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8
什么是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反应规律的自然科学。
它与有机化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化学这门学科。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无机化合物、矿物、岩石和生物体中的无机成分。
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无机化学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还为新材料、新药物、新能源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反映元素之间内在联系的表格。
元素周期律则是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规律性总结,它揭示了元素原子结构的规律性变化。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无机化学主要研究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物、酸、碱、盐等。
3.矿物和岩石:矿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无机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自然物体。
无机化学研究矿物和岩石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4.生物体中的无机成分:生物体中含有多种无机物质,如钙、磷、铁等。
无机化学研究这些无机成分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代谢规律,对于了解生命现象和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5.应用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新材
料研究、环境保护、能源开发、药物研制等。
研究无机化学的应用,可以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总之,无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内容丰富,应用领域广泛。
它为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资源和创造新物质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技术支持。
化学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不含碳的化合物和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
在化学领域中,无机化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而且对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无机化学基础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元素和元素的化合物。
在无机化学中,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类。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制备合金、电子器件等。
非金属元素则大多为气体或者固体,它们的性质与金属元素截然不同。
无机化合物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通过不同的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和键的类型,无机化合物可以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配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氧化铁常用于制备磁性材料,碘化钾用于制备消毒剂等。
二、无机化学的应用领域无机化学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催化剂催化剂是无机化学中的一项重要应用。
许多工业过程需要使用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率,提高反应产率。
比如钌催化剂常用于合成氨的哈伯-波歇过程中,提高了产率和能量效率。
2. 无机材料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比如氧化铝被用于制备陶瓷材料和高温材料,氧化锌被用于制备光学材料和半导体材料。
无机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为其他领域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基础支持。
3. 药物无机化学在药物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些无机化合物被用于制备抗癌药物、抗病菌药物和对抗某些疾病的药物。
例如,白金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癌症。
4. 环境保护无机化学也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一些无机化合物被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质净化和污水处理。
此外,无机化学还可以帮助减少工业废物的排放和处理。
三、无机化学的研究方法无机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合成方法、分析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
合成方法是无机化学的基础,通过调整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选择,可以得到不同的无机化合物。
例如,氧化法、还原法、置换法等都是常用的合成方法。
分析方法是研究无机化合物性质和结构的重要手段。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总结一、无机化学概述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的科学。
它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了对自然界深入理解的视角。
在无机化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推理,逐步揭示了无机世界的奥秘。
二、无机化学的主要内容1、原子和分子理论:研究原子和分子的构造、性质和变化规律。
