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设计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723.50 KB
- 文档页数:14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现代设计概论》教学目标:1. 理解设计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设计逻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设计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案例分析中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激发学生对设计逻辑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计作品是如何运用设计逻辑的?二、讲授新课1. 设计逻辑的基本概念:设计逻辑是指在设计中运用逻辑规律,对设计元素进行合理组合、分析和推理的过程。
2. 设计逻辑的原则:a. 目的性原则:设计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目的。
b. 功能性原则:设计应注重实用性,使产品具备良好的功能。
c. 美观性原则:设计应注重审美,使产品具有艺术价值。
d. 经济性原则:设计应兼顾成本和效益,实现价值最大化。
三、案例分析1.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逻辑。
2. 案例分享:每组代表进行案例分析,其他组进行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设计逻辑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设计逻辑应用于实际设计过程中?二、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设计逻辑。
2.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该案例,提出改进建议,并阐述改进理由。
三、总结与拓展1. 总结设计逻辑在案例分析中的应用,强调其重要性。
2. 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具有设计逻辑的产品,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设计素养。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审美能力:评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审美素养。
教学反思:1.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对设计逻辑的兴趣。
2. 加强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逻辑及物理设计文档ER图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关系模式住宿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宿舍号,入住时间)宿舍(宿舍号,宿舍电话)宿舍财产(物品号,物品名)邮件快递(姓名,宿舍号,到达时间,接收时间,邮件数量)报修(宿舍号,物品号,提交日期,解决日期,报修原因)夜归(学号,宿舍号,晚归时间,晚归原因)离校(学号,宿舍号,离校时间,返回时间)(下划线标注的属性为主码)以上关系模式均为BCNF。
为了方便程序查询,建立了如下用户视图:学生信息视图(学号,姓名,性别,院系,宿舍号,宿舍电话)财产报修视图(宿舍号,财产名,报修时间,处理时间,报修原因)学生夜归视图(学号,姓名,性别,院系,宿舍号,时间,夜归原因)学生离校视图(学号,姓名,性别,院系,宿舍号,离校时间,返校时间)学生在校视图(学号,姓名,性别,院系,宿舍号,宿舍电话)系统功能结构图:物理设计:1、系统自动在每个表的主码上建立索引。
2、在STUDENT表SNAME列上建立STU_SNAME索引,因为查询操作很多都使通过学生姓名进行的。
3、通过数据库连接池连接数据源,使得系统移植更加方便,只需修改配置文件,不需要更改已有的程序代码。
在MySQL与Kingbase中移植的时候,不需要更改已有的java代码,只需修改Tomcat的配置文件,比如现在使用Kingbase的时候,需要在<HOST></HOST>之间加入如下语句:<Context docBase="C:\Program Files\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Tomcat 5.5\webapps\kingbase" path="/SDMS"><Resource name="jdbc/bn" type="javax.sql.DataSource" driverClassName="com.kingbase.Driver" password="lijinhan" maxIdle="2" maxWait="2" username="SYSTEM" url="jdbc:kingbase://localhost:54321/SDMS" maxActive="100"/></Context>使用MySQL的时候,只需将上边改为:<Context docBase="C:\Program Files\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Tomcat 5.5\webapps\kingbase" path="/SDMS"><Resource name="jdbc/bn" type="javax.sql.DataSource" 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 password="lijinhan" maxIdle="2" maxWait="2" username="SYSTEM" 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SDMS" maxActive="100"/></Context>同时将MySQL的驱动程序JAR包放到Tomcat的lib文件夹中。
课程设计逻辑结构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对XX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原理,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阐述。
2.第二章:XX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介绍XX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说。
3.第三章:XX学科的应用领域,介绍XX学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实践,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展示和讲解。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解释,向学生传授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深入理解和探讨XX学科的相关问题。
3.案例分析法: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4.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供学生拓展阅读和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第 4 章 逻辑网络设计实例T 公司主管对需求分析和网络流量说明书中推荐的项目达成一致,你便正式进入新网络 开发过程的逻辑设计阶段。
本阶段将引用来源于前两阶段的输出数据,编制出一份合适的逻 辑设计文档。
该文档针对需求分析报告中所列的目标提出明确的技术建议,这些目标包括: 1.增强网络整体性能,包括 LAN 的性能和 Web 访问。
2.划分子网,使公司的网络与教室和 Internet 隔离,并保证安全。
提供地址方案以适应 增长。
3.提供网络管理来监视和控制公司 3 处办公室的网络设备。
这种功能是通过 Web 和单个 NMS 来实现的。
4.网络中增加一个高速的黑白打印机和一个彩色打印机。
5.为重要任务提供 UPS。
逻辑设计说明书呈阅:T 公司主管 日期:2010 年 2 月 10 日 --------------------------------------------------------------------------------------------------------------------一. 执行综述本文档概述了 2010 年 2 月在 XX 街 XX 号开发的一个新网络的逻辑设计。
该项目的主要 阶段包括: 1.需求分析; 2.逻辑设计; 3.物理设计; 4.网络实现。
第一阶段,需求和分析阶段,已完成。
2010 年 2 月 8 日通过的需求和流量说明书中概述 了该阶段的结果。
第二阶段,网络逻辑设计阶段,将会在逻辑设计方案被公司管理部门批准和签定之后完 成。
该方案批准之后,我们将开始网络的物理设计阶段。
二. 项目目标及方案本文档针对需求报告中所列的目标提出了明确的建议。
这些目标包括: 1. 增强网络整体性能,包括 LAN 的性能和 Web 访问。
2. 划分子网,使公司的网络与教室和 Internet 隔离,并保证安全。
提供地址方案以适应 增长。
3. 提供网络管理来监视和控制公司 3 处办公室的网络设备。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设计
引言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个基础的组合逻辑电路实验。
组合逻辑电路是数字电路的一种类型,它的输出仅取决于当前输入的状态,而不考虑前一个状态或输入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实验目标
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
实验器材
为了完成本实验,我们需要以下器材和元件:
- 逻辑门芯片(例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 连线和导线;
- 开关;
- LED灯。
实验步骤
下面是本实验的步骤和设计过程:
1. 首先,确定需要设计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
例如,我们可
以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当开关1和开关2同时打开时,LED灯亮起。
2.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逻辑门芯片来实现所需的功能。
在该示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与门芯片,因为只有当所有的输入
