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市场情况调研报告2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27
北京的旅游环境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竞争力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以及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以北京旅游的环境承载力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北京旅游存在的问题,从而若干提升旅游竞争力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竞争力一、北京的旅游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一)现状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北京旅游业蓬勃发展,由单纯的外事接待工作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
1978年-2009年,全市累计接待海外游客5764万人次,年均增长25.8%;旅游创汇累计达到615.2亿美元,年均增长12.5%。
.当前,北京旅游产业要素日趋配套,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已成为北京国民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旅游产业的增长速度始终高于全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己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亮点和拉动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1、北京旅游资源特征北京旅游资源有五个基本特点:一是历史久远,可谓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成发展之缩影,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的完整性。
二是遗存丰富,品位居首,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性。
三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千秋各异,交相辉映,具有旅游内涵构成的完美性。
四是北京古都,保存完整,城墙内外古建筑成群,且高楼大厦林立,现代设施完备,具有古都风韵和现代城市气息的协调性。
2、北京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旅游企业是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媒介,它直接参与旅游竞争,是旅游竞争的操作者,其竞争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该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大小。
旅游企业的规模、发展战略、目标、经营策略、企业自我积累和发展机制等的形成无疑对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尤其是旅游企业间的竞争是否合理、公平、有序,大中小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竞争机制是否有效等与竞争能力有很密切的关系。
北京现有星级饭店617座,星级饭店遍布全市,综合接待能力不断加强。
旅行社554个,其中国际旅行社166个,国内旅行社388个,有21个主要语种的导游人员5000多人,形成了业务遍及全球市场。
北京休闲市场调查报告休闲,是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是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多样化选择。
从休闲方式看,包括积极休闲,比如旅游、度假、健身、进行体育活动、看电影等,还包括消极消闲,比如睡觉、打牌等。
旅游是休闲的一种积极方式,度假又是旅游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离开日常工作、生活环境,到另一个地方,让身心得到放松,使精神愉悦,期间可以有一些观光活动和各类娱乐活动,但主要是在一地的停留,以休闲放松为主。
休闲度假的时间可长可短,长的比如带薪休假,其次是黄金周,最短的是周末双休日,假期的长短影响人们出游的距离和停留时间,对于北京市民郊区休闲度假市场来说,主要研究的就是市民在黄金周和周末到北京周边区县的休闲度假行为。
这里的度假就是人们把闲暇时间用于出游,出游原因或许看重的是良好的自然环境,或许是一种乡村感觉,或许是一种消遣娱乐方式。
为了了解北京市民的郊区出游行为偏好,我们特别进行了一次调查。
考虑到郊区出游的主要人群为有车一族,调查对象也以有车族为主。
一、北京休闲度假市场的发展背景1、收入水平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人均超过1000美元,旅游需求将急剧膨胀,但主要是观光性旅游需求。
人均达到2000美元将基本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多样化的选择,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就会普遍产生。
北京目前人均收入已经超过3500美元,休闲度假的需求已经非常现实,从消费能力上也具备了相应的经济能力。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2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70亿元,占到60%。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7.8元,实际增长11.5%,人均消费支出为12200.4元,实际增长8.6%。
农民人均纯收入7172元,实际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86元,实际增长3.9%。
2004年北京接待国内旅游者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6.8%;旅游收入1145亿元,增长62.2%。
2019年北京市旅游业发展报告简析:附北京市旅游收入、旅游人次、入境游及旅游消费结构[图]改革开放42年,北京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拓展,服务供给体系逐步健全,旅游产品日趋丰富,服务品质显著提升,北京旅游业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2015年~2019年北京市生产总值统计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北京市国内旅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并成为支撑北京旅游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2019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6224.6亿元,增长5.1%;接待游客总人数3.2亿人次。
