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档案馆建设工程概况表1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1
档 案 室 基 本 情 况 年 报年度填报单位(盖章):单位类别代码:□□□备注:表 号: 档基3表 制表机关: 国家档案局 批准单位: 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 国统制〔2008〕26号有效期至:2012年8月备注:单位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实际报出日期:年月日备注:《档案室基本情况年报》填报说明1.“现有全部专职人员”(第3行),指档案机构的全部固定职工。
数值逻辑对应关系为:第3行=5+6+7=8+9+10+11+12+13+14+15+162.专职人员“文化程度”(第8-16行)各行数字不应少于“档案专业程度” (第17-24行)相对应数字。
例如,“文化程度”中的“大学本科”数不应少于“档案专业程度”中的“大学本科”数。
3.“兼职人员”(第30行),指单位及其内部机构中兼做档案工作的人员。
4. “室存全部档案”(第31-44行)数量是指截止到2011年年底档案室保存档案的累计数。
5. “本年接收档案”(第49-56行)数量是指2011年档案室当年接收2010年度或以前年度档案的数量。
6. “室存全部档案”包括“本年接收档案”,不包括“本年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和“本年销毁档案”。
其逻辑对应关系为:2011年度档案数量 = 2010年度档案数量 + 2011年接收档案数量- 2011年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数量 - 2011年销毁档案数量7. 以卷为保管单位的档案数量填入相应指标栏,各卷中的文件数量不能再累加填入“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栏中,否则造成重复统计。
实行立卷改革的单位,均按“件”填入相应栏目。
实物档案不属于“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统计范围。
8.“案卷排架长度”(第33行),指案卷排列厚度的总和。
单位为米,数量不足1的,按1填报;1以上的数字,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案卷数量与案卷排架长度之间的关系要合理,一般平均每卷1厘米至3厘米之间。
9. “录音磁带、录像磁带、影片档案”(第36行)是以感光材料、磁性材料为载体构成的声像档案。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表评价项目为差的项目,应进行返修。
复测结果:①/①—边±2mm;—±1mm,角+2″;⑦/①—边±1mm;— 0mm,角+3″;引测施工现场的施工标高±0.500m=52.500mm,三个误差在2mm以内。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
水准原始记录一、依据:1.定位轴线控制桩①轴、/轴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
二层①—⑦/—检查意见:经检查,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尺寸、位置准确,符合设计及施工测量放线要求。
①/①—⑦±2mm;—±1mm,角-2″;⑦/①—⑦±2mm;— 1mm,角+1″;本层顶板结构上皮标高4.390m,误差在±2mm以内。
基槽底;①-/-轴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基础底板II段层⑦—/ —轴线-10.2m、-10.8m标高基础底板II段层⑦—/ —轴线-10.2m、-10.8m标高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隐检依据:施工图图号结施-6、7、15 设计变更/洽商(编号:02-C2-004、005、007、008)及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等。
主要材料名称规格/型号:HRB335、HPB235钢筋: Φ22、Φ20、Φ18 、Φ16、Φ12、10、8、 6 。
隐检内容:1、12轴西2.4m-21轴东2.5m/C轴-G轴墙、暗柱、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经清理干净。
2、墙、柱竖向钢筋接头,直径≥18采用滚扎直螺纹连接,已另做隐检;墙Φ12竖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48d(Φ12-580mm)。
3、墙厚度及钢筋规格、型号、数量:180、200厚墙,双排双向Φ12@2006@400;外纵墙竖向筋双排Φ12@200,水平筋双排Φ12@150,呈梅花型布置。
建设工程档案登记方法一、包办单位:北京市城建档案馆二、包办范围:依据市规发 [2003]1475号文,北京市城建档案馆和规区分局区县城建档案机构按照接完工程完工档案范围的区分权限,分级办理工程完工档案登记手续。
北京市城建档案馆负责:城六区在建的建筑和市政工程。
三、申报人:建设单位四、办理程序:1、档案登记前,各建设单位下载相应表格,将需要填写信息填写齐备完好,并在邮件“主题栏”中注明“建设单位 +预定办理(取证)时间”。
表格填写达成后,发送到城建档案馆公共邮箱:。
2、办理工程档案登记的单位须要携带:■建筑工程:建设工程规划允许证、附件及批图;■市政工程:①《规划建议书》及附图;②设计图纸(包含概算);③《建设项目规划允许及其余事项申报表》(市规划委网站下载),填好并加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章;④完工丈量拜托协议(仅限市政地下管线、地下人防和通道工程),填好并加盖建设单位、测绘单位章。
3、档案登记时,建设单位须携带上述资料,到北京市城建档案馆一层大厅档案登记窗口,由工作人员负责著录建设工程档案登记表[ 见附表(一)、(二) ] 。
经查对无误打印两份并加盖“工程完工档案登记专用章” 。
一份由建设单位保留,另一份交予北京市规划委。
4、经过电子邮箱预定超出一周不来办理,视为预定作废。
五、办理(或取证)时间:周一、三全天,9:00-11:30、13:30-17:00、周五9:00-11:30六、办理依照:《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部 90 命令);《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方法》(北京市政府 129 命令)。
建设工程档案登记咨询电话:北京城市建设档案馆城市建设工程办理完工档案登记表(建筑工程)划可号:建位:政:人:通讯地址:登日期::工程名称工程地址位施工位划工期动工:完工:工程名称占地面(划可构数建筑面幢(平方米)投(元)附件上的型地上 /地下(平方米)数不填名称)注注意事:(1)建位需在理建工程划可以前,到市城建档案行工程档案登,盖印有效。
工程概况表(范例)工程概况表编号表C0-1工程名称北京×××工程建设单位北京××大学建设用途现代化管理、办公及学术交流设计单位北京××建筑设计院建设地点北京市××区××路××号监理单位北京××监理公司总建筑面积 41246? 施工单位北京××建设集团一般开工日期 2004年01月10日竣工日期 2005年12月20日情况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类型筏板基础层数地下二层、地上17层、屋顶2层建筑檐高 72.20m地上面积 29206? 地下室面积 12058?框架柱、密肋楼盖、框架梁人防等级 6级抗震等级二级、抗震墙一级地基持力层为沙卵石层,局部为中砂层,?类场地土,筏板式基础,板厚地基与基础度为300-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P8。
柱强度等级:地下室C50,1-12层C40,13层以上C30,最大截面尺寸为柱、内外墙950×950mm;外墙厚度为300mm,内墙厚度为200mm,强度等级13层以下C40,,13层以上C30。
构造梁、板、楼盖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无粘结预应力双向无梁楼盖体系,强度等级C30。