2、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研究各类无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合成方法。
3、无机化学反应:研究各类无机化学反应的机理、速率及影响因素。
4、无机化学的应用:研究无机化学在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三、分析化学概述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提供了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为其他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分析化学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推动了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医学诊断等领域的发展。
四、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1、定性分析:通过化学反应及现象对试样中的元素或离子进行鉴定。
2、定量分析:确定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
3、结构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4、过程控制:监控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确保产品质量。
5、环境监测:测定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评估环境质量。
6、医学诊断:检测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毒素及代谢产物等。
五、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关系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有交集。
例如,无机化学在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时,需要借助分析化学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同时,分析化学在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时,也需要理解和应用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两者经常相互配合,共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六、总结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但又在很多方面相互补充和促进。
作为科学研究和应用的两个重要领域,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不断发展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不含碳氢键的化合物)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反应的化学科学分支。
它主要涉及无机元素、无机化合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包括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如金属氧化物、盐类、酸、碱等。
与有机化学不同,无机化学研究的化合物通常不含碳元素,而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主要由金属离子、阴离子和配位基团的排列方式决定。
无机化学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1. 化学元素:研究元素的周期性表现、原子结构、电子配置以及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配位化学:研究金属离子和配位基团之间的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4. 离子反应和溶液化学:研究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溶解度、酸碱中和等相关性质。
5. 固体化学:研究固体材料的结构、晶体缺陷、电导性等方面的性质。
无机化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材料科学、能源储存、环境保护、
医药化学等。
通过对无机化学的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和掌握无机物质的特性,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与应用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化学科学,它不仅在各个行业如能源、材料、医药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环保、能源等方向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无机化合物是由元素形成的不包含碳-碳键的化合物,如氧化物、硫化物、氢化物、盐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盐,包括氢氧化物盐、氯化物盐、硫酸盐等。
这些盐通常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在水中能够分解为正负离子,这种现象被称为电离。
电离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很多无机化合物中的重要性质之一。
另外,无机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合成出来,其中最常见的反应是酸碱反应。
在酸碱反应中,酸和碱的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例如,氢氧化钠和盐酸在一起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和水:NaOH + HCl → NaCl + H2O。
二、无机化合物的应用1.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能够促进化学反应的物质,无机化合物在很多催化反应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三氧化二铬在加氢反应中促进了少数烯烃转化为多数烃的反应;四氧化三铁则用于尿素的制备;卤素氧化物则常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2.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由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常见的无机氧化物如硅酸盐、铝酸盐、锆酸盐以及氧化铝等都被广泛用于陶瓷制造中。
