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下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及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0
六年级科学《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及反思简析:《有趣的食物链》选自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第三课,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链关系,了解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的关系,知道许多的食物链交织形成食物网,认清破坏食物链的危害,提高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
学情分析:高年级学生有一部分学生能主动学习,深得老师赞赏。
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上科学课,学习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讨论交流。
男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强,但学习上缺少耐心与细心,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更加认真,但分析能力却不及男生。
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
教学目标: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链关系2 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在食物链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扮演的角色3 了解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的关系,知道许多的食物链交织形成食物网4 认清破坏食物链的危害,提高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同一环境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难点:能分析食物链中各个角色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不同种类分解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学生准备:彩笔、课本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竞猜。
(2)它们之间是样的关系?(3)其实就象草、羊、狼一样,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的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本节课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生物间有趣的食物链。
(二)新授(1)、出示图片,黄雀、螳螂、蝉,它们之间有什么羊的食物关系?(2)、学生讨论(3)、蝉又吃什么?这是一句有名的成语,你知道吗?(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5)、你还知道类似的成语或俗语吗?(6)、多媒体出示:青菜、毛毛虫、蜘蛛、鸡、狐狸图片,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食物关系呢(7)还知道哪些食物链?(8)、自然界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3《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4.3《有趣的食物链》一课,通过具体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食物链,了解食物链的构成及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食物链的基本概念,又能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物知识,对生活中的动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对食物链的概念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食物链的抽象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食物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食物链,了解食物链的构成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生活实例,学会构建食物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链的概念、构成及作用。
2.难点: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食物链的存在。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食物链的相关知识,准备生活实例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食物链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生活实例图片,如农田、森林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
提问:“你们认为这些生物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发表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食物链的概念,讲解食物链的构成及作用。
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食物链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生活实例,尝试构建该实例中的食物链。
苏教版科学六下《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及反思《有味的食物链》教学设计安徽省肥西县董岗学区中心校李家元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明白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会辨识。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教学过程【课前观赏】出示幻灯片1、2一、课前游戏:猜谜语教师:同学们,喜爱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这儿就有两个谜语,有爱好试试吗?好,大伙儿一起来看大屏幕。
【出示幻灯片3(分解)】这是一片茂盛的草地,现在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称)。
(指名回答:草莓)教师:然后,又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名称)。
【出示幻灯片3(分解)】(指名回答:杨梅)。
【学生说明同时,教师相机出示幻灯片4:草羊狼()被()吃;()吃了()。
】教师小结:刚才的两个谜语就存在两种吃与被吃的关系。
【过渡】教师:谜语猜完了,接下来我们听一个故事。
二、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有这么一则故事,大伙儿一定专门熟悉,想不想听?播放多媒体课件:螳螂捕蝉的故事【出示幻灯片5 教师指出:蝉螳螂黄雀】2、教师:在那个例子中,谁被谁吃?谁又在吃谁?【出示幻灯片6】提问:那蝉吃什么呢?(学生:树汁)讲述:为了说明“谁被谁吃的关系”我们能够用箭头表示【出示幻灯片7】(树汁→蝉→螳螂→黄雀)3、谈话:在大自然中,同学们明白树汁、蝉、螳螂、黄雀实际上表达的是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的什么关系吗?各种不同的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产生联系。
你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学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羊入虎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三、在游戏中认识食物链1、游戏“帮我找位置”。
