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教育】横扫香港名校的学长申请经验
- 格式:docx
- 大小:312.11 KB
- 文档页数:4
家长自荐信是向学校展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期望和承诺的一种方式。
以下是家长自荐信的撰写建议,以帮助您为孩子在香港升中学撰写一封优秀的自荐信。
1.标题:在信件顶部居中写明“家长自荐信”。
2.开头:开篇简要介绍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并对收信学校表示感谢。
3.教育理念: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个性培养和家庭教育的重视。
4.孩子的优点:详细介绍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如学术能力、领导才能、艺术才能等。
5.对学校的期望:表达对学校的期望和要求,如希望学校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6.承诺与合作:表示愿意与学校密切合作,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并承诺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7.结尾:再次表达对学校的感激之情,并表达对孩子未来的美好祝愿。
8.署名:在信件末尾署上家长姓名和日期。
以下是一个示例:家长自荐信尊敬的XX中学招生办公室老师:您好!我是XXX的父亲,XXX同学即将小学毕业,我希望他能有机会就读贵校。
在此,我向您介绍我的教育理念和对孩子的期望。
我一直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注重培养XXX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他的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
XXX是一个聪明、好学、善良的孩子。
他具有良好的学术基础和学习能力,尤其在数学和科学方面表现突出。
同时,他也非常热爱音乐和运动,擅长钢琴和小提琴演奏以及羽毛球运动。
我相信他的潜力和发展空间非常大。
我对贵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质量非常认同。
我希望XXX能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希望学校能够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
我承诺将全力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为XXX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他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爱下茁壮成长。
再次感谢您对我的关注和支持!我相信XXX一定会在贵校的帮助下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此致敬礼!XXX的父亲XXXX年XX月XX日。
王者归来!从GAP一年到横扫三大CS顶级名校!我的2019Fall申请总结嘉宾介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L学长(中枢学员)曾于MIT进行暑研在机器人学习顶级会议中发表多篇论文目前OfferMIT-EECS、Berkeley-EECS、CMU-MLD全奖博士Offer我的申请背景我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排名在年级前10%的样子,托福105(口语23)和GRE155+170+4.0。
CS相关的课程平均分大概在93-94左右,但是我申请的大多数的学校在申请的系统里面都没有要求提供排名的信息。
科研方面,我最早在电子系本系有一段科研经历,但是项目是搭建系统导向,没有paper产出。
后来去自动化系的老师那进行科研有了几篇paper。
之后在Google 有一段实习,海外科研是在MIT老师组里进行的。
申请的时候提交的推荐信主要有三封,一封来自清华老师,一封来自MIT老师,还有一封是我在Google实习领导写的。
CS(尤其AI相关)专业的申请背景CS方面的申请近年来热度上升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我主要申请的是PhD项目,所以认知更限于PhD相关的申请。
CS方向竞争压力变大主要还是AI相关的方向,比如CV NLP Robotics等等,而其他方面比如database计算机体系架构等,竞争压力提升的相对没那么明显。
在这个背景下我觉得申请的对策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不一定需要硬拼AI相关的方向。
因为有很多其他领域的老师,比如做wireless方向的老师都在积极地往AI方向转型,所以都在积极的招收AI方向的PhD。
如果我们申请这样老师的PhD,在难度上会大大降低,而且实际入学之后还是在进行AI相关的研究。
另外,由于近年来大家的publication都普遍水涨船高,很多同学申请时都有多篇CVPR/ICCV/NIPS等顶会的文章。
老师们在录取时会对推荐信的偏重有所加大,所以connection的重要性在最近也有提高,很多情况下有领域内活跃教授的推荐信对申请帮助也很大。
香港中文大学简介: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CUHK),书院联邦制大学建制,为东亚AACSB认证成员、亚太高校书院联盟成员、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创始成员,是一所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为五大重点研究领域的研究型综合大学,被誉为亚洲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香港中文大学由三所中文专上学院---新亚书院(1949年成立)、崇基学院(1951年成立)及联合书院(1956年成立)---于1963年合并组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院;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2013年,中大金禧校庆。
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打破了大英帝国殖民地近五百年来只允许一所高等学府存在的铁律,是20世纪亚洲地区“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
中大的出现掀起了香港七十年代的“中文运动”,终结了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7.3公顷,建筑面积710302平方米;辖8个学院及研究院,开办各类本科课程265个;有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19263人。
360教育集团香港中文大学申请成功案例集锦案例一:有梦想才能实现香港中文大学成功录取从内地转去香港读书,从中式的教育体制进入英式的教育体制,对本不是学霸型的Q同学来说她一直感到无所适从,加上新的生活环境和留恋故友和亲人,她情绪低落。
眼看就要申请大学了,迷惘写满了她那张皙白而纯真的脸上。
Q同学的妈妈须打理大陆香港两地的家族企业,无暇顾及女儿的学业,于是决定选360教育集团----这无异于把重重的信任和责任全权托付给了我们。
