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调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2
1植被调查 1.1 调查目的通过对标准地灌木和草本的详细调查,得到林分内灌木和草本的种类、数量、盖度和分布状况。
1.2 调查仪器围尺、游标卡尺、钢卷尺、皮卷尺(30米)、记录夹、铅笔、橡皮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3 灌木调查在标准地的四角及中心选取5个小样方进行量测,小样方5×5m 大小,并用皮尺标出界线。
调查内容有: 灌木的种类、高度、地径、生长状况和分布状况等,并将量测的数据记入附表1.1。
(对于植物名称不确定的种类,应采集标本,栓上标签,写明样地号及标本编号)用钢卷尺对高度进行量测。
用游标卡尺对地径进行量测。
生长状况:良、中、差。
分布状况为:均匀、随机(散生)、群团(丛生)。
1.3.4 草本调查在标准地的四角及中心选取5个小样方进行量测,小样方1×1m 大小,用测绳标出界线。
调查内容有:草本的种类、高度、生长状况和分布状况等,并将量测的数据记入附表1.1。
(对于植物名称不确定的种类,应采集标本,栓上标签,写明样地号及标本编号)。
用钢卷尺对地径进行量测。
生长状况为:良、中、差。
分布状况为:均匀、随机(散生)、群团(丛生)。
1.3.5 灌草生物量调查在每一标准地内均匀设置灌木和草本植物样方各5个,灌木样方2 m ×2 m,草本样方1 m ×1 m,两种样方重叠。
用收割法称量地上部鲜重,再挖样方地下20 cm 范围内的根,冲净晾干表面水分用1%天平称重,再将样品烘干求得含水率,并计算干重。
将所测数据填入附表1.3。
1.4 植被调查内业处理 1.4.3 灌木、草本调查1.4.3.1 样方中第i 种植物的密度:10000⨯⨯=kn ii 样方面积密度(株/公顷)1.4.3.2 ∑==kj ij i 1盖度盖度和1.4.3.3 1001⨯=∑=mi i ii 盖度和盖度和相对盖度1.4.3.4 100⨯=ki i 种植物的样方数出现第频度1.4.3.5 1001⨯∑==mi ii i 频度频度相对频度1.4.3.6 3iiii相对频度相对盖度相对密度重要值++=其中i n 为样方中第i 种植物的株数;k 为标准地内的小样方数目。
实验2 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植物群落的调查目的:a.对不同群落相互比较、进行分类,以达到认识和识别群落的目的。
b.将植物群落的分布或变异和生境条件的变化加以比较,阐明群落与环境的联系。
c.对同一群落类型进行分析,阐明它的内部结构与均匀程度。
d.将同一群落在不同时期加以比较,说明它的动态变化规律。
不管要达到哪个目的,都要对群落进行调查。
群落的数量特征是群落调查的重要内容,在植物生态学日益成为定量科学的今天,尤其如此。
植物群落的样方取样法适用于所有主要植物类群,样方法可以取得群落结构、组成的定量数据,是研究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主要方法,它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详细、可靠,可作为其他调查方法,如估算法、目测法精确程度的对照依据,因而成为最广泛应用的植物群落取样技术。
在野外实习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个方法,并学会分析、整理样方法所获得的资料,认识实习地区植物群落的特征及分布规律。
1 样方的设置及其面积和数目的确定实习地区的植物群落有多种类型,各类群落所占据的空间和位置不同,或大或小,或连续或分散。
因而在野外进行群落数量特征的研究,涉及的对象是庞大的或无法确知的整体,由于时间、空间和人力的限制,一般不可能,也不需要将全部对象和所有地段进行全面的调查,特别是数量特征,更不可能全部查清。
所以一般采用抽样调查技术完成这一任务,其实质是通过调查具代表性、有一定大小面积的植物群落的各项特征,以此估计、推断此类群落的整体特征。
这种抽样技术选取的测量地块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所以把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如果选取的地块为圆形,则称为样圆法)。
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群落时,将涉及样方的设置(布局)、面积大小、数量等问题。
1.1 样方设置(布局)样方的面积,可能仅占某个植物群落在一个地段总面积的几百分之一或几千分之一,在大范围内怎样合理设置样方,直接影响着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样方的设置有多种方式,这里介绍三种常见的设置方法,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群落的实际情况而加以选用。
序号名字科属习性及特性生态习性园林应用1 小腊木樨科女贞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观叶植物,小枝密披短绒毛。
枝叶细密喜光温暖湿润气候,耐阴常于庭园,公园,道路两旁等作为栽作绿篱2 木麻黄木麻黄科木麻黄属常绿乔木树,观姿树种树干通直。
树皮深褐色耐。
抗风力强,不怕沙埋园林绿化的树种也是中国南方滨海防风固林的优良树种,3 白玉兰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观叶观花树,花白色,花洁白、美丽且清香大型、芳香,先叶开放喜温暖、向阳、耐寒孤植、对植、丛植或群植均可。