【过渡】谈话:看得出,同学们的生活体会专门丰富。
为了奖励你们,咱们再来玩一个“帮我找位置”的游戏,好吗?【出示幻灯片9:水稻、蝗虫、青蛙、蛇】(教师出示打印的图片)谈话:玩那个游戏,老师需要四位小助手的帮忙,谁情愿?现在这儿就有四张表示这几种生物的卡片,请你们各取一张,然后面向同学,站成一排。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3有趣的食物链|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教案》摘要:能依据生物食物关系写出简单食物链,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有趣食物链,组学边研究边写《有趣食物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有趣食物链》是苏教版学科学六年级(下)科学四单元三课容节从具体食物关系引入食物链概念展现生物复杂食物系再由启发学生思考食物关系断裂会造成连锁反应思考人类破坏然界食物关系严重并下课“生态平衡”学习打基础教学重知道生物存着错综复杂食物关系教学难学会、画食物链教学准备动物卡片、挂图、课件等二、教学设想课我先用猜谜语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我又通视频、挂图继续强化动物吃与被吃关系探究食物链遭受破坏影响问题我让学生先展开组讨论等系列活动并交流想法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食物链上每生物都是重要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知道食物链营养绿色植物程与方法能依据生物食物关系写出简单食物链会辨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者情感态与价值观知道食物链被破坏会带严重从增强保护生态平衡教学程与设计图()初步了食物链谜语导入首先请学们先猜两谜语﹝出示谜语草地上了群羊(打水名称)然了群狼(打水名称)﹞学生回答揭示谜底草莓杨梅谈话谜语是说谁把谁吃了(生羊把草吃了狼把羊吃了)怎样用箭头表示三者关系?学生贴卡片并用箭头表示出教师根据板草→羊→狼提问这三种生物是因什么系起呢?(生因食物)谁是谁食物?(生草是羊食物羊是狼食物)讲述它们这三种生物是因食物而系起生物学把这种像链条样食物系称食物链(板课题有趣食物链)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有趣食物链【设计图因学生以前就知道生物吃与被吃关系对食物链有所了用谜语导入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到课情境】(二)认识食物链构成听说“螳螂捕蝉黄雀”这成语吗?谁能简要介绍下这成语说是什么?这故事出现了这样几种生物——(板蝉螳螂黄雀)这三种生物是什么样关系呢?(结合学生汇报师板箭头)那谁又知道蝉吃什么?黄雀会被什么吃呢?蛇呢?结合学生回答完整板树叶→蝉→螳螂→黄雀→老鹰现这食物链就比较完整了【设计图通对“螳螂捕蝉黄雀”让学生了生物食物关系是普遍存】结然像蝉、螳螂、黄雀样各种不生物都是通食物关系产生系形成食物链像这样食物链还存多条看看你能写出多少条(出示挂图)组学边研究边写指名板演 3、谈话老师看学们写出了多条食物链看看黑板有没有什么问题?(生观察改正)观察下我们写这些食物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师提示条条地看再竖着看)每条食物链头都是然界哪类生物?终又是些什么动物?(生回答师补充每条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动物结束﹝结合回答出示食物链特﹞生物学还给食物链上这些不生物分了类各起了名呢你看(指板)位食物链头这些绿色植物就是属生产者其他都是消费者﹝出示生产者、消费者视频﹞ 5位食物链头绿色植物营养是从哪里谁知道?那么土壤腐殖质是怎样形成?生回答师补充然除了生产者、消费者还有种生物存叫分者这类生物专门吃动植物残骸或排泄物留下可以被植物重新利用物质然界像屎壳郎、蚯蚓、霉菌、蘑菇等都属分者﹝出示分者视频﹞ 6现老师又种生物再请你看看它们分别属哪类?说说你理由【设计图通学习让学生知道食物链头植物终凶猛食肉动物并且懂得食物链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者及其作用】 8、观察所写食物链和老鹰相连有几条这些食物链纵横交错交叉起你们觉得像什么?﹝出示食物概念﹞(三)了食物链破坏所带通刚才学习我们知道了动植物有着各种各样食物系但它们系到底有多紧密?其种生物对食物链上其他生物影响有多呢?谈话这食物如有条食物链断了会发生什么情况?现我们还是以“草→羊→狼”这条食物链例进行分析下我羊身上打了X 表示生物圈羊全部消失那么我们试想这样会带什么呢?(生草就会疯狂生长那么狼肯定会被饿死) 3提问这种影响仅仅体现这条食物链上吗?其他生物食物系又会是怎样?你说食物链断了食物还存吗?谈话再想想看如我们向地里喷洒了多农药会给生活那里生物带怎样呢?(生像蚯蚓等就会死没有了分者植物缺少营养就会枯萎、死亡就会影响到以植物食动物破坏食物链破坏食物甚至会影响到人类生存)你从受到什么启发? 5、谈话因我们定要保护各种野生动植物保护我们周围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维护食物链和食物完整达到生态平衡目【设计图知道食物链被破坏会带严重增强保护生态平衡觉识】(四)总结拓展、总结今天我们起探讨了什么容?你们有哪些收获?、延伸试画出包括人食物【设计图让学生学会将学到知识运用与实际生活达到教学真正目】板设计有趣食物链草→羊→狼树叶→蝉→螳螂→黄雀→老鹰反思学习课前学生已对动物吃与被吃关系有所了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知识是我借助多媒体出示了谜语让学生分析谜底从谜底感受生物存食物关系将学生力聚焦主题接下通成语“螳螂捕蝉黄雀”揭示概念出示挂图让学生食物链由简单食物链向复杂食物链渡引导学生对食物概念总结和理出示食物链草→羊→狼让分析如生物圈羊全部消失会出现什么现象让学生从答案感知“每种生物食物链和食物重要作用知道食物链被破坏会带严重。
苏教版科学六下《有趣的食物链》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下《有趣的食物链》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食物链的构成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生态系统、生物分类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食物链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链的概念、特点,掌握食物链的书写方法,能够分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认识到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链的概念、特点,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2.难点: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实验教学: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链的特点。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食物链的图片、实例、实验动画等。
2.实验材料:准备食物链相关的实物模型、图片等实验材料。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食物链?为什么要有食物链?2.呈现(10分钟)讲解食物链的概念、特点,呈现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食物链的构成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食物链中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学习任务单。
