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拟将种业小镇建设成田园综合体
- 格式:pdf
- 大小:526.52 KB
- 文档页数:1
全国种业基地建设10大典型案例种业基地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粮食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各地,不少地方都积极推动种业基地建设,促进种业现代化发展。
以下是全国种业基地建设的10大典型案例。
1.黑龙江省北大荒现代农业示范园黑龙江省北大荒现代农业示范园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农业基地之一、占地约1000平方公里,是黑龙江省重点支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大规模粮田种植和高效农业生产为主要特色。
示范园内引进了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了粮食生产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成为黑龙江省的种业标杆。
2.江苏省太湖农业园区太湖农业园区是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苏州市昆山市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
园区建设以绿色生态和现代农业为主题,以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为主要发展方向,重点推动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整合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
3.福建省南山农场南山农场是福建省重要的农业基地,位于福州市建阳区。
农场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致力于高效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示范,引进了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成为福建省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4.浙江省河源水稻研究所浙江省河源水稻研究所是浙江省的重要农业科研机构,位于绍兴市。
研究所致力于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和种植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高产、优质、抗逆的水稻新品种,为浙江省的水稻种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5.北京市农业科技园区北京市农业科技园区是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的现代化农业基地,位于昌平区。
园区致力于推动北京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引进了一系列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致力于高效耕作和优质粮食生产。
园区内还设立了科研院所、农业示范园和农技培训中心,为北京市的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6.山东省华谊农业园华谊农业园是山东省的农业产业基地,位于济南市槐荫区。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7.23•【字号】武政办〔2021〕75号•【施行日期】2021.07.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7月23日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方案按照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人民政府有关要求,为推动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武汉农创中心)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和科技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和农业新兴业态。
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武汉农创中心建设,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解决科研与产业“两张皮”问题,引领带动华中地区及全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武汉样板”,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五个中心”作出贡献。
(二)目标定位。
以建设立足武汉、带动全省、辐射华中、联动全国、面向世界的农创中心为目标,促进资源集约、企业集中、产业集聚、技术集成,推动实现科技与产业、企业、技术、人才、科技(即上中下游)等要素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集科研中心、转化中心、研发中心、人才中心、企业中心为一体的“五大中心”,形成区域性“农业硅谷”和经济增长极。
分阶段目标如下:二、空间布局按照“中心提升、资源整合,极点带动、辐射周边”的空间导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合理错位分工,引导资源集聚,着力构建武汉农创中心“一核两翼一芯两园多基地”总体空间架构,形成“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示范”全产业服务链。
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田园综合体是指将现代化的商业、休闲、文化等元素融合到乡村或郊区的田园风光中,打造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业体验、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旅游消费升级,田园综合体在中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各地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探讨它们的成功之道。
首先,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田园综合体“田园乐活谷”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项目依托苏州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打造了集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采摘水果、参与农耕体验、享受田园美食等活动,同时还可以住宿度假,感受乡村田园的宁静与美好。
田园乐活谷的成功,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对当地资源的充分挖掘,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树立了一个典范。
其次,浙江省杭州市的田园综合体“西溪农庄”也是一处成功的案例。
西溪农庄依托西溪湿地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打造了集农业观光、生态体验、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田园,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参与农耕体验,感受农家乐趣,同时还可以享受温泉度假,放松身心。
西溪农庄的成功,得益于其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农业文化的传承,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发展树立了一个典范。
最后,河北省保定市的田园综合体“石家庄农博园”也是一处成功的案例。
农博园依托保定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农业资源,打造了集农业科普教育、休闲观光、文化娱乐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农业展览,了解农业科技知识,体验农耕文化,同时还可以观赏文艺表演,参与互动娱乐。
石家庄农博园的成功,得益于其对农业科普教育的重视和对文化娱乐业态的丰富,为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发展树立了一个典范。
综上所述,田园综合体的成功案例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打造独特的田园风情,满足人们对休闲度假、农业体验、文化娱乐的多元化需求。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10.22•【字号】武政办〔2020〕94号•【施行日期】2020.10.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年10月2日武汉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根据《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五年推进规划(2019—2023年)》(鄂乡建组发〔2019〕1号)和《武汉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武发〔2019〕6号)精神,按照《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要求,借鉴浙江、上海持续建设美丽乡村的做法,特制订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加大我市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挖掘乡村发展动能,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构建精致农业产业体系、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和多元乡村发展体系,全面巩固农村小康社会成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规划先行,分类推进。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各新城区要结合村庄规划体系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要求,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指导美丽乡村建设。
