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作物栽培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5.44 KB
- 文档页数:24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 十八套)作物栽培学试题 (A 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1.5 分 ,共 15 分)。
I2.生活因子3.长日照作物4.NAR5.生育时期6.作物布局7.群体8.反馈9.光补偿点10.蒸腾系数二、填空 (每空 0.5 分,共 10 分)1.小麦主茎叶片数达 7 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个子蘖上出现叶时,开始同时发生该子蘖的第一个孙蘖。
2.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及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3.作物栽培学中将作物分为粮食物、、。
4.试写出一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该篇提出。
5.玉米根系为,其次生根形成后的作用便减弱。
6.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其叶子的维管束呈结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7. 玉米大喇叭口期,雄穗穗分化处于,叶龄指数在左右。
8.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9. 作物对太阳总辐射的最大利用率的理论值为,在日辐射中,散射光的比率越大,群体光合强度。
10. 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由发育而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和进行的作物的根、茎等。
三、判断是非(每题 1 分,共 10 分,你认为“是”在题后划“√”号,“非”则在题后划“×”号,不划号不给分)。
1.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 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 6。
()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3.在 0-7℃温度下,经过 15-35 天可通过春化类型的是冬性小麦。
()4.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天数测量株高、根条数、叶片数、分蘖数等。
()5.容重指单位面积的重量。
()6.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7.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8.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2017年秋唐河职专种植类基础课期末试卷《作物栽培》(满分100分)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在引进外地小麦品种时,首先要考虑的品种特性是( )A.阶段发育B.春化阶段C.光照阶段D.生长特点 2. 下列作物属于三碳作物的是( ) A.棉花 B.玉米 C.高粱 D.甘蔗 3. 小麦播种时,若茬口过晚时,为争取适期播种,可在播种后3~5d 浇灌,这种灌水方式生产上叫( ) A.送老水 B.茬水 C.塌墒水 D.濛头水 4. 下列作物都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 A.大豆、棉花、烟草、芝麻 B.黑麦、烟草、水花生、红花 C.橡胶、烟草、花生、棉花 D.三七、水葫芦、茶叶、向日葵5. 下列忌连作的农作物有( )装 订 线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A.小麦B.西瓜C.水稻D.棉花6.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B.确定农作物配置C.密度D.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7.小麦玉米套作,窄背晚套的热量指标为≥10℃积温在()A.2500~3000℃B.3000~3600℃C.3600~4100℃D.4100℃以上8.豆科植物种植的最热月平均温度不低于()A.5℃B.10℃C.15℃D.18℃9.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A.接茬复种B.移栽复种C.套作复种D.再生复种10.一般在作物施肥总量中,基肥占()A、50%--80%B、5%--10%C、20%--50%D、40%--50%11.决定一地能否复种及复种程度高低的首要条件是()A.热量B.水分C.地力与肥料D.经济效益大小12.耕作制度的中心()。
A.养地制度B.种植制度C.农作物布局D.复种13.耕作时期来说,耕作效果最优的是()A.伏耕B.早秋耕C.晚秋耕D.春耕14.确定大多数农作物合理种植密度的原则是( )A.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B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C. 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D.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15.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是()装A.休闲B.复种C.免耕D.轮作16.玉米子叶节上长出的3一7条幼根,实际上是玉米的第一层节根,栽培上将它和胚根一起合称为初生根()A.形态与胚根相似B.生理功能与胚根相似C.出生时间与胚根相似D.次生根与气生根17.农作物布局的难点和关键点是()A.保证生产资料供应B.明确农产品的各种需求C.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D.确定农作物的配置订18. ≥10℃的日数在180—250天范围内适合进行农作物的()。
贵州省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物栽培生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代码:02676)(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注意事项:1、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里.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按试题顺序注明大、小题号(六题号尽写一次,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必须在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 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作物属于子叶留土类型的是【 C 】A.棉花B.烟草C.茶D.蓖麻2.根据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小麦属于【 C 】A.定日性植物B.中间性植物C.长日性植物D.短日性植物3.下列不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A 】A.油菜B.水稻C.玉米D.小麦4.是作物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是【 C 】A.根B.茎C.叶片D.果实5.下列作物抗寒性比较强的是【 A 】A.小麦B.烟草C.高粱D.水稻6.下列作物根系与其他作物不同的是【 B 】A.十字花科蔬菜B.韭菜C.瓜类D.棉花7.油菜、白菜、马铃薯的产品器官依次是【 D 】A.叶、叶、茎B.叶、种子、根C.种子、叶、根D.种子、叶、茎8.下列作物叶片为单叶的是【 C 】A.花生B.大豆C.棉花D.苕子9.下列作物中既有C3途径也有C4途径的作物是【 A 】A.薯类B.麦类C.稻D.甘蔗10.土壤中的水分按物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不包括【 B 】A.重力水B.自由水C.毛细管水D.束缚水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NAR:净同化率,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
