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计学》真题及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159.50 KB
- 文档页数:14
二○一六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学校医务室对全校教师的血压进行了调查,该血压数据属于()。
A.定性数据B.定量数据C.分类变量D.实验数据2.下列不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A.分层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街头拦访3.局领导欲了解本单位退休职工医药费支出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4.课题组于2015年底在辖区内抽样调查了1000家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
下列最适合用来描述小微企业利润数据特征的图形是()。
A.直方图B.条形图C.饼图D.散点图5.某商品销售量的算术平均数为257,方差为647,则该商品销售量的离散系数为()。
A.25739.72%647=B.6472.52257=C10.10=D9.90%=6.参数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去估计总体的参数。
总体参数是一个()。
A. 统计量B. 随机变量C. 未知的量D. 已知的量7.采用不重置抽样的方法,从全校1000名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调查其平均生活费用支出情况。
根据以往调查可知总体方差σ²为100,则样本均值的方差为( )。
A.n σ= B.2100100n σ=C.1000100110001N n n N σ--•=•-- D.21001000100110010001N n n N σ--•=•-- 8.为了估计某大学学生的平均身高,已求得其95%的置信区间为(159 cm ,173 c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点估计值为166 cmB. 点估计值为159 cmC. 点估计值为173 cmD. 点估计值为160 cm9.“有效性”是统计学家评价估计量的一个标准,它是指( )。
2016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学校医务室对全校教师的血压进行了调查,该血压数据属于()。
A.定性数据B.定量数据C.分类变量D.实验数据2.下列不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A.分层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街头拦访3.局领导欲了解本单位退休职工医药费支出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4.课题组于2015年底在辖区内抽样调查了1000家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
下列最适合用来描述小微企业利润数据特征的图形是()。
A.直方图B.条形图C.饼图D.散点图8.为了估计某大学学生的平均身高,已求得其95%的置信区间为(159 cm,173 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估计值为166 cmB.点估计值为159 cmC.点估计值为173 cmD.点估计值为160 cm9.“有效性”是统计学家评价估计量的一个标准,它是指()。
A.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B.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C.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总体的参数D.点估计量的值与被估参数的值相等1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推断精度的提高,所需样本量()。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2.经初步核算,2015年我国某地区的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它是()。
A.环比发展速度B.环比增长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13.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是时间序列的四种构成成分。
根据乘法模型,要测定某种成分的变动,只须从原时间序列中()。
A.乘上其他影响成分的变动B.除去其他影响成分的变动C.加上其他影响成分的变动D.减去其他影响成分的变动14.从趋势方程中可以得出()。
A.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Y增加0.73个单位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Y减少0.73个单位C.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增加0.73个单位D.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0.73个单位15.某家具市场销售额各季度的季节比率分别为115%、80%、135%和70%。
一、单项选择题1在抽样推断中,总体参数是一个()。
[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A.随机变量B.已知的量C.统计量D.确定的量【答案】D【解析】参数往往可以决定总体特征,是一个确定的常量,但在实际研究中,由于总体数据通常是未知的,所以参数是未知的,需要研究人员通过统计推断进行估计。
2统计年鉴中2016年全国各大城市的人均家庭收入数据属于()。
[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A.定类数据B.定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答案】C【解析】根据所描述现象与时间的关系,统计数据可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其中,截面数据是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获得的不同空间的数据,用于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
比如,2020年我国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时间序列数据是在不同时间收集到的同一对象的数据,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比如2010~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3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1000台手机组成的一个样本表明,国外产手机的价格明显高于国产的手机”。
这一结论属于()[湖南师范大学2018研]A.对样本的描述B.对总体的推断C.对样本的推断D.对总体的描述【答案】B【解析】推断统计指的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本题通过1000台手机的样本信息,得出“外国产手机的价格明显高于国产的手机”的结论,属于对总体的推断。
4在教学评估中,某省三所高校的等级分别是优秀、良好、及格,则“等级”是()。
[浙江工商大学2017研]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答案】A【解析】“等级”属于顺序数据,只能用文字来描述,因此是品质标志,其标志值为“优秀”“良好”“及格”。
5下面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山东大学2015研]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顺序数据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答案】A【解析】描述统计是通过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并对数据的分布状态、总体特征和随机变量之间关系进行描述的方法。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主编:杨群I / 43目录习题部分 ................................................ . (2)第1章导论 ................................................ .............. 1 第2章数据的搜集 ................................................ ........ 2 第3章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 .. 3 第4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 .. 4 第5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 .... 