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 格式:doc
- 大小:2.56 KB
- 文档页数:2
万姓辈分口诀大全
万姓辈分口诀较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湖北鄂州碧石镇万家湾字辈:先起长光汉,继兴有大儒,家传仁孝德,代习圣贤书。
2.贵州贞丰万氏字辈:谨守先祖训,道德继嗣长,人文开昌荫,英杰保家邦。
3.江苏泰兴万氏字辈:承先世泽,敦孝永昌。
4.安徽历阳一支万氏字辈:启、永、长、如、秀、崇、恒、朝、光、礼。
5.江西赣州一支万氏字辈:盛、德、大、业、有、开、必、先、敦、修、善、行、家、邦、尚、贤、世、守、书、礼、代、兴、魁、元、本、基、华、茂、松、芝、永、年。
6.四川峨嵋一支万氏字辈:寿、祖、宗、吴、迁、子、道、山、加、民、方、云、登、月、桂、文、章、天、秀、启、英、才、永、世、有、进、仕、举、仁、科。
7.山西忻州一支万氏字辈:迪、守、仕、邦、甫、必、仲、子、思、克、以、汝、成、载、大、曰、育、应、文、
养、司、翥、寅、宾、介、光、启、兆贤良德绍基荣贵功高祚远长。
8.辽宁铁岭一支万氏字辈:仁邦取学绍,道时清义方,育德继善成,名显宗耀祖,万代永传芳。
9.某支万章后裔字辈:希圣恢先绪,法天建懋功,熙朝开泰运,名世庆恩隆,德业为人宝,文章治国华,道全君立极,学备士成家。
以上仅为部分地区的万姓辈分口诀,具体可能会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fa238b3b-6eae-11ec-a4c2-7cb59b590d7d篇一:《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姓氏起源与文化根源》教案【教学目标】1.从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现象。
2、能力角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从情感的角度,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4.指导学生正确选题,搜集、分析、整合资料和写作论文。
[教学要点]1、了解姓氏发展、年节风俗、民族探源的基本命脉,对文化寻根产生兴趣。
2.了解形成姓氏来源的几种常见方法。
3、了解各种年节风俗的来源。
[教学困难]通过对个体姓氏的了解、年节风俗的形式和民族的源流,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假设]一、课前学习1.根据姓氏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每个小组找到他们姓氏和姓氏的历史名人氏的由来。
2.群体间比较,初步总结不同姓氏来源。
3、让学生从语文课本中找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然后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研究利用家庭书籍和学校图书馆寻找相关资料,你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二、课堂学习1.教师介绍一些有关当地节日和习俗的基本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积极参与,研讨各自姓氏的来源。
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
[教学步骤]一.分析姓氏源流1.新课程导入:同学们,有一个叫秦涧泉的人在游览岳王庙时,看到南宋大奸臣秦桧夫妇跪岳王庙前他义愤填膺地在岳王庙前写了一首诗:“自宋朝以来,人们以称回为耻。
当我来到坟墓时,我以称秦为耻。
”由此可见,秦剑泉是对的己姓的尴尬。
而著名的孔庆东教授每每出来讲学,总是很自豪的向听众介绍自己是孔儿子的第13代。
从比较中问学生为什么?可以看出姓氏对我们很重要。
)张,王,李,赵,钱,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
学生们,你们能说出多少种姓?(尽量让学生发言,老师表扬)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
这十个姓占华人 40%的人口,约4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
《百家姓》的姓氏来源以及代表人物1.赵历史来源:?? 赵姓出自“嬴”姓,据《唐书》记载,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造父,在周穆王时传说他曾取良马八骏,献与周穆王,周穆王乘这八匹骏马西巡狩猎。
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设宴招待他,饮酒唱和乐而忘返,为周穆王御车,日趋千里,息徐偃王反叛,其后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既今山西省洪洞具北,其后为赵氏。
家族名人:??? 赵云 ( ? - 229 )是三国名将,字子龙,三国时常山真定人。
初从公孙瓒,后归附刘备。
勇敢善战,以忠勇着称。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出自“嬴”姓。
皋陶之后,世为大理(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官为姓,春秋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李」为氏,称李耳。
据《北史》所载,赵郡李氏,为赵将武安君之後,李左车其先也。
据《魏书》所载,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叱李”氏,後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唐朝皇室姓“李”,“李”遂为国姓。