这些材料的高硬度、耐腐蚀、高温稳定性以及透明度等性质使得它们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电子、航空、家具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3. 储能材料无机化合物还可以作为电化学储能材料。
例如,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是笔者曾经提到的三元正极材料,如LiCoO2、LiNiO2 以及LiMn2O4 等。
这些材料都含有过渡金属离子和氧离子,能够以锂离子形式吸附和脱附电子,从而实现电化学储能。
4. 化妆品和烟草制品成分中含有无机化合物的化妆品和烟草制品也很常见。
例如,氧化锌和氧化钛常被用于太阳屏中,氧化铁和氧化铬则可以用于着色烟草制品。
5. 金属制品的腐蚀保护许多无机化合物可以被用于金属制品的腐蚀保护,例如,锌、镁等可作为防腐剂;氧化铁和氢氧化铬可以作为金属外表面的氧化膜。
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合成、反应以及与生命过程的关系的科学。
它是化学中的重要分支,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一、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无机化学主要研究无机物质,即不含碳-碳键或碳-氢键的化合物。
无机物质包括无机盐、金属、非金属化合物等。
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无机化学的基本单位,指的是由相同原子数目的原子组成的一类物质。
常见的元素有氧、氮、铁等。
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氯化钠、氧化铁等。
2. 离子与配位化合物离子是在化学反应中参与电荷转移的粒子,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
离子化合物通常是由离子间通过电荷引力结合而成的,如氯化钠。
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周围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氯化铜。
3. 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或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力,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共价键是通过电子的共用而形成的,离子键是通过离子间的电荷引力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形成的。
二、无机化学的分类根据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特点,可以将无机化学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 无机元素化学无机元素化学是研究无机元素的性质、合成以及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反应的学科。
它包括对无机元素的分类、周期性规律以及其化学性质的研究。
例如,氧化铁、氯化锂等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就属于无机元素化学的领域。
2. 无机物质的结构化学无机物质的结构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以及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通过分析和确定无机物质的结构,能够深入理解其性质和反应机制。
例如,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某无机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以及与其磁性和光学性质的关系等。
3. 无机反应机理无机反应机理是研究无机化学反应的速率、动力学以及反应机理的学科。
通过研究反应机理,可以揭示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体和过渡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反应速率的控制和反应条件的优化。
名词解释、判断正误、单选、计算绪论一、名词解释1、化学(chemistry):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第一章溶液一、名词解释1、溶液(solution):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均匀混合物。
(溶剂、溶质)2、水合作用(hydration):正、负离子分别吸引水分子中的氧和氢原子,使得每个离子都被水分子包围着,这种现象称作水合作用。
3、溶解度(solubility):在指定温度下,单位体积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称为溶解度。
4、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仅由其中所含的溶质分子的数目决定,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的性质称为溶液的依数性。
5、Raoult定律: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6、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当它等于外界气压时,液体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称作液体的沸点。
7、渗透: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纯溶剂向溶液或从稀溶液向较浓溶液的净迁移称为渗透。
8、渗透压:为维持只允许溶剂分子通过的膜所隔开的溶液与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额外压力称作该溶液的渗透压。
9、二、1、稀溶液的依数性: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Vant Hoff 定律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一、名词解释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力持续驱动、能够自动进行的物理或化学变化称作自发过程。