江苏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第3课《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知道食物链的特点、角色分工;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来自于绿色植物;认识食物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了解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体验成功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同一环境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难点:能分析食物链中各个角色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出食物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物展板及生物图、彩色皮筋【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有这样一幅画面,看,都有什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这些生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呢?蝉被螳螂吃掉,螳螂被黄雀吃掉(或者说黄雀吃了螳螂,螳螂吃了蝉)。
3、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
二、学习新知(一)理解食物链的概念1、怎样来表示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用箭头标识它们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学生上台标识(教师提醒按“谁被谁吃”的方向来画箭头,箭头代表生物间能量和物质的转移)板书:蝉→螳螂→黄雀2、大家可以发挥想象,蝉又吃什么呢?黄雀又可能被谁吃掉呢?3、能给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个形象的名字吗?展示食物链。
每一种生物都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环环相扣,就象一根链条。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趣的食物链”。
(板书)(二)认识常见的食物链1、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食物链?能用成语、谚语来描述一些食物链吗?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饿虎扑羊学生画出食物链。
2、这些食物链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结论。
3、小结:食物链都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6.《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有趣的食物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的第2课。
通过前一课《多样的栖息地》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生物和栖息地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本课继续探究栖息地内部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理解在食物网中各种动植物所起到的作用。
本课包括四个主要活动:第一个活动是从学生熟悉的田野上草籽、田鼠、鹰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食物联系,初步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第二个活动是按一定顺序用箭头画出海洋生物的食物链,发现海洋中也存在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食物联系,深入理解食物链的内涵。
第三个活动是通过分析非洲热带草原动植物的食物联系,模拟食物网的变化,初步认识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进而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意识到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第四个活动是根据食物网中各种动植物所起到的作用,理解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了解完整食物链的构成。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六年级的学生认识了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了解了生物和栖息地之间的关系。
他们对部分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尚未形成“食物链”的概念。
他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比较、概括、分析、推理等;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动,如:基于问题的观察、实验、记录、调查等。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六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界的生物很感兴趣。
本课围绕“食物链”“食物网”两个关键概念展开,采用不同环境中学生较为熟悉的典型生物作为探究对象,研究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发展学生的模型理解和模型建构能力,获得对人、其他生命、环境之间关系的体验。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理解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是食物链,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食物网。
2.认识食物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6.《有趣的食物链》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2023春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教案:《有趣的食物链》【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及其组成要素;2.能够根据课文理解、分析食物链的构成及其作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自然规律,强化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课文解读:根据教材上的《有趣的食物链》课文,分析并理解食物链的构成及其作用。
2.实验室实践:通过实验室实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加强学生对食物链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过程】【引入】1.以“大象吃长草,狮子吃大象,野狗吃狮子”为例,请问这三种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2.对孩子们进行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食物链的了解了程度。
【教学内容】1. 阅读教材中的《有趣的食物链》课文,简要介绍食物链的起源和基本概念,强调食物链对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共生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通过实验室实践,观察草苗的生长过程,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通过小组合作,根据已知食物关系进行创作,构建新的食物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课堂练习】1. 给出以下物种:苔原兔、雪鸟、北极熊,请构造它们之间的食物链?2. 构造一个实际中存在的食物链,描述它的基本原理。
【课后反思】1. 教师应该反思板书与图示完整性,让学生对所研究的食物链有更深入的认识。
2. 教师要鼓励创新,让学生自由构造食物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3.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关爱自然界,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1.授课结合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2.教师引导自由探索、观察实验,让学生对食物链有更深入的认识。