12.萌动:种子吸胀吸水后,胚部细胞开始分裂、伸长,胚的体积增大,胚根胚芽向外生长达一定程度就会突破种皮,这种现象就称为萌动,俗称“露白”。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A. 玉米B. 马铃薯C. 番茄D. 豌豆答案:A2.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作物的遗传改良B. 作物的栽培技术C.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D. 作物的加工方法答案:B3.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个不是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答案:C4. 作物栽培中,下列哪种灌溉方式最节水?A. 漫灌B. 滴灌C. 喷灌D. 沟灌答案:B5.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轮作方式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连续种植B. 轮作C. 间作D. 混作答案:B6.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骨粉D. 硝酸铵答案:C7.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多年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葡萄答案:D8.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自花授粉作物?A. 玉米B. 番茄C. 豌豆D. 花生答案:C9.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属于物理防治?A. 喷洒农药B. 轮作C. 诱捕D. 修剪答案:C10.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热带作物?A. 棉花B. 甘蔗C. 苹果D. 香蕉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生长发育、产量形成2.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营养生长、生殖生长3.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栽培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保护地栽培。
答案: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4.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种植密度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和作物特性来确定。
答案:土壤肥力、气候条件5.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灌溉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滴灌。
答案:漫灌、喷灌6.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施肥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适量。
作物栽培考试试卷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生物产量:指作物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2、轮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或不同年度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3、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长度短于某小时才能开花结实的作物。
如大豆、棉花、玉米。
4、立体种植: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立体种植实际上是间、混、套作的总称。
5、生育期:指作物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时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三大类。
其中粮食作物分为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三小类。
3.作物的播种方式一般有条播、撒播、穴播三种。
4.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光合产量和经济产量。
5.绿色食品的显著特点:一是安全、无污染;二是优质、有营养;三是生产过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6.小麦分蘖中能抽穗结实的叫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叫无效分蘖。
7.玉米从播种到成熟可分为苗期阶段、穗期阶段、花粒期阶段三个生育阶段。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复种指数=耕地总面积/全年收获作物总面积(错)2.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就是作物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
(错)3.大多数双子叶作物的根系是须根系(错)4.理想型作物产量一般表现为:光合产量高,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高,经济产量高(对)5.中耕的原则是:深——浅——深,苗旁深,行中浅(错)6.冬小麦选用的品种一定是冬性品种。
(错)7.玉米“棒三叶”对子粒的贡献最大。
(对)8.玉米是C3作物,小麦是C4作物。
(错)10. 长日照作物南种北引,生育期会延长,甚至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错)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首先是( C )。
