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修、维护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1
5-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规程1. 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防止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和扩散,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员工和管理人员。
3. 责任与义务3.1 管理人员负责制定、组织实施和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3.2 员工要按照规程要求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3 相关部门应负责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4.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4.1 保持清洁:定期清洁设施的外部表面和内部管道,确保无污物积聚和堵塞。
4.2 检查运行状态:定期检查设施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气设备、气体管路、水路等,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4.3 更换损坏零件:如果发现设施的零部件有损坏或失效现象,应及时更换并记录维修情况。
4.4 定期维护: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和维护手册,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的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
5. 异常情况的处理5.1 发现设施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员工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5.2 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及时反馈。
6. 培训与宣传6.1 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使用培训,确保员工了解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要求。
6.2 可通过宣传栏、培训材料等形式,加强员工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宣传和认识。
7. 监督与检查7.1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7.2 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8. 处罚与奖励8.1 对于故意破坏职业病防护设施或违反使用规程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8.2 对于积极参与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和使用的员工,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9. 附则9.1 本规程的解释权归公司相关部门所有。
9.2 本规程的修订由管理人员负责,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员工进行通知。
设施维护保养计划检修记录一、前言二、检修内容和步骤1.检修时间:2024年3月1日至3月5日。
2.检修范围:包括设备A、设备B和设备C的维护保养。
3.检修步骤:a.准备工作:收集设备的使用记录、故障报告和维修记录,准备所需的维护保养工具和设备。
b.设备A维护保养:-清洁内部和外部表面;-检查电缆连接和绝缘情况;-检查传动系统和润滑系统;-检查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测试设备的功能和性能。
c.设备B维护保养:-检查电气系统和接线板的连接情况;-清洁和更换过滤器;-检查润滑系统和紧固件;-检查传感器和控制器的工作情况;-测试设备的操作和安全性能。
d.设备C维护保养:-检查供电系统和开关面板的连接;-清洁和校准仪器仪表;-检查设备的调节和控制系统;-检查散热系统和风扇;-测试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e.检修结束后,整理检修记录和报告,对需要修复或更换的部件进行标记和记录。
三、检修结果和问题解决1.设备A检修结果:经过维护保养和测试,设备A的外观干净整洁、电缆连接良好、传动和润滑系统正常、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工作正常、功能和性能满足要求。
2.设备B检修结果:设备B的电气系统连接良好、过滤器清洁和更换、润滑和紧固件满足要求、传感器和控制器工作正常、设备操作和安全性能良好。
3.设备C检修结果:设备C供电系统连接良好、仪器仪表清洁和校准、调节和控制系统正常、散热系统和风扇工作正常、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要求。
4.问题解决:检修过程中,发现设备A的一个电缆连接有松动现象,及时固定并测试正常;设备B的一个传感器出现异常,经检查发现传感器故障,更换后恢复正常工作;设备C的一个开关面板磨损较严重,及时更换以确保正常操作。
四、检修记录和建议1.检修记录:在设施维护保养计划检修过程中,及时记录了每个步骤和检查结果、问题和解决方法。
检修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检修时间、范围、内容、结果和问题解决等信息。
2.建议:在今后的设施维护保养计划中,建议增加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频率,以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加强设备的保养培训和操作规范,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职业卫生档案表姓名单位电话建档日期劳动者基本情况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汇总一览表填表人: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填表时间:年月日注:1)本表记录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每年1月份填写,所填内容为上一年度数据;2)所属行业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填写至小类;3)企业规模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填写;4)从业人员包括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和劳务派遣工;外协工是指通过劳务派遣或承包单位到本单位从事生产、检修、工程建设、服务等作业人员;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是指由取得国家认可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的检测和检查;6)主要负责人是指董事长、经理、厂长等。
表1-1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一览表填表时间:年月日注:本表记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基本情况,人员变化时本表应重新填写并同调整前表格一并存档。
表2-1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一览表Array注:1)本表记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每年度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应及时归档;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可与其他操作规程合并,但内容必须有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操作的相关规定。
表2—2注:1)本表记录用人单位收集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文件,文件包括上级机关发文和企业发文;2)发布部门是指发文机关或企业发文部门。
表3-1填表人:部门负责人:注:1)本表记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岗位分布、人员接触情况,每年1月份填写,内容为上年度数据;2)接触时间是指每个班接触时间,以小时计,可在危害因素种类后以括号内的数字表示;3)合计是指一个部门或车间汇总情况,总计是指用人单位汇总情况;4) 其他危害因素是指生物因素、放射性危害因素等;5)岗位人员变动时,应及时将变动情况填入表3-2。
表3-2 人员变动表注:本表记录用人单位各岗位人员每年变动情况。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为了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规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一、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是指用人单位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反映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全过程的文字、资料、图纸、照片、报表、录音带、录相、影片、计算机数据等文件材料。
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是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反映,也是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行政执法的重要证据材料。
三、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档案(附件1);(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附件2);(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附件3);(四)职业卫生管理实施档案(附件4);(五)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附件5);(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附件6);(七)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附件7);(八)法律法规要求建立的其他职业卫生档案。
四、用人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或指定专门的区域存放职业卫生档案,并指定专门机构和专(兼)职人员负责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工作。
五、用人单位要做好职业卫生档案归档工作,职业卫生档案要按年度进行案卷归档,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六、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保护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七、用人单位要严格职业卫生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防止出现遗失。
八、职业卫生监管部门查阅或者复制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时,用人单位必须如实提供。