(具有方向性)2、系统:在热力学中把研究的对象称作系统;1)、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2)、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3)、孤立系统:系统与环境既没有物质交换又没有能量交换3、状态函数:用以确定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作系统的状态函数4、广度性质:这种性质的数量与系统中所含该物质的成正比,是系统中各部分该性质的总和,具有加和性。
5、强度性质:这种性质的数值不随系统中物质的量而变化,不具有加和性6、过程:系统状态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作过程7、途径:完成某一状态变化所经历的具体步骤称作途径8、热和功: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度不同而交换的能量称作热;除了热以外的其他各种被传递的能量称作功。
无机化学介绍一、概述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化学分支学科。
通常,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相对,指不含C-H键的化合物,因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硫化碳、氰化物、硫氰酸盐、碳酸及碳酸盐等都属于无机化学研究的范畴。
但这二者界限并不严格,之间有较大的重叠,有机金属化学即是一例。
第一个重要的人造化合物是硝酸铵,利用哈柏法制备。
许多无机化合物可作为触媒(像五氧化二钒及三氯化钛)或是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物,像氢化铝锂。
无机化学的分支包括有机金属化学、原子簇化学及生物无机化学。
这些也是无机化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主要要找到新的触媒、超导体及药物。
二、基本资料中文名:无机化学外文名:Inorganic Chemistry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化学类型: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相对:有机化学三、历史由于在有机化学发展初期,所有有机化合物(如尿素和尿酸等)都是从生物体内取得的,而且它们的性质类似,因此取“有机化学”作为其名称。
其中的“机”字带有“机体”,“身体”的意思。
而与之相对便诞生了“无机化学”,用以指研究非生物体化合物的化学,当时主要包含从矿物如雄黄和方铅矿中制得的化合物。
然而,随着1828年弗里德里希·维勒成功由无机的氰酸铵NH4OCN合成了其同分异构体:有机的尿素CO(NH2)2,以是否为生物体来源作为区分有机无机化合物的标准便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依性质上的不同来区分这二者。
尽管现在有机化学仍主要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化学,而无机化学主要是研究不含碳化合物的化学,但是这两者都已经超越了以上的限制,例如:无机含碳的化合物有:二元碳氧化物、碳酸、二元碳硫化物、金属羰基化合物、碳卤化物、氰化物、氰酸盐、异氰酸盐、雷酸盐、硫氰酸盐、碳化物、光气、硫光气、简单的卤代和氰代烃,以及诸如三甲基胂之类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等。
有机不含碳的化合物有:很多13-17族的与烷烃类似的元素氢化物及衍生物,尤其是硅烷和肼及其相应的衍生物。
四、性质许多无机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以离子键结合。
摘要:硬脂酸锌在涂料中主要用于木器底漆,起填充作用,提高打磨性。
透明度好,影响涂料的透明性小,特别用于透明底漆。
2000年以前,国内硬脂酸锌能用于涂料行业的很少,而且性能上与国外的距离很大,随着直接法硬脂酸锌的厂家慢慢增多,竞争的压力下使得国内的硬脂酸锌在涂料中的性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关键词:硬脂酸锌,木器底漆。
Key Word: zinc stearate; wood coating1前言图硬脂酸锌2硬脂酸锌的物化性质中文名称:硬脂酸锌英文名称: Zinc stearateCAS号: 557-05-1分子式: C36H70O4Zn分子量: 632.332.1性状描述编辑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热的乙醇、苯、甲苯、松节油等有机溶剂;遇到酸分解成硬脂酸和相应的盐;在干燥的条件下有火险性,自燃点900℃;有吸湿性2.2物理参数编辑密度:1.095g/cm3熔点:118-125℃2.3化学性质白色易吸湿的微细粉末,有好闻气味。
不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溶于酸2.44质量规格编辑锌含量:10.5-11.5%游离酸(以硬脂酸计):≤0.5%水份:≤1.0%2.5特性:1、干法生产,水分在0.5%以下;2、产品粒子细度高、均匀,分散性更好;3、滑性良好,无硫化污染,能防止初期着色;4、热稳定性及透明性极佳;5、底漆打模性好。
2.6储运特性编辑【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3硬脂酸锌的主要用途用途与用法:硬脂酸锌可用作热稳定剂;润滑剂;润滑脂;促进剂;增稠剂等。
例如一般可作为PVC树脂热稳定剂。
用于一般工业透明制品;与钙皂并用,可用于无毒制品,一般本品多用于软制品,但近年已经开始用硬透明制品如矿泉水瓶,上水管等制品,本品润滑性好,可以改善结垢析出现象,还可作为润滑剂,脱模剂,和油漆的平光剂,涂料的添加剂。
4硬脂酸锌的生产方法4.1复分解法传统的复分解工艺历史悠久,在国内的生产厂家中较为常见,其基本工艺过程是:首先在80℃以上的水介质中由硬脂酸与烧碱反应生成稀钠皂溶液,然后加入稀锌水溶液反应生成锌皂沉淀,沉淀经洗涤、压滤(或甩干)、干燥得产品。
反应原理可用下面的反应式表达。
C16H33COOH+NaOH→C16H32COONa+H2O2C16H33COONa+ZnA→(C16H33COO)2Zn↓+Na2A式中,A代表酸根离子。
复分解法工艺的反应在水介质中进行,反应条件温和,通过适当控制反应温度、反应物料稀释度和加料速度等工艺条件,可以获得色泽好、纯度高的金属皂产品。
但是由于复分解法本身工艺的特点也决定了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反应物料液-固比高,生产效率低;生成可溶性钠盐(NaCl、Na2SO4等)副产物,需要耗用大量水进行洗涤,并排放大量含盐并夹带有机物的废水;沉淀颗粒小、分散度高、表面吸附强,导致滤饼湿含量高,干燥能耗大且产品表观密度小,粉尘飞扬严重,包装、储运费用高。
对于当今环保呼声越来越高的要求,其弊病也就更显严重。
1.2 直接法工艺-熔融法直接法生产金属皂的工艺主要是由于采用了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碳酸盐为原材料,反应过程中由于没有可溶盐产生,少了漂洗等过程,从反应原理(见下面反应式)来看,可以一步反应直接得产物,故称之为直接法。