A.环境 B.措施 C.品种 D.肥料2、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 B )。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求?A. 土壤肥沃B. 充足的水分C. 适宜的温度D. 持续的噪音2. 作物生长周期中的“三基点”是指:A.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B. 播种期、开花期、收获期C. 出苗期、分蘖期、成熟期D. 土壤温度、空气温度、水温3. 作物栽培中,氮肥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作物根系发展B. 促进作物茎叶生长C. 促进作物果实成熟D. 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4. 下列哪种灌溉方式属于节水灌溉?A. 大水漫灌B. 滴灌C. 沟渠灌溉D. 喷灌5.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发生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加土壤肥力6. 作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促进作物生长B. 防止作物早衰C. 增加作物抗病性D. 随意使用,无需控制剂量7.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A. 品种选择B. 土壤条件C. 气候条件D. 种植者的性别8. 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生物防治?A. 引入天敌B. 使用性信息素C. 喷洒化学农药D. 培养抗病品种9. 作物轮作制度的主要优点是:A. 减少土地利用率B. 减轻病虫害发生C. 增加作物种植成本D. 降低土壤肥力10. 作物栽培中,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A. 合理密植B. 选用早熟品种C. 增加夜间光照D.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栽培中的“三叶一心”是指作物在_________期长出的三片真叶和一片心叶。
12. 作物的需水量与_________、_________、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有关。
13.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深施”。
14. 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保护天敌”的原则。
15. 作物的播种密度过高会导致_________,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作物栽培生理试卷(课程代码:0267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作物的种子属于颖果的是:A水稻B油菜C向日葵D荞麦2、下列作物种子其种皮的强烈脱水会导致种子“硬化”的是,A玉米B油菜C烟草D大豆3、下列作物属于子叶出土型的是:A豌豆B大豆C小麦D水稻4、下列属于须根系的作物是:A水稻B棉花C豆类D油菜5、在下列作物中,其开花顺序由中部花先开、然后向上、向下的是:A高粱B水稻C玉米D油菜6、下列激素中,其生理功能主要是促进植物整株生长的是: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乙烯7、在下列灌水方法中,水利用率最高的是:A渠灌B井灌C喷灌D滴灌8、下列必需矿质元素中,其植株缺素症最先在新组织出现的是:A钾B磷C铁D镁9、在大气中存在量最多、毒性最大的气体是:A氟化氢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10、在下列作物中,对汞的吸收累积能力最强的是:A小麦B水稻C高梁D玉米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1、造成种子表面凝结水分的现象,其原因:一是“”,二是“”。
12、光饱和点时的光合速率表示植物同化的能力。
13、作物根系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尖木质部已成熟的及部分的成熟区。
14、根系吸收水分有两种方式:和。
15、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几乎年年发生,素有“”和“”之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6、种子寿命:17、春化作用:18、光能利用率:19、蒸腾作用:20、协合作用:21、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22、作物的逆境:23、渍涝: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24、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5、研究作物的生育进程,对于作物生产有何实际意义?26、影响根系吸水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27、影响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索主要有哪些?28、要确定某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需,需满足的条件是什么?29、在未熟种子的利用中应注意什么事项?30、水分亏缺对作物光合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小题,11分)31、论述作物旱害的预防措施。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2. 作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3. 作物的水分吸收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锈病B. 病毒病C. 细菌性软腐病D. 线虫病5. 作物的氮、磷、钾被称为?A. 三大元素B. 微量元素C. 中量元素D. 重金属元素6. 作物的氮素主要来源于?A. 空气B. 土壤C. 水分D. 光照7.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防治方法?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基因防治8. 作物的产量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品种B. 土壤C. 气候D. 管理9. 作物的光周期反应是指?A. 作物对光照时间的敏感性B. 作物对光照强度的敏感性C. 作物对光照方向的敏感性D. 作物对光照颜色的敏感性10. 作物的种子萌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B. 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水分和光照D. 适宜的氧气和光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12. 作物的水分管理中,灌溉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物的氮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4. 作物的磷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5. 作物的钾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6. 简述作物轮作的意义和作用。