2015年~2019年北京市国内旅游人数统计资料来源:北京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2015年~2019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资料来源:北京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一、国内旅游市场保持增长2019年北京市国内旅游总人数31833.0万人次,增长3.7%;国内旅游总收入5866.2亿元,增长5.6%。
市民在京游市场增长好于外省来京游市场。
其中外省市来京旅游人数19267.2万人次,旅游收入5306.9亿元,北京市民在京游人数12565.7万人次,;旅游收入559.2亿元。
2015年~2019年北京市国内旅游总人数资料来源:北京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2015年~2019年北京市国内旅游总收入资料来源:北京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一)外省来京旅游情况1、外省市来京旅游现状2019年外省市来京旅游人数19267.2万人次,增长1.5%;旅游收入5306.9亿元,增长4.5%;人均消费2754.4元,增长2.9%。
2015年~2019年外省市来京旅游人数统计资料来源:北京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2015年~2019年外省市来京旅游收入统计资料来源:北京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2、花费构成2019年外省来京游客花费构成中,购物占比最高,达31.8%,其次是餐饮和住宿,占比分别为21.1%和19.1%,三者合计占比为72.0%;长途交通占比11.8%,景点游览占比9.2%,市内交通占比4.2%,娱乐占比2.0%;邮电通讯和其他占比较低,分别为0.2%和0.8%。
京郊休闲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京郊休闲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并把其作为全省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重点,加快发展。
为摸清北京休闲旅游发展状况和有效借鉴其成功的发展经验,制定提出我省休闲旅游发展战略和举措,按照省政府领导要求,省旅游局吕力副巡视员带领规划、法规两处于9月8日至12日赴北京专题就京郊休闲旅游进行了学习考察。
考察组先后与北京市旅游局以及昌平、怀柔、平谷等区旅游局进行座谈,并实地考察了部分休闲旅游景区,同时在河北驻京旅游咨询中心召集北京部分自驾车俱乐部和旅游媒体负责人就河北休闲旅游发展问题进行了座谈和研讨。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京郊休闲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北京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大自然孕育了北京郊区风光旖旎的秀山丽水。
近年来,北京郊区县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带动,坚持多方参与、规范管理的原则,大力开发建设以乡村民俗、会议会展、温泉养生和自然生态等为主题的多类型休闲旅游产品,京郊休闲旅游业迅速崛起。
2007年房山、通州、顺义、门头沟、昌平、大兴、怀柔、平谷、密云、延庆等10个郊区县共接待游客667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00亿元,分别占北京全市的45%和5%。
一是注重规划引导。
北京先后制定实施了《“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和《郊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在完善提升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休闲度假、现代娱乐、商务和会展旅游产品,把北京郊区建设成为本市居民和周边地区度假者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发展双休日旅游和黄金周旅游的重要基地,成为连接周边热点旅游区点的重要通道。
北京郊区旅游,近十年年来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已经构筑了“城市—郊区—乡村—田野”的休闲空间体系和“观光、休闲、参与、体验”的内容与特色。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北京郊区旅游正在向“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方向发展。
2024年北京旅游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和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
本报告旨在对北京旅游市场进行分析,以了解该市场的规模、特点和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旅游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
游客数量从去年的X万人次增至今年的Y万人次,增长率达到Z%。
这显示了北京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不断提升。
3. 游客特点3.1 国内游客北京吸引了大量的国内游客,其中主要特点如下:•多元化需求:国内游客对北京的需求非常多样化,包括历史文化遗址、自然风光、购物和美食等方面的需求。
•家庭出游:家庭游成为国内游客的主要出游方式。
他们更注重旅游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节假日集中:国内游客的到访多集中在节假日,如春节、清明节和国庆节等。
3.2 国际游客北京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主要特点如下:•文化交流:许多国际游客来到北京是为了体验中国的文化,参观历史名胜和博物馆等。
•商务旅游:与此同时,许多国际游客也是为了商务会议和参观考察等目的来到北京的。
•长期停留:相对于国内游客,国际游客更倾向于在北京停留较长时间,探索更多的景点和体验更多的文化活动。
4. 发展趋势4.1 新兴旅游业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北京旅游市场涌现出一些新兴业态,如在线旅游平台、共享经济模式等。