、外墙装饰外墙装饰以面砖为主,片挂式干挂花岗岩石材。
特征内墙装饰内墙装饰以乳胶漆为主,局部房间为壁布吸声墙面和软包墙面。
楼地面装饰地面以现制水磨石为主,大厅为花岗岩,局部房间为树脂类防腐饰面层屋面构造保温层、找平层、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
防火设备一级防火等级,各防火分区以钢制防火门隔开。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只能建筑、通风与空调、电梯机电系统名称其他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城建档案馆和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
档案馆建设标准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07年月日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促进国家档案馆建设,提高国家档案馆建设决策科学化与管理规范化水平,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标准、建设项目评价办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建标[2005]19号)要求,编制《档案馆建设标准》。
《档案馆建设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方针政策,以坚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充分发挥档案事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为宗旨,从我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实用,满足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需要。
《档案馆建设标准》明确了国家档案馆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确定了房屋建筑及用地面积指标,提出了选址与规划布局、档案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建设标准对政府投资的档案馆建设应必须严格执行,对企业投资的可参考适用。
本建设标准系初次编制,在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需要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及时反馈。
有关意见及资料请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邮编100032),以便今后修改时考虑。
本标准编制组成员:主编:郭嗣平、张永慧、赵中新、王雁宾编委:李伯富、刘芸、杨战捷、姜莉、冯朝晖、宋扬、丁德胜、杜山主要起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丁德胜、刘芸、杨战捷、姜莉、郭嗣平目录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 (5) 第三章房屋建筑面积指标 (6) 第四章选址与规划布局 (8) 第五章建筑设计 (9) 附录一省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0) 附录二市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3) 附录三县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建设,提高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制定本标准。
档案馆建设标准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07年月日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促进国家档案馆建设,提高国家档案馆建设决策科学化与管理规范化水平,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标准、建设项目评价办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建标[2005]19号)要求,编制《档案馆建设标准》。
《档案馆建设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方针政策,以坚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充分发挥档案事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为宗旨,从我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实用,满足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需要。
《档案馆建设标准》明确了国家档案馆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确定了房屋建筑及用地面积指标,提出了选址与规划布局、档案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建设标准对政府投资的档案馆建设应必须严格执行,对企业投资的可参考适用。
本建设标准系初次编制,在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需要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及时反馈。
有关意见及资料请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邮编100032),以便今后修改时考虑。
本标准编制组成员:主编:郭嗣平、张永慧、赵中新、王雁宾编委:李伯富、刘芸、杨战捷、姜莉、冯朝晖、宋扬、丁德胜、杜山主要起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丁德胜、刘芸、杨战捷、姜莉、郭嗣平目录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 (5) 第三章房屋建筑面积指标 (6) 第四章选址与规划布局 (8) 第五章建筑设计 (9) 附录一省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0) 附录二市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3) 附录三县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建设,提高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制定本标准。
档案馆建设标准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07年月日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促进国家档案馆建设,提高国家档案馆建设决策科学化与管理规范化水平,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标准、建设项目评价办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建标[2005]19号)要求,编制《档案馆建设标准》。
《档案馆建设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方针政策,以坚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充分发挥档案事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为宗旨,从我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实用,满足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需要。
