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8
浙江省杭州市进化一中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选择题按要求用2B铅笔填涂。
试题卷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喑哑(yīn)诘责(jiē)狡黠(xiã )兢兢业业(jīn)B.阔绰(chuò)恁地(rân)发怵(chù)鳞次栉比(zhì)C.嗔视(chēn)倒坍(tā)归咎(jiù)尽态极妍(yán) D.差使(chāi)尴尬(ɡà)禁锢(gù)戛然而止(jiá)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A.寒暄喧宾夺主谰语五彩斑澜B.推崇重山峻岭审议断章取义C.魄力迫不及待勘误疲惫不堪D.犀利张慌失措伧俗蹑手蹑脚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原创)A.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留传下来的,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
(流传)B.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观测它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预备)C.临近清明,前往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参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回忆历史、缅怀烈士,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车水马龙)D.人生路上不可能风雨无阻,我们只有用百折不挠的精神去面对,才能到达成功彼岸。
(不屈不挠)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原创)前年,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我在一棵枯死的胡杨树跟前站立了很久。
,。
,。
,那么,沙漠为什么不可以重新变成春天的故乡呢?①我赞叹它;②乃是因为它虽然已死去千年,但仍然以一棵的形象存在于人间;③那么就可以证明,沙漠只是后来的演变;④既然沃野可以变成沙漠;⑤由此也引发我的思考:既然千年前这里还有树木;⑥它虽然再也听不见春天的召唤,但却给执著的生命留下不朽的启迪。
成都市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语言运用语文试卷B卷“语言运用”的分值为12分,突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实践,充分显示了我市中考对学生语言运用的重视程度。
复习中,应根据《课标》的理念,注重提高语言文字实际运用能力、强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应注重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
尤其应注重对命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等方面的训练。
在复习“语言运用”这部分内容,较为实用的方法是先教会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并当堂进行专项训练,同时适量地按着中考题型来演练巩固。
这才有可能复习深入,又有相当的覆盖面。
题型预测根据《2009年中考学科说明·语文》及《200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题型设计,预测2010年试题形式上会以以下几种形式出现:仿写类、信息提取类、材料分析类、广告词类、口语交际类等题型及策略一、信息提取类什么是信息提取?一般的来讲,就是概括,就是把一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提取出来;把它说得广泛一点呢,还有很多其它形式,诸如要我们用语言、用图形等,把文章的内容或文段的内容简要地表达出来【课标要求】1.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3.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4.能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方法一:提取中心句法题目1: 速读下文,找出表达关键信息的语句。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信号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卫星系统。
目前由美国国防部发射的24颗卫星组成。
它们在距离地面大约12000英里高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
每颗卫星都不断地向地面发出表示时间和位置的信号。
地球上任何地方的接收器随时都可以收到4个以上卫星的信号。
任何有接收手段的人利用这些信号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行进速度。
参考答案: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信号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卫星系统。
方法二:整合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再概括形成答案。
题目2:完整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A卷 (共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注意事项:1. 第Ⅰ卷共2页,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第Ⅰ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请注意机读答题卡的横竖格式。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罗布泊干涸.(hé)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防沙卫士胡杨成片死亡,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浑.(hún)然一体。
B. 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rǒng)杂的观众心上,观众的心也蓦.(mù)然变成了牛皮鼓面,也是隆隆、隆隆的。
C. 他们讲究亭台轩.(xuān)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chèn),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D. 我是干瘪.(biě)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yū)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B.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阴庇树下的幽花芳草,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C.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缪的画面。
D.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之故态。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 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2010年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阅读篇1.(2010四川巴中)文学名著阅读。
(4分)根据下面的情节回答问题。
在酒楼上,他与金氏父女萍水相逢。
在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之后,他找到郑屠,一番戏弄之后,“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接着他又打了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①这一情节中的“他”是:,绰号:(2分)②从中可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是:(2分)【巴中答案】①鲁智深(或鲁提辖、鲁达)(1分)花和尚(1分)②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等等。
(2分)2.(2010四川成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甲)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甲)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甲)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甲)传令,教“……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甲)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懿曰:“(甲)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官无不骇然……6.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文段中的甲是指;在选文中表现出甲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请你再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个体现甲的这种性格特征的故事。
(4分)人物故事:【成都答案】(4分)诸葛亮(或“孔明”)(1分)沉着镇定,足智多谋(1分)人物故事(2分):故事叙述完整,语言简洁,计1分;能够准确体现人物的性格,计1分。
成都市二0一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物理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90分,B卷满分20分,全卷共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A卷(共90分)第I卷(选择题,共28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页。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第I卷全是选择题,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请注意机读答题卡的横竖格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关于下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A B C D2.下列关于各种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橡胶、塑料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B.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大的材料C.纳米材料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D.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输电线3.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8m B.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kgC.洗脸水的温度大约是-40℃ D.小李同学受到的重力大约是550N4.下列能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物理量是( )A.导体两端的电压 B.导体中的电流 C.导体的材料 D.导体实际消耗的电功率5.下列对能量转化分析错误的是( )A.水电站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核电站主要将核能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D.热机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6.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放热的是( )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晒小麦 C.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霜”的形成7.如图所示,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
秘密解密时间:2010年6月12日上午9:00姓名:准考证号□□□□□□□□□成都市二〇一〇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8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页,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第I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请注意机读卡的横竖格式。
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xuàn);我听见有人啜(chuò)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B.曾鲜(xiǎn)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为中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鞠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页脚内容1C.赵州桥结构匀称(chèn)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ào)。
D.读书时不可存心诘(jié)难作者,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jiáo)消化。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她忽然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B.托尔斯泰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具有犀利的眼光,能够看清真相,能全面揭示广茂无垠的宇宙。
C.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常有的预兆,我感到一种不可明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2010年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卷分为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全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注意事项:1.答A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机读卡上。