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十六姓(其中五家为复姓)赐与国姓“李”。
此外还有许多家族改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家族名人:李耳 (即老子)春秋末期重要的哲学家,他崇尚自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道家的创始人。
李白 (701-762)中国最伟大的浪漫诗人,祖籍甘肃秦安,他被誉为诗仙。
5.周历史来源:周平王儿子烈封在汝州(今河南省),当地人称他周家,便以周为姓。
公元前256年,秦灭东周,将赧王废为庶人,王族亦称为周氏。
唐玄宗李隆基于712年,因避讳“基”,下诏改天下的?姓为周姓。
代北复姓贺鲁氏为周氏。
家族名人:周瑜 ( 175-210)三国东吴大都督,建安十三,联合刘备,火烧赤壁,大破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创造以弱胜强的战例。
周恩来 (1898~1976)字少山,又字翔宇,江苏淮安人。
南开大学肄业,留学巴黎,参加创立中国共产党。
百家姓之万万,象形字,甲骨文是一只蝎子的形象,高举两把大钳子,一条毒尾似向上弯曲,作迎战状,甲骨文对蝎子的形象有简繁两种写法。
甲骨文在蝎子尾根部加一横表示一万,两横表示两万,最多加三横表示三万。
金文承接加一横的一万,将一横误以为是手,篆文承接金文写作”萬”。
“万”字,是从甲骨文简写而来,并非“萬”字的简化。
古人造字原则是与身边事物有关,古时人生活的地方蝎子非常多,因此就用“萬”字表示十千之义。
古代说一个国家强大,称为“万乘之国”。
因为万成为数词,蝎子之义另加义符虫,写作蠆,简化为虿,读chài。
后来又用虫曷(读hé,“什么”的意思)成为“蝎”字,指代这种虫。
蝎子尾部毒液装在它的叾(dǔ)里,它靠这个捕获比它小的动物食用。
人若被蜇剧痛难忍,可不至于毒死。
因此,万字就有恶毒至极的意思,如万恶。
由恶毒至极引申为极甚,如万不得已。
蝎子在我国分布很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等省均有分布,其中河南、河北、山东最多。
蝎子是窝居、群居动物,如果找到蝎子窝,就会有很多蝎子。
这也是“萬”字表示数量极多的原因。
周成王封族人姬良夫于芮(今山西省芮城和陕西大荔一带),芮国君人称芮伯。
春秋时有芮伯万,其子孙以其字“万”为氏,称万姓,并奉芮伯万为万姓得姓始祖。
取“万”字为姓,可能与蝎子数量大繁殖能力强、分布广适应环境能力强有关。
每个家族都希望繁盛兴旺,也许还可能含有希望家族子孙,能够像蝎子那样保护自己的意思。
现代万姓来源复杂,还有少数民族用万姓。
目前人口约295万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8%左右。
万姓名人不多,有战国时期孟子的学生万章,隋朝音乐家万宝常,清朝学者万斯同,现代文学家曹禺(原名万家宝),革命家万里。
中国怪姓大全1.姺,即有莘氏。
2.婿:河南三门峡有此姓。
3.闲姓居在广东省阳春\清远等地,疑是宋代岭北人客迁至粤避世.据其族谱则有昔岳氏后裔一说.待考.4.筱姓,罕见姓,待考.5.偰姓:安徽江苏有此姓.6.忻姓由来:万姓统谱:五代有进士忻彪。
续通志氏族略云:明时有忻恭逊者,系成化时举人。
郡望堂号:天水郡历史名人:忻彪, 忻恭逊.7.腰:罕见姓氏.8.夭姓:夭永茂彝族,1935年生于云南省大姚县。
1964年云南艺术美术学院系油画专业毕业。
9.幺:明代有幺谦.10.咬:现在部分罕见的姓氏.11.矣:云南有,应该是少数民族的姓氏.12.析:春秋时有齐大夫析归父,元代有名人析望芳。
13.效:现今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宁远镇有之14.孝:較罕見姓。
据老人讲,孝是秦的变姓.15.樨:极罕见姓……16.等.(有待查考出处)十大怪姓排名1.皮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0.0013%=1,560,000人。
2.厲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0.0018%=2,160,000人。
3.卡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0.0025%=3,000,000人。
4.史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0.0027%=3,240,000人。
5.芮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0.0033%=5,400,000人。
6.項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0.0039%=3,960,000人。
7.柯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0.0047%=5,640,000人。
8.刁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0.0051%=6,120,000人。
9.尋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0.0067%=8,040,000人。
10.凡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0.0074%=8,880,000人。