3.实验操作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展示和交流。
【教学评估】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构造新的食物链,可分组进行对比展示,评选出最佳团队成果。
2. 根据课堂练习情况进行个人知识点的巩固和提高。
《有趣的食物链》教学目标:进程与方式一、能够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二、能把食物链中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能够分析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4、能够分析缺少分解者的后果。
五、能够寻觅、分析表达食物关系的成语。
科学知识一、明白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
二、明白食物链的组成。
3、明白食物链的营养来自于绿色植物。
4、熟悉有趣的食物链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
二、体会到自然接中的生物都是彼此联系的。
教学重点:明白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难点:能区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进程:一、初步成立食物链概念同窗们,你熟悉它们吗?一路来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23456)谈话:在科学上呢,咱们是用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谁被谁吃呢?(出示课件7)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就像什么?引出课题,归纳食物链概念。
(出示课件8)今天,咱们就一路来学习有趣的食物链。
(板示课题:有趣的食物链)。
二、揭露食物链概念二、生活中还有哪些生物也像它们一样,也存在如此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能想到吗?如此的现象很多很多。
3、(课件出示9 ,10)你能找出下面这些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吗?(生讨论连线,教师总结)三、熟悉三种食物链上的生物一、揭露“生产者”和“消费者”。
看看这几条食物链,发觉有什么相同的地址吗?(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后面的每一种都比前面壮大)这些食物链中,咱们发觉从第二环节起的这些生物,都是去捕食比它们弱小的其他生物,那么位于食物链源头的绿色植物,又是如何获取营养的呢?的确,这些绿色植物确实是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土壤里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自己制造食物的。
(出示课件11)生物学家就把这些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板书:生产者)生产者处于食物链的源头。
除此之外的这些,以其他生物为食的都是是消费者。
(板书:消费者)(出示课件12)另外,地球上有一类生物专门“吃”动植物的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能够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荣誉称号——大自然的清洁工,称为分解者。
有趣食物链教学设计(精选5篇)_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有趣食物链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作者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1篇: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趣的食物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的第三课,《共同的家园》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构建的。
本课在本单元承上启下,重在引导学生了解生物间的是无关联。
它既是前两科的延伸与扩展,又是下一课的基础。
本课学习内容是第一课中生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关系,即食物关系中吃与被吃的具体研究,也是第二课中生物适应性中取食能力研究可取食对象的分析性思考,同时,还为下一课了解生态平衡奠定了由于食物关系形成平衡的基础要素。
所以,本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二、学情分析《有趣的食物链》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食物链、食物*的知识,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共生的关系。
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探究方法,他们也具有一些生活积累,这为本课《有趣的食物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只要教师科学引领,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探究,是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初步建立起食物链的概念,并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三、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
2、知道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会辨识。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通过学习知道了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态平衡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 难点:学会找、读、写食物链。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
六、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大家喜欢听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有趣的故事吧!(课件播放动画故事)1、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故事中出现了那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2、同学们,你们听过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叫什么?用哪句成语可以概括这个故事?(可以用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概括。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3有趣的食物链|苏教版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结构;2.掌握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凌食动物等不同角色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3.理解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规律和能量消耗的原因;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感受科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结构;2.食物链中的不同角色及其相互关系;3.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图片或卡片,展示食物链结构;3.实物或模型,模拟食物链的演示。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引入主题:向学生展示一张包含多种动物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之间可能的关系。