2.解答A卷的选择题时,当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A卷选择题答案不能写在试卷纸上。
一、基础知识(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cào)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jiàn)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顷(qīng)刻间,它们全逃散(sàn)了。
C.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jiǒng)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méi)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D.他伸展出如盖的浓阴,来荫(yìn)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léi)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2.下面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决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B.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
C.天空中的各种云块,正在不断地堆集着,分裂着,舒展着,飘散着,变换莫测。
D.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不高价值较次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这种人工克隆新鱼种的出现,为鱼类育种了新途径。
(2)研究小行星为太阳系起源和演化这一重大课题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线索。
(3)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A.开辟探讨权力B.开辟探测权利C.开拓探讨权利D.开拓探测权力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2010年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议论文阅读篇1.(2010四川巴中)阅读《人人皆可为国王》一文,完成17—21题。
(15分)人人皆可为国王梁衡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
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
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
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
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
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
《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
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
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
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
“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
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
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
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
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
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
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
2010年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语音·文字·书写篇天涯99整理1.(2010·四川巴中)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根据问题回答。
巴中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是川东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是著名的“银耳之乡”、“黄羊之乡”。
除了物产丰富,旅游资源也丰富。
南龛摩崖造像被yù()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诺水河溶洞则是闻名遐.迩,光雾山更是人间仙境。
这里人杰地灵,yùn()育了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和“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
通过上面的介绍,一定使你感到自豪吧!每个巴中人都应该关爱自己的家乡。
有机会的时候,别忘了向外地朋友推荐巴中哦!①给短文中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上汉字。
(4分)南麓.()遐.迩()yù为yùn育【巴中答案】①lùxiá誉孕(每空1分,共4分)2.(2010·四川成都)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3分)A.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xuàn);我听见有人啜(chuò)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B.曾鲜(xiǎn)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为中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鞠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赵州桥结构匀称(chèn)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ào)。
D.读书时不可存心诘(jié)难作者,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jiáo)消化。
【成都答案】D(“嚼”应为jué)3.(2010·四川成都)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A.她忽然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xuàn);我听见有人啜(chuò)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B.曾鲜(xiǎn)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为中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鞠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赵州桥结构匀称(chèn)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ào)。
D.读书时不可存心诘(jié)难作者,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jiáo)消化。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她忽然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B.托尔斯泰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具有犀利的眼光,能够看清真相,能全面揭示广茂无垠的宇宙。
C.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常有的预兆,我感到一种不可明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D.学者感到挺纳闷,苦苦地思索着,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然而,在众目葵葵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笑。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B.要把成都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环境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
C.在学校创新作文比赛中,李明的《心中的温暖》一文,构思别具匠心....、选材新颖典型,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D.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9分,每小题3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D.处处志.之志:记住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忘路之.远近B.见渔人,乃.大惊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其.如土石何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
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第II卷(共82分)三、(10分)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分)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分)译文:8.用课文原句填空。
(任选六句填写)(6分)(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2)故曰:,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两章》)(3)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4),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5),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6)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7),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8),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9~12题。
(12分)低碳生活处处可为冯云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
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
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
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
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
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
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
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
在家居...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
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
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
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
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
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
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2期,有删改)9.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3分)答:10.“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2分)答:11.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12.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3分)答:四、作文(60分)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60分)(1)请以“听听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按要求作文。
2010年1月27日,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去世,他因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而成为人们记忆中永恒的“守望者”。
在他的生命里,他守望爱情,守望责任,守望淡泊……守望可以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守望可以是一种生命的态度,守望也可以是一种生命的境界……请以“守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4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4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答: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3分)答:二、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
(4分)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①,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②于薛乎?”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辞曰:“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官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湣王时任齐国的国相。
他以好养士而著名。
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