17. 简述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8. 论述作物栽培中土壤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措施。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2. 作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3. 作物的水分吸收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锈病B. 病毒病C. 细菌性软腐病D. 线虫病5. 作物的氮、磷、钾被称为?A. 三大元素B. 微量元素C. 中量元素D. 重金属元素6. 作物的氮素主要来源于?A. 空气B. 土壤C. 水分D. 光照7.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防治方法?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基因防治8. 作物的产量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品种B. 土壤C. 气候D. 管理9. 作物的光周期反应是指?A. 作物对光照时间的敏感性B. 作物对光照强度的敏感性C. 作物对光照方向的敏感性D. 作物对光照颜色的敏感性10. 作物的种子萌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B. 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水分和光照D. 适宜的氧气和光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12. 作物的水分管理中,灌溉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物的氮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4. 作物的磷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5. 作物的钾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6. 简述作物轮作的意义和作用。
17. 简述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8. 论述作物栽培中土壤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措施。
2017作物栽培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作物栽培考试试卷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生物产量:指作物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2、轮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或不同年度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3、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长度短于某小时才能开花结实的作物。
如大豆、棉花、玉米。
4、立体种植: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立体种植实际上是间、混、套作的总称。
5、生育期:指作物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时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三大类。
其中粮食作物分为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三小类。
3.作物的播种方式一般有条播、撒播、穴播三种。
4.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光合产量和经济产量。
5.绿色食品的显著特点:一是安全、无污染;二是优质、有营养;三是生产过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6.小麦分蘖中能抽穗结实的叫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叫无效分蘖。
7.玉米从播种到成熟可分为苗期阶段、穗期阶段、花粒期阶段三个生育阶段。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复种指数=耕地总面积/全年收获作物总面积(错)2.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就是作物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
(错)3.大多数双子叶作物的根系是须根系(错)4.理想型作物产量一般表现为:光合产量高,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高,经济产量高(对)5.中耕的原则是:深——浅——深,苗旁深,行中浅(错)6.冬小麦选用的品种一定是冬性品种。
(错)7.玉米“棒三叶”对子粒的贡献最大。
(对)8.玉米是C3作物,小麦是C4作物。
(错)10. 长日照作物南种北引,生育期会延长,甚至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错)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首先是(C )。
A.环境 B.措施 C.品种 D.肥料2、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B )。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作物生长规律B. 作物病虫害防治C. 作物遗传育种D. 作物土壤管理2. 下列哪个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光照D. 风力3. 作物栽培中,合理轮作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作物产量B. 改善土壤结构C. 减少病虫害发生D. 所有以上4. 作物生长需要的三大要素是什么?A. 氮、磷、钾B. 碳、氢、氧C. 钙、镁、硫D. 铁、锰、锌5. 下列哪个不是作物栽培中常用的灌溉方式?A. 滴灌B. 喷灌C. 漫灌D. 干灌6. 作物栽培中,适宜的播种密度对作物生长有何影响?A. 增加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发生B. 提高作物品质D. 所有以上7. 什么是作物的光合作用?A. 作物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B. 作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C. 作物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水分的过程D. 作物通过吸收养分生长的过程8.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原则是什么?A. 多施少施B. 适量施肥C. 只施氮肥D. 只施有机肥9. 作物栽培中,如何判断作物是否缺水?A. 观察土壤颜色B. 观察作物叶片C. 观察作物根部D. 所有以上10. 作物栽培中,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B. 只使用化学农药C. 只使用生物防治D. 只使用物理防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的学科。
2.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作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 作物生长需要的三大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作物栽培中,灌溉的目的是满足作物对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需要。
