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裂缝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9
大坝裂缝处理方案与要求一、裂缝处理的程序与原则(1)对裂缝进行素描,记录裂缝情况及发展过程(2)裂缝产生原因分析(3)裂缝危害性分析(4)裂缝处理方案(5)处理施工完毕后的效果检查。
二、裂缝处理材料对开度较大的裂缝(大于0.5mm)尤其是贯穿性裂缝优先考虑与坝体材料相似的超细水泥,以利于混凝土裂缝重新张开在适宜条件下自行闭合。
超细水泥等级使用P.O52.5级,如附近采购不到则水泥等级不能低于P.O42.5。
对开度较小的裂缝(小于0.5mm)采用化学灌浆。
化学灌浆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亲水性、高渗性、可灌性好、凝固时间可调整(尽量偏长)、浆液的黏滞度小、固结体无毒、操作方便的环保型改性环氧灌浆材料。
三、缝面处理(一)坝身竖直裂缝的处理(上下游贯通或上游贯通)(1)在裂缝上凿槽和并缝钢筋。
灌浆处理合格后在在表面凿5cm深的U形槽,清理干净后用预缩砂浆分层嵌填密实。
在裂缝上面布置2层φ25的并缝钢筋,钢筋长3.0m,间距15cm,层间距15cm。
裂缝交叉分布的按照此原则综合考虑钢筋长度跨过所有裂缝。
并缝灌浆布置示意图(2)灌浆管路布置根据每条缝的深度可在左右布置1~3排排灌浆孔,间距1.0m,排距0.5m。
钻孔角度见示意图,孔深穿过裂缝50cm。
最下一排孔高出裂缝底部10cm。
钻孔角度可根据实际缝深进行调整。
浆孔布置平面示意图灌浆孔布置剖面示意图(3)处理顺序裂缝灌浆处理垂直面,按照先从下至上、先深后浅顺序进行灌浆;对水平面按照先中间后两边、先深后浅顺序进行灌浆。
灌浆时加强对裂缝计观测和对裂缝周围的巡视。
在上下游缝面凿槽,用堵漏剂嵌缝防止浆液从缝内外漏。
(4)上游缝面裂缝灌浆并检查合格后在裂缝上游面上凿倒梯形槽50(口宽)×100(底宽)×70mm(深),并在槽内沿缝面凿浅槽(30×20mm)浅槽内嵌膨胀止水条。
倒梯形槽回填预缩砂浆。
表面再刷涂聚脲防渗层,厚度大于1.0mm。
水利工程中堤坝裂缝及滑坡应急抢险方法水利工程中的堤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设施,它在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堤坝上出现裂缝和滑坡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采取应急抢险措施,及时修复堤坝,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对水利工程中堤坝裂缝及滑坡的原因及应急抢险方法进行介绍。
一、堤坝裂缝的原因1. 地质原因地质构造不稳定是导致堤坝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可能会导致堤坝基础的不稳定,从而引起堤坝裂缝。
2. 设计原因堤坝的设计质量不良也是堤坝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时候堤坝的设计参数选择不当,水文气象条件未充分考虑,也可能导致堤坝的裂缝。
3. 施工原因堤坝的施工质量不合格是导致堤坝裂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可能是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操作不当、材料质量问题等导致堤坝裂缝的情况。
二、堤坝滑坡的原因1. 雨水侵蚀在暴雨季节,雨水长时间冲刷堤坝表面,使得堤坝表面土层发生松动,从而导致滑坡。
2. 地基沉降堤坝的地基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沉降,从而导致堤坝发生滑坡。
3. 设计原因堤坝设计参数不合理,可能导致堤坝的稳定性不足,易发生滑坡。
三、堤坝裂缝及滑坡的应急抢险方法1. 紧急排涝一旦堤坝发生滑坡,首要任务是要立即进行紧急排涝,避免水位继续上涨,加剧滑坡的危险性。
2. 补强加固在水利工程中的应急抢险中,补强加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根据现场情况,可以采用灌浆、爆破、钻孔等手段对滑坡处进行加固。
3. 疏散人员通常情况下,当堤坝发生滑坡时,需要立即疏散周围人员,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4. 进行监测对滑坡及裂缝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收集数据资料,为后续的抢险工作提供参考。
