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和9的加减法运用
- 格式:ppt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13
《8,9 的加减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8,9 的加减法》。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8,9 的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 1-7 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进一步学习20 以内加减法的重要基础。
8,9 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 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对加减法的意义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 8,9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 10 以内的加减法以及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通过情境图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和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 8,9 的加减法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 6,7 的加减法,对加减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 8,9 的组成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 8,9 的加减法的含义,掌握 8,9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 8,9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 8,9 的加减法的算理。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会看图写一图四式,能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2. 使学生明白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1. 会看图写一图四式,能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2. 明白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师:孩子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先来做个小游戏吧,猜猜水果后面藏着几?【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8和9的组成,为本节课学习8和9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左边有5朵红花,右边有3朵粉花。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吗?生:左边有5朵红花,右边有3朵粉花。
一共有几朵花?5+3=8(朵)(板书)师追问: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生:5表示左边的部分,3表示右边的部分,8表示整体(总数)师引导:左边的部分+右边的部分=总数生:右边有3朵粉花,左边有5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3+5=8(朵)(板书)师追问: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右边的部分+左边的部分=总数生:3表示右边的部分,5表示左边的部分,8表示整体(总数)。
师引导:右边的部分+左边的部分=总数生:一共有8朵花,去掉左边的5朵花,右边有几朵花?8-5=3(朵)(板书)师追问:8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生:8表示一共有8朵花,是总数或整体,5表示左边的5朵花,3表示右边的3朵花。
师引导总数(整体)-左边的部分=右边的部分生:一共有8朵花,去掉右边的3朵花,左边有几朵花?8-3=5(朵)(板书)师追问:8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通过追问学生更明确谁是部分谁是整体,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生:8表示一共有8朵花,是总数或整体,3表示右边的3朵花,5表示左边的5朵花。
师引导: 总数(整体)-右边的部分=左边的部分【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启发学生说出数学信息,并结合之前学过的6.7“一图四式”提出问题并解答,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谁是部分谁是整体以及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为下面教学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做好了铺垫。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8和9的加减法人教新课标(2份)教案:一年级上数学教案8和9的加减法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教的内容是8和9的加减法。
我会通过教材的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8和9进行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理解其背后的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其背后的原理。
为了进行有效的教学,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计算器、练习本等。
然后,我会通过讲解一些例题,让学生理解8和9的加减法运算的规则。
例如,我会讲解8+1=9和91=8这两个例题,让学生看到8和9的加减法运算的规律。
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对于8和9的加减法的理解。
例如,我会让学生计算8+2、92等题目。
在课堂的我会设计一些作业,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
例如,我会让学生计算8+3、93等题目。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我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8和9的加减法,以及是否有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帮助。
同时,我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以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案,我期待着与学生一起学习和探索8和9的加减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背后的原理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通过讲解例题和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对于8和9的加减法的理解,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设计一些作业,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对于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背后的原理,我会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的情景,让学生看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例如,我会拿出8个苹果,然后再加上1个苹果,让学生看到总数变成了9个苹果。
我还会拿出9个苹果,然后减去1个苹果,让学生看到总数变成了8个苹果。
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我希望能够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背后的原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8和9的加减法》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地为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8和9的加减法》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二节中的8和9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需要掌握8和9的加减法口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8和9的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找零钱等,引发学生对8和9的加减法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8和9的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理解。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典型的例题,如8+9、98等,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及时给予解答和讲解。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采用图示、列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8+9=?(2)98=?(3)在日常生活中,找一些机会运用8和9的加减法,记录下来。
2. 答案:(1)8+9=17(2)98=1(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还布置了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及时给予解答和讲解。
我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内容】8和9的加减法实际应用【教学目标】1.认识8和9的数码。
2.掌握8和9的加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4.能够通过实际应用情景使用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1.掌握8和9的加减法算式。
2.通过实际应用情景使用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1.通过实际应用情景使用数学知识。
2.灵活使用8和9的加减法算式。
【教学过程】一、游戏热身:小动物出门1.教师出示十个数字卡片(0-9),让学生以音乐为背景,自由行走。
2.当音乐停止时,教师喊出一个数字,学生要迅速找到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卡片并将其拿起。
3.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喊出三个数字,并让学生将它们放在一起,用这三个数字创造一个算式。
4.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创造的算式,并问他们算出来的答案是多少。
二、引入新知识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8+2=”、“9-3=”,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
2.教师解释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强调我们将学习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这些操作。
