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编中建局专业技术模拟考试题库500题(含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53.00 KB
- 文档页数:111
中建七局专业技术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预制混凝土顶棚抹灰厚度不宜大于mm;现浇混凝土顶棚抹灰厚度不宜大于mm。
(C)A.1510B.1015C.105D.20102.冬期施工时,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分层厚度不应小于()。
在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已浇筑层的温度应满足热工计算要求,且不得低于2℃。
A.200mmB.300mmC.400mmD.500mm3.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应符合()的规定。
A.对大尺寸混凝土构件下的支架,其立杆顶部应插入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距顶部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600mm,可调托座螺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插入深度不应小于180mm。
B.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立杆的步距不应大于 1.8m;顶层立杆步距应适当减小,且不应大于1.5m;支架立杆的搭设垂直偏差不宜大于5/1000,且不应大于100mm。
C.在立杆底部的水平方向上应按纵下横上的次序设置扫地杆。
D.承受模板荷载的水平杆与支架立杆连接的扣件,其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0N·m。
E.立杆上应每步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
B.4.除焊接封闭箍筋外,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作弯钩。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箍筋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2.5倍。
B.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及设计有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和75mm的较大值。
C.圆柱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锚固长度,两末端均应作135°弯钩,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中建七局专业技术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对后张法预制构件,孔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且不宜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25倍;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不宜小于(),且不宜小于孔道外径的1/2。
A.50mm.50mmB.30mm.30mmC.30mm.50mmD.50mm.30mm2.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相同砂浆品种.强度等级.施工工艺的室外抹灰工程,每㎡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C)A.500B.2000C.1000D.2003.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基层抹灰平均厚度宜控制在mm以内,当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灰时,平均厚度宜控制在mm以内,采用石膏砂浆抹灰时,平均厚度控制在mm以内。
(A)A.15510B.51015C.15105D.1515104.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屋面女儿墙压顶应做水流向内的排水坡。
滴水线应垂直顺直.内高外地,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mm。
(D)A.8B.5C.20D.105.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配置强度等级不大于M20的抹灰砂浆,宜用级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配制强度等级大于M20的抹灰砂浆,宜用强度等级不低于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
(A)A.32.542.5B.42.552.5C.32.552.5D.32.532.56.振动棒振捣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按分层浇筑厚度分别进行振捣,振动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小于50mm。
B.振动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快插慢拔均匀振捣;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气泡时,可结束该部位振捣。
B.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0.5倍;振捣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的作用半径的1.4倍。
D.应根据混凝土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依次从下往上振捣。
中建七局专业技术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屋面女儿墙压顶应做水流向内的排水坡。
滴水线应垂直顺直.内高外地,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mm。
(D)A.8B.5C.20D.102.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在抹灰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以下几个说法正确的有。
(ABCD)A.室外每100㎡应至少抽查一处,没出不得少于10㎡;B.室内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小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C.砂浆抗压强度验收时,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不应少于3组;D.砂浆试块应在使用地点或出料口随机取样,砂浆稠度应与实验室的稠度一致。
3.4.冬期施工时,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分层厚度不应小于()。
在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已浇筑层的温度应满足热工计算要求,且不得低于2℃。
A.200mmB.300mmC.400mmD.500mm5.除焊接封闭箍筋外,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作弯钩。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箍筋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2.5倍。
B.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及设计有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和75mm的较大值。
C.圆柱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锚固长度,两末端均应作135°弯钩,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D.拉筋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拉筋直径的10倍。
D.6.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中建七局专业技术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高级抹灰工程质量检查立面垂直度及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分别是(D)A.+4mm+3mmB.+3mm+4mmC.+4mm+4mmD.+3mm+3mm2.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在抹灰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以下几个说法正确的有。
(ABCD)A.室外每100㎡应至少抽查一处,没出不得少于10㎡;B.室内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小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C.砂浆抗压强度验收时,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不应少于3组;D.砂浆试块应在使用地点或出料口随机取样,砂浆稠度应与实验室的稠度一致。
