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4人物形象、课文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文在选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地特点.2、掌握文中出现地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二)过程与方法1、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地特点,提高阅读欣赏史传文学作品地能力.2、学习本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地好处.<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廉颇、蔺相如地为人,培养以大局为重地爱国主义精神.二、学法引导1、认真诵读课文,积累重要地实词、虚词和特殊地文言文句式是重点.2、文章较长,应在疏通文意地基础上理清文章层次,进而把握人物性格,探究艺术特色.三、学习重点、难点1、归纳总结文中重要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掌握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地方法.2、把握史传文学作品在选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地特点.3、欣赏个性化地对话描写.四、学时安排:3课时五、学习步骤<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1、常识填空: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有很高地史学价值 .记载了上起传说中地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地历史.分10表、8 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万字.《史记》又有很高地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地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称之为“”.2、给下列字词注音:缪贤舍人< )西河渑池< )秦王不怿< )3、解释词语.A ⑴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⑵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⑶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⑸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⑹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B ⑴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⑸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⑹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⑺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⑻布衣之交--布衣,平民.C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D 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E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F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G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修,尊重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4、翻译下列句子,指出句式类型:a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③我为赵将b①而君幸于赵王.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①何以知之.②求人可使报秦者③拜送书于廷5、找出本文中地成语.6、背诵课文最后五段.(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思考:本文以写谁为主,写了哪几个故事?全文按怎样地思路展开叙述地?答: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全文写了三个故事.1—2节:廉蔺简介 3—13节:完璧归赵14—16节:渑池之会 17—21节:廉蔺交欢<负荆请罪)<三)品读课文1、请根据故事情节,分析归纳人物思想性格.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事情,在尖锐地矛盾之中突出刻画廉颇、蔺相如地性格,在“完璧归赵”中,表现出蔺相如地智勇双全,在“渑池之会”中,表现出蔺相如地英勇果敢,这两事情主要表现蔺相如地大智大勇.在“负荆请罪”中,表现出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厚待人.廉颇地性格主要在“负荆请罪”中得以体现,那就是直率坦白,勇于改错.2、归纳本文刻画人物形象地技法⑴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三个故事,集中、凝练、鲜明)⑵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地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和好,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地矛盾.)课文中有两类矛盾,一类是赵国与秦国地矛盾,这一对矛盾是敌我矛盾;另一类是廉、蔺地矛盾,这一对矛盾是内部地矛盾.两类矛盾纵横交错,互相影响.最后在共同对敌地前提下,内部矛盾得到了解决,廉蔺地性格品质也得到了充分地刻画.⑶以富有代表性地细节刻画人物.<课后练习)⑷以个性化地语言<人物对话)刻画人物在三个事情地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地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地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地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长于辞令地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交欢事件中,他先前说地这一番话,表现了他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廉颇地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5)衬托 <6)前后照应3、请用简要地语言概括本文地主题思想.