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钙蛋白I(<0.04ng/ml):cTnI和cTnT是临床诊断心 肌损伤尤其是心肌梗死灵敏性和特异性最好的生物标志物, 在起病3-4h后升高,cTnI于11-24h达高峰,7-10天降 至正常,cTnT于24-48h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 肌红蛋白(Myo)在诊断心肌损伤时具有高度的临床敏感 性,但其心肌特异性不高,于起病后2h后升高,12h内达 高峰,24-48h内恢复正常。 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25u/l),增高意义 同cTn
肿瘤标志物监测
甲胎蛋白(AFP)(<10.9ng/ml)对诊断肝脏及滋养细 胞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
癌胚抗原(CEA)(<5.0ng/ml)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 血清癌抗原15-3测定(CA15-3)(<31.3u/ml)是一 种乳腺癌相关抗原
血清癌抗原125测定(CA125)(<35u/ml)是卵巢癌相关 抗原
碱性磷酸酶(ALP)(42-141u/l):为胆汁淤积的酶学指标;在骨骼组织 者,ALP由造骨细胞产生,骨病时血ALP增高
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10-50u/l)γ-GT主要分布于整个胆管系统, 当肝内γ-GT合成增多或胆汁排泄受阻时,可引起血清γ-GT增高。
单胺氧化酶(MAO):测定MAO能反映肝脏纤维化的程度
绝对增多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 源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血液一般检查
生理情况下,周围血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109/L, 白细胞计数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50-70%):增多见于急性感 染、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④急性中 毒⑤恶性肿瘤⑥药物作用等;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感 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理化损伤等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0.0-5.0%):增多见于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②寄生虫病③皮肤病等;减少其临床 意义较小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0.0-1.0%):①变态反 应性疾病②血液病③恶性肿瘤;减少其临床意义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