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主题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 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素材 鲁科版选修1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教学资源1.中国只能走节约资源的发展之路。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我国承受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人均占有资源少和资源利用率低。
以能源为例,我国重的单位GDP能源消耗是日本的20倍,韩国的8倍。
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国外平均水平高出约40%,能源综合利用的平均效率较发达国家低十多个百分点。
我国人均年耗石油0.48 t,而美国和加拿大为8.4 t。
若我国到本世纪中叶也达到美国和加拿大的耗能水平,即使人口增长为零,按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1 058亿吨计算,全部开采出来,也只能维持十年。
我国国土面积为世界的7%,耕地面积为世界的9%,人口密度却是世界的3倍。
到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5000亿千克;年人均消费400 kg,可养活12.5亿人。
改革开放后肉类消费增长两倍多,只有西方国家1/10。
根据我国国情,必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3%,按人口只以1·3%的同步增长。
我国教育水平落后,同龄人中能受正规大学教育的为3.8%,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5.5%。
我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是科学在中国没有形成传统。
中国必须走资源节约的发展道路,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
国家鲜明地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
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人生观和消费观,建立与国情、经济发展、资源供给及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消费方式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2.人口与能源消耗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下表所列国家中,人均能源消耗由多到少依次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人均能源消耗由少至多依次是:印度、中国、巴西。
重从1950年到1990年,世界人口增长1倍,能源消耗增长3倍。
1993年人口和能源消耗量3.取之不尽而无污染的太阳能太阳能投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为81万亿千瓦,相当于现今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上万倍。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主题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学案鲁科版选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主题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学案鲁科版选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主题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学案鲁科版选修1的全部内容。
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学习目标:1。
了解固体煤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及废渣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2.了解煤的气化以及各种煤气的化学成分和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难点)3.了解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燃烧时发生的反应.(重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历史悠久的燃料——煤1.煤的组成煤错误!2.煤的分类据含碳量多少错误!3.煤的应用(1)以煤做家用燃料,一般是烧煤球或蜂窝煤,其主要成分有煤粉、黏土和水.(2)煤是人们在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固体燃料,目前煤在我国仍为第一能源,约占能源总消耗量的错误!,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厂、钢铁冶炼厂、煤气厂、炼焦厂等。
4.以煤为燃料产生的危害及防治(1)产生大量的固体垃圾。
(2)产生大量的CO2、烟尘以及SO2、CO、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燃烧含硫量高的煤,不仅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还会形成酸雨污染环境.(3)防治与改进:使用之前,对煤进行处理,如煤制成煤水浆或向煤中加入石灰石等方法。
5.以煤为原料制成的气体燃料(1)煤的气化定义: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固体的煤变成气体——煤气的过程.(2)作用:将煤气化后,其热效率提高,并消除了固体垃圾和烟尘的污染。
2017秋高中化学主题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练习鲁科版选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秋高中化学主题 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课题 2 家用燃料的更新练习鲁科版选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秋高中化学主题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练习鲁科版选修1的全部内容。