3.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竖向剖面上的周边及内部测温点宜上下.左右对齐;每个竖向位置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处,间距不宜大于 1.0m;每个横向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处,间距不应大于10m。
A.3,5B.3,4C.4,4D.4,54.预制构件脱模起吊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小于()MPa。
A.12B.15C.20D.255.6.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应符合()的规定。
A.对大尺寸混凝土构件下的支架,其立杆顶部应插入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距顶部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600mm,可调托座螺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插入深度不应小于180mm。
B.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立杆的步距不应大于 1.8m;顶层立杆步距应适当减小,且不应大于1.5m;支架立杆的搭设垂直偏差不宜大于5/1000,且不应大于100mm。
C.在立杆底部的水平方向上应按纵下横上的次序设置扫地杆。
D.承受模板荷载的水平杆与支架立杆连接的扣件,其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0N·m。
E.立杆上应每步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
B.7.当设计对结构抗震设防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中建七局专业技术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钢筋绑扎的细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B.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
C.梁.柱的箍筋弯钩及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点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构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D.填充墙构造柱纵向钢筋宜与框架梁钢筋共同绑扎。
E.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距离宜为50mm。
F.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2.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内墙抹灰前,应提前做的几项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BC)A.吊垂直B.套方C.找规矩D.墙面冲筋3.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从零拉力加载至初拉力后,量测伸长值初读数,再以均匀速率加载至张拉控制力。
对塑料波纹管成孔管道,达到张拉控制力后,宜持荷()。
A.1min~2minB.2min~3minC.2min~5minD.3min~5min4.5.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裸露表面应采用覆盖养护方式;当混凝土表面以内40mm~80mm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时,可结束覆盖养护。
A.20℃B.22℃C.24℃D.25℃6.7.预制构件脱模起吊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小于()MPa。
A.12B.15C.20D.258.冬期施工时,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分层厚度不应小于()。
在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已浇筑层的温度应满足热工计算要求,且不得低于2℃。
A.200mmB.300mmC.400mmD.500mm9.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应符合()的规定。
A.对大尺寸混凝土构件下的支架,其立杆顶部应插入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距顶部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600mm,可调托座螺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插入深度不应小于180mm。
中建七局专业技术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超长结构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可留设施工缝分仓浇筑,分仓浇筑间隔时间不应少于7d。
B.当留设后浇带时,后浇带封闭时间不得少于14d。
C.超长整体基础中调节沉降的后浇带,混凝土封闭时间应通过监测确定,差异沉降应趋于稳定后再封闭后浇带。
D.当留设后浇带时,后浇带封闭时间不得少于14d。
E.后浇带的封闭时间尚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2.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在抹灰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以下几个说法正确的有。
(ABCD)A.室外每100㎡应至少抽查一处,没出不得少于10㎡;B.室内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小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C.砂浆抗压强度验收时,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不应少于3组;D.砂浆试块应在使用地点或出料口随机取样,砂浆稠度应与实验室的稠度一致。
3.对钢筋混凝土,细骨料中氯离子含量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对预应力混凝土,细骨料中氯离子含量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
A.0.02%.0.02%B.0.02%.0.05%C.0.04%.0.02%D.0.06%.0.02%4.5.6.预制构件脱模起吊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小于()MPa。
A.12B.15C.20D.257.8.对后张法预制构件,孔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且不宜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25倍;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不宜小于(),且不宜小于孔道外径的1/2。
A.50mm.50mmB.30mm.30mmC.30mm.50mmD.50mm.30mm9.当设计对结构抗震设防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中建七局专业技术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在用硅酸盐水泥拌制抹灰砂浆时,不可掺入下列哪种物质。
(C)A. 石灰膏B.粉煤灰C.消石灰粉D.粒化高炉矿渣2.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内墙抹灰前,应提前做的几项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BC)A.吊垂直B.套方C.找规矩D.墙面冲筋3.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应符合()的规定。
A.对大尺寸混凝土构件下的支架,其立杆顶部应插入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距顶部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600mm,可调托座螺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插入深度不应小于180mm。
B.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立杆的步距不应大于 1.8m;顶层立杆步距应适当减小,且不应大于1.5m;支架立杆的搭设垂直偏差不宜大于5/1000,且不应大于100mm。
C.在立杆底部的水平方向上应按纵下横上的次序设置扫地杆。
D.承受模板荷载的水平杆与支架立杆连接的扣件,其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0N·m。
E.立杆上应每步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
B.4.当设计对结构抗震设防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B.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C.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D.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C.5.除焊接封闭箍筋外,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作弯钩。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箍筋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2.5倍。