7 第6章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8 第7章参数估计 ................................................ .......... 9 第8章假设检验 ................................................ ......... 11 第9章分类数据分析 ................................................ ..... 12 第10章方差分析 ................................................ ........ 14 第11章一元线性回归 ................................................ .... 15 第12章多元线性回归 ................................................ .... 17 第13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 (xx)年龄 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 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 A.年龄 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xx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个家庭万个家庭个家庭的人均收入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2016考研数学(一)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研复习最重要的就是真题,所以跨考教育数学教研室为考生提供2016考研数学一的真题、答案及部分解析,希望考生能够在最后冲刺阶段通过真题查漏补缺,快速有效的备考。
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设{}n x 是数列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lim n n x a →∞=,则221lim lim n n n n x x a +→∞→∞==(B )若221lim lim n n n n x x a +→∞→∞==,则lim n n x a →∞=(C )若lim n n x a →∞=,则321lim lim n n n n x x a -→∞→∞==(D )若331lim lim n n n n x x a -→∞→∞==,则lim n n x a →∞=【答案】(D )(2)设211()23x x y e x e =+-是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x y ay by ce '''++=的一个特解,则 (A )3,2,1a b c =-==-(B )3,2,1a b c ===- (C )3,2,1a b c =-== (D )3,2,1a b c === 【答案】(A )【解析】将特解代入微分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得出3,2,1a b c =-==-。
故选A 。
(3)若级数1nn n a x∞=∑在2x =处条件收敛,则x =3x =依次为幂级数1(1)n n n na x ∞=-∑的( )(A )收敛点,收敛点 (B )收敛点,发散点 (C )发散点,收敛点 (D )发散点,发散点 【答案】(A ) 【解析】因为级数1nn n a x∞=∑在2x =处条件收敛,所以2R =,有幂级数的性质,1(1)nnn na x ∞=-∑的收敛半径也为2R =,即13x -<,收敛区间为13x -<<,则收敛域为13x -<≤,进而x =3x =依次为幂级数1(1)nnn na x ∞=-∑的收敛点,收敛点,故选A 。
统计学试题库和试题库答案及解析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题库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是指()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 、进行调查的时间C 、调查工作的期限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A 、全距B 、平均差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A 、扩大为原来的3倍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A 、576户B 、144户C 、100户D 、288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B 、 510C 、 500D 、490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C 、组中值能取整数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9、n X X X ,,,21 是来自总体),(2σμ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分布 A 、),(2σμN B.、)1,0(N C.、),(2σμn n N D 、),(2n N σμ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A 、估计标准误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C 、相关系数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2016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计学》真题及详解2016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计学》真题(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面哪种调查方式的样本不是随机选取的()。
(分数:2.00)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判断抽样√【解析】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均属于概率抽样,也称随机抽样,是指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而判断抽样属于非概率抽样,是指研究人员根据经验、判断和对研究对象的了解,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单位作为样本,而不是随机抽取的。
2.为了解小区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
这种数据收集方法是()。
(分数:2.00)A.面访式问卷调查√B.实验调查C.观察式调查D.自填式问卷调查【解析】面访式问卷调查是指现场调查中调查员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调查员提问、被调查者回答的调查方式。
3.为了研究多个不同变量在不同样本间的相似性,适合采用的图形是()。
(分数:2.00)A.环形图B.茎叶图C.雷达图√D.箱线图【解析】C项,雷达图是显示多个变量的常用图示方法,它也可以研究多个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
A 项,环形图可以显示多个样本各部分所占的相应比例,从而可对多个样本的构成进行比较研究;B项,茎叶图用于反映原始数据分布;D项,箱线图主要用于反映数据分布的特征,还可以对多组数据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
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分数:2.00)A.68%的数据√B.95%的数据C.99%的数据D.100%的数据【解析】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经验法则表明:①约有68%的数据落在平均数±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②约有9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③约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统计学习题目录第一章绪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五章参数估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六章假设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七章方差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八章非参数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十章多元统计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十二章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第十三章统计决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第十四章统计质量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第一章绪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推断统计学研究(D)。