本文通过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欢”地故事,赞扬了蔺相如智勇双全地品质和宽厚待人、顾全大局地风格,也赞美了廉颇“负荆请罪”地优秀品质.4、本文叙事很有特色,对你地写作很有帮助,请浏览课文,思考本文有哪些值得你借鉴地地方?例:作者精心选材,使文章主次分明,详细得当.作者紧紧围绕主旨,从廉蔺二人一生纷繁地材料中,从不同地侧面选取了既分别突出两人功绩又与两人相互关联地三件事,这些材料分别采取明写、暗写、详写、略写地写法.明写者详,暗写者略.表现在人物描写上,作者以蔺相如为主,详写、明写;以廉颇为辅,略写、暗写.但文中都能做到各尽其妙,使廉、蔺二人地性格同样鲜明、突出.“完璧归赵”完全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地胸怀和智勇双全地品质,主要表现他地机智果敢;略写廉颇,表现他参与决策,勇而有谋,以军事力量支持蔺相如外交斗争地爱国行动.“将相交欢”合写两人,还是以蔺相如为主,通过蔺相如地先国后私,廉颇地勇于改过,把两人地思想统一到爱国这一基本点和共同点上.在事件经过地叙述上也有详略之分.如“完璧归赵”部分,对秦决策写得详,斗争结果写得略.<四)拓展练习A、阅读下面短文,做题.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1、这则短文有一个通假字,这个通假字是_____,通_____.2、"一奋其气"地"一"地意思是< )A一概B一样C一经D专一3、"方"作介词所带地对象是< )A蔺相如.B蔺相如引璧睨柱.C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D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4、下面动词中有一个语法特点不同于其它三个,这个是< )A让B叱C引D诛5、"智死必勇"地意思是< )A能知道死而不怕地,一定是勇敢地人.B能知道事情发生地结果是死地,一定是勇敢地人.C能知道死地价值而去死地,一定是勇敢地人.D能知道死是成功地前提地,一定是勇敢地人.答案:1信同"伸"2C3C4D5AB、有人说,第2段“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一句可删.理由有二:①删去此段则第1段和第3段衔接自然;②此句与第4段开头“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重复.你认为可删吗?理由是什么?附录:1、背景知识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地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间,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地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地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聚楚上庸上<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地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地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地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地人物.前283 廉颇伐齐,取阳恶前282 蔺相如完璧归赵当在此年前281 秦伐赵,拔石城前280 秦复攻赵,杀二万人.前279 渑池会.廉蔺交欢当年在本年或稍后2、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地官职).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地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地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地写作提供了丰富地资料.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地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3、《史记》简介:《史记》是我国古代伟大地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地作品,司马迁能写出如此伟大地作品,是因为:①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广博,父亲死了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匮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资料;②广泛游览,实地考察;③突途发愤.武帝天汉三年,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获罪下狱,受宫刑.司马迁发愤著《史记》,“以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地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地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地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地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地体例.《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地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地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地活动,这些都是本书地优点.《史记》又有很高地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地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地体会.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窦娥冤(选场)》课文赏析一、整体感知1、提问: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2、提问: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窦娥先后做了哪些事),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明确:第1层:[端正好][滚绣球],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
