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资料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10
摘要
近期有媒体报道:我省潮汕地区出现了1例因感染创伤弧菌病情危重的患者;8月4日在美国也报道了3名因感染此细菌而死亡的病例。
创伤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盐菌,广泛存在于亚热带海洋中,能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坏疽性伤口感染及败血症,致死、致残率很高,对于慢性肝病、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的危害相当严重。
什么是创伤弧菌?创伤弧菌主要有哪些感染途径?如何降低感染创伤弧菌的风险?本文参考同行相关研究,结合文献资料,整理有关观点,提出对策建议。
创伤弧菌
1.认识创伤弧菌
2.创伤弧菌感染途径
3.创伤弧菌感染临床表现
4.创伤弧菌流行特征
5.相关标准
6.减轻风险手段
7.参考文献
创伤弧菌。
創傷弧菌(Vibrio vulnificus )本文作者:胸腔內科醫師創傷弧菌(V. vulnificus)又稱海洋弧菌,通常生長在溫帶的河流出海口(半鹹水)附近;在美國最大的河口灣--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的研究,這個菌佔總細菌量的8%。
在以過濾器進食有機泥的動物(Filter-feeding shellfish),如蚵或蠔體內,此細菌含量更比環境多兩倍(參考資料1)。
當海水氾濫時,這個原本在海裏的微生物更隨之侵犯陸地生物,比如卡崔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曾造成14個人傷口感染,3名因此死亡(21%)(參考資料2)。
感染創傷弧菌(V. vulnificus)發病的人,大多本身有潛在疾病。
文獻曾經統計原發性創傷弧菌敗血症患者(參考資料3)約31-43% 有酒精性肝硬化.約24-31% 有慢性肝炎,比如B型、C型肝炎.約24-31% 有酒癮(但尚未引起酒精性肝硬化).約12% 有血色素沉積病(hemochromatosis).其他7-8%病人有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病、地中海貧血、慢性腎病或血液淋巴瘤等。
創傷弧菌(V. vulnificus)感染是很要命的。
本篇著重在以原發性敗血症表現的。
這類病人吃了含創傷弧菌(V. vulnificus)且未煮熟的生猛海鮮後發病(見圖1,2),1/3病人在住院的12小時內休克,3/4病人皮膚有著名的出血性水泡。
病人血小板下降,常合併廣泛血管內凝血(DIC),也常合併胃腸道出血。
死亡率大於40%,其他「會好的也不完全」,常併發多重器官衰竭(MOSF)。
圖片說明:美國CDC網站的資料,來自台大薛博仁等醫師的圖/ncidod/EID/vol10no8/images/04-0047_2b.jpg 圖A是75歲肝硬化病人的腿,呈現壞死與出血性水泡,該病人休克、血液培養出創傷弧菌(V. vulnificus);圖B是某45歲尿毒症病人,左手第四指被魚骨傷到,第二天就有創傷弧菌(V. vulnificus)菌血症;圖C是這個病人血液培養出的格蘭陰性弧菌(參考資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