5. 加固处理根据堤坝滑坡及裂缝的具体情况,采取加固处理措施,保证堤坝的安全。
6. 强化管理及时整改堤坝设计质量不良、施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加强对堤坝的日常管理,提高堤坝的抗灾能力。
在抢险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工程抢险队伍和抢险专家的作用,组织好各项抢险工作。
水利工程裂缝修复方案一、引言水利工程是指用于防洪、蓄水、供水、灌溉等目的的工程。
在水利工程中,裂缝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会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因此,裂缝修复是水利工程运维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裂缝的修复方案,并对其具体实施进行详细探讨。
二、裂缝的成因裂缝在水利工程中是一种常见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地基沉降:由于地基的沉降,会导致水利工程结构受到不均匀的力作用,从而产生裂缝。
2.结构变形:水利工程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受到外部力的作用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从而产生裂缝。
3.材料老化:水利工程结构的材料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因老化而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结构的破裂。
4.设计和施工缺陷:水利工程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也是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影响水利工程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水利工程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相关的维修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裂缝修复方案1.裂缝修复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在进行水利工程裂缝修复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对裂缝进行彻底的调查研究,包括测量裂缝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等,以及裂缝的具体位置和分布情况。
2.对水利工程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对裂缝周围的结构、材料等进行详细检测,以确定裂缝修复的具体方案。
3.了解水利工程的使用情况和运行状态,以确定裂缝修复对于水利工程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4.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确定裂缝修复的具体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施工方法。
以上准备工作对于裂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前期的详细调查和全面了解,才能保证裂缝修复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裂缝修复方案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裂缝修复方案是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根据裂缝的具体情况和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裂缝修复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灌浆法:通过在裂缝中注入灌浆料,以填充和密封裂缝,从而起到裂缝修复的作用。