第2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写窦娥告别婆婆。
第3层:[耍孩儿]至[煞尾],写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二、赏析第一部分:1、朗读开场的舞台提示(科介)思考:这段科白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明确:描写了押解死囚的情景。
渲染了一种肃杀可怕的气氛。
2、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学生齐读)。
3、提问:在[端正好]这支曲子里,窦娥主要诉说了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窦娥主要诉说了自己莫名其妙受到了惩罚,冤屈可以动地惊天。
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4、提问:[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明确:“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采用了兴的手法。
5、提问: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明确: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6、提问:[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明确: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7、提问:在[滚绣球]这支曲子里,窦娥主要表达对谁的不满?明确:天地鬼神8、提问: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此指责天地鬼神?明确: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传》司马迁)窦娥受传统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
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
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知识导学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
2.体会张秉贵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文本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挖掘人物亮点,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并感悟张秉贵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人物“心有一团火,温暖万人心”的品格和精神应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不断传承与发扬。
教学重点:体悟细节描写中表现出的人物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掌握通讯的写法。
【知识导学】一、背景介绍张秉贵(1918—1987),原北京市百货大楼糖果柜台售货员,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个顾客的心;他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九景”。
1957年,张秉贵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1978年,他被北京市授予特级售货员称号。
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本文是《北京日报》记者在1977年采访张秉贵同志后写的通讯。
张秉贵在平凡而光荣的岗位上,将旁人眼中简单的售货升华成为一门服务的艺术。
二、字词广场1.字词检测过关。
【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
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
脸色和蔼喜悦。
形容和善可亲。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
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全力以赴】赴:前往。
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座无虚席】虚:空。
座位没有空着的。
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2.词语辨析(1)传颂传诵[辨词]“传颂”侧重“颂”,传播颂扬。
“传诵”侧重“诵”,指辗转传播诵读。
[选词]①这些经典文章都被广泛地______。
---------------------------------------------------------------最新资料推荐------------------------------------------------------必修4人物形象、课文内容必修人物形象、课文内容必修四 1 关汉卿《窦娥冤》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叟,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是一位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甚至有点放荡不羁,亲自参加杂剧演出,谙熟舞台艺术,遭时代遗弃却在艺术上取得极高成就,敢于向黑暗、丑恶宣战,对人民痛苦、不幸给予极大同情,富有旺盛生命力和极强战斗精神的伟大剧作家。
恶霸行贿衙门逼民女认罪;窦娥含悲怨气干云霄飞雪。
六月飞雪怨气冲九宵;三年亢旱正义昭人间。
贪官恶霸沆瀣一气弄奸欺民;老妇弱女相依为命负屈含冤。
2 曹禺《雷雨》曹禺是一位在早年就展露才华,后半生心灵痛苦,在戏剧上取得极高成就,并对中国的现代戏剧产生重大影响的杰出戏剧家。
庭院深,锁住几代悲欢离合;雷雨震,了却两家恩怨情仇。
两代人血缘姻缘纠葛遗孽债;三十年亲情爱情错杂酿悲剧。
四幕话剧血缘纠葛针砭封建时弊;两代男女爱恨混杂展现复杂人性。
3 英国莎士比亚《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克劳狄斯弑兄夺嫂篡王位害侄儿罪不容诛;哈姆莱特报仇雪耻1 / 7失爱人死母亲同归于尽。
叔父杀父夺母数次设诡计欲置侄儿于死地;王子含悲忍痛几番想放弃终放决心到心头。
