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阅读器市场专题分析2017
- 格式:docx
- 大小:7.35 MB
- 文档页数:16
2017年数字阅读行业掌阅科技分析报告2017年9月目录一、行业:数字阅读市场持续增长,收入模式更加多元 (7)1、国民阅读率稳步提高,手机阅读成为主流阅读方式 (7)2、数字阅读市场进入成熟发展期,用户规模仍保持稳步增长 (8)3、数字阅读收入模式创新活跃,衍生市场广阔 (10)4、行业主要参与者 (11)5、行业大事件 (13)6、竞争分析:阅文与掌阅,各领风骚 (14)(1)主要产品与渠道 (14)(2)内容数量:原创网文阅文一家独大,出版电子书掌阅更占优势 (14)(3)内容及硬件定价:数字阅读付费定价趋同,电子阅读器依配置进行市场化定价 (16)(4)用户覆盖、活跃及付费:掌阅在单个APP覆盖和活跃方面领先,阅文人均付费值或更高 (16)(5)渠道推广:掌阅与硬件厂商深度分成合作,渠道分成相对较高 (19)(6)版权采购:均为“自主签约+第三方获取”,作者获得扣除渠道分成后的50%或以上 (20)(7)综合对比:当之无愧的网文龙头vs 差异化竞争下的移动阅读小巨头 (22)二、掌阅科技:基于“掌阅APP”的移动阅读生态 (24)1、公司简介 (24)2、股权结构及员工构成 (26)3、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公司情况 (27)4、募集资金用途 (28)三、业务:以付费阅读为核心,布局硬件、内容版权及流量增值服务 (28)1、业务体系及产品线 (28)(1)数字阅读服务 (30)①产品及技术特色 (30)②内容版权资源 (32)1)内容排行榜及定价 (33)2)签约网络文学作者 (37)③用户规模、特征及付费情况 (39)④知识付费 (43)⑤海外业务拓展 (44)(2)增值服务 (45)①内容增值 (46)②硬件增值 (47)③流量增值 (48)2、经营模式 (49)(1)收入模式 (49)①数字阅读:用户充值购买“阅饼”,以实际消费来确认收入 (49)②增值服务:版权金或项目分成+硬件销售收入+游戏联运分成+广告位出售收入 (51)1)版权产品 (51)2)硬件产品 (51)3)游戏联运 (51)4)广告营销 (52)(2)版权采购模式 (52)①负责部门:版权部(对接出版机构)+天津掌阅(签约作者) (52)②交易模式:买断版权+分成版权(保底/无保底) (53)(3)推广营销采购模式 (54)①渠道推广:收入分成模式(CPS计费)+用户计费模式(CPA/CPD计费).. 54②通过“预装+分成”,公司与手机厂商建立互利共赢关系 (55)③广告营销:广告展示,推广公司品牌及掌阅APP (57)3、客户情况 (57)(1)数字阅读业务:第三方支付+第三方代收渠道为主 (58)(2)版权产品业务:数字阅读平台+影视等文娱公司为主 (59)(3)硬件产品业务:掌阅APP+天猫+京东渠道为主 (60)(4)游戏联运业务 (60)(5)广告业务 (61)4、供应商及采购情况 (61)(1)整体供应商情况 (61)(2)版权采购:以无保底分成模式为主 (63)(3)推广营销采购:以渠道推广的收入分成模式为主 (64)四、财务:营收规模持续扩张,2017年以来盈利能力有所回升 (65)1、整体业绩情况 (65)2、分业务构成:数字阅读保持核心业务地位 (66)(1)数字阅读 (67)(2)硬件产品 (68)(3)游戏联运 (68)(4)版权产品 (69)(5)广告营销 (69)(6)其他业务 (69)3、毛利率:持续加大渠道和版权成本投入,毛利率下滑 (70)(1)综合毛利率 (70)(2)分业务毛利率 (71)①数字阅读 (71)②硬件产品 (72)③游戏联运 (72)④版权产品 (73)⑤广告营销 (73)4、期间费用:费用金额随着业务扩大而增加,但费率控制较好 (73)(1)销售费用 (74)(2)管理费用 (76)(3)财务费用 (77)5、无形资产 (77)6、应收账款 (78)7、其他流动负债 (80)五、未来战略:以数字阅读平台为基础,打造“内容创作+内容分发+内容衍生开发”的泛娱乐版图 (80)1、公司战略目标 (80)2、未来三年具体规划 (81)。
电子书阅读器市场专题分析2017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需免费获取本完整版分析请关注易观订阅号后台回复“电子阅读器“获取。
更多最新内容尽在(ID:enfodesk)分析定义和分析方法l电子书阅读器:广义上认为,只要是主打阅读电子图书的手持设备都被称为电子书。
这类产品很早以前在市面上就有销售,使用的是点阵式液晶屏或者TFT屏幕。
狭义上认为,只有使用电子墨水屏幕或者类似技术的电子书阅读器才可以称为电子书。
本分析内容论述的范围是狭义定义。
分析范畴l本分析内容的分析对象是移动阅读领域中新的阅读场景,电子书阅读器的硬件产品、阅读体验、厂商进入的逻辑,现有的市场格局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l本分析内容涉及的关键字为:电子书阅读器、电子书发展历程、电子书阅读器硬件对比、深度阅读等。
l本分析内容分析的国家和区域主要包括:中国市场。
分析方法l分析内容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访谈,以及易观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