A.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B.数据加工处理的方法C.统计数据显示的方法D.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2. 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学派是( D )。
2016年统计学习指导(习题及答案)篇一:2016统计学复习题已整理选择题、判断题按拼音排序单选题1.2.3.4.5.6.7.8.9. HD公司各月末工人人数资料为:三季度平均人数为( A .99)。
r的取值范围为( D.-1,1 )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又可分为(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按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 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17%)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A.基期质量指标)编制统计报表时,如果表中某项不应有数字,则在表中用( D.“—”表示)编制质量指标指数一般采用( D.报告期数量指标 )作同度量因素。
10.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D.报告期数量指标)11. 变量数列(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12. 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 D.等于100% )。
13. 变量之间的关系按相关程度可分为( 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不相关)14. 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全距 )。
15. 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B.离中程度)16. 产品产量增长5%,单位成本减少5%,则总成本( A、下降% )17.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C.用样本来推断总体)。
18. 抽样推断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B、随机原则)19. 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和极限误差的关系是(B、前者高说明后者大)20. 次数密度是指( B、各组单位组距所占的次数)。
21. 从统计设计所包括的工作阶段来讲,统计设计可分别( A.全过程设计和单阶段设计)。
22. 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则生产总费用( B.减少 )。
23. 当平均数不相等时,比较代表性大小的指标是( D、标准差系数)24. 登记性误差( C、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 )25. 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其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选择题:1、西方统计学认为近代统计学之父是( B )。
A 、威廉·配弟B 、阿道夫·凯特勒C 、海尔曼·康令D 、约翰·格朗特 2、平均数指标反映了同质总体的( A )。
A 、集中趋势B 、离中趋势C 、变动趋势D 、分布特征3、某变量数列经分组整理后绘制直方图如下,从图中我们可以判断该分布的众数值是( C )。
A 、 44B 、46C 、 48D 、52 4、某地区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 B )。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5、假如各个标志值都扩大3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50%,则平均数( A )。
A.扩大3倍B.减少到原来的50%C.不变D.无法确定6、某地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比1995年增长53.5%,1999年比1995年增长40.2%,则2000年比1999年增长( A )。
A 、9.5%B 、13.3%C 、33.08%D 、无法确定7、某地区职工工资水平本年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工资总额增加了( B )。
A 、7% B 、7.1% C 、10% D 、11% 8、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 A )。
A 、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B 、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C 、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D 、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9、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1011qp qp k p 说明了( A )。
A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B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C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D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10、在500个抽样产品中,有95%的一级品,则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一级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A )。
A 、0.9747%B 、0.9545%C 、0.9973%D 、0.6827%1、如果协方差02<xy σ,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B )。
2016年统计学习指导(习题及答案):篇一:2016统计学复习题已整理选择题、判断题按拼音排序单选题1.2.3.4.5.6.7.8.9. HD公司各月末工人人数资料为:三季度平均人数为( A .99)。
r的取值范围为( D.【-1,1】)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又可分为(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按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 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17%)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A.基期质量指标)编制统计报表时,如果表中某项不应有数字,则在表中用( D.“—”表示)编制质量指标指数一般采用( D.报告期数量指标 )作同度量因素。
10.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D.报告期数量指标)11. 变量数列(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12. 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 D.等于100% )。
13. 变量之间的关系按相关程度可分为( 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不相关)14. 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全距 )。
15. 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B.离中程度)16. 产品产量增长5%,单位成本减少5%,则总成本( A、下降0.25% )17.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C.用样本来推断总体)。
18. 抽样推断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B、随机原则)19. 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和极限误差的关系是(B、前者高说明后者大)20. 次数密度是指( B、各组单位组距所占的次数)。