水库大坝裂缝的成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摘要:水库大坝裂缝是工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而裂缝的存在会影响坝体的强度和耐久性,对结构产生有害的影响。
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库大坝裂缝的类型和成因,然后详细阐述了水库大坝裂缝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水库大坝;裂缝;防渗;灌浆一、水库大坝裂缝的类型和成因分析(一)由设计或施工原因引起的裂缝为追求建筑物的外观样式,建筑物表面存在过多凹凸角,产生的凹角应力集中导致出现裂缝。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造成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原因。
混凝土养护是使混凝土正常硬化的重要措施,养护条件的好坏对裂缝的出现有着关键的影响。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振捣不均匀,或是漏振、过振等会造成混凝土离析、密实度差,降低结构的整体强度。
(二)水工混凝土变形引起的裂缝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混凝土在无任何约束的情况下体积可以自由胀缩,但当体积的胀缩受到约束力的限制时,混凝土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当应力超过极限值时,即产生裂缝。
混凝土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要产生热胀冷缩、湿胀干缩的现象,当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则构件将产生拉应力和拉应变,拉应变值超过了混凝土容许值时即产生裂缝。
钢筋混凝土大坝体积巨大,而水与混凝土的比热值相差较大,当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坝体极易产生收缩裂缝,有些坝体混凝土在施工时边浇筑边养护边产生裂缝。
(三)外部荷载所引起的水工混凝土裂缝水工混凝土承受不同性质的荷载作用而出现了不同形状的裂缝。
构件在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作用下产生内力弯矩,当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即出现垂直于构件纵轴的裂缝。
当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剪应力时,与纵轴成450°角。
夹角方向主拉应力值最大,易产生斜向裂缝,并发展延伸。
当混凝土大坝的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时,大坝受到强迫变形,导致大坝开裂,并随着不均匀沉陷的进一步发展,裂缝进一步扩大。
(四)混凝土钢筋锈蚀裂缝钢筋表层腐蚀后生成铁锈,体积可增加几倍,挤压外侧混凝土并使之产生垂直于径向胀压力的拉应力。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处理的方法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表面裂缝处理方法:
- 刮毛槽法:将裂缝部分刮除,重新填充新的混凝土,并在裂缝上方开槽,加入通过裂缝处的混凝土,以增强连接性。
- 粘结剂法:使用聚合物封闭剂等粘结剂填充裂缝,提高表面强度和密封性。
- 表面涂层法:在裂缝位置施加聚合物涂料或混凝土涂层,以增加表面保护和修复原裂缝。
2. 内部裂缝处理方法:
- 注射法:通过注入聚合物封闭剂、混凝土浆或膨胀胶等材料到裂缝处,填充裂缝内部空隙,增强结构的连续性。
- 粘结剂灌浆法:在裂缝内部灌注聚合物封闭剂,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 金属板补强法:在内部裂缝附近安装钢板或金属片,用螺栓或焊接方法固定,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3. 预防措施:
- 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的干燥或过度湿润。