5.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作物遗传育种B. 作物生长环境C. 作物栽培技术与管理D. 土壤肥力2. 下列哪个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土壤B. 光照C. 水分D. 风力3. 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土壤肥力B. 减少病虫害C. 增加作物产量D. 所有上述选项4. 作物灌溉的原则是什么?A. 定时定量B. 根据作物需求C. 根据天气情况D. 根据土壤湿度5. 什么是作物的光合作用?A. 作物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B. 作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 作物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水分D. 作物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试题的完整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作物栽培学中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
2. 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通常被称为作物的______。
3. 作物的灌溉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和滴灌等。
4.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生物防治等。
5. 作物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包衣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解释什么是作物的“三要素”,并举例说明它们在作物生长中的作用。
3. 描述作物轮作制度的优缺点,并给出一个实际的轮作模式。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作物栽培中合理施肥的重要性及其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2. 分析作物栽培中水分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水分管理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10分)某农场主在种植小麦时发现,尽管灌溉和施肥都按照标准进行,但小麦的产量仍然不高。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B5. A二、填空题1. 土壤、水分、光照2. 温度范围3. 灌溉、喷灌4. 化学防治、物理防治5. 消毒、浸泡三、简答题1. 作物栽培学主要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管理方法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2. 作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3. 作物的水分吸收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锈病B. 病毒病C. 细菌性软腐病D. 线虫病5. 作物的氮、磷、钾被称为?A. 三大元素B. 微量元素C. 中量元素D. 重金属元素6. 作物的氮素主要来源于?A. 空气B. 土壤C. 水分D. 光照7.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防治方法?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基因防治8. 作物的产量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品种B. 土壤C. 气候D. 管理9. 作物的光周期反应是指?A. 作物对光照时间的敏感性B. 作物对光照强度的敏感性C. 作物对光照方向的敏感性D. 作物对光照颜色的敏感性10. 作物的种子萌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B. 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水分和光照D. 适宜的氧气和光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12. 作物的水分管理中,灌溉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物的氮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4. 作物的磷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5. 作物的钾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6. 简述作物轮作的意义和作用。
17. 简述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8. 论述作物栽培中土壤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措施。
作物种植学一、填空题1)按农业区划和生产特色,我国油菜生产大概可分为 _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
油菜的角果拥有壳状和线状两种果皮。
2) 票据叶作物属须根系,其根系由种子根和不定根构成,此中不定根是禾谷类作物根系的主要构成部分。
3) 豆类作物根部均有与之共生,并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的根瘤菌。
4) 对大多半作物来说,磷的营养临界期都在幼苗期,而氮的临界期一般晚于磷。
5) 依据水稻产量的源库特色,可将品种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三类。
6)环境有自然环境和 _ 人工 __环境之分。
7)净同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添的干物重。
8)世界四大油料作物是大豆、(油菜)、花生和向日葵。
9)水稻群风光积指数最大的期间是孕穗至抽穗。
水稻一世中对窘境最敏感的期间是减数分裂期。
10)烟叶为自花授粉作物。
11)引种是作物的人工迁徙过程,包含 __简单引种 ___和驯化引种。
12)玉米的“棒三叶”是指:穗位叶、穗位上叶、穗位下叶三叶。
13)苎麻的生殖方法有 __有性生殖 ___和无性生殖两种。
14)(钾)是烟草汲取量最多的营养元素,该元素不足,不单影响烟叶外观质量,并且影响其焚烧性。
116)(生物产量)是指作物一世中经过光合作用和汲取作用所生产和积累的各样有机物的总量。
17)(作物种植制度)是一个地域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栽种方式的总称。
18)禾谷类作物叶片的功能期往常是指(叶片达定长至 1/2 叶片变黄)所连续的天数。
19)决定作物产量和质量的要素第一是(品种)。
烤烟一般质量最好的是 ( 中部叶 ) 。
20)棉花的主产品是 ( 种子纤维 ) ;棉花去叶枝的时间为(第一果枝出现时)21.当前烤烟单株留叶数为 ( 20 片左右 ) 。
世界上栽种面积最大的烟草种类是(烤烟)。
21)水稻的花序为(圆锥花序)。
水稻的最早播期以日均匀温度稳固经过( 10 ℃)的日期为宜。
22)水稻僵苗不发、根系变黑并伴有畸形根(如虎尾状),则很有可能为(中毒)。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主要研究的是()。
A. 作物的遗传改良B.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C. 作物的栽培技术和管理D. 作物的育种方法答案:C2. 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中,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萌发期B. 营养生长期C. 开花期D. 休眠期答案:D3.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pH值答案:D4. 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增加土壤肥力C. 减少病虫害D. 改善作物品质答案:C5. 作物的合理密植可以()。