中国古今怪姓分类:1.天气气象冰雨、电、天、日、月、星、风、云、雷、虹、霞、雪、霜、露、水2.地形地貌地、山、沙、野、岛、岸、坡、岭、江、河、洋、渠、泉、池、湖、海、湾、谷3.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4.序列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5.人体器官目、毛、头、耳、口、眼、鼻、舌、牙、齿、眉、发、足、身、骨、心、胆、皮6.家禽动物马、牛、羊、狗、猪、鸡、鸭、鹅、虎、熊、龙、蛇、狼、鹿、猫、鼠、鱼、鸟、雀、鸽、象、骆、鲍、狸、鹏、狐、雁、燕、蚁、虫、驴、猴、矢7.亲属称谓孙、子、父、祖、宗、父母、兄弟、叔、伯、公、婆、姑、舅、娘、母、姥、哥、姐、夫、儿、兄、弟8.植物花卉端木、林、桃、李、杨、柳、荆、松、柏、桐、粟、梅、兰、竹、菊、荷、花、谷、姜、果、叶、根、种9.人体动作开、关、问、听、打、杀、扔、扑、扫、拍、拉、抱、吹、吼、爬、看、骂、招10.行政区划国、省、市、州、府、县、旗、区、镇、乡、京、都、郡、郊、宗、家、姓、氏、邸、尹11.文教器具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印、扇、鼓、管、箫、笙、号12.军队编制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士、帅、将、校、尉、兵、卒、司工、司马、战士13.表象特征有、新、旧、方、圆、直、尖、厚、扁、肥、胖、稀、密、多、少、混、清、丑、难14.食物用具门、田、陀、房、铁、车、绳、衣、网、米、饭、茶、酒、烟、糕、盆、盘、碗、钟、镜、柴、烛、枕、席、秤、伞、剑15.时间方位中、前、后、高、低、阳、阴、旬、季、岁、东方、西方、南方、北方春、夏、秋、冬、晨、午、晚、夜、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年、月、日、时、分、秒、天、地、人16.天干地支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辰、午、末、申、酉、戌、亥、干、支、戊、己、庚、辛、壬、癸、巳17.各处地名东阳、长兴(浙江)、涂山、缙云(重庆)、长沙、唐山、邯郸、当涂(安徽)、陈留、华阳、会稽18.色彩朱、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灰、褐、乌、彩、红、丹19.朝代名称梁、齐、陈、夏、商、周、秦、汉、魏、蜀、吴、晋、隋、唐、宋、金、元、明、清20.省市简称台、鄂、京、津、沪、渝、辽、吉、黑、冀、豫、晋、鲁、皖、苏、浙、闽、赣、川、黔、滇、陕、甘、宁、青、藏、湘、粤、桂、台琼21.各国国名中、韩、朝、日、泰、缅、菲、柬、老、印、越、英、美、德、法、意、奥、比、荷、俄、捷、波、匈、保、罗、南22.民族称谓壮、汉、满、蒙、回、藏、苗、彝、侗、瑶、白、傣、黎、土、羌、京、怒、哈工、农、商、学、兵、师、艺、乐、医、士、卫、邮、厨、警、官、陶、战、药、党24.官职:王、公、相、卿、伯、侯、督、尉、尹、司马、司徒、司空、上官、左丞、右丞25.五行八卦金、木、水(石)、火、土26.动词笑、揉、猜、拣。
於姓的来源介绍於姓的得姓始祖为於则,关于其起源大概有六种说法,於姓望族出于广陵、京兆。
於姓没有列入中国百家姓前三百大姓当中,该姓氏在当今中国也不常见,家族名人主要有於清言、於梨华等。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於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於姓起源1、据《世本》载,黄帝时有臣子名於则,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履,结束了古人光着脚的历史,因功大被封于於(今河南内乡),称为於则。
於则的子孙后代以封地为姓,称为於氏。
通常认为,於则是於姓的始祖。
2、出自有熊氏,以封地名为氏。
黄帝的孙被封于商於(今陕西省商洛和河南省淅川)。
其后以封地於为姓,遂为於氏。
3、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名为氏。
4、出自古复姓淳于氏,为唐代时避讳宪宗李纯所改单姓于氏。
5、出自北魏时的万忸于氏,为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恢复本姓于。
6、出自赐姓或少数民族改于姓而来:① 明朝时赐元人巴延达哩姓于名忠,清八旗尼玛哈氏改于姓。
② 又有达斡尔、鄂伦春、土、回、高丽等小数民族有改于姓者。
得姓始祖于邘叔。
为周武王姬发之次子(一说第三子),武王灭商后,大举分封诸侯,他把于邘国分封给于叔,起初于叔为于邘叔,其名得于封地。
后来于邘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于邘,后来干脆去掉邑旁姓于,称为于姓,史称于姓正宗,是为河南于氏,后世于姓尊于叔为于姓的得姓始祖。
於姓家族文化堂号“救民堂”:明朝时候於仲宽,为永新知县。
那时南乡龙仁和为乱,带兵的要把南乡人杀光,好报他的战功。
於仲宽坚决反对。
南乡人的邱姓家族很感激他,生了男孩多用仲宽的姓当儿子的名,永远记恩本堂:(江苏沛县泗水俞氏於同公支谱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资料有待补充。
燕翼堂:(西溪於氏宗谱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资料有待补充。
英山堂:分布在江苏金湖县、苏州、扬州、安徽天长市等地,资料有待补充涉安堂:山东济宁微山欢城於村,原来在山西洪洞,吾祖——於深,带全家历经长途跋涉搬到徐州古沛东北约三十里居住,名为於家宅;家教仍故,因水灾逃至古欢城东北约三里料城村,立足后、改为於家村也;是始祖逝世后,葬于村前称为老林,共有六支出;只有第三支出,留村内(几世不详)名为小林,后因无穴,十七世祖景舜,复迁村东名为东林至今……郡望京兆郡:於姓望族,亦称京兆尹,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
排在前十位的姓氏中华民族的姓氏源远流长,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起源和故事。