主题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1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含有硫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是含碳化合物B.煤是一种可再生能源C.在水吸收S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D.SO2是酸性氧化物,被云雾吸收后转化成酸雨2城市中许多家庭使用的罐装“煤气”,实际上是液化石油气,以下有关液化石油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液化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B.液化气用完后,瓶内往往会残留有一些液体,其成分是水C.液化气可用做燃料D.液化气燃烧需大量氧气3在相同条件下,对环境污染程度最小的燃料是( )A.液化气B.煤油C.煤球D.天然气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是将固体煤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气态煤的过程B.煤气化的本质是发生了化学变化C.煤经气化加工可提高煤的热效率,还可以减少煤燃烧对环境的污染D.煤气化途径有多种,所得煤气的成分也各不相同5我国开始从新疆开发天然气,西气东输是贯穿东西引气至上海的大工程,关于天然气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B.改液化石油气为天然气燃料,燃烧时应减小进空气量或增大进天然气量C.天然气燃烧的废气中,SO2等污染物的含量少D.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点燃,不会发生爆炸6煤的气化所得气体可用于城市家用燃气.下列选项中的气体均属于家用燃气有效成分的是( )A.CO、H2、N2 B.CO、CH4、H2C.CO、CH4、CO2D.CH4、H2、O27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8某种混合气体可能是:①发生炉煤气,②水煤气,③沼气,④焦炉气(主要成分是H2和C H4,并混有少量的CO、CO2、C2H4、N2等)。
课题 2家用燃料的更新我国是产煤大国,也是耗煤大国。
20 世纪 80 年月中后期仅城乡居民生活用煤量就在 2 亿吨以上,并且相当部分是原煤焚烧,甚至部分乡村在室内堆煤焚烧,或采纳地炉等开放方式烧煤,所以造成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
和石油同样,假如我们只把煤作为燃料利用,这不单是浪费,并且还因为煤中含硫、氮等元素许多,焚烧后的产物会污染大气环境。
所以,怎样合理和综合利用煤,向来是化学科技工作者致力研究的问题。
那么你知道煤除了作燃料之外还有什么其余用途吗?一、历史悠长的燃料——煤1.煤的构成: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的复杂的混淆物,主要含有碳元素,别的还含有少许的硫、磷、氢、氮、氧、硅、铝、钙、铁等元素。
无烟煤含碳 95%左右烟煤含碳 70%~ 80%2.据含碳量大小含碳 50%~ 70%褐煤泥煤含碳 50%~ 60%3.煤的危害及防治。
(1)产生大批的固体垃圾。
(2)产生大批的 CO2、烟尘以及 SO2、CO、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不仅简单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还会形成酸雨污染环境。
(3) 防治与改良:使用以前,对煤进行办理,如将煤制成煤水浆,或向煤中加入石灰石等方法。
二、使用方便的燃料——液化石油气1.成分。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还含有少许的丙烯和丁烯。
2.保留。
经过加压使其变为液体储存在钢瓶中,运输和使用都很方便。
3.焚烧的主要化学反响:点燃C3H 8+ 5O2――→3CO 2+ 4H 2O点燃2C 4H10+ 13O2――→8CO2+ 10H2O。
三、洁净燃料——天然气和沼气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甲烷焚烧反响点燃CH 4+ 2O2――→CO2+ 2H 2O1.煤和石油都是重要的化薪资源。
以下过程不波及化学变化的是A .石油的裂解B .煤的干馏C.石油的分馏 D .煤的气化(C)分析: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 H 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 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学习目标:1.了解固体煤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及废渣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2.了解煤的气化以及各种煤气的化学成分和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
(难点)3.了解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燃烧时发生的反应。
(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历史悠久的燃料——煤 1.煤的组成煤⎩⎪⎨⎪⎧物质类型: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所含元素: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硫、磷、氢、氮、氧、硅、铝、钙、铁等元素2.煤的分类据含碳量多少⎩⎪⎨⎪⎧无烟煤含碳95%左右烟煤含碳70%~褐煤含碳50%~泥煤含碳50%~3.煤的应用(1)以煤做家用燃料,一般是烧煤球或蜂窝煤,其主要成分有煤粉、黏土和水。
(2)煤是人们在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固体燃料,目前煤在我国仍为第一能源,约占能源总消耗量的34,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厂、钢铁冶炼厂、煤气厂、炼焦厂等。
4.以煤为燃料产生的危害及防治 (1)产生大量的固体垃圾。
(2)产生大量的CO 2、烟尘以及SO 2、CO 、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燃烧含硫量高的煤,不仅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还会形成酸雨污染环境。
(3)防治与改进:使用之前,对煤进行处理,如煤制成煤水浆或向煤中加入石灰石等方法。
5.以煤为原料制成的气体燃料(1)煤的气化定义: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固体的煤变成气体——煤气的过程。
(2)作用:将煤气化后,其热效率提高,并消除了固体垃圾和烟尘的污染。
(3)将煤气化,可以制成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干馏煤气等。
①发生炉煤气产生的反应方程式2C +O 2=====点燃2CO 。
②水煤气产生的化学方程式C +H 2O(g)=====高温CO +H 2。
③煤的干馏: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干馏煤气是煤干馏的产物之一,也叫焦炉气,其成分有H 2、CH 4、C 2H 4、CO 等。
二、使用方便的燃料——液化石油气1.成分:丙烷、丁烷,还有少量的丙烯、丁烯。
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教学资源1.中国只能走节约资源的发展之路。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我国承受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人均占有资源少和资源利用率低。
以能源为例,我国重的单位GDP能源消耗是日本的20倍,韩国的8倍。
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国外平均水平高出约40%,能源综合利用的平均效率较发达国家低十多个百分点。
我国人均年耗石油0.48 t,而美国和加拿大为8.4 t。
若我国到本世纪中叶也达到美国和加拿大的耗能水平,即使人口增长为零,按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1 058亿吨计算,全部开采出来,也只能维持十年。
我国国土面积为世界的7%,耕地面积为世界的9%,人口密度却是世界的3倍。
到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5000亿千克;年人均消费400 kg,可养活12.5亿人。
改革开放后肉类消费增长两倍多,只有西方国家1/10。
根据我国国情,必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3%,按人口只以1·3%的同步增长。