Q同学一直强调周围的同学都很厉害,而自己表现得很不自信。
妈妈也说孩子申请香港或者其他国家的学校都可以,有书读便是很满足,她说按当时的条件国际生身份申请香港的大学可谓是望尘莫及。
内地大专申请香港高科院校的技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内地大专生希望能够申请香港的高等科技院校进一步深造。
然而,由于香港高科院校的竞争激烈性和招生政策的不同,内地大专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内地大专申请香港高科院校的技巧,希望能够对有意向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
了解香港高科院校的招生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学校可能有不同的招生要求和录取标准。
因此,在申请之前,同学们应该仔细研究学校的官方网站,了解他们的招生政策,包括申请截止日期、申请材料要求、学术成绩要求等。
只有了解这些信息,才能更好地准备申请材料和提前规划。
准备好完整的申请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香港高科院校通常会要求申请者提交一系列的申请文件,如个人陈述、推荐信、学术成绩单等。
在编写个人陈述时,同学们应该突出自己的学术能力、研究经历和个人特长,以及对所申请专业的热情和兴趣。
推荐信应该选择有权威和了解你的教师或导师撰写,并确保在申请前妥善地联系他们。
此外,学术成绩单应该包括所有课程的成绩,并确保成绩良好。
第三,提前了解香港高科院校的学术环境和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同学们应该仔细研究所申请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团队和研究资源。
了解学校的学术环境和课程设置,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学校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更好地编写个人陈述和回答面试问题。
第四,参加面试是申请香港高科院校的重要环节。
面试是学校了解申请者的机会,也是申请者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面试前,同学们应该准备好常见的面试问题,并进行充分的练习。
在回答问题时,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思维和沟通能力。
此外,还要注意仪表仪态,保持自信和积极的态度。
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申请时间和申请顺序。
香港高科院校的申请截止日期通常较早,同学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并按照申请顺序递交申请。
同时,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确保能够充分准备申请材料和面试。
内地大专生申请香港高科院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只要合理规划和充分准备,就能够提高申请的成功率。
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计划(以下简称“收生计划”)旨在为香港学生提供更多升学选择,让他们有机会到内地优质大学就读,同时也为内地高校注入多元文化,促进双方交流与合作。
下面是对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计划的一些建议和指南:1. 报名资格:符合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学生,成绩达到一定水平,并希望报读内地高校的香港学生可参加此计划。
一般来说,高考成绩或香港中学高级补充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更有竞争力。
2. 申请流程:* 提交申请: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内地高校招生办公室提交申请,包括个人资料、高考成绩或补充考试成绩、推荐信等。
* 审核:招生办公室将对申请进行审核,评估学生的学术表现、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 面试/体能测试:获得面试/体能测试邀请的学生将参加由内地高校组织的面试或体能测试。
这有助于高校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适应度。
* 录取:经过综合评估后,高校将决定是否录取学生。
3. 录取名额:收生计划每年录取名额不一,取决于内地的招生政策和资源。
一般来说,高校会根据学生的申请情况、学术表现和综合素质进行录取。
4. 学费和生活费:内地高校的学费和生活费相对较高,学生和家长需要提前了解相关费用,做好财务规划。
许多高校会提供奖助学金,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5. 文化适应:内地高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与香港存在一定差异,学生需要适应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高校通常会提供文化适应课程和交流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和社会。
6. 课程和活动:内地高校提供的课程和活动丰富多样,包括通识教育、专业课程、科研项目、社团活动等。
香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课程和活动。
7. 交流合作:收生计划为香港学生提供与内地高校进行交流合作的机会。
学生可以参加双方举办的文化、学术、体育等交流活动,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
8. 就业前景:内地市场不断扩大,为香港学生在内地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内地高校毕业的香港学生拥有多元化的背景和国际视野,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香港个人陈述范文尊敬的招生委员会:您好!我谨借此机会向您介绍我自己,希望能有机会在香港这片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土地上继续我的学术旅程。
以下是我的个人陈述,旨在向您展示我的个人经历、成就、技能、特长以及学术兴趣。
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我的教育背景。
我出生在一个热爱知识的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在我国内地的一所重点高中毕业后,我来到了香港,加入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专业。
在这里,我不仅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拓展了国际视野,结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和老师。
在学术方面,我一直保持着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高中时期,我就开始自学编程,掌握了Java、C++等多种编程语言。