21. 从统计设计所包括的工作阶段来讲,统计设计可分别( A.全过程设计和单阶段设计)。
22. 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则生产总费用( B.减少 )。
23. 当平均数不相等时,比较代表性大小的指标是( D、标准差系数)24. 登记性误差( C、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 )25. 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其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2016年山东省统计师考试:统计调查方案考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以下是2005年全国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请根据该表数据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表3-1 2005年国民储蓄率为()%。
A.46.6B.48.2C.47.4D.46.92.现金折扣125万元、销售折让135万元。
该企业上述业务计入当月财务费用的金额为__万元。
A.125B.130C.135D.1453.某工业企业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一批,该批废品的成本构成为:直接材料3200元,直接人工4000元,制造费用2000元。
废品残料计价500元已回收入库,应收过失人赔偿款1000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废品的净损失为__元。
A.7700B.8700C.9200D.107004.下列各项中,不应列入企业期间费用的是__。
A.向受托方支付的代销商品手续费B.给予购货方的销售折让C.为购买材料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的银行手续费D.赊购商品时取得的现金折扣5. (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某公司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余额如下:资产总计为6000000元,其中流动资产2000000元,负债总计2000000元,其中流动负债1600000元。
假定本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500000元,款项已经存入银行。
(2)企业从外地购入甲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20元;乙材料4000千克,每千克10元,增值税额10200元。
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甲乙两种材料的货款及运杂费5000元,运杂费按材料重量比例进行分摊。
(3)向希望小学捐款30000元,已从银行存款账户支付。
(4)企业本年销售收入1000000元,企业增值税额为170000元,款项已收并存入银行。
统计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整个统计工作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统计学B、统计数据搜集C、统计分析D、统计数据的整理2、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A、统计数据的搜集B、统计数据的整理:C、统计数据的发布D、统计数据的分析3、某班三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8分、84分和95分,这三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4、某管理局有20个下属企业,若要调查这20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20个企业B、20个企业的每个职工C、20个企业的全部职工D、20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5、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C、应用统计D、推断统计6、()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
A、理论统计B、描述统计C、推断统计D、应用统计"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学( )A、主要特征是研究数据B、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C、研究方法为演绎与归纳相结合D、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E、研究有具体实物或计量单位的数据2、数学()A、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的发展提供数学基础B、研究具体的数量规律C、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D、研究方法为纯粹的演绎E、研究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抽象的数三、填空题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2、统计过程的起点是_________,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______________。
3、统计数据的分析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为什么统计方法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要求举三个例子且不与教科书上的例子雷同)…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了%,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A、%B、%C、%D、%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3、将全班学生划分为“男生”和“女生”,这里采用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比尺度B、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4、将全班学生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里采用的数据计量尺度为()A、定类尺度B、定距尺度C、定序尺度D、定比尺度5、昆明市的温度为260C与景洪市的温度310C相差50C,这里采用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距尺度B、定类尺度C、定比尺度D、定序尺度6、张三的月收入为1500元,李四的月收入为3000元,可以得出李四的月收入是张三的两倍,这里采用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序尺度B、定比尺度C、定距尺度D、定类尺度7、一次性调查是指()A、只作过一次的调查B、调查一次,以后不再调查C、间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调查D、只隔一年就进行一次的调查)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无区别B、是毫无关系的两个概念C、不可能是一致的D、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9、下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10、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11、对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A、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B、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C、昆明市的一个百货商店D、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每一位工作人员(1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A、全国人口B、每一个人C、每个人的性别D、每个人的年龄1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为()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1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15、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方便16、()是对事物最基本的测度。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统计总体具有的特点是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5.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构成要素有6个,即指标名称、数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范围、空间范围。