2.提问:a)你观察到了什么?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联系?b)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动物吃其他动物或植物?c)这些食物之间的关系有没有规律可循?d)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研究这些食物之间的关系?Step 2:概念讲解1.引导学生思考,并听他们的回答。
引出食物链的概念。
2.通过图片或卡片展示食物链的结构,并解释其中的角色和关系: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凌食动物。
3.结合具体的案例或图示,向学生解释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规律和能量消耗的原因。
Step 3:动手实践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种食物链,并制作食物链模型,以实物或模型来模拟食物链的演示。
2.小组展示:让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食物链模型,并说明其中的角色、关系和能量传递规律。
Step 4:总结和反思1.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食物链的概念、组成结构和能量传递规律。
2.向学生提问:a)为什么会有食物链的存在?b)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规律是什么?3.随堂检测: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巩固学生对食物链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1.邀请学生自行收集其他有趣的食物链,进行分享和交流;2.让学生参观动物园或植物园,观察实际的食物链情景;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图示绘制更多的食物链模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有趣的食物链》说课材料------尖草坪区上兰中心校赵建茹说材料:《有趣的食物链》一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中第三课。
《有趣的食物链》应是本单元的重点。
在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后,将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内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揭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而初步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认识食物网。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并通过引导学生研讨,揭示三者对食物链的重要作用。
然后进一步指导学生去发现一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初步建立生态平衡的意识。
结合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指导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指导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会辨识。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
2、知道食物链的组成。
3、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来自于植物。
4、认识分解者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
2、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学生活动记录卡教学理念新课标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以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努力摆脱过于以知识为中心的旧有模式。
本课教学力求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特点,结合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教学中重视与学生共同研究、讨论,在教学上避免灌输,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会到自然界中生物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了解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而影响生态系统。
从而认识到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到:地球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只有保护她才能更好的拥有她!努力做到:目标明、概念清、活动实、有创意。
教学过程一、初步了解食物链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
小学科学有趣的食物链泰兴市七圩小学225453 丁春林教学目标:1、知道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2、能依据生物间的食物联系画出简单的食物链及食物网;3、知道食物链上的每一生物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会辨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4、知道食物链被破坏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从小增强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自觉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生物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并能画出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学会寻找食物关系,并能画出某一区域里比较复杂的食物网。
教学准备:红色箭头→、“动物”卡片、课本放大图和PPT课件。
教学过程:(六年级下册)一、引入课题1、故事:蓝色地球是我们生物共同的家园。
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它们有的成为相互合作的伙伴,有的成为敌对关系的“竞争者”。
大家不妨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突然,郊外的草地上洒落了一串红红的浆果。
这时遇到四处觅食的田鼠。
恰巧,天空又飞来一只饥饿难忍的猫头鹰……2、提问: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谁能用“谁被谁吃”的句式说一说其中的联系?像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怎样用简单的图画表示呢?3、讲述:指导按“谁被谁吃”的方向画箭头(出示“→”)(板书:浆果→田鼠→猫头鹰)。
4、揭题:生物之间普遍存在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
它们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
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有趣的食物链。
二、探究活动(一)理解食物链的构成。
1、积累。
(1)生活中人们积累了不少“吃与被吃”关系的词语。
听说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吗?(2)谁能说一说它的含义?其中反映了怎样的食物联系?(3)怎样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蝉→螳螂→黄雀)(4)这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吗?想一想,蝉吃什么?(叶汁),让学生完善此条食物链:树叶→蝉→螳螂→黄雀(5)你还能找到类似的成语、谚语或歇后语吗?( 出示课件)2、游戏。
