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121.00 KB
- 文档页数:18
粉煤灰操作细则一、含水量的试验方法1、操作步骤称取粉煤灰试样50g,准确至0.01g,倒入蒸发皿中;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将粉煤灰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确至0.01g。
2、计算公式W = [(W1-W0)/ W1] × 100式中:W ——含水量,%;W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g;W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计算至0.1%。
二、细度的试验方法1、操作步骤将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50 g,准确至0.01 g,倒入45μ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开始筛析;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Pa~6000Pa,若负压小于4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可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0.01 g。
2、计算公式F = (G1/G)×100式中:F ——45μm方孔筛筛余,%;G1——筛余物的质量,g;G ——称取试样的质量,g。
计算至0.1%。
三、烧失量的试验方法1、操作步骤准确称取试样约1 g,放入已灼烧至恒量的瓷坩埚中,在950℃~1000℃的高温下灼烧30min,取出,稍冷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称量。
2、计算公式Loss =(m -m1)/ m×100式中:Loss ——烧失量的百分含量,%;m ——灼烧前试样的质量,;m1——灼烧后试样的质量,。
四、需水量比的试验方法1、操作步骤(1)胶砂配比按下表(2)试验胶砂按GB/T17671规定进行搅拌。
1.检测依据标准 JC239-2001 《粉煤灰砖》GB/T 2542-2003 《砌墙砖试验方法》2.取样方法数量2.1粉煤灰砖试验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每10万块为一验收批,不足10万块亦按一批计。
2.2粉煤灰砖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每组10块)做强度试验。
2.3取样方法:2.3.1按预先确定好的抽样方案在成品堆垛中随机抽取.2.3.2试件的外观质量必须符合成品的外观指标.3.检测项目及指标4.1材料试验机试验机的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1%,其下加压板应为球绞支座,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应在量程的20%-80%之间。
4.2抗折夹具抗折试验的加荷形式为三点加荷,其上压辊和下支辊的曲率半径为15mm,下支辊应有一个为绞接固定.4.3水平尺规格为250-300 mm。
4.4钢直尺分度值为1 mm。
5.判定规则5.1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采用二次抽样方案。
首先抽取第一样本(n1=50),根据表1规定的质量指标,检查出其中不合格品数d1,按下列规则判定:d1≤5时,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合格;d1≥9时,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不合格;d1>5,且d1<9时,需对第二样本(n2=50)进行检验,检查出不合格品数d2,按下列规定判定;(d1+ d2) ≤12时,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合格;(d1+ d2) ≥13时, 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不合格.5.2强度等级强度等级符合表2相应规定合格,且确定相应等级;否则判不合格。
5.3抗冻性抗冻性符合表3相应判定时判定合格,否则判不合格。
6.检验方法:6.1测量方法:长度应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宽度应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高度应在两个条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
当被测处有缺损或凸出时,可在其旁边测量,但应选择不利的一侧。
精确至0.5mm。
6.2抗折试验:按上1的测量方法测量试样的宽度和高度尺寸各2个,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6.2.1调整抗折夹具下支辊的跨距为砖规格长度减去40 mm,但规格长度为190 mm 的砖,其跨距为160mm.6.2.2将试样大面平放在下支辊上,试样两端面与下支辊的距离应相同,当试样有裂缝或凹陷时,应使有裂缝或凹陷的大面朝下,以(50-150)N/S的速度均匀加荷,直至试样断裂,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6.2.3结果计算与评定每块试样的抗折强度R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pa.C= 3PL/2BH2RC---抗折强度,MPA;式中:RCP ---最大破坏荷载,N;L----跨距,mm;B----试样宽度,mm;H----试样高度, mm;6.2.4试验结果以试样抗折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至0.01MPa。
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1.适用范围、检测参数及技术标准1.1适用范围适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砂浆时作为掺合料的粉煤灰及水泥生产中作为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1.2检测参数细度( 45μ m 方孔筛筛余)、含水量、安定性、烧失量、需水量比、活性指数、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
1.3技术标准1.3.1 产品标准(判定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GB/T 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1.3.2 试验方法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a.GB/T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b.GB/T 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c.GB/T 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d.GB 12573-2008水泥取样方法e.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2.检测环境普通混凝土、砂浆用粉煤灰的设施环境应能满足下列要求:2.1试件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 2℃、相对湿度不低于50%。
2.2试件养护池水温应保持在20℃± 1℃范围内。
3.检测设备与标准物质3.1检测设备见表 3.13.2标准物质3.2.1 GSB14-1511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粉。
