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S中文图解
- 格式:pdf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7
应用案例1第一节模型设定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可以分为模型构建、模型运算、模型修正以及模型解释四个步骤。
下面以一个研究实例作为说明,使用Amos7软件2进行计算,阐述在实际应用中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运算、修正与模型解释过程。
一、模型构建的思路本案例在着名的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SC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并以此构建潜变量并建立模型结构。
根据构建的理论模型,通过设计问卷对某超市顾客购物服务满意度调查得到实际数据,然后利用对缺失值进行处理后的数据3进行分析,并对文中提出的模型进行拟合、修正和解释。
二、潜变量和可测变量的设定本文在继承ASCI模型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模型作了一些改进,在模型中增加超市形象。
它包括顾客对超市总体形象及与其他超市相比的知名度。
它与顾客期望,感知价格和顾客满意有关,设计的模型见表7-1。
模型中共包含七个因素(潜变量):超市形象、质量期望、质量感知、感知价值、顾客满意、顾客抱怨、顾客忠诚,其中前四个要素是前提变量,后三个因素是结果变量,前提变量综合决定并影响着结果变量(EugeneW.Anderson&ClaesFornell,2000;殷荣伍,2000)。
表7-1设计的结构路径图和基本路径假设2.1、顾客满意模型中各因素的具体范畴1关于该案例的操作也可结合书上第七章的相关内容来看。
2本案例是在Amos7中完成的。
3见spss数据文件“处理后的数据.sav”。
参考前面模型的总体构建情况、国外研究理论和其他行业实证结论,以及小范围甄别调查的结果,模型中各要素需要观测的具体范畴,见表7-2。
表7-2模型变量对应表三、关于顾客满意调查数据的收集本次问卷调研的对象为居住在某大学校内的各类学生(包括全日制本科生、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且近一个月内在校内某超市有购物体验的学生。
调查采用随机拦访的方式,并且为避免样本的同质性和重复填写,按照性别和被访者经常光顾的超市进行控制。
应用案例1第一节模型设定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可以分为模型构建、模型运算、模型修正以及模型解释四个步骤.下面以一个研究实例作为说明,使用Amos7软件2进行计算,阐述在实际应用中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运算、修正与模型解释过程。
一、模型构建的思路本案例在著名的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SC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并以此构建潜变量并建立模型结构.根据构建的理论模型,通过设计问卷对某超市顾客购物服务满意度调查得到实际数据,然后利用对缺失值进行处理后的数据3进行分析,并对文中提出的模型进行拟合、修正和解释。
二、潜变量和可测变量的设定本文在继承ASCI模型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模型作了一些改进,在模型中增加超市形象。
它包括顾客对超市总体形象及与其他超市相比的知名度.它与顾客期望,感知价格和顾客满意有关,设计的模型见表7—1。
模型中共包含七个因素(潜变量):超市形象、质量期望、质量感知、感知价值、顾客满意、顾客抱怨、顾客忠诚,其中前四个要素是前提变量,后三个因素是结果变量,前提变量综合决定并影响着结果变量(Eugene W。
Anderson & Claes Fornell,2000;殷荣伍,2000).表7—1 设计的结构路径图和基本路径假设2。
1、顾客满意模型中各因素的具体范畴参考前面模型的总体构建情况、国外研究理论和其他行业实证结论,以及小范围甄别调查的结果,模型中各要素需要观测的具体范畴,见表7-2。
1关于该案例的操作也可结合书上第七章的相关内容来看。
2本案例是在Amos7中完成的。
3见spss数据文件“处理后的数据.sav”。
表7—2 模型变量对应表三、关于顾客满意调查数据的收集本次问卷调研的对象为居住在某大学校内的各类学生(包括全日制本科生、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且近一个月内在校内某超市有购物体验的学生。
调查采用随机拦访的方式,并且为避免样本的同质性和重复填写,按照性别和被访者经常光顾的超市进行控制。
应用案例第一节模型设定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可以分为模型构建、模型运算、模型修正以及模型解释四个步骤。
下面以一个研究实例作为说明,使用Amos7 软件1 2进行计算,阐述在实际应用中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运算、修正与模型解释过程。
模型构建的思路本案例在著名的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SC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并以此构建潜变量并建立模型结构。
根据构建的理论模型,通过设计问卷对某超市顾客购物服务满意度调查得到实际数据,然后利用对缺失值进行处理后的数据3进行分析,并对文中提出的模型进行拟合、修正和解释。
二、潜变量和可测变量的设定本文在继承ASCI 模型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模型作了一些改进,在模型中增加超市形象。
它包括顾客对超市总体形象及与其他超市相比的知名度。
1关于该案例的操作也可结合书上第七章的相关内容来看。
2本案例是在Amos7 中完成的。
3见spss 数据文件“处理后的数据.sav”。
2.1、顾客满意模型中各因素的具体范畴参考前面模型的总体构建情况、国外研究理论和其他行业实证结论,以及小范围甄别调查的结果,模型中各要素需要观测的具体范畴,见表7-2 。
模型变量对应表它与顾客期望,感知价格和顾客满意有关,设计的模型见表7-1 。