l分析内容中运用Analysys易观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以及厂商的发展现状。
分析定义目录CONTENTS01电子书阅读器发展现状02中国电子书阅读器市场竞争分析03典型厂商分析04季度总结© Analysys 易观PART 1电子书阅读器发展现状电子书阅读器行业发展速度加快,预计电子书阅读器接触率在2024年突破20%l 2000-2008年电子书阅读器接触率上升1%,从2000年中国市场上出现第一款电子书阅读器,到2008年时间实现1%的突破,这一阶段属于电子书阅读器开荒期。
盗版现象严重出版社不愿意与内容集成商分享利益,文学内容数字化程度低,同时硬件设备同质化现象严重等,用户数字化阅读的习惯难以培养。
行业发展缓慢。
l 2008-2016年电子书阅读器接触率上升6.8%,主要原因:政府大力扶持网络文学创作,各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严加管控盗版行为,文学内容数字化形成规模。
中国移动阅读市场年度综合分析2017分析定义:移动阅读是指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电纸书等移动终端载体进行的所有阅读行为,通过浏览网页以及书城客户端、新闻资讯客户端、期刊杂志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账号文章等阅读途径,浏览小说、报纸、图书、杂志、动漫、文献等内容的阅读行为。
分析范畴:内容主要研究中国移动阅读市场现状、市场竞争格局、典型移动阅读厂商分析和发展趋势分析。
本内容分析对象主要是以提供原创文学和传统文学电子读物内容的书城类移动阅读应用。
限于中国大陆地区移动阅读业务,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涉及厂商:阅文集团、掌中浩阅、塔读文学、咪咕阅读、阿里文学等。
分析方法:数据来源为易观千帆产品的监测数据、企业访谈、专家访谈、公司财报等。
目录01中国移动阅读市场发展现状02中国移动阅读市场竞争格局03中国移动阅读市场用户研究04中国移动阅读市场典型厂商分析05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趋势预测中国移动阅读市场发展现状移动互联网市场人口红利消失,市场规模增速变缓●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8.3亿人,增速减缓。
未来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三四线城市移动网络覆盖的提升;二是智能网络终端设备的进一步普及,其中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车联网等终端的发展。
●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46720.6亿元人民币,市场增速较去年明显减少。
在移动互联网新用户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单用户消费水平虽有提升,但因市场上可供消费的产品/服务已被大量开发,因此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大规模增长现象将不会再出现。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易观预测未来的市场规模增速还会降低,最后增速稳定在25%左右。
移动互联网市场人口红利消失,用户规模增速下降;市场规模的增长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及新服务开发5.7 6.57.37.98.38.68.915.40%11.80%8.40%5.00%3.50%3.00%0%5%10%15%20%024681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F 2018F 用户规模(亿人)增长率1835 4734 13438 30795467216054376547 158.00%183.80%129.20%51.70%29.60%26.40%0%50%100%150%2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F 2018F 市场规模(亿元人民币)增长率2017-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预测2017-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预测© Analysys 易观 © Analysys 易观移动购物为市场主要驱动力,移动娱乐市场极具潜力2017-201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结构预测68.2%68.2%1.4%19.3%68.1%1.5%18.4%68.7%1.6%18.6%67.4%55.3%4.9%30.6%2013 2.8% 6.4%15.6%201464.1% 3.5%13.7%3.1%2015 2.3%8.8%2016 3.1%2017F 3.4%2.9%8.1%7.7%2018F 7.2%19.5%2019F 6.7% 1.3% 3.7%20.0%3.7%流量费移动娱乐移动购物移动营销移动生活服务Analysys 易观分析认为,2016年,网上零售从PC 端向移动端进一步迁移,2016年4季度,移动购物占网上零售总额的比重提升至75.6%,移动购物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份额中依然保持绝对优势,占比达到68.7%。