中建七局专业技术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混凝土结构拆除模板后的实体质量检查宜包括下列()内容。
A.构件的尺寸.位置B.预埋件数量.位置。
C.构件的外观缺陷。
D.构件的连接及构造做法。
2.3.4.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竖向剖面上的周边及内部测温点宜上下.左右对齐;每个竖向位置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处,间距不宜大于 1.0m;每个横向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处,间距不应大于10m。
A.3,5B.3,4C.4,4D.4,55.6.冬期施工时,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分层厚度不应小于()。
在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已浇筑层的温度应满足热工计算要求,且不得低于2℃。
A.200mmB.300mmC.400mmD.500mm7.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以下几个说法正确的有。
(ACD)A.当抹灰层需具有防潮.防水功能时,应用防水砂浆;B.混凝土顶棚抹灰前,应在四周墙上弹出水平线作为控制线,先圈边找平,再抹顶棚四周;C.在高温.多风.空气干燥的季节进行室内抹灰时,宜对门窗进行封闭;D.夏季气温高于30℃时,外墙抹灰应采取遮阳措施,并应加强养护。
8.振动棒振捣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按分层浇筑厚度分别进行振捣,振动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小于50mm。
B.振动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快插慢拔均匀振捣;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气泡时,可结束该部位振捣。
B.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0.5倍;振捣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的作用半径的1.4倍。
D.应根据混凝土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依次从下往上振捣。
9.10.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水泥抹灰砂浆和混合砂浆,拌制时间不得小于s。
(C)A.60B.90C.120D.15011.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当抹灰层厚度大于时,应采用与基体粘结的加强措施。
中建七局专业技术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配置强度等级不大于M20的抹灰砂浆,宜用级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配制强度等级大于M20的抹灰砂浆,宜用强度等级不低于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
(A)A.32.542.5B.42.552.5C.32.552.5D.32.532.52.设备基础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垂直施工缝与地脚螺栓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250mm,且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倍。
A.2B.3C.5D.73.4.冬期施工时,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分层厚度不应小于()。
在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已浇筑层的温度应满足热工计算要求,且不得低于2℃。
A.200mmB.300mmC.400mmD.500mm5.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应符合()的规定。
A.对大尺寸混凝土构件下的支架,其立杆顶部应插入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距顶部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600mm,可调托座螺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插入深度不应小于180mm。
B.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立杆的步距不应大于 1.8m;顶层立杆步距应适当减小,且不应大于1.5m;支架立杆的搭设垂直偏差不宜大于5/1000,且不应大于100mm。
C.在立杆底部的水平方向上应按纵下横上的次序设置扫地杆。
D.承受模板荷载的水平杆与支架立杆连接的扣件,其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0N·m。
E.立杆上应每步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
B.6.当设计对结构抗震设防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中建七局专业技术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从零拉力加载至初拉力后,量测伸长值初读数,再以均匀速率加载至张拉控制力。
对塑料波纹管成孔管道,达到张拉控制力后,宜持荷()。
A.1min~2minB.2min~3minC.2min~5minD.3min~5min2.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内墙抹灰前,应提前做的几项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BC)A.吊垂直B.套方C.找规矩D.墙面冲筋3.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抹灰砂浆的试配稠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70分别测定不同配合比砂浆的。
符合要求的且水泥用量最低的配合比,作为抹灰砂浆配合比。
(ABD)A.抗压强度B.分层度(或保水率)C.抗拉强度D.拉伸粘结强强度4.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水泥基抹灰砂浆凝结硬化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至少不得小于天。
(B)A.1天B.7天C.14天D.28天5.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当抹灰层厚度大于时,应采用与基体粘结的加强措施。
不同材料的基体交接处应设加强网,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mm。
(D)A.25100B.3595C.2595D.351006.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水泥抹灰砂浆和混合砂浆,拌制时间不得小于s。
(C)A.60B.90C.120D.1507.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配置强度等级不大于M20的抹灰砂浆,宜用级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配制强度等级大于M20的抹灰砂浆,宜用强度等级不低于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
(A)A.32.542.5B.42.552.5C.32.552.5D.32.532.58.振动棒振捣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按分层浇筑厚度分别进行振捣,振动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小于50mm。
B.振动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快插慢拔均匀振捣;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气泡时,可结束该部位振捣。
B.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0.5倍;振捣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的作用半径的1.4倍。
D.应根据混凝土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依次从下往上振捣。
9.钢筋安装应采用定位件固定钢筋的位置,并宜采用专用定位件。
定位件应具有足够的()。
A.刚度B.强度C.承载力D.稳定性E.耐久性10.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应符合()的规定。
A.对大尺寸混凝土构件下的支架,其立杆顶部应插入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距顶部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600mm,可调托座螺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插入深度不应小于180mm。
B.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立杆的步距不应大于 1.8m;顶层立杆步距应适当减小,且不应大于1.5m;支架立杆的搭设垂直偏差不宜大于5/1000,且不应大于100mm。
C.在立杆底部的水平方向上应按纵下横上的次序设置扫地杆。
D.承受模板荷载的水平杆与支架立杆连接的扣件,其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0N·m。