6.职工的文化程度是品质标志,工龄是数量标志。
7.企业的机器台数和职工人数是属于离散变量,而固定资产原值和销售收入是连续变量。
8.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生产情况,总体是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9.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设备状况,总体是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10.学生的性别、民族属于品质标志,而学生的身高、体重是数量标志。
11.统计指标的概念完整表述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12.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二、判断题1.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是可以变换的,指标与标志也是可以变换的。
( T )2.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这是统计指标。
( F )3.总体单位的特征用指标来说明,总体的特征用标志来说明。
( F )4.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T )5.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 F )6.指标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计算而得到。
( T )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年龄”是变量。
(T )8.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中,班级名称和学生姓名都是可变标志。
( F )9.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成绩”是连续变量,“85分”是变量值。
( F )10.某企业职工的姓名、民族、年龄、工种等都是品质标志。
( F )11.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F )三、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B人类生活现象的数量方面 C自然科学研究的数量方面 D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2.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A )。
《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总论1.统计的三种涵义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2.统计工作必须涉及:为谁统计、由谁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等基本问题.3.统计工作具有: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信息职能.4.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按资料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按统计资料的时间属性不同,分为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按统计资料所涵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抽样资料. .统计资料具有时间、空间和数据三个要素。
5.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按照发展阶段和侧重点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按照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6.简述统计研究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统计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统计研究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归纳推断法,统计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步骤。
第2章统计计量1.四种具体的计量水准分别是列名水准、顺序水准、间隔水准、比例水准;其中属性水准包括列名水准和顺序水准,数量水准包括间隔水准和比例水准.2. 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总体内容与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两大类.3.数量指标由于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按反映的计量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流量指标和存量指标(或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所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为平均指标。
4.质量指标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
5..统计指标设计一般应遵循哪些准则?统计指标设计一般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1)统计指标的名称、涵义要有理论依据。
(2)统计指标必须有明确的计算口径。
(3)统计指标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
(4)统计指标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
6.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应遵循哪些原则?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1.必须明确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目的,2.必须明确基本统计指标和分类指标。
一、单选题1.下列指数中属于“静态指数”的是A.工业生产指数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空间价格指数D.股价指数2.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2013年为103.5%,2014年为104%,2016年为105%,2016年对于2012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15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A.103%;B.101%;C.104.5%;D.113%3.对于包含四个构成因素(T、S、C、I)的时间序列,以原数列各项数值除以移动平均值(其平均项数与季节周期长度相等)后所得比率A.只包含趋势因素;B.只包含不规则因素;C.消除了趋势和循环因素;D.消除了趋势和不规则因素4.用最小二乘法作回归分析时提出了各种基本假定,这是为了A.使回归方程更简化;B.得到总体回归系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C.使自变量更容易控制D.使因变量更容易控制5.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综合指标D.质量指标6.用原始资料平均法求季节比率,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平均数,是为了消除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7.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成年松树的高度。