模型中共包含七个因素(潜变量):超市形象、质量期望、质量感知、感知价值、顾客满意、顾客抱怨、顾客忠诚,其中前四个要素是前提变量,后三个因素是结果变量,前提变量综合决定并影响着结果变量(Eugene W. Anderson & Claes Fornell ,2000;殷荣伍,2000) 。
表7-1 设计的结构路径图和基本路径假设设计的结构路径图顾客抱怨感知价值顾客满意质量感知顾客忠诚基本路径假设? 超市形象对质量期望有路 径影响? 质量期望对质量感知有路径影响? 质量感知对感知价格有路 径影响? 质量期望对感知价格有路 径影响? 感知价格对顾客满意有路 径影响? 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有路 径影响? 超市形象对顾客满意有表 7-2超市形象质量期望潜变量 内涵 可测变量(一) 超 根据 MARTENSEN 在固定 电话、移动电话、超市等行业中的调查研究, 企业形象 是影响总体满意水平的第 一要素,这里将超市形象要 素列为影响因素, 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进行观测。
amos验证性因子分析教程应用案例1第一节模型设定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可以分为模型构建、模型运算、模型修正以及模型解释四个步骤。
下面以一个研究实例作为说明,使用Amos7软件2进行计算,阐述在实际应用中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运算、修正与模型解释过程。
一、模型构建的思路本案例在著名的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SC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并以此构建潜变量并建立模型结构。
根据构建的理论模型,通过设计问卷对某超市顾客购物服务满意度调查得到实际数据,然后利用对缺失值进行处理后的数据3进行分析,并对文中提出的模型进行拟合、修正和解释。
二、潜变量和可测变量的设定本文在继承ASCI模型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模型作了一些改进,在模型中增加超市形象。
它包括顾客对超市总体形象及与其他超市相比的知名度。
它与顾客期望,感知价格和顾客满意有关,设计的模型见表7-1。
模型中共包含七个因素(潜变量):超市形象、质量期望、质量感知、感知价值、顾客满意、顾客抱怨、顾客忠诚,其中前四个要素是前提变量,后三个因素是结果变量,前提变量综合决定并影响着结果变量(Eugene W. Anderson & Claes Fornell,2000;殷荣伍,2000)。
表2.1、顾客满意模型中各因素的具体畴参考前面模型的总体构建情况、国外研究理论和其他行业实证结论,以及小围甄别调查的结果,模型中各要素1关于该案例的操作也可结合书上第七章的相关内容来看。
2本案例是在Amos7中完成的。
3见spss数据文件“处理后的数据.sav”。
需要观测的具体畴,见表7-2。
表7-2 模型变量对应表4正向的,采用Likert10级量度从“非常低”到“非常高”众对于该超市的口碑。
(七)客忠诚顾客忠诚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顾客推荐意向、转换产品的意向、重复购买的意向。
同时还有学者指出顾客忠诚可以从顾客对涨价的容忍性、重复购买性两方面衡量。
综合上述因素,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顾客忠诚。
协方差结构模型被广泛用于探讨问卷调查或实验性的数据。
(协方差:两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一个完整的协方差结构模型包含两个次模型:测量模型+结构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SEM),它综合了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两种统计方法,同时检验模型中包含的显性变量、潜在变量、干扰或误差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自变量对依变量影响的直接效果、间接效果或总效果。
(是一种验证性统计方法)Amos(Analysis of Moment Structures,矩结构分析)是一种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又称为协方差结构分析、潜在变量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Amos属于结构方程式模型的一种,其功能在于探讨多变量或单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还可以让我们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所建立的模型,以及进行模型探索(逐步建立最适当的模型)。
基本理论认为潜在变量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必须借由观察变量来间接推测得知。
Spss进行的因子分析是一种探索性因子分析,Amos属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即先以因子(观察变量、或称预测变量)为建构基础,来验证是否能代表一个变量(潜在变量)Amos是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分析结构效度:一个测验能真正测到其所要测量的心理能力或技能的程度,即实验是否真正测量到假设的理论。
它将测验结果的实际组成部分与某些潜在的理论和行为类型建立起了联系,也可以理解为测验实际测量了所要测量的构想或特质的程度。
结构方程模型有两个基本模型:1.测量模型:探讨潜在变量与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2.结构模型:探讨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无法被解释的部分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可以设置三种类型的变量:1.潜在变量:它是无法测量的变量,是观察变量间所形成的特质或抽象概念,在Amos中用椭圆形表示2.观察变量:又称测量变量、显性变量,是可以直接测量的变量,是量表或问卷等测量工具所得的数据,如果我们以spss 来建立基本数据,则在spss中的变量成为观察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