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 和蒹葭
- 格式:pptx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45
诗经《关雎》与《蒹葭》对比赏析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关雎》和《蒹葭》的形式,简单了解《诗经》中的重章叠句。
2.通过对比《关雎》和《蒹葭》的内容,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以及诗经中传递的“君子之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1.对比两首诗中男主人公追求梦中人的不同方式从而体悟不同的“君子之爱”。
3.对比分析意象从而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
一、导入爱情有多种模样。
它可能是司马相如“一日不见兮,思之若狂”的真挚热烈;可能是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情有独钟;可能是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款款深情;可能是仓央嘉措“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无可奈何;它甚至可能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其实啊,早在三千年前,一本叫做《诗经》的集子中,就已经描述了最美的爱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开《关雎》和《蒹葭》,看看三千年前的爱情是什么样子。
二、初读师:诗歌需要在朗诵中去品其味,悟其情,先来齐声朗诵这两首诗。
关关雎鸠,开始。
蒹葭苍苍,开始。
三、找相同(重章叠句、主题、意象)引导:接下来同学们可以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找一找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一)形式预设1:这两首诗都是以四言为主,都是三节。
【评:你观察得很细致】引导:那么,你发现每一节的文字有什么特点吗?预设2:诗中有相似的句子,只是变换了几个字。
【评:你总结出了诗经在结构上常用的一种手法:重章叠句】【PPT展示: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二)内容预设1:这两首诗都是讲男子追求女子的故事。
【你的概括能力很强。
】预设2: 两首诗都用了“水”这个意象。
追问:你读一下带有“水”这个意象的句子。
为什么都会用“水”这个意象呢?(可以联系一下刚刚概括的主题。
)明确:柔情似水,暗示了女子的温柔,爱情的缠绵悱恻,以及爱情如水一般的纯洁。
【关雎】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属于《诗经》咏物言志三法案——“赋、比、兴”之一的“兴”,即从一个看似与主题无关的事物入手,引出心声,抒泄胸臆。
本诗语汇丰富,如使用“流”、“求”、“采”、“友”等动词,“窈窕”、“参差”等形容词,表明了诗人的文学技巧。
全诗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悦耳。
其中有双声,有叠韵,有“之”字脚的富韵,加上对后世七律、七绝影响最大的首句韵式,使得本篇堪称中国古代韵律诗的开山之作。
【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
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
诗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见所产生的空虚和怅惘之情是难以言喻的,而且用萧瑟清秋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这种情感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浓郁。
正是缘景生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清寥空灵的深秋之景与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构成了全诗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胧迷离的美感。
《关雎》赏析班级和学号姓名 .【简介】《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首篇,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
它是我国爱情诗之祖。
不仅反映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还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
关雎:篇名它是从诗篇中第一句中摘取来的。
《诗经》的篇名都是这样产生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
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
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赏析】这是我国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首篇。
古代说《诗》本有‚四始‛之说,列《关雎》为‚风‛之始,故倍受重视,为大家所熟习。
《诗经》的‚十五国风‛大多数是民歌,民歌作品本多男女爱情之作,《关雎》正是一篇产生于两千多年以前的古老的民间恋歌。
诗中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由于爱恋的深切,这位少女的形象反复在他脑中出现,使他不安,使他难以忘却。
他幻想着终有—天,能与这位少女结为永好,成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诗中所表达的感情直朴、真率,千年后读起来,还是那么清新动人。
这首诗有人把它分为四句一章,计五章;有人则把它分为四、八、八句,共三章。
从全诗结构和内在脉络上看,分做三章则较适宜。
首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爱情和愿望。
次章写自己的寤寐不忘。
三章则写愿望实现时的欢乐之情,实际上是向往之辞。
【文学常识】《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音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赋直陈其事;比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关雎】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一、注释(1)关关:雌雄两鸟的和鸣声。
雎鸠:一种水鸟,亦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2)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
洲:河中沙洲。
(3)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品德好。
(4)好逑(hǎoqiú):理想的配偶。
逑,配偶。
(5)参差:长短不齐。
荇(xìng)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略呈心形,浮在水面上,茎可以吃。
(6)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流,捞取。
(7)寤寐:这里指时时。
寤(wù),醒时;寐,睡时。
(8)思:语助词。
服:思念、牵挂。
(9)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10)友:亲近。
(11)辗(zhǎn):半转。
反侧:侧身。
(12)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
(13)芼:择取。
(14)乐:同“悦”,娱悦。
二、参考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
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伴侣。
关雎和蒹葭中的比兴手法《关雎》和《蒹葭》,这两首诗就像是两颗璀璨的明珠,在古代诗歌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们里面的比兴手法,那可真是妙不可言!咱们先来说说《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你看,那雎鸠鸟在河边欢快地叫着,互相依偎,这不就好比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梦寐以求的好伴侣嘛!这雎鸠鸟的和鸣,不就像那爱情的前奏,引出了君子对淑女的深深爱慕吗?这难道不神奇吗?再说那《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心中的那个人儿啊,就在河水那一方。
这芦苇和露水,营造出一种朦胧、凄清的氛围,就好像我追寻心上人的道路充满了迷雾和艰难。
这难道不是绝妙的比兴吗?比兴手法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们对诗歌中情感世界的理解之门。
它不像直接的表白那样直白,而是用周围的景物、事物来引出心中的情感,就好像是先给你摆上一道小菜,然后慢慢引出那道丰盛的主菜,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沉浸在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里。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春天里绽放的花朵,心里感到无比喜悦,这不就像诗人用美好的景物来衬托心中的美好情感吗?又比如说,在一个寒冷的冬日,看到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颤抖,心里会涌起一阵孤独和凄凉,这也和诗人用凄清的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失落是一样的呀!在《关雎》里,雎鸠鸟的恩爱象征着君子和淑女之间理想的爱情关系。
这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一对恩爱的夫妻,会不由自主地想象自己未来也能拥有那样美好的爱情。
而在《蒹葭》中,那茫茫的芦苇荡和冰冷的露水,让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诗人追寻爱人时的迷茫和执着,这不就跟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时会迷失方向,但依然坚定地前行是一样的吗?哎呀,想想看,如果没有比兴手法,这两首诗会失去多少魅力啊!它们就像是没有了调味料的菜肴,变得平淡无味。
比兴手法让诗歌有了灵魂,有了温度,让我们这些读者能够跨越千年的时光,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
所以说,《关雎》和《蒹葭》中的比兴手法,真的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的深邃。
九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同步练习及答案(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九年级下册《诗经》同步练习及答案(一)《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以()、()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4.诗中写因思恋而痛苦失眠的诗句是:()(二)《蒹葭》【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选自(),是一首典型的()(内容)诗。
(2分)2.本诗以()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2分)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4.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一)1.雎鸠荇菜 2.窈窕淑女 3.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4.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二)1.《诗经•秦风》爱情 2.蒹葭 3.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4.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而不得的冷落的思想感情。
5.全诗分为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关雎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她(他)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她(他)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蒹葭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
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子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
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友爱。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翻译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关雎》《蒹葭》《式微》《子衿》原文《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