(1)为了奖励大家,我们做个游戏。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有趣的食物链》。
【教学目标】●参与探究食物链的活动。
●知道食物链的组成;●了解食物网的含义。
●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环境,又影响环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生物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难点:学会找、写食物链。
教学准备:课件、动植物头饰、不同颜色的彩带、课堂练习纸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猜谜,引入新课1.猜谜语(1)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称)草莓草→羊(2)接着来了一群狼(再打一水果名称)杨梅羊→狼2.讲述:这三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关系就是“谁被谁吃”,在科学上我们用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谁被吃箭头就从谁指出来。
3.谈话: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趣的食物链》(板书课题)二、认识食物链1.提问:在大自然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很多。
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你还知道谁被谁吃?2.学生举例,师生共同倾听。
3.选择学生的一个例子,共同完成食物链。
4.谈话:你听说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5.学生讲故事。
6.提问:谁能画出这个成语中蕴含的食物链呢?7.谈话:这个食物链完整吗,我们来把它补充完整。
8.师生共同补充完整食物链。
9.思考:你能发现黑板上这三条食物链的共同之处吗?10.教师小结:食物链从植物开始,结束于凶猛的动物。
三、认识食物链中各生物的角色名称1.提问:这些生物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因为什么才形成的呀?2.谈话:生物都需要通过吃食物来获得能量。
那植物如何获取食物?其它的生物呢?3.讲述: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中不同生物起了名字,像植物这样的能够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以其它生物为食的叫做消费者。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六下《有趣的食物链》教案说课稿反思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知道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会辨识。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猜谜语1.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称)草莓草→羊2.然后来了一群狼(再打一水果名称)杨梅羊→狼3.讲述:在科学上我们用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被吃的物体在箭头的前面。
刚才的两个谜语就存在两种吃与被吃的关系。
板书:草→羊→狼(评析:猜谜语的环节很快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用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
)二、故事导入1.讲述:有这么一则故事,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想不想听?播放多媒体课件:螳螂捕蝉的故事一个炎热的夏天,烈日当空,一只蝉慢慢从大树下爬上枝头,一边吸食着树汁,一边欢快地歌唱。
一只螳螂正挥动着它的“大镰刀”,悄悄来到蝉背后,就在这个时候,从远处飞来了一只黄雀……2.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
在这个例子中,谁在吃谁?谁又被谁吃?讲述:为了表明“谁被谁吃的关系”我们可以用箭头表示(板书:蝉→螳螂→黄雀)提问:螳螂为什么要捕蝉,黄雀为什么对螳螂虎视眈眈?那蝉吃什么呢?黄雀会不会被其它动物吃呢?(完善板书:树汁→蝉→螳螂→黄雀)3.谈话:在大自然中,像树、蝉、螳螂、黄雀一样,各种不同的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产生联系。
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评析:利用多媒体播放成语故事,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看,也进一步的了解了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并熟悉了用箭头表示的方法。
同时安排学生举例生活中所了解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也是对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了解,可以更好的展开教学。
)三、在游戏中认识食物链1.谈话:看得出,同学们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
其实,这种关系在大自然中很容易看到。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链关系2、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在食物链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扮演的角色3、了解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的关系,知道许多的食物链交织形成食物网4、认清破坏食物链的危害,提高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同一环境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难点:能分析食物链中各个角色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不同种类分解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学生准备:彩笔、课本图片。
四、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图片,竞猜。
(2)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3)其实就象草、羊、狼一样,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的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本节课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生物间有趣的食物链。
(二)新授课(1)、出示图片,播放视频:黄雀、螳螂、蝉,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食物关系?(2)、学生讨论(3)、蝉又吃什么?这是一句有名的成语,你知道吗?(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5)、你还知道类似的成语或俗语吗?(6)、多媒体出示:蘑菇、蚯蚓、屎壳郎、霉菌图片,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食物关系呢?(7)、你还知道哪些食物链?(8)、多媒体出示:猫、老鹰、蘑菇、蜘蛛、小鸟、鲜花等图片,请你说一说它们之间是怎样的食物关系?(9)、植物的养料又从哪里来呢?视频演示(10)、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取了不同的名字: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1)、出示图片,讨论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12)多媒体出示奶牛、狼、鹿、老鹰、兔等图片,请你观察这些食物链,各种生物的连接有什么规律?开始于什么,终点在哪?(13)、生物之间存在很多条食物链,这许多相互交错的食物链像什么?(14)、这样的网状结构我们叫食物网。