都为1时,与门的输出才为1。
3. 连接开关和逻辑门芯片。
将开关1和开关2连接到与门芯片
的输入端,将与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到LED灯。
4. 确保所有的连线和连接正确无误。
5. 测试设计的组合逻辑电路。
打开开关1和开关2,观察LED
灯是否亮起。
关闭开关,观察LED灯是否熄灭。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测试了一个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实现了特定的功能。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理解了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
和工作方式。
参考资料
- 张三,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 2018年. - 李四, 组合逻辑电路原理, 2017年.。
XX逻辑设计说明书一、综述XX网络逻辑设计是在充分的网络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下一步设计,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的多方面需求,企业通信流量的需求,企业网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适用性、可扩展性需求。
尽我们的努力将网络设计成高性价比,高可用性,高安全性的网络,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本次XX网络逻辑设计主要内容有:(1)网络拓扑结构图及对应说明;(2)网络IP地址分配方案;(3)网络命名方案;(4)路由选择方案;(5)网络安全设计方案;(6)网络管理设计方案;(7)网络可用性、可靠性设计方案;(8)网络资源管理方案;(9)网络设备资源列表;(10)成本估测。
二、逻辑设计1、网络拓扑结构图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图的设计是在网络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网络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适用性、可扩展性,力求为企业节省投资并且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创建易用,好用,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平台。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设计企业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层次化设计思想,网络结构采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结构,核心层实现高速交换,数据转发,汇聚层实现基本策略的设置,接入层实现用户的接入,具体网络拓扑结构图设计如图2-1。
//插图图片图2-1 XX企业网络拓扑结构图说明:(1)核心层//说明该层的设计思想,作用,从安全、可靠、数据转发等方面说明。
(2)汇聚层//说明该层的设计思想,作用,从安全、可靠、策略、流量管理等方面说明。
(3)接入层//说明该层的设计思想,作用,从安全、可靠、策略、带宽等方面说明。
(4)地域节点说明//说明地域节点的汇聚,节点汇聚,例如宿舍等楼设计成一个节点。
(5)可靠性、可用性整体说明(线路、设备的冗余)(6)安全性整体说明(7)扩展性整体说明(8)可管理性整体说明2、命名设计//整体对网络命名设计思想描述//大概跟三部分设计,部门的命名,网络设备的命名(交换机,路由器,办公设备、服务器,终端主机),域名命名,可以列表方式。
大规模逻辑设计指导书
1.逻辑设计基础知识: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包括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
2. 逻辑门电路设计:详细介绍各种逻辑门电路的特点、应用和设计方法,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3. 时序逻辑设计:介绍时序逻辑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包括时钟信号、同步和异步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
4. 组合逻辑设计:介绍组合逻辑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包括编码器、解码器、多路选择器、加法器、减法器等。
5. 硬件描述语言:介绍常用的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VHDL等)的语法和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逻辑设计。
6.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读者了解逻辑设计的实际应用和设计思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7. 设计流程和工具:详细介绍逻辑设计的流程和常用工具(如FPGA、EDA等),帮助读者掌握逻辑设计的整体流程和工具应用。
8. 设计实践:提供一些逻辑设计的实践项目,让读者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逻辑设计的实践技能。
本书旨在为电子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师、学生等提供一本全面、系统、实用的逻辑设计指导书,帮助读者掌握逻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 1 -。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理解设计逻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运用设计逻辑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设计逻辑的基本概念。
2. 设计逻辑在案例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设计逻辑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2.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案例分析材料。
3. 学生分组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设计?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什么原则?2. 简要介绍设计逻辑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讲解设计逻辑的基本概念1. 设计逻辑的定义:设计逻辑是指在设计中运用逻辑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决策的过程。
2. 设计逻辑的构成要素:问题分析、目标设定、方案设计、评估与优化。
三、案例分析1. 介绍案例背景: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如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
2. 分析案例中设计逻辑的应用:a. 问题分析:分析案例中面临的问题,明确设计目标。
b. 目标设定:确定设计目标,包括功能、美观、经济、环保等方面。
c. 方案设计:分析案例中的设计方案,探讨其设计逻辑。
d. 评估与优化:评估设计方案,提出优化建议。
四、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2. 小组成员根据案例,运用设计逻辑进行分析和讨论。
3. 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分析结果。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案例分析进行总结,强调设计逻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案例分析中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 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设计案例,运用设计逻辑进行分析。
2.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总结设计逻辑在案例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设计逻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运用设计逻辑的能力。
3.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
旅游交易门户系统TRIP-X 逻辑设计说明书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顾问咨询部2020年6月目录第1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总体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逻辑功能模块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逻辑功能模块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逻辑功能模块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技术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结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结构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物理网络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理/网络结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理结构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订单管理>模块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