表 3.1序名称型号量程精度号(最小分度值)1负压筛析仪FSY-150————245μm 方孔筛——————3电子天平AY20020-200g0.01g4电热恒温干燥箱101-350℃ ~300℃1℃5蒸发皿——————6干燥器——————7电子天平YP30010~3000g0.1g8水泥专用量瓶150mL——0.5mL9水泥净浆搅拌机NJ-160A————10水泥稠度和凝结时间测定仪——0~70mm1mm11雷氏夹¢30*30————12雷氏值膨胀值测定仪LD-500~25mm1mm13自动控制养护箱HBY-40B————14水泥沸煮箱F2-31A 型————15箱式电阻炉SRJX-4-100~1000℃11℃16分析天平TG328A0.1mg~200g0.1mg17水泥胶砂搅拌机JJ-5————18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STNLD-3 型————19游标卡尺300mm0~300mm0.02mm20水泥专用量瓶250mL225mL——21ISO 水泥胶砂振实台ZT-96————22胶砂试模40×40×160————23全自动水泥强度试验机DY208M 型0~300kN1.0 0~10kN24试验筛0.08mm方孔筛————25滤纸快、中、慢————26瓷坩埚(带盖)——————27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3.2.2 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
粉煤灰操作细则一、含水量的试验方法1、操作步骤称取粉煤灰试样50g,准确至0.01g,倒入蒸发皿中;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将粉煤灰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确至0.01g。
2、计算公式W = [(W1- W0)/ W1] × 100式中:W ——含水量,%;W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g;W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计算至%。
二、细度的试验方法1、操作步骤将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50 g,准确至0.01 g,倒入45μ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开始筛析;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Pa~6000Pa,若负压小于4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可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0.01 g。
2、计算公式F = (G1/G)×100式中:F —— 45μm方孔筛筛余,%;G1——筛余物的质量,g;G ——称取试样的质量,g。
计算至%。
三、烧失量的试验方法1、操作步骤准确称取试样约1 g,放入已灼烧至恒量的瓷坩埚中,在950℃~1000℃的高温下灼烧30min,取出,稍冷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称量。
2、计算公式Loss =(m - m1)/ m×100式中:Loss ——烧失量的百分含量,%;m ——灼烧前试样的质量,;m1——灼烧后试样的质量,。
四、需水量比的试验方法1、操作步骤(1)胶砂配比按下表(2)试验胶砂按GB/T17671规定进行搅拌。
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1. 引言粉煤灰是一种由煤燃烧或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粉煤灰中含有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因此,对粉煤灰进行定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制定粉煤灰检测的实施细则,以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测标准和方法粉煤灰的检测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和方法。
常用的检测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
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性能测试、化学分析和放射性测量等,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3. 检测频率和范围粉煤灰的检测频率和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一般来说,粉煤灰的检测应定期进行,并涵盖主要指标的测量。
主要指标包括粉煤灰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重金属含量和放射性元素含量等。
4. 检测流程粉煤灰的检测流程应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制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1. 样品采集样品的采集应代表粉煤灰的整体情况。
采样点应在煤燃烧或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来源处选择,避免杂质污染。
采样时应使用清洁的工具和容器,并遵循相应的采样方法。
4.2. 样品制备采集到的样品应经过适当的制备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实验和分析。
制备的步骤包括样品研磨、筛分、溶解等,具体操作应根据检测要求确定。
4.3. 实验操作根据检测要求,对经过制备的样品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应遵循标准的实验方法和检测流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4. 数据分析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根据检测要求,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浓度或含量,并与相关标准进行比对。
对于超过标准的数据,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 检测结果的评价和报告检测结果应进行评价和报告。
评价包括对检测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判定,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报告应详细记录检测的全部过程和数据,并提供分析结果和结论,以便后续的管理决策和风险控制。
粉煤灰检测标准粉煤灰(Fly Ash)是烟煤燃烧产生的一种灰状物质,主要由细微的颗粒状碳质物质、无机颗粒物和液态滴溅物组成。
粉煤灰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于水泥、混凝土、路基等材料的生产过程中。
为了确保粉煤灰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粉煤灰的检测。
粉煤灰的检测标准主要涵盖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矿物组成等方面。
下面是相关参考内容,供参考:1. 物理性质检测1.1 粉煤灰粒径分析:通过颗粒分析仪或筛分法,确定粉煤灰中不同粒径范围颗粒的质量分数。
1.2 比表面积测定:使用比表面积仪(比如BET法)测定粉煤灰的比表面积,用来评估粉煤灰的活性。
2. 化学性质检测2.1 硅酸含量测定:粉煤灰中的硅酸是其主要成分之一,可以通过酸碱滴定法、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方法测定硅酸含量。
2.2 氧化铁含量测定:粉煤灰中的氧化铁是其另一个重要成分,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等方法进行测定。
