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技术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32
简述eda技术EDA技术,即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具来辅助电子系统的设计、验证和制造的一种技术。
EDA技术在电子系统设计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产品质量。
EDA技术主要包括电子系统级设计(ESL)、硬件描述语言(HDL)、逻辑综合、电路仿真、布局布线、测试和制造等方面。
其中,硬件描述语言是EDA技术的核心之一。
硬件描述语言是一种用于描述电子系统结构和行为的高级语言,常用的硬件描述语言有VHDL和Verilog。
通过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工程师可以方便地描述电路的逻辑功能和时序特性,实现电路设计的高效、精确和灵活。
逻辑综合是EDA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它将高级语言描述的电路转化为门级电路的表示。
逻辑综合过程中,常常涉及到逻辑优化、时序优化和面积优化等技术。
逻辑综合的目标是使电路满足特定的性能指标,如时序约束、功耗限制和面积约束等,同时尽量减少电路的成本和设计周期。
电路仿真是EDA技术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它通过计算机模拟电路的行为,验证电路的正确性和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电路仿真可以分为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两个层次。
功能仿真主要验证电路的逻辑功能是否正确,而时序仿真则进一步验证电路的时序特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仿真,设计工程师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电路设计中的问题,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布局布线是EDA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负责将逻辑电路映射到物理布局上,并进行连线。
布局布线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路的时序约束、功耗和面积等因素,以及避免电路中的时序冲突和信号干扰等问题。
布局布线的目标是使电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尽量满足性能要求,并达到最佳的物理布局效果。
测试是EDA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用于验证电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测试过程中,常常需要设计和生成一系列的测试模式,以覆盖电路的所有可能工作状态,并通过测试模式来判断电路的输出是否与预期一致。
EDA技术详细介绍EDA技术详细介绍1.EDA技术的概念EDA技术是在电子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及智能化技术的最新成果,进行电子产品的自动设计。
利用EDA工具,电子设计师可以从概念、算法、协议等开始设计电子系统,大量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并可以将电子产品从电路设计、性能分析到设计出IC版图或PCB版图的整个过程的计算机上自动处理完成。
现在对EDA的概念或范畴用得很宽。
包括在机械、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化工、矿产、生物、医学、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EDA的应用。
目前EDA技术已在各大公司、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教学部门广泛使用。
例如在飞机制造过程中,从设计、性能测试及特性分析直到飞行模拟,都可能涉及到EDA技术。
本文所指的EDA技术,主要针对电子电路设计、PCB设计和IC设计。
EDA设计可分为系统级、电路级和物理实现级。
2EDA常用软件EDA工具层出不穷,目前进入我国并具有广泛影响的EDA软件有:multiSIM7(原EWB的最新版本)、PSPICE、OrCAD、PCAD、Protel、Viewlogic、Mentor、Graphics、Synopsys、LSIIogic、Cadence、MicroSim等等。
这些工具都有较强的功能,一般可用于几个方面,例如很多软件都可以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同进还可以进行PCB自动布局布线,可输出多种网表文件与第三方软件接口。
下面按主要功能或主要应用场合,分为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PCB设计软件、IC设计软件、PLD设计工具及其它EDA软件,进行简单介绍。
2.1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我们大家可能都用过试验板或者其他的东西制作过一些电子制做来进行实践。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做出来的东西有很多的问题,事先并没有想到,这样一来就浪费了我们的很多时间和物资。
而且增加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和延续了产品的上市时间从而使产品失去市场竞争优势。
EDA技术1 EDA技术概述利用EDA技术(特指IES/ASIC自动设计技术)进行电子系统的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硬件;②用软件方式设计的系统到硬件系统的转换是由有关的开发软件自动完成的;③设计过程中可用有关软件进行各种仿真;④系统可现场编程,在线升级;⑤整个系统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