本文就来说说历史上人口最多、影响最大的十大姓氏。
排在前十位的姓氏 1第十名钱姓钱姓,位列百家姓第二,是吴越国国王的姓氏,钱姓源于有熊氏,出自颛顼帝裔孙彭孚的官名,属于以官职为姓。
由于在发展的最初阶段多隐士、道者,所以史籍中少有关于钱姓的记载,整个先秦时期见诸于史籍记载的仅有隐士钱丹一人。
秦朝时,关东下邳名士钱产因才能出众、品德高尚被朝廷任命为御史大夫,此诏令一出,钱产顿时声名鹊起,一直不为人所熟知的钱姓也变得家喻户晓,从此进入天下著名姓氏之列。
唐宋之际,临安人钱镠创建吴越国,钱氏于是渐渐中兴繁盛。
《钱氏家训》代代相传,成为人才辈出的不竭动力,钱氏从钱镠起,一直人才辈出。
远的不说,新中国成立后,钱镠的后人中院士级学者就有100多人,最负盛名的是“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
第九名崔姓崔姓,汉族、朝鲜族等民族的姓氏之一,汉族崔姓主要来源于姜姓,始祖传为姜太公,鼻祖为炎帝神农氏,山东淄博为崔姓的发源地,少数民族崔姓则为汉化改姓。
崔姓在南北朝、隋唐时期达到极盛,崔姓在宋代版《百家姓》中排第189位,在今中国姓氏中排行第58位,人口较多,约420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五。
今日崔姓人员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上述六省的崔姓人员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海外崔姓分布则以朝鲜半岛和越南为多。
崔姓历代名人有文学家崔骃、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寔、诗人崔颢、崔护等。
第八名吴姓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二个起源是祝融氏吴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三个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四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吴王太伯,被后世吴姓人尊为开氏始祖。
魏晋至隋唐的700多年里,吴姓得到了巨大发展。
宋朝时,全国吴姓有约170万人,是当时的第八大姓。
分布地区
甘肃平凉
历史来源
「席」源出
1、席老师的后代。
根据《万姓宗谱》的记载,尧为部落首领的时候,遇到一个自称为席氏的老翁,击壤(古代一种投掷的游戏)而歌。
尧听了以后很佩服,于是拜他为师。
席老师就是席氏的始祖。
2、从籍姓改过来。
春秋的时候,晋国有大夫籍谈,因为他负责管理晋国的典籍,所以便以籍作为自己的姓氏。
他的第十三代后人,叫做籍镶,是秦末项羽时代人,项羽名籍,籍镶为了避项羽的讳,于是将籍改为席,他的后人也跟着改成了席姓。
百家姓
家族名人
席佩兰:清朝女诗人,名蕊珠,字月襟、韵芬、道华、浣云。
因善画兰,自号佩兰。
清代诗人孙原湘妻。
早岁工诗,为著名诗人袁枚女弟子中诗才最杰出者。
诗清新秀隽,富于想象。
袁枚称其诗字字出于性灵,不拾古人牙慧,而能天机清妙,音节琮琤。
著有《长真阁诗稿》、《傍杏楼调琴草》等。
席慕容:不姓席,席慕蓉全名是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伦的谐译。
(1943.11.12-)女,蒙古族,天蝎座。
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
一位来察哈尔盟明安旗的蒙古女诗人,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落居台湾。
万姓的来源介绍万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八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二百九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8%左右。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万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万姓源出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为姓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朝有大夫受封于芮国(在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城南,姬姓诸侯国,公元前640年为秦所灭),史称芮伯。
春秋时,传至芮伯万,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
2.亦出自姬姓,以祖父的字“万”为氏。
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毕万,乃毕公高之后,因辅佐晋献公有功,受封于魏(今山西省芮城北,原为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功灭,把他封给了毕万),又称魏万,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称万氏。
3.出自他族改姓。
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北魏有鲜卑族复姓叶万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万氏。
4.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初期商王汤的属下万舞,属于以官职称号为氏。