4 广玉兰木兰科木兰属常绿大乔木,观叶观花树,叶长椭圆形,革质,花芳香白色,开时形如荷花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抗风力强做道路绿化。
树姿雄伟壮丽,叶大绿荫浓花似荷花芳香馥郁,5 女贞木犀科女贞属灌木或乔木,观叶、观姿树,叶革质花白色,枝叶茂密,树形整齐耐寒性好,耐水湿,不耐旱可于庭院孤植或丛植,亦作为行道树,也用作绿篱6 雀舌黄杨黄杨科黄杨属常绿矮小灌木,观叶、观姿树,分枝多而密,枝叶繁茂,叶形别致,四季常青,耐阴、耐干旱、喜温暖湿润常用绿篱、花坛,修剪成各种形状,点缀小庭院和入口处。
7 毛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灌木,观花树种,分枝稀疏,花萼大,花冠宽漏斗状,怕阳光直射,怕干旱,忌积水、庭院观赏、林带下木,事宜成片栽植光赏效果佳8 扶桑锦葵科木槿属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观花植物,叶互生,形似桑叶。
花大,鲜艳夺目不耐寒、不耐阴、不耐旱、喜温暖在南方多散植于池畔、亭前、道旁和墙边,也可做花篱9 紫叶桃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观叶树种,小枝红褐色幼叶鲜红色,后变为近绿色喜高温、喜光、稍耐阴小区内、道路两旁的,私人花园方面1 0 石榴石榴科石榴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观叶观果树、树姿优美,枝叶秀丽,盛夏繁花似锦,色彩鲜艳;秋季累果悬挂喜光、较耐寒、耐旱、怕水涝孤植或丛植于庭院,游园之角,对植于门庭之出处1 1 含笑木兰科含笑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观花树,花形小呈圆形,花香袭人,花不常开全怕旱,耐阴,怕积水成丛种植,可配植于草坪边缘或稀疏林丛之下。
森林可燃物标准地、大样地调查表(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森林可燃物标准地、大样地调查表则是至关重要的工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它们呢?森林可燃物标准地调查表是一种规范化的调查工具,可帮助森林防火人员科学地评估森林地区的火险等级。
常见的标准地调查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调查地点基本情况。
包括调查地点名称、坐标、地形等级,水源、防火路线、通讯情况等。
二、调查可燃物种类及密度。
可燃物种类包括植被、枯枝落叶、枯木、阔叶材、针叶材等。
根据不同种类可燃物的密度等级进行评估。
三、调查土壤等情况。
调查气候、土壤、高程、坡度等因素对造成火灾的影响。
四、调查火险等级。
根据可燃物种类及密度、土壤和气候等因素,分析森林易燃程度,评估火险等级。
而大样地调查表的主要任务是对森林内的各类可燃物进行全面、准确、系统的测定和统计,以便更好地掌握森林火险状况,预测火险变化趋势,科学制定防火对策。
一般情况下,具体大样地调查内容包括:一、大样地基础情况调查。
了解大样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土质状况等情况。
二、可燃物种类及密度调查。
按照可燃物种类分组测定,包括地表枯落物、亚灌层及下层可燃物等。
三、植被调查。
对植被类型、植被盖度、障碍物进行详细的记录。
四、防火条件调查。
记录大样地内防火路线、水源、通讯等情况,督促维护和加强可燃物调查及火情监测等措施。
总的来说,森林可燃物标准地、大样地调查表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防火从业者来说,正确使用这些调查表可以帮助他们对森林火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进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森林防火措施和应急预案,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退化林现状调查表是用于调查退化林的现状
的一种工具。
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地理位置:调查者需要记录退化林的地理
位置,包括经纬度等信息。
2. 林地面积:调查者需要记录退化林的面积,包括整个林地的面积和不同类型植被的面积。
3. 植被类型:调查者需要记录退化林中存在
的不同类型的植被,包括树木、草本植物、
灌木等。
4. 植被覆盖度:调查者需要记录不同类型植
被的覆盖度,包括百分比或者等级。
5. 土地利用方式:调查者需要记录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包括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
6. 土地利用历史:调查者需要记录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历史,包括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时间和原因等。
7. 人为干扰:调查者需要记录退化林中存在的人为干扰,包括采伐、砍伐、放牧等。
8. 生态环境:调查者需要记录退化林所处的生态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文等因素。
9. 环境问题:调查者需要记录退化林存在的
环境问题,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
物多样性降低等。
10. 保护措施:调查者需要记录退化林中存
在的保护措施,包括政策法规、生态修复等。
以上是退化林现状调查表中常见的内容,调
