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安全教育课《地震逃生》教学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4.54 MB
- 文档页数:26
幼儿园防震安全教育PPT课件目录•防震安全教育背景与意义•地震基本知识与原理阐述•幼儿园防震措施与应急预案制定•师生自救互救方法与技巧培训•家庭防震安全教育延伸拓展•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规划PART01防震安全教育背景与意义我国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带分布广泛,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
地震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难以预测等特点,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幼儿园作为儿童聚集场所,地震时易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加强防震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地震频发现状及危害程度儿童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教育。
认知能力有限行为控制能力不强好奇心强儿童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往往无法迅速做出正确反应,需要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
儿童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教育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
030201幼儿园阶段儿童心理与行为特点防震安全教育重要性及目标提高儿童防震减灾意识通过教育使儿童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增强其防震减灾的自觉性。
培养儿童应急避险能力教育儿童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险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促进家园共育通过防震安全教育,加强家长对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视,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PART02地震基本知识与原理阐述地壳内部应力累积到一定程度,超过岩石承受极限时,地壳发生破裂或错动,释放能量形成地震波。
地震产生原因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等。
地震类型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
地震震级与烈度地震产生原因及类型介绍体波(纵波和横波)和面波(勒夫波和瑞利波)。
地震波传播方式不同类型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纵波速度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
地震波传播速度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因素都会影响地震的影响范围。
地震影响范围地震波传播方式与影响范围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目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等。
•地震基本知识•幼儿园地震风险评估•地震逃生技能培训•幼儿园地震逃生设施设备目•师生家长协作与沟通机制•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计划录01地震基本知识地震定义及成因定义成因地震波传播方式体波面波地震烈度与震级概念地震烈度地震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量度,常用里氏震级表示。
国内外典型地震案例中国唐山大地震日本关东大地震美国旧金山大地震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大地震02幼儿园地震风险评估多层建筑为主结构类型多样室内设施丰富030201幼儿园建筑结构特点地震对幼儿园影响分析人员安全设施损坏心理影响逃生通道及安全区域评估逃生通道评估幼儿园内的逃生通道是否畅通,有无障碍物,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安全区域确定幼儿园内的安全区域,如操场、空地等,用于地震时人员疏散和避险。
标识系统检查并完善幼儿园内的安全标识系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指引人员逃生。
应急预案制定重要性明确职责快速响应通过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序应对。
提高意识03地震逃生技能培训地下水异常如井水水位上升或下降、水变浑浊等。
动物异常行为如家禽不进窝、狗狂吠、鱼跃出水面等。
地光和地声地震前可能会看到天空发光或听到地下发出响声。
识别地震前兆现象掌握正确避震姿势和方法室内避震室外避震公共场所避震紧急疏散程序演练制定疏散路线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多条安全疏散路线,并标识清晰。
定期演练组织幼儿和教师定期进行地震疏散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保持冷静在演练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按照预定路线有序疏散。
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习地震知识01增强安全意识02培养自救能力0304幼儿园地震逃生设施设备1 2 3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指示灯应急照明和指示系统疏散通道及出口设置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逃生门避难场所及物资储备避难场所物资储备标识标牌救援设备配置建议救援工具通信设备医疗急救设备05师生家长协作与沟通机制加强师生家长地震知识普及通过课堂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师生家长普及地震知识,包括地震的成因、预警信号、逃生技巧等。
幼儿园安全班会《地震逃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安全班会《地震逃生》的内容。
主要涉及教材《幼儿安全常识》第四章第二节“地震逃生技巧”,详细内容包括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地震逃生技巧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
2. 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逃生技巧,提高安全意识。
3.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冷静应对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逃生技巧。
重点:地震逃生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逃生演示PPT、地震模拟音响、安全标志图卡。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震模拟音响,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幼儿感受到地震的威力,引发他们对地震逃生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危害性以及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实际地震逃生案例为例,详细讲解地震逃生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幼儿亲身体验并掌握逃生技巧。
5. 互动环节(10分钟)开展“地震逃生我知道”的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6.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利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制作地震逃生路线图。
六、板书设计1. 《地震逃生》2. 内容:地震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地震逃生技巧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结合所学知识,画出自己家的地震逃生路线图。
2. 答案:画出清晰的逃生路线图,标注安全出口、安全通道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地震逃生演练,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开展地震逃生知识讲座,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地震逃生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互动环节4. 创作环节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合适的地震模拟音响效果,确保声音逼真、震撼。
幼儿园安全班会《地震逃生》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
2. 培养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逃生技巧。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技巧及逃生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地震基本知识的了解、安全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逃生课件、图片、视频、模拟地震发生装置。
2. 学具:幼儿安全教育手册、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模拟地震发生装置,让学生亲身体验地震的感觉,引发学生对地震逃生的兴趣。
2. 地震基本知识学习(10分钟)通过课件、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危害性以及地震发生时的征兆。
3. 地震逃生技巧讲解(10分钟)(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地震的强度和距离。
(2)就近采取保护措施,如躲到桌子下、用书包护住头部等。
(3)逃生时要避开高大建筑、电线杆等危险物品。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地震逃生的正确做法和错误做法,让学生进行判断和分析。
5.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检验学生掌握的逃生技巧。
强调地震逃生时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保持冷静、迅速行动。
六、板书设计1. 地震逃生技巧保持冷静就近保护避开危险物品2. 逃生注意事项保持冷静迅速行动遵循逃生路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震的成因和危害性。
(2)列举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3)描述地震逃生时应注意的事项。
2. 答案:(1)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可造成房屋倒塌、道路阻断等严重后果。
(2)地震发生时,可采取就近保护、用书包护住头部等措施。
(3)地震逃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行动,遵循逃生路线,避开高大建筑、电线杆等危险物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开展地震逃生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地震逃生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2024年幼儿园地震逃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手册》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护”,具体内容涉及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逃生技巧以及地震后的心理疏导。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的定义、成因及影响;地震发生时的应对三原则——“躲、稳、逃”;幼儿园地震逃生路线及注意事项;地震后的情绪调节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地震发生时的危险。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正确地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的能力。
3. 增强幼儿面对自然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震发生时的应对原则及逃生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地震自我保护方法的实践操作和心理疏导方法的介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震演示模型、图片、PPT课件、安全手册。
学具:模拟地震体验器材、逃生路线图、心理疏导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震演示模型和图片,展示地震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地震的危害。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地震的基本概念、成因及影响,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应对三原则,强调“躲、稳、逃”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地震发生时的具体场景,讲解如何正确地躲藏、保持稳定以及迅速逃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模拟地震体验,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地震逃生的技巧。
5. 逃生路线及注意事项讲解(10分钟)讲解幼儿园的地震逃生路线,强调注意事项,如保持冷静、迅速有序等。
6. 心理疏导方法介绍(5分钟)通过心理疏导卡片,让幼儿了解地震后的情绪调节方法,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成因及影响2. 地震应对三原则:“躲、稳、逃”3. 幼儿园地震逃生路线及注意事项4. 地震后的心理疏导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地震逃生演练内容:与家长共同完成一次地震逃生演练,记录过程和感受。
答案:(示例)地震逃生演练报告时间:2024年X月X日地点:家中演练过程:1. 听到地震预警,立即躲到桌子下,双手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