5.古代有弈叶的人,曾居住在阴山北面的万纽于山,他的后代以居住地为氏,取山名的第一个字“万”作为姓氏。
6.出自满族老姓汉化,改为此姓的满族老姓包括图们氏、万琉哈氏、舒穆禄氏、瓦色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万氏(汉族、朝鲜族)等。
部分始祖万秩:字有典,行二。
江西南昌县籍,初公祖讳会奇客福建邵武府,病卒公考讳运屹,时年十四,值岁饥,归未至,而母杜氏道卒,遂止于杉岭西岩。
至公之孙伯成昆弟,始回南昌原籍。
生明洪武辛亥二月十八日,年六十八卒正统戊九月初四日,葬杉岭西岩。
配:柯氏,生明洪武乙卯四月初一日,年七十二卒。
正统丙寅十月二十一日葬杉岭西岩傍。
子二:长子宗基,次子宗望。
万壬一:原籍江西吉安府太祖县中元进士第,任江南嶶州府太守,明洪武八年乙卯挈弟壬二公来湘卜居十七都小罗段尺塘湾生殁阙,纪葬段中螺丝头良山坤向有墓碑是处离城七十里前罗泷山八面后倚云马一屏河岗发泥溪之源天门树螺丝之表其中田肥土深水秀山环可以饶富足可以蔚人文遂肇我族于斯焉。
万姓的来源,姓万的名人万姓的得姓始祖为芮伯万。
以下是由为大家推荐的万姓的来源,姓万的名人,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万一、来源有五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为姓氏。
周朝有大夫受封于芮国(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城南,姬姓诸侯国,公元前640年为秦所灭),史称芮伯。
春秋时,传至芮伯万,曾一度官至周王朝司徒,但后因芮伯万宠姬太多,便被母亲芮姜赶出国去,住在魏城(今山西芮城),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
2、亦出自姬姓,以祖父的字"万"为氏。
春秋时,晋国有大夫毕万,乃毕公高之后,因辅佐晋献公有功,受封于魏(今山西芮城北,原为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功灭,把他封给了毕万),又称魏万,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称万氏。
3、出自他族改姓。
南北朝时北魏有鲜卑族复姓叶万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万氏。
一说代北(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以北地区。
大致相当于今山西、河北北部一带。
)三字姓万纽于氏改为万氏。
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我们在学习上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作者:雷锋4、周武王因"以万人而服天下",其后就有人以"万"为姓氏。
5、古代有弈叶的人,曾居住在阴山北面的万纽于山,他的后代以居住地为氏,取山名的第一个字"万"作为姓氏。
二、迁徙分布万姓主要有两个支派,即出自于芮伯万及毕万之后。
这两个支系后成了我国万姓的主要来源,自然,万姓发祥地应在今山西芮城一带。
大致上,早在战国之时,已有万姓迁入山东省境,至汉代以前,万姓乃主要繁衍于山西大部、河南北部及四周地区。
汉代,万姓已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万姓有以"扶风"、"河南"为其堂号。
换言之,主要发源于山西芮城一带万姓,在后来不久却称盛于今河南北部及陕西关中一带。
魏晋南北朝时,河南一带由于他族改姓万,使得万姓家族的队伍更加庞大,同时,又因北方战乱之故,万姓同其他士族一样,又不得不大举南迁。
关于姓万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教材帮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姓万的历史和现状大研究大家好,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姓万的历史渊源和现状。
先从最有趣的开始吧!姓万的由来很神秘哦!据说,从前有一位万姓先人非常勇猛,在战场上杀敌无数。
敌人看到他就像看到了"万夫莫敌"的勇士,从此就把他尊称为"万"先生。
你们可别小看这个姓氏哦,它可了不起了!再说说姓万的历史吧。
万姓的老家就在江西省,当地有不少著名的万姓人物。
比如古代有"万户侯"万宗万,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将军;还有万籍篆,是炎黄子孙的著名先哲。
到了近代,也有不少万姓名人哦,像是抗日名将万贵谦、著名书法家万伯翰等等。
当然啦,现在的万姓人物也是才华横溢!比如万钢就是出色的企业家,万晓西则是大导演。
我最喜欢的是万博,因为他是我心目中的篮球明星!姓万的人可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在世界各地都有万姓华人的身影。
他们勤劳好学、团结友爱,到哪里都很受人尊重。
不过姓万的人口总数其实并不算很多,所以大家更应该珍惜这个宝贵的姓氏了。
总之,姓万虽然看似平凡,但它背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我们应该了解和传承这些优秀传统,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新一代万姓子弟!那么关于姓万的研究就介绍到这里啦。
希望通过我的报告,大家对这个看似普通但又独具特色的姓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让我们一起为姓万点赞,为中华文化的多彩绚烂而自豪吧!篇2万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从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