2.3 水分含量测定:通过称重法、干燥法等方法测定粉煤灰中的水分含量。
2.4 无机物含量测定:通过酸碱滴定法、火花光谱分析仪等方法测定粉煤灰中的无机物含量,如氯酸盐、硫酸盐、弗酸盐等。
3. 矿物组成分析3.1 X射线衍射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粉煤灰中的矿物组成,如蛭石、石英、方解石等。
3.2 热差示扫描分析:通过热差示扫描仪,对粉煤灰样品进行热分解过程中的释放和吸收热量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温度下发生的矿物转化和相变。
4. 有害物质检测4.1 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方法测定粉煤灰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如铅、镉、汞等。
4.2 放射性元素测定:通过γ射线测量技术或其他放射性测量方法,测定粉煤灰中的放射性元素含量。
以上是粉煤灰检测的一些常见内容和方法,具体实施时应根据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来操作。
这些检测内容有助于评估粉煤灰的质量、活性及是否满足特定要求。
通过科学的检测,可以确保粉煤灰在工业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粉煤灰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副产品,在工业化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粉煤灰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对粉煤灰进行检测和控制变得非常必要。
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是一套指导如何进行粉煤灰检测的法规和标准,本文将介绍有关“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的相关内容。
一、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的意义和作用粉煤灰作为一种工业化副产品,在很多工业行业中有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不同原料的不同,在粉煤灰的成分、质量和性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如果不进行检测和控制,就很难保证其质量和使用效果,甚至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化生产流程通过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可以规范化粉煤灰生产流程,并确保粉煤灰的成分、质量和性质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保证其使用效果和环境友好性。
2. 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通过检测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粉煤灰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产品使用效果和产值。
3. 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在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的指导下,能够有效地控制粉煤灰的质量和成分,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降低工业化生产造成的污染。
二、粉煤灰检测的重要指标在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中,包含了很多重要的指标和测试方法。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检测指标。
1. 粒度分布粒度分布是指粉煤灰中不同粒径的微粒所占比例,该指标通常采用筛分分析法、激光粒度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测试。
2.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是指粉煤灰中的主要元素和化学组成,包括SiO2、Al2O3、Fe2O3、CaO、MgO、SO3、Na2O和K2O等元素,该指标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法进行测试。
3. 活性指数活性指数是指粉煤灰中反应能力、水化、硬化时间和其它性质等参数的强度,通过测定灰渣试桶搅拌法、蓝莓法、膨胀指数和超声测定等方法进行测试。
4. 硬度指标硬度指标是指粉煤灰的硬度、密度和耐久性等性质,主要通过泰格磨耗机试验、热膨胀试验、压缩试验等方法进行测试。
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1. 适用范围、检测参数及技术标准1.1适用范围适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砂浆时作为掺合料的粉煤灰及水泥生产中作为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1.2检测参数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含水量、安定性、烧失量、需水量比、活性指数、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
1.3技术标准1.3.1产品标准(判定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GB/T 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1.3.2试验方法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a.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b.GB/T 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c.GB/T 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d.GB 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e.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2. 检测环境普通混凝土、砂浆用粉煤灰的设施环境应能满足下列要求:2.1试件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
2.2试件养护池水温应保持在20℃±1℃范围内。
3. 检测设备与标准物质3.1检测设备见表3.13.2 标准物质3.2.1 GSB14-1511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粉。
表3.13.2.2 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
4. 取样方法及试样数量4.1对于同一产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连续进场且不超过10d的掺合料为一验收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宜超过200t。
不足200t者应按一验收批进行验收。
4.2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当散装粉煤灰运输工具的容量超过该厂规定的出厂编号吨数时,允许该编号的数量超过取样规定吨数。
4.3取样方法按GB 12573-2008进行。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6kg。