A. 提高作物产量B. 降低作物品质C. 增加土壤侵蚀D. 减少水分蒸发答案:A6. 作物的灌溉管理中,以下哪个不是灌溉的原则?()A. 适时B. 适量C. 均匀D. 频繁答案:D7. 作物施肥中,以下哪个不是施肥的原则?()A. 适量B. 适时C. 均匀D. 过量答案:D8.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个不是防治措施?()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忽视防治答案:D9. 作物的收获时期应该根据()来确定。
A. 作物的生长周期B. 作物的市场价格C. 作物的病虫害情况D. 作物的品种特性答案:A10. 作物的种子处理中,以下哪个不是种子处理的目的?()A. 提高种子活力B. 减少病虫害C. 增加种子重量D. 提高发芽率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B. 作物的栽培技术C.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D. 作物的遗传改良答案:A, B, C12. 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
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肥力答案:A, B, C, D13. 作物轮作的优点包括()。
A. 减少病虫害B. 增加土壤肥力C. 提高作物产量D. 改善作物品质答案:A, B, C14. 作物的合理密植可以带来以下哪些好处?()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土壤侵蚀C. 增加土壤养分消耗D. 提高作物品质答案:A, B15. 作物施肥的原则包括()。
《作物栽培学》试题第一套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冬小麦:秋冬季播种的小麦。
2.作物的拔节期:全田50%的植株第一节间伸长0.5 —2cm的时期。
3•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4•套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5•收获指数(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X 100%6.稻米的垩白度:垩白米率X亚白面积。
7•作物的适应性:作物适应环境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源和库: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器官。
库是接纳或贮藏光合产物的器官或产品器官的容积与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9.籽粒充实度:籽粒千粒重/饱粒千粒重X 100%。
10•有效分蘖:能形成有效穗的分蘖。
1.二、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禾本科、锦葵科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环境、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
3.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包括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无性繁殖材料三类材料。
4•种子休眠原因有胚的后熟、硬实、发芽的抑制物质5.喜氮作物有水稻、小麦等,喜钾作物有烟草、甘薯等。
7 •水稻分蘖后期,为控制无效分蘖,应采用晒田技术。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1.油菜的收获指数约为(B )。
A、0.15B、0.28C、0.47D、0.66千粒重25- 30克的农作物为(B玉米B、水稻C、小麦油菜水稻早中、晚稻群划分的主要依据为对( A )的反应。
日照长度B、水分C、温度D、养分.氧化碳补偿点较低的作物为(水稻B、玉米C、小麦D、大麦玉米起源于(C)起源中心。
印度B、中亚C、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D、南美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白菜型油菜B、棉花C、小麦D、大豆玉米的种植密度约为(株/公顷。
1.5 万B、30 万C、15万D、4.5 万我国优质籼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左右。
10 % B、20% C、30 % D、50%9 •间套复种模式小麦/玉米/ (甘署+大豆)表示( C )°A、一年四熟B、四熟四作C、三熟四作D、二年三熟10 •如要求基本苗为15万,种子千粒重为45克,发芽率及田间出苗率均为90%,则每公顷需播种子( B )千克左右。
作物栽培考试试卷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生物产量:指作物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2、轮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或不同年度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3、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长度短于某小时才能开花结实的作物。
如大豆、棉花、玉米。
4、立体种植: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立体种植实际上是间、混、套作的总称。
5、生育期:指作物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时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三大类。
其中粮食作物分为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三小类。
3.作物的播种方式一般有条播、撒播、穴播三种。
4.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光合产量和经济产量。
5.绿色食品的显著特点:一是安全、无污染;二是优质、有营养;三是生产过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6.小麦分蘖中能抽穗结实的叫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叫无效分蘖。
7.玉米从播种到成熟可分为苗期阶段、穗期阶段、花粒期阶段三个生育阶段。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复种指数=耕地总面积/全年收获作物总面积(错)2.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就是作物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
(错)3.大多数双子叶作物的根系是须根系(错)4.理想型作物产量一般表现为:光合产量高,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高,经济产量高(对)5.中耕的原则是:深——浅——深,苗旁深,行中浅(错)6.冬小麦选用的品种一定是冬性品种。
(错)7.玉米“棒三叶”对子粒的贡献最大。
(对)8.玉米是C3作物,小麦是C4作物。
(错)10. 长日照作物南种北引,生育期会延长,甚至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错)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首先是( C )。
A.环境 B.措施 C.品种 D.肥料2、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 B )。