我国教育水平落后,同龄人中能受正规大学教育的为3.8%,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5.5%。
我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是科学在中国没有形成传统。
中国必须走资源节约的发展道路,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
国家鲜明地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
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人生观和消费观,建立与国情、经济发展、资源供给及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消费方式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2.人口与能源消耗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下表所列国家中,人均能源消耗由多到少依次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人均能源消耗由少至多依次是:印度、中国、巴西。
重从1950年到1990年,世界人口增长1倍,能源消耗增长3倍。
1993年人口和能源消耗量3.取之不尽而无污染的太阳能太阳能投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为81万亿千瓦,相当于现今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上万倍。
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基础达标]1.“低碳生活”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控制CO2排放需要从个人做起,以下属于“低碳生活”的举措是( )A.改烧煤球为煤气B.大力普及家用轿车C.大力普及家用电器D.骑自行车出行解析:选D。
A、B、C选项没有从根本上控制CO2的排放。
2.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含有硫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是含碳化合物B.煤是一种可再生能源C.在水吸收S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D.SO2是酸性氧化物,被云雾吸收后转化成酸雨解析:选D。
本题以常见能源——煤为材料,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非金属元素化合物及酸雨的有关知识。
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是由植物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复杂的变化转变而成的,是不可再生的能源,A项、B项错;SO2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3,发生了化学变化,C项错;SO2是酸性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D项正确。
3.当前多数家庭使用以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C3H8)为燃料的灶具,如果改用天然气为燃料,应对原有灶具进行改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进气口和进风口都增大B.进气口和进风口都减小C.增大进风口或减小进气口D.增大进气口或减小进风口解析:选D。
一分子C3H8燃烧需要五分子O2,而改用一分子天然气CH4燃烧需要两分子O2,所以若改用天然气为燃料,应减少氧气量,或加大天然气的进气量。
4.我国科研人员已在南海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评价可燃冰气体储量约194亿立方米。
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x H2O(x=6~8)。
关于可燃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B.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C.可燃冰可在常温常压下保存D.可燃冰是一种清洁燃料解析:选C。
“可燃冰”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常温常压下容易分解而释放出甲烷,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
5.由于日本地震使人们对核能产生质疑。
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又不会污染环境的是( )A .水能B .石油C .氢能D .核能解析:选C 。
高中化学主题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3.2 家用燃料的更新同步测试鲁科版选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主题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3.2 家用燃料的更新同步测试鲁科版选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主题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3.2 家用燃料的更新同步测试鲁科版选修1的全部内容。
3.2家用燃料的更新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沼气和天然气气都是可再生的能源 B. 盐酸和醋酸既是化合物又是酸C。
冰和干冰即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D。
豆浆、牛奶和油脂都属于胶体2.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世界性能源危机,新的替代能源主要包括()①核能②柴草③焦碳④太阳能⑤氢能⑥液化石油气⑦水煤气⑧天然气.A。
②③⑥⑦ B. ①④⑤C。
③⑥⑦⑧D. ①②④3。
将秸秆、粪便等转化为沼气,既可获得清洁能源又可改善环境质量.沼气的主要成分是()A。
COB。
CH4C。
H2D. H2S4。
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A.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B。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5.下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属于新能源B.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等于反应物总能量C.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D。
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不能发生6.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成为热门话题.以下做法与低碳要求不相适应的是( )A. 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B.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C。