- 使用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添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 定期维护和修补混凝土坝,检查并处理潜在的裂缝。
- 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裂缝的变化和扩展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混凝土裂缝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严格按照相应的工艺和规范进行操作,以保证修复效果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裂缝处理1、根据裂缝的不同部位以及裂缝的不同性状分别采用缝口封闭、化学灌浆及加设止水的缝口封闭等方法进行处理。
1.2 施工特点1.2.1 裂缝处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隐蔽工程,施工过程控制要求高。
1.2.2 大坝迎水面裂缝处理在电动卷扬吊篮上施工,局部存在高排架施工,上下交叉作业,施工危险系数高。
1.2.3 裂缝处理宜在冬季施工,大坝上游面▽143水平贯穿裂缝要在今冬明春的枯水季节处理完毕,工期紧。
1.2.4大坝下游面新老混凝土结合面裂缝处理在混凝土仓位备仓过程中进行施工,大坝上游面裂缝处理与坝顶工程上下交叉作业,施工协调工作量大。
1.2.5裂缝处理使用大量化学材料,劳动保护要求高。
1.2.6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工艺要求高,劳动力需用量较大。
1.2.7化学灌浆耗时较长,开灌后必需连续灌浆直至结束,严禁灌浆中断,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要求高。
2、裂缝分类及处理方式2.1 裂缝分类2.1.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类2.1.1.1 Ⅰ类裂缝:缝宽δ<0.2 mm;缝深h≤30 cm,表现为龟裂或细微规则特性的裂缝。
2.1.1.2 Ⅱ类裂缝:缝宽0.2≤mmδ<0.3mm;缝深30 cm≤h<100cm;平面缝长3 m≤L<5 m,表现为规则状的表面(浅层)裂缝。
2.1.1.3 Ⅲ类裂缝:缝宽0.3 mm≤δ<0.5 mm;缝深100 cm≤h<500 cm;缝长L>5m或平面长度大于、等于三分之一坝块宽度及侧面大于1~2个浇筑层厚,表现为规则状的裂缝。
2.1.1.4 Ⅳ类裂缝:缝宽δ≥0.5 mm;缝深h>5m;侧(立)面长度L<5 m,平面上贯穿全坝段的贯穿裂缝。
2.1.2 钢筋混凝土裂缝分类2.1.2.1 Ⅰ类裂缝:表面缝宽δ<0.2 mm;缝长0.5 m≤L<1m;缝深h≤30 cm,表现为规律性较差的裂缝。
2.1.2.2 Ⅱ类裂缝:表面缝宽0.2≤δ<0.3;缝长1 m≤L<2 m;缝深30 cm ≤h<100cm且不超过结构厚度1/4的裂缝。
水电站大坝裂缝化学灌浆施工措施随着水电站大坝运行时间的增长,大坝出现裂缝的情况也逐渐增多。
裂缝的存在会影响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修补。
化学灌浆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法,可以有效地填充和修复大坝的裂缝。
下面将介绍水电站大坝裂缝化学灌浆的施工措施。
一、施工准备1.仔细检查大坝裂缝的位置、形态、长度和宽度等,确定灌浆工艺和灌浆剂的选择。
2.在施工前,应对裂缝进行清理,去除松散的杂物和灰尘,确保裂缝表面干燥和洁净。
3.根据施工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化学灌浆材料和设备,并确保其质量合格。
二、施工步骤1.按照制定的灌浆工艺,选择合适的化学灌浆剂进行配制。
2.将化学灌浆剂注入灌浆泵中,并调整好出浆压力和流量。
3.从裂缝的一端开始,利用灌浆泵将化学灌浆剂注入裂缝中。
4.在注浆过程中,要均匀、缓慢地进行,以保证灌浆剂能够充分填充裂缝。
5.当灌浆剂注满裂缝后,需要进行压浆处理,使灌浆剂均匀地分布在裂缝内,提高灌浆效果。
6.待灌浆剂干燥固化后,进行检查,确保裂缝修复效果良好。
三、施工注意事项1.在进行化学灌浆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操作,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
2.选择合适的化学灌浆剂,根据裂缝情况选择相应的灌浆剂类型和配方。