作物栽培考试试卷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生物产量:指作物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2、轮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或不同年度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3、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长度短于某小时才能开花结实的作物。
如大豆、棉花、玉米。
4、立体种植: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立体种植实际上是间、混、套作的总称。
5、生育期:指作物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时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三大类。
其中粮食作物分为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三小类。
3. 作物的播种方式一般有条播、撒播、穴播三种。
4•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光合产量和经济产量。
5. 绿色食品的显著特点:一是安全、无污染;二是优质、有营养;三是生产过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7.玉米从播种到成熟可分为苗期阶段、穗期阶段、花粒期阶段三个生育阶段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复种指数=耕地总面积/全年收获作物总面积(错)2. 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就是作物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
(错)3. 大多数双子叶作物的根系是须根系(错)4. 理想型作物产量一般表现为:光合产量高,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高,经济产量高(对)5. 中耕的原则是:深一一浅一一深,苗旁深,行中浅(错)6. 冬小麦选用的品种一定是冬性品种。
(错)7. 玉米“棒三叶”对子粒的贡献最大。
(对18. 玉米是G作物,小麦是C4作物。
(错)10. 长日照作物南种北引,生育期会延长,甚至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错)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首先是(C )。
A.环境B.措施C.品种D.肥料2、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B )。
A.5C左右 B.10C左右 C.15C左右 D.20C左右3、( A )是指一年之内在同一土地上种植两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A.复种B.复种指数C.间作D.套作4、按产品用途和生物学系统分类,下例属于薯类作物的是( C ) A.大豆B.油菜C.马铃薯 D. 苜蓿5、小麦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C )。
A. 18% B. 15% C. 13% D. 5%6、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谓(B ) A.最大效率期B.需水临界期C.旺盛生长期 D.开花期7、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从平面上,时间上多层次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通常称为(D )。
A.套作B.间作C.混作D.立体种植8 (A )是采用机械和人工的方法,按一定的种、药比例,把种衣剂包在种子表面并迅速固化成一层药膜。
A.种子包衣B.种子丸化C.种子毯D.拌种9. 一般播种的种子发芽率要求不低于(D )。
A. 98% B. 95% C. 90% D. 85%10. 下列是长日作物的为( A )。
A.小麦B.烟草C.养麦D.甘蔗11. 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C )。
A.转化率B.经济产量C.经济系数D.产量构成12. 小麦的花序属(A )。
A.穗状花序B.总状花序C.肉穗花序D.圆锥花序13. ( C )茎的生长按合轴生长方式生长。
A.向日癸B.棉花营养枝C.棉花果枝D油菜14. 下列不是三基点温度的是(C )。
A.最低 B.最适 C.最快 D.最高15、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是( B )。
A.积温B.有效温度C.活动积温D.有效积温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1 .轮作的作用是什么?答案:( 1 )有效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 2)协调和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 3)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和提高土壤肥力( 4)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2. 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有哪些?答案:( 1 )遗传因素;( 2)气候生态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季节因素、温光因素。
( 3)栽培措施。
3. 北方地区土壤表土耕作措施有哪些?答案:(1)耙地;(2)耱地;(3)镇压;(4)开沟、作畦与起垄4. 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有那些?答案: (1)选好品种;(2)节水灌溉;(3)地膜覆盖;(4)栽培措施;(5)积水蓄水5. 地膜覆盖的作用是什么?答案:( 1 )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水分蒸发;( 2)改善光照条件;( 3)增强作物抵御低温冷害能力;( 4)防除杂草,抑制盐碱( 5)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五.论述题( 2 小题任选 1 小提, 15 分)1 .试述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及改善品质的途径答案:影响因素:( 1 )遗传因素;( 2)气候生态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季节因素、温光因素。
( 3)栽培措施。
改善品质的途径:(1)选育和采用优质品种。
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品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引起品质性状变化的诸多因素中,遗传因子是最重要的,选育和选用优质品种是改善作物品质的首选途径。
( 2)作物和品种的合理布局。
一定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耕作制度是相对稳定的,另外,不同作物的品质形成需要不同的生态条件,因此形成了一定作物优质产品生产的区域性,为了充分利用特定地区生态环境生产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应在适宜区域扩大种植优质作物和品种,形成优质农产品重点产区。
( 3)调整播期。
改变播期时,使生态因子的组合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作物品质。