5. 检测方法5.1 细度(45μ方孔筛筛余)5.1.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料的粉煤灰。
二、技术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1996《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GB 2419-9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91《港口工程粉煤灰混凝土技术规程》JTJ/T 273-97三、采用的仪器设备四、检测项目及允许变化范围五、检验前的检查1、检查仪器设备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出现线路破损、漏电现象。
2、接通电源,空载运转各仪器设备,确定其是否运转正常。
3、检查各溶液浓度数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检查检测用水是否清澈、可透明,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六、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细度的测定(1)、称取试样50g,精确至0.1g。
倒入0.045mm的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2)、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开到3min,开始筛析。
(3)、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负压大于2000Pa时,表示工作正常,若负压小于2000Pa时,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4)、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5)、3min后筛析结束自动停止,停机后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0.1g。
(6)、结果计算筛余百分数X(%)按下式计算:X=G*2G------筛余物重量2、需水量比的测定(1)、试验样品:90g粉煤灰,210g硅酸盐水泥和750g标准砂(2)、对比试样:300g硅酸盐水泥,750g标准砂。
(3)、按《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GB2419分别测定试验样品的流动度达到125~135mm时的需水量W1(mL)和对比试样达到同一流动度时的需水量W2(mL)。
(4)、粉煤灰需水量比(B1)按下式计算:B1= W1/ W2*100计算结果保留取整数。
3、烧失量的测定(1)、方法提要:试样在950~1000℃的马弗炉中灼烧,驱除水分和二氧化碳,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
粉煤灰砖检测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JC239-2001 《粉煤灰砖》GB/T2542-2003 《砌墙砖试验方法》二、检验原理:通过对试样的加工处理,对其大面进行加压,得出破坏荷载,求出抗压强度值,可知其承受荷载的能力。
三、适用范围:适用在以粉煤灰、石灰、或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石膏、外加剂、颜料和集料等,经坯料制备、成型、高压或常压蒸汽养护而制成的实心粉煤灰砖。
主要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填充墙。
四、仪器设备:1、砖用卡尺,分度值为0.5mm;2、材料试验机,试验机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其下加压板为球绞支座,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在量程的20%-80%之间。
3、低温箱,-20°C;4、水槽,水温10°C-20°C;5、台秤,分度值5g;6、蒸煮箱,0-100°C;7、鼓风干燥箱,0-100°C;五、取样规定:每10万块为一批,不足10万块按一批计。
六、试样准备与制备:随机抽取36块试样。
七、环境要求:试验要求环境温度为16°C-32°C,相对湿度35%-60%;八、试验步骤:1、尺寸偏差和外观1.1尺寸偏差a、长度测量时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部位测量两个尺寸;b、宽度测量时在砖的两个面的中间部位测量两个尺寸;c、高度测量时在砖的两个条面的中间部位测量两个尺寸。
当被测处有缺陷或凸出时,可在砖的旁边部位测量,但要选择不利的一测。
精确至0.5mm。
1.2外观1.2.1缺损a、缺棱掉角在砖上造成的破损程度,以破损部分对长、宽、高三个棱边的投影尺寸来度量,称为破坏尺寸。
b、缺损造成的破坏面,系指缺损部分对条、顶面的投影面积。
1.2.2裂纹a、裂纹分为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三种,以被测方向的投影长度表示。
如果裂纹从一个面延伸到其它面上时,则累计它的投影长度。
b、裂纹长度以在三个方向上分别测得的最长裂纹作为测量结果。
1.2.3弯曲a、弯曲分别在大面和条面上测量,用砖用卡尺的两支脚沿棱边两端防好,选择弯曲最大的地方将垂直尺推至砖面,但不要将因杂质或碰伤造成的凹处计算在内。
粉煤灰砖检测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JC239-2001 《粉煤灰砖》GB/T2542-2003 《砌墙砖试验方法》二、检验原理:通过对试样的加工处理,对其大面进行加压,得出破坏荷载,求出抗压强度值,可知其承受荷载的能力。
三、适用范围:适用在以粉煤灰、石灰、或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石膏、外加剂、颜料和集料等,经坯料制备、成型、高压或常压蒸汽养护而制成的实心粉煤灰砖。
主要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填充墙。
四、仪器设备:1、砖用卡尺,分度值为0.5mm;2、材料试验机,试验机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其下加压板为球绞支座,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在量程的20%-80%之间。
3、低温箱,-20°C;4、水槽,水温10°C-20°C;5、台秤,分度值5g;6、蒸煮箱,0-100°C;7、鼓风干燥箱,0-100°C;五、取样规定:每10万块为一批,不足10万块按一批计。
六、试样准备与制备:随机抽取36块试样。
七、环境要求:试验要求环境温度为16°C-32°C,相对湿度35%-60%;八、试验步骤:1、尺寸偏差和外观1.1尺寸偏差a、长度测量时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部位测量两个尺寸;b、宽度测量时在砖的两个面的中间部位测量两个尺寸;c、高度测量时在砖的两个条面的中间部位测量两个尺寸。
当被测处有缺陷或凸出时,可在砖的旁边部位测量,但要选择不利的一测。
精确至0.5mm。
1.2外观1.2.1缺损a、缺棱掉角在砖上造成的破损程度,以破损部分对长、宽、高三个棱边的投影尺寸来度量,称为破坏尺寸。
b、缺损造成的破坏面,系指缺损部分对条、顶面的投影面积。
1.2.2裂纹a、裂纹分为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三种,以被测方向的投影长度表示。
如果裂纹从一个面延伸到其它面上时,则累计它的投影长度。
b、裂纹长度以在三个方向上分别测得的最长裂纹作为测量结果。
1.2.3弯曲a、弯曲分别在大面和条面上测量,用砖用卡尺的两支脚沿棱边两端防好,选择弯曲最大的地方将垂直尺推至砖面,但不要将因杂质或碰伤造成的凹处计算在内。
粉煤灰细度检测方法
1、将试样搅拌均匀,称取10克,到入45um方孔筛内。
2、将筛子放置负压筛上,开启电源筛至3min,开启的同时观察
负压使其稳定在4000Pa~6000Pa。
3、在筛的过程中,可用毛刷轻轻敲打(敲打时不要打到筛盖的手