(15)、我们通过食物链的找寻可以发现,有时一种生物可以同时处于几条食物链中,所以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很重要,那么,有没有什么原因会导致食物链发生断裂呢?(16)、多媒体出示农民喷洒农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农药对生物链的影响(17)、如果食物链断了会怎样?我们应该怎么做?(三)课堂总结(1)、总结:人类生活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和更复杂一些的食物网与其他生物相互联系。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3有趣的食物链|苏教版《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趣的食物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第三课内容。
本节从具体的食物关系引入食物链的概念,展现生物间复杂的食物联系,再由此启发学生思考食物关系断裂后会造成连锁反应,思考人类破坏自然界食物关系的严重后果。
并为下一课“生态平衡”的学习打基础。
教学重点:知道生物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找、画食物链。
教学准备:动物卡片、挂图、PPT课等。
二、教学设想本课我先用猜谜语导入引起学生兴趣,之后我又通过视频、挂图继续强化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探究食物链遭受破坏的影响的问题时,我让学生先展开小组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并交流想法,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食物链上的每个生物都是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来自于绿色植物。
过程与方法:能依据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简单的食物链。
会辨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食物链被破坏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从小增强保护生态平衡。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一)初步了解食物链 1.谜语导入:首先请同学们先来猜两个小谜语。
﹝出示谜语: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称)然后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名称)﹞ 2.学生回答,揭示谜底:草莓杨梅。
谈话:谜语是说谁把谁吃了(生:羊把草吃了,狼把羊吃了。
),怎样用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贴卡片,并用箭头表示出来。
教师根据板书:草→羊→狼,提问:这三种生物是因为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呢?(生:因为食物。
)谁是谁的食物?(生:草是羊的食物,羊是狼的食物。
)讲述:它们这三种生物是因为食物而联系在一起,生物学家把这种像链条一样的食物联系称之为食物链。
(板书课题:有趣食物链)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食物链。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以前就知道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对食物链有所了解,用谜语导入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到本课情境中来。
【小学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第三课《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及反思】《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安徽省肥西县董岗学区中心校李家元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知道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会辨识。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教学过程【课前欣赏】出示幻灯片1、2一、课前游戏:猜谜语教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这儿就有两个谜语,有兴趣试试吗?好,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
【出示幻灯片3(分解)】这是一片茂密的草地,此时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称)。
(指名回答:草莓)教师:然后,又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名称)。
【出示幻灯片3(分解)】(指名回答:杨梅)。
【学生解释同时,教师相机出示幻灯片4:草羊狼()被()吃;()吃了()。
】教师小结:刚才的两个谜语就存在两种吃与被吃的关系。
【过渡】教师:谜语猜完了,接下来我们听一个故事。
二、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有这么一则故事,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想不想听?播放多媒体课件:螳螂捕蝉的故事【出示幻灯片5 教师指出:蝉螳螂黄雀】2、教师:在这个例子中,谁被谁吃?谁又在吃谁?【出示幻灯片6】提问:那蝉吃什么呢?(学生:树汁)讲述:为了表明“谁被谁吃的关系”我们可以用箭头表示【出示幻灯片7】(树汁→蝉→螳螂→黄雀)3、谈话:在大自然中,同学们知道树汁、蝉、螳螂、黄雀实际上表达的是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的什么关系吗?各种不同的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产生联系。
你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学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羊入虎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三、在游戏中认识食物链1、游戏“帮我找位置”。
【过渡】谈话:看得出,同学们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
为了奖励你们,咱们再来玩一个“帮我找位置”的游戏,好吗?【出示幻灯片9:水稻、蝗虫、青蛙、蛇】(教师出示打印的图片)谈话:玩这个游戏,老师需要四位小助手的帮忙,谁愿意?现在这儿就有四张表示这几种生物的卡片,请你们各取一张,然后面向同学,站成一排。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如果这四位同学按吃与被吃的关系就这样站,合理吗?教师提问:()被()吃()吃了()【出示幻灯片10】指出用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
2、课堂练习将课前准备的老鹰、水稻、老鼠、蛇的卡片按吃与被吃的的关系连接。
【出示幻灯片11】(要求:请同学上来用回心针串联)【出示幻灯片12 分解】强调用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时,箭头要从被吃的一端起。
教师: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就像什么?(学生:链条)【出示幻灯片12 分解】3、谈话:的确,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一根链条把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环环相扣,我们就把生物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出示幻灯片13 食物链的概念】(板示课题:有趣的食物链)。
四、深入认识食物链,认识食物链中各部分名称1、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晚场的四条食物链,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出示幻灯片14】(学生总结: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在凶猛的肉食动物)2、教师:下列食物链是否正确?为什么?【出示幻灯片15 分解】(学生:食物链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2、谈话:自然界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
