统所具有的基本社会价值认知与价值取向。
19.行政功能文化:不同社会关于公共行政系统功能结构的认知与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与制约着该社会公共行政系统功能结构的具体模式。
其中包含两种代表性观点:(1)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2)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20.行政运行文化:关于公共行政系统运行机制的认知与价值取向模式,可称为公共行政过程观。
主要是指社会民众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稳定存在的,关于各种公共行政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的途径与方式的普遍的价值取向模式。
其核心问题是公共行政系统基本运行规则及其基本运行方式的确定。
(自律本位的人治模式与法律本位的法治模式)21.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可以分为传统型、服从型与参与型22.简述文化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答:(1)行政价值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行政功能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行政运行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4)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3.简述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简述我国当前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201610简述题】答:(1)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4)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行政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明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