进入大学后,我积极参与各类课题研究,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
曾参与的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项目,使我深入了解了机器学习算法,并成功将该算法应用于图像识别领域。
我还曾获得过校级编程竞赛二等奖,这充分证明了我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实力。
除了学术成就,我还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曾担任计算机协会副会长,组织并参与了多次学术交流活动,如邀请业界专家来校讲座、组织成员参加国际编程竞赛等。
这些经历使我更加坚定了专业信念,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特长方面,我热爱篮球运动,认为篮球不仅是一种竞技体育,更是一种团队精神。
大学期间,我加入了学校篮球队,并担任队长。
在带领球队赢得多次校际比赛冠军的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管理团队、激发队员潜力。
我还热衷于社交舞,曾多次参加国际标准舞比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谈到学术兴趣,我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充满热情。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些领域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热点。
我相信,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领域,我们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福祉,推动人类进步。
因此,在大学期间,我选择了这些方向作为我的研究方向,并积极参加相关课题研究。
我还关注金融科技领域,认为金融科技将极大改变传统金融行业,为社会带来便捷。
申请香港院校个人陈述尊敬的招生委员会:您好!我谨借此机会向您展示我的个人特质、学术背景和未来规划,向您说明为什么我希望能够成为香港院校的一员。
以下是我的个人陈述,希望能够引起您的兴趣和关注。
自从接触到计算机科学这个领域以来,我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种兴趣源自于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对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挑战欲。
在我国,计算机科学已经成为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
因此,我决定将计算机科学作为我的专业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
在高中时期,我就开始参加各种计算机相关的竞赛,通过这些竞赛,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还拓宽了视野。
我曾获得过全国青少年计算机应用大赛一等奖,这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发展的信心。
我还自发组织并参与了一些公益活动,如支教、环保等,这些经历使我对团队合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锻炼了我的沟通和组织能力。
在大学期间,我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
我热爱编程,擅长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多次获得奖学金,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还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和实践活动,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曾担任校计算机协会副会长,负责组织策划各类学术活动,如讲座、竞赛等,这使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很大提升。
除了学术方面的成绩外,我还热衷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曾有幸成为志愿者,参与国际互联网大会的筹备工作,负责技术支持和现场协调。
这次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希望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我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坚信,凭借我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不懈的努力,我一定能够在这一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
香港院校在我的心中一直具有很高的地位,您们优秀的教育资源、严谨的学术氛围以及广泛的学科领域都深深吸引着我。
从困境出发到横扫名校,我是这样做的(世毕盟学员)学校: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GPA: 3.42/4.0TOEFL: 101(25+26+24+26)GRE: 154+168+3.0实习:一个规划院实习,两个咨询公司实习科研:两个本院教授项目,两个课程研究,一个本科生科研推荐信:两封教授推荐信及一封实习咨询公司部门经理推荐信录取情况(截至3月17日)UCLA MURP, Umich MUP, USC MP, Gatech MCRP, UNC MCRP, Duke Global Health,Columbia MPH1、写在前面漫长的申请季到开始写这篇文章时终于已经接近尾声,当我面对着自己的申请结果我真的感到十分满足。
在申请季刚开始的时候,我认为自己的各方面条件并不理想,所以对申请结果其实是不乐观的。
后来,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世毕盟。
然而令人惊喜的是,我在申请道路上的转折点也随之到来。
在周老师和裴老师的帮助下,我慢慢梳理清楚了自己的申请思路,也明确了自己的申请方向。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将自己在大学期间取得过的成绩和经历最大程度地表现在了申请材料当中,最后也取得了令自己十分满意的结果。
真的十分感谢周老师、裴老师和所有在申请季当中帮助过我的人。
我也十分希望能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悟写下来分享给今后每一位申请党。
2、早作申请打算对于城市规划专业而言,它下面细分有很多具体的方向。
因而每一位申请党在进行申请之前就需要先想清楚自己今后是想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在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之后,我们才能围绕着这个方向去实施自己科研和实习的计划。
所以,如果申请的同学在开始申请前能越早明确,越早思考,那么他就能拥有更多的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经历,具备与他人的竞争优势。
但话虽如此,我则是属于后知后觉的那一类人。