查者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添加或者删除相关内容。
调查表的编写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尽可
能详细地记录退化林的现状,为后续的保护
和修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植物群落调查报告年级:2008级 组别:第八小组 组长:曾文静组员:何舜辉、赖诗川、张斌丰、叶恩宾、郭乔影、陈惠敏、连琳琳、方雪钦、高悦、方妙真、王婉玲时间:2010年11月16日 地点:鼓山涌泉寺后山 一、样地概况样地方位:北纬26°05′,东经119°00′海拔:470m 坡向:南偏东 坡度:20° 二、调查方法:样方法、中点方角法 三、具体内容: (一)样方法调查 1、具体步骤① 在次生常绿阔叶林内选取600m 2(30m ×20m )样地一块。
② 将600m 2样地分割成四块150m 2小样地(标号A 、B 、C 、D ),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小样方。
本小组负责的是小样地D③ 每个小样地再分割成37.5m 2的小方格(标号a 、b 、c 、d ),按小方格进行调查。
④ 调查每木内容:种名、树高、胸径(胸围)、树冠幅(取东西向和南北向各一数据)。
调查内容与数据填入调查表(表一)(胸径4.5cm 以下为林下层,暂不调查)。
⑤ 估测乔木层的郁闭度⑥ 按样方法计算公式计算重要值,公式如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密度=一个种的个体数目样地面积B 、相对密度=一个种的密度所有种的密度之和⨯100%C 、显著度=一个种的胸高断面积之和样地面积D 、相对显著度=100%⨯一个种的显著度所有种的显著度之和E 、频度=100%⨯出现该种的样方数(小样方)样方总数F 、相对频度=100%⨯一个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之和G 、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 2、样方法调查的原始数据:表一 样方抽样技术植物个体测定记载表(共4页,包括种名、树高、胸径(胸围)、树冠幅)3、数据处理:将表一中的原始数据输入Excel 表格中,先算出每木的胸断面积,而后进行分类汇总,计算各个树种的株数及该树种胸断面积的总和。
利用上述公式即可求得密度、相对密度、显著度、相对显著度这4个指标。
附表1 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野外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表格编号:
经纬度:起点N S 终点N S 海拔高度:m~m
植被:群落组成:调查人:调查日期:
调查方法:全查□样带法□样带长m,宽m;样方法□样方大小m×m 样方(带)编号:
—1—
注:(1)生境:农田、路旁、沟边、水塘沼泽地、上坡上、山脚、河谷、丘陵地、乔木林下、灌木林下、竹林下等;(2)特性:抗病、抗旱、高产等;(3)受威胁因素:生境破坏、过度利用、病虫害等。
附表2 农作物品种调查记录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点)调查人:采样:测量:填表:调查日期:表格编号:
作物种类:科:属:种:
—2—
附表3 农作物访谈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编号访问对象单位职业联系方式访问时间访问人
—3—
注:(1)用途:油料、饲草等;(2)栽培面积:用两位小数表示;(3)农业生产比重:在整个本地区整个农作物种植总数的比例,用两位小数表示;(4)产量:用两位小数表示;(5)生产评价:适应性、管理难易等。
附表4 农作物物种名录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统计人日期
科/中文名俗名拉丁名习性资源来源利用现状分布备注
—4—
注:(1)资源来源:野生、引进、地方品种等。
—5—。
济南市区绿地植物调查表济南的自然条件与造景植物的选择济南市位于北纬36度、东经117度,属大陆性气侯,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酷热多雨,冬季寒冷,温度升降剧烈。
年平均温度13•7℃,极端低温-19•7℃,年平均相对湿度57•3℃。
土壤为石灰质冲积土,pH7•6~8•0。
自然植被类型属温带落叶阔叶林。
污染主要成份是SO2,近年来出现过酸雨。
粉尘严重,自然植被特别是常绿树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伤害。
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坪来创造景观。
不同的植物种类具有不同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
在运用植物造景中要根据不同植物对环境要求的特点,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才能使造景植物生长健壮,创造出美丽动人的景观。