该研究需要随机抽取250颗成年松树并丈量他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该研究所感兴趣的变量是A.森林公园中松树的年龄B.森林公园中松树的高度C.森林公园中松树的数量D.森林公园中树木的种类8.对数据对称性的测度是A.偏态系数B.峰度系数C.变异系数D.标准差9.以下关于指数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方向和程度B.反映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C.综合反映现象发展的相对规模水平D.可通过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10.某商场计算期销售总额为基期的104.5%,价格平均下降了5%,则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应为A.4.5%;B.0.5%;C.9.5%;D.10%11.某地区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则可推断该地区的物价指数为A.9%;B.8.1%;C.109%;D.108.1%12.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统计学(高起本)2016下半年期末考试统计学(高起本)2016下半年期末考试1. ( 单选题 ) 描述统计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本题3.0分)A、如何取得所需要的数据B、如何用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C、如何描述数据的一般特征D、如何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对总体假设是否成立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32. ( 单选题) 收集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利用统计图展示CPI,利用增长率计算CPI的走势,这种统计方法是。
(本题3.0分)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客观统计D、心理统计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3. ( 单选题) 某小学六年级8个班的学生人数由少到多依次为34人、34人、34人、34人、36人、36人、37人、37人,其中位数为。
(本题3.0分)A、 34B、 35C、 36D、 37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4. ( 单选题) 下面一组数据为9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单位:元):750;780;850;960;1080;1250;1500;1650;2000;则中位数为。
(本题3.0分)A、 750B、 72225C、 1500D、 2000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5. ( 单选题 ) 2010年某省8个地市的财政支出(单位:万元)分别为:59000 50002 65602 664507 80007 80007 80001 3210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万元。
(本题3.0分)A、 78000B、 72225C、 66450D、 75894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6. ( 单选题 ) 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是。
(本题3.0分)A、众数B、中位数C、均值D、几何平均数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37. ( 单选题 ) 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水平。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
2016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统计学》真题
(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
1.下面哪种调查方式的样本不是随机选取的()。
(分数:
2.00)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判断抽样√
【解析】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均属于概率抽样,也称随机抽样,是指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而判断抽样属于非概率抽样,是指研究人员根据经验、判断和对研究对象的了解,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单位作为样本,而不是随机抽取的。
2.为了解小区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
这种数据收集方法是()。
(分数:2.00)
A.面访式问卷调查√
B.实验调查
C.观察式调查
D.自填式问卷调查
【解析】
面访式问卷调查是指现场调查中调查员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调查员提问、被调查者回答的调查方式。
3.为了研究多个不同变量在不同样本间的相似性,适合采用的图形是()。
(分数:
2.00)
A.环形图
B.茎叶图
C.雷达图√
D.箱线图
【解析】
C项,雷达图是显示多个变量的常用图示方法,它也可以研究多个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
A 项,环形图可以显示多个样本各部分所占的相应比例,从而可对多个样本的构成进行比较研究;B项,茎叶图用于反映原始数据分布; D项,箱线图主要用于反映数据分布的特征,还可以对多组数据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
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分数:2.00)
A.68%的数据√
B.95%的数据
C.99%的数据
D.100%的数据
【解析】
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经验法则表明:①约有68%的数据落在平均数±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②约有9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③约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落在平均数±3个标准差范围之外的数据,在统计上称为离群点。
5.如果一个样本因人故意操纵而出现偏差,这种误差属于()。
(分数:2.00)
A.抽样误差
B.实验误差
C.设计误差
D.非抽样误差√
【解析】
非抽样误差是相对抽样误差而言的,是指除抽样误差之外的,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观察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
抽样误差是一种随机性误差,只是存在于概率抽样中;非抽样误差则不同,无论是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或是在全面调查中,都有可能产生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有以下几种类型:抽样框误差、回答误差、无回答误差、调查员误差、测量误差。
6.设N(0,σ2 ),则服从t(n-1)的随机变量是()。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7.设总体X~U(1/2-θ, 1/2+θ),其中θ为未知参数。
设X1 ,…, Xn 是来自X
的样本,μ=()时, S2 不是统计量。
(分数:2.00)
A.
B.
C.EX
D.DX √
【解析】
统计量的特点是不含任何未知参数。
D项, DX=θ2/3,存在未知参数θ。
而EX=1/2,不存在未知参数,同样AB两项也不存在未知参数。
8.某厂家生产的灯泡寿命的均值为1000小时,标准差为4小时。
如果从中随机抽取16只灯
泡进行检测,则样本均值()。
(分数:2.00)
A.抽样分布的标准差为1小时√
B.抽样分布近似等同于总体分布
C.抽样分布的中位数为1000小时
D.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1000小时
【解析】
对于任意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总体,有E(X(_))=μ, D(X(_))=σ2 /n。
因此样本均值抽样分布的标准差为
BD两项,由于总体分布是未知的,且样本容量较小,因此无法得知样本分布。
C项,抽样分布的均值为1000,中位数无法得知。
9.样本X1 ,…, Xn 来自正态分布总体N(μ,σ2 ),
为σ2的无偏估计的常数c=()。
(分数:2.00)
A.1/(n-1)
B.1/[2(n-1) ] √
C.1/(2n)
D.1/(n-1)
【解析】
由题意可得:
又因为D(X)=E(X2 )-E2 (X),即σ2 =E(X2)-μ2
故上式=(n-1)(μ2 +σ2 )+(n-1)(μ2 +σ2 )-2(n-1)μ2 =2(n-1)σ2
故有c=1/[2(n-1) ]
1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95%的置信区间比90%的置信区间()。
(分数:2.00)
A.要宽√
B.要窄
C.相同
D.可能宽也可能窄
【解析】
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已知时,求均值的区间估计为例说明。
设置信水平为1-α,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