田园综合体案例田园综合体是一种集农业、休闲、旅游、文化、体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发展项目,是当下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之一。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可以丰富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成功的田园综合体案例,以期为相关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案例一,德国柏林农庄。
柏林农庄位于德国柏林市郊,占地面积达到1000多公顷,是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度假、文化艺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
农庄内分布着大片的农田、果园、葡萄园,同时还有农家乐、度假村、艺术展览馆等设施。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采摘水果、品尝农家美食、参与农业劳作等活动,感受乡村田园的宁静与美好。
农庄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休闲度假,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案例二,中国杭州西溪湿地。
西溪湿地是中国杭州市的一处知名景区,也是一个融合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农业体验等多种功能的田园综合体项目。
湿地内有大片的水域、湿地草场、生态农田等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湿地生态,体验田园风光。
湿地周边还建有农家乐、民宿、特色餐饮等设施,游客可以在此尽情享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此外,西溪湿地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农业体验活动,如草莓采摘、菜园子种植等,让游客亲身参与农业生产,感受农村生活的乐趣。
案例三,日本富士山麓农庄。
富士山麓农庄是日本富士山脚下的一处田园综合体项目,占地面积约2000多公顷。
农庄内有大片的农田、果园、花海等景观,同时还建有农家乐、温泉度假村、乡村酒店等设施。
农庄以富士山为背景,以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主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农庄内的农产品直销店、特色餐厅等也成为游客购物和品尝美食的热门去处。
此外,农庄还举办了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农业节庆等,为游客呈现了一幅富有乡土气息的田园画卷。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田园综合体项目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推进精致农业发展“十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2.05•【字号】武政办〔2021〕10号•【施行日期】2021.0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推进精致农业发展“十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21〕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推进精致农业发展“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2月5日武汉市推进精致农业发展“十大工程”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市精致农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要素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全面提升农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突出特色、产业融合,科技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数字强农的原则,完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全面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
力争到2025年,全市精致农业产业融合比例达到85%以上,重点打造50个精致农业示范点,40个精致乡村休闲游示范村,10条精致农业产业链,其中:千亿元种业产业链1条,百亿元粮油、蔬菜、生猪、水产和花卉苗木产业链各1条,50亿元家禽、水果、茶叶、莲藕产业链各1条。
二、主要任务(一)实施农业补短板提升工程。
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建设一批满足精致农业发展需要的高标准农田。
补齐农业基础设施、仓储保鲜冷链、机耕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短板,大力提升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等机械化水平,推广应用农用无人机、无人驾驶农业机械等智能农机装备。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公布日期】2021.08.17•【字号】武农办〔2021〕48号•【施行日期】2021.08.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加快农业农村改革的关键之年。
做好今年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委改革决策部署及市委十三届九次、十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深改委会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的改革举措,紧紧围绕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总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全面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强力打造乡村振兴武汉样板,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根据《关于印发〈中共武汉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武改委发〔2021〕1号)和《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改革要点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武改委发〔2021〕2号)要求,现对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改革工作安排如下。
一、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加快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以东西湖区现代都市农业为重点,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推动新一轮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支持国家级紫薇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
(牵头单位:发展规划处,责任单位:乡村产业处、科教与种业处、种植业管理处、畜牧兽医处、渔业渔政处、农田建设处、市场合作处、质量安全监管处、合作经济处、农机与农垦处)二、推进精致农业发展“十大工程”。
全面推进精致农业发展“十大工程”实施,积极对接省十大产业链,聚焦现代种业、“菜篮子”、农科创、“农业+”等重点产业,打造四大精致农业产业链,创建一批精致农业示范点。
武汉市田园功能单元的划分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特征:武汉市的地形地貌、山体、湖泊、河道、湿地等地理特征是划分田园功能单元的重要依据。
这些地理特征的差异决定了土地利用的方式和可能性,从而影响田园功能单元的划分。
2.农业资源和产业特色:武汉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产业特色,包括各类农作物、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
这些资源和产业的分布和特点,也是划分田园功能单元的重要参考。
3.开发条件:武汉市各地区的开发条件不同,如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等。
这些条件的差异会影响田园功能单元的开发和实施,因此也是划分单元的考虑因素。
4.功能导向:田园功能单元的划分还需考虑其功能导向,即要明确各个单元的主要功能和定位。
例如,有的单元可能以农业生产为主,有的可能以生态保护为主,有的可能以旅游开发为主。
这些功能导向也是划分田园功能单元的重要依据。
5.管理要求:田园功能单元的划分还需考虑管理要求,包括土地利用管理、环境保护管理、产业发展管理等。
这些管理要求会影响田园功能单元的划分和实施。
综上所述,武汉市田园功能单元的划分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通过合理的划分,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田园功能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