柄上,防止筛盖破裂)筛盖,当第一次停止后打开筛盖观察试样的状态,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粒刷开,重复筛1~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
4、细度计算公式:
筛余量/10*100
5、及时将结果清楚记录在原始台帐上(取样时间、车号、打入库号)、取样筒里放进对应的纸条。
天津市粉煤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天津市(滨海新区除外)粉煤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包括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用粉煤灰产品和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产品。
2、抽样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扑克牌等方法产生。
本次抽查抽取样品应为同一产品(同一生产企业、同一标准生产、同一商标、同一规格型号),抽取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或者以其他形式表明合格的、近期生产的产品,若产品标注有效期,则有效期应在监督抽查整体工作结束后。
如存在多个规格型号,优先抽取企业的主导产品。
抽样基数满足抽样数量即可。
本产品随机抽取样品总量不少于6kg且不少于2个独立包装,其中一份作为检验样品且不少于1个独立包装,另一份作为备用样品且不少于1个独立包装。
3、检验依据下列文件凡是注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方案。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案。
GB/T 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208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4、检验项目4.1 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用粉煤灰产品检验项目见表1。
表1 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用粉煤灰产品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依据法律法规或标准强制性/推荐性检测方法1 细度GB/T 1596 推荐性GB/T 1596 7.12 需水量比GB/T 1596 推荐性GB/T 1596 附录A3 烧失量GB/T 1596 推荐性GB/T 176 84 含水量GB/T 1596 推荐性GB/T 1596 附录B5 三氧化硫GB/T 1596 推荐性GB/T 176 106 游离氧化钙GB/T 1596 推荐性GB/T 176 147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总质量分数GB/T 1596 推荐性GB/T 176 11/12/138 密度GB/T 1596 推荐性GB/T 2089 安定性GB/T 1596 推荐性GB/T 1596 7.710 强度活性指数GB/T 1596 推荐性GB/T 1596 附录C11 放射性GB/T 1596 推荐性GB/T 1596 7.94.2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产品检验项目见表2。
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1. 适用范围、检测参数及技术标准适用范围适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砂浆时作为掺合料的粉煤灰及水泥生产中作为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检测参数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含水量、安定性、烧失量、需水量比、活性指数、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
技术标准1.3.1产品标准(判定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GB/T 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1.3.2试验方法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a.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b.GB/T 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c.GB/T 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d.GB 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e.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2. 检测环境普通混凝土、砂浆用粉煤灰的设施环境应能满足下列要求:试件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
试件养护池水温应保持在20℃±1℃范围内。
3. 检测设备与标准物质检测设备见表标准物质3.2.1 GSB14-1511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粉。
表3.2.2 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
4. 取样方法及试样数量对于同一产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连续进场且不超过10d的掺合料为一验收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宜超过200t。
不足200t者应按一验收批进行验收。
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当散装粉煤灰运输工具的容量超过该厂规定的出厂编号吨数时,允许该编号的数量超过取样规定吨数。
取样方法按GB 12573-2008进行。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6kg。
5. 检测方法细度(45μ方孔筛筛余)5.1.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5.1.2试样核对检查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引言:粉煤灰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建筑材料、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粉煤灰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粉煤灰的检测。
本文将介绍粉煤灰检测的实施细则,包括检测的目的、方法和标准,以及实验室条件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概述: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是为了确保粉煤灰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的一系列检测要求和操作规程。
通过对粉煤灰的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其理化性质、环境风险、工程应用价值等方面的指标,为粉煤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正文内容:一、检测目的1.评估粉煤灰的理化性质:通过检测粉煤灰的粒度分布、比表面积、吸附性能等指标,评估其在混凝土、水泥等建筑材料中的应用价值。