因此,EDA技术是现代电子设计的发展趋势。
2 EDA发展过程a) 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阶段早期的电子系统硬件设计采用的是分立元件,随着集成电路的出现和应用,硬件设计进入到发展的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的硬件设计大量选用中、小规模标准集成电路。
由于设计师对图形符号使用数量有限,因此传统的手工布图方法无法满足产品复杂性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工作效率的要求。
b)20世纪8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CAE阶段初级阶段的硬件设计是用大量不同型号的标准芯片实现电子系统设计的。
随着微电子工艺的发展,相继出现了集成上万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集成几十万直到上百万储存单元的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伴随着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发展,EDA技术进入到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推出的EDA工具则以逻辑模拟、定时分析、故障仿真、自动布局和布线为核心,重点解决电路设计没有完成之前的功能检测等问题。
利用这些工具,设计师能在产品制作之前预知产品的功能与性能,能生成产品制造文件,使设计阶段对产品性能的分析前进了一大步.c) 20世纪90年代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EDA阶段为了满足千差万别的系统用户提出的设计要求,最好的办法是由用户自己设计芯片,让他们把想设计的电路直接设计在自己的专用芯片上。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使得微电子厂家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规模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使设计者通过设计芯片实现电子系统功能。
EDA工具的发展,又为设计师提供了全线EDA工具。
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EDA工具,目的是在设计前期将设计师从事的许多高层次设计工作由工具来完成,如可以将用户要求转换为设计技术规范,有效地处理可用的设计资源与理想的设计目标之间的矛盾,按具体的硬件、软件和算法分解设计等。
eda技术第一篇:EDA技术介绍EDA技术,即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是一种在电子设计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过程。
在电路和系统设计中,EDA技术主要用于快速而准确地评估设计的可行性,优化电路和系统性能,和验证所设计电路的正确性。
EDA技术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电路级别的EDA,二是系统级别的EDA。
电路级别的EDA主要面向的是集成电路设计,这个设计阶段涵盖电路的物理层实现,包括电路布局、线路与器件的互连、连接的栅极以及多种电路元件。
电路级别的EDA技术可利用模拟分析、电子电路仿真和布局设计等方法对电路进行分析和验证,检查设计是否符合规范、是否能够实现系统的功能要求。
因此,电路级别的EDA技术可以使设计人员加速电路设计周期,降低设计风险。
系统级别的EDA主要面向设计系统,这个设计阶段涵盖硬件和软件,而且可用于企业级应用,比如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处理。
系统级别的EDA技术可以将各个关键的电路集成到不同的硬件对象中,将运行系统的软件改进,优化系统的总体性能,以确保系统在设计的整个寿命周期内,都能够顺利运行。
EDA技术是一项技术活动,可以将所有与电路、系统和设计有关的过程,自动化和管理在一起,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子设计的速度和准确性,并降低了电路和系统设计的风险。
EDA技术的发展处于不断更新和进步的状态,并将随着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而自动更新。
未来的EDA技术将继续引领电子设计的浪潮,成为现代电子产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第二篇:EDA技术应用领域EDA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更新的。
在现今的电子设计和制造领域,EDA技术已经成为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影响了整个电子产品制造领域。
1. 电路芯片设计:EDA技术的初始应用领域就是电路芯片设计,它可以帮助电子设计人员优化电路的结构、布局和互连,比如硬件模拟器和逻辑仿真软件等,加快芯片设计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2. PCB设计与制造:EDA技术使得电路板制造过程中的元件选择、电路布局、网络连接和元器件的适应性与性能评测等过程得以自动化。