2. 试述小麦一生三个生育阶段的生育特点和主攻目标答案:小麦一生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营养生长阶段:从出苗到拔节(返青)1、生育特点:①生长中心:根、叶、蘖的生长。
②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基础,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③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决定穗数的时期。
2. 主攻方向:争取苗齐、苗匀,培育壮苗。
为丰产奠定基础。
(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拔节(起身)到抽穗1、生育特点:①生长中心:根、叶、蘖生长和茎伸长,穗分化发育。
②营养特点:光合产物用于营养体及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生长逐渐加快,需肥水逐渐达到高峰。
③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巩固和决定穗数,决定小穗数,小花数和穗粒数的时期,奠定粒重基础的时期。
2. 主攻方向: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调节群体合理发展,争取壮秆大穗。
(三)生殖生长阶段:抽穗到成熟1、生育特点:①生长中心:生殖器官的生长为主。
②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充实,形成收获产品,营养生长基本停止,需肥水逐渐减少。
③与产量的关系: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
2. 主攻方向:养根护叶,防止营养器官早衰,维持一定强度的光合生产率,保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运输到生殖器官,争取粒大粒饱。
(4)合理施肥。
肥料的种类、数量、使用时期都会影响作物的品质。
如后期施氮可以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增施磷、钾肥可以提高甜菜的含糖率及马铃薯的淀粉含量等。
(5)其他措施。
灌溉和排水可调节土壤水分状况,改善作物品质;防治病虫害可减少产量损失和改善产品外观品质及内在品质;密度影响群体内部的光照和湿度,对烟草、麻类作物品质至关重要;生育期间喷施某些生长调节剂,也会对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物栽培生理试卷及答案(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作物:广义是指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狭义是指农作物,称为“庄稼”。
2、经济产量: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收获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
3、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作物的种类极其种植地点的配置。
4、间作:在同一块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5、蒸腾系数:指作物生产1克干物质蒸腾所需水量的克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作物栽培学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季节性、区域性、可变性等属性。
2、双子叶作物的分枝方式由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三种。
3、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是:穗数、每穗实粒数、粒重。
4、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三大类。
其中粮食作物分为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三小类。
5•作物施肥方法有:基肥、追肥、种肥。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 A )是指一年之内在同一土地上种植两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A.复种B.复种指数C.间作D.套作2、对作物生育期长短影响最大的环境条件是( D )0 A.密度高低B.营养条件C.水分条件D.光温条件3、按作物对温光条件的要求分类,下例属于喜凉作物的是( C ) A.玉米B.棉花C.小麦 D. 甘薯4、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类,下例属于短日照作物的是( B ) A.小麦B.玉米C.大麦 D. 油菜5、按作物对二氧化碳的同化途径分类,下例属于三碳作物的是( D ) A.高粱B.玉米C.甘薯D. 大豆6、玉米收获的主产品是(A ) A.籽粒B.地下块根 C.地下块茎 D.地中茎7、棉花营养枝的分枝方式属于(B ) A.合轴分枝B.单轴分枝C.假二叉分枝 D.都不是8下例属于穗状花序的作物是( A ) A.小麦B.蚕豆C.马铃薯 D.豌豆9、玉米的雄花序属于(C ) A.穗状花序 B.肉穗花序C.复总状花序 D.复穗状花序10、下例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A. ) A.玉米B.小麦C.水稻 D.大豆11、小麦的水分临界期是(C ) A.出苗-拔节B.拔节-孕穗C.孕穗-抽穗D.抽穗-开花12、春玉米一般在5-10cm地温稳定在多少度既可播种。
(B )A.5-10o CB. 10-12 o CC.12-16 °CD.14-18 °C13、春玉米间苗的适期一般是( B ) A.2-3叶B. 3-4 叶 C.4-5 叶 D.5-6 叶14、 3、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C )o A.转化率B.经济产量C.经济系数D.产量构成15•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撒播或同行混播在同一田地上称谓(C )oA.间作B.套作C.混作D.轮作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答案:(1)选育高光效品种,充分利用作物固有的基因型多样性,加以遗传改进,提高其光合效率;(2)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措施,改善栽培环境,提高作物群体的光能利用率。
2. 提高作物品质的途径有哪些?答案:(1)通过育种手段改善品质形成的遗传因素,培育高品质的新品种;(2)根据环境因子对品质形成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为优质产品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3. 轮作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有效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 2)协调和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3)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和提高土壤肥力( 4)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4. 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遗传因素;(2)气候生态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季节因素、温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