2RCOOH(R’)+M2O n→2(RCOO)n M+nH2O↑或RCOOH(R’)+M(OH)n→(RCOO)n M+nH2O↑或2RCOOH+M2(CO3)n→2(RCOO)n M+nH2O↑+nCO2↑对于硬脂酸锌的合成,不同于其他钙皂、钡皂等金属皂,锌的氢氧化物或是碳酸盐不溶于水而且可能还有价格等原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直接法合成硬脂酸锌采用的多以氧化锌为原材料。
早期的直接法工艺是在高温熔融条件下完成的,即熔融法,其基本过程是:将脂肪酸和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碳酸盐混合加热至产物金属皂熔点以上的温度(一般为120-200℃)搅拌反应,熔融态产物经冷却粉碎或造粒得到产品。
与复分解法形成对比,熔融法具有很多优点:反应容器小,生产效率较高;反应不产生副产物,无废液排放;产物不需干燥,产品质重,粉尘飞扬较小,包装、储运费用较低等。
但同时也存在下列缺点:反应不易进行完全,所得产物含有相当量的未反应的脂肪酸和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碳酸盐以及原材料带入的重金属等杂质;由于反应是在高温下进行的,产物会因氧化等原因而带有一定颜色;需经特殊研磨粉碎工序才能得到细粉末状产品。
5木器漆的种类及其基本构成市场上常见的木器漆种类主要有:•硝基漆(NC漆)•聚氨脂或聚脂漆(PU漆)•不饱和聚脂漆(PE漆)•紫外光固化涂料(UV漆)•酸固化涂料(AC漆)木器涂料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成膜物质,主要为树脂;颜填料,包括颜料和填料,如钛白粉,硬脂酸锌,滑石粉等;溶剂,主要分为稀释剂,助溶剂,真溶剂等;助剂,主要分为润湿分散剂,流平剂,消泡剂、防沉剂等。
6硬脂酸锌在木器漆中的作用硬脂酸锌作为一种填料主要应用于木器底漆中,其作用主要为:改善底漆的打磨性;赋予底漆一定的触变性,改善底漆的防沉性;改善底漆的填充性;6.1硬脂酸锌在硝基漆中的应用•硝基漆的成膜物质主要为硝酸纤维素(硝化棉)和醇酸树脂,为自干型涂料,其特点为干速快,因硝化棉分子量大,硝基漆固含量低,故对粉料的润湿性较差,因此,硬脂酸锌在硝基漆中的合适添加量为0%-2%,添加量过大,则会影响底漆的附着力和透明度应该注意硝基漆的贮存稳定性(防沉效果)。
6.2硬脂酸锌在PU漆中的应用•PU漆(聚脂)的成膜物质主要为聚异氰酸脂(固化剂)和醇酸树脂,由固化剂的-NCO和醇酸树脂的-OH交联反应成膜,为交联固化型双组份涂料,PU漆固含量高,故对粉料的润湿性较好,因此,硬脂酸锌在PU底漆中的合适添加量为2%-5%,添加量过大,则会影响底漆的附着力和透明度,严重时会造成发白现象。
聚脂漆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固化,这些固化剂的份量占了油漆总份量三分之一。
这些固化剂也称为硬化剂,其主要成分是TDI( 甲苯二异氰酸酯) 。
这些处于游离状态的TDI 会变黄,致使家私漆面变黄。
国际上对于游离TDI 的限制标准是控制在0.5% 以下。
6.3硬脂酸锌在PE漆中的应用•PE漆的成膜物质主要为不饱和聚脂(PE树脂)和单体交联剂(苯乙烯),为交联固化型涂料,使用前加入引发剂(过氧化环已酮等)和促进剂(环烷酸钴等)在室温交联固化成膜;PE漆固含量高,硬度好,硬脂酸锌在PE底漆中的合适添加量为2%-5%,添加量过大,则会影响底漆的附着力和透明度,严重时会造成发白现象。
6.4硬脂酸锌在UV漆中的应用•UV漆的成膜物质主要为UV树脂和单体交联剂,通过紫外灯照射固化成膜,UV 漆固含量高,硬度好,硬脂酸锌在UV底漆施工(辊涂和淋涂)中易稳泡,用对UV漆附着力影响较大,故硬脂酸锌较少应用于UV漆中。
6.5硬脂酸锌不能用于AC漆•AC酸固化漆的成膜物质主要为醇酸树脂和脲醛树脂,它们通过酸固化剂(主要为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而交联反应成膜,对甲苯磺酸为强酸,会将硬脂酸锌分解,由于反应消耗了部分酸固化剂,加了硬脂酸锌的AC漆则表现为慢干或不干。
(AC酸固化漆也用硬脂酸锌,性能介于NC和PU之间,用于酒店家具。
AC 酸固化漆硬度比NC要高,比PU低;丰满度比PU差些,光泽度比PU要求要低。
AC酸固化漆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可操作性比PU容易,对家具劣质品的返工处理简单容易)。
7硬脂酸锌在木器底漆中主要有几个技术指标影响其漆的性能:7.1打磨性在木器底漆中,打磨性能在油漆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通常的测试方法是用同样的涂料配方,同时喷板在同样的时间内打磨测试,没有固定的标准。
若只使用过一家的硬脂酸锌的涂料厂家,也无所谓打磨性的好坏,但是市场的竞争导致了产品的对比,同时也刺激了硬脂酸锌助磨剂进一步的发展。
打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的快慢程度,同时影响到砂纸的替换频率,从而直接影响到家具厂家的成本。
一般底漆中硬脂酸锌的添加比例为5-10%,但是有些对打磨性要求不高且成本低的白底漆当中也有不加硬脂酸锌的,靠添加大量的滑石粉和碳酸钙来提高快干和打磨。
对于硬脂酸锌的的打磨性,各个厂家都不一定相同,而同一个厂家不同反应出的料的打磨性也可能稍有不同。
比如生产出的半成品酸值、合成时的温度稍有偏差,就会对成品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因此,生产硬脂酸锌时不仅工艺要稳定,而且要不断改善工艺,提高硬脂酸锌的打磨性能。
7.2透明度在透明底漆中,透明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木器的美观程度。
因此,水法生产的硬脂酸锌是无法用在透明木器漆中的,主要是因为杂质太多。
而直接法生产的硬脂酸锌在纯度上是能满足要求的,但是对工艺的要求也是很高,不同的生产工艺对透明度的影响很大,有可能工艺上的微小差别导致透明度的巨大差异。
因此,虽然有很多直接法生产硬脂酸锌的厂家,但是能用于涂料行业的也并不多见。
这也是做涂料硬脂酸锌企业的核心技术所在。
透明度通常的检测方法是用一定比例的树脂、溶剂、硬脂酸锌分散,测试样与标样各一份,然后用涂布器在黑白纸或者玻璃上涂布一层膜,看透明的程度。
7.3增稠生产涂料的厂家对硬脂酸锌的增稠是不接受的,因为硬脂酸锌添加到涂料中制成成品,其黏度就确定,出厂的指标就已定下来,就算误差也是在±500mP·s,所以测试硬脂酸锌增稠的方法一般也是用旋转黏度计来测试,若刚分散好的黏度与几个小时后的黏度偏差大于500mP·s,视为增稠。
若硬脂酸锌增稠,那么涂料厂家生产出来的成品测试就会和使用的时候相差很大,甚至本来生产涂料时要求的黏度比较大,加上硬脂酸锌增稠,这样很可能导致油漆根本流不动,特别是PE涂料,导致固化报废。
因此增稠的硬脂酸锌是不能或者很少用在涂料中的,这也是很多硬脂酸锌厂家却只有少量厂家卖涂料级的硬脂酸锌。
7.4吸油量吸油量和增稠个人认为不是同一个概念,吸油量大是在同一比例添加量的条件下,做出的成品黏度大,而放置一段时间黏度不会超过误差值±500mP·s。
吸油量的测试标准有《DIN ENISO787-5-1995》,一般在PU涂料中对吸油量没有太大的要求,因为对生产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也有涂料厂家对吸油量要求高的,这可能是有些涂料厂家添加的溶剂较多,而又想降低溶剂的挥发,必须找一些吸油量高的物质添加进去,而硬脂酸锌的吸油量相对于其它的添加剂是吸油量较高的助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