我们班上有两个同学姓万,就是万小明和万晓红。
我特别好奇这个姓氏是从哪里来的,所以我就做了一些调查研究。
先说万姓的来源吧。
据说,万姓最初来自古代的姬姓。
周朝时期,有一位姓姬的贵族,他的封地叫万邑。
后来他的子孙就把姓氏改成了万。
所以,万姓算是一个从贵族出身的姓氏。
真是了不起!除了这种说法,还有另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万岁寿的人,他活到了一千多岁,是个长寿之人。
家谱内容姓氏起源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
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姓氏起源·伏羲氏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
却不知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后人不可不慎。
据家族网•国家家谱研究中心的报告资料推测,《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
《家谱》均有记载姓氏的一章,以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
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
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世系表如果发现一本关于您身世的家谱,您最想看的是什么哪?是不是想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家族中曾有过哪些名人、功绩?家族中人现在哪里?等等,所有的答案就在家谱的世系表中。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
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
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
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
王姓的起源和家族分布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8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王姓的起源和家族分布,希望大家喜欢!王姓的姓氏来源1、出自姬姓。
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
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
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
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
另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
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叔父,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
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
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
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
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
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
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
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
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
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
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
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
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关于"万"姓的历史和现状的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姓万,但是我并不知道有哪些关于“万”姓的历史和现状,这次我想知道有哪些名人是姓万的?二、研究方法1.上网查找2.读有关于的书3.询问他人4.其他三、资料整理由来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为姓氏,如:祖父叫魏万,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
2.史载,周武王因“以万人而服天下”,其后就有人以万为姓。
3.万姓的得姓始祖为芮伯万。
周初,成王封同姓族人姬良夫于芮(今山西省芮城和陕西大荔一带),遂建芮国。
芮国是一个诸侯国,其国君人称芮伯,芮伯传至春秋时,出芮伯万,因其宠姬众多,风流成性,致使母亲芮姜极度不满,将其驱至魏城(今山西省芮城)。