2017年在线阅读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8月目录一、商业模式日渐成熟,市场整合催生龙头 (5)1、在线阅读一路成长,商业模式日趋完善 (5)(1)第一阶段:2002年以前的BBS时代 (6)(2)第二阶段:PC时代来临,付费大幕开启(2002~2010年) (6)(3)第三阶段:PC端向移动端迁徙(2010~2015年) (7)(4)第四阶段:泛娱乐时代来临,粉丝经济引致网络文学IP价值凸显(2015年后) (7)2、产业链分工与盈利明晰 (8)3、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11)(1)付费市场快速增长,衍生市场空间广阔 (11)(2)泛娱乐市场高速增长,网络文学IP属性凸显 (13)(3)PC端巨头已现,移动端整合进行时 (13)二、网络文学价值进入加速提升期 (15)1、在线阅读已成国民应用 (15)2、版权保护意识强化助力付费率提升 (18)(1)国家和企业对盗版打击力度增强,正版环境改善 (18)(2)正版付费提升,未来阅读市场可期 (20)3、从影视和游戏的角度看网络文学IP价值重估 (22)(1)影视与网络文学:IP的商业化与反哺 (22)(2)影视内容反哺IP,成为IP保鲜重要抓手 (26)4、手游进一步需要优质的网文IP加持 (27)(1)重度化与付费提升引致手游快速增长 (27)(2)存量用户的游戏市场中IP价值凸显 (29)三、泛娱乐化和内容原创化是头部平台两大发展方向 (33)1、阅文集团:原创内容与IP运营领先优势明显 (33)2、掌阅科技:依托渠道优势,强化内容储备 (36)3、中文在线:内容优势凸显,全面强化泛娱乐布局 (38)4、咪咕阅读: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出不同形态产品 (39)四、相关企业简析 (40)1、中文在线 (40)2、思美传媒 (41)3、平治信息 (42)4、阅文集团 (43)5、掌阅科技 (43)五、主要风险 (44)1、政策风险 (44)2、盗版侵权风险 (44)用户规模扩张、付费习惯改变、版权保护意识增强及特效制作能力的提升,有望带来在线阅读市场从单一细分子行业走向泛娱乐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文目录一、群雄逐鹿,抢滩移动阅读市场 (3)1.1、三大因素推动移动阅读兴起 (3)1.2、移动阅读产业链结构:内容与平台共生 (6)1.3、四类参与者抢滩市场 (6)二、千亿盛宴,付费阅读打开变现空间 (10)2.1盈利模式:广告+付费阅读+IP增值 (10)2.2有声阅读:正在爆发的细分市场 (14)2.3市场空间:付费阅读规模或可达千亿 (17)三、他山之石,美国付费阅读兴起的启示 (20)3.1美国在线付费阅读亦开始兴起 (20)3.2亚马逊Kindle兴起的启示 (21)四、重点推荐:思美传媒、平治信息、中文在线 (23)4.1、思美传媒(002712):完成收购掌维科技,站上移动阅读浪潮之巅 (23)4.2、平治信息(300571):自有移动阅读平台业务突飞猛进 (25)4.3、中文在线(300364):基于PC端优势发力移动阅读,I P运营展翅腾飞 (26)五、风险因素 (27)一、群雄逐鹿,抢滩移动阅读市场1.1、三大因素推动移动阅读兴起(1)用户端:背靠庞大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根据易观智库的统计数据,2015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7.9亿人,同比增长8.4%,在总人口中的渗透率达58%。
当前已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继续增长来源于移动网络在低层级市场的渗透,以及智能网络终端的接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互联网用户现在更倾向使用手机直接上网,而阅读行为也发生了从线下到PC端,再到移动端的转移。
(2)内容端:传统图书内容数字化,网络文学蓬勃发展我国数字出版收入规模持续上升,2015年同比增长30%。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势头,全年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
其中包含了数字阅读、数字媒体、网络游戏、网络动漫、在线音乐、网络广告等多个产业。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例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15年的20.5%,而在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仅占当年新闻出版业收入的9.5%。