这些新兴业态推动了旅游市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4.2 文化体验旅游随着游客需求的变化,文化体验旅游逐渐成为北京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方向。
游客期待通过参与文化活动、观赏传统表演和体验地方特色,来了解更多的当地文化。
4.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作为中国的国家首都,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旅游市场也在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例如推广环保旅游、提倡低碳交通等。
5. 结论北京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市场特点是多元化需求和不同游客类型之间的差异。
同时,新兴旅游业态的出现以及文化体验旅游的兴起也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contents •引言•旅游市场现状分析•旅游产品与服务调查•旅游目的地调查•旅游行业挑战与机遇•旅游调查结论与建议目录01引言010204目的和背景了解旅游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为旅游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03调查范围调查方法数据分析030201调查范围和方法02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全球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保持稳定。
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等国家的旅游市场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旅游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旅游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升,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消费者需求和行为特征全球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传统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酒店集团等多元化市场主体竞争激烈。
大型跨国旅游集团如携程、Expedia等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全球旅游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新兴市场主体如Airbnb、Uber等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不断颠覆传统旅游市场格局。
010203竞争格局和主要参与者03旅游产品与服务调查旅游产品种类和特点01020304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主题旅游产品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评价服务质量评价01游客满意度调查02投诉处理情况03价格策略分析研究旅游产品的定价策略,包括成本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和需求导向定价等。
优惠政策介绍介绍旅游企业为吸引游客而采取的优惠措施,如折扣、免费赠送等。
价格敏感度调查了解游客对旅游产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为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提供依据。
价格策略和优惠政策03020104旅游目的地调查热门旅游目的地排名和特点排名前十的旅游目的地特点分析游客对目的地的评价和反馈游客评价大部分游客对热门旅游目的地的评价较高,认为这些目的地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同时,游客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如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设施建设等。
游客反馈通过调查问卷和在线评论等方式,我们收集了大量游客的反馈意见。
其中,游客最关心的问题包括旅游安全、交通便利、餐饮住宿、景点质量等方面。
二客源市场分析客源市场包括海外来京市场、国内来京市场和北京市民外出旅游三部份。
对这些市场的客源地分布和旅游者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是编制旅游规划的基础工作之一。
1 海外客源市场分析(1)北京市海外客源市场的分布13台港澳、日本、美国、韩国、西欧(特别是德语区国家)、俄罗斯、东南亚始终是北京市的主要客源地。
图 2.1 表示了1998 年各个国家在北京国际客源市场中所占的比重。
可以看出日本、美国和德国是最主要的三个客源国,1998 年它们的游客总量达78 万,占整个国外游客总量的35.44%。
图2.1 北京市主要海外客源市场的分布按洲际来计算,亚洲是北京第一大洲际客源市场,占北京海外市场份额的50%以上,欧洲各国来京人数总量持续稳步增长,名列第二,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要客源过的北美洲市场近年来有明显增幅,约占海外市场份额的13%,大洋州目前虽然占领市场份额较少,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很有潜力,保持较好长势。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陆续浮现停滞或者倒退,影响到这些国家的出游能力。
欧洲地区(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和北美地区(主要指美国和加拿大)近几年游客人数向来保持上升态势。
表2.1 1990 -1998 年北京市东南亚和欧美客源市场的比较(万人次)年份地区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东南亚 5.37 8.49 12.34 16.31 18.16 21.58 26.09 26.20 9.96欧美20.51 28.10 38.11 44.55 44.55 45.78 50.73 54.47 66.48资料来源:1998 年度旅游统计分析报告,北京市旅游局规划统计处。
北京的主要国际客源市场在1992 和1993 年迅速膨胀,1995 年以后,各国来京旅游人数都有所下降或者增长势头有所减缓。
国际旅游市场在稳定中缓慢增长甚至浮现滞长,反映了北京市旅游吸引力需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需进一步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