4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秦楼楚馆,舞女歌伎,是个很资深又很敏感的话题。
而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几乎一生都与之关联。
达官显贵,那些文明儒雅的正人君子们凭着权势纸醉金迷在秦楼楚馆,醉生梦死在舞女歌伎群中,但他们很难在心底上接受她们,他们的身份地位颜面不容许被她们玷污。
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语文必修四课本重要内容,高中学生在学习该课文时首先要了解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知识点导学《“探界者”钟扬》一、走进人物1.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分别是哪些人?明确:钟扬、杜富国、吕保民、马旭、刘传健、其美多吉、王仕花、张渠伟、张玉滚、程开甲。
播放《钟扬:播种未来的先行者》视频短片,了解人物事迹。
2.补充:钟扬——新宁人的骄傲钟扬(1964年5月—2017年9月25日),湖南邵阳新宁人。
生前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2017年9月25日,钟扬同志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2018年3,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9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钟扬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勤奋钻研,锐意进取,在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有较长期的积累和独创性成果;在交叉学科领域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培育了许多学科专业人才,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嘉奖;情系社会生态,坚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把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雪域高原和上海海滨,为国家与社会的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对他的介绍:【人物事迹】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颁奖辞】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高中语文必修4《张衡传》课文解读《张衡传》选自《后汉书》,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4《张衡传》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张衡传》课文解读(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①人也。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①南阳西鄂:南阳郡西鄂县,在今河南省南阳县。
)[文章开头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名字、籍贯。
]衡少①善属文②,游于三辅③,因入京师④,观太学⑤,遂通五经⑥,贯六艺⑦。
(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并趁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
①少:年轻,包括少年、青年时期。
②属文:写文章。
属,zhǔ,缀辑,撰述。
③游于三辅:到三辅地区求学。
游,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
下文“观太学”的“观”也是“游”的意思。
三辅,汉代把京兆尹、左冯翊郡、右扶风郡称三辅。
这三个地区都在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一带。
京兆尹,原为官名,汉朝改作行政区域名。
④京师:京城,国都,东汉的都城在雒阳,即洛阳。
⑤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汉代兴办太学,立五经博士,以收养天下读书人。
⑥五经: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这些著作都被儒家称为经典,故称“五经”。
⑦六艺:这里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虽才高于世,而①无骄尚②之情。
(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
①虽……而……:表转折关系,相当“虽然……,但是……”。
文言文里,前边分句用“虽”,后边分句有时候用“而”“然”“犹”等词同它呼应。
②骄尚:骄傲自大。
尚,矜夸,自以为是。
)[介绍张衡在文学上的造诣。
“少善属文”说明他自幼聪颖明慧,具有先天的禀赋。
“通五经”“贯六艺”说明他成年之后学识渊博,不仅读书本而且重实际,不只钻典籍而且研技艺,不单捧册籍而且知世情,“贯”“通”二字更突出了他学习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消化理解,融会贯通。
12、苏武传一、整体把握《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
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
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
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
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
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
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
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
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
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
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
知识导学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