E.立杆上应每步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
B.11.预制构件脱模起吊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小于()MPa。
A.12B.15C.20D.2512.设备基础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垂直施工缝与地脚螺栓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250mm,且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倍。
A.2B.3C.5D.713.14.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裸露表面应采用覆盖养护方式;当混凝土表面以内40mm~80mm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时,可结束覆盖养护。
A.20℃B.22℃C.24℃D.25℃15.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在抹灰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以下几个说法正确的有。
(ABCD)A.室外每100㎡应至少抽查一处,没出不得少于10㎡;B.室内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小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C.砂浆抗压强度验收时,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不应少于3组;D.砂浆试块应在使用地点或出料口随机取样,砂浆稠度应与实验室的稠度一致。
16.JGJ88-20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可以使用倒顺开关作为卷扬机的控制开关。
(×)17.JGJ88-20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提升机上料口防护棚可采用50mm厚木板架设或采用两层竹笆,上下竹笆层间距应不小于(C)。
A.300mm;B.400mm;C.600mm;D.500mm;18.JGJ88-20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当物料提升机安装高度大雨或者等于(B)时,不得使用缆风绳。
A.20;B.30;C.35;D.4019.JGJ88-20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缆风绳与水平面夹角宜在(C)之间,并应该采取与缆风绳等强度的花篮螺栓与地锚连接。
A.30~60°B.30~65°C.45~60°D.45~65°20.JGJ88-20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物料提升机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MΩ,电气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B)MΩA.0.5,0.5B.0.5,1C.1,0.5D.1.5,121.JGJ88-20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钢丝绳在卷筒应整齐排列,端部与卷筒压紧装置连接牢固。
当吊笼处于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应少于(A)圈。
A.3B.4C.5D.622.对钢筋混凝土,细骨料中氯离子含量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对预应力混凝土,细骨料中氯离子含量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
A.0.02%.0.02%B.0.02%.0.05%C.0.04%.0.02%D.0.06%.0.02%23.JGJ88-20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提升机架体的底节,宜采用无缝钢管制作。
(√)24.模板支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m;当高宽比大于()时,应增设稳定性措施,并应进行支架的抗倾覆验算。
A.1mB.2mC.3mD.4m25.JGJ88-20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附墙件与架体及建筑物之间,均应采用刚性件连接,并形成稳定结构,不得连接在脚手架上。
必要时可以使用铅丝绑扎(×)26.JGJ88-20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当吊笼提升钢丝绳断绳时,防坠安全器应制停带有额定起重量的吊笼,且不应造成结构损坏。
缆(√)27.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m。
A.0.8B.1C.1.5D.228.29.30.JGJ88-20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30m以下物料提升机可以采用桩式地锚,应当采用钢管(A)或者角钢75mm×6mm。
A.48mm×3.5mm;B.48mm×4.0mm;C.45mm×3.5;D.45mm×4.0mm31.JGJ88-20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低架提升机的基础表面应平整,水平度偏差不大于(B)。
A.8mm;B.10mm;C.12mm;D.15mm判断题(10道)二、单选题3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涂料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雾天.五级及以上大风时施工,不得在施工环境温度低于()及高于()或烈日暴晒时施工。
AA.5℃35℃B.3℃35℃C.3℃30℃D.5℃30℃33.木脚手架施工施工时在两纵向立杆间的同一跨度内,结构架沿竖直方向同时作业不得超过(B)层;装修架沿竖直方向同时作业不得超过()层。
A.1.1B.1.2C.2.1D.2.23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T130-2011):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时,不得发生破坏。
BA.60N·mB.65N·mC.70N·mD.75N·m3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T130-2011):脚手架钢管宜采用Φ48.3×3.6钢管。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
CA.24.8kgB.25kgC.25.8kgD.26kg36.机械连接接头抗拉强度等于被连接钢筋的实际拉断强度或不小于1.10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残余变形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为(A)级接头A.ⅠB.ⅡC.ⅢD.Ⅳ37.钢筋机械连接的连接区域长度应按(C)计算。
A.5dB.250C.35dD.50038.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应满足强度和(D)的要求A.抗拉强度B.高应力反复拉压C.性能等级D.变形性能39.如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A)个试件进行复检。
复检中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应评为不合格。
A.6B.9C.12D.1540.对接头的每一检验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C)个接头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
A.1B.2C.3D.641.接头的现场检验应按验收批进行。
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应以(C)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
A.100B.200C.500D.10004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对每种型式.级别.规格.材料.工艺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型式检验试件不应少于(D)个。
A.6B.3C.12D.943.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Ⅱ级接头或Ⅰ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C)A.25%B.30%C.50%D.100%44.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钢筋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且不得小于15mm。
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C)A.10mmB.15mmC.25mmD.30mm4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T130-2011):明挖法地下工程后浇带必须采用的防水措施是()。
AA.补偿收缩混凝土B.外贴式止水带C.遇水膨胀止水条(胶)D.防水密封材料4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塑料防水板厚度不得小于()。
BA.1mmB.1.2mmC.1.5mmD.2mm4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T130-2011):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