当我大三暑假从伯克利暑期学校浪回来之后,我突然间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开始跟着各自的导师开始做各种项目或者科研。
这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只剩下一年的时间为申请做准备了,并且还有GT需要考。
申请香港本科个人陈述尊敬的招生委员会:您好!我是一名热爱探索、渴望知识的年轻人,今天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望,向您呈现我的个人陈述,希望能够有机会在香港这片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土地上,继续我的本科学习。
从小我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不断尝试新事物。
这种好奇心让我在学业上不断挑战自己,追求卓越。
在我国优质的教育环境下,我努力学习各门课程,成绩名列前茅。
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如辩论赛、志愿者服务等,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高中时期,我热衷于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尤其是在数学和物理领域。
曾获得全国高中生数学竞赛二等奖、全省物理竞赛一等奖等荣誉。
这些竞赛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知识的力量。
我相信,在未来的大学学习中,我将不断拓展知识领域,努力成为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
除了学术成绩优异,我还拥有一项特殊技能——精通钢琴。
自小学起,我就热爱音乐,坚持学习钢琴。
在多年的努力下,我获得了钢琴十级证书,并多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
音乐让我学会了坚持和毅力,也让我学会了如何表达情感。
我相信,这项技能将使我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更加丰富多彩。
在学术和个人特长之外,我还热衷于社会实践活动。
高中时期,我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曾担任学校志愿者协会会长。
在组织各类公益活动过程中,我学会了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重要技能。
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知识不仅要用于个人成长,更要回馈社会。
我希望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我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选择专业时,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申请香港的高校。
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科研环境。
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将有助于我拓宽国际视野,接触前沿知识。
香港与我国大陆的联系密切,这将为我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我在学术和个人成长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在我看来,大学不仅是求知的地方,更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我将秉持以下信念:一是自律,严格遵循学校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二是勤奋,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三是创新,勇于尝试新事物,开拓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昨天接到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的email,下午还打来电话确认,虽然暂时还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但是我90%确信我申请成功了!我终于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了。
从去年9月到现在,200多个日夜,一直在为这个事情在努力!回想起来,有很多辛酸和甜蜜。
感谢飘洋过海的帮助,从中获取了许多信息,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我也会慢慢将我的历程写出来,虽然不一定正确,力求真实。
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先说一下本人背景:本科毕业于211/985高校,研究生也是211/985,只不过排名更加靠前,医学也更加强大,本科成绩平均75+(这个成了我永恒的痛,否则就很有机会被港大录取啦,后面祥述)。
研究生成绩还可以,平均是B+(85+),没有SCI文章(另一致命伤),中文核心三篇。
导师是本领域小牛,研究生期间参加过一个“863”子项目,一个“973”项目(这一点申请港校貌似很有帮助)。
担任学生干部,拿过一些省级,校级荣誉。
总体来说不算强,但有一定特色。
申请历程:1. 英语准备虽然一直计划出去读PHD,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主要开始时想拿CSC资助去德国,有些德国大学不需要英语证明)直到去年11月才第一次考雅思,郁闷的是第一次考砸了,那个成绩连读本科都难,后来今年1月份重考,还是很差(6.0),但毕竟能有一些学校接受了(本人英语一直是硬伤,所以现在还得继续努力)。
由于语言证明没有,这个使我陷于很被动境界,很多学校申请时需要语言证明,同时与老外套磁没有语言证明会失分不少。
个人观点:要想出去,语言证明绕不过的,尽早准备为妙!虽然德国一些高校确实只要通过教授这一关就行了,不需要语言证明。
但是如果有一个漂亮的语言成绩,会使你海阔天空!2. 疯狂“海套”从去年九月份开始计划,询问一些成功出去的师兄,并开始准备CV,cover letter,还经常逛一些网站(寄托,太傻和飘版),10月终于把CV弄得漂漂亮亮啦(很多同学看了都说确实不错),开始有计划地逐个大学网站去寻找信息,发信去询问教授,那时强迫自己要一个月发上30篇,平均一天1篇。
横扫香港名校的学长申请经验
学员背景
C学长
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标准化考试成绩:GPA 3.75;TOEFL 100;GMAT 700
实习:银河证券会计部、平安银行个人信贷部、太平洋证券研究所
获奖:学业优秀奖学金、组织管理奖学金
申请方向:金融/经济学
录取结果:港大经济、港中文金融
最终去向:港大经济
学长说
考托福算是我申请路上最痛苦的事情之一。
不过在老师们的鼓励下,最后终于考到了100分。
这方面中枢教育的老师分享给我的视频资料特别全,有很多资源可以去学习。
选校的时候,老师们很耐心地做了ppt给我介绍,包括学费、地理位置、课程设置等等。
实习之前,我都会问老师们的意见。
老师们会指导我制作简历,选择合适的实习部门,对我的帮助很大。
我的文书老师十分专业,在文书方面和我交流很多,也给我很多建议和帮助。
初稿内容就很棒,真的很满意。
问:同学你好哈~我是pivot的采访小助手,很高兴能采访到我们传说中的学霸!