2.评价粉煤灰的环境风险:检测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含量,评估其对土壤、水体等环境的影响。
3.监控粉煤灰的质量:通过对粉煤灰样品的抽样和检测,确保粉煤灰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二、检测方法1.样品采集与制备:按照规定的抽样点和样品数量,采集粉煤灰样品,并按照标准的方法制备样品。
2.常规分析:包括粉煤灰的物理性质测试、化学成分测试、热性能测试等。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颗粒度分析、比表面积测定、质量分数分析等。
3.特殊分析:根据具体检测需要,可以进行特殊分析,如重金属元素的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有机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等。
三、检测标准1.国家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材料粉煤灰》(GB/T15962017)、《工业废渣用途深度处理示范工程评价指标》(HJ/T3172018)等,确定粉煤灰检测的指标和要求。
2.企业标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制定企业标准,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测和评估。
四、实验室条件1.设备设施:实验室应配备符合检测要求的仪器设备,如颗粒度仪、比表面积测试仪等。
2.环境要求: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粉尘防护措施。
3.应急处理措施:实验室应制定应急处理措施,如泄漏物的处理、事故报告等。
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1. 适用范围、检测参数及技术标准1.1适用范围适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砂浆时作为掺合料的粉煤灰及水泥生产中作为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1.2检测参数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含水量、安定性、烧失量、需水量比、活性指数、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
1.3技术标准1.3.1产品标准(判定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GB/T 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1.3.2试验方法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a.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b.GB/T 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c.GB/T 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d.GB 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e.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2. 检测环境普通混凝土、砂浆用粉煤灰的设施环境应能满足下列要求:2.1试件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
2.2试件养护池水温应保持在20℃±1℃范围内。
3. 检测设备与标准物质3.1检测设备见表3.13.2 标准物质3.2.1 GSB14-1511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粉。
表3.13.2.2 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
4. 取样方法及试样数量4.1对于同一产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连续进场且不超过10d的掺合料为一验收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宜超过200t。
不足200t者应按一验收批进行验收。
4.2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当散装粉煤灰运输工具的容量超过该厂规定的出厂编号吨数时,允许该编号的数量超过取样规定吨数。
4.3取样方法按GB 12573-2008进行。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6kg。
5. 检测方法5.1 细度(45μ方孔筛筛余)5.1.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5.1.2试样核对检查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1.3检测与计算5.1.3.1检测检测方法依据标准:GB/T 1596-2005。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a.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b.称取试样约10g,准确至0.01g,倒入45μ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c.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min,开始筛析。
d.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Pa~6000Pa。
若负压小于4000 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e.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f. 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
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0.01g。
5.1.3.2 计算依据标准、条款:GB/T 1596-2005附录A第A.5条。
45μm方孔筛筛余按下式计算,计算至0.1%。
/G)×100F=(G1式中:F——45μm方孔筛筛余,%;G——筛余物的质量,g;1G——称取试样的质量,g。
45μm方孔筛筛余检测结果F′按下式计算,计算至0.1%。
F′= F×K式中:F′——45μm方孔筛筛余检测结果,%;F——45μm方孔筛筛余,%;K——筛网校正系数。
5.1.3.3筛网的校正筛网的校正采用粉煤灰细度标准样品或其他同等级标准样品,按本细则5.1.3.1条步骤测定标准样品的细度,筛网校正系数按下式计算,计算至0.1%。
/mK=m式中:K——筛网校正系数;——标准样品筛余标准值,%;mm——标准样品筛余实测值,%。
注1:筛网校正系数范围为0.8~1.2。
若超出此范围,试验筛报废。
注2:筛析150个样品后进行筛网的校正。
5.2 含水量5.2.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5.2.2 试样核对检查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2.3检测与计算5.2.3.1检测检测方法依据标准:GB/T 1596-2005。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a.称取粉煤灰试样约50g,准确至0.01g,倒入蒸发皿中。
b. 将烘干箱温度调准并控制在105℃~110℃。
c.将粉煤灰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确至0.01g。