其子孙有以万为氏者,称万姓,并奉芮伯万为万姓得姓始祖。
芮国在周襄王姬郑十二年(公元前640年),为秦穆公嬴任好所吞灭,其王族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字为姓氏者,称万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万氏正宗。
历史名人:1.万户,被人誉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2.万章,是孟子门下的得意弟子,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章。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西庑。
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
万章对整理、编著《孟子》一书有一定贡献。
后人为纪念万章为其修建了享殿陵园3.万脩,东汉名将,因功封槐里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4.万斯同万斯同,清初著名史学家。
字季野,号石园,门生私谥贞文先生,浙江鄞县人,师事黄宗羲。
康熙间荐博学鸿词科,不就。
精史学,以布衣参与编修《明史》,前后十九年,不署衔,不受俸。
《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
著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儒林宗派》、《群书辩疑》、《石园诗文集》等。
5.万胜万胜,元末义军领袖,明夏政权右丞相。
元代德安府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人。
初从明玉珍起义,后任明玉珍所建大夏政权之司马,因功升右丞相。
百家讲坛百家姓万姓百家讲坛百家姓万姓万姓的得姓始祖为芮伯万。
周初,成王封同姓族人姬良夫于芮(今山西省芮城和陕西大荔一带),遂建芮国。
芮国是一个诸侯国,其国君人称芮伯,芮伯传至春秋时,出芮伯万,因其宠姬众多,风流成性,致使母亲芮姜极度不满,将其驱至魏城(今山西省芮城)。
其子孙有以万为氏者,称万姓,并奉芮伯万为万姓得姓始祖。
芮国在周襄王姬郑十二年(公元前640年),为秦穆公嬴任好所吞灭,其王族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字为姓氏者,称万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万氏正宗。
百家姓万姓姓氏源流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芮伯的后裔芮伯万,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成王姬诵敕封同族人姬良夫于芮地(今陕西大荔朝邑城一带),史称芮伯,建有芮国,为姬姓诸侯小国。
春秋时期,芮国传至芮伯万,他曾一度官至周王朝的大司徒。
但后来由于芮伯万的宠姬太多了,闹得内宫不安,其母亲芮姜一怒之下将芮伯万赶出国去,住到魏城(今山西芮城)。
源流二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毕万,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毕公高的后裔毕万在晋国担任大夫,在周惠王姬阆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毕万等人辅助晋献公姬诡诸消灭了三个小诸侯国,即耿国、霍国和魏国,毕万以战功受封于故魏城(今山西芮城),因此他又称魏万,成为后来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统治者的先祖。
在毕万(魏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字为姓氏者,称万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有鲜卑拓拔部有复姓叶万氏、万纽于氏等部落,随北魏孝文拓拔宏(元宏)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在汉化改革过程中皆改为汉字单姓万氏,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文化汉化政策的推行,鲜卑族复姓大姓吐万氏也改单姓万,并迅速发展壮大,形成又一郡望——河南郡。
鲜卑族万纽于氏,在代北(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及以北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山西、河北省北部一带。
中国古代贵族姓氏大全姓来源诸多寻根确是不易据诗人白居易的自序家状,他是周代时楚国太子建之子白公胜的后裔,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古代贵族姓氏大全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代贵族姓氏大全据诗人白居易的自序家状,他是周代时楚国太子建之子白公胜的后裔。
《姓纂》一书上也有一段记载说:“黄帝之后,秦大夫白乙丙,楚有白公胜,楚平王太子建之子也”。
把这两个说法相互印证,则可知白氏家族是源自两三千年以前的楚国公族,推溯起来是上古颛顼帝后裔。
白氏的得姓始祖白公胜,因乱国被诛之后,楚国白氏家族的子孙,为了避乱而纷纷出奔他地,到了战国时期,白姓古人便遍布于山西和陕西等地。
这个成名了两三千年的家族,依照白居易的自序家状和《姓纂》的考证,是源自楚国的公族已如上述。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他们的历史还要更早些,像《姓氏考略》及《姓氏寻源》等古籍就指出:“元命苞,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当为白姓之始。