请同学们进一步观察这四条食物链,你有什么发现呢?【出示幻灯片16 分解】3、谈话: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在凶猛的肉食动物。
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取了不同的名字。
介绍什么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出示幻灯片16 分解】4、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植物的养料又从哪里来呢?请仔细观察下面组图,相信你会找到答案的!【出示幻灯片17】4、【出示幻灯片18】播放课件讲述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角色。
绿色植物就是通过光合作用,把土壤里的水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换成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再以食物的方式储存起来。
这些绿色植物可以自己制造出食物来,生物学家就称它生产者(如:草、蔷薇);消费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如:鸟、瓢虫)。
现在老师又找来一种小生物,再请你看一看,它可能属于哪一类?【出示幻灯片19】有人认出来了,认识吧?它们和咱们刚才提的生产者、消费者有联系吗?能不能划分到这两类中去呢?那它究竟属于哪一类呢?【出示出示幻灯片20:将消费者的粪便和尸体分解成简单的化合物的生物(如:屎壳郎、蚯蚓)。
】教师:那么分解者在食物链中起什么作用呢?你从书中找到答案了吗?如果没有分解者,我们这个世界将会怎样?怪不得它有个光荣的称号叫——大自然的清洁工。
5、教师:下面这些生物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先小组讨论一下,一分钟后我来问答案。
【出示幻灯片21】(指名回答)五、了解食物网1、【出示幻灯片22】你能从这幅画中找出食物链吗?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研究成果,教师板书学生所找到的食物链。
2、谈话:自然界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
因此生物间就存在很多食物链。
瞧,这么多的食物链纵横交错,像什么?揭示“食物网”(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种类很多,所以就会存在很多食物链。
由于一种动植物可能与多种动植物具有食物联系,因此,很多条食物链就会彼此交错,成为网状。
人们把自然界中这种复杂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网。
)【出示幻灯片23】3、阶段性小结【出示幻灯片24】六、了解食物链破坏所带来的后果1、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植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物联系,但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到底有多紧密,其中一种生物对链上的其他生物影响有多大呢?稻穗→老鼠→蛇→老鹰【出示幻灯片25】我们以这条食物链为例,老鼠吃的不仅是草籽,还吃粮食。
曾经一段时间,人们非常喜欢吃蛇,不法商人大量地捕杀野生蛇类,这样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学生分小组讨论这样所带来什么后果2、试着算一算:【出示幻灯片26】科学研究讲究证据充分。
如果一条蛇一年能吃400只老鼠,一只老鼠一年糟蹋5千克粮食,据不完全统计我们人类每年要吃掉200万条蛇,那么一年下来,等于放过多少只老鼠?损失多少粮食?老鼠:200×400=80000(万只)=8(亿只)粮食:8×5=40(亿千克)=400(万吨)90年代以来直到2000年,朝鲜自产粮食每年平均在400万吨左右。
提问:这种影响仅仅体现在这一条食物链上吗?其他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又会是怎样的?3.谈话:是啊,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某一链条断开,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
4、小结:【出示幻灯片27】七、拓展,小结1、练习【出示幻灯片28、29】2、总结【出示幻灯片30】好,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出示幻灯片31】下课。
【出示幻灯片32、33】板书设计:有趣的食物链草→羊→狼树汁→蝉→螳螂→黄雀水稻→蝗虫→青蛙→蛇庄稼→老鼠→蛇→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有趣的食物链》教学反思安徽省肥西县董岗学区中心校李家元我讲的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第三课《有趣的食物链》根据教学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链关系2 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在食物链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扮演的角色3 了解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的关系,知道许多的食物链交织形成食物网4 认清破坏食物链的危害,提高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根据此教学目标,我分以下几步设计这堂课:第一步:认识了解食物链环节1:以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播课件:草地来了羊,猜一种水果(草莓)又来了狼,猜一种水果(杨梅)板书:草羊狼介绍草被羊吃,羊被狼吃。
以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切入主题,找出草羊狼之间的食物关系。
环节2:引用成语,渗透主题引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让学生找出成语中的生物,并说出它们之间的食物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其它的生物之间也存在这一关系。
环节3:实际操作,加深对食物关系的理解课前准备卡片,课上学生亲手操作,找生物之间的食物的关系,并在课上展示,并加以说明。
纠正箭头的指示方向。
环节4:在大量的事例的基础之上,揭示食物链的概念,并要求学生多举例,加深对食物链概念的理解。
第二步:了解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发挥的作用。
此环节我以大量的图片以及讲述和提问的形式,介绍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各自的角色,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并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知道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内心的深处认识生物的重要性。
第三步:了解食物网此环节我设计一个游戏,课中出示一幅秋后麦田的景象,并加以几种生物,做各种生物的头饰要求同学找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接食物链,并且多条食物链交织形象的形成食物网。
此环节这样设计,远比在纸上连接食物链更清晰更形象。
有助于学生对食物网的理解,加深对食物网的认识。
第四步:破坏食物链的危害此环节在第三环节的基础之上形成,在形成食物网之后作一个活动,食物网的某一个环节被破坏之后连续发生的现象,进而导致食物网的消失。
引出问题,学生思考并总结破坏食物链的危害。
再以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破坏食物链最后会危害到人,唤起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保护大自然的决心。
课堂总结:请同学设计方案,保护大自然。
使学生学有所用,付之于行动。
把教育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