3.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4.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有相关的技能和知识,熟悉施工工艺。
5.定期检查灌浆剂的质量,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保证修复效果。
6.进行灌浆施工时,需注意裂缝的填充情况,防止出现漏浆和堵塞的情况,影响修复效果。
7.施工后应进行验收,检查修复效果,并及时修正和调整不合格的灌浆区域。
通过以上的施工措施,可以有效地对水电站大坝的裂缝进行化学灌浆修复。
化学灌浆不仅可以填充和修复裂缝,还能提高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此,在进行化学灌浆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大坝面板裂缝处理方案1. 引言大坝面板裂缝是指在大坝面板结构上出现的裂纹或裂缝。
这些裂缝可能导致水泄漏或结构不稳定,对大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案来修复和加固大坝面板裂缝,以确保大坝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大坝面板裂缝的成因分析,并提出一套可行的处理方案。
通过对裂缝的修复和增强,可以延长大坝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稳定性。
2. 大坝面板裂缝成因分析大坝面板裂缝的成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成因分析:2.1 混凝土龟裂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可能导致面板龟裂。
当混凝土收缩时,面板上会出现龟裂,这是由于混凝土在干燥和固化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引起的。
此外,温度变化也会引起面板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2.2 地基不均匀沉降大坝的地基沉降不均匀也可能导致面板裂缝的产生。
当地基中的某些区域沉降较快或较慢时,会引起大坝局部的变形,从而造成面板裂缝的出现。
2.3 响应地震地震是导致大坝结构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地震发生时,地震波的振动会对大坝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可能导致面板的破裂和裂缝的形成。
3. 大坝面板裂缝处理方案针对以上成因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可行的大坝面板裂缝处理方案:3.1 龟裂修复对于龟裂引起的面板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修复: - 清理裂缝:首先,需要清理裂缝,将裂缝中的杂物和灰尘清理干净。
- 压入填缝剂:将适宜的填缝剂压入裂缝中,填补裂缝并加固面板结构。
- 平整处理:使用加固材料进行平整处理,使整个面板表面平滑。
3.2 地基加固对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面板裂缝,可以考虑对地基进行加固:- 增加地基承载力:通过深层处理或加固地基的方法,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的不均匀性。
- 安装支撑设施:在地基不稳定的区域,安装支撑设施,增加大坝的稳定性和整体结构的均衡性。
3.3 抗震设计为了应对地震引起的面板裂缝,需要进行抗震设计: - 结构加固:采用钢筋混凝土等加固材料,增加大坝结构的抗震能力。
裂缝处理1、根据裂缝的不同部位以及裂缝的不同性状分别采用缝口封闭、化学灌浆及加设止水的缝口封闭等方法进行处理。
1.2 施工特点1.2.1 裂缝处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隐蔽工程,施工过程控制要求高。
1.2.2 大坝迎水面裂缝处理在电动卷扬吊篮上施工,局部存在高排架施工,上下交叉作业,施工危险系数高。
1.2.3 裂缝处理宜在冬季施工,大坝上游面▽143水平贯穿裂缝要在今冬明春的枯水季节处理完毕,工期紧。
1.2.4大坝下游面新老混凝土结合面裂缝处理在混凝土仓位备仓过程中进行施工,大坝上游面裂缝处理与坝顶工程上下交叉作业,施工协调工作量大。