”白姓是早在炎帝神农氏的时期就已经有了的,他们的姓氏的历史,远远超过了五千年。
不论这种说法的可靠性如何,而后来白氏家族发展确是相当复杂的。
除了源自楚国公族的一支之外,另外在唐朝以及五代时期,还有许多突厥人和胡人也都以白为姓,甚至,更有人“以地为氏”而姓了白。
关于白氏家族,有以下的文献可资参考——《姓氏考略》:“又或以地为氏,唐置白州,即逸周书所云白氏之国”;《万姓统谱》:“五代,吐谷浑酋长白承福,庄宗赐姓李。
陈永贵,胡人,本姓白,为行军总管。
李可久为吐谷浑宁朔两府留后,本姓白氏,赐姓李,望出南阳”;《北县氏族略》:“唐白元光本突厥人,封南阳郡王,其后为白氏。
”像这样错综复杂的情形,现在的白姓人要想找出自己血缘的真正所出,除非拥有完整的族谱,否则是难以如愿以偿的。
毕姓系承毕高望出河内东平毕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
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
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分布地区
陕西省长安,河南省洛阳市
历史来源
万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91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
「万」源出
万(Wàn)姓源出有六: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为姓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朝有大夫受封于芮国(在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城南,姬姓诸侯国,公元前640年为秦所灭),史称芮伯。
春秋时,传至芮伯万,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
2.亦出自姬姓,以祖父的字万为氏。
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毕万,乃毕公高之后,因辅佐晋献公有功,受封于魏(今山西省芮城北,原为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功灭,把他封给了毕万),又称魏万,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称万氏。
3.出自他族改姓。
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北魏有鲜卑族复姓叶万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万氏。
5.古代有弈叶的人,曾居住在阴山北面的万纽于山,他的后代以居住地为氏,取山名的第一个字万作为姓氏。
6.出自满族老姓汉化,改为此姓的满族老姓包括图们氏、万琉哈氏、舒穆禄氏、瓦色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万氏(汉族、朝鲜族)等。
迁徙分布
春秋时,芮国占今山西、陕西间地,晋国则占山西一带,故早期万姓当发源于山西、陕西省境,此二省亦为后世万姓支系主要源头。
汉代以前,万姓有入迁山东者,如战国时有山东人万章,但两发源地仍为万姓主要繁衍生息之地。
两汉时期,陕西扶风一带万姓枝繁叶茂,遂有郡望——扶风郡。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四起,万姓有避居南方者,此次南迁,奠定了后世万姓盛于南方的基础。
另外,北魏迁都洛阳后,随着汉化政策的推行,鲜卑复姓吐万氏改单姓万,并迅速发展壮大,形成又一郡望——河南郡。
唐时,浙江、安徽万姓较盛,时有浙江昆山令万齐融;安徽人万敬儒,三世同居,族人所居之所称成孝乡广孝聚。
唐代以后,史载万姓名人比比皆是,且多出南方。
宋元时期,更朝换代频繁,少数民族辽、金、蒙皆想争霸天下,北方时有战争,致使万姓举族南迁,南方万姓由此陡增,江西、湖北、湖南、天津等地万姓均有万姓散居点。
据载,宋有万顷,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万镇,出平江(今属湖南省);万人杰,出大冶(今属湖北省);元有万邦宁,出宝坻(今属天津市)。
明清时期,是历史上万姓最盛阶段,四川、江苏、广东、广西亦有万姓足迹。
可见,万姓已涉足于祖国最南端,遂有清代万姓渡海迁播于更广阔之领域。
据此期史载万姓名人来看,多出江苏、江西一带,则此区诚为万姓发展最望之地。
另,明代万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陕西、北京等地落籍。
如今,万姓尤以江西、江苏、湖北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万姓约占全国汉族万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
万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91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
家族名人
万斯同:清代著名史学家,博通诸史,尤精明史。
他讲求志节,坚决不愿在清朝为官。
康熙间,应邀以布衣参修《明史》五百卷,皆其手定。
著有《历代年表》。
万家宝:笔名曹禺,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现代史上杰出的文艺家、戏剧作家。
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