EDA技术的基础知识目录一、EDA技术概述 (2)1. EDA技术定义与发展历程 (3)2. EDA技术应用领域及重要性 (4)二、EDA工具软件介绍 (5)1. EDA软件分类与特点 (6)2. 常用EDA软件工具及其功能介绍 (8)三、数字电路设计基础 (9)1. 数字电路概述及特点 (11)2. 数字电路基本原理与器件类型 (12)3. 数字逻辑代数及逻辑设计基础 (14)四、模拟电路设计基础 (15)1. 模拟电路概述及特点 (17)2. 模拟电路基本原理与器件参数分析 (18)3. 模拟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 (19)五、EDA设计流程与实现方法 (20)1. 设计需求分析 (22)2. 设计原理框图与功能验证 (23)3. 逻辑设计与仿真验证 (24)4. 物理设计与布局布线优化 (26)5. 测试验证与可靠性分析 (27)六、EDA技术中的关键概念与技术点解析 (28)1. 原理图输入与混合信号仿真技术解析 (29)2. 布局布线优化算法与技巧探讨 (30)3. 自动化测试生成与验证技术介绍 (32)4. EDA设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讨等)进一步深入介绍不同章节内容34七、设计流程详细解析 (36)一、EDA技术概述EDA技术,即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是电子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技术。
它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来完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芯片的功能设计、综合、验证、物理设计等一系列流程。
EDA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电子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设计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电路(IC)的设计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 HDL和VHDL)已经无法满足设计需求。
EDA技术应运而生,成为电子设计领域的重要工具。
EDA技术涵盖了数字电路设计和模拟电路设计两个方面。
数字电路设计主要关注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包括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
EDA技术与VHDL 第1章EDA技术概述1.1 EDA技术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核心已日趋转向基于计算机的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技术。
20世纪70年代EDA技术雏形20世纪80年代EDA技术基础形成20世纪90年代EDA技术成熟和实用1.1 EDA技术21世纪后●在FPGA上实现DSP应用成为可能。
●在一单片FPGA中实现一个完备的可随意重构的嵌入式系统成为可能。
●在仿真和设计两方面支持标准硬件描述语言的功能强大的EDA软件不断推出。
●电子领域各学科的界限更加模糊,更互为包容。
●用于ASIC设计的标准单元已涵盖大规模电子系统及复杂IP核模块。
●软硬IP核在电子行业的产业领域广泛应用。
●SoC高效低成本设计技术的成熟。
●复杂电子系统的设计和验证趋于简单。
1.2 EDA技术应用对象1. 可编程逻辑器件2. 半定制或全定制ASIC3. 混合ASIC1.3 硬件描述语言VHDLHDLVHDLVerilog HDLSystemVerilogSystem C在EDA设计中使用最多,也得到几乎所有的主流EDA工具的支持这两种HDL语言还处于完善过程中,主要加强了系统验证方面的功能。
1.4 EDA技术的优势1.保证设计过程的正确性,大大降低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
2.有各类库的支持。
3.极大地简化设计文档的管理。
4.日益强大的逻辑设计仿真测试技术。
5.设计者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再无受制于人之虞。
6.良好的可移植与可测试性,为系统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7.能将所有设计环节纳入统一的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案中。
8.EDA不但在整个设计流程上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自动设计能力,而且在各个设计层次上利用计算机完成不同内容的仿真模拟,在系统板设计结束后仍可利用计算机对硬件系统进行完整的测试。
1.5 面向FPGA的EDA开发流程1.5.1 设计输入1. 图形输入2. 硬件描述语言代码文本输入1.5 面向FPGA的EDA开发流程1.5.2 综合(1)自然语言综合(2)行为综合(3)逻辑综合(4)版图综合或结构综合1.5 面向FPGA的EDA开发流程1.5.2 综合1.5.3 适配(布线布局)1.5 面向FPGA的EDA开发流程1.5.4 仿真1.5.5 RTL描述(1) 时序仿真(2) 功能仿真1.6 可编程逻辑器件1.6.1 PLD 的分类以集成度分低集成度芯片高集成度芯片从结构上分乘积项结构器件查找表结构器件从编程工艺上划1.熔丝(Fuse)型器件2.反熔丝(Anti-fuse)型器件3.EPROM 型4.EEPROM 型5.SRAM 型6.Flash 型1.6 可编程逻辑器件1.6.2 PROM可编程原理1.6 可编程逻辑器件1.6.2 PROM可编程原理1.6 可编程逻辑器件1.6.2 PROM可编程原理1.6 可编程逻辑器件1.6.2 PROM可编程原理1.6 可编程逻辑器件1.6.3 GAL1.7 CPLD的结构与可编程原理1.7 CPLD的结构与可编程原理1.逻辑阵列块1.7 CPLD的结构与可编程原理2.逻辑宏单元3.可编程连线阵列1.7 CPLD的结构与可编程原理4.I/O控制块1.8 FPGA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8.1 查找表逻辑结构1.8.2 Cyclone III系列器件的结构原理1.8 FPGA 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8 FPGA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8.2 Cyclone III系列器件的结构原理1.9 硬件测试技术1.9.1 内部逻辑测试1.9.2 JTAG边界扫描测试1.10 编程与配置基于电可擦除存储单元的EEPROM或Flash技术基于SRAM查找表的编程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