2017年数字阅读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7月出版文本目录1、 PC 端+移动端多渠道发力,造就网络文学龙头 (6)1.1.1、平台:多平台多渠道,起点、 QQ 阅读位居第一梯队 (6)1.1.1、 PC 端+实体书出版,线上线下齐发力,文学流量市场占比高 (6)1.1.2、移动端以 QQ 阅读和起点读书为主,联合懒人听书 APP,拓宽 IP 传播渠道 (9)1.1.3、深化数字阅读,推进内容连接 2.0 (11)1.2、作者:高稿酬+作者扶持机制,为 IP 创造者提供无限可能 (12)1.3、用户:规模大,青年人成为数字阅读用户主力 (14)1.3.1、网络文学用户年轻化,以男性为主、本科学历为主,阅读场景碎片化 (14)1.3.2 阅文 PC 端流量大,移动端用户以男性、青年人为主 (15)2、数字阅读市场广阔,付费收入规模增长 (18)2.1、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庞大,潜在利润空间广阔 (18)2.1.1、我国付费阅读市场广阔,收入规模有望大幅增长 (18)2.2、用户付费意识提高,阅文付费收入有望提升 (21)2.2.1、付费收入稳居行业前列,营收贡献高 (21)2.2.2、付费+打赏,深度挖掘 IP 价值 (23)2.2.3、先免费后付费,吸引用户后续关注度 (24)2.2.4、会员升级 VIP,扩大付费阅读收入规模 (24)2.2.5、月票和打赏:激发作者创作热情,增加用户付费投入 (24)2.2.6、牵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联盟”,成效显著 (26)3、推出 IP 合伙人模式,构造泛娱乐产业链 (28)3.1、“共营合伙人”+“价值向上,阅文互联”,深入探索泛娱乐IP 产业链 (28)3.2、网文衍生动漫,放大 IP 价值 (32)3.3、影视剧 IP 成绩斐然,开发潜力强大 (35)3.4、阅文游戏上线,布局游戏市场发行 (37)4、“起点国际” (38)4.1、海外市场用户规模广,用户粘度高 (39)4.2、阅文“起点国际”上线,加快国际化路径 (40)5、移动阅读成未来发展方向, QQ 阅读和掌阅实力争先 (41)5.1、移动阅读端份额:掌阅和 QQ 阅读占据大半江山 (41)5.2、平台使用情况:掌阅渗透率强, QQ 阅读使用时长高 (41)5.3、内容获取渠道:QQ 阅读背靠腾讯和阅文自身优势强,掌阅打造原创联盟 (44)5.4、泛娱乐化布局:阅文全面优势明显,掌阅围绕生态链布局 (45)图表目录图 1:阅文旗下 IP 平台 (6)图 2:阅文主要成果概览 (7)图 3:起点中文网网站数据 (8)图 4:晋江文学城股权架构图 (8)图 5:QQ 阅读发展历程 (9)图 6:起点中文 APP 发展历程 (10)图 7:阅文作家扶持机制 (12)图 8:2016 年数字阅读用户年龄、性别、学历分布 (14)图 9:2016 年移动阅读用户分布场景 (14)图 10:起点中文网网站流量趋势图 (16)图 11:起点女生网网站流量趋势图 (16)图 12:QQ 阅读、懒人听书、起点读书使用人群性别占比 (17)图 13:QQ 阅读、懒人听书、起点读书使用人群年龄分布 (18)图 14:2016 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每月订阅付费、打赏情况 (18)图 15:2015-2016 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一个月在网络小说上的花费 (20)图 16:2016 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 PC 端九宫格划分 (21)图 17:2016 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移动端九宫格划分 (21)图 18:2016-2018 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预测 (22)图 19:起点中文网打赏粉丝榜(截至 2017 年 5 月 15 日) (25)图 20:作家联盟对盗版 SAY NO 活动 (28)图 21:阅文版权运营孵化体系 (29)图 22:《择天记》小说简介 (30)图 23:《择天记》手游预约人数(2017.5.17) (31)图 24:《择天记》2014-2017 年百度指数状况 (31)图 25:《全职高手》播放量 (33)图 26:《全职高手》简介 (34)图 27:阅文部分全版权 IP (35)图 28:阅文优秀影视 IP 成绩 (35)图 29:2016 网络文学 APP 月度/日均覆盖人数排名 (41)图 30:2017 年 1-2 月主流移动阅读应用渗透率 (42)图 31:2017 年 1-2 月主流移动阅读应用 DAU(Android) (42)图 32:2017 年 1-2 月主流移动阅读应用使用时长 (43)图 33:QQ 阅读核心竞争力 (44)图 34:掌阅 iReader 核心竞争力 (45)图 35:阅文集团平台运营优势 (46)图 36:掌阅电纸书上线推阅读器概念,有妖气助力动漫内容建设 (46)表 