1.2.5裂缝处理使用大量化学材料,劳动保护要求高。
1.2.6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工艺要求高,劳动力需用量较大。
1.2.7化学灌浆耗时较长,开灌后必需连续灌浆直至结束,严禁灌浆中断,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要求高。
2、裂缝分类及处理方式2.1 裂缝分类2.1.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类2.1.1.1 Ⅰ类裂缝:缝宽δ<0.2 mm;缝深h≤30 cm,表现为龟裂或细微规则特性的裂缝。
2.1.1.2 Ⅱ类裂缝:缝宽0.2≤mmδ<0.3mm;缝深30 cm≤h<100cm;平面缝长3 m≤L<5 m,表现为规则状的表面(浅层)裂缝。
2.1.1.3 Ⅲ类裂缝:缝宽0.3 mm≤δ<0.5 mm;缝深100 cm≤h<500 cm;缝长L>5m或平面长度大于、等于三分之一坝块宽度及侧面大于1~2个浇筑层厚,表现为规则状的裂缝。
2.1.1.4 Ⅳ类裂缝:缝宽δ≥0.5 mm;缝深h>5m;侧(立)面长度L<5 m,平面上贯穿全坝段的贯穿裂缝。
2.1.2 钢筋混凝土裂缝分类2.1.2.1 Ⅰ类裂缝:表面缝宽δ<0.2 mm;缝长0.5 m≤L<1m;缝深h≤30 cm,表现为规律性较差的裂缝。
2.1.2.2 Ⅱ类裂缝:表面缝宽0.2≤δ<0.3;缝长1 m≤L<2 m;缝深30 cm ≤h<100cm且不超过结构厚度1/4的裂缝。
2.1.2.3 Ⅲ类裂缝:表面缝宽0.3≤δ<0.4 mm;缝长2m≤L<4m;缝深100cm≤h<200 cm且不超过结构厚度1/2的裂缝。
2.1.2.4 Ⅳ类裂缝:表面缝宽δ≥0.4mm;缝长L≥4 m;缝深h≥200或将结构裂穿大于2/3结构厚度的裂缝。
2.2 裂缝处理方式2.2.1.1 Ⅰ类裂缝:不作处理。
2.2.1.2 Ⅱ类裂缝:视裂缝所在部位和裂缝性状作浅层化学灌浆或作缝口封闭处理。
2.2.1.3 Ⅲ、Ⅳ类裂缝:进行化学灌浆。
2.2.1.4 在所有进行灌浆处理的裂缝处,大坝加高混凝土内需设置φ25~φ36并缝钢筋。
2.2.2 钢筋混凝土裂缝处理2.2.2.1 Ⅰ类裂缝:对处在侵蚀环境中的Ⅰ类裂缝作缝口封闭处理。
2.2.2.2 Ⅱ类裂缝:作缝口封闭处理。
2.2.2.3 Ⅲ、Ⅳ类裂缝:进行缝口封闭、缝内化学灌浆处理。
2.2.3 大坝迎水面裂缝处理2.2.3.1 Ⅰ类裂缝:对处在止水附近的Ⅰ类裂缝作缝口封闭处理。
2.2.3.2 Ⅱ类裂缝:作缝口封闭处理,处在止水附近的Ⅱ类裂缝的处理方式与Ⅲ类裂缝相同。
2.2.3.3 Ⅲ、Ⅳ类裂缝:进行加设止水的缝口封闭、缝内化学灌浆处理。
3、施工程序根据裂缝处理的不同方式,对裂缝处理的程序具体如下:3.1 缝口封闭处理缝口封闭型裂缝处理流程见图3-1图3-1 缝口封闭型裂缝处理流程图3.2 缝口封闭、缝内化学灌浆处理缝口封闭、缝内化学型裂缝处理流程见图3-2漏气图3-2 缝口封闭、缝内化学型裂缝处理流程图3.3 加设止水的缝口封闭、缝内化学灌浆处理加设止水的缝口封闭、缝内化学型裂缝处理流程见图3-3漏气图3-3 加设止水的缝口封闭、缝内化学型裂缝处理流程图4、施工工艺4.1 缝口封闭处理4.1.1 裂缝检查用高压水冲洗混凝土表面,人工检查,对裂缝位置、形状、走向、缝长、缝宽及缝面是否渗水等作好记录,缝长由钢卷尺测得,缝宽由读数放大镜测得。
按1:100的比例详细描绘在方格纸上。
4.1.2 表面处理将裂缝两侧各10cm宽的混凝土表面浮渣及油污等清除干净,打磨后,用高压水将缝面冲洗干净。
4.1.3 凿槽采用人工凿契形槽,槽壁面与槽侧面夹角15~30。
,槽口宽6~8cm,槽深8~10cm,用高压水将缝面冲洗干净。
4.1.4 砂浆回填预缩砂浆由人工配料,砂浆搅拌机拌和,回填前在槽内涂刷一道水灰比为1:0.5的浓水泥浆。
回填时用木棰拍打捣实至表面出现少量浆液后用抹子收平至与混凝土面平齐。
4.1.5 养护预缩砂浆回填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保持湿润状态7天。
4.2 缝口封闭、缝内化学灌浆处理4.2.1 裂缝检查4.2.1.1 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同4.1.14.2.1.2 缝深检查缝深检查采用斜孔压风法检查(1)钻斜孔斜孔为φ46手风钻孔,钻孔角度45。
左右,孔深要求穿过裂缝15~20cm,分别按间距2 m、垂直孔深(相当于缝深)1m、2m、3 m……由浅入深逐级进行钻孔,逐级进行压风检查。
(2)压风检查压风时先吹净裂缝内灰尘,用肥皂水满刷裂缝表面,再进行压风,压风压力为0.2~0.3Mpa,裂缝表面如有冒泡现象,需进行下一级检查孔施工,直至与缝不串为止。