以下是对济南地区植物种类的总结:乔木:银杏、垂柳、法桐、国槐、毛白杨、白蜡等常绿灌木:雪松、龙柏、蜀桧等地被植物:(1)矮生灌木地被植物红叶小檗(Berbersthunbergii)、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金叶女贞、铺地柏(Sabinaprocumbens)、平枝子(Cotoneasterhori-zontalis)、笑靥花(S.prunifolia)木槿(Hibiscussyriacus)、月季(Rosachinensis)、多花蔷薇(Rosamultiflora)、紫荆(Cercischinensis)、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冬青卫茅(Euonymusjaponicus)、瓜子黄杨(Buxussinica)、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紫丁香(Syringaobla-ta)、连翘(Forsythiasuspense)、迎春(Jasminumnudiflorum)、箬竹(Indocalamuslatif olius)等。
(2)草本观花、观叶地被地肤(Kochiasco pariavar.thichophylla(Burningbush)、石竹(Dianthuschinensis)、芍药(Paeonialactiflora)、蜀葵(Althaearosea)、费菜(Sedumkamtschaticum)、假龙头(Physospegiavirginiana)、国庆菊(Dendran-themachanetii)、荷兰菊(Astern ovibelgii)、美国紫菀(Asternovaean-gliae)、鸢尾类(Iristectorrum)、萱草类(He merocallisfulva)、玉簪(Hhostaplantaglnea)、红花酢浆草(Oxalisrubra)、大花金鸡菊(Coreopsislanceolata)、丛生福禄考(Phloxsubulata)、铃兰(Conval-lariamaj alis)、紫茉莉(Mirabilisjalapa)、半枝莲(Portulacagrandiflo-ra)、二月兰(Orychop hragmusviolaceus)、金盏菊(Calendulaoffici-nalis)、一串红(Salviasplendens)、孔雀草(Tagetespatula)、鸡冠花(Celosiacristata)、雁来红(Amaranthustricolor)、麦冬类(Ophiopogonjaponicus)等。
关于植被的调查方案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植被遭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植被资源,需要对植被进行全面调查和监测。
目的本调查方案的目的是:1.了解当地植被的类型和分布情况;2.掌握植被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状况;3.评估植被受到的自然和人为干扰程度;4.提出合理的保护和管理建议。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涉及的地域范围是:•地理范围:某市的内环线至外环线之间;•面积范围:约100平方公里。
调查内容1. 植被类型与分布1.1 通过对当地植被进行调查,了解植被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1.2 将调查结果编制成植被分布图和分类统计表。
2. 植被生长状况2.1 通过野外走访和拍摄照片的方式,了解植被的生长情况; 2.2 进行样方调查和宿根植物定位,记录植被的生长状况; 2.3 对植被的生长状况进行评价,编制植被生长状况图。
3. 植被健康状况3.1 通过病虫害调查和观察,评估当地植被的健康状况; 3.2 记录植被的病虫害种类和危害程度,编制病虫害分布图和危害评价表; 3.3 对植被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编制植被健康状况图。
4. 植被受干扰情况4.1 通过野外走访和沿途实地考察,了解植被的受干扰情况; 4.2 记录植被所受到的自然和人为干扰程度,编制植被受干扰程度分布图和干扰评价表。
调查方法1.野外调查法:根据预先制定的调查路线,采用样方法、宿根植物定位法等方法对植被进行调查;2.遥感调查法:利用遥感技术对植被进行遥感影像解译、植被指数提取等方法进行研究;3.实验室分析法:通过对植被样品进行生化分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获取细节信息。
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植被类型和分布、生长状况、健康状况以及受干扰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综合评估当地植被资源的状况,并提出具体的管理建议。
调查保密本次调查结果仅供调查单位内部使用,未得到单位同意,不得对外发布或泄露。
结束语本调查方案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当地植被的情况,为制定科学的保护和管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乔木生物量外业采集记录表
一、样本采集地点生境要素记录采集日期:
样本编号:采集小组:采集人:
采样地点:湖省(区、市) 县(市、林业局)乡(镇、场)村
地理位置:GPS(E) GPS(Y)
地形地貌:海拔坡向坡位坡度
土壤类型:名称土层厚度 cm腐质层厚度 cm枯落物厚度 cm 地类:植被类型:植被总覆盖度:群落名称:
优势树种起源:郁闭度:平均年龄:
平均胸径(地径): cm平均高度: m平均盖度:
灌木盖度 % 草本盖度 %
二、样本测量记录
样本名称:年龄:胸径: cm
高度: m枝下高: m冠幅:南北向 m东西向 m
乔木材积: m3树干鲜重: kg
树枝鲜重: kg树叶鲜重: kg
树根鲜重: kg树皮鲜重: kg 总鲜重: kg
三、树枝、叶鲜重测量记录表
四、树根鲜重测量记录表
注:树根可分根茎、粗根(直径0.3cm以上)和细根(直径0.3cm以下)。
乔木样品测量记录表
样本编号:
注:样本编号方法:调查组代码+建模单元代码+样本序号代码。
样品编号方法:调查组代码+建模单元代码+样本序号代码+部位代码。
样本鲜重以kg为单位,保留小数两位;样品鲜重以g为单位,保留小数一位;样干重以g为单位,保留小数四位;碳含量以g为单位,保留小数四位;热值以KJ为单位,保留小数2位。
植被样方调查数据规范1编制背景和目的植被样方调查数据是针对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物量以及环境因子等,在不同区域以不同尺寸的样方(通常草本样方为1 m×1 m,灌木样方为5 m×5 m,乔木样方为20 m×30 m)为调查单位收集的数据。
植被样方调查数据是植物科学数据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植被生态学、地理学、植物学等研究的基础数据,对揭示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分布格局、结构和功能等具有关键作用。
植被样方调查数据是反映区域乃至国家自然资源本底状况的基础数据,对制定生态系统管理政策与发展战略,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植被样方调查数据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同的部门和调查人在调查指标、数据规范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影响了植被样方调查数据的深度集成与广泛应用。
2018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CASEarth),在CASEarth的项目“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支持下,“植被及其生态信息数据库”课题组制定了植被样方调查数据规范,用于收集和整编全国植被样方调查数据。
在该工作的基础上,2020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与资源管理”专题工作组编写了“青藏高原森林和灌丛调查规范”,对森林和灌丛的调查指标、方法和数据格式等做了详细的规定。
基于上述工作,我们制定了植被样方调查数据规范,旨在为植被样方调查数据提供一个全面、科学的数据规范,促进植被样方调查数据标准的统一和完善,保证数据质量。
同时,本规范也可供从事植被调查的林业、草原、湿地等部门以及从事植被生态学研究的科研和教学人员参考使用。
2定义和术语2.1样地样地(Plot)是进行植被调查取样时,选取的能代表群落基本特征(如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层片、外貌及数量特征等)的地段。
2.2样方样方(Quadrat)指植被调查时用测绳(杆)围成的一定面积的和形状的地块(通常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地块),用于调查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等数量指标。
青城山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样方各层植被分布情况表1 乔木层样方调查表表2 灌木层样方调查表表3 草本层样方调查表1三种种群内分布类型1.1随机分布。
某个体的分布不受其他分布影响,每个个体在种群分布内各个位置出现的机会相等,这样所形成的分布成为随即分布。
随机分布在自然条件下并不多见,只有在生境条件基本一致,或者生境中的主导因子随机分布的,或者种群内部个体之间没有相互吸引或排斥时才会出现。
1.2均匀分布。
种群个体之间彼此保持一致的距离,个体之间形成等距的规则分布,称为均匀分布。
在自然条件下均匀分布极为少见,竞争个体间形成均匀相等的间距,如森林的树木由于竞争树冠空间或根部空间可能导致均匀分布。
此外,优势种呈均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等物理特征呈均匀分布、自毒现象以及虫害等都能导致均匀分布的形成。
1.3集群分布。
种群个体的分布不均匀,成簇、成斑、成团状密集分布,称为集群分布即嵌式分布,指种群个体高度簇生结合成许多群,而集群间又是规则的均匀分布的内分布型。
集群分布的各群大小,群间距离,群体内个体的密度不等,各群大体呈随机分布。
实际上,嵌式分布属于集群分布的范畴,目前一般将二者都归为集群分布。
集群分布是自然界中最广泛的一种分布类型。
环境条件不均匀,以母体作为扩散中心以及种间关系均可能导致集群分布形成。
2空间分布类型的分析本次野外试验我小组共划定8个样方,其中乔木层有11种,灌木层22中,草本层17种。
计算公式为S2=其中n代表样方数,x为各样方的实际个体数,m为各样方的平均数。
根据S2值可以判断种群的内分布类型:S2=0,属于均匀分布,=m属于随机分布,;S2>m属于集群分布,此外,人们常常用理论拟合的方法来确定种群的内分布类型!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仅取每层代表性物种作为研究对象。
乔木层研究细齿柃木,灌木层研究异叶榕,草本层研究大叶沿街草。
乔木层各样方中细齿柃木实际个体数计算结果为S2=0.9553灌木层各各样方中异叶榕实际个体数平均株数为0.5计算结果S2=0.1428草本层中大叶沿街草每样方中的实际个体数样方平均数9.8株S2=104.8514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可知,乔木层为集群分布,灌木层不属于三种分布中的任何一种,草本层为集群分布3影响分布类型的因素3.1植物的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