介绍下你申请的专业和方向,以及申请了哪些学校哈~~申请这些学校的理由主要是看重哪方面?
C学长:我申请的金融经济方向,这个会比较看重托福、GMAT、实习。
我申请了香港的三所学校:港大、港科大、港中文。
问:学长可以大概介绍下自己的申请过程吧!
C学长:我的GPA还算不错,我觉得申请首先还是要让成绩稳住努力去提高。
大二开始准备托福,大三一共考了四次才考到满意的分数。
考托福算是我申请路上最痛苦的事情之一。
不过在老师们的鼓励下,最后终于考到了100分。
考下托福之后我就专攻GMAT了,这方面中枢教育的老师分享给我的视频资料特别全,有很多资源可以去学习。
问:请问学长,大概介绍下自己的文书、面试、心态?
C学长:文书的话,是我把自己的经历和文书老师沟通后,老师先写了一个初稿。
初稿内容就很棒,真的很满意,后来又稍稍修改了几次就直接用了。
我觉得文书还是要多沟通。
我记得申请经济的时候,文书的思路我和老师讨论了很久,老师真的非常有耐心。
面试的话,老师分享了之前同类型学长的申请面经内容,真的受益良多。
但是还是要准备一些专业问题,多了解时事热点,要知道用英文怎么表述。
心态方面,我认为我的心态不是很好,每次心态快崩的时候都会和老师交流,老师都很耐心劝导我。
所以还是要努力自己调整心态啦!
问:请问学长,大概介绍下自己英语备考包括托福,GMAT过程吧!
C学长:托福是我觉得申请过程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我觉得能提早准备最好。
听力口语很重要,一定要多练习。
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
GMAT其实我也没有太多发言权,因为我的英语成绩就很一般。
问:请问学长,你觉得Pivot中枢教育的老师在申请方面给予哪些很大的帮助呢?
C学长:选校的时候,我基本一无所知,老师们很耐心地帮我做了ppt,给我介绍,包括学费、地理位置、课程设置等等。
实习之前,我都会问老师们的意见。
老师们会指导我制作简历,选择合适的实习部门,对我的帮助很大。
我的文书老师十分专业,在文书方面和我交流很多,也给我很多建议和帮助。
中枢教育的老师真的都很厉害!
问:请问学长,可以给学弟学妹们哪些申请方面的建议呢?
C学长:早点准备英语。
多实习,实习的单位、岗位很重要。
认真思考。
保持好的心态。
问:学长可以请整体介绍一下打算去哪所学校项目,比如课程特点、难度、上课模式、教授情况、学生毕业去向、未来建设方向等等?
C学长:我比较想去港大经济。
班级人数比较多,数学要求比较高,学习的理论知识较多。
教授基本都是高校毕业,全英文授课。
学生毕业大概都是投行、券商机构工作。
问:那港大学校资源方面如何,如career Centre, job fair,实习就业资源,校友资源,生活及其他方面像地理位置的优势等等?
C学长:港大位置在中环,比较繁华的地段,租金也很贵。
校友资源还是不错的,有很多大神。
学校会有实习就业资源,但是平时上课又实习的人比较少,因人而异,如果觉得有精力的话是可以边上课边实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