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讲共7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7.54 MB
- 文档页数:35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2〃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3〃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学科建设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一〃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与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第二章内容提要: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能过成为一门学科,是因为它有马克思主义这一坚实的理论基础。
要用完整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一方面要完整准确的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并领会其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看做是一脉相承与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特别是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一〃地位1〃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2〃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服务3〃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二〃功能1〃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及分类特点:客观性〃多方面性〃层次性〃发展性2〃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功能3〃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A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B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引导政治方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C〃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3〃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A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B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C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第三章内容提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服务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性和社会性功能两个方面,个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表现为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社会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现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主要复习内容(主编: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07年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科学体系重点:(1)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分析(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5)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重点(1)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3.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重点:(1)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2)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和社会性功能4.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重点:(1)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2)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5.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重点:(1)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3)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重点:(1)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规律(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4)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7.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重点:(1)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要素质(2)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8.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点:(1)世界观教育(2)党的基本路线教育9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载体重点:(1)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2)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学科建设进程二、学科建设经验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辨析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说是这个特殊矛盾是呢?第一,這個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據。
進行思想教育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的思想政治表現重總是同一定社會的思想政治要求有距離很難完全一致。
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幫助人們逐步縮小這一距離。
第二,這個矛盾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終,推動著它的發展。
這一矛盾是思想教育的起點和動力第三,這個矛盾還制約著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其他矛盾。
3.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兩個規律論: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以及對人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4.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的關係既有聯係又有區別:1)○1聯係: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產生的前提條件,基礎和源泉,思想政治教育學是關於思想政治教育豐富的實踐經驗的理論概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只是體系。
○2離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思想政治教育學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能成爲真正的科學,離開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理論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會帶上很大的盲目性。
2)區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實踐活動,以人為作用對象,其目的在於幫助人們形成符合社會要求的思想品德,這項活動由來已久。
而思想政治教育學則是一門科學,它以思想政治教育這項實踐活動為研究客體,目的在於科學地認識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各種現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
5.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基本範疇(選擇題)起點範疇:思想和行爲中心範疇: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中介範疇:疏通和引導,言教和身教,物質鼓勵和精神鼓勵,教育和管理結果範疇:内化和外化終點範疇:個人與社會6.内化與外化内化:是指人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將社會發展要求的思想,觀念,規範納入自己的態度體系,成爲自己意識體系有機組成部分的過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1、宣传工作2、政治工作3、政治教育工作4、思想工作5、政治思想工作6、思想政治工作7、思想政治教育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开展规律〔2〕对人们进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规律3、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1〕二者联系: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前提、根底和源泉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2〕二者区别:第一、从研究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第二、从时间上分析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畴1、个人与社会2、思想与行为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4、化与外化5、教育与管理6、疏通与引导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1、阶级性与科学性2、理论性与实践性3、独立性与综合性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理论2、思想政治教育史3、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论4、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开展一、学科建立进程1、全面探索时期〔1978—1984〕2、系统建立时期〔1984—1999〕3、全面建立时期〔1999至今〕一〕全面探索阶段〔1978-1984〕1978年,叶剑英指出“关于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重大开展〞。
1980年,“政治工作也是一门科学〞,并第一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学这一学科名称1983.7.1,?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二、学科建立经历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博采众长相结合2、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的原那么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根底理论研究4、严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展理论研究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的建立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2、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立的顺利进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1、宣传工作2、政治工作3、政治教育工作4、思想工作5、政治思想工作6、思想政治工作7、思想政治教育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2)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3、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1)二者联系: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前提、基础和源泉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2)二者区别:第一、从研究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第二、从时间上分析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1、个人与社会2、思想与行为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4、内化与外化5、教育与管理6、疏通与引导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1、阶级性与科学性2、理论性与实践性3、独立性与综合性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2、思想政治教育史3、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论4、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学科建设进程1、全面探索时期(1978—1984)2、系统建设时期(1984—1999)3、全面建设时期(1999至今)一)全面探索阶段(1978-1984)1978年,叶剑英指出“毛泽东关于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重大发展”。
1980年,“政治工作也是一门科学”,并第一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学这一学科名称 1983.7.1,《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二、学科建设经验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博采众长相结合2、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4、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2、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一篇本质论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工作的联系与区别政治工作:政治工作就是指一定的阶级、团体、政党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纲领的活动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包括政治性思想工作和非政治性思想工作;政治性思想工作指一定的的阶级、政党、团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工作中思想教育,和思想工作中政治性思想工作注意:1)不要把纪检、保卫、组织等非思想性政治工作当作思想政治工作2)也不要把非政治性思想工作当作思想政治工作,比如个人的习惯、爱好、自然科学思想等等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认为,二者是重合的、可以通用区别:1)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内容,侧重理论教育2)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等同于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或性质1、阶级性,阶级不同,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方式、方法也肯定不同,因此,这就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
2、普世性,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于各个阶级的活动之中,是一个世界性的、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学是研究国家为核心的各种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思想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联系a、政治学研究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思想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B、政治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确定的意识形态C、思想政治教育学为政治学提供专门人才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为政治学提供学术后备人才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专门研究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政治关系政治学不专门研究政治教育(二)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他是整个教学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联系:教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基本理论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师范类)的专业核心课之一。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论认知上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意识,为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帮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形成高度的专业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程目标2:帮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整个理论体系,使其获得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的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3:使学生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观点去解释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能够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领域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对应课程内容对应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对其形成高度的专业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本专业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培养学生专业意识最重要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第二至第八章系统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地位、功能、过程、规律、目标、内容和任务,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关系和外部条件,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可供选择的方法,从而能够切实地帮助学生对本专业形成全面的、深刻的理性认知;特别是本课程的一些核心内容(如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功能、目标、内容和任务等)有力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崇高的社会地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使命,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