1:数字阅读应用 APP 排名 (11)表 2:3.1 亿用户下网络文学阅读付费年收入规模测算(亿元) (20)表 3:2014-2018 年阅文集团营收规模及收入拆分与预测(亿元) (23)表 4:月票获得方式 (25)表 5:原创文学风云榜月度总榜榜单奖励 (25)表 6:改编作品的网民渗透率(调查样本:11726 人) (29)表 7:阅文网文改编动画播放量 (32)表 8:2017 年最具改编动画潜力的网络小说排行榜 Top10 (34)表 9:2016 年网络文学 IP 改编电视剧 Top10 播放量 (37)表 10:2016 年网络文学 IP 改编游戏 Top10 (37)表 11:网络文学作品传播地区 (39)报告正文1、 PC 端+移动端多渠道发力,造就网络文学龙头1.1.1、平台:多平台多渠道,起点、 QQ 阅读位居第一梯队图 1:阅文旗下 IP 平台1.1.1、 PC 端+实体书出版,线上线下齐发力,文学流量市场占比高在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阅文CEO 提到,目前阅文已拥有1000 万部作品储备,覆盖 200 多内容品类,占据国内 90%的 IP 改编市场份额,成为泛娱乐产业源生 IP 最大孵化地。
2017年我国移动阅读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深度分析报告(2018.09.17)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8%,与1999年60.4%的图书阅读率相比,处于停滞水平;人均阅读量为7.86本(含纸质与电子书),与欧美国家年人均读书16本,北欧一些国家达到24本,韩国11本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剔除大量的以升学、考试、晋升为目的的阅读之外,许多人几乎不读书。
2016年国内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68.2%,已超出图书阅读率10个百分点,且连年快速增长,成为推动国民综合阅读率的主要因素。
尤其是手机阅读、微信阅读提升了大众的阅读接触率与粘性。
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统计,聊天、查看朋友圈中的朋友状态这两项活动是成年微信接触者使用微信的主要选择,选择比例分别为85.7%、81.3%,均超过80.0%。
而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也是很多微信接触者的主要选择,看新闻、阅读朋友圈中分享的文章、阅读公众订阅号发布的文章、信息的选择比例分别为76.4%、72.3%和32.4%。
微信阅读频次与时长在数字阅读产品形态多元化、用户渗透率大幅提升的大背景下,用户的阅读行为走向碎片化、浅阅读,趣味性与交互性明显增加,阅读门槛不断降低。
新的数字阅读生态体系中,内容供给的外延不断扩张,网络文学、电子书、知识付费涵盖了娱乐化的阅读体验、大众化交互式的深度阅读、涉及普通用户工作生活方方面的非标准软知识分享。
移动阅读具有良好的付费基础,早在2014年移动互联网发展早期,QQ阅读已经进入IOS应用收入榜(剔除游戏)前10名,掌阅科技则进入IOS应用公司榜(剔除)前10名。
至2015年底,QQ阅读、iReader(掌阅旗下阅读产品)双双进入IOS应用榜(剔除游戏)前10名。
移动阅读头部APP与视频类、社交类应用共同主宰了中国区应用收入榜前10名。
2013-2016年,移动支付快速普及;据统计,2017年手机支付在国内已经成为第一大支付方式。
2017年数字阅读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8月目录一、数字阅读:2016年中国数字化阅读接触率68.2%,对纸质图书从冲击到互补 (6)1、电子书阅读量3.21本/年,预计2020年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将达到205亿元 (7)2、2016年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增速25%,2017年Q1月度移动端数字阅读独立设备2.2亿+ (10)3、数字阅读种类及阅读竞争阵营 (10)二、以“内容+用户”为核心的阅读市场商业变现模式 (11)1、用户付费模式是目前主要模式 (12)2、下游的终端硬件:增加用户粘性,提高用户体验 (12)3、从用户市场延伸至IP改编内容后市场:大众图书企业新经典待出发,后端影视公司慈文传媒+华策影视再出发 (13)(1)新经典:深耕图书策划与发行10年+,打造名家经典作品具有不可复制性,专注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产品生命周期长 (13)(2)原创IP的后改编市场为影视剧带来自身流量与粉丝 (18)(3)网文弊端:版权界定不清晰 (23)4、《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发布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24)三、阅文集团:“森林式”长线挖掘IP价值享泛娱市场空间 (25)1、回顾盛大文学历史:赶了早集止步IPO (28)2、盛大文学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 (29)3、阅读内容付费模式下ARPU趋于稳定,社交阅读的传播效应缩短了作品的成长发酵时间,助推作品成为“畅销”类,IP改编后市场打开新空间 (31)四、掌阅科技:打造数字阅读生态圈 (33)1、掌阅科技主营为互联网数字阅读+增值服务: (35)(1)数字阅读服务 (35)(2)增值服务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内容增值服务类的版权产品业务+硬件增值服务类的硬件产品业务+流量增值服务类的游戏联运业务及广告营销业务 (37)(3)推出“iReader电子阅读器”,拓展数字阅读业务渠道,实现了内容+硬件+平台的产业链布局 (38)(4)电子阅读器对比:京东、Kindle、Ireader (40)(5)汉王科技的电子书模式为何没有走下去? (41)2、低毛利率硬件端的布局是打造闭环生态圈的桥梁 (43)五、社交阅读模式下的微信阅读vs 蜗牛阅读:强社交属性阅读vs 弱社交属性阅读 (46)1、微信阅读:强社交属性的阅读,内容分发带动了生态流量的二次腾飞 .. 462、网易旗下阅读平台-蜗牛阅读:“购买阅读时间”,更改读书定价方式 (48)六、线下出版企业摸索内容变现新模式 (50)1、中信出版:致力于从大众出版二次成长为综合的优质内容提供商和读者会员服务商 (50)2、线下阅读体验店坚守者:台湾诚品书店树立品牌效应带动商业变现 (51)3、新经典:专业图书策划发行,“图影互动”步入IP后市场 (53)4、南方传媒:夯实主业同时加快转型,打造云教育、云媒体、云阅读、云出版、云终端模式融合新媒体,建立新型体验式文化中心 (55)5、华策影视:大而美的工业化内容平台飞轮效应渐显 (57)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出版企业强强联手,消费升级助推线上内容企业从用户付费变现模式逐渐步入内容变现的千亿市场。
2017年我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综合
发展态势图文分析
(2017.12.07)
2016 年国内数字阅读每月日均活跃用户数计的五大 PC 端网站为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云起书院、 以及纵横中文网,日活份额分别为 18.3%、 7.9%、 6.5%、 4.5%、 3.4%;移动端方面则为 QQ 阅读、掌阅、起点读书、咪咕阅读、书旗小说,每月日活跃用户份额分别为 27.9%、 24.7%、 8.7%、 7.4%、 4.8%。
从公司层面来看,阅文集团、百度文学、中文在线、阿里文学、掌阅科技五大网络文学公司日活用户份额分别为 46.5%、 18.1%、 13.5%、1.5%、1.1%;移动端阅文集团、掌阅、阿里文学、中文在线、百度文学的日活份额分别为 48.4%、 25%、 2.3%、 2%、 0.8%。
从上述数据来看,数字阅读市场上企业的竞争依旧激烈,阅文集团凭借原盛大文学及腾讯文学的深厚功底,在国内数字阅读市场享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而掌阅科技在移动端优势明显。
2016 数字阅读行业 PC 端九宫格划分
2016 数字阅读行业移动端九宫格划分。
2017年数字阅读行业掌阅科技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9月正文目录1.数字阅读再迎新成员 (5)1.1深耕数字阅读8栽,实际控制人稳固 (5)1.2数字阅读业务份额占比稳定 (6)1.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迅速,内容版权、渠道流量的持续投入致毛利率有所下降 (7)2. 付费阅读高增速确定性较高,2021市场规模可达550亿 (9)2.1 付费阅读高增速确定性较高背后的四大逻辑 (9)2.2 数字阅读市场格局:五大阵营,一超多强 (14)阅文集团:整合各大平台,成就绝对龙头 (16)掌阅科技:卡位移动端具有渠道优势,跻身第一梯队 (17)平治信息:新媒体引流下精准推广的佼佼者 (18)2.3以订阅为基,多重变现模式并存,2021市场规模预计可达550亿 (19)3.掌阅科技移动端渠道优势构筑强壁垒,内容创作+发行+衍生”打造数字阅读生态圈 (26)3.1移动端渠道优势明显构筑护城河,增值服务助力业绩成长 (26)3.2“内容创作+发行+衍生”,打造数字阅读生态闭环内容创作平台 (30)4.盈利预测 (33)5.风险提示 (33)图表目录图表1:公司发展历程 (5)图表 2:掌阅科技发行前股权结构 (6)图表 3:2016年各主营业务占比 (7)图表 4:掌阅科技主营业务收入和增速 (8)图表 5:掌阅科技综合毛利率 (9)图表 6:在线内容支付方式 (10)图表 7:互联网支付用户规模 (10)图表 8:版权保护历程 (11)图表 9:青少年网民快速增长 (12)图表 10:手机网民规模及占比 (13)图表 11:数字阅读适配移动互联网时代 (13)图表 12:16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阅读目的 (14)图表 13:主动学习倾向增加 (14)图表 14:数字阅读产业发展 (15)图表 15:数字阅读五大阵营 (16)图表 16:阅文集团数字阅读布局及拓展 (17)图表 17:掌阅科技竞争模式 (18)图表 18:平治信息自建阅读站(部分) (19)图表 19:数字阅读行业收入结构对比 (20)图表 20:IP改编多点开花 (21)图表 21:IP改编剧数量及增速 (21)图表 22:16年网络自制剧TOP25 IP剧占比 (22)图表 23: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购买周边意愿 (22)图表 24: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愿意为周边花费的金额 (23)图表 25:17年订阅收入测算假设 (24)图表 26:数字阅读用户规模 (24)图表 27:订阅收入长期空间测算假设 (25)图表 28:订阅收入预测 (25)图表 29:订阅收入规模敏感性分析 (25)图表 30:2017一季度各类阅读应用覆盖率及活跃率排名情况 (27)图表 31:2014年到2016年掌阅科技运营情况 (27)图表 32:“掌阅”平台用户充值情况 (27)图表 33:“掌阅”平台用户充值情况 (27)图表 34:公司丰富的版权资源 (28)图表 35:掌阅硬件电子书阅读器 (29)图表 36:游戏联运主要充值 (30)图表 37:广告营销业务流程图 (30)图表 38:公司完善的制作制度 (31)图表 39:掌阅科技研发人员情况(人) (32)1.数字阅读再迎新成员1.1深耕数字阅读8栽,实际控制人稳固掌阅成立于2008年,在2011年1月发布掌阅核心产品移动端阅读APP掌阅iReader,2014年下半年开启增值服务,增加了游戏联运和广告增值等流量增值服务。
2017年我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2017.09.27)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电脑、 PDA、 MP3、 MP4、笔记本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等。
广义的数字阅读包括以数字文件为内容载体的公开出版物,电子书、漫画、数字报刊杂志以及有声读物文件。
狭义的数字阅读指通过PC、手机、平板电脑等互联网设备进行文学作品的在线或离线阅读,仅包含网络文学与出版物的电子版。
数字阅读2016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用户规模:随着数字阅读市场加速发展的时代到来,在2016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PC端用户规模约2.17亿人,移动端用户规模约2.65亿人。
PC端数字阅读的覆盖人数变化不大,人口红利已用尽,而移动端的用户规模则仍呈增长态势,使用时间上基本以移动端为主。
数字阅读用户已经在逐渐向移动端迁移。
今年,《微微一笑很倾城》、《盗墓笔记》、《择天记》等网络文学IP小说成功影视化、动画化的同时,也为网络文学市场带来更多的读者,进步提高了用户规模。
2016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PC端用户规模2.17 亿人 2.65 亿人云起书院、起点中文网和晋江文学城的月度覆盖人数占比均超过10%,成为PC端数字阅读行业第一梯队。
17K小说网,纵横中文网与潇湘书院等的月度覆盖人数占比在2.5%-10%之间,成为第二梯队。
网易云阅读、红袖添香、言情小说吧、小说阅读网、逐浪网等成为第三梯队。
从整体可以看出,阅文集团旗下有多家网站上榜,其在PC 端数字阅读整体渠道的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遥遥领先其他平台。
2017年付费阅读市场研究报告2017年10月目录前言 (1)一、网络文学:二十载,崛起快,方兴未艾 (4)1.1、电脑端转场移动端,快速成长的网文市场 (4)1.2、规模扩张势头迅猛,阅读习惯正在养成 (7)1.3、监管力度规范行业生态,网文平台戴着枷锁跳舞 (12)1.4、网文变现途径多样,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密切 (14)二、成本端:内容是核心要素,渠道差异巨大 (15)2.1、内容端:得头部者得天下 (16)2.2、渠道端:抱紧大腿,霸道总裁做靠山 (29)三、收入端:主付费,次版权,辅以广告 (31)3.1、付费收入:订阅为主,鲜花红包砸起来 (32)3.2、版权收入:前景广阔,转战场一炮而红 (36)3.3、广告收入:体量微小,针对释放效果好 (41)四、竞争格局:众平台各有所长,新平台依靠差异化突围 (48)4.1、阅文集团:腾讯体系庇护,资源渠道均是龙头 (51)4.2、中文在线:“文学+”战略,全媒体出品模式 (55)4.3、掌阅科技:专注移动领域,研发移动阅读产品 (59)4.4、百度文学:完美世界控股,百度大数据撑腰 (62)4.5、阿里文学:内容资源偏弱,渠道优势来弥补 (63)4.6、平治信息:内容以女频为主,渠道侧重微信公众号 (64)五、付费阅读行业投资建议 (75)图表目录图表1:网络文学市场发展阶段 (5)图表2: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对比 (6)图表3: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亿)及增速 (7)图表4: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8)图表5:中国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9)图表6:中国图书阅读率及数字化阅读接触率 (10)图表7:中国人民手机阅读率 (10)图表8:内容付费市场及文学占比(亿) (11)图表9:2016年应用用户规模(亿)及增速 (11)图表10:网络文学相关监管政策梳理 (13)图表11:网络文学产业链 (14)图表12:掌阅科技成本构成(百万元) (15)图表13:中文在线成本构成(百万元) (16)图表14:中国网络文学作家年龄层分布 (17)图表15:中国网络文学作家状态分布 (18)图表16:5 大平台作家数量占比 (19)图表17:2016年网络文学作家收入排行榜 (19)图表18:平台作家稿酬制度 (20)图表19:典型平台作家奖励制度 (21)图表20:典型平台粉丝道具/打赏 (28)图表21:阅文集团,掌阅科技,中文在线渠道成本对比 (30)图表22:阅文集团收入构成(百万元) (31)图表23:掌阅科技收入构成(百万元) (31)图表24:网文付费情况 (32)图表25:起点中文网VIP会员体系 (34)图表26:起点中文网打赏界面 (34)图表27:17k 打赏界面 (35)图表28:网络文学实体书出版案例 (36)图表29:欢瑞世纪《盗墓笔记》制作成本及版权花费 (37)图表30:网络文学改编市场的市场规模(十亿元) (38)图表31:2016年网络文学改编的头部电视剧 (39)图表32:2016年网络文学改编的头部网络剧 (39)图表33:2016年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 (40)图表34: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游戏 (40)图表35:主要网络文学平台流量 (42)图表36:网络文学市场规模(亿) (42)图表37:付费阅读是主要收入来源 (43)图表38:日活跃用户数占比前5 的网络文学产品 (43)图表39:阅读付费市场规模测算 (44)图表40:版权市场规模测算 (45)图表41:网文广告市场规模测算 (47)图表42:平均移动端日活跃用户数占比 (48)图表43:日均个人电脑活跃用户数占比 (48)图表44:5 大平台作家数量占比 (49)图表45:5 大平台作品数量占比 (49)图表46:PC 端日活跃用户数占比Top5 (50)图表47:移动端日活跃用户数占比Top5 (51)图表48:阅文集团历史沿革 (52)图表49:阅文旗下平台产品及作品 (52)图表50:阅文集团旗下全版权作品(部分) (53)图表51:阅文集团营业收入及增速 (53)图表52:阅文集团净利润及增速 (54)图表53:阅文集团营业收入拆分(百万元) (54)图表54:阅文集团毛利率(%) (55)图表55:中文在线历史沿革 (56)图表56:中文在线主要产品 (56)图表57:中文在线营业收入(百万元)及增速 (57)图表58:中文在线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及增速 (57)图表59:中文在线营业收入拆分(百万元) (58)图表60:中文在线毛利率(%) (58)图表61:掌阅科技历史沿革 (59)图表62:掌阅文学主要产品 (59)图表63:掌阅科技营业收入(百万元)及增速 (60)图表64:掌阅科技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及增速 (60)图表65:掌阅科技营业收入拆分(百万元) (61)图表66:掌阅科技毛利率(%) (61)图表67:百度文学历史沿革 (62)图表68:百度文学主要产品 (62)图表69:阿里文学主要产品 (63)图表70:阿里文学旗下全版权作品(部分) (63)图表71:平治信息历史沿革 (64)图表72:超阅小说微信公众号端付费与充值界面 (65)图表73:平治信息自有阅读平台营收及占比 (66)图表74:平治信息自有阅读平台主要产品 (67)图表75:超阅小说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APP 界面展示 (68)图表76:平治信息自有阅读平台主要产品 (69)图表77:平治信息营业收入(百万元)及增速 (69)图表78:平治信息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及增速 (70)图表79:平治信息营业收入拆分(百万元) (70)图表80:平治信息毛利率(%) (71)图表81:新经典主营业务概览 (72)图表82:新经典版权作品 (73)图表83:新经典版权作品 (74)前言经历20余年发展,网络文学市场从萌芽走向成熟1)网络文学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随着网民的快速增长及渠道的丰富,网络文学从早期相对小众阅读形式逐步成长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众娱乐形态;写作及阅读门槛低、获取快、互动强的特性使得网络文学在“快生活”的当下成为传统文学市场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