5.2.3.2计算依据标准、条款:GB/T 1596-2005附录C第C.5条。
含水量按下式计算,计算至0.1%。
W=[(w1-w)]/w1]×100式中:W——含水量,%;w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g;w——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5.3 安定性5.3.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5.3.2试样核对检查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3.3检测检测方法依据标准:GB/T 1596-2005和GB/T 1346-2001。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5.3.3.1材料对比样品:符合GSB 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5.3.3.2配合比试验样品:对比样品和被检验粉煤灰按7:3质量比混合而成。
5.3.3.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安定性检测前必须确定标准稠度用水量,确定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标准法,也可用代用法。
a.标准法(1)试验前必须做到:——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行正常。
(2)试验样品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试验样品(350g对比样品和150g 被检验粉煤灰混合而成)加入水中,防止水和试验样品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试验样品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试验样品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试验样品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版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试验样品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试验样品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 1.5min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试验样品浆并距底板6mm±1mm 的试验样品浆为标准稠度试验样品浆。
其拌和水量为该试验样品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试验样品质量的百分比计。
b.代用法(1)试验前必须做到:——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调整至试锥接触锥模顶面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行正常。
(2)试验样品浆的搅拌:同本细则第5.3.3.1.3a(2)条。
(3)测定步骤: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的任一种测定。
采用调整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按经验找水,采用不变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用142.5mL。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试验样品浆一次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的位置上,将试2s后,突然放松,使试锥垂直自由地沉锥降至试验样品浆表面,拧紧螺丝1s~入试验样品浆中。
到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整个操作应在试验样品浆拌和后1.5min内完成。
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时的试验样品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和水量为该试验样品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试验样品质量的百分比计。
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需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28mm ±2mm为止。
5.3.3.4安定性的测定(标准法)a.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75g~85g的玻璃板两块,凡与试验样品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内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b.雷氏夹试件的成型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试验样品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c.沸煮——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30min±5min内升至沸腾。
——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至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min±5min。
——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C),准确至0.5mm,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粉煤灰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
再如此,则认为该粉煤灰为安定性不合格。
5.4 烧失量5.4.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5.4.2试样检查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4.3检测与计算5.4.3.1检测检测方法依据标准:GB/T 176-2008。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a.将来样采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00g,经0.08mm方孔筛筛析,用磁铁吸去筛余物中金属铁,将筛余物经过研磨后使其全部通过0.08mm方孔筛。
将样品充分混匀后,装入带有磨口塞的瓶中并密封。
b.称取约1g试样(m1),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马弗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25)℃下灼烧15min~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m2。
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注:恒量是指:经第一次灼烧、冷却、称量后,通过连续对每次15min的灼烧,然后冷却、称量的方法来检查恒定质量,当连续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0005g时,即达到恒量。
5.4.3.2计算依据标准、条款:GB/T 176-2008第4条、第8.3.1条和第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