2.体会张秉贵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文本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挖掘人物亮点,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并感悟张秉贵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人物“心有一团火,温暖万人心”的品格和精神应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不断传承与发扬。
教学重点:体悟细节描写中表现出的人物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掌握通讯的写法。
【知识导学】一、背景介绍张秉贵(1918—1987),原北京市百货大楼糖果柜台售货员,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个顾客的心;他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九景”。
1957年,张秉贵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1978年,他被北京市授予特级售货员称号。
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本文是《北京日报》记者在1977年采访张秉贵同志后写的通讯。
张秉贵在平凡而光荣的岗位上,将旁人眼中简单的售货升华成为一门服务的艺术。
二、字词广场1.字词检测过关。
【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
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
脸色和蔼喜悦。
形容和善可亲。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
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全力以赴】赴:前往。
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座无虚席】虚:空。
座位没有空着的。
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2.词语辨析(1)传颂传诵[辨词]“传颂”侧重“颂”,传播颂扬。
“传诵”侧重“诵”,指辗转传播诵读。
[选词]①这些经典文章都被广泛地______。
人教版必修四《柳永词两首》课文精讲望海潮(东南形胜)【简介】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北宋仁宗时人,仕宦不得意,致力于词的创作,多与歌伎为伍。
词作艺术成就很高。
《四库提要》说:“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柳永在词的发展史上有两大功绩,一是词体上,创作慢词,使小令走向长调;二是写作内容,由文人学士的闲情逸致扩展到下层市民生活,尤其是伎女们的不幸。
此词据说是柳永写给驻节杭州的两浙转运使孙何的,词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杭州的美好风物,并以得体的言词赞誉了孙何的显赫如意。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yan3)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誇。
【语意结构】上阕概写杭州的形胜繁华。
首三句从时空两个角度着笔。
烟柳三句概写城内风物人烟。
云树三句,概写城外风景形势。
市列三句概写杭州的富庶豪奢。
下阕重点写人民的游乐及孙何的吟赏,并预祝其高升凤池。
重湖三句,突出写西湖美景。
羌管三句,写人民的游乐,透露官吏的政绩。
千骑三句,写孙何的显贵及与民同乐。
异日二句,得体地预祝孙何入朝高升,而又不离杭州“好景”二字。
雨霖铃(寒蝉凄切)(一)柳永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
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
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
由于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在乐工和歌妓们的鼓舞之下,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才创作出大量适合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自古以来,表现男女离别之情的诗词曲赋层出不穷,而独有柳永的慢词《雨霖铃》经久不衰,下面具体学习欣赏。
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知识点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知识1楔xiē子(序幕) 卜b?儿(老年妇女) 嫡dí亲两得其便缥缃piǎoxiāng(书籍)缥缈piāomiǎo 当垆l ú(坐在土台子上) 撇piē下撇piě嘴看觑qù (照看)蓦过隅yú头(转过墙角) 孛bó老(老年男性) 绣闼tà (妇女居室) 短筹chóu(短命) 鳏guān寡孤独(无妻、无夫、无父) 无捱ái无靠愁兴阑珊(衰败) 撞府冲州(走南闯北) 歪là剌骨(贱骨头) 小妮nī子惫赖(凶狠泼辣) 撚niǎn断脊筋(伤筋断骨)撒sā泼灭罪修因(灭罪修福) 涿zhuō州红鸾luán天喜(命中遇到红鸾星,预示婚姻成功) 羊肚dǔ汤恁nèn的(这么) 痊quán济症zhèng候症zhēng结忤wǔ逆(不孝顺) 恓xī惶(烦恼不安) 三推六问(反复审问) 祗zhī候(高级衙役)神祇qí (泛指神) 桃杌wù(贪官) 喝撺cuān厢(大声吆喝以威慑) 养膳shàn终身逼勒lè 勒lēi死诉讼sòng 赖骨顽皮痛煞shà(痛杀) 煞尾shā(收尾) 鼓三通tòng 顷qǐng刻盗跖zhí错勘kān(错判) 前合后偃yǎn(跌跌撞撞) 哥哥行háng(那边) 尸骸hái 刽guì子手瀽jiǎn水(泼水) 一佰bǎi儿(一叠) 古陌mò荒阡qiān (荒郊野外) 罪愆qiān(罪过) 不明不暗(糊里糊涂) 湛湛zhàn青天(清明的天)苌cháng弘化碧亢kàng旱(大旱) 暑气暄xuān (炎热) 披枷带锁斫zhuó直提dī防亲眷juàn 嗟jiē怨甘霖lín 变徵zhǐ燕侣莺俦chóu:比喻年轻的女伴,也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语文必修四课本重要内容,高中学生在学习该课文时首先要了解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必修人物形象、课文内容
1关汉卿《窦娥冤》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叟,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是一位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甚至有点放荡不羁,亲自参加杂剧演出,谙熟舞台艺术,遭时代遗弃却在艺术上取得极高成就,敢于向黑暗、丑恶宣战,对人民痛苦、不幸给予极大同情,富有旺盛生命力和极强战斗精神的伟大剧作家。