三、操练1.8和9的加法操练:教师出示8个水果图片,然后给学生一个任务:如果他们已经有5个水果,他们需要再拿多少个水果才能得到8个?学生应该回答“3”。
2.8和9的减法操练:教师出示9个颜色不同的小球,并告诉学生,你拿到了3个小球,你还剩下多少个没有拿?学生应该回答6个。
四、巩固1.小组活动:数学接力赛学生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一起。
每组学生必须回答由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然后传递棒给下一个队员。
最后,每个小组都必须计算出所有答案的总和,然后将其报告给班级。
2.课堂分享:应用数学到生活中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如何在生活中使用8和9的加减法。
鼓励学生举出真实的例子,并解释他们是如何得到答案的。
【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8和9的加减法,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以及使用8和9的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游戏、操练、小组活动和课堂分享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提升自信心。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9的加减法的应用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8、9的加减法运算。
2. 8、9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8、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8、9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8、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8、9有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如:8个苹果,9个梨等。
让学生初步感知8、9的数量关系。
2. 探究新知(1)8、9的加法运算a. 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8 3、9 4等?b. 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计算方法。
c. 教师总结8、9的加法运算方法,并强调进位的重要性。
(2)8、9的减法运算a. 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9-5、8-6等?b. 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计算方法。
c. 教师总结8、9的减法运算方法,并强调退位的重要性。
3. 实践应用(1)出示一些与8、9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如:小明有8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现在小明有多少个苹果?(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教师批改练习题,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8、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本节课所学内容。
(2)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和9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和9的加减法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8和9章节的加减法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8的加减法运算:8加1、8加2、8加3、8加4、8加5、8加6、8加7、8减1、8减2、8减3、8减4、8减5、8减6、8减7。
2. 学习9的加减法运算:9加1、9加2、9加3、9加4、9加5、9加6、9加7、9减1、9减2、9减3、9减4、9减5、9减6、9减7。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8和9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小动物图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小动物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8只小鸟和3只小鸟,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鸟。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减法来表示这个问题。
2. 讲解8的加减法: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8的加减法题目,如8加1、8加2等,并让学生上台演示如何进行计算。
同时,教师讲解每个题目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8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讲解9的加减法: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9的加减法题目,如9加1、9加2等,并让学生上台演示如何进行计算。
同时,教师讲解每个题目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9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4.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独立完成8和9的加减法题目。
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8加3、9减4等,让学生上台演示并讲解计算过程。
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巩固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第【1】篇〗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用8、9的组成,正确计算得数是8和9的加减法算式与8减几和9减几的算式。
2、通过看一幅图列四道算式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能够正确计算得数是8、9的加减法,掌握计算方法。
2、难点与关键: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主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8、9的组成以及7以内加减法口算题。
二、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8和9,现在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
三、探索新知:1、有关8的加减法教学。
(1)、想一想,这幅图可以求什么?该怎样列式?6 + 2 = 8 (为什么)还有没有不同的列式?2 + 6 = 8 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就写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
(2)、用书遮住左边的6个苹果,现在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8 - 6 = 2老师遮住右边的2个苹果,又该怎样列式?8 - 2 = 6(3)、这一幅图表示6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2道加法算式;也可以从8个苹果里去掉6个或2个,也得到2道不同的减法算式。
这样看一幅图可以得到4道算式。
(4)、你们想一想,这一幅图是什么意思?你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6 + 3 = 9 3 + 6 = 99 - 6 = 3 9 - 3 = 6(5)、观察这四道算式都用了哪些数?都用了8的哪一个组成?2、有关9的加减法教学。
(1)、让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7 + 2 = 9 9 - 7 = 22 + 7 = 9 9 - 2 = 7(2)、老师拿走左边的,谁来说一下,怎样列式?9 - 7 = 2(3)、如果拿走右边的,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怎样列式?9 - 2 = 7(4)、让学生观察这四个算式都用了哪些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和9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其运算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运算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8和9的加法运算。
2. 8和9的减法运算。
3. 8和9加减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2. 教学难点:理解8和9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熟练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加减法运算,如7以内数的加减法。
(2)情境导入: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有8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几个苹果,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
2. 探究新知(1)8和9的加法运算①引导学生观察8和9的加法运算,发现规律。
②教师总结规律:8加几等于9,9加几等于10。
③学生练习:完成教材上的加法练习题。
(2)8和9的减法运算①引导学生观察8和9的减法运算,发现规律。
②教师总结规律:9减几等于8,10减几等于9。
③学生练习:完成教材上的减法练习题。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教师出示一些生活情境题,让学生运用8和9的加减法进行解答。
4. 总结反馈(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8和9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些生活情境题,让孩子运用8和9的加减法进行解答。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总结规律,让学生掌握了8和9的加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要加强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对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规律的探究和练习。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篇1教学内容:8和9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二、探究知识1、8的加减法,独立思考。
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减法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
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
谁愿意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三、练习巩固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的游戏来完成。
四、课堂小结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篇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8和9相关加减,掌握一图四式的列式过程。