《档案馆建设标准》明确了国家档案馆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确定了房屋建筑及用地面积指标,提出了选址与规划布局、档案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建设标准对政府投资的档案馆建设应必须严格执行,对企业投资的可参考适用。
本建设标准系初次编制,在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需要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及时反馈。
有关意见及资料请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邮编100032),以便今后修改时考虑。
本标准编制组成员:主编:郭嗣平、张永慧、赵中新、王雁宾编委:李伯富、刘芸、杨战捷、姜莉、冯朝晖、宋扬、丁德胜、杜山主要起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丁德胜、刘芸、杨战捷、姜莉、郭嗣平目录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 (5) 第三章房屋建筑面积指标 (6) 第四章选址与规划布局 (8) 第五章建筑设计 (9) 附录一省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0) 附录二市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3) 附录三县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建设,提高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制定本标准。
档案馆建设标准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07年月日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促进国家档案馆建设,提高国家档案馆建设决策科学化与管理规范化水平,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标准、建设项目评价办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建标[2005]19号)要求,编制《档案馆建设标准》。
《档案馆建设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方针政策,以坚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充分发挥档案事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为宗旨,从我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实用,满足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需要。
《档案馆建设标准》明确了国家档案馆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确定了房屋建筑及用地面积指标,提出了选址与规划布局、档案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建设标准对政府投资的档案馆建设应必须严格执行,对企业投资的可参考适用。
本建设标准系初次编制,在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需要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及时反馈。
有关意见及资料请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邮编100032),以便今后修改时考虑。
本标准编制组成员:主编:郭嗣平、张永慧、赵中新、王雁宾编委:李伯富、刘芸、杨战捷、姜莉、冯朝晖、宋扬、丁德胜、杜山主要起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丁德胜、刘芸、杨战捷、姜莉、郭嗣平目录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 (5) 第三章房屋建筑面积指标 (6) 第四章选址与规划布局 (8) 第五章建筑设计 (9) 附录一省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0) 附录二市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3) 附录三县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建设,提高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制定本标准。
档案馆建设标准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07年月日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促进国家档案馆建设,提高国家档案馆建设决策科学化与管理规范化水平,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标准、建设项目评价办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建标[2005]19号)要求,编制《档案馆建设标准》。
《档案馆建设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方针政策,以坚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充分发挥档案事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为宗旨,从我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实用,满足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需要。
《档案馆建设标准》明确了国家档案馆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确定了房屋建筑及用地面积指标,提出了选址与规划布局、档案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建设标准对政府投资的档案馆建设应必须严格执行,对企业投资的可参考适用。
本建设标准系初次编制,在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需要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及时反馈。
有关意见及资料请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邮编100032),以便今后修改时考虑。
本标准编制组成员:主编:郭嗣平、张永慧、赵中新、王雁宾编委:李伯富、刘芸、杨战捷、姜莉、冯朝晖、宋扬、丁德胜、杜山主要起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丁德胜、刘芸、杨战捷、姜莉、郭嗣平目录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 (5) 第三章房屋建筑面积指标 (6) 第四章选址与规划布局 (8) 第五章建筑设计 (9) 附录一省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0) 附录二市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3) 附录三县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建设,提高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制定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