九、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如实地、无偿地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十、劳动者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前言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其自身管理是控制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的关键,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的规定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一套可操作、易实施的企业职业卫生自身管理体系。
为更好地指导用人单位加强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县职业卫生工作顺利开展,我局特组织制定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使用指南》,尽可能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职业卫生台帐管理之中,指导并帮助企业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职业卫生管理机制,通过自律行为,以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目的。
目录一、职业卫生管理台帐1、台帐之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2、台帐之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3、台帐之三职业卫生管理实施档案4、台帐之四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档案5、台帐之五职业卫生监测档案6、台帐之六职工健康监护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样例(供参考)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职责2、职业病防治责任制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4、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5、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6、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7、职工健康检查与诊治制度8、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9、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10、安全卫生操作规程11、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台帐之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_____________目录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申报回执(包括:基本情况、工艺流程、主要产品的名称和产量、主要原、辅料及中间品的名称和消耗量(产量)、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等)2、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和化学品(表1-1)(附:化学品安全中文说明书、标签、标识及产品检验报告等)3、职业病防护设施(表1-2)(附:产品合格证明等)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资料(包括: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图纸及相关资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复文件等)表1-1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和化学品一览表附:化学品毒性资料及预防策略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表1-2 职业病防护设施一览表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台帐之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_____________目录1、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3、职业卫生目标管理和责任制4、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表2-1)5、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表2-2)6、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单位应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包括图像资料)表2-1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表2-2 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一览表注: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工种或岗位制定相应的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治理档案〔2022年度〕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治理负责人:联系电话:目录1.职业病防治、行政、规章、标准、文件2.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及职业卫生治理机构成立文件3.职业卫生治理制度及重点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职业病防治经费〔表1-1〕7.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和检修记录〔表1-2〕9.个人防护用品的采办、发放使用记录〔表1-3〕10.警示标识与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包括:劳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等的告知凭证〕11.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记录13.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关于成立职业病防治治理机构的通知为了预防、操纵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卫我公司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经研究,决定成立我公司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正常环保科〕。
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一、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副组长:组员:二、成立职业卫生治理机构,在其内设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1、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谋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治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健康检,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落实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人的诊断、救治、康复和安置工作。
3、组织开展对本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定期托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侍候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4、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卫生治理档案及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持。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为了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治理水平,规范职业卫生档案治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治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一、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是指用人单位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和职业卫生治理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反映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全过程的文字、资料、图纸、照片、报表、录音带、录相、影片、运算机数据等文件材料。
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是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反映,也是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行政执法的重要证据材料。
三、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应当包括以下要紧内容:〔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档案〔附件1〕;〔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附件2〕;〔三〕职业卫生治理制度档案〔附件3〕;〔四〕职业卫生治理实施档案〔附件4〕;〔五〕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附件5〕;〔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判档案〔附件6〕;〔七〕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附件7〕;〔八〕法律法规要求建立的其他职业卫生档案。
四、用人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或指定专门的区域存放职业卫生档案,并指定专门机构和专〔兼〕职人员负责职业卫生档案的治理工作。
五、用人单位要做好职业卫生档案归档工作,职业卫生档案要按年度进行案卷归档,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六、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牢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爱护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七、用人单位要严格职业卫生档案的日常治理工作,防止显现遗失。
八、职业卫生监管部门查阅或者复制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时,用人单位必须如实提供。
九、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如实地、无偿地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十、劳动者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