恶霸行贿衙门逼民女认罪;窦娥含悲怨气干云霄飞雪。
六月飞雪怨气冲九宵;三年亢旱正义昭人间。
贪官恶霸沆瀣一气弄奸欺民;老妇弱女相依为命负屈含冤。
2 曹禺《雷雨》
曹禺是一位在早年就展露才华,后半生心灵痛苦,在戏剧上取得极高成就,并对中国的现代戏剧产生重大影响的杰出戏剧家。
庭院深,锁住几代悲欢离合;雷雨震,了却两家恩怨情仇。
两代人血缘姻缘纠葛遗孽债;三十年亲情爱情错杂酿悲剧。
四幕话剧血缘纠葛针砭封建时弊;两代男女爱恨混杂体现复杂人性。
3 英国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克劳狄斯弑兄夺嫂篡王位害侄儿罪不容诛;哈姆莱特报仇雪耻失爱人死母亲同归于尽。
叔父杀父夺母数次设诡计欲置侄儿于死地;王子含悲忍痛几番想放弃终放决心到心头。
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
秦楼楚馆,舞女歌伎,是个很资深又很敏感的话题。
而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几乎一生都与之关联。
达官显贵,那些“文明儒雅”的正人君子们凭着权势纸醉金迷在秦楼楚馆,醉生梦死在舞女歌伎群中,但他们很难在心底上接受她们,他们的身份地位颜面不容许被她们“玷污”。
柳永不怕,也不同。
他以善良、真挚的同情心体察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妇女,他放下傲视权贵的“白衣卿相”的架子,以心换心,和舞女歌伎做朋友,以满腔的真情温暖那些冷冰冰的心、滴血的灵魂。
在世人泼满污水的地方,柳永看到了看到了权贵崇高面具下的卑鄙,也看到了歌伎“肮脏”身体上高洁。
柳永一生杂于青楼酒肆之中,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
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柳永是一个极富才情,生性自由,通晓音律,渴求功名,仕途坎坷,体恤底层人民,少壮流连于青楼酒肆,晚年穷困潦倒,第一个专业作词的婉约词人。
云树怒涛桂子荷花钱塘名胜秀;钓叟莲娃羌管菱歌江南人情美。
分开时泪眼婆娑执手凝噎;别离后杨柳依依晓风残月
5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还有,他发明的“东坡肉”,还是个美食家。
苏轼提携后人,有“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
苏轼是一位性情率真,天赋极高,豪放旷达,一生仕途蹭蹬,屡次遭贬,在诗词书画散文方面
都取得的极高成就的罕见的艺术全才。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雄赤壁独领风骚;公瑾醉歌孟德赋诗大丈夫各抒怀抱;
儒雅周郎雄姿英发迎小乔拒曹贼;落魄东坡华鬓早生酹大江叹人生。
6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是一位文武兼备,见识超群,一生致力于北伐抗击、收复中原却始终没有机会的,富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杰出词人
玉簪螺髻风雨树;红巾翠袖英雄泪。
叹廉颇老英雄遭遇谗人;忧百姓乐社鼓忘却国耻。
季鹰思莼鲈羞见刘郎;符子过金城浩叹树围。
(符子是桓温的字)
张浚草草北伐兵败符离惜赵括难堪大任;金兵汲汲南侵烽火扬州叹百姓惨遭荼毒。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美芹悲黍;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铁板铜琶。
(郭沫若写辛弃疾)
7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宋代著名词人,号易安居士。
李词分为前后期,词风婉约。
前期多写相思离愁,情感真挚细腻,如《醉花阴》;后期多写孤寂愁苦,词风哀婉凄苦,如《生生慢》。
李清照是一位才华卓异,气质高雅,身份尊贵,词风婉约,前半生生活幸福美满,后半生痛苦哀愁的伟大女词人。
佳节重阳又添一段新愁;销魂黄花复增三分凉意。
丈夫死亡身心憔悴花开无人摘;河山沦陷深情凄惨雁过旧时识。
纤纤玉指,捏住的恰似万钧之笔;盈盈小字,浸润的全是伤悲泪水。
8鲁迅《拿来主义》
鲁迅的那种批判精神。
那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超人意志,一种刚毅果敢、临危不惧的勇士精神。
面对旧社会,面对专制政府,面对流氓歹徒,面对御用文人,鲁迅敢于斗争,并且是直戳痛处、游刃有余。
适当读一点鲁迅的文章,让自己在混沌的现实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鲁迅是一位早年立志学医,中途弃医从文,爱憎分明,敢于战斗,无情揭露批判吃人的礼教和人性的劣根性,深切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闭关媚外皆不可提倡;占有挑选方才叫拿来。
占有宅子不可做孱头昏蛋废物;拿来精髓须辨别鱼翅鸦片烟枪。
9美国弗洛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母亲是孩子自然世界的故乡;父亲是儿童人类世界的律法。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才是成熟的爱;你符合我所以我爱你乃为父爱之本。
母亲教给儿女良知和爱的水平;父亲培养孩子理智及思的水平。
10短文三篇
法国蒙田《热爱生命》
虚度光阴耗费精神;热爱生命完善自身。
乐于生才不苦于死;耽其业方可丰其果。
法国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有《思想录》留于世
人生脆弱一滴水一口气足以失掉生命;思想强大可恢弘可精细竟能囊括宇宙。
思想成就各人的尊严竖起人生的丰碑;名利束缚自己之才情灰颓灵魂之志气。
美国富尔格姆《信条》
人生信条并非政府金科玉律;生活法则仅仅学园公平分享。
分享公平懂礼貌爱收拾养成好习惯;安全健康爱卫生睡午觉拥有好品德。
11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是一位博闻强识(zhì),刚正不阿,再遭受极辱的情况下仍发愤完成巨著的伟大史学家、思想家。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思发愤铸成信史照尘寰。
(郭沫若写司马迁)
文相如顾全大局国为先,武廉颇勇改过错和为贵。
无足智神勇,怎能完璧归赵护国威;非胸怀坦荡,何言负荆请罪将相和。
12班固《苏武传》
十九年北海持节牧羊书人伦大义;千百载志士扼腕扺掌传爱国情操
单于壮其节威逼利诱无可奈何;苏武牧公羊忍饥挨饿心坚似铁。
13范晔《张衡传》著有《后汉书》
善机巧地动仪浑天仪窥天地玄妙;著文章二京赋思玄赋隐志士幽微。
致思天文术学造浑天地动二仪;精通五经六艺作二京思玄两赋.
为文为官为科学文理大家;究天究地究政事思想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