与裂缝相串的孔作为灌浆斜孔,与裂缝不串的废孔回填预缩砂浆。
4.2.2 表面处理将裂缝两侧各10cm宽的混凝土表面浮渣及油污等清除干净,打磨后,用高压水冲洗缝面,观察缝口状况,有乳皮封住缝口的地方,用薄刀片挑开缝口,待所有缝口挑开且混凝土表面风干后进行贴嘴、埋管。
4.2.3 贴嘴、埋管4.2.3.1 骑缝贴嘴灌浆嘴采用麦斯特化学灌浆专用嘴(外径6mm),用麦斯特1438环氧胶泥作粘贴剂,骑缝间距20~30cm贴嘴,贴灌浆嘴的地方采用棉丝蘸丙酮或甲苯擦洗。
如果缝口不连通,在缝的尾端和下一段的开始部位各布一个嘴。
尽可能把嘴布在稍宽和有开口的地方,贴嘴时应用导向杆和手电筒协助,确保灌浆嘴对中骑缝并粘贴牢固,用油漆对灌浆嘴编号。
4.2.3.2 斜孔埋管将φ6紫铜管埋入灌浆斜孔内,距离孔底10cm,孔内回填瓜米石,孔口采用麦斯特1438环氧胶泥封堵,用油漆对灌浆斜孔编号。
4.2.4 封缝待灌浆嘴被粘贴2~3小时并确已牢固后进行封缝工作。
麦斯特1438环氧胶泥沿裂缝两侧各10cm宽的范围封缝,麦斯特1438环氧胶泥厚度为3-5毫米,灌浆嘴底板周边稍厚实,在封缝过程中,不准移动灌浆嘴的位置。
4.2.5 试气封缝完成24小时后进行试气检查,检查缝面的封闭情况以及灌浆嘴之间的畅通性,试气压力为0.2~0.3Mpa。
4.2.5.1 缝面检查堵塞除进气灌浆嘴以外的其余灌浆嘴,用肥皂水满刷封闭裂缝表面,如有漏气会有冒泡现象,对漏气部位重新进行封闭,直到不再外漏为止。
4.2.5.2 畅通性检查缝面检查的同时进行灌浆嘴畅通性检查,堵塞除进气灌浆嘴以外的其余灌浆嘴,按裂缝的走向从下至上,从一边向另一边依次检查。
方法为:依次打开灌浆嘴,引管至透明水瓶,如有冒泡现象则为畅通;如无冒泡现象则为不畅通,需将该嘴凿掉重新贴嘴直至畅通为止。
4.2.6 灌浆4.2.6.1 灌浆材料采用麦斯特低黏度LPL注射环氧树脂。
4.2.6.2 灌浆设备采用麦斯特LilyCD15双液自动稳压灌浆泵。
4.2.6.3 灌浆顺序水平缝由一端向另一端逐嘴灌注,竖直缝由下往上逐嘴灌注,斜孔灌浆从与裂缝相串最深的斜孔到较浅的斜孔逐孔灌注,同一高程的灌浆斜孔和灌浆嘴先灌注灌浆斜孔。
4.2.6.4 灌浆压力一般采用0.3~0.4Mpa,根据进浆速度逐级缓慢提升,当进浆量小于10mL/min时,可将压力逐步提升至0.5~0.6Mpa。
4.2.6.5 灌浆(1)灌浆前在裂缝最宽处安装千分表,专人观察裂缝张开度,当裂缝张开度超过200μm时,及时报告灌浆记录员停止灌浆,并作好记录。
(2)采用同步多点法灌注,先从1#、3#、5#、7#、9#嘴进浆。
待出浆嘴浆液颜色正常后将其扎闭,当吸浆率10ml/min时,再继续灌注30min,且压力不变后既可再灌2#、4#、6#、8#、10#嘴,11#、13#、15#、17#、19#嘴,如此往复,每嘴的灌注时间必须大于30min。
当敞开嘴溢浆时,如进浆嘴灌浆时间小于30min,可临时扎闭溢浆嘴,直到注浆嘴灌注时间≥30min;当敞开嘴溢浆时,进浆嘴注浆时间已达30min时,则将注浆管换至溢浆嘴。
(3)同步多点灌浆时,应随时检查注浆机的进浆显示器,当无法明确某根管进浆量的状况时,可关闭其它接头的阀门,只从该嘴进浆,并观察注浆机的显示器,就可知道该嘴是否进浆。
(4)灌浆过程中发现泄露时,应暂停从该嘴注浆,用丙酮洗净表面的浆液,用堵漏剂堵漏之后,再接着从该嘴注浆。
(5)灌浆质量检查裂缝化灌后14天进行钻孔取芯、压水检查。
采用Y2钻机钻φ168mm骑缝取芯孔,孔深1~2.5m。
取芯孔进行压水检查,混凝土芯样进行抗压及劈拉强度试验。
4.2.6.6 结束标准当进行最后的5个嘴进浆时,注浆设备的显示器停止进浆或在稳定压力下15min内连续吸浆率小于10mL/min,且压力不下降,即可结束灌浆。
4.2.7 凿槽在裂缝灌浆完成3天后进行凿槽,采用人工凿梯形槽,槽壁面与槽侧面夹角15~30。
,槽底宽6~10cm,槽深15~20cm,用高压水将缝面冲洗干净。
4.2.8 砂浆回填砂浆回填同4.1.44.2.9 养护养护同4.1.54.3 加设止水的缝口封闭、缝内化学灌浆处理4.3.1 裂缝检查裂缝检查同4.2.14.3.2 表面处理将裂缝两侧混凝土保护板覆盖范围及外侧各20cm宽老混凝土的表面浮渣及油污等清除干净,打磨后,用高压水冲洗缝面,观察缝口状况,有乳皮封住缝口的地方,用薄刀片挑开缝口,待所有缝口挑开且混凝土表面风干后进行贴嘴、埋管。
4.3.3 贴嘴、埋管贴嘴、埋管同4.2.34.3.4 封缝封缝同4.2.44.3.5 试气试气同4.2.54.3.6 灌浆灌浆同4.2.64.3.7 凿槽在裂缝灌浆完成3天后进行凿槽,采用人工凿梯形槽,槽壁面与槽侧面夹角15~30。
,槽底宽2~3cm,槽深3~5cm,用高压水将缝面冲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