2017秋高中化学主题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教案鲁科版选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秋高中化学主题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课题 2 家用燃料的更新教案鲁科版选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秋高中化学主题 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课题2家用燃料的更新教案鲁科版选修1的全部内容。
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教学目标1。
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2。
了解煤的气化原里及途径3.了解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的成分及反应原理4.明确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与治理途径教学重点1。
了解煤的气化原里及途径2.了解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的成分及反应原理教学过程联想。
质疑1、你知道我们现在家中主要使用的有哪些燃料?2、分析这些燃料的主要优缺点。
一、历史悠久的燃料--—-煤煤的化学组成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磷、氢、氮、氧、硅、铝、钙、铁等元素。
燃烧产生大量的烟尘、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煤的分类:无烟煤、烟煤、褐煤。
思考:煤油存在哪些优点和缺点?优点:资源丰富,存储量大。
烟尘和灰渣比柴草少缺点:产生灰渣和烟尘产生SO2、CO2、CO、NOx等有害气体1。
煤球和蜂窝煤交流研讨(1)煤燃烧后都能产生哪些污染物?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在使用之前,对煤进行处理如将煤质成煤水浆,可以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处理方法吗?(3)气体燃料更容易净化,并且燃烧时页不会产生粉尘污染.你认为有可能将煤转化气体燃料吗?2。
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
教学资源
1.中国只能走节约资源的发展之路。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我国承受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人均占有资源少和资源利用率低。
以能源为例,我国重的单位GDP能源消耗是日本的20倍,韩国的8倍。
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国外平均水平高出约40%,能源综合利用的平均效率较发达国家低十多个百分点。
我国人均年耗石油0.48 t,而美国和加拿大为8.4 t。
若我国到本世纪中叶也达到美国和加拿大的耗能水平,即使人口增长为零,按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1 058亿吨计算,全部开采出来,也只能维持十年。
我国国土面积为世界的7%,耕地面积为世界的9%,人口密度却是世界的3倍。
到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5000亿千克;年人均消费400 kg,可养活12.5亿人。
改革开放后肉类消费增长两倍多,只有西方国家1/10。
根据我国国情,必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3%,按人口只以1·3%的同步增长。
我国教育水平落后,同龄人中能受正规大学教育的为3.8%,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5.5%。
我国
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是科学在中国没有形成传统。
中国必须走资源节约的发展道路,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
国家鲜明地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
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人生观和消费观,建立与国情、经济发展、资源供给及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消费方式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2.人口与能源消耗
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下表所列国家中,人均能源消耗由多到少依次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人均能源消耗由少至多依次是:印度、中国、巴西。
重从1950年到1990年,世界人口增长1倍,能源消耗增长3倍。
1993年人口和能源消耗量
3.取之不尽而无污染的太阳能
太阳能投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为81万亿千瓦,相当于现今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上万倍。
(1)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太阳能供热已在一些发达国家占能源消费量的30%~50%。
美国有100万户主动式太阳能取暖住宅,有25万户利用天然暖空气和冷空气的被动式太阳能住宅。
以色列和约旦在楼顶装上大量太阳能热水器,提供了25%~65%的家庭用水。
聚光式和箱式太阳灶在第三世界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仅1994年我国就拥有太阳灶14万台之多。
(2)太阳能的热储存
太阳能的热储存有多种技术。
化学蓄热技术是利用某些可逆化学反应来实现太阳能的热贮存的,如氧化钙加水的反应: CaO + H20===Ca(OH)2 +热能
反应放热可使温度达到302℃~307℃。
用聚焦的太阳光来使氢氧化钙加热脱水,温度可达500℃~550 oC,产生的蒸汽可驱动蒸汽轮机发电,脱水后的氧化钙可反复使用数百次。
此外还有晶格变化蓄热技术,利用贮氢材料与氢发生化学反应及解吸时热量变化的蓄热技术等。
(3)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是利用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由热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
目前太阳能热发电主要分为塔式聚焦和抛物柱镜面聚焦两种。
西欧、美国和日本已分别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造太阳能热电站,容量从
1 000~16 000千瓦不等。
(4)太阳能的光电转换
太阳能的光电转换是指太阳的光辐射通过半导体物质转变成电能的过程,物理学上称为光伏打效应。
太阳能电池就是根据这种效应制成的,所以也叫光伏电池。
自1954年太阳能电池问世已来,开发出的不同材料、不同结构、不同类型的太阳能电池有数十种。
1994年全世界太阳能电池发电量超过60兆瓦。
利用太阳能直接发电的最新设想是建立太空电站,
然后用微波将电传回地球。
4.节约能源
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我们一年消耗的化石燃料,地球得花1 00万年的时间来再造,而我们消耗化石燃料的速度却越来越快,化石燃料的储备趋于耗尽。
燃烧化石燃料已给地球造成严重危害。
空气污染、全球变暖、酸雨、光化学烟雾及水污染都与化石燃料的过渡使用有关。
全世界使用的能源有1/3来自煤。
我国能源中煤约占到3/4,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发电量来自煤,我国则更多。
用煤发电能源损失量是其输